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

合集下载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 2008)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 2008)
)综述 第一节项目发端与概况 一、项目的发端、宗旨、目标与基本内容 二、2003——2008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执行情况 三、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发布 第二节抽样设计 一、抽样单位 二、构建抽样框 三、总样本量 四、样本分配 五、抽样步骤
谢谢观看
内容简介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的第一期除了调查本身以外,还取得了以下一些重大收获:
一、对在当前中国社会如何执行大型社会调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如何组织调查队伍,如何进行有效 的质量监控,如何在实地调查中调动和利用政府资源,如何有效的提高应答率等,都进行了种种尝试并提出了有 效的解决方法。
二、对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如何在中国当前复杂又多变的城乡 环境中进行抽样,如何在调查中有效地控制由于各方面原因所导致的误差,如何测量职业、行业这样的重要的、 包含丰富信息量的、但又结构性不强无法用常规的方法进行观测的特征变量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 经验性的研究数据,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方法。
推荐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所 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ational Survey Research Center,NSRC)是直属中国人民大学的 跨学科、跨院系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心的宗旨是科学、系统、全面地采集、整理、存储与开发中国经济与社会 调查数据,为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实证数据支持。中心的主要项目有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库、中国 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RCDI)。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 2008)
2009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健康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健康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健康指数评价指标体系1.构建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有明确的科学定义与计算方法,可以明确地定量监测或者定性评价来计算。

(2)时效性原则:指标应该能够按年度获取,来定期地反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的进展程度。

(3)决策相关原则:指标应该能够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某一个方面的进展和状况关联,明确该指标的好坏与健康领域的关系,最好直接与政府制定政策相关联。

(4)易于获取原则:指标应该能够比较容易获取,或者通过容易获取的指标计算得到。

尽量选取纳入政府监测范围的指标,或者获取成本较低的指标。

(5)简明性原则:指标应该简单明了,显而易见。

(6)敏感性原则:指标变化能明显反映该指标指示的要素是变好还是变坏,要有较好的区分度。

2.健康指数评价维度健康指数评价维度紧扣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战略目标部分。

根据纲要战略要求,全面检测战略实施情况,本研究在总健康指数下设置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六个评价维度,刻画各地综合健康水平。

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分类指标层和具体指标层。

目标层为综合指数,刻画一个地区整体综合健康状况。

分类指标层分为上述六个指标,监测各地区在各个维度上的健康状况。

具体指标层为选取的描述各个维度的可测量的指标,在考虑测量合理性的同时尽量选取公开数据,使得指数在保证理论价值的基础上更具有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从多层次、全方位、多视角考察评估了健康状况,检测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而给出全面系统的科学成果。

3.具体指标选择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结果是否客观和准确,主要依赖于各个评价指标的信息是否准确和全面,因此,选取什么指标以及选取多少指标来刻画被评价事物,是多指标综合评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有定量和定性两大类。

定量方法是从数据出发,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取一部分“代表性”指标,具体方法有逐步判别分析法、极小广义方差法、系统聚类法、主成分分析法、极大不相关法、选取典型指标法。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十章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十章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核算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不变价 账户与物量指数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物量指数及经济增长率 实际收入核算 不变价非金融资产核算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核算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constant price GDP)
又称可比价GDP,是借助于价格表述的GDP物量值 主要是从生产法和支出法两个角度计算 生产法不变价GDP=不变价总产出-不变价中间投入 支出法不变价GDP=不变价最终消费+不变价资本 形成+不变价货物服务出口-不变价货物服务进口
不变价增加值的单缩减法(single-deflation method)
在不具备中间投入购买者价格指数的情况下,常以该 产业部门的产出价格指数直接缩减其现价增加值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核算
支出法之不变价GDP
不变价GDP=不变价最终消费+不变价资本形成
+不变价出口-不变价进口
现价最终消费 现价资本形成总额 消费价格指数 投资价格指数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核算
实际收入计算中的相关问题
实际收入= 名 义 收 入
价格指数
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
选择哪些收入指标计算实际收入;
可支配收入 针对特定的收入指标,选择什么价格指数作为 价格缩减因子。
消费物价指数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核算
实际收入计算中的相关问题(续)
针对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实际收入
在报告期价值∑p1q1基础上,利用一套对应的价格指 数进行缩减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核算
生产法之不变价GDP
不变价增加值的双缩减法(double-deflation method)

