浅议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及预防建议
大学生亚健康产生因素和预防方法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建立一个 完整 的防御机制 ,由预防到治疗等一 系列过程。学校应 多开一些心理课程 , 帮助 同学很好的疏导情绪 , 同 使 学心理压力减小 。 在开设课程的同时还要 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组织学 生多多的参 与, 这样既能够丰 富校园的生活也使 同学身心健康 , 还能帮 助 同 学更 多 的进 行 交 流 , 强 交 流 能 力 。 增 随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 ,我们要更加注意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亚健 “ 康” 对大学生带生。 学校在加强教育健康生活的同时学生 自己也要对 自己负责 , 双方应 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 为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 适应 社 会等提供保证。
态。
因此我们要了解现 在大学 生的亚健康状态产生原因的因素 ,以及 给自己 、 他人以及社会带来 的影响。主要由环境和个体两个方面的因素 来 分 析 , 后 了解 产 生 的 影 响 , 后 提 出 一 些 干 预 的措 施 。 然 最 亚 健 康 的界 定 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 间的一种功能状态 。虽说 在临床上没有 明显体征或器质性病变 ,但在生理功 能上却有许 多不适 症状和心理体验 。 如身体经常感觉疲 劳 、 精神欠佳 、 体力“ 透支” 免疫能 、 力低下, 易患感 冒, 自然衰老加速 , 处于心脑血管病或其他慢性病前期 , 但到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 医生称这种状态为“ 亚健康状态 ” 即 , 人 们所 说 的“ 健 康 ” 亚 。 由社 会 学 取 向 来 看 亚 健 康 ,是 指 介 于 具 有 完 满 履 行 社 会 角 色 能 力 和 严重 丧 失 履 行 社 会 角 色 能 力 之 间 的 中问 状 态 ,也 称 之 为 丰 会 性 亚 健 _ 卜 康 。主要的就是指一个人部分的丧失履行社会角 色的能力 , 个人心理 与 行 为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偏 离 了原 有 的 社 会 角 色 规 范 , 际 出现 轻 微 失 调 , 人 社会适应性逐渐降低 二 、 学 生 亚 健 康 的 表 现 形式 大 ( ) 一 大学生体质的下降 最近学校组织了对 大三学生 的体 能测试 , t 测试的项 目为肺活量 、 握 力、 体重身高 、 跳远和 80米 , 0 其中各项都存在问题 , 尤其 8 0米测试问 0 题 比较大 , 通过对测试结果 的分析 , 最后 的结 果是大多数同学处于亚健 康状态 。 我们 还可 以通过 了解 , 大学生在春秋 季节 中很容易患上感 冒等 疾病 , 还有现在学生大部分都感觉精 力不足, 经常疲 惫等 这些都说明 现在的大学生的体质 已经成为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了。 ( ) 学生 心 理 抗 压 力 减 小 二 大 现在很多学校都发生过学生 自杀 的现象 ,会 因为一些小 的问题 就 会选择死 亡, 例如失恋 、 学业等问题。 另外大部分 同学有时会处于焦虑 、 忧郁 、 失落 、 沮丧等恶劣的情绪之 中。由于大学生毕业之后就 面临着 就 业难的 问题 , 这样就造成 了同学处 于一种焦虑之 中 , 后就会感觉 “ 然 活 着累” 特别烦 ” “ 等想法。还有的同学会感觉到无所事事 以及无助感 , 这 些情绪都说 明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处 于一种失调 的状态 。 ( 大学生社交能力的下降 三) 由于学生在学校中也会存在一些竞争和交往 ,而有些同学在进行 的过程 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 在与人的交往中 , 由于很 多学生是独生 子女的家庭 , 造成他们不能够很好 的与他人进行交往。另外也有很多学 生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 也不能很好的与他人进行交 流。 这样 在
如何预防亚健康

如何预防亚健康标题:如何预防亚健康引言概述:亚健康是指身体功能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身体不适、精神疲惫、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心理健康、作息规律和环境调节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饮食1.1 合理膳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1.2 多食用天然食物:选择新鲜、有机的食材,避免过多摄入加工食品、糖分和油脂。
2. 运动2.1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2.2 坚持运动:定期锻炼,保持长期的运动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
3. 心理健康3.1 压力管理:学会应对压力,采取放松技巧,如冥想、呼吸练习和放松音乐等。
3.2 寻找支持: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情感和压力,寻求支持和建议。
4. 作息规律4.1 规律作息:保持每天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
4.2 避免熬夜:尽量避免熬夜,给予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
5. 环境调节5.1 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环境中。
5.2 室内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对身体造成不适。
总结:综上所述,预防亚健康需要从饮食、运动、心理健康、作息规律和环境调节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的心理健康、规律的作息和舒适的环境都是预防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亚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大学生亚健康论文

大学生亚健康论文亚健康是指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一些不适,并且未表现为明显的疾病,但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的状态。
近年来,亚健康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亚健康的原因、表现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亚健康问题。
一、亚健康的原因亚健康状态的出现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原因:1. 压力过大: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紧张的状态容易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 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熬夜、不规律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从而产生亚健康状况。
3. 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常常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与亚健康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二、亚健康的表现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因人而异,但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种:1. 体力下降:感到疲劳、乏力和睡眠不足。
2. 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抵抗力差。
3. 消化问题:胃痛、腹泻、便秘等。
4.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工作时容易分心,专注力不足。
5. 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
三、预防亚健康的措施为了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安排时间:提前规划学习和生活时间,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
2.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营养,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熬夜。
4. 适量运动:每周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可以选择跑步、健身、瑜伽等方式。
5. 心理调节:学会放松身心,通过阅读、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四、打造健康生活方式除了预防亚健康,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提升整体健康水平:1.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多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元素,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
3. 心理疏导:良好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亚健康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亚健康的危害与预防措施亚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交功能在正常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它不同于疾病,但其体现出一系列不适和功能下降的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小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亚健康对人们的危害,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亚健康的危害1. 身体危害亚健康状态下,身体机能出现下降,常见表现包括疲劳、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
