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价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的实证研究_以广东省市_县两级政府为例_郑方辉
第三方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可靠吗--广东省的案例研究

第三方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可靠吗—广东省的案例研究*—马亮杨媛刘柳"摘要:公民满意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问题之一,公共服务绩效则是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有较多公共服务绩效评估项目增加了公民满意度调查,但是对这些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却少有研究。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对A大学和B机构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试图揭示其评估的有效性.总体上看,两个机构的公民满意度调查结果有较大的相似性,并且二者逐年接近,说明公民满意度调查可以较为有效地反映公共服务绩效。
研究发现,A大学评估结果的纵向稳定性较差,而B机构的纵向结果相对稳定。
基于对两个项目有效性的探究,本文提出了改进公民满意度调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民满意度;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有效性;政府绩效一、引言公共服务绩效是指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它是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的公共属性、目标的多元性、运作的非交易性导致绩效评估的复杂性,但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问题是指向“公民满意”和“实现政府责任”(郑方辉,2013)。
因此,公民调查往往被视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重要一环。
因为公民作为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有更加直观的感-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三方评估如何提升组织绩效:中国地方政府的实证研究”(批准号71774164)的资助.•-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三方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可靠吗?受(陈振明,刘祺,蔡辉明,2009),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公民满意度,就成为衡量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学者大多从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以及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机制的角度出发(郑方辉,雷比璐,2007;郑方辉,王琲,2008),而没有考虑公民评估是否能准确反映政府绩效这一理论预设(倪星,李佳源,2010)。
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

社 会 开 放 、技 术 完善 等 多种 因素 。
关 键 词 :政 府 绩效 ;第 三 方 评 价 ;独 立 性 ; 功 能 ; 内 涵 ;影 响 因素 中 图 分 类 号 :D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3 (0 0 o —o 3 5 6 0 8- 5 3 2 1 ) 2 o l - -
价结果 往往带有 主观 色彩 ,与公 众感 受及实 际状 况存 在差 距 ,甚 至被 操纵 。 “ 长期 以来 , 自上 而 下 的政 绩考评标 准 ,是 以 G P增 长 为核 心 的评价 考 核体 系 。这样 的政 绩考 评 有着 显 而 易见 的缺 D 陷 ,甚 至在很多 情况下 ,不少地 方 政 府 政 绩 ‘ 赫 ’ 显 ,但 当地 百 姓 却 苦 不 堪 言 。 _A 究 原 因 , ”4 j探
以给公 民一个评 价官 员的载 体 ;三 是可 以给决 策 以新 动力 。 I但这 些 作用 和 功能 的发 挥 有赖 于 ”2 A 评 价的独 立性 。“ 站在 民间立 场上 ,独立 臧否 政 府作 为 ,已然在 政 府 和 民众那 里 引起 了较 强 的关
注 。现有 的声势说 明 ,华工 课题组 ( ‘ 即 广东 试验 ’ 的评 估行 动缩 小 了政 府 与社 会评 价 之 间 的 ) 悬殊 差距 ,政府 的不 可评倍 I 生已经 不再适 用 。 lA 体来 说 ,第 三方 评 价政 府绩 效 的独 立 性具 有 ”3 j具
一
般认 为 ,政 府绩效 评价具 有计 划辅助 、预测判 断 、监控 支持 、激 励约 束 和资 源优 化 等多项
影响政府整体绩效的公众满意度因素实证研究

影响政府整体绩效的公众满意度因素实证研究作者:郑方辉邓霖卢扬帆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01期摘要:将公众满意度导入政府绩效评价中是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涉及心理评价的技术模型,在国内为新的领域。
借鉴经典的满意度层次结构,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满意度理论模型。
依据对广东省公众调查的有效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公众满意度的因素。
满意度结果发现:“政府服务满意度”、“生活保障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对政府整体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政府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很明显,说明提升政府绩效满意度的关键在于持续改善政府服务。
关键词:公众满意度;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政府服务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1-0040-09公众满意度是指公众在体验公共行政的过程中,对其需求和目标得到满足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了“行政就是服务、公众就是顾客”的行政理念,影响深远。
