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摘要:随着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是影片在中国市场推广与传播的重要环节。
然而,英文电影片名的准确翻译却充满了挑战与争议。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进行分析与探讨。
通过对片名的目的与受众定位、文化差异、商业考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提出了一些关于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原则和方法。
一、引言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崛起和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
电影片名是影片在市场推广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影片的吸引力和观影数量。
然而,英文电影片名的准确翻译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考量到文化差异、受众定位和商业考量等因素后。
所以,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我们需要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寻求最佳译名。
二、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目的1. 吸引受众:电影片名直接关系到受众的选择与判断,一个吸引人的片名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
2. 忠实表达:片名要能够准确表达电影的主题、风格和内容,让观众对影片有基本的了解和期待。
3. 突出独特性:一个独特的片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使影片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三、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原则与方法1.音译与意译的结合:由于中西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直接的音译或意译都难以完全满足需要,需要综合考虑文化因素和语言表达的可行性。
2. 保持影片的原意与风格:片名应该能够忠实表达影片的主题与风格,并且在不同文化间产生共鸣,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期待。
3. 注意商业考量:片名需要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符合目标受众的喜好和观影习惯,以增加影片的知名度和票房。
四、案例分析以《Fight Club》为例。
这是一部由大卫·芬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主人公在地下格斗俱乐部中寻找自我的故事。
该片名“Fight Club”直接音译为“打斗俱乐部”或“搏击俱乐部”都能够准确表达电影的主题,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可能过于直接和暴力,无法吸引主流受众。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探究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探究摘要:电影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影响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望其项背的。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引入国内,成为了年轻人的娱乐方式。
由于英文电影片名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电影题材广泛。
因此片名涉及许多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政治。
所以在汉译时必须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一、电影片名的翻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影片引进。
一部好的影片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获得千万元票房成绩,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以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还与其片名有着关系。
历史上,英文电影的优秀译名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如The 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等。
这些形象生动富有韵律的汉语词汇不仅贴合电影主题,也提升了电影的艺术色彩。
但目前英文片名的翻译良莠不齐。
许多电影一名多译,除去电影进出口公司的公映名,还有电影杂志报刊译名、网络译名、港台译名。
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译者有严谨态度。
不仅需要译者对电影的类型,内容,背景,导演,拍摄风格甚至电影的受众群体等都有了解,同时也需要翻译原则和方法来指导,这样才能使译名脍炙人口,扩大电影的宣传力度。
(一)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片名就如同电影的品牌,虽然短短数字却与文学名著一样,凝聚了艺术家的匠心。
它既告诉人们关于一部电影最多的信息也保留关键信息。
让人们了解电影的同时激发丰富联想。
电影片名具有以下语言特点。
(1)简洁性,吸引性,通俗性受屏幕的限制,电影片名取名都十分简洁凝练。
例如: Avatar(阿凡达),God Father(教父)、Superman(超人)等。
这样的命名介绍电影主角情节。
便于记忆形象鲜明让人过目不忘。
由于电影观众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需要片名大众化、通俗化,而不是使用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和生僻字。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商业产品,电影必须考虑市场反应和票房收益,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影市场。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语言表达特色——兼谈汉语译名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Gh n ci n e a d Te i a s e c n ch o o v e n l gy Re i w
●I
英文 电影片名汉译 的语言表达特色
兼谈 汉语译名 的历 史和研 究现状
张湘梅
( 建政法 管理干 部学 院 福 福建 福州 30 0) 50 7 [ 摘 要] 语言是不 断发 展的, 言的特 色会体 现在语 言的翻 译 中, 语 英文影 片的汉 语译 名体现 了不 同时代 的语言表 达特色 。不 管英文 影片 的汉 语译 名体现 出怎样 的语言表达 特色, 这些译 名都得照 顾到 当时观众 的文化背 景和接 受能力 , 至他们对 译名 的期待 以及 交际需 求 。这样 才能 使片名受 关注, 甚 电影有 市场 。 目 前对 英文 电影 片名 翻译 的研 究还 有 待完 善 。 [ 关键词] 英文 电影片名 翻译 语 言特 色 研究现 状 中图分 类号 : 0 6 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9 9 4 ( 0 9 3 — 0 3 0 10 1 X 2 0 ) 3 0 7 — 2
