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答案)
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5)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喜欢在春风穿过的小径上,欣赏树梢尖尖的嫩芽yùn()酿一片新绿;我喜欢夏日的黄昏独坐在阳台上,看绚丽的云霞造fǎng()远方;我喜欢看秋风里烂màn()的花朵随风摇曳;我喜欢看冬日的暖阳,没有喧哗的光热,安shì()宁静。
【答案】(1). ①酝(2). ②访(3). ③漫(4). ④适【解析】【详解】考查学生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注意此题中的“造访”的“访”的正确书写,“烂漫”意为颜色鲜明而美丽。
不要写成“烂熳”。
也可联系语境推断词语的正确书写。
2.古诗文名句填空(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3)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子曰:“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5)《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气象阔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花开花落自有情,古人以花入诗,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吟“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1)山岛竦峙(2). (2)思君不见下渝州(3). (3)回乐烽前沙似雪(4). (4)温故而知新(5). (5)潮平两岸阔,(6). 风正一帆悬(7). (6)杨花落尽子规啼,(8). 闻道龙标过五溪(9). 遥怜故园菊,(10). 应傍战场开【解析】【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9-10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
共24分)1.C【解析】A.酝酿(niàng)B.枉然(wǎng)自卑(bēi) 莅临(lì)D.搓捻(niǎn)澄清(chéng)踉跄(liàng)A【解析】B“杳无音信”是指“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并不能用来形容物体被遮掩得看不清了。
C“巧夺天工”是“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而桂林的山原本就是天然形成,所以不能用“巧夺天工”。
D“不耻下问”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而此处是同学们向老师请教,所以用“不耻下问”不恰当。
C【解析】A.句式杂糅。
“苏州”不可为“季节”。
B.句子前后不一致。
前半句是“能否”杜绝不文明现象,而后半句是“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能否”是两面性的,而“关键在于”、”提升”是一面性的,二者不相一致,造成句意逻辑错误。
D.成分赘余,“大约”和“左右”造成重复啰嗦句子重复。
B【解析】 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A【解析】B.“三、四里外”之间是概说,不应该用“、”;C.“桃树,杏树,梨树”之间是名词的并列,应该用“、”;D选项是一个选择问句,句中的几个问题之间应该用“,”。
A【解析】 A选项中的“次”应该是“停宿”的意思。
D【解析】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夏;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冬;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春;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秋A【解析】 B.第②段落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写出了作者对这首诗歌的喜爱。
C.第③段没有“拟人”手法,且,表现的不是对夏季的喜爱,是对这首诗歌的喜欢。
D.第④段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化身”不可做喻体。
B【解析】仔细阅读全文便可得知,“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可鲁克湖是一个淡水湖,芦苇连片,候鸟成群结对,湖水澄.清,像一个温柔的少女给戈壁是辽阔粗犷添上了一丝秀美;而托素湖是咸水湖,寸草不生,只有烈烈雄风与湖水拍岸的声音相应和.,像一个豪迈健壮的小伙子在长啸:这两个湖泊静谧.而晶亮,像是两面熠熠生辉的巨大宝镜。
镜子里风尘仆仆的客人脸上没有一丝奔途的憔.悴,竟是出奇地平静和虔诚。
A. chéng hè mì qiáoB. dèng hé bì qiáoC. chéng hé bì jiāoD. dèmg hè mì jiāo【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
“澄.”是个多音字:[chéng]:水静而清,[dèng]: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
结合语境,读“chéng”。
排除BD。
“静谧.”,拼音是jìng mì,释义为安静。
形容静寂无声或忧愁的模样,亦是诗歌中升华心境的一种“静”的境界。
排除C。
故选A。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焦燥,一切靠的是常年累月的积淀和不断的追求。
B.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伫蓄力量、孕育未来的时节。
C. 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D. 这一篇诗是言志的,那一篇散文是抒情的,两篇文章不能混为一谈。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D项正确。
ABC三项修改为:A.焦躁.;B.贮.蓄;C.云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C)(3分)A.难堪.(kān)收敛.(liǎn)绽.开(dìng) 栅.栏(zhà)B.枉.然(wáng) 倏.忽(shū)自卑.(béi) 争执.(zhí)C.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笃.志(dǔ)D.搓捻.(niǎn) 澄.清(dèng) 感慨.(kǎi) 攲.斜(jī)(解析:A项“绽开”的“绽”读作“zhàn”;B项“枉然”的“枉”读作“wǎnɡ”,“自卑”的“卑”读作“bēi”;D项“澄清”的“澄”读作“chénɡ”,“攲斜”的“攲”读作“q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3分)A.沐浴疲倦不堪废寝忘食呼朋引伴B.清冽水波粼粼美不甚收人迹罕至C.急躁煞有介事翻来复去人声鼎沸D.诀别个得其所混为一谈不求甚解(解析:B项“甚”改为“胜”;C项“复”改为“覆”;D项“个”改为“各”。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B)(3分)A.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的干吗?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B.这些动物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感到惊慌,有时还站在离我们几十步远的地方众目睽睽....。
