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预应力孔道压浆应满足的要求

预应力孔道压浆应满足的要求

(八)预应力孔道压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刚束张拉完成后,宜在两天内进行管道压浆。

压浆材料应符合《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

压浆前管道内应清除杂物及积水。

压入管道的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2.为保证梁体的耐久性,高性能无收缩防腐蚀灌浆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抗压强度大于55MPa,抗折强度大于10MPa;
(2)凝结时间:初凝大于4小时,终凝小于24小时;
(3)静置条件泌水率:3小时小于0.1%,24小时为0;毛泌水率:3小时小于0.1%;
(4)压力泌水指标:0.14MPa下,最大泌水率不大于6%;
(5)流动度:出机流动度21±4秒,30分钟后流动度30秒;
(6)28天限制膨胀率0~0.%;
(7)充盈度:无肉眼可见水囊,无直径大于3㎜的气囊;
(8)含有机渗透迁移性阻锈剂(严谨使用亚硝酸盐或铬酸盐等成份的阻锈剂)。

3.预应力管道压浆应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机应采用连续式;同一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4.采用真空压浆时,压浆管道真空度稳定在-0.06~-0.10MPa之间;浆体注满管道后,应在0.5~0.6MPa压力下持压2min。

5.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超过40min。

6.梁部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桥面系未施工之前应在梁体顶面采取草帘等覆盖措施,避免阳光直射梁体。

7.梁体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管道压浆应避免冬季施工,否则必须采取蒸汽养生等可靠的保温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附录D补充内容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附录D补充内容
时 间 内完 成 施 工 任 务 。
持 , 过各参 建单 位 的协作 配 合 , t组 织施 工 , 实 通 精 , l 落
各项技 术措施 , 保证 了花艳 站转 场施 工的J N完成 , I b  ̄ , 为 客运 车场开通 创造 了有 利 条 件 , 可供 今 后 同类 工 程 提
( ) 锁 前做 好 充 分 的施 工 准 备 。 预铺 道 岔 , 8封 不
准作业 。⑥不 准无 防护进 行线路 作业 。⑦不 准在两 线
间避车 。⑧不 准 作 业 人 员 跳 车 、 车 、 车 和 由车 底 钻 扒 下、 车钩 上传 递 工 具 材料 。⑨ 不 准 在 停 留的 车 辆 5m 范 围内绕行 。⑩ 不 准作业 人员所 带工具 材料 侵入供 电 带 电设 备 2m禁 区 。

房屋 建 筑 ・
王 强一宜昌东站( 花艳车站) 改造施工技术
位, 及时 正确显示 信 号 , 有危 及 列 车安 全 的故 障时 , 遇
果 断显示 停车信 号 , 停列 车 ; 拦 施工 人员 和机具 安排按
使用绝 缘性 能不 良的施 工 机具 施 工 。⑤ 严禁 在 清 筛 、
导人必 须到 现场指 挥 。② 未 验 交 已使 用 的行 车 设 备 ,
必须执 行巡检 、 养护 制度 。“ 十不 准 ” 为① 不 准 扒车 代 步或上 下班走 道 ,枕木 头 。② 不准在 钢轨 、 t、 l 枕木头 上
动部 门规 定的劳保 用 品。
9 2 要 点 施 工 安 全 措 施 .
( ) 导 亲 自组织 , 先精 心 安排 , 究 施工 方 案 5领 事 研
和作业 程序 ; 参 加 施 工 人 员 进 行 交 底 , 确 现 场 分 对 明

公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公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公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技术条件公路桥梁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通道,预应力混凝土管道是在桥梁建设中常用的材料。

为了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对其进行压浆处理。

下面将介绍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技术条件,以保证桥梁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一、技术方案1. 压浆材料的选择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的压浆材料通常选择普通水泥浆或聚合物浆料。

在选择压浆材料时,应考虑管道的使用环境、承载能力及耐腐蚀性能等因素,确保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压浆。

2. 压浆设备的准备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的压浆处理,需要准备压浆设备,包括压浆泵、搅拌器、输送管道等。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压浆工艺流程压浆工艺流程包括对混凝土管道的清洁、涂刷附着层、浆料搅拌和压浆等环节。

在进行压浆作业时,需要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二、技术条件1. 压浆操作环境压浆操作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压浆效果。

2. 压浆材料的性能要求压浆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附着力和流动性等性能,以保证压浆效果和管道使用寿命。

