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断裂
2000年-2013年桥梁倒塌事故现场(52座)

附录1:2000年以来的国内桥梁垮塌事故现场资料搜集分类1.四川宜宾南门大桥(部分倒塌)2001年11月7日凌晨4点,从四川南部宜宾进入云南的咽喉要道宜宾南门大桥(长江大桥)发生悬索及桥面断裂事故,桥两端同时塌陷,一辆公交大客车和一辆出租车掉入长江,2人死亡2人受伤,并造成交通及市外通讯中断。
南门桥原貌南门桥垮塌图1 南门大桥原貌和倒塌后对比南门大桥长384米,宽13米,为单孔跨径240米的钢筋混凝土中承式公路拱桥,桥面由17对钢缆吊杆凌空悬挂,于1990年6月竣工通车。
是连接宜宾主城区与南岸区的惟一的一座公路桥梁,也是川南出入云南的交通要道。
2.辽宁盘锦田庄台大桥(部分倒塌)2004年6月10日,辽宁省盘锦市境内田庄台大桥突然发生垮塌。
大桥从中间断裂27米,大约有三辆汽车落水。
图2 田庄台大桥垮塌照片3.苏州京杭大运河亭子桥(整体倒塌)2004年9月1日,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横塘亭子桥被货船撞塌。
大桥坍塌后,压住了两艘货船,并使得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交通受阻。
图3 京杭大运河亭子桥垮塌现场4.成温邛公路金马河三渡水大桥(部分倒塌)2004年9月7日,成温邛公路金马河上的三渡水大桥新桥部分一侧突然下陷,如图4-1所示,50多米长的桥面在半个小时内下沉了0.5m,两个巨大桥墩明显倾斜,整座桥岌岌可危。
随后,新桥和旧桥的第三、四、五跨桥面相继垮塌,掉进金马河中,如图4-2所示。
图4-1 三渡水大桥倒塌时的情况图4-2 三渡水大桥倒塌后的场景成都三渡水大桥是一座全长550m的双曲混凝土拱桥,由15孔组成,桥宽26.5m。
该桥最早建于1967年,当时只有两个车道。
1993年,又在旁边修了一座新桥,两座桥合并成了现在的三渡水大桥。
5.江苏省吴江市梅堰镇一座桥梁(部分倒塌)2005年4月7日,有多位行人和一辆农用拖拉机在这座桥的桥面上,桥面突然断裂后,桥面上的行人和农用拖拉机均掉入河中,旁观者说还有3人在水中尚未救上来。
多源遥感揭示的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及邻区特征

多源遥感揭示的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及邻区特征余腾;朱益民;张鹏;王鑫;史坤朋;徐朝霞【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22(42)6【摘要】借助可见光、微波、GPS和重力等数据从多源遥感视角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地表出露形态、断裂带周边形变场和块体重力等特征进行研究,并辅以实地调查和探槽验证。
结果表明:1)有争议的F5断裂南部应位于泗洪县后陈村,地表出露长度约为9 km,走向约为NNE12°;2)Sentinel-1A数据反演的断裂区地表形变场与普遍认为的第四纪以来郯庐断裂带右旋特性一致,且宿迁、新沂、泗县表现为沉降,邳州、睢宁、泗洪表现为隆升,断裂两侧水平和垂直向形变速率差分别约为4 mm/a和3 mm/a;3)GPS形变场分析表明,断裂两侧相对滑动约为1.4 mm/a,与微波结果的形变差异体现出近年断裂走滑运动呈加速状态;4)布格重力异常分析表明,断裂两侧重力分异明显,表现出西低东高的特征分异状态。
该成果可为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周边地壳块体形变、潜在孕震、发震等级和震灾防御等研究提供借鉴。
【总页数】8页(P569-576)【作者】余腾;朱益民;张鹏;王鑫;史坤朋;徐朝霞【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相关文献】1.利用遥感、重力多源信息研究郯-庐断裂带苏-鲁段构造特征2.郯庐断裂带江苏及邻区第四纪活动特征3.基于多源数据的郯庐断裂带安徽段遥感解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4.郯庐断裂带苏皖段及邻区b值时空特征研究5.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地区主要断裂

苏州地区主要断裂1、无锡—崇明断裂(F1)又称“沙溪—崇明断裂”,该断裂自无锡南向东经常熟延伸至崇明附近的长江口,长约90km。
断层北侧以古生界分布为主,南侧以上侏罗统火山碎屑岩为主,在崇明新河-马桥一带,沿断裂分布燕山期花岗岩体。
该断裂在与北西向断裂交汇区常有小震集中,根据现有资料判断,该断裂为第四纪活动断裂。
2、江山—绍兴断裂(F2)该断裂规模宏大,是划分扬子断块与华夏断褶系的极其重要的区域性断裂。