C.他咄咄逼人....,气得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D.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在暗中帮我。
(解析:B项“众目睽睽”是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多用于贬义,而此句无此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分)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中学联盟]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中学联盟]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6a5d094693daef5ff73dbf.png)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选择题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门槛(k a n)糟糕(z a o)取缔(d i)妇孺皆知(r u)B.惶恐(hu d ng)滞笨(z i)愧怍(ku 1)至死不懈(xi e)C.粗拙(zhu o)震悚(s o ng) 书斋(zh a i)慷慨淋漓(k a i )D.污秽(hu i)狂澜(1 d n)字帖(ti e)心不在焉(y a n)2. 下列语句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
B.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帅,鲁迅先生是深恶痛决之的。
C. 经过一个荒辟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踏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了大院。
D.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言外之意,你们家有地位。
B. 为了这次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手不释卷,真是辛苦不堪。
C.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锋芒毕露,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D. 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我市交警部门集中开展了市区交通秩序联合整治行动。
B.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 一百年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文言文阅读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19秋期中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9年秋期期中质量评估检测试题卷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B(2分)(A.hè/hé hǎo/hào dānɡ/dānɡ B.lì/wèi yán/dàn duō/chùC.kān/ kàn zhuǎn/zhuàn pào/pàoD.cuì/ cuì pù/pūɡuǎnɡ/kuànɡ)2.A(2分)(A.翻来覆去)3.D(2分)(“家慈”谦辞,谦称自己的母亲。
)4.B(2分)(⑤是对泰戈尔父亲教育特点的概括,应紧接上文;①从点出时间开始叙事;④②一般的认知,“白天”到“晚上”。
③最后总结时长。
)5. ⑴匹夫不可夺志也⑵正是江南好风景⑶树木从生百草丰茂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6. 推荐《琐记》《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文章。
《琐记》记述了鲁迅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被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了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父亲的病》:写鲁迅决定学医救国;《藤野先生》:写到了鲁迅决定弃医从文;《范爱农》:通过描述范爱农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至少答出两篇文章及理由,一篇2分,共4分)7.⑴比喻恰当,与上句形成排比,一句2分,共4分。
示例:朋友,是黑暗中悠悠点亮的一盏灯,给你照亮前行的道路;朋友,是冬日里倾情洒下的万束阳光,给你驱散四周的寒冷。
⑵解说姓名的美好寓意,表明自己朝着寓意努力,语句通顺即可,共2分。
答案略。
大意:“韩学愈”“李慕白”,学习韩愈、仰慕李白,大意表达父母希望自己成为同姓名人那样的人,蕴含美好的寓意。
“程功”谐音“成功”,希望做人、事业各方面都成功。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2019

【导语】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
遇到错的题(粗⼼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都建⽴⼀个独⽴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初⼀语⽂期中考试卷及答案2019》,供⼤家学习参考。
【篇⼀】 ⼀、积累与运⽤(共30分) 1.根据拼⾳依次在⽥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Wēi、雄伟、庄严的⼈民英雄纪念碑,钟⼭南l⾼⼤的中⼭陵,⽓势雄伟、⾦b辉煌的法国凡尔赛宫,从这些建筑,可以领悟到⼈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2.下列标点符号使⽤有错误的⼀项是(2分) A.莎⼠⽐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请⽤⼼读书吧! B.我不也是这个百草园中的⼀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园⾥⾛出来的⼈! C.《童年的朋友》节选⾃《童年》(⼈民⽂学出版社1988年第2版)。
D.我家门前的⼭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还有⼩松⿏、⼩兔⼦、⼩蚱蜢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有错误的⼀项是(2分) A.我们遭受了很⼤的损失,都有些灰⼼丧⽓,不想再打下去了。