3. 压浆工艺标准压浆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确保压浆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4. 压浆质量控制在压浆过程中,需要对压浆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包括对浆料的掺和比例、压浆厚度、压浆速度等进行监测和调控,以确保压浆质量符合要求。

5. 压浆后的养护管理压浆结束后需要进行养护管理,根据压浆材料的要求进行养护处理,确保压浆后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安全与环保1. 压浆作业安全在进行压浆作业时,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设备安全使用等,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2. 环境保护在压浆作业中,需要控制浆料的溅裂和飞散,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压浆废水等废料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确保环境保护。

后张法预应力梁板压浆及封锚要求[1]

后张法预应力梁板压浆及封锚要求[1]

后张法预应力梁板压浆及封锚要求1、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

应在24h 内完成,否则应采取措施,确保力筋不出现锈蚀。

2、压浆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浆体强度应符号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30MPa。

对截面较大的孔道,浆体中可掺人适量的细砂。

浆体中一般应掺入适量的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和钢筋阻锈剂等外加剂,也可掺入粉煤灰、微膨胀剂,但不得加入铝粉或含有氯化物等有害成分的外加剂。

②浆体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浆体的水胶比应低于本体混凝土,同时宜不大于0.4。

b.拌和后3h,浆体泌水率不宜大于2%,最终不超过3%,泌水应在24h 内重新全部被浆体吸收。

c.通过试验后,浆体掺人适量膨胀剂后,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

d.浆体稠度宜控制在14~18s 之间。

3、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

对金属管道、塑料管道必要时亦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已知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

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4、浆体自拌制至压人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浆体的性质和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 范围内。

浆体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浆体在孔道中的流束不宜过快。

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5、预应力管道,特别是长大管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

6、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

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

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宜尽量先连续压浆完成,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应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通畅。

7、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

压浆的最大压力宜为0.5~0.7MPa;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最大压力宜为1.0MPa。

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_配合2011新桥规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_配合2011新桥规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目录前言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及标记 (2)5 技术要求 (2)6 施工工艺 (3)7 检验规则 (5)8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7)9 试验方法 (7)附录A 毛细泌水试验 (10)附录B 压力泌水试验 (11)附录C 充盈度试验 (13)编制说明 (14)前言本标准是为了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保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灌浆材料的性能,满足其施工及质量检验需要而编制。

根据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特点,在本技术条件编制过程中参考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美国后张法预应力协会指导规范《后张法预应力结构压浆规范》、FIP相关指南,在总结实验数据和工程实践经验基础制订。

本标准由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建工华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06年7月1日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的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施工工艺、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

在本技术条件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Z210-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JTJ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铁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JC476-2001 混凝土膨胀剂GB/T 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GB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JC/T 729-2005 水泥净浆搅拌机JC/T 681-1997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PTI 指导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grouting of post-tensioned structures(后张预应力结构压浆规范)3 术语和定义预应力压浆料(M):包括水泥、高效减水剂、微膨胀剂等多种材料加工而成的干拌混合料,用于后张预应力管道压浆,现场按比例加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的压浆材料。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哎呀,这可是个不小的活儿啊!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吧。

这个技术可是关系到咱们铁路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哦!咱们得了解一下什么是预应力混凝土。

简单来说,就是在混凝土里加点“劲”,让它在受力时不容易破裂。

这个“劲”就是预应力。

咱们在建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时,常常会用到预应力混凝土。

而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工程中用的一招。

那么,后张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完之后,再通过特殊的设备给它加点压力,让它在后期承受更大的荷载时不容易破坏。

这样一来,咱们的桥梁、隧道等就能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了。

现在,咱们来聊聊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吧。

这个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粗骨料等。

这些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而且要保证质量。

毕竟,建筑材料可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呢!2. 配合比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设计。

比如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直径、数量等都要考虑到。

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3. 施工工艺的要求: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的施工工艺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

比如说,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都要按照规定来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4. 设备的要求: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比如说预应力机、压浆泵等。

这些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而且要保证质量。

毕竟,设备可是决定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呢!5. 人员培训的要求: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需要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

这些人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关系到咱们铁路建设的安全和质量。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普通压浆工艺操作技术规程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普通压浆工艺操作技术规程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普通压浆工艺操作技术规程前言在后张法有粘结力预应力结构中,孔道压浆的主要目的是:1、防止预应力筋的锈蚀,确保桥梁的使用寿命;2、防止预应力筋的松驰,减少预应力的损失;3、通过水泥浆的凝结使预应力筋与砼之间牢固的粘结在一起,将预应力传递至砼结构中。