该断裂在卫星照片上线性明显,在浙江境内可见由许多规模不等的北东或北北东向断裂组成的地表断裂带,断层面倾向变化大,以北西为主,倾角45~88º。
活动方式以挤压为主。
该断裂形成于远古代,控制了华南构造发育,为福建岭南构造带西缘界线。
印支—燕山运动阶段曾长期强烈反复活动,晚期沿断裂发育白垩纪盆地,沿断裂自东南向北西推进。
新构造时期以来,活动不甚明显,地震活动极其平静,基本上是一条不活动的前第三纪老断裂。
3、南京—湖熟断裂(F3)。
该断裂西北起于安徽滁县,向东南经浦口、南京、上坊、湖熟延至溧阳一带,是一条地壳断裂。
总体走向约北40°~ 50°西,倾向南西,倾角较陡,总长120多公里。
该断裂在地质及地貌上有较充分的构造依据,汤仑复式背斜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到大连山,被断裂切割消失,断裂南西侧韩府山地区上侏罗统西横山组下段类磨拉石堆积厚度达千余米,而断裂北东侧尚未发现,表明对西横山组的沉积起控制作用。
北东向海拔227米的青龙山向西南延伸到断裂附近突然被错断,西南侧突降为海拔20~ 50m的波状岗地。
重力异常亦显示,是上盘相对下落的阶梯状断裂。
沿断裂带有侏罗系上统火山岩分布,对火山喷发可能起控制作用。
在卫星像片上有明显的暗色线性影纹,显示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为继承性多期活动断裂。
因此,南京—湖熟断裂为第四纪活动断裂。
4、茅山断裂带(F4)该断裂是一条地壳断裂,断裂带宽约1.5~4km,长约400公里,北段走向北北东,南段走向北东。
郯庐断裂带

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断裂带最近一个时期,我们这里被地震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偶也忍不住到网上搜索了有关方面的知识,特发于此,一是让自己和朋友们了解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四光先生预测的也是先生最为担心的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地震带,二是学习些地震防范救护知识,从心理等方面做些准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惶恐。
一、江苏省地震带图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
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经历了多期构造。
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
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
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
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
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
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

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列举一些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1. 2019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突然倾覆,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2. 2018年8月,山东省淄博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电气系统故障,未及时维修。
3. 2017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侧翻,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4. 2016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5. 2015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侧翻,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6. 2014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7. 2013年9月,江苏省苏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电气系统故障,未及时维修。