B.⼤熊猫有时团作⼀团,漫不经⼼地随地打滚。
C.⼀⼈偷盗,⼀⼈望风,两⼈配合,相得益彰。
D.⼀天晚上,在⼀条⼈迹罕⾄的路上,他们⼀家三⼝差点迷了路。
4.根据提⽰补写名句或填写课⽂原句。
(8分) ①,⾏者常⾄。
②,可笑不⾃量。
③油蛉在这⾥低唱,____。
④虎⼤骇,远遁,____,甚恐。
⑤从那时起,_,___,在历次⽃争中牺牲的⼈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⑥《登岳阳楼》中的_,____,既是实写,⼜有想象,把洞庭湖的⽓象描绘得⽆⽐壮阔⽽⼜⽣动。
5.名著阅读。
(7分) (1)孙⼤圣执着扇⼦,⾏近⼭边,尽⽓⼒挥了⼀扇,那⽕焰⼭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者喜喜欢欢,⼜扇⼀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落霏霏。
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古诗文背诵。
(12分)1.名句默写。
(12分)(1)深林人不知,。
(XXX《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
(XXX《逢入京使》(3)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4),何人不起故园情。
(XXX《春夜洛城闻笛》)(5)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6)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
”(7)请写出以“雨”为主题字的诗句:,。
(二)语言运用。
(8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1)、水是一个高妙的化zhuāng( )师,几笔点染,山的丰姿便越然眼前。
那种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感觉,有时甚至更胜一踌。
名山往往助长浮zào( ),而只有这些平平常常的众山,才真正让你的心沉静,让你宠辱皆忘。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化zhuāng( )师浮zào(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XXX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波浪线上的笔墨:(2分)(2)、根据下面言语资料,应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2分)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二、阅读(70分)(一)阅读《木兰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唧唧复唧唧,XXX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XXX,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XXX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XXX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XXX。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返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XXX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卷语文1.本试卷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此卷为试题卷....,非选择...,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一(27分)根据语境完成1—4题。
(13分)朱自清先生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这不,当下的南京城似乎正酝niàng(▲)在古色古香的秋韵中:明城墙将zhù(▲)蓄多年的历史沧桑投映在玄武湖的秋波里,栖霞山把悠远的古寺钟声播撒在辽阔的苍穹中。
读一读总统府的风云巨变,尝一尝老门东的玉食醇香,聊一聊阅江楼下的滚滚东逝之水……徘.(▲)徊.(▲)在今日的山林小道,感受着往昔的人文情味。
这浓浓的金陵秋韵啊,浸染了一代一代石城儿女的家国情思。
三更有梦书当枕,六朝遗韵秋为魂!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六朝遗韵秋为魂2.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4分)(1)酝niàng(▲) (2)zhù(▲)蓄(3)徘.(▲)徊.(▲)3.对语段中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醇香”在语境中是“气味滋味纯正芳香”的意思。
B. “风云”在句中用的是本义,指自然界的风与云。
C.“播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栖霞山人格化。
D. 语段中“浸染”是动词,“情思”是名词。
4.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B. 聊一聊/阅江楼下的/滚滚东逝之水C. 这/浓浓的/金陵秋韵啊D. 三更有梦/书当枕5.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3)还需填写诗的题目。
(10分)(1)温故而知新, ▲。
(《论语》)(2)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3)乡书何处达?▲。
(王湾《▲》)(4)▲,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赠汪伦》)(6)▲,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8)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9)“▲”,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6.小明同学在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活动中,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你从中获得哪些交友的启示。
(4分)【材料一】除了一个知心挚友以外,却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心病。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选自培根《论友谊》,有删减)【材料二】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习而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
(选自朱光潜《谈交友》)▲二(43分)(一)阅读古诗,完成7—8题。