人大中国发展指数(RCDI)编制研究

人大中国发展指数(RCDI)编制研究

74.37
74.35 74.25 74.04 73.95 73.14 72.51 71.80 71.42 70.56 70.20 69.46 67.14 65.56 75.15
我国省级行政区单项指数结果排序 (2006年公布数据)(1)
健康指数
序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我国省级行政区单项指数结果排序 (2006年公布数据)(2)
健康指数
序位
16 17 18 19 20
教育指数
地区广西 浙江 河南 湖北 Nhomakorabea重庆生活水平指数
地区
河南 宁夏 湖北 新疆 江西
社会环境指数
地区
山东 河北 安徽 四川 青海
地区
河北 黑龙江 广西 内蒙古 宁夏
指数
73.91 73.78 72.68 71.98 71.61
指数功效函数改进模型的公式
( xxs ) /( xh xs )B d Ae
其中, d 为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值(或功效分值);x 为单项指标的实 s 际值; x 为不容许值(或不允许值); x h为满意值(或刚容许值);A 、B 为正的待定参数。 参数的确定: s 60 A d 60 ,有: 当 x x 时,表示 x达到了“不允许值”,取 h d 100 当 x x 时,表示 x达到了“满意值”,取 , 有: 100 Ae B 从而得出:B ln 0.6
处理指标阈值的原则

具体指标具体分析,要以实际状况为依据,以历史数据为基础; 注意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可把估计值作为参考依据; 发挥调节和管理作用,可把规划值、计划值等标准数据作为阈值; 要以评价结果的反馈来调整,以适用多数被评价对象为准。

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10所大学

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10所大学

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10所大学评:从排行及各种统计数据看,目前的就业市场上仍然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高校占据着不可逾越的先天优势,而某些专业类的院校凭借其自身特点,在就业上已远远超过了那些排名比自己高很多的综合性院校。

从就业市场来说,工科专业如通信电子、计算机、土木建筑等学科的就业依然炙手可热,而金融、保险和经贸领域则逐渐开始成长起来,成为新一轮的热点。

网友热议(注:本文仅仅代表网友观点,仅供参考)1、清华大学“清华制造”无疑是就业的第一保障,这一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一直在国内一骑绝尘的理工科所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是各个行业的追捧对象,出国率和深造的比例也高居国内大学榜首。

清华新兴的文科院系也以学科新、精度高为特点,拥有新闻、社会学、公共管理、金融和法学等一批热门学科,就业出路令人眼热。

多年来清华学子在社会最主流的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均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以基本功深厚、勤奋踏实和具有团队精神而被评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毕业生。

但清华学生也有着过于依赖清华这块金字招牌的傲气,往往坐等海内外顶尖名企来清华招聘,缺乏走出校园寻找机会的冲劲。

同时因为每年有大批毕业生选择出国,也常常被人诟病。

声誉指数:☆☆☆☆☆职位指数:☆☆☆☆☆薪酬指数:☆☆☆☆☆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一直号称“江南第一学府”,强劲的理科在出国上极具优势,新兴的工科里的微电子和飞行器工程在全国大学中也名列前茅。

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近年来的热点,因此复旦的学子在原本不甚擅长的工科里面也开始崭露头角。

文科的设置以热门文科为主,而且历史悠久,新闻学和国际政治等学科国内其它大学无出其右。

尤其重要的是复旦大学具有在上海的本土优势,一些在上海开展业务的大公司对于复旦学生都是青睐有加。

因此,对于想要毕业后在上海或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学生,复旦大学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声誉指数:☆☆☆☆☆职位指数:☆☆☆☆☆薪酬指数:☆☆☆☆☆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在上海几乎与复旦齐名,其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cci-4.0指标用法 -回复

cci-4.0指标用法 -回复

cci-4.0指标用法-回复什么是CCI4.0指标?CCI4.0指标是指在工业4.0背景下,用于评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数字化程度的指标体系。

CCI是创新能力和数字化竞争力指数(Capability & Competitiveness Index)的简称,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所创立的指标体系。