8. 2012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9. 2011年1月,广东省深圳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江苏郯庐断裂带断层气测量与地球化学特征

c h a r a c r e r i s t i c s o f e a c h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o f t h e f a u l t ,a n d c a l c u l a t e d t h e f a u l t g a s a b n o ma r l c o n t r a s t r e s u l t s o f J i a n g s u
中图分 类号 :P 3 1 5 . 2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8 6 6 2( 2 0 1 6 )0 3 — 0 1 0 4 - 0 6
D O I : 1 0 . 1 3 5 1 2 / j . h n d z . 2 0 1 6 . 0 3 . 0 1 5
s e c t i o n i n t h e f a u l t z o n e . F a u l t g a s ( C O 2 ,R n a n d Hg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a n o m a l i e s ma i n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i n t h e
f r a c t u r e z o n e a n d i t s a d j a c e n t a r e a ,t h e s e i s mi c a c t i v i t y a c t i v e f a u l t a n d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o ma l i e s o f s o i l g a s
今天江苏连云港海域先后发生3次地震,最大3.0级

今天江苏连云港海域先后发⽣3次地震,最⼤3.0级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定2021年3⽉19⽇02时19分11秒在黄海海域发⽣2.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
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定2021年3⽉19⽇02时19分27秒在黄海海域发⽣3.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
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定2021年3⽉19⽇06时26分在黄海海域发⽣2.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
这3次地震位于江苏连云港以东海域,根据3次地震震中分布判断这3次地震位于盱眙-响⽔⼝断裂带向东北延伸段和苏北-滨海断裂带北段延伸交界,当地海域历史上经常发⽣微弱⼩地震活动。
盱眙-响⽔⼝断裂带是江苏境内主要的活动断裂带之⼀,这条断裂带呈现西南-东北⾛向,西南起⾃盱眙县,经洪泽湖,淮安市,涟⽔县,灌南县,响⽔县,直⾄灌河⼊海⼝附近进⼊黄海然后继续向东北⽅向延伸,盱眙-响⽔⼝断裂带江苏省境内陆地全长约230余千⽶,进⼊黄海之后可能继续向东北⽅向延伸⾄⼭东东部海域。
盱眙-响⽔⼝断裂带历史上活动强度并不⼤,但是微弱地震活动频率还是⽐较⾼的,其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连云港以东黄海和洪泽湖-淮安市南部这2个区域,其地震活动序列主要以震群型地震为主。
苏北-滨海断裂带是⼀条西北-东南⾛向断裂带,该断裂带全长约300多千⽶,北起⾃江苏响⽔县东部黄海,经滨海以东海域,射阳以东海域,盐城以东海域,⼤丰以东海域,直⾄如东县以东海域。
苏北-滨海断裂带是江苏省沿海最长的断裂带,也是地震活动强度最⼤,频率较⾼的⼀条断裂带,苏北-滨海断裂带历史上发⽣过多次5级⾄7级强震,其中有记录最⼤的地震是1846年8⽉4⽇黄海7级地震。
根据⽬前提供的3⽉19⽇江苏连云港以东黄海发⽣的2.8级,3.0级,2.0级地震活动判断地震序列属于震群型地震,初步判断这3次地震应属于盱眙-响⽔⼝断裂带向东北黄海内延伸段内的地震活动,属于该断裂带的正常能量释放。
