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心电图学讲义4--P波时限与电压
第五讲P波的时限与电压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P波的方向、形态特征与各种室上性心律的P波形态特征。
今晚讲P波的时限与电压。
1)P波时限正常P波时限<0.11s。
当P波时限≥ 0.11s为异常。
P波时限增宽:当P波时限≥ 0.11s就认为是增宽。
一般称P波时限≥ 0.11s,又<0.12s称房内传导延缓,P波时限≥ 0.12s称房内传导阻滞。
如P波时限> 0.11s(或≥ 0.12s),P波呈M型(双峰型),峰间距≥0.04s,称二尖瓣P波。
一般书本上描述典型的二尖瓣P波为:P波增宽,时限≥ 0.12s,呈双峰样(M型P波),峰间距> 0.04秒,后峰大于前峰。
是否都是后峰大于前峰?很多书都这样描述,实际情况如此吗?大家自己去观察了!我以为后峰大于前峰的说法不妥,也可以前峰大于后峰。
如下面两份图、所示,同一份图内既有后峰大于前峰的,也有前峰大于后峰图3-22P波时限增宽---二尖瓣P波1本图 P波时限0.14s,V3-V6导联呈典型的M型P波,峰间距为0.06~0.07S,尚有V1导联P波负向增大为-2mm。
时限0.07s。
PtfV1=-2×0.07s=-0.14mm.s。
此图V2V3的M型P波前峰大于后峰。
V4-V6则后峰大于前峰。
P波时间/P-R段时间=0.14/0.06=2.3 ,明显大于诊断左房肥大的麦氏指数(P波时间/P-R段时间>1.6)的要求。
图3-22P波时限增宽---二尖瓣P波2这个图的P波也呈M型,时限0.12秒,峰间距约0.06秒,也是部分前锋高于后峰,部分后峰高于前峰。
麦氏指数=0.12/0.05=2.4,也符合诊断左房肥大的标准。
目前也有些书本把P波正常时限改为<0.12s,我以为不妥!不少轻中度左房肥大的P波时限属于房内传导延缓的范围内。
当然,也有左房不大的,P波达到此标准,但一些可以找到左房负荷过重的征象。
我认为,P波增宽,房内负荷还是增大了。
我主张P波时限≥0.11为异常,<0.12s算房内传导延缓,≥0.12秒才算房内传导阻滞!二尖瓣P波就是房内传导阻滞的一种!≥0.12秒,又不符合二尖瓣P波的诊断房内阻滞。
另类心电图学讲义3--P波方向来源分析

三、常用心电图图像诊断基础知识(一)P波P波是心房的除极形成的波,在心电图上大多数第一个出现的波就是P波。
通常所谓的P波包括窦性心律P波与异位心律的P波两类,异位心律的P波,包括起源于不同部位房性P波,交界区或心室逆传激动形成的逆行P波。
严格起来房颤的f波与房扑的F波也属于P波的一种。
下面我们一起对各种P波的特征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1、P波方向与形态特征分析主要是从P波形态、方向、电压与时限去分析。
明确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异常的,异常的P波来自那里,以及异常P波图形的常见临床意义。
本教案仅按照诊断要求编排分析。
如窦性P波、逆行P波、二尖瓣P波、PtfV1值异常及肺型P波等。
注意,这部分是一个一个讲清楚组成心电图的各种波与波段的基本知识,与介绍到的波与波段无关的其它诊断,暂时不详细讲。
不然到讲诊断时,讲一幅图,逆行P不懂要解释一番,上斜型ST段有要解释一番,就会很被动。
大家记住这些基础知识,到讲诊断时就好理解!下面先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P波特征。
图 3-1 各种P波形态图这些P波形态特征,在心电图P波描述时用得上!是必须懂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正向P波、倒置P波、正负双向P波、负正双向P波,高尖P波与低平P 波等形态。
注意一些比较特别的P波.如:电压低的M型P波,特别是浅又宽的很难看,在aVR导联呈浅的浅W型。
这样单独大家肯定能看得出来,但是放到实际就难分辨了。
这样的图在自动诊断的心电图机,一般电脑是无法诊断出来的。
在网上我已经为大家解释了几例低平的M型P波(aVR呈浅W型),本来属于窦性心律的,很多人诊断为房性心律。
其次,这个表中举例的P波前半段或后半部分在水平线上或正向不明显。
大家往往会觉得很奇怪。
像介绍P-R测量时讲的图1-22 I导联P波初始部分在等电位线上占时几十毫秒之多!这些P波方向形态特征大家要熟悉!一看就懂,就不详细讲了!下面就详细解释各种P波!1)窦性P波正常窦性P波较低钝,可以有顶部小切迹,但峰间距小于0.04秒。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可编辑课件
