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

合集下载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又称慢性疲劳免疫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持久且难以缓解的体力和精神上的极度疲劳状态。

该综合征的确切原因仍然未知,但其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口。

一、症状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一系列持久且复杂的身体和心理症状:1. 极度乏力和困倦:CFS 患者常常感到长期不解之谜般的持久性体力衰竭和肌肉无力。

2. 睡眠问题:睡眠质量差、多梦、失眠或嗜睡等都是 CFS 患者经常面临的问题。

3. 思维记忆问题:容易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思考迟钝、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

4. 肌肉关节酸胀:有些患者会伴有关节或肌肉酸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5. 多系统功能失调:患者可能还出现头晕、不稳定的平衡、心悸、消化问题和不适感等。

二、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个复杂而个体化的过程。

目前尚无根本性治愈方法,但一些管理策略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1. 以活动能量管理为核心的康复计划:通过调整日常活动和休息时间来平衡体力和精神的消耗,可以缓解 CFS 患者的疲劳。

2. 心理及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和渐进性活动增加法(Pacing)是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旨在改善思维方式、调整行为习惯,以降低焦虑和压力,并增加逐渐恢复身体活动能力。

3. 药物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完全治愈 CFS,但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某些特定症状。

例如,抗抑郁药物、镇定剂和抗病毒药物都有一定的疗效。

4. 营养调理:合理膳食、维持适当的体重、增加充足水分摄入等营养调理可以帮助增加患者体力和提高免疫力。

5. 应对压力:慢性疲劳综合征常伴随着焦虑、抑郁和应激反应。

通过积极应对压力,如冥想、放松技巧等,可以减轻精神负担。

总结: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困扰众多人群的健康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极度乏力、睡眠问题、思维记忆问题、肌肉关节酸胀和多系统功能失调。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作者简介
李荐中,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曾任齐齐哈尔市第一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主任和心理科主任、齐 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系主任。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院长和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在精神医学与心理卫生领域辛勤耕耘。1985年率先在国内开展“考场 境遇性焦虑”的研究,被《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誉为“开阔精神医学新领域的重要尝试”;1987年开展关于 “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卫生”的研究;1989年开展对“性变态”的研究等。此后潜心研究适合中国人特点的心理疗 法,并于1996年正式提出“全方位整合心理疗法”的基本理论并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开展对“青春期逆反心理”的研究,首次提出“团体家庭治疗”的方法.美国著名精神医学家、心理治疗 家、WHO亚太地区精神医学联络人曾文星教授曾撰文称赞李荐中在心理治疗上“很有贡献”。代表作有《心语— —心理咨询案例》和《全方位整合心理疗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对人体体能影响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容颜与体态的危害:多种情况下,长期的慢性疲劳可使 患者面色无华,脱发断发,皱纹早现,面肌松弛;有的还可出现面部色斑。明显呈现出未老先衰之征象。
(2)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危害:免疫系统健全与否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存在,必然会使 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与调节失常,乃至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不足,削弱了机体的抗病能力,破坏了防御 疾病的天然屏障,为各种各样疾病的发生打开了通路,患病的机会必将大大增加。
发病机制
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疲劳不同于生理性疲劳。有多种疾病会出现自觉疲劳、无力等明显的先驱症状,诸 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糖尿病、心肌梗死、贫血、血液病和癌症等都可使患者感到莫名其妙的疲劳,这种疲劳 与体力、脑力、心理性疲劳性质完全不同,其特点有三: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志物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志物
Petty等采集CFS患者外周血样本,并通过微阵列分析确定了34 个差异表达的miRNA;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证 实,在34个差异表达的miRNA中有4个miRNA(hsa-miR-99b、 hsa-miR-330、hsa-miR-126和hsa-miR-30c)存在表达变化,表 明miRNA可调节CFS患者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Al-Rawaf等研究 发现,miRNA表达下调会影响CFS患者有效细胞毒素的活性。
促炎细胞因子
CFS病程早期,特异性免疫存在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将免疫标记与临床结果相结合,可为临床医师诊断CFS提供依据,还可在早期排除其他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是巨噬细胞对细菌感染或其他免疫源反应自然产生的细胞因子,也是人体内重 要的炎症因子,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损伤过程。
Moss等研究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CF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且CFS患者的 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参与细胞过程和免疫的基因分子靶点。
Almenar-Pérez等选取15例CFS重症患者的生物样本,运用标准 操作程序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并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细胞 外囊泡中的微循环物质,结果显示,常规肌酸激酶值、细胞外囊泡 的物理特征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细胞外囊泡中的miRNA水平均 与CFS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表明CFS重症患者存在遗传和神经免 疫失调。
THREE
诊断标志物
诊断标志物
01.
微RNA (microRNA,miRNA)
02.
微生物群
03.
血清激活素
04.
促炎细胞因子
05.
人类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 HHV)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与综合性干预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与综合性干预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与综合性干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感到疲惫不堪,但如果这种疲劳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这一病症并非简单的身体劳累,而是一种复杂的健康问题,需要我们予以重视和正确的应对。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多样且较为隐匿,常常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患者通常会经历长时间(一般超过 6 个月)的严重疲劳感,这种疲劳不是通过休息就能轻易缓解的。