敛 的译名, 还有更 多汉语 译名 的表达 越来越 大众 化和通 俗化 。含蓄 内敛不再 是重 量级 的 标准 , 片名翻 译趋 向 多样化 。有 英 汉 同存 的, , E T外星 人 》 如 《. T e Et a Tr e t i l2 0 ) x 警》x M n2 O ) 有 口语化 的, h x r e rs r a (0 1 、《 战 e (O O : 如,
语译 名就 体现 了 不同 时代 的语 言表 达特 色 。 12 世 纪前半 叶 0 t 9 年 , 电影诞 生 的第二年 , 86 即 上海 徐园放 映了所 谓的 “ 西洋影戏 ’ 这 是在 中国放映 的第一部 外 国电影 。从那 以后至新 中国成 立的 半个世 纪里, 电 影作为一 种新的 艺术形式 以及娱乐方 式在 中国较繁华 的城市 比如上海 、香港 等地流 行起来 。但是 由于我 国当时 正处于 外国侵 略时 期, 电影的 生产和放 映 掌握在 外国公 司手里, 电影 院大量放 映外 国 电影 。有数据 证 明, 9 6年在 上 14 海 所放映 了3 3 8 部故 事片, 中美 国片 32 占9% 英国 片l 部, .% 苏 其 5 部, 2 : 5 占3 9 : 联 片 3部, 占不到 1 , % 中国影 片 l 3部, 占 3 4 。2 仅 .% 0世纪 前半 叶在中 国放 映的英 文 电影的 比重可 见一斑, 因此英 文 电影片 名的翻 译 实践相 当频 繁。 也 笔者发现 ,0世纪 5 年代 以前, 部分英文 电影 的汉语 译 名显,含 蓄 内 2 O 大 得 敛, 中规 中矩 。从这个 时期英 文 电影的汉 语译名 中我们 能感受 到一股 浓浓 的 汉语 传统表达的韵 味, 与我们从当时 的文学著作的书 名中能感受到 的中国味相 似 。 比如 , 乱世 春秋》C r l a e 1 3 ) 叛舰 喋血 记 》M t n O 《 a a d ( 3 、《 c 9 uiy n T e B u t ( 9 5 、《 h o n y 1 3 ) 拯女记 》M n a d B l (9 O 、《 闺疑云 》S s i i n i l 1 3 ) 深 u p
《2024年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范文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其片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不仅关乎电影的宣传推广,更直接影响到观众对电影的第一印象。
因此,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翻译的目的可能包括信息传递、文化交流、吸引读者等。
这一理论为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三、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特殊性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具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译者需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准确传达原片名的含义;其次,片名往往蕴含着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因此,译名应尽量保留原片名的艺术性和吸引力;最后,片名的长度往往受到限制,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做到简练、精炼。
四、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可采取以下策略:1. 直译:当英文片名含义明确、文化内涵相近时,可采用直译的方法。
如“Titanic”可直译为“泰坦尼克号”,保留了原片名的特点。
2. 意译:对于一些抽象或富有寓意的英文片名,可采取意译的方法,使译名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如“Life of Pi”可译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既传达了原片名的含义,又具有吸引力。
3. 音译结合: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文化背景或地名的英文片名,可采取音译结合的方法,以保留原片名的独特性。
如“Avatar”可音译为“阿凡达”,同时结合电影背景进行解释。
五、案例分析以英文电影“Interstellar”的汉译为例。
该片名含义丰富,蕴含着星际穿越的主题。
在汉译时,译者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星际穿越”。
这一译名既保留了原片名的意境,又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六、结论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024年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范文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媒介,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是电影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好的译名不仅能吸引观众,还能传递电影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及原则。
二、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目的论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译名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要求译者明确翻译的目的,从而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三、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特点1. 准确性:译名应准确传达原片名的含义,使观众对电影内容有大致了解。
2. 吸引力:译名应具有吸引力,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文化适应性:考虑到文化差异,译名应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易于被目标语观众接受。
四、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1. 直译法:对于那些含义明确、文化内涵较少的片名,可以采用直译法,保持原片名的基本含义。
例如,“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准确地传达了原片名的含义。
2. 意译法:对于那些含有文化特色、隐喻或象征意义的片名,需要采用意译法,通过阐释原片名的含义来制定译名。
例如,“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译为“肖申克的救赎”,突出了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3. 创新法:在保持原片名基本含义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制定译名,使译名更具吸引力。
例如,“Interstellar”译为“星际穿越”,通过添加“穿越”这一元素,使译名更具动感和现代感。
五、案例分析以电影“Forrest Gump”为例,其汉译名为“阿甘正传”。