26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 • 提前的P波重叠于前面的T,且不下传,可无
QRS波 • 不完全性代尝间歇居多 •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可编辑课件
27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1.P波: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 时限:0.12~0.20s (3)PR段: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 时限:0.02~0.12s
可编辑课件
9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可编辑课件
10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2.QRS波群:为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波型:
13
一、正常心电图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正常Q-T间期及其最高限
R-R 间期度
心率
(s)
(次/min)
正常
正常 最高限度(s)
1.50
40.0
0.478
0.52
1.20
50.0
0.427
0.47
1.00
60.0
0.390
0.43
0.80
75.0
0.348
0.39
0.60
100.0
0.302
2.房性心动过速
可编辑课件
28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可编辑课件
29
二、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律失常
3.心房扑动 • P波消失,代之规律的锯齿状F波,等电线消失 • F波频率250~350次/分 • 心室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心电图讲稿

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1、 室上性心律: ⑴窦性心律
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通常P 波的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最高,II、III、avF导联P波直立。 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高于10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低于60次/分时称窦性心动过缓,P-P或R-R间期的差值 大于0.12s时称为窦性心律不齐。
⑤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在V1和II导 较易识别,“f”波频率在350-600bpm ,RR 绝对不等,若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时可出 现RR间期相等
⑶交界性心律: 起搏点在房室结,下传心室时逆传心房, P波在II、III、avF导联常倒置,可以埋藏 于QRS波中不可见,也可QRS波之后, QRS波与窦性心律时相似。结性心律频率 40-55bpm,快于此范围称交界性心动过速
7. QT间期(QT interval )
QT间期是指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水平距离
反映心室除极与复极过程的总时间
正常在0.32-0.44秒(心率60-100次/分时)
8. U波(U wave )
U波发生机制不明,多认为是心室后继电位 在V3-V4最明显。多提示低钾血症。
临床心电图浅析
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
常用概念1
心电图纸上的每个小方格,横格为0.04s,纵 格为0.1mv。
1. P波(P wave )
P波:意义: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 :多为钝圆形 窦性心律:P波ⅠⅡAVF↑,aVR↓. 时限: 正常人<0.12s 振幅:肢导<0.25mV 胸导<0.20s.