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引发慢性疼痛、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等问题,进而增加患上疾病的风险。
2. 心理危害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亚健康状态对人们的精神状态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正常展开。
3. 社交危害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对社交活动的兴趣和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疏远、孤僻等情况。
由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问题,人们难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导致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减少。
二、预防措施1.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是预防亚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同时有助于释放压力,改善心理状况。
2. 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亚健康的预防至关重要。
摄入均衡而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期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可以降低患上亚健康的风险。
3. 良好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亚健康非常重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按时休息,调整生物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疲劳感,预防亚健康状况的发生。
4.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亚健康问题。
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身体状况的记录和分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干预。
5. 良好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预防亚健康的关键。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问题及时调整思维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结:亚健康状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适度锻炼身体、合理饮食、良好作息、健康管理和良好心态是预防亚健康的关键。
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亚健康,成因,对策]新时期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
![[亚健康,成因,对策]新时期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8007b53bceb19e8b9f6baae.png)
新时期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摘要新时期,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成为困扰国家和社会的一大难题。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学习及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注重个人健康、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所淡化,集中表现为上网时间增加、生活习惯改变、体育运动量下降等方面。
为此,需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加强体育锻炼;掌握身体保健知识,合理预防并解决身心问题;调整优化个人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就业压力The Study about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Sub-healthy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WAN Chaofan, XIA Jingxian(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Rehabilit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Abstract Now, college students' sub-healthy problem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headache for the whole country and society.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pressures of learning and employment, the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health and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ies has desalted, which embodie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more time online, the change of living habits, less sports and other aspects. Therefore, further guidance should be made to help students to foster the concept of healthy living,and to participate in more physical activities; they should master knowledge in health care to prevent themselves from psychosomatic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in time as well; they should also adjust and optimize personal habits to cultivate a healthy lifestyle.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ub-health; employment pressure目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社会化进程及疾病谱的改变,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人类的健康需求更加关注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
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及策略

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及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身体素质作为人体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运动能力和身体适应能力的总称,对于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由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本文将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生活方式不健康大学生因学业繁重和社交压力,往往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课业上,导致生活方式不健康。
长期坐姿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加上熬夜等不良习惯,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减弱,易患疾病。
2. 学习压力过大大学生面临着课业、考试、实习等多重压力,长时间的学习和应付各种考试往往导致大学生缺乏充足的运动和休息时间,严重影响了身体素质的提高。
3. 缺乏科学锻炼大学生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正确的健身知识,导致了锻炼效果不佳,无法达到身体素质的提高目的。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身体素质造成不利影响。
1. 增加体育课程的比重学校应该增加体育课程的比重,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课外也可以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跑步等,增加大学生运动的机会。
大学生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
大学生要学会科学的运动方法,避免运动过度或者运动不足,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如晨跑、夜跑、游泳等,提高身体素质。
4. 心理调节与应对压力大学生要学会调节心态,适当释放压力,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进行调节,也可以向老师、朋友寻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5. 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等方式,增加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使他们自觉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身体素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大学生亚健康成因及干预对策