在顾客(公众)和结果导向下,公众满意度成为评价政府绩效的标杆,甚至被视为民主政治的“落地指标”。
美国先行一步,在1999年就成立了顾客满意度评价的官方网站(http:///),每个季度公布联邦政府部门的公众满意度,并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简称ACSI)基础上对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
该网站已成为美国社会的风向标,并为联邦政府绩效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就国内而言,自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以来,学界与政府开始在不同层面上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
公众满意度作为核心理念,其测量与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
满意度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公众满意度,进而提高政府绩效。
其中涉及的重要问题是:哪些是影响公众满意度从而政府为此应持续与重点改善的核心方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并将公众评价指向“地方政府整体绩效”①。
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

第22卷第2期2010年4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I nstitute of Public Ad m inistrati on Vol 122No 12Ap r 12010收稿日期:2009—12—15基金项目: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编号:ncet -10-0374);广东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编号:09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绩效导向的我国政府公共政策评价体系与机制研究》(编号:09BZZ0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方辉(1964—),男,湖南邵东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政府绩效评价、民意与市场调查、政府经济学;陈佃慧(1986—),男,山东济南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绩效评价。
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郑方辉 陈佃慧(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要:评价主体、意义和技术体系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备受关注的三大议题。
第三方组织作为独立的评价主体与体制内的各类评价比较迥然有别,它改变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第三方评价宣示政府的不可评估性已不再适用,独立性要求评价的主体独立、标准独立和过程独立,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社会开放、技术完善等多种因素。
关键词: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价;独立性;功能;内涵;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33(2010)02—0031—05基于历史、文化、现实条件等复杂因素,我国官员及政府组织的考评始终表现为体制内部的自上而下形态,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成为上级政府控制下级政府的“理性工具”。
评价主体大多为上级政府及官员,也就无所谓独立性。
2007年11月,媒体率先公布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红皮书”,被称之为“广东试验”。
完善地方政府第三方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考-上书房信息咨询

完善地方政府第三方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考第三方绩效评估是由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社会组织对政府绩效水平所进行的评估。
当前中国以体制内评估为主体,其评估活动的封闭性严重制约着绩效水平的发挥,这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相违背。
评估主体的确定影响着评估结论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对平衡各方利益,提高政府执政水平有重要作用。
为此,从评估主体入手,对构建第三方绩效评估体系进行思考,并以“广东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整合评估主体的利益取向、实施二次评估等政策建议,以期建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至今最为成熟的模式,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成熟的公民社会基础上,其主要理论基础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该理论又吸收了公共选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合理内涵。
在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治理模式中,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绩效型政府,通过以结果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依据产出与目标来衡量政府绩效,有效地推动了政府运行机制的变革,对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提升政府执政水平起着积极作用。
一、政府第三方绩效评估体系的内涵依据绩效评估组织主体的来源不同,学术界将政府绩效评估划分为体制内评估模式与体制外评估模式两种。