总结:1、2021年3⽉19⽇江苏连云港以东黄海连续发⽣的2.8级,3.0级,2.0级地震属于盱眙-响⽔⼝断裂带向东北黄海延伸段内的地震活动。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江苏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乡 ,以淮 河 为界 与郯庐 嘉 山一 广 济段 相 区分 。其 总体 走 向 5 。 ~1 5 。 ,长 1 7 0 k m( 图1 ) 。构 造 地 貌上 , 江苏 境 内为 黄泛平 原 和 岛状 残 丘 。该 断裂 主要 出露在 丘 陵 岗地 的边 缘地 带 , 如 马 陵山 的
摘
要
安 丘一 莒 县 断 裂 是 郯 庐 断裂 带 内活 动 时代 最 新 、 地 表 形 迹 最 明显 ,地 震 危 险 性 最 大 的 断
裂 。 因缺 少 可 信 的 地 质证 据 , 前 人 对 于 该 断 裂 江 苏 段 的 全 新世 活 动 情 况 存 在 较 大 争 议 。 文 中根 据 对 郯庐断裂带安丘一 莒 县 断 裂 江 苏 段 开 展 的 野 外 调 查 工 作 成 果 ,结 合 在 宿 迁 市 地 区 开 展 的 断 层 活 动 性 鉴定工作成果 , 对 该 断裂 的 晚第 四纪 活 动 特 征 进 行 了探 讨 。本 次 发 现 的多 个 断 裂 剖 面 及 宿 迁 地 区 的 断层 活 动 性 鉴 定 成 果 都 表 明 安 丘 一 莒 县 断 裂 的南 马 陵 山一 宿 迁 段 在 全 新 世 中 期 发 生 过 1 次 古 地 震 事 件 ;而 后 陈 村探 槽 表 明该 断裂 重 岗 山段 无 全 新 世 活 动 迹 象 。 安 丘 一 莒 县 断 裂 江 苏 段 晚 第 四纪 活 动 总 体 以右 旋 走 滑 兼 挤 压 逆 冲为 特 征 , 局 部 地 区则 以 走 滑 正 断 为 主 。安 丘 一 莒 县 断 裂 江 苏 段 自晚 更 新 世
中 图 分 类 号 :P 3 1 5 . 2
O 引 言
郯庐 断裂带 是 中国东部 1 条规模 巨大的 N N E走 向的活动 断裂带 ,自 1 9 5 7年 航磁 大调 查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断裂————————————————————————————————作者:————————————————————————————————日期:二、断裂江苏境内断裂发育,各断裂间相互交错、切割,而且许多深大断裂处于长期活动状态,经多次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从而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断裂系统。
除少数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外,各断裂形成时代已难考证。
按断裂延伸的方向,可将境内断裂分为四组。
其中北东向断裂组包括北北东向断裂。
(一)北东向断裂组是区内规模最大、活动时间最长、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组断裂。
多为主干断裂,规模一般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断距可达千米以上。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带,纵贯鲁、苏、皖三省。
切割深,物探资料推测深度大于20公里,可达上地幔。
活动时间长,挽近仍有强烈活动,附近有数次强烈地震记录。
断裂带形成时间、平移距离等争论颇多,一般认为中生代是强烈活动期。
早期有大幅度平移,累计距离可达数百公里。
后期有扩张,成为岩浆通道,新生代仍有活动。
郯庐断裂带在江苏境内为新沂-泗洪段。
长约180公里,宽20~30公里。
总体走向北北东,东侧有零星出露,西侧被覆盖,在航磁图上反映为明显的线性正异常带,卫星照片上线状影像清楚,是北区和中区的分界构造。
由6条大致平行的主干断裂组成,从西往东为:纪集-王集断裂、瓦窑-皂河断裂、墨河-凌城断裂、新沂-新店断裂、马陵山-重岗山断裂、山左口-泗洪断裂。
其中纪集-王集断裂和山左口-泗洪断裂分别控制了断裂带的西界和东界,为最具影响的断裂。
整个断裂带被数十条后期北西向断裂切割、错开。
纪集-王集断裂(F7)西界断裂大致位于合沟、纪集、皂河、邱集和王集一线,北自鲁省入境,向南西延伸入皖境。
境内长约70余公里,多被覆盖,但钻孔有揭示。
总体走向北北东,向东倾,倾角陡,断面波状弯曲,具压扭性,控制燕山晚期岩浆活动。
山左口-泗洪断裂(F8)东界断裂北自鲁省入境,向南延伸,经山左口、王庄、宿迁、泗洪、双沟西侧入皖境。
境内断续长约180公里。
北段有零星出露,可见到破碎带、断层泥、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等。
断层面向西倾,倾角较陡;南段全被覆盖,但钻孔有揭示。