大学生亚健康的成因及干预对策- 1 - 亚健康状态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世界上有6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当今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奋力拼搏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当今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奋力拼搏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由中学由中学到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引发心身疾病,引发心身疾病,引发心身疾病,尤其现在网络的普及尤其现在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游戏、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的盛行,网络聊天等的盛行,网络聊天等的盛行,使得多数大学生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使得多数大学生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使得多数大学生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从而使亚健康从而使亚健康的问题更加突出。
许多研究者就大学生亚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笔者就近段时间来高校亚健康的主要成因及所采取的对策综述进一步的说明。
1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人的健康分为三种:健康状态、人的健康分为三种:健康状态、病态、和亚健康状态。
通常人们又把健康称为人体的“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第二状态”,而把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状态称为“第三状态”。
“第三状态”也叫疾病前状态或“亚健康”。
说以亚健康的明确定义应该是:无明确疾病(包括身体或心理的),但却表现为衰弱、精神活力下降、对外界适应能力减弱、劳动能力降低甚至丧失的状态。
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症兆,如肝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等。
2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因素2.1饮食结构不合理广西大学调查结果显示,日常饮食无规律和起居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已分别占41.941.9%和%和56.756.7%。
具体表现为不吃早餐占%。
具体表现为不吃早餐占42.7842.78%,偏食或凭个人嗜好饮食占%,偏食或凭个人嗜好饮食占49.3549.35%。
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及预防对策开题报告

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及预防对策开题报告1. 引言在当代社会,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以及缺乏运动等多项挑战时,他们的身体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报告将探讨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的现状以及可行的预防对策,以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2. 现状分析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 缺乏运动由于学业繁重和其他时间占用,很多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运动。
长时间久坐和缺乏锻炼容易导致肌肉紧张、代谢率降低、体脂增加等问题。
2.2 饮食不规律大学生普遍面临三餐不规律的问题,往往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
过多的快餐和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可能引发肥胖和慢性疾病。
2.3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长时间的学习和考试等压力会导致精神紧张、焦虑和失眠等问题,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预防对策为了改善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有以下几项预防对策可行:3.1 规律运动大学生应该有规律的运动计划,每周至少进行3至5次中至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此外,适当的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也应加入到日常锻炼中,以保持肌肉强度和灵活性。
3.2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大学生每日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和适量健康脂肪。
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限制碳酸饮料和咖啡因的摄入。
3.3 管理学业压力大学生应学会科学管理学业压力,充分合理地规划学习时间,避免过于紧张的学习进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适当分配学习任务并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心理问题的发生。
4. 结论通过本报告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我们也证明了通过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和科学管理学业压力等措施,大学生可以有效地预防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浅议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及预防建议作者:左元庆, ZUO Yuan-qing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财经学院,重庆,400715刊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年,卷(期):2006,15(1)被引用次数:0次1.卓泉.王军亚健康状态的类型及原因分析[期刊论文]-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01)2.井国强青少年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与体育防治措施 2004(20)3.吴锡存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期刊论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6)1.期刊论文张新定.苏春宇.王龙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干预-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4)目的 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及其向健康转化的途径与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4所高校的1 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6.37%.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心理亚健康、躯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心理失衡、缺乏体育锻炼等.结论 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各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2.期刊论文李成华.张立侠师范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目的: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及其向健康转化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师范院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73.11%.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压力过大、就业压力过大、情志失调、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结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各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3.期刊论文吴暅晔.Wu Xuanye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丽水学院学报2007,29(5)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现状,探讨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采用自制的"亚健康"状态自我测试调查表,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5所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约占53.77%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社会因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校园环境、家庭因素等是造成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认为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预防、减缓、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独特功效.4.学位论文陈晶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2009目的:亚健康是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诊断是亚健康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开展其他亚健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量表评价是亚健康的主要诊断方法。
我们提出“生存质量评价”为主、“亚健康常见症状”为辅作为亚健康诊断策略。
祖国医学从《内经》即建立了治未病的重要理念,对亚健康研究具有深刻影响。