除了疲劳,还可能伴有肌肉疼痛、头痛、关节疼痛、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等症状。

由于这些症状与其他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处,所以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并非易事。

要准确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疲劳的起始时间、严重程度、发展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

接下来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疲劳的疾病,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糖血脂检查等。

在诊断过程中,心理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往往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

如果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疾病,而患者的疲劳症状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伴有上述多种相关症状,就可能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一旦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的一步。

患者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晚应尽量保证 7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创建一个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

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和多样化。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如鱼、禽、蛋、豆类)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取。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这些不良习惯会进一步损害身体的健康。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长期疲劳、持续且无明显缓解的疾病,导致患者身心疲惫,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本文将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其症状可以与其他疾病相似。

然而,通过以下的诊断方法和临床表现可以帮助医生确立诊断:1. 疾病持续时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疲劳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并不能由休息或睡眠改善。

2. 体能活动减退:患者常常感到体能活动的能力明显下降,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轻度运动也会引起明显的疲劳。

3. 其他症状:除了疲劳,患者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喉咙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头痛、睡眠障碍等症状。

4. 排除其他疾病: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潜在疾病,如甲状腺问题、心脏疾病、抑郁症等。

二、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药物,因此治疗方法主要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 力量活动逐渐恢复:适度的体能活动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症状,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合的锻炼计划。

医生建议患者根据疲劳程度逐渐恢复力量活动,避免过度运动。

2. 心理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往往伴随着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减轻其症状。

心理治疗方式可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

3.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一些药物来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如抗抑郁药、镇静剂或其他镇痛药物。

4. 改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固定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睡眠环境等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5. 饮食调整:均衡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该避免过度依赖咖啡因和糖分,而是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

综上所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医生综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诊断。

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展开全文本病一般属中医学“虚劳”、主症情绪抑郁,疲倦乏力,胁肋疼痛,纳呆;舌淡红,脉弦。

疲乏无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痛口苦,咽干目眩,,主症疲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发热,口不欲饮;舌淡红,身热头痛,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四肢困倦,身重疼痛,主症神疲乏力,健忘多寐,肌肉抽搐,肢体酸痛,经少经闭,脾和胃。

如此融数法于一体,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脾虚,调补心肾刁老治疗本病善调补心肾,使用平剂,以纠正虚衰,重不同而用某法为主。

治心以太子参益心气,酸枣仁、柏子仁养心血,睡眠得安,记忆渐复。

治肾用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温补肾阳,所谓“盖病久入络,气血消耗,正经病久,延及奇经,犹如河渠先枯,药食结合为主的食疗方法不仅能提高汤药的疗效,且可发挥缓补作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确立了以补益脾胃为主,兼以滋补肝肾的治疗大法。

多见于心脑烦劳过度,精神过度紧张、损,阴阳俱伤。

症见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疲乏,洋参、莲子;胆虚惊悸者,加石菖蒲、远志;心烦不宁,睡眠不佳者,阳痿,女子带下清白;舌体胖,边有齿痕,质暗红,苔白或稍黄黏腻,芪、山萸肉、仙灵脾、片姜黄、石菖蒲、郁金、砂仁、生姜。