总体走向北北东,次级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期活动强烈。
被后期北西向断裂错开。
盱眙-响水口断裂(F14)为一切割深达莫霍面的大断裂,是中区和南区的分界构造,也是苏北坳陷区的北界。
地表未见露头,全被覆盖,系据物探资料推测,钻孔验证的断裂。
大致位于盱眙-淮阴-响水口-燕尾港一线,呈北东方向延伸。
东北入海,南西入皖境。
江苏境内(陆地)长约230公里。
断层面向南东倾,倾角较陡。
形成时代较早,长期活动,具有先压后张的力学性质。
晚第三纪以来有活动,表现为北西侧上升,南东侧下降,盱眙地段曾出现破坏性地震。
海州-泗阳断裂(F12)亦属一切割莫霍面的深断裂。
北起赣榆东侧的海州湾边,向南经海州西部东印庄,沭阳韩山西侧、泗阳东侧、洪泽湖西侧,到苏皖边境。
全长200余公里。
断裂走向北北东,倾角70°左右。
北段航磁异常特征明显,卫片上影像清晰。
除主断裂外,自西向东尚有仲官河-官墩、锦屏山西麓、猴嘴-南城等断裂,断裂带宽约30公里。
大部分被覆盖,赣榆附近可见宽约100米的破碎带,具挤压性质。
形成时代较早,局部控制中生代红盆沉积。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成数段。
邵店-板浦断裂(F13)为一隐伏推测断裂,南西段有明显的重力梯度带,北东段不明显。
自宿迁,经新沂邵店、沭阳桑墟、灌云板浦北至板桥南入海,长约130公里。
断层走向北东,断层面向南倾,倾角较陡,北西侧上升,出露东海群变质岩,南东侧下降,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中、新生界地层。
形成时代较早,具先压后张、长期活动特征,燕山晚期断裂南西段活动强烈,成为沭阳龙苴凹陷的北界。
茅山断裂带展布于茅山地区,总体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倾角有缓有陡。
断续长约百余公里,宽4~8公里。
主要由茅西和茅东两断裂组成,中生代形成,挽近活动剧烈。
茅西断裂(F40)位于茅山山脉西侧山麓,向北东延伸至镇江西,多处被北西向断裂错开,断续长约110公里。
总体走向北北东,断层面向东倾。
沿断裂多处可见挤压破碎带、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等。
有人认为它可能切割整个茅山山脉,使山体成为一不生“根”的推覆体。
茅东断裂(F31)沿茅山山脉东侧展布,与茅西断裂基本平行,多处被北西向断裂错开。
有资料认为向北经丹徒、江都可延至兴化。
长200余公里。
总体呈北北东向延伸,断层面东倾,倾角时陡时缓。
南段出露较好,可见挤压破碎带、构造透镜体等,北段被覆盖。
吴江-吕四断裂(F56)是湖州-苏州断裂的江苏段。
经吴江北西,过阳澄湖、沙溪镇,穿过沪境,到吕四港入海。
断续长160余公里,总体沿北东方向延伸。
系根据物探异常、卫片特征推测的隐伏断裂,钻孔揭示见断层角砾岩。
活动时期长,主活动期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早期。
昆山附近断裂切割上地幔,而阳澄湖附近仅为表壳断裂。
断裂控制苏锡和上海地区古生界沉积。
有人认为它是江南隆起与钱塘凹陷的分界断裂。
具先压后张的力学性质。
除上述主要断裂(带)外,尚有一些具一定规模的北东或北北东向断裂。
它们对中、新生代凹陷的形成及沉积环境等有一定控制作用,均列表叙述。
江苏省北东向断裂一览表图上编号名称地理位置特征F4官庄-大位于铜山县官庄沿北北东方向延伸。
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较陡。
长约48庙断裂-大庙-贾汪以东公里,被北西向断裂切割成数段。
北段切割古生界地层,具压扭性;南段构成潘塘凹陷东界,控制始新统沉积。
具明显的北北东向航磁异常F11双店-堰水房断裂东海双店-杜沟-陈朱沟-赣榆堰水房呈北东方向延伸。
全长65公里。
南段断续出露。
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75°,断裂成组出现,构成宽约200米的断裂带,可见断层角砾岩、挤压破碎带、断层擦痕等,具先压后张性质。
形成较早,燕山期有活动,见中酸性侵入岩沿断裂分布。
被后期北西向断裂错开F15穆庄-新星断裂滨海县穆庄-陈滩-响水县六套-大有-新星全为覆盖区,系根据物探异常推测的隐伏断层。
大致沿北东方向延伸。
断层面北倾,倾角45°。
长约70公里。
形成于中生代。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F16古河-渔业断裂阜宁县古河-新沟-滨海县-蔡桥-渔业系根据物探资料推测的隐伏断层。
大致沿北东方向延伸,断面南倾,倾角50°。
长约100公里。
南东侧下落,北西侧上升。
具正断层性质,基本上控制着阜宁凹陷下第三系沉积。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成数段。