体制内评估以政府系统内的自我评估、上级对下级部门的评估以及同级部门间进行的评估为主体,体制外评估则以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与公众负责实施。
具体来看中国绩效评估以体制内评估为主体,其中上级评估是当前国内主流的绩效评估模式。
由于评估主体的单一,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不恰当的“自我批评”,这种即是“裁判长”又是“运动员”的评估模式,忽视了社会认同与支持,直接影响评估结论的有效性。
当前主导的体制内评估既受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也是“压力型”政府体制的直接体现,致使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评估机构难以参与到评估当中。
当前中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评估理念与实践中存有不足,规范化程度不高,绩效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
我国政府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估

我国政府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估1. 引言1.1 概述政府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估是指由独立于政府和被评估单位的专业评估机构或个人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监测,以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在我国政府机构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的当下,第三方评估的作用日益凸显。
第三方评估能够通过独立、客观的视角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减少因内部利益冲突而导致的评估结果偏颇的可能性,提高评估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三方评估还能够搭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桥梁,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政府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估具有客观、独立、公正、权威等特点,对于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推动政府工作的创新和改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第三方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政府的不足之处,促使政府更加高效地履行职责,实现良性发展和长远目标。
1.2 研究意义政府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估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政府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国家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第三方评估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政府工作的成效,为政府部门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和建议。
第三方评估可以帮助实现政府治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增加政府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感和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第三方评估还可以促进政府与民间组织、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形成政府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共治和共建。
政府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估在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和建设和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政府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估,并旨在达到以下研究目的:1. 深入了解第三方评估的概念及特点,探讨其在政府工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现状;2. 剖析我国政府工作绩效评估的现状,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今后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撑;3. 探讨针对我国政府工作绩效评估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4. 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示第三方评估在政府工作绩效评估中的实际应用效果;5. 最终总结分析本文所得结论,并展望未来我国政府工作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实现政府工作绩效的科学评估和有效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政府绩效管理中的_第三方_评估模式_徐双敏

及不 同机关的服务对象 , 作 为第三方参与评估 " ] 7 麦肯锡公司的参与给了我们重要 的启示 "聘请专 门的商 业公 司 !中介 组织作 为 / 独立第 三方 0进行评估 , 是走市场化 道路改革的形式 "
运 作 0的办会模式 , 也详细评 点了休博 会在 国际化运 作上 有 待提 高的部分 , 对如何完善国际营销 的方式方法提 出了很 多
建 设 性 意 见 " 显 然 , 这 个评 估 与对 政 府 某 方 面 工作 进 行 评 估 的 / 甘肃 模 式 0还 是 有 明 显 不 同 的 "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课题 组 对广 东省 市 ! 县 两 级 政 府 绩 效进 行
面 的 问题 "