CCI4.0指标则是在原有CCI指标的基础上针对工业4.0发展而推出的升级版本,由于工业4.0的特殊性,企业需要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和技术环境,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评估其创新能力和数字化程度。

为什么要使用CCI4.0指标?工业4.0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传统工业向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在这一新的背景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数字化程度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指标。

使用CCI4.0指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状态和潜力,评估其在工业4.0环境下的竞争力,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CCI4.0指标的构成及评估方法CCI4.0指标体系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构建的。

其构成主要包括四个维度:技术创新维度、供应链协同维度、数字化营销维度和人力资源维度。

在每个维度下,有若干个具体的评估指标。

具体评估指标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个示例:1. 技术创新维度:包括技术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成果转化等指标。

2. 供应链协同维度:包括供应链可视化程度、信息共享程度、供应链反应速度等指标。

3. 数字化营销维度:包括数字化营销投入、社交媒体活跃度、电子商务渗透率等指标。

4. 人力资源维度:包括数字化人才储备、人才培养机制、员工参与度等指标。

每个指标会被赋予一定的权重,权重的确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目标进行调整。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企业的具体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如何使用CCI4.0指标进行企业评估?使用CCI4.0指标进行企业评估需要有一定的数据支持和评估工具。

人大国发院-2020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广东省)研究报告-2021.3-

人大国发院-2020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广东省)研究报告-2021.3-

0
微信公众号
免费知识星球
VIP知识星球
2020 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广东省)研究报告
值理念、更新目标更具有相似性和前瞻性,是我们开展初期研究的重要对象。而处于粤港 澳湾区的部分广东省城市又是未来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承担着角逐国际竞争的重大 使命,更加需要充分评估城市更新的政策引领、管理赋能和实施成效情况。因此,本次研 究以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 9 城为样本开展城市层面的评价研究。在完成对城市的评价后,我们也将基于这 9 个城市对 60 个样本项目进行典型做法的分析。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 60%,部分城市国土开发强度较高,大中型城市正在由“增 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2021 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 “十四五”时期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指明了方向。
从地方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通过积极推进“三旧改造”一直走在全国 城市更新前列。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粤港澳湾区部分城市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创 新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形成了高效运行的体系、先进的经验,并诞生了优秀的城市更新 服务商。然而,局部地区虽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但针对城市更新的评价仍然缺乏量化、持 续性的跟踪研究。
2020 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广东省)研究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践中城市更新已在各地有所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 心联合中国指数研究院、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和卓越城市更新集团四家单位联合开 展了“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工作,完成了 2020 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 数(广东省)研究报告

中国发展指数(RCDI2009)与低碳经济测度

中国发展指数(RCDI2009)与低碳经济测度

vlp n p e e o me ts e d.Butt erf c fd v l p n r o a h i o uso e e o me ta e n ts me,t e d r c in o e eo me tha e n b— h ie to fd v l p n v o o
展 指数测度低 碳经济的发展 水平 。基 于中国能 源消费结构的特 点, 本文研究 了每 万元 G P二 氧化硫排放 量与 中国 D
发 展 指 数 之 间 的 关 系。 结 果 表 明 , 国发 展 指 数 可作 为 一 种 有 效 的 测 度 指 标 来 分 析 低 碳 经 济 的 发 展 态势 , 中 而低 碳
s o h tt ee i o o vo sc a g n t i a in o e i n ls co fd v l p n e e ,b h n h wst a h r sn b iu h n e o he st to fr go a e tro e eo me tl v l utt e i — u c e s p e fe e y r g o a o s c i a in. And ma y u e r a e s e d o v r e in h sn u h st to u n nd r—d v l p d r go sha e h g e e e eo e e in v ih rd -
v o e sse c . Th n t e t e i n l z s h w o me s r h e e o m e tlv lo o —c r o c n - iusp ritn e e h h ssa ay e o t a u e t e d v lp n e e flw — a b n e o o m y wih RCDI Ba e n t h r ce itc o n r y c n u t . s d o he c a a t rsi fe e g o s mpt n sr cu e i i i tu t r n Chna,t e t ssa ay e o h he i n l z s t e r l to s i ewe n RCDIa d t m o to h O2dic a g e e h u a d y a h ea in h p b t e n he a un ft e S s h re p rt n t o s n u n GDP.Th — e a n lss s o h tt a y i h ws t a he RCDIc n b s d a i fef cie i d x t e s r h i a in o h o — a e u e sa knd o fe tv n e o m a u e t e st to ft e lw — u c r o c n my,a h e eo me ts e d o o — c r o c n my c n as n lz d tr ug h ab n eo o nd t e d v l p n p e flw a b n e o o a lo be a ay e h o h t e i c e s p e fRCDI n rae se do . K e o d RCDI n r a e s e d;m e s r me to o —c r o c n my y w r s: ;i c e s p e a u e n flw ab ne o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发展指数(RCDI 2010) 2010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发展指数(2010)的主要结果。