由于压浆的结果无法用目视检查,故必须从工艺上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有效地保证压入孔道内的浆液的饱满、密实,而确保孔道压浆的质量。

本工艺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砼结构中预应力孔道采用普通压浆工艺的孔道压浆工程。

一:术语1.1普通压浆工艺就是利用压浆泵,将拌制好的水泥浆液从压浆端压入,当水泥浆从出口端流出且稠度与压浆端基本相同时,再经过两端排气(排水及微沫浆)及保压的手段以保证孔道内水泥浆体的密实度的压浆工艺。

1.2保压当孔道压浆经过排水、排气工序后,还需在规定的压浆压力下到规定的时间后压浆管进浆阀及关停压浆泵。

1.3泌水率搅拌成的水泥浆分别注入标准容器(100mm烧杯)经静置一定时间(一般为3小时)后,其泌水体积与原水泥浆体积之比。

搅拌成的水泥浆三小时后泌水率在2%以内,不大于3%,泌出的水24小时内应被浆体完全吸收。

1.4膨胀率搅拌成的水泥浆注入标准容器内,经静置一定时间(一般为24小时)后,水泥浆增加的体积与原水泥浆体积之比。

1.5流动度后张法孔道压浆用的水泥浆在自重作用下流动的性能。

表示水泥浆可灌性的一个指标。

1.6流锥时间一定体积的水泥浆从一个标准尺寸的流锥(详见10.2)中流出的时间。

流锥是一个锥形漏斗状容器,体积为1725ml,测定时,通过测量水泥浆从锥形漏斗中流出起至流完为止所需时间作为水泥浆的流锥时间。

1.7离析度搅拌成的水泥浆注入1m长的标准容器内(透明管Φ80内径),经静置24小时至48小时,从管中溢出稍微变硬的水泥浆,仔细地将灰浆柱切成50mm左右的小段,记录下他们从管中溢出时的垂直位置,测量每段的体积与重量,得出密度=重量/体积。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
(8)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梁节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15C,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若气温高于35C,压浆应选择在夜间进行。
交底日期: 编号:
注:本表一式2份(接收人1份,队技术室存档1份)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交底单位
交 底 人
接收单位
接收人
交底名称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
审 核 人
(9)压浆时,试验室对每一个作业班组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质量的依据。
(10)对于底齿板、顶齿板及梁端位置的钢束,压浆后应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然后按照设计图纸设置封锚钢筋网片浇筑封锚混凝土。
(11)补压及稳压:压浆完毕后,将出浆端阀关闭,将出浆端封锚水泥敲散,露出钢绞线间隙,再用灌浆机正常补压稳压。从钢绞线缝隙中会被逼出水泥浆,再持续补压稳压过程中,水泥浆由浓变稀,由稀变清,由流量大至滴出清水(利用水泥浆在高压下易泌水的特点,通过排除多余水分,降低孔道内浆液 的实际水灰比,从而进一步提高孔道内浆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保持不小于0.5Mpa的稳压期,时间不少于2分钟。补压稳压结束,关闭球阀。
(5)水泥浆自拌制到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应控制在30~45min,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对于因延迟使用而导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其处理应在试验室指导下进行。
(6)压浆应从最低点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排气孔排气和泌水。
(7)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压浆的最大压力控制在0.5~0.7MPa,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冒出饱满浓浆,关闭出出浆口,继续保持0.5MPa的压力持续2min。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0 ≤0.1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8
压力泌水率 %
≤3.5
附录D
2、技术要求 (2)浆体性能要求
序号 9 10 11
续表4 浆体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指标
充盈度 7d强度 MPa 28d强度 MPa 抗折 抗压 合格 ≥6.5 ≥35
试验方法/标准 附录E
12
13 14 15 16
抗折
抗压
≥10
3、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7)压力泌水率 a)试验仪器 一个包含两块压力表的 CO2气瓶,外测压力表最小分 度值不应大于0.02MPa,级别 为1.5级。 压力泌水容器为圆柱型不 锈钢压力容器,需要进行压力 实验,在0.8MPa压力下不会 破裂。其尺寸如图D.1所示。 10mL的量筒。
3、试验方法