(4分)再过露筋祠①王士祯翠羽②明珰③尚俨然④,湖云祠树碧如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注释】①露筋祠:供奉一个品行高洁的女子。
②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于饰物。
③明珰(dāng):用珠玉制成的耳饰。
④俨然:宛然,好像真的。
7.这首诗没有直接描摹露筋祠神像的容貌,而是用她的妆饰“▲”、“▲”衬托她的风姿美好。
(2分)8.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展现的画面。
(2分)▲(二)阅读古文,完成9—11题。
(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山公①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②。
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③,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
夜穿墉④以视之,达旦.忘反。
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致⑤殊不如,正当以识度⑥相友耳。
”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山公:指山涛。
嵇:指嵇康。
阮:指阮籍。
②金兰:指朋友同心同德、志同道合。
③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典出《左传》,晋公子重耳带着狐偃、赵衰等人流亡国外时经过曹国,曹大夫僖负羁的妻子仔细观察后,认为狐、赵等人均有辅助君王的才能,一定可以帮助重耳返回晋国执政。
④墉:墙壁。
⑤才致:学问、情趣。
⑥识度:见识、气度。
9.解释句子加点的字。
(4分)(1)去.后乃至(▲)(2)相委.而去(▲)(3)意欲窥之.(▲)(4)达旦.忘反(▲)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1)元方入门不顾。
▲(2)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
▲11.甲、乙两文都是记述友人交往的故事,陈太丘认为交朋友要(1)▲,山公认为自己能与嵇、阮相交靠的是(2)▲。
(2分)(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2-16题。
(16分)【甲】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乙】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
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节选自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丙】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
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节选自鲁迅《范爱农》)12.根据选段内容,填写下表。
(3分)▲14.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3分)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15.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史铁生和海伦的生命状态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16. 关于《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先背诵《鉴略》,使“我”看会的兴致勃勃一扫而空。
B.《父亲的病》中,陈莲河医生用药奇特,故弄玄虚,但并无实际效果,有失名医之称。
C.《琐记》中,衍太太和蔼可亲,真诚对待孩子们,大家都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附近玩。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我”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让“我”震惊和感动。
(四)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7-20题。
(13分)栀子王新龙前几日收到家信,母亲在信里说,家中院里的两株栀子花树有一株日渐枯萎,而另一株却长得颇旺,结了无数花苞,不用多久,就会满院飘香。
读着信,思绪随着母亲的絮叨,飞回久远前曾有的岁月,飞到栀子飘香的季节。
记得小时候,村里很少有栀子花树。
只有村头一个婆婆家的院里,有一株很大的栀子花树,花开的季节,引来很多人,向婆婆讨要。
婆婆总是慈祥地笑着,用一把小剪刀,剪一两枝微绽的花蕾,分给乡邻,于是,家家户户的屋子里,便萦着幽幽的花香。
母亲,总是在傍晚从田间归来时,被婆婆叫住,递上一两枝新剪的嫩枝。
一迭连声的谢里,欢天喜地地捧了回来,还不忘向父亲炫耀..一番:“看,多美的花!”父亲往往不屑地笑一句:“臭美!”令年幼的我不解的是,几次看见父亲在母亲很忙的时候,偷偷地给花换水。
说给母亲听,母亲只是笑,什么也不讲。
那一刻,在我小小的心里,觉得母亲的笑靥如一朵盛开的栀子花,纯净而柔美。
我喜欢长成树的栀子花。
褐色的枝桠,翠绿的叶子,展示着生命的强盛。
我喜欢那盛开的花朵,不张扬,却尽显圣洁清丽;我喜欢那幽幽的冷香,不浓烈,却沁人心脾。
生命的过程也是清幽的。
夏日里,有雨的午后,喜欢坐在窗前听雨打在栀子上的声音,潮湿的空气里飘着淡淡清香,深深浅浅的绿色经过雨水的冲洗鲜亮欲滴,晶莹如玉,似乎是生命的绿汁奔涌。
在这样的午后,听得见心跳的声音。
可能是受母亲影响,年幼的我,常采了盛开的栀子系于发梢,从不许我戴纯白色饰物的母亲,例外地没有呵斥过我,偶而,还会特意剪一朵给我戴,每每此时,我快乐得像只小鹿,令留短发的妹妹羡慕不已。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母亲开始栽种栀子花,插秧的季节,将开过花的残枝随着秧苗一起插入田间,直到收稻子的时候,才挖了回来,栽在盆里。
初时,总是不到一年便夭折了。
反复几次后,每年收稻子的时候,总能栽三四盆,千方百计地养活了,左邻右舍的送人,还给阿姨带去西安。
不过很少有活的,可能因为西安太冷的缘故。
就是勉强活了,也是黄黄的,瘦瘦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多半会夭折。
而母亲,依然乐此不疲,年年会把养成的栀子花送人。
也只有母亲养成的栀子,开得硕大而繁多,常被邻人夸奖,母亲的笑容便如阳光,温暖整个栀子飘香的季节。
离家后的这几年,很少再见到栀子花。
偶尔有,也只是小叶的、娇弱的盆景,苍白的花朵,连那香味儿也是苍白的,全然没了记忆中栀子花的“魂魄”。
而那沁入心脾的幽香,也只是在梦里萦萦绕绕。
心里,愈发怀念那满树洁白,怀念那暗香浮动的午后,坐在窗前听雨打栀子时的恬静。
古人诗云:“闲敲棋子落枣花,竹溪村路板桥斜。
姑妇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大抵就是这样的情怀吧。
母亲在信中流露着对枯萎的栀子花树深深的眷恋,这么多年来,故园的风雨,依然不曾磨去母亲对栀子的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