报告对2009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国发展指数”总指数及四个分指数(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社会环境)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并对过去六年各省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该报告总结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新特征。

一、中国发展指数(2010)的主要测算结论1、我国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2009年分四类地区的板块格局基本未变,相邻区域发展水平相似的特征明显;只有福建从第三类升入第二类,安徽从第四类升到第三类,而新疆从第三类跌到第四类。

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战略的思路是有根据的。

中国发展指数(2010)当中,全国31个省区有12个省区的排名同中国发展指数(2009)相比发生了变化,其他的省区没有变化。

其中,四川、内蒙古、辽宁、安徽、重庆、贵州和宁夏等7省区的排序上升,新疆、陕西、西藏、广东和黑龙江等5省区排序下降(具体结果见附表)。

从中国发展指数各分指数来看,31个省区中国发展指数、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指数排序与2008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是社会环境指数序位变化剧烈(只有8个省区序位未变),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安徽,上升11个序位。

可以从指标中看到,很多省区社会环境指数中与节能减排有关的指标值变化较大,是导致社会环境指数序位变化剧烈的原因。

2、从静态看,在健康指数、教育指数、生活水平指数、社会环境指数四个分指数中,我国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指数)的区域差异相对最大,社会环境发展水平(健康、教育、社会环境指数)的区域差异相对最小。

从动态看,31个省区中国发展指数年增长率全部呈现正增长的态势;在增长率最快的8个省区中,有5个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另外,一些地区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性不好。

3、中国发展指数监测显示:(1)、2008年以来,我国31个省区中国发展指数均保持正增长状态;在2005和2007年之间,有极个别省份出现微小的负增长,分别是:2005年的上海、浙江和福建; 2006年的山西、广东、重庆、甘肃和新疆;2007年的上海;(2)、中国发展指数自2004年以来连续6年保持增长,增幅明显;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近年来稳定上升;北京总指数连续5年保持第一,上海保持第二;天津、浙江和江苏连续六年序位保持不变(分别位于3、4、5位)。

通过中国发展指数对我国社会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在GDP年增长率全国排序前三位的省区当中,只有极个别的省区能够进入中国发展指数年增长率的前三位;这说明仅用GDP指标评价地区发展水平是不恰当的,中国发展指数比GDP测量区域发展水平更全面、更有效,这也与十七届五中全会“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相符合。

二、我国当前发展中的若干隐忧与思考审视中国发展指数(2010)的编制结果之后,我们认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隐忧:GDP连年上升但收入水平呈相对下降趋势等问题的体现,在财富光环下隐藏的灰暗面尤其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的差距不仅仅持续扩大,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

用多种方法测量后都显示——我国基尼系数在扩大; 从2002年开始,农村的基尼系数已经出现下跌,但是城市的基尼系数从2002年走向一个高峰之后有所缓和。

2002年之后城市内部的分配不公成了一种中国分配不公扩大局面的主导性因素,已经超过城乡之间的差距。

这意味着,未来城市化进程中间所面临的收入分配不公的主导性因素,将从传统的城市化二元经济转移到城市内部,社会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城市内部不公问题。

初次分配不公与再分配不公,都是收入差距的核心来源。

社会福利体系也成了人与人收入差距新的源泉。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差距将迎来拐点,不会再进一步的扩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和各种民生工程的建设,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增速有可能会回落。

主导未来收入差距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于长期分配不公积累的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存量不公。