90年代 末 , 在沈 阳 ! 珠 海 !南京等地 政府最早 开展 的 / 万人评 政府 0活动 中 , 广大市 民就是随机被动参 与成 为 / 第三方 0的 " 另一种 是在政 府机关工 作地 随机拦 截办事 市民作 为 / 第 三 方 0, 这种方式 也称 为 / 窗口拦 截 0, 被拦截市民的评议方式 主
闲教 育研究 中心 的学者作为 / 第 三方 0, 代为做 工作 / 总结 0"
由浙 江 大 学 党 委 副 书 记 庞 学 锉 教授 领 衔 的课 题 组 对 市 政 府
范民主评议政 风行风工作 的指导 意见 6中 , 对评议代 表的组 成明确做 了规定 : / 评议 代表是做好 民主评议政 风行 风工作 的重要力量 " 一般应从 人大代表 ! 政协委员 , 党政机关 !民主
创新政府绩效评价的方式方法

创新政府绩效评价的方式方法作者:李波刘国歌来源:《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09期为了进一步促进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工作,拓宽新型智库建设领域,加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探索者之间的理论对话和经验交流,“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与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2017年6月17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
本次研讨会以“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与新型智库建设”为主题,围绕“第三方评价广东省地方政府绩效整体绩效10年审视”、“以第三方评价推进政府改革”和“新型智库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
来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等多家期刊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一、以第三方评价推进政府改革华南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彭新一教授在致辞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政府的绩效管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绩效怎么评价,特别是如何进行量化评价还是一个新课题。
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做了10年评价,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客观上起到了智库的作用,作为新型智库,应该在国家高速发展转型的时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出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会长高小平研究员回顾了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历史。
他把2006年兰州大学评价省级政府、2007年郑方辉教授对广东省地级以上市的绩效评价看作是起源,认为它们开拓了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这项全新的事业,在全国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他指出评价的意义不仅仅在排名,绩效管理研究不要过多地关注排名,要关注绩效改进、成果的应用。
排名都是暂时的,是一种工具,不是目的,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创新,在于发展。
绩效评价在实质上把老百姓、政府和利益相关方更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也是把学术界的成果转化成实践的指导、参考和指南,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路径。
这也正是新型智库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论。
通过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研究历程和实践应用的历程,可以从一个角度来发现、寻找、拓展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资助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满意度导向我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2007JA810004) 。
2008年第 5期 总第 275期
热点聚焦
第三方评价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的实证研究 3
———以广东省市 、县两级政府为例
郑方辉
[摘 要 ] 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的前沿课题 ,而实证性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借鉴层次分析法 (作为层 次分析法特例 ) ,利用作者提出的五个领域层 50项指标的评价体系 ,针对 2006年广东全省 21个地级以 上市及 121个县级政府的整体绩效指数进行了量化分析 。研究基于第三方立场 ,在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 评价指标体系 、评分标准设计 、大样本量的满意度调查以及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
01701
01550
01527
01531
01532
01618
01523
01466
01464
01569
01630
01606
01439
01443
01588
01687
01570
01413
01518
01428
01693
01569
01490
01431
01475
01700
01561
01509
01425
01531
01641
01549
01500
01491
01454
01793
01472
01428
01502
01347
01692
01556
01488
01438
01421
01632
01620
01469
01417
01428
01651
01563
01491
总体 K0 01677 01607 01606 01605 01595 01591 01582 01574 01541 01534 01534 01530 01527 01525 01522 01514 01514 01512 01496 01491 01487
热点聚焦