译者采用了意译法,通过阐释原片名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制定了具有文化适应性的译名。
同时,“阿甘正传”这一译名也具有吸引力,使观众对电影内容产生兴趣。
此外,“Forrest Gump”的发音与中文中的“阿甘”相近,使译名更加自然流畅。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关键词 :电影片名 ; 现状 ;翻译 ;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 :H 31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2- 9951( 2008) 03- 0028- 04
随着中国改革开 放的 不断 深入 , 越来 越多 的外国 影片 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在这些外 语电影当 中 ,英 文电影居 多 。一部好的影片之 所以 能吸引 成千 上万的 观众 , 除 了演 员的精湛演技 、富有哲理的对话以 及绚丽多 彩的画面外 , 还 与其寓意深刻的片名 有着 直接 的关系 ,英 文电 影片名 的汉 译尤其如此 ,因为 中国观 众大 多是 通过译 名来 了解英 文电 影的 。
片名 ,就如同电影 的品 牌标 签 , 虽然 短短 数字 , 却 与文 学名著的书名一样 ,凝聚了文学 家的灵感和 艺术家的 匠心 , 它告诉人们关于一部 电影 最多 的信息 ,隽 永深 长地激 发观 众的丰富联想 。电影 片名 集艺术 性和 商业性 与一 身 , 仔细 研究 ,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语言特点 。
收稿日期 :2 008 03 04 作者简介 :徐静怡( 19 85-) , 男 , 江西宜春人 ,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文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其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观众对电影的兴趣和期待。
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与方法,以期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功能性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应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为导向。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传递、情感传达和商业价值。
本文首先对翻译目的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常见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等。
接着,探讨翻译目的论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指导意义,包括如何平衡文化差异、如何实现情感传达以及如何提升商业价值等方面。
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翻译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翻译目的论为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不仅要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电影片名的目的和功能,即吸引观众、传达电影主题等。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中,翻译者通常会采用直译、意译、音译和创译等方法。
这些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往往取决于翻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明确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片名,翻译者可能会选择直译,以保持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美感。
而对于一些难以直译或意译的片名,翻译者则可能会采用音译或创译的方法,以创造出新的、符合目标语言文化习惯的片名。
翻译目的论还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和反应。
因此,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中,翻译者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习惯、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因素,以确保翻译后的片名能够引起目标语言读者的共鸣和兴趣。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研究

人 文 论 坛143INTELLIGENCE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研究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周建良摘 要: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充满创造性的工作,本文在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电影片名翻译所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并提出英语电影片名的几种实用翻译方法,已期为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影片名 翻译原则 翻译方法1.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电影片名一直以来都被看成是一部电影的窗口。
观众通过这个窗口,能看到电影中的一切。
它就相当于一个门面,对电影的票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部从国外引进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
作为电影的一个很特殊的部分,片名有一些基本特点。
首先,电影片名通常都很简洁。
通常电影片名都出现在海报或者电影屏幕最显眼的位置。
片名如果太长要么会占用剧照的空间,要么只能用小号的字体,这样不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另外,片名太长也不容易被观众记住。
根据Thomas Shovel 的短期记忆理论,人类的短期记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最多能记住七个单位的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片名在七个字以上,观众很难看一眼就记住。
仔细研究美国电影学会在2009年1月8号发布的《百年电影史百大经典电影》,我们发现,80%以上的电影片名都在4个单词以内,7个单词以上的电影只有一部,可见英语电影片名比较精简。
2.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 mark)认为语言其有六种功能: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酬应功能、元语言功能。
其中,前四种是主要的。
电影片名是种专有名词,它是编剧精心构思的产物,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或内容,又能强烈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
