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初中全部古诗文与文言文汇总(打印版)
部编新教材课内古诗文(打印)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内古诗文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木兰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部编新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及诗词目录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二章诫子书/诸葛亮狼/蒲松龄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诗词: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木兰诗卖油翁/欧阳修古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诗词: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约客/赵师秀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郦道元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与朱元思书/吴均《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列子》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诗词: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庭中有奇树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桃花源记/陶渊明小石潭记/柳宗元核舟记/魏学洢《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礼记》两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马说/韩愈诗词:关雎/《诗经》蒹葭/《诗经》式微 /《诗经》子衿 /《诗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卖炭翁/白居易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咏梅/陆游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湖心亭看雪/张岱诗词: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月夜忆舍弟/杜甫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商山早行/温庭筠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孟子》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曹刿论战/《左传》出师表/诸葛亮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诗词: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部编版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部编版
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根据部编版教材整理的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
1. 《诗经》选篇
- 《关雎》
- 《蒹葭》
2. 《楚辞》选篇
- 《离骚》(节选)
3. 汉乐府民歌
- 《木兰辞》
4. 唐诗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 王维《使至塞上》
5. 宋词
- 苏轼《水调歌头》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李清照《如梦令》
6. 元曲
- 关汉卿《窦娥冤》(节选)
7. 明清小说选段
- 《红楼梦》(节选)
- 《西游记》(节选)
8. 古代散文
- 《岳阳楼记》(范仲淹)
- 《醉翁亭记》(欧阳修)
- 《前赤壁赋》(苏轼)
9. 古代骈文
- 《滕王阁序》(王勃)
10. 古代辞赋
- 《阿房宫赋》(杜牧)
这些作品涵盖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多个时期,从先秦的《诗经》到明清的小说,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学生通过背诵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提高文学素养,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完整word版)初中部编版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

(完整word版)初中部编版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和古寺词《世说新语》两则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完整word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必背81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必背81 篇01观沧海三国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0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5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06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0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0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09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3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9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暑期必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001 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呕血整理,部编版初中语文全六册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加翻译

呕血整理,部编版初中语文全六册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加翻译七年级上册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诗汇总