南侧尚有一与之基本平行的马荡-千秋断裂F21盐城断裂带盐城市龙岗、张庄-射阳县苇鱼场、李家灶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
长约50公里。
由平行的龙岗-苇鱼场和张家庄-李家灶两断裂组成。
断层面向北倾,倾角55°。
北盘下降,南盘上升,具正断层性质,断距估计在3公里以上。
具同沉积多期活动特点。
系隐伏断裂,地表未出露F22刘家埝-龙王庙断裂盐城市刘家埝-大丰县沟子头-龙王庙系根据物探资料推测的隐伏断层。
大致沿北东方向延伸,长约50公里。
断层面南倾,倾角60°。
南东侧下降,北西侧上升,具正断层性质。
为大丰凹陷的北界,控制了下第三系沉积F23陈家堡-小海断裂兴化县陈家堡-东台县博镇-大丰县小海推测隐伏断层。
断层面向北倾,倾角45°~60°。
大致沿北东方向延伸,长约100公里。
北东段为大丰凹陷的南界,控制凹陷内下第三系沉积;南西段为吴堡凸起高邮凹陷的分界线F24淮河-林场断裂沿淮河经盱眙西侧至林场,向南入皖境自来桥呈北北东方向延伸,长约40公里。
断层略向西倾,倾角陡。
沿淮河见一系列陡崖,岩层破碎,并发育一组与之平行的小断裂。
具先压后张的特点。
东侧上升,西侧下落,控制新生代盆地沉积F25渔沟-桂五断裂盱眙老子山-渔沟-古桑-桂五北呈北北东方向断续延伸,长约50公里。
断层面略向西倾,倾角陡。
卫片上见北北东向线性影纹。
北西侧上升,南西侧下降,具逆断层性质。
控制了东侧中、新生代沉积。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成数段F27滁河断裂江浦县亭子山北-汤泉-老山林系推测隐伏断裂,物探有明显异常反映,卫片上有清晰的线性影像。
大致沿滁河呈北东方向延伸,推测断面倾向南场-永丰-六合东,倾角陡,长约50公里。
断裂所通过的山体北西侧有断崖。
被北西向断裂错成数段F28六合-江浦断裂新生洲-桥林-江浦-大厂-六合-冶山一线以东推测隐伏断裂,航磁异常有明显反映,卫片上有极清晰的线性影像带。
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推测断面倾向北西,倾角陡,长约90公里。
是宁芜凹陷的西界。
沿断裂有新生代玄武岩喷发。
西侧上升,东侧下降。
被北西向断裂错成数段F32泰州-安丰断裂泰州-泰县溱潼-东台安丰-严家墩推断隐伏断裂,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局部为东西向。
断面向北倾,倾角45°~50°,长约90公里。
物探资料反映北西侧下降,南东侧上升,具正断层性质。
西段为溱潼凹陷南界,控制下第三系沉积F36方山-小丹阳断裂江宁县方山-凤凰山-陶吴-横溪-小丹阳系根据航磁推测的隐伏断裂,两侧航磁异常差异显著,卫片上有清晰的线性影纹。
大致呈北北东方向延伸,断面向西倾,倾角陡,长约34公里。
是宁芜凹陷东界,为一长期活动断裂,控制了中、新生代火山喷发和白垩纪红盆沉积。
物探资料反映,可北延至长江边F42溧阳-徐家园断裂带溧阳城西-沙河-徐家园总体呈北北东方向延伸,由一系列平行的破裂面、岩体及岩脉组成,长约30公里,宽4~5公里。
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70°。
沿断裂可见挤压片理、构成透镜体等。
地貌上形成沟谷。
控制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F43张渚-桥下断裂宜兴蒲墅-张渚-桥下呈北北东方向延伸,长约60公里,向南延入皖境。
北段被覆盖,南段断续出露长达20公里。
断层面波状弯曲,倾向北西,倾角75°。
沿断裂带见压碎岩、挤压破碎带等,具压扭性特征。
沿断裂有中酸性岩侵入。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F44高山-息岭断裂宜兴石龙山-高山-邵家山-息岭,向南至皖境仰峰沿北北东-北东方向延伸,长约35公里。
北段被覆盖,南段断续出露,断层面呈波状弯曲,倾向北西,倾角20°~60°。
沿断裂带见构造角砾岩、构造透镜体等。
被北西向断裂错开F45和桥-北固断裂宜兴和桥-武进南宅-无锡扬市-江阴长泾-北固-沙洲南丰-乐余系据物探资料推测隐伏断裂。
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断面向北倾,断续长约110公里。
为徐舍-青阳凹陷的东南界。
自晚白垩纪开始活动,南东侧上升,北西侧下降,控制中、新生代红盆沉积。
被西北向断裂错开成数段F48东河-南阳山断裂苏州西山东河镇-叶山岛-长沙岛-小茅山-南阳山总体呈北东方向延伸,断续长约40公里。
断层舒缓波状,倾向北西,倾角一般10°~30°。
沿断裂可见宽十余米至百余米的破碎带,局部见构造透镜体,有数条与之平行的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