右室肥大
5. ST段(ST segment )
J点
正常位于基线水平,肢导联可压低小于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
A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 100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的统称。
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160~22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
[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传除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下传的P-R 间期显著延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
Ⅰ°房室传导阻滞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
窦性心律
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Ⅰ°房室传导阻滞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RⅠ+SⅢ>2.5mV
另类心电图学讲义5--P-R段与P-R间期Word版

(三)P-R间期与P-R段分析。
P-R间期与P-R段分析内容包括正常P-R间期、P-R间期延长与缩短及意义、慢径路传导,正常P-R段、P-R段延长与缩短、P-R段抬高与压低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P-R间期在成年人心率≤70次/分时为0.12-0.20s。
1 P-R间期延长当成人心率≤70次/分时,P-R间期≥0.21s时,称P-R间期延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注意:不同心率节段P-R间期最高值不同,成人与及小孩不同心率节段的P-R间期最高值也不同。
凡P-R间期≥其最高值0.01s,就属于P-R间期延长,或较短时间内前后对比,P-R间期延长0.04秒,也属于P-R间期延长。
一般健康人的P-R间期大于0.30s,特别大于0.40s,应排除是否存在房室结内双径路,特别是有反复心悸的患者,该延长P-R间期可能为持续慢径路传导。
成人与及小孩不同心率节段P-R间期最高值举例:成人心率90~110次/分心率区间时,其P-R间期最高值是0.18秒,这样P-R间期达到0.19秒或大于0.19秒,算一度AVB。
如果是1.5~6岁小孩,心率90~110次/分心率区间时,其P-R最高值则是0.15秒。
如果实测得这个患者心率102次/分,P-R间期0.16秒或大于0.16秒,就算一度AVB。
如果是7-13岁小孩,心率90~110次/分心率区间时,其P-R间期最高值变成0.16秒了。
这样实测得需P-R间期0.17秒或大于0.17秒才算一度AVB。
图3-39 P-R间期延长心电图本图P波符合窦性P波诊断标准。
P-R间期0.30s。
(测量宜用II、III导联),还有轻度逆钟向转位,余无明显异常。
这里的P-R间期延长远大于0.21秒,所以符合一度AVB的心电图特征。
注意,这里的多数导联的P波落在U波后半部,有点U-P融合了,即还属于出现在应激期的P波,否则,落在T波上的P-R间期延长往往属于干扰性P-R 间期延长!前面已经讲过,I导联的P-R间期可以偏短,测量P-R间期要在III或II 导联进行!下面我们用一份图加以说明。
心电图讲义4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低钾、低镁 药物所致,如奎尼丁等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4-4:扑动与颤动
一、心房扑动
二、心房颤动
三、心室扑动 四、心室颤动
一、心房扑动
形成机理: 房内大折返环激动
特点:
短阵发性 自动转为房颤,或恢复窦性
心房扑动1
*窦性停搏*
4-2:期前收缩(早搏)
定义:
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 发出的激动
基本特点:
(1)基本节律 (2)提前搏动 (3)代偿间歇
(一)室性早搏
早搏波:QRS波群,提早出现,宽大畸形
时限>0.12秒 T波与QRS波群的方向相反
P波:早搏的QRS波群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
比如3:2, 4:3等
*二度Ⅰ型AVB*
*二度Ⅰ型AVB*
II
典型表现:PR间期逐渐延长 RR间期逐渐缩短 QRS波群周期性脱落
(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 阻滞