便溏者,女子带下清白者,加芡实、金樱子、炮姜、杜仲;男子滑精、阳痿者,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型多因工作忙乱,操劳过度,事不遂心,数或弦。

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平肝。

药用生地、玄参、麦冬、莲子芯、刘老强调,本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找出病因,从心理、环境、萎靡,腰痛或腰酸,膝软无力,动则气喘,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交藤;心悸、气短者,加生脉饮;纳呆、腹胀者,加石菖蒲、焦三仙、。

本方有疏肝健脾,理气通络之功。

,百合、,红参、山萸肉、柴胡、枳壳、等,或合地黄汤;烦躁易怒或抑郁者,加合欢皮、郁金;失眠心烦者,加川黄连、生龙骨、生牡蛎、肉桂等;低热咽痛者,加地骨皮、白薇、本方有疏肝理气,骨、生牡蛎、肉桂等;低热、咽痛者,加地骨皮、白薇、玄参;肌痛、,白术、,没药、肉桂、阻型选足三里、间使、丰隆、脾俞、章门,脾肾阳虚型选百会、关元、号羊肠线注入穴位,行透刺法,寻找强烈针感后注入。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一、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病毒感染后疲劳综合征或肌痛性脑脊髓炎,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疾病。

一直以来,这种疾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因为人们对是生理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对其的影响更大存在很多争议。

这种对疾病过时的二元论观点认为,身体和心理是分开运作的,这种观点无助于理解任何疾病。

稍后我们将提供一些帮助大家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其他视角。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这种疾病的一个新叫法,其实早在100多年前这种疾病就有专门的叫法——神经衰弱。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的身心疲惫,其不同于一般的疲劳感,它势不可当。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肌肉或关节疼痛、喉咙痛、头痛、四肢发麻、头晕、对光线和噪声敏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纤维肌痛综合征有一些明显的相似之处,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广泛性的肌肉骨骼疼痛和疲劳疾病,但是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更多的是肌肉疼痛。

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经常会出现思维障碍,比如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找到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短期记忆受损。

人们有时会用“头脑一团乱麻”来形容这种感觉。

睡眠问题也很常见,例如难以入睡,睡眠时间过长,睡得不安稳,经常做梦,频繁醒来,以及醒来时感到精神不振。

许多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也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比如腹胀、恶心、食欲不振。

他们还经常会食物不耐受,或对某些食物、酒精和含咖啡因的物质(如茶和咖啡)变得更加敏感。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因人而异,这些症状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

对有些人来说,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意味着得放弃工作或学习,甚至减少或限制社交和休闲活动。

家庭生活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你可能会少做些家务,少做几顿饭,或者少帮忙照顾孩子。

你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发生改变,你可能会不太想或没有精力与他人进行亲密的交往。

小部分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无法走出家门。

身体和心理的劳累常会使患者的症状加重,有时压力也会造成这个结果。

这些症状可能会使一些人感到焦虑或情绪低落。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养生调养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常见的伴随症状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咽喉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

中医学认为气虚、血虚、精髓空虚、阴虚、脾肾阳虚的人容易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

诊断要点:1. 新近发生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卧床休息不能缓解,且持续6个月以上;2. 根据病史、化验、体征,排除引起疲劳的其它原因(特别是病理性原因)。

3. 八项或更多的下列症状、体征:①低热;②咽痛;③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痛;④肌痛;⑤不能解释的肌力衰弱;⑥运动后24d,时疲劳仍不能消失;⑦不伴红肿的游走性关节疼痛;⑧与以前性质不同的头痛:⑨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健忘、过度兴奋、意识模糊、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⑩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体质调养精髓空虚辨证要点:头重,头脑空痛,脑鸣,关节酸痛,关节痛,心悸,目涩,健忘,舌淡,苔薄白,脉沉治法:填精益髓健康调养建议:* 远离危险因素1.注意避免天气骤变等外来伤害以及情绪波动等伤害2. 避免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 情志调养1.应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的愉悦。

2.不宜过度的忧思及惊恐,以平和的心态处事* 饮食调养1. 精髓空虚者的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补肾益精作用的食物食用,不可使用过于寒凉的食物。