初中文言文故事文全汇总初中文言文故事文全汇总部编版免责声明:文本均来自于网络,由以赏整理所使用的字体:楷体、方正姚体、方正舒体、隶书打印请使用配套的PDF文档,防止排版错乱!目录目录 (1)七年级上册 (6)古代诗歌四首[4七上第一单元P14-P16] (6)观沧海曹操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 (6)次北固山下王湾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6)《世说新语》二则[8七上第二单元P29-P30] (6)咏雪 (6)陈太丘与友期 (6)《论语》十二章[12七上第三单元P50-P52] (7)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七上第三单元P63-P64] (7)峨眉山月歌李白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7)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7)诫子书诸葛亮[15七上第四单元P81] (8)狼蒲松龄[18七上第五单元P105-P106] (8)寓言四则(选两则文言文)[22七上第七单元P124-P126] (8)穿井得一人吕不韦 (8)杞人忧天列子 (8)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七上第七单元P140-P141] (9)秋词刘禹锡 (9)夜雨寄北李商隐 (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9)潼关谭嗣同 (9)新增课本外古诗 (9)入若耶溪王籍 (9)山中问答李白 (9)暮江吟白居易 (9)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9)如梦令李清照 (9)七年级下册 (10)孙权劝学《资治通鉴》[4七下第一单元P22] (10)木兰诗《乐府诗集》[8七下第二单元P41-P42] (10)卖油翁欧阳修[12七下第三单元P69] (10)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七下第三单元P79-P80] (11)竹里馆王维 (1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1)逢入京使岑参 (11)1/ 41晚春韩愈 (11)短文两篇[16七下第四单元P95-P96] (11)陋室铭刘禹锡 (11)爱莲说周敦颐 (11)古代诗歌五首[20七下第五单元P117-P119] (12)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12)望岳杜甫 (12)登飞来峰王安石 (12)游山西村陆游 (12)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12)河中石兽纪昀[24七下第六单元P148-P149] (12)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七下第六单元P162-P163] (13)秦伯淮杜牧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13)贾生李商隐 (13)约课赵师秀 (13)新增课本外古诗 (13)杂诗七首(其一)曹植 (1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陶渊明 (13)辛夷坞王维 (13)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白居易 (13)青玉案贺铸 (13)八年级上册 (14)三峡郦道元[10八上第三单元P54-P55] (14)短文二篇[11八上第三单元P56-P57] (14)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4)与朱元思书吴均[12八上第三单元P58-P59] (14)唐诗五首[13八上第三单元P60-P63] (15)野望王绩 (15)黄鹤楼崔颢 (15)使至塞上王维 (15)渡荆门送别李白 (1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5)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八上第三单元P71-P72] (15)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15)龟虽寿曹操 (15)赠从弟王祯 (15)梁甫行曹植 (15)《孟子》三章[22八上第六单元P128-P131] (1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6)富贵不能淫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愚公移山《列子》[23八上第六单元P132-P134] (16)2/ 41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24八上第六单元P135-P137] (17)诗词五首[25八上第六单元P138-P141] (17)饮酒(其五)陶渊明 (17)春望杜甫 (17)雁门太守行李贺 (17)赤壁杜牧 (18)渔家傲李清照 (18)课外古诗词诵读[八上第六单元P151-P152] (18)浣溪沙晏殊 (18)采桑子欧阳修 (18)相见欢朱敦儒 (18)如梦令李清照 (18)新增课本外古诗 (18)子衿《诗经》 (18)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18)月夜忆舍弟杜甫 (19)蝶恋花柳永 (19)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9)八年级下册 (19)桃花源记陶渊明[9八下第三单元P54-57] (19)小石潭记柳宗元[10八下第三单元P58-59] (20)核舟记*魏学洢[11八下第三单元P60-62] (20)《诗经》二首[12八下第三单元P63-65] (21)关雎 (21)蒹葭 (21)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八下第三单元P75-P76] (21)式微《诗经.邶风》 (21)子衿《诗经.郑风》 (2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1)《庄子》二则[21八下第六单元P116-P117] (22)北冥有鱼 (2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2)《礼记》二则[22八下第六单元P119-P120] (22)虽有佳肴 (22)大道之行也 (22)马说*韩愈[23第六单元P112-P113] (23)唐诗三首[24第六单元P122-P124] (23)石壕吏杜甫 (2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3)卖炭翁白居易 (23)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八下第六单元P139-P140] (2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4)送友人李白 (24)3/ 4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24)卜算子.咏梅陆游 (24)新增课本外古诗 (24)渔翁柳宗元 (24)题乌江亭杜牧 (24)陇西行(其二)陈陶 (24)西施罗隐 (24)书愤陆游 (24)九年级上册 (25)岳阳楼记范仲淹[10九上第三单元P44-P45] (25)醉翁亭记欧阳修[11九上第三单元P48-P49] (25)湖心亭看雪张岱[12九上第三单元P51-P52] (26)诗词三首[13九上第三单元P53-P55] (26)行路难(其一) 李白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6)水调歌头苏轼 (26)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九上第三单元P59-P60] (27)月夜忆舍弟杜甫 (27)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2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27)商山早行温庭筠 (27)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九上第六单元P142-P143] (27)咸阳城东楼许浑 (27)无题李商隐 (27)行香子秦观 (2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28)新增课本外古诗 (28)蜀相杜甫 (28)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28)相见欢李煜 (28)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28)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28)九年级下册 (2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1九下第一单元P2-P3] (29)鱼我所欲也《孟子》[9九下第三单元P48-P49] (29)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0九下第三单元P51-P52] (30)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1九下第三单元P54-P56] (30)词四首[12九下第三单元P57-P60] (3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3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3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31)满江红秋瑾 (31)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九下第三单元P69-P70] (32)4/ 41定风波苏轼 (3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32)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32)浣溪沙纳兰性德 (32)曹刿论战左丘明[20九下第六单元P124-P125] (3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1九下第六单元P127-P128] (33)陈涉世家司马迁[22九下第六单元P129-P131] (33)出师表诸葛亮[23九下第六单元P133-P135] (34)诗词曲五首[24九下第六单元P137-P140] (35)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3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35)过零丁洋文天祥 (35)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35)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九下第六单元P147-P148] (36)南安军文天祥 (36)别云间夏完淳 (36)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36)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36)新增课本外古诗 (36)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36)南园十三首(其六)李贺 (36)定风波苏轼 (36)狱中题壁谭嗣同 (36)断章卞之琳 (37)《论语》选读 (37)一.仁仁者爱人 (37)二.德君之怀德 (37)三.孝孝悌为本 (38)四.学学而不厌 (39)五.礼克己复礼 (39)六.和和而不同 (40)七.知知着不惑 (40)5/ 41初中文言文古诗文全汇总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4七上第一单元P14-P16]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