在QRS漏搏之前,PR间期恒定 RR间期无明显变化 长的RR间期为短RR间期的整数倍 房室传导比例一般为2:1,3:1等
P’,多直立 形态异于窦P 正常, 延长(干扰)
交界早搏
P’,可直立,可 倒置 P`-R<0.12s R-P`<0.20s 室上性 正常 完全
室性早搏
多无相关P波,如 有,必倒置 ——
室上性 正常 不完全
宽大畸形 与QRS主波相反 完全
4-3:异位性心动过速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
1. 2.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及其意义

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2011-01-18 20:19:36)原文地址:心电图各波与波段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作者:千里之外广西医科大学三附院实习生、轮转生教案一、P波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
起始部分为右房除极所形成,后半部分主要由左房除极所形成。
正常P波矮小,顶稍圆钝或伴小切迹, 其时限<0.11s。
电压: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0mV。
当P波方向不符合窦性P波标准、电压过高或时限过宽时为P波异常。
P波异常:1、P波增宽:P波时限≥0.11s为增宽。
P波时限≥0.11s,<0.12s称房内传导延缓。
P波时限≥0.12s,称房内传导阻滞。
典型增宽P波称二尖瓣P波,其时限≥0.12s,呈M形或双峰样,峰间距≥0.04s,部分可呈圆顶形。
此改变一般在I、aVL、V3-V6导联较明显。
aVR导联多呈W形。
P波增宽的临床意义:(1)左房肥大或扩大:可由“风心”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引起。
也可见于部分引起左房长期负荷过重的“先心”、左心衰竭等。
(2)左房负荷过重:冠心病时,可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引起左房内压力增高使P波增宽;急性左心衰竭致左房压力增高使P波增宽;单纯二尖瓣返流早期左房负荷过重使P波增宽。
这几种情况心房大小均可正常。
(3)房内传导延缓和阻滞:当房内前结间束的左房分支—巴赫曼氏束(Bachmann)出现传导延缓或阻滞时,激动在房内传导顺序改变或传导时间延长,从而P波增宽。
此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属老年性传导纤维退行性变所致。
(4)心房梗死:心房梗死可使心房除极顺序改变,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并有P-R段偏移。
(5)房性异位节律:房性心律心房除极顺序改变,心房激动传导最初主要为心房肌间传导,使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
2、P波电压增高:正常P波较低钝,电压<0.25mV ,当P波在II、III、aVF 导联呈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大于0.25mV,如V1导联正向部分P波电压>0.2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0.15mV),双向时≥0.3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0.20mV)称肺型P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类心电图学讲义4--P波时限与电压3P波时限与电压分析上一节课我们讲了P波的方向、形态特征与各种室上性心律的P波形态特征。
今晚讲P波的时限与电压。
1)P波时限正常P波时限<0.11s。
当P波时限≥0.11s为异常。
P波时限增宽:当P波时限≥0.11s就认为是增宽。
一般称P波时限≥0.11s,又<0.12s称房内传导延缓,P波时限≥0.12s称房内传导阻滞。
如P波时限>0.11s(或≥0.12s),P波呈M型(双峰型),峰间距≥0.04s,称二尖瓣P波。
一般书本上描述典型的二尖瓣P波为:P波增宽,时限≥0.12s,呈双峰样(M型P波),峰间距> 0.04秒,后峰大于前峰。
是否都是后峰大于前峰?很多书都这样描述,实际情况如此吗?大家自己去观察了!我以为后峰大于前峰的说法不妥,也可以前峰大于后峰。
如下面两份图、所示,同一份图内既有后峰大于前峰的,也有前峰大于后峰图3-22 P波时限增宽---二尖瓣P波1本图P波时限0.14s,V3-V6导联呈典型的M型P波,峰间距为0.06~0.07S,尚有V1导联P波负向增大为-2mm。
时限0.07s。
PtfV1=-2×0.07s=-0.14mm.s。