2.精髓空虚的应该多吃鱼、虾、牡蛎和韭菜等食品。

这类食品富含牛磺酸、精氨酸和锌,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

另外,各种鳝类和甲鱼也是上佳选择。

* 起居调养1.顺从人体的生物钟调理起居,安排自己日常的规律生活,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2. 根据季节变换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生理需要的起居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使身体的生理功能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以适应生活、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是一种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的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自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明确了CFS定义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以来,有关CFS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CFS的认识虽然在不断更新,但病因仍未明确,因而临床上西医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界对治疗CFS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提示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CFS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将是深入研究CFS 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本研究作为卫
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课题的部分内容,对CFS的发病因素、中医证侯规律以及CFS疲劳特征进行了探讨,全文分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两个部分: 1 理论研究本研究分析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与思路,概括如下: 1.1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 (1)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有远因和近因之别。

远因涉及到社会经济因素、卫生保健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应激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

近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免疫紊乱和神经、内分泌变化。

远因
因素的综合作用诱发了近因的产生,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是导致CFS发生的主要模式。

(2)中医认为,CFS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禀赋薄弱,体质不强,邪气乘虚而入;郁怒不畅,情志不遂;烦劳过度;饮食不节,过饥过饱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导致心、肝、脾、肺、肾及气血阴阳功能失调,从而发生CFS。

(3)由于慢性疲劳综和征的病因与人群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有关,本研究提出有必要在我国运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观察
方法进行CFS的发病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引入中医证候指标,这在西医对
CFS病因研究莫衷一是的情况下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为CFS的防治研究迈进了一步。

1.2慢性疲劳综合征证侯研究 (1)本研究通过对CFS证候研究现状的分析,认为CFS的发生主要以脏腑气血阴阳的虚损为本,可兼有外邪、气郁、痰湿或湿热、阴火等的不同,临床表现以虚实夹杂证及虚证多见,而且初步可见肝气郁结在CFS 所报道的诸多证候中占有重要地位。

(2)目前存在的问题:病例选择不严谨;CFS的证候庞杂;研究手段比较落后,多数属于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经验介绍的描述性研究;观察样本量小;至今尚未形成CFS中医证候较为
完整的辨证体系。

(3)本研究提出需要从大样本、多中心入手,运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科学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常见基本证候、证候组合形式、证候组合形态、证候演变规律、证候的病证结合的标准,探求CFS的证候规律。

1.3疲劳,疲劳评定及其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研究 (1)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其概念主要包括行为上的难以继续进行活动 4 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因素、证候规律及疲劳特征的研究及工作效率下降、主观上的倦怠感及生理机能失调三个方面。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疲劳可有不同的分类,如生理
疲劳与心理疲劳,急性疲劳与慢性疲劳等。

疲劳的测评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主要有生理反应测试法、生化法、主观评定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上述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2)原因不明的慢性疲劳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其特征的界定是明确认识CFS的前提,本研究提出需要借鉴一些疲劳测评工具,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其他疾病如抑郁病、糖尿病以及正常人群的疲劳系统分析、比较,探讨CFS的疲劳特征并寻求适用于CFS的疲劳量表。

另外,由于CFS的非同质性,因此在明确CFS疲劳特征的同时,更需要进一
步探讨不同证候的CFS疲劳特征。

2临床研究本研究根据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方向与思路,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4年修订的CFS诊断标准纳入病例130例,引入中医证候指标,采用病例一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慢性
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并运用频次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130例CFS患者的常见证候、证候演变趋势、证候组合形式与组合形态以及常见
证候的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借鉴国外公认的疲劳评定量表与疲劳量表
一14,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慢性疲
劳综合征患者、抑郁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疲劳进行了鉴
别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常见证候的CFS疲劳表现,全面探讨了CFS 的疲劳特征、主要内容如下:2.1慢性菠劳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有远因、近因之分。

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发现有20项因素与CFS发生呈显著正相联系,有2项因素上下班骑自行车(0.558)、积极情绪(0.403)呈显著负相关(括号内为OR值*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与CFS发生存在显著正相联系的远因有 8项;按其联系强度的大小依次为:心率< 65次/分、痛
经、睡眠质量差、心理应激指数平均分值 7 45分、消极情绪分值 3分,经常感冒(平均每年不低于 6次)、被动吸烟超过 15分钟/日、每日工作时间 12小时更多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