从节能减排指标到一些地区拉闸限电和某些地区柴油与柴油发电机脱销,似乎与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有着一定联系:这是政绩考核驱动的结果,完全没有考虑未来。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平衡发展,个别地区城市化进程过快等问题,目前也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阻碍。

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对“城市病”高发期保持警惕,妥善解决大城市中的环保、交通拥堵和都市贫困等问题。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来说,伴随经济增长会产生日益严重的财富、权力、机会分配问题以及相应的利益诉求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或者继续增长所面临的非常重大的挑战。

中国今天依然处于一个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长期以来第二产业一直是主导产业,一直高高在上主导着我们的产业结构。

与此同时是第一产业的急速下降和第三产业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最近10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有时还拉大,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发展阶段的现象和特征,那就是第二产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具有长期的战略性。

即使预计今后10年到2020年的时候,第二产业依然会占有主导地位。

第二产业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消耗资源的产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GDP会有如此大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

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案是,应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推动民生与环境建设,真正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方针大政,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首先,现阶段的中国应当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宝贵经验,借鉴这些经验解决我们正在或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社会平等与社会公平公正,在当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对此没有警觉,可能会造成不应有的社会冲突,那将比环境保护问题更难以解决;最后,不同社会阶层在当前应加强相互理解与沟通,各级政府尤其应当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否则,物价的飞涨会让民众对GDP的增长失望,飞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生活成本的提高,老百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会失去兴趣。

中国发展指数(2010)主要采用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指标体系的建立参照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借鉴HDI),指标的选择强调科学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突出区域发展的均衡性。

今年所使用的指标体系没有变化,同中国发展指数(2009)完全相同。

中国发展指数(RCDI)是中国人民大学三大发布之一,自2007年初起每年定期发布,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项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学校直属跨学科、跨院系的综合性科研究机构——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承担,集合了中国人民大学多领域的专家,也获得了国家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为合理度量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附录:RCDI的指标结构:4个分指数和15个指标(1)、健康指数:出生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每万人平均病床数;(2)、教育指数:人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3)、生活水平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社会环境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人均道路面积、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并好于二级的天数(省会城市API)、单位增加值污水耗氧量。

附表:中国发展指数(2010)结果地区 中国发展指数 中国健康发展指数 中国教育发展指数 中国生活水平发展指数 中国社会环境发展指数北京 101.73 98.48 108.38 110.75 90.59 天津 89.64 89.31 89.56 93.66 86.18 河北 79.72 78.80 74.85 82.35 83.16 山西 79.90 83.71 77.73 80.87 77.45 内蒙古 81.50 79.33 76.82 86.93 83.27 辽宁 83.67 87.95 82.26 83.22 81.39 吉林 83.04 88.50 78.29 83.49 82.21 黑龙江 80.73 84.60 76.45 82.96 79.14 上海 98.28 101.65 98.25 113.00 82.67浙江 87.78 85.86 78.30 98.85 89.35 安徽 77.49 78.07 71.96 76.08 84.34 福建 82.30 81.65 77.86 83.73 86.20 江西 77.66 73.58 76.06 77.13 84.28 山东 84.04 85.86 74.83 87.69 88.55 河南 79.18 80.96 74.35 80.72 80.89 湖北 79.04 79.86 76.58 77.84 82.00 湖南 79.47 81.40 75.37 78.54 82.79 广东 83.43 81.85 77.08 85.30 90.04 广西 77.03 78.05 72.77 73.79 83.99 海南 78.29 77.51 75.86 72.59 88.04 重庆 77.95 83.71 73.39 75.22 79.88 四川 77.40 80.80 72.87 76.25 79.93 贵州 70.88 66.70 69.54 68.81 79.06 云南 72.68 70.83 68.91 69.42 82.36 西藏 69.81 66.72 62.29 65.46 87.31 陕西 77.73 75.21 78.07 75.72 82.11 甘肃 73.47 72.49 71.17 72.88 77.48 青海 74.81 73.86 74.68 74.68 76.05 宁夏 78.28 77.93 76.41 79.47 79.33 新疆 76.90 75.05 78.53 76.72 77.3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国家统计局附图:我国社会经济综合水平四类地区地理分布(中国发展指数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