此图V2V3的M型P波前峰大于后峰。
V4-V6则后峰大于前峰。
P波时间/P-R段时间=0.14/0.06=2.3 ,明显大于诊断左房肥大的麦氏指数(P波时间/P-R段时间>1.6)的要求。
图3-22 P波时限增宽---二尖瓣P波2这个图的P波也呈M型,时限0.12秒,峰间距约0.06秒,也是部分前锋高于后峰,部分后峰高于前峰。
麦氏指数=0.12/0.05=2.4,也符合诊断左房肥大的标准。
目前也有些书本把P波正常时限改为<0.12s,我以为不妥!不少轻中度左房肥大的P波时限属于房内传导延缓的范围内。
当然,也有左房不大的,P 波达到此标准,但一些可以找到左房负荷过重的征象。
我认为,P波增宽,房内负荷还是增大了。
我主张P波时限≥0.11为异常,<0.12s算房内传导延缓,≥0.12秒才算房内传导阻滞!二尖瓣P波就是房内传导阻滞的一种!≥0.12秒,又不符合二尖瓣P波的诊断房内阻滞。
图3-23 P波时限增宽---房内阻滞这个患者心房大小完全正常,但P波宽达0.12秒了,PtfV1=0.07mm.s ,超声证实左房负荷过重。
三个月后,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可惜没有留下当时的超声报告!P波增宽的意义房内传导阻滞,或二尖瓣P波意义:常见于左房肥大、左房负荷过重(二尖瓣狭窄或返流)及房间(上房束)传导阻滞。
2)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V1 terminal force;PtfV1又称morris指数。
是指当V1导联上的P波呈正负双向时,测量P波负向部分的宽度(s)与负向部分振幅(mm)的乘积,称为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正常PtfV1值≥-0.03mm.s 。
当P波负向明显增大,PtfV1值≤-0.04mm.s 称PtfV1值异常。
图3-24 PtfV1值异常图之一本图是V1导联P-QRS-T波群放大图,清楚显示P波正负双向的形态(这是心电工作站的优点之一),可以较准确测定P波负向部分的时限与电压。
这份图比常规心电图放大10倍,100mm=1mV,现在有15mm,就相当1.5mm走纸250mm/s,一个中方格相当0.02秒,这里接近4个中方格,实际有0.07秒这样PtfV1值= -1.5mm×0.07s= -0.105mm.s。
图3-25 PtfV1值异常图之二本图是另一份V1导联P-QRS-T波群放大图。
这里P波前有U波,起点较难定,因为其P-R段是平直的,所以用P-R段做基线算PtfV1值了!这份图的PtfV1值=-1.5m m×0.073s=-0.1095mm.s,也是明显小于0.04mm.s。
这2份图P波时间是多少?上面两份图PtfV1值都小于-0.10mm.s,但第一份P波时间,按照V1导联算,也就0.11秒(实际P波时间稍宽),第2份图按照V1导联算整整0.12秒,但按照全图P波起始点侧量则0.134秒。
两份图都是风心左房肥大患者的心电图,同时又有左房负荷过重。
要注意的是左房肥大时一般P波增宽,PtfV1负值增大,但没有绝对对应关系的。
请看下面这份图图3-26 PtfV1值异常图之三--- P波增宽与左房大小不平衡心电图这是光电9130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做的心电图。
这份图的左房已经显著增大,达到巨大左房标准(左房大小为8.6*9.1CM),但P波不是很宽,仅0.13秒,PtfV1负值增大也没有前两例大,所以PtfV1负值增大也是与左房大小不平衡的。
不要以为P波越宽,PtfV1负值越大,心房就越大!P波宽及PtfV1负值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除了心房径线大小外,还受左房负荷大小与房间传导纤维的传导速度影响。
所以一些人P波宽,呈二尖瓣P波,PtfV1负值也大,但心房并不大;一些心房明显肥厚或扩大了,但由于其传导功能很好,当时负荷也不是很重,所以P波虽已经增宽,但P波不是很宽,PtfV1负值也不是很大;部分还是早期负荷过重,P波增宽了,PtfV1负值稍大了,但代偿功能还好,实际心房还没有肥大或扩大!注意PtfV1值≤= -0.03mm.s与PtfV1值≥=-0.02mm.s(正常值),谁大谁小?还有些人弄不清楚的吗?≤表示小于等于的意思。
≥就是大于等于的意思。
负值越大数值越小,如-0.105的数值比-0.03小。
当然-0.03比-0.02小。
PtfV1值异常的意义与P波增宽相似,提示左房负荷过重、左房肥大或房间传导阻滞。
下面讲P波电压增高。
3)P波电压增高正常P波较低钝,一般肢导联电压<0.25mV ,胸导联电压<0.20mV。
超过这个范围,就是P波电压增高,如P波同时呈尖峰型也称肺型P波。
肺型P波诊断标准:①P波呈尖峰状,时限正常,在II、III、aVF导联电压>0.25mV,低电压时,同导联P波大于1/2R。
②V1导联P波直立或双向时,正向部分P波电压>0.15mV ,呈双向时,其电压的算术和≥0.20mV (国家考试中心用要求)。