因此,它主要具有信息功能、祈使功能以及美感功能。
就影视片名的翻译,包惠南认为“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一、引言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被引进并呈现在国内观众眼前,而影视翻译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也备受重视,在影视翻译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影视翻译的精华之所在,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最直观因素。
特别是目前电影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一部好的电影片名能直接影响到影片艺术性的展示以及最终的商业收益,因此对电影片名翻译的考究是势在必行。
因此本文尝试从目的论原则出发,以2009-2011年间在中国收视率较高的美国大片片名的汉译来分析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说明在目的论指导下应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如何运用这些翻译策略让译文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最终取得较好的商业效益。
二、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是由德国学者弗米尔提出的,1978年在他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先提出注重社会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它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杰里米?芒迪,2007:112)。
目的论包含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
其中“目的原则”是最高原则,其他两项属于从属地位,即目的决定手段(杰里米?芒迪,2007:113)。
这一规则解决了长久以来电影片名到底该直译,意译,归化还是异化等等这些翻译研究中的两难问题。
因为目的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译文的目的,按照译文特定的原则对原文进行特殊处理,并可能要用到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实现译文的目的。
三、目的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3.1电影片名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其特点主要在于语言简明,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激起人们的观赏欲(谢新云,2007),因此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在实现电影名一般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其商业价值,所以基于此目的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都可以被采用。
下文中,笔者将选取2009-2010年两年间在中国收视率较高的美国大片作为材料来分析成功的美国大片片名在目的论指导下常见的翻译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一些规律。
3.1.1直译法。
电影片名的直译是根据原语和译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特点。
力图再现原语片名的内容和形式。
(张必刚、夏宏钟,2008)。
因此当原片名能够直接运用直译法而达到让观赏者了解形式和内容时,此翻译不失为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2009年收视率较高的“Ice age: Dawn of the Dinosaurs”《冰河世纪:恐龙的黎明》,“Angel and Demons”《天使与恶魔》。
又如2010年的“Despicable Me”《卑鄙的我》,“The Last Air bender”《最后的气宗》,“The Sorcerers Apprentice”《魔法师的学徒》等。
这些翻译都直接点出了电影的内容,能够很直观的吸引观众的眼球。
3.1.2意译法。
由于中西方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存在很大差异,分属于不同的语言
文化体系,大多数词或词组的意义或功能不完全对等或完全不对等,如果一味的直译,最终反而会造成晦涩难懂,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增译,减译,转换的方式来传达片名的信息并保留原片名的艺术性,如2010年中国收视率名列前几名的“Inception”意译成《盗梦空间》,这是因为译者将“Inception”意译成《盗梦空间》打破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梦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如何能够盗取呢?片名的翻译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理,该片片名的成功翻译也不失为其在中国收视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1.3直译与意译合法。
这种译法介于直译与意译之间,既能保留原片名的一些成分,又添加了一些能吸引译入语观众眼球的因素,如“Toy Story”《玩具总动员》,此翻译不仅点出了影片的内容是关于玩具的,而且把“story”意译成总动员,富有动态美的观感,更能激发观众的观感欲。
从上面电影片名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近两年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直译的翻译方法远远低于意译的翻译方法,这一结果也证实了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忠实原则是让位与目的原则的,片名翻译的目的最终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到底是采取直译,意译亦或是直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四、结语
目的论的最大优点是把同一文本根据不同译文的目的而译成不同的译文(杰里米?芒迪,2007:113)。
而影视作品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影视作品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原影片能在译入语文化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市场(李红英,2007)。
但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无论是采用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结合,或是音译,都必须根据影片的内容结合电影片名的形式,反复推敲,但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一点:直译并不是死板硬套,意译也不是随意发挥,而是需要在内容或形式上与原片名有相似点,如果只是为了追求译入片名的花哨,而全然不顾电影的内容以及原片名的形式,这是完全违背了目的论忠实原则的,也不会取得好的商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