中医体质是先天因素与多种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1)使用高度概括性问题的生存质量评定方法为主,与具有亚健康特征性、代表性、普遍性的常见症状问题相结合,从不同维度构建“亚健康自评量表”(Sub-health Self-rating Scale,SS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初步建立大学生人群亚健康评判模型;(2)了解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的分布,探析该人群亚健康与中医体质间的关联。
方法:(1)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量表构建阶段。
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使用亚健康量表草本进行调查,获得样本5599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作为效度参考;分析量表草本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区分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选用采用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区分度分析法及克朗巴赫α系数法等方法对条目进行分析与筛选,获得亚健康自评量表。
第二阶段为量表考评阶段。
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并获得有效样本6205例,对量表进行可行性分析、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
效度分析采用一阶、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量表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采用相关分析考核分量表的一致性。
第三阶段为大学生人群亚健康评判模型的初步建立。
采用百分位法,以现患率为划分界,建立大学生亚健康临床参考评判分值表,随机抽出1000例问卷进行专家定性评判,将专家定性评判法及分值评判法两种方法的评判结果进行Kappa吻合度考核。
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3+1”评判的模型。
(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将大学生体质分为平和、血瘀、气虚、气郁、阴虚、痰湿、湿热、阳虚和特禀体质9种,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和亚健康自评量表对6205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调查。
第一方面为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及分析:描述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状况,使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年级、专业、民族的大学生亚健康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二方面为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描述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使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民族、籍贯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方面为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描述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描述偏颇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频数分析,描述复合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频数分析,使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民族、籍贯的亚健康大学生的偏颇体质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方面为中医体质与大学生亚健康的相关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建立4个模型,即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3个不同亚健康亚型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及拟合优度检验。
结果:(1)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第一阶段(量表构建阶段):①效度分析: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Varimax正旋转法),按特征根值>1提取其因子,共提取16个因子,累及贡献率为52.29%;效标效度结果显示总表及各领域与WHOQOL-BREF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0,P<0.000);区分效度结果显示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表总分及各领域原始分值均低于大学生健康人群(t>35.00,P<0.000)。
②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9,其躯体、心理、社会3大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06,0.881,0.865,有8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达到0.7以上。
③条目筛选:通过5种项目分析方法,从亚健康量表草本中筛出63项条目作为量表条目池,从专业角度出发,根据条目的普遍性、代表性删除9个题项,保留条目54条,并新增4条皮肤因子条目,共由58个条目组成量表。
第二阶段(量表考评阶段):①量表可行性分析:接受率为89.03%,应答率为99.67%,完成量表时间在10分钟之内。
②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测得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2,躯体、心理、社会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15,0.856,0.850,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8-0.72之间;分半信度测得总表条目的分半信度为0.938;躯体、心理、社会领域分别是0.933,0.890,0.881,各因子的分半信度在0.73-0.90之间。
③效度分析:一阶探索性因子分析(Varimax旋转法),量表中有12个共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0.53%),结合碎石图及相关理论,考虑抽取10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63%)。
因子命名为:F1:负性情绪因子,F2:正性情绪因子,F3:躯体不适因子,F4:能力因子,F5:睡眠因子,F6:消化机能因子,F7:社会关系因子,F8:疲劳因子,F9:皮肤因子,F10:小便因子。
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Promax斜交旋转法),获得2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55%),FⅠ包含了6个躯体因子,FⅡ则包含了心理和社会4个因子,提示心理和社会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较大。
第三阶段(评判模型建立阶段):①初步制定关于大学生人群在亚健康自评量表中的临床参考百分位划分线:即总表百分位划分线为60%;躯体亚健康子量表百分位划分线为50%;心理亚健康百分位划分线为35%;社会亚健康百分位划分线为35%。
评判亚健康总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224、72、52;躯体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128、72、50;心理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48、60、46;社会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26、56、45。
各项分值越低表示越不健康。
②专家定性评判与各领域分值、总分评判的K值均达0.7以上,吻合度较强。
③“3+1”评判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指数X2=0.188,P=0.664;总判对率为93.0%; Nagelkerke R2为0.772,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率与解释能力。
(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及分析:疾病人群占2.84%,健康人群占34.65%,亚健康人群占62.51%。
亚健康现患率女生高于男生(X2=78.915,P=0.000),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X2=6.879,P=0.009),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X2=17.440,P=0.002),人文社科及外语专业学生高于其他专业(X2=20.987,P=0.000)。
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平和体质占67.8%,偏颇体质占32.2%。
男生平和体质较多而女生的偏颇体质较多,提示女生的中医体质更具有倾向性;少数民族学生的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较多,西北籍学生的阴虚体质较多,华南籍学生的血瘀体质较多。
结论:(1)完成了亚健康自评量表的构建工作,可作为亚健康的测评工具。
条目分析具备有较好的敏感性、代表性、独立性、重要性及内部一致性。
可行性研究表明,该表的接受率、应答率及完成量表时间均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信度研究表明,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研究均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效度检验表明,该量表的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良好,但仍存在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不高,模型不够简约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