③PV1初始电势(即V1导联P波前部正向部分的振幅与时限乘积)≥0.06mm.s。
④麦氏指数<1.0。
符合这些标准,出现在肺心病患者称肺型P波,常在II、III、aVF导联表现明显。
出现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称先天性P波或先心性P波,常在I、II导联表现明显。
PV1初始电势没有PtfV1常用,以往少见报道,近年来有些文章报道对诊断右房肥大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P波电压增高或肺型P波意义:常见于右房肥大、右房负荷过重及房内传导阻滞。
附:麦氏指数:麦氏指数,又称Macrua指数(Macrua index),即指心电图P波宽度(时间)/P-R段时间之比值。
其正常范围在1.0-1.6之间,当>1.6时,提示左房肥大;<1.0时提示右房肥大。
下面同大家一起学习几例肺型P波图片图3-27 P波电压增高1-肺型P波本图II、III、aVF导联P波基底窄,顶尖型,电压0.40~0.50mV,P波电轴+80度,符合肺型P波诊断标准。
这是个肺心病患者心电图,II、III、aVF导联P波电压远大于0.25mV,达到0.40~0.50mV,符合肺型P波标准。
该患者心电图的P波电压是时高时低,但都超过0.25mV。
肺心病P波电轴要求偏右,在+70~+90度间。
本图P波电轴+80度,同时呈顺着向转位,可以考虑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改变。
超声显示:右室大,双房稍大。
考虑肺心合并冠心。
这样V3-V6导联的T波改变就要考虑是缺血性T波了,这些T 波顶稍尖,两支对称。
P电轴计算方法与QRS一样,一般12导联自动分析报告的心电图机或心电工作站都给出P电轴的结果。
图3-28 P波电压增高2-肺型P波这个图与图3-27是同一个病人,同样右房右室大,后者可能更大,10个月后肺心急发再次住院的图的P波电压却有所降低。
后一次图心率还稍快,为何P波电压会变低呢?电压时高时低,可能与肺部感染病情不同,右房负荷轻重不一有关。
进一步说明肺型P波与右房负荷有密切关系。
图3-29 P波电压增高3---先心性P波1这是典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
胸导联的P波电压都高于正常,而肢导联仅II导联稍高。
本图V1-V5导联P波电压均高于肢导联,其中V1导联的P波双向,且尖窄,其正向部分P波电压达0.35mV,正负算术和0.45mV。
V2-V5导联P 波电压增高达0.3-0.48mV。
符合前面所说的先心性P波的条件。
先心性P波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偶见于肺心病患者。
有作者认为先心性P主要是I、II导联P波增高,可能是不全面的。
我所见到的先心性P波还是胸导联V1V2电压增高为主的较多。
写在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希望大家注意继续总结。
图3-30 先心性P波2:这是5岁男孩房缺右房右室大心电图。
V1导P波电压高0.45mV,V2导0.2mV,其它P波都正常。
心电图与超声影像都符合右房右室大特征。
这例仅V1V2导联的P波电压增高。
注意:测量P波电压基点要以P波起点处测量,不能以Q波起点处测量。
图3-31 先心性P波4这是11个月大的患儿的心电图。
大家猜一猜,这患儿的心电图图考虑什么病?心电图特征是:P波在胸导联V1-V3导联增高,正向部分电压大于0.2mV,肢导联无明显增高。
电轴右偏(对于这个患儿不算偏),顺钟向转位,aVR导联呈错综复杂的qrsr`型四相波,胸导联R波呈RV2>RV3>RV4>RV5<RV6,符合胸导联R波丢失或逆递增的心电图特征,II、III、aVF导联的Q波电压深度与R波接近了,远远大于1/4R,达到1/2R 多,符合异常Q波的标准,还有QRS时限也稍增宽。
这个患儿才11个月大。
哭时全身青紫,不哭时不明显。
就诊后先来做心电图!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法4可能!最后超声证实是个单心房心室的患儿!图3-32 先心性P波4超声影像超声影像显示心脏只有一个心房一个心室。
4)双房肥大心电图下面讲双房肥大图3-33 双房肥大的P波1--电压高时限宽的P波:该心电图患者,男28岁,先心室缺双房双室均大。
当P波电压增高,时间也增宽时考虑双房肥大。
这幅图P波时限达到0.16秒,P波电压在II、III、aVF、V1导联达到0.25~0.5mV,PtfV1达到-0.45mm.s。
符合典型的双房肥大心电图特征。
P-R段压低明显,考虑左房也存在心肌缺血。
V1导联P波正向小于0.15mV,但加上负向部分之和,还是大于肢导联的P波电压。
由于心动过速,T-P段高,P波的电压测量就不能以P-R段做基线了,要以P波起点处为基点测量。
前面我讲了,先心性P主要以V1V2导联的P波增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