上述评价结果的主要特点是 : 从指数绝对值来看 , 全 省 2006年度 “平均指数 ”为 01551 ( K0 , 21 个地级以上 市绩效指数算术平均 ) , 各领域层的指数依次是 01511 (促 进经济发 展 , K1 ) 、 01544 (维 护 社 会 公 正 , K2 ) 、 01677 (保护生 态 环 境 , K3 ) 、 01586 (节 约 政 府 成 本 , K4 ) 和 01498 (实现公众满意 , K5 ) 。
2007年 ,基于独立的第三方立场 ,针对广东全省 21 个 地级以上市及 121 个县级政府的年度整体绩效 ,我们展开 了大范围的实证研究 ,形成年度绩效指数报告 。
一 、概念模型及研究说明 1. 理念与思路 规范意义上的政府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流程清晰 ,理论 体系完善 ,一般包括五个步骤 : 内涵界定与结构分析 、具体 指标选择 、权重系数确定 、评分标准设计 、信度和效度检验 。 但应用于实证 ,却存在一系列技术性的障碍 ,包括前期准备 工作量过大 ;研究花费过高 ; 评分标准设计过于简单 ; 过分 依赖统计结果 ,将绩效评价视为简单的数学问题 ,忽略了各 种现实的约束条件 。为此 ,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 ,结合研究 定位 ,对方法进行改良 。基本思路是沿确定目标层 →领域
度 ,考虑到指标与地方政府绩效的关联性 、指标之间的相关
性和替代性 、数据源合法性及可取得途径 、操作上的可行性
等因素 ,在多方案的量化比较中 ,确定 50 个具体指标的执
点拦截和电话访问相结合 ) 。根据人口规模 ,在 95%置信度 4%绝对误差下 ,确定有校样本量为 25120人 ,回收有效问卷 23777份 ,合格率 94165%。事后经统计检验 ,样本结构如年 龄 、性别 、收入 、职业与当地常住人口总体结构基本吻合 ,样 本具有代表性 。
绩效指数
经济发展 K1 社会公正 K2 生态环境 K3 政府成本 K4 公众满意 K5
01719
01691
01635
01778
01570
01592
01684
01706
01497
01522
01621
01635
01588
01641
01541
01551
01643
01639
01722
01537
01458
01688
13 15 10 18 8 19
14 17 9 11 11 21
15 8 18 9 12 14
16 19 14 7 14 8
17 20 12 14 17 10
18 14 17 1 21 20
19 12 21 10 15 15
20 18 20 17 6 16
21 21 19 13 13 13
14
2008年第 5期 总第 275期
层 →领域内涵层 →具体指标的路径 ,根据指标数据值的可 得性 ,在对指标作初步筛选后 ,利用专家咨询问卷 ,一次性 得到备选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系数 ;进一步 ,以覆盖全部领 域内涵层为原则确定具体指标总量 ,进而得到权重系数 ;一 些缺失数据的内涵层 ,则采用变通方法以相近指标替代 。 相应地 ,简化指标的相关度 、隶属度分析过程 , 降低其预设 条件 。或者说 ,借鉴层次分析法 , 以专家问卷量表中的指标 相对重要程度系数的比较替代指标间的两两比较 , 忽略层 次分析法中一层元素支配下不超过 9 个指标的限制 , 各领 域内涵层指标间的判别矩阵均为一致阵 ,λm ax = n, C I = 0, CR = 0,这种以专家问卷量表中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系数的比 较确定权重可视为层次分析法的特例 。同样 , 以专家问卷 量表中领域层相对重要程度系数的比较确定领域层权重 。
初期值 ; vii 为该项指标评价的末期值 , 那么 , 第 i项指标的绩
效增量值
yi 为 : yi
=
v0i vii
×100%
(正向指标 )或
yi
=
vii v0i
×100%
(负向指标 )
值 ;其他客观类指标 ,包括上级政府拥有较明确的考核值的 指标 ,依据全省平均状态设计比较性标准 。
5. 基础数据来源 4个客观领域层 40个具体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广东 省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 (其中政府网站绩
全省排序
K0
K1
K2
K3
K4
K5
1
1
1 16 1
2
2
3
3
5 19 7
3
2
6 21 4
3
4
6
5 15 2
5
5 16 2 12 3
1
6
5
7
4
7
9
7
9
4
3 20 4
8 10 8
2
5 17
9 13 13 8 10 12
10 4 15 20 9 11
11 11 16 6 16 6
12 7 11 19 18 18
01675
01650
01576
01552
01606
01732
01615
01505
01517
01646
01744
01473
01539
01508
01590
01764
01631
01469
01495
01517
01698
01583
01494
01556
01474
01604
01585
01496
01502
01467
从排序结果来看 , 21个地级以上市整体绩效指数差异 明 显 , 深 圳 市 最 高 , 为 01677; 汕 尾 市 最 低 , 指 数 仅 01487。指数高于 016的市有 4个 ; 低于 015的有 3个 , 总 体上 , 珠江三角洲地区 9 市在全省排序居前 ; 各领域层指 数的分市排序和总体排序不尽一致 , 一些城市反差极为异 常 , 如深圳市 , 三项领域层指数全省排序第一 ( K1、 K2、 K4 ) , 一项第二 ( K5 ) , 但保护生态环境指数全省排序第 16; 广州市的节约政府成本指数排序第 19; 东莞市总指数 排序第 3, 但保护生态环境指数排序最后 (第 21位 ) 。另 一类市正好相反 , 总指数排序趋后 , 但某项领域层指数排 序却居前 , 如阳江市 、清远市 。单项指数最高值为阳江市 的 “保护生态环境 ” ( K3 ) 达 01793; 最低的为揭阳市的 “维护社会公正 ” ( K2 ) , 仅 01347, 相差悬殊 。
治与服务的结果 ;强化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
济发展程度关联密切指标 ,如 GDP增长率 ,不同发展阶段赋
2. 指数模型
予不同值 ;具有双重特质的少数指标 ,如机动车拥有量 ,置
依据指数增量 ,采用多层次结构分析法建立指数模型 。 入环保领域层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值设定最佳 (满分 )范围
根据地方政府政府绩效定义 , 假设 v0i 为第 i项指标评价的
二 、实证研究的基本结果 11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整体绩效指数及排序 广东目前实行市辖县制 ,全省设有 21 个地级以上市 , 指数值及排序如下表 。
行方案 (其中 40个客观类指标 ) ,并参考“专家咨询 ”调查结
表 1 广东全省 21 个地级以上市评价指数及排序结果
地级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