2、技术要求 (1)原材料要求 4)应采用高效减水剂,其性能应与所用水泥具有良好的 适应性。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应小于20%,其他指标应 符合GB 8076-1997中高效减水剂一等品的要求。其他外 加剂应符合GB 8076-1997中相应要求,外加剂匀质性按 GB/T 8077-2000进行检验。 5)压浆材料中不应含有高碱(总碱量不应超过0.75%) 膨胀剂或以铝粉为膨胀源的膨胀剂。不应掺入含氯盐类、 亚硝酸盐类或其他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6)压浆料或压浆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 的0.06%。
3、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1)搅拌方法 应使用行星式胶砂搅拌机,采用手动方式。 a)管道压浆料:称取3kg压浆料粉剂,放入搅拌锅中, 倒入80%的拌和水,慢速搅拌2min,搅拌均匀后,快速搅 拌1min;然后再慢速搅拌,同时将剩余的拌和水完全倒入, 再慢速搅拌1min。 b)管道压浆剂:按压浆剂的配比掺量,水泥和压浆剂共 称取3kg粉剂,放入搅拌锅中搅拌1min,然后加水搅拌,搅 拌方式同管道压浆料。
3、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6)毛细泌水率 a)容器 试验容器如图C.1,用有机玻璃 制成,带有密封盖,内径为 100mm,高160mm。在容器中间 置入一束7芯钢丝束。钢丝束在容 器内露出的高度为1cm~3cm。
3、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6)毛细泌水率 b)试验方法 试验容器静置于水平面上,将搅拌均匀的浆体注入容器 中,注入浆体体积约800mL,并记录浆体准确体积。然后 将密封盖严,并在中心位置插入钢丝束。静载3h后用吸管 吸出灌浆料表面的离析水量,移入10mL的量筒内,测量泌 水量V1。
2、技术要求 (1)原材料要求 1)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 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2)水泥应采用性能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 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和粉仅为粉煤灰或 矿渣),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其余性能应 符合GB 175-1999的规定,不应使用其他品种水泥。 3)矿物掺和料的品种宜为Ⅰ级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 Ⅰ级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的规定;矿渣粉的技 术要求应满足表2的规定;硅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3的 规定。
4 5 6 7 8
MgO含量 SO3含量 烧失量 氯离子含量 比表面积 需水量比 含水率 活性指数(28d)
技术要求 ≤14% ≤4.0% ≤3.0%
≤0.02%
350~500m2/kg ≤100%
≤1.0% ≥95%
2、技术要求 (1)原材料要求 表3 硅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烧失量 氯离子含量 SiO2含量 比表面积 需水量比 含水率 活性指标(28d) 技术要求 ≤6.0% ≤0.02% ≥85% ≥18000m2/kg ≤125% ≤3.0% ≥85%
2、技术要求 (4)施工工艺要求 4)压浆工艺 c)压浆的最大压力不宜超过0.6MPa。压浆充盈度应达 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并于排气孔排出与规定流动度相同的浆 体为止。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且不少于 3min的稳定期。 d)对于连续梁或进行压力补浆时,让管道内水—浆悬 浮液自由地从出口端流出。再次泵浆,直到出口端有匀质 浆体流出,在0.5MPa的压力下保压5min。此过程应重复 1~2次。 压浆后应从锚垫板压/出浆孔检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 有不实,应及时补灌,以保证孔道完全密实。
2、技术要求 (4)施工工艺要求 5)管道压浆时限 管道压浆时限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终张拉完毕,应在48h内进行管道压浆。 b)压浆后可以提前交库,但需保证28d标准试件的强度 达到规定值。 c)压浆强度未达到表4中28d强度要求之前,不得进行 静载试验或出场架设。 6)梁体、浆体及环境温度 压浆时浆体温度应在5℃~30 ℃之间,压浆及压浆后3d 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否则应采取养护措施, 以满足要求。
2、技术要求 a)施工设备 压浆机采用连续式压浆泵。其压力表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0.1MPa,最大量程应使实际工作压力在其25%~75%的量 程范围内。 储料罐应带有搅拌功能。 如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真空泵应能达到0.092MPa的 负压力。 b)称量精度 在配制浆体拌和物时,水泥、压浆剂、水的称量应准确 到±1%(均以质量计)。 计量器具均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 用。
2、技术要求 (4)施工工艺要求 4)压浆工艺 e)如果选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在压浆前应首先进行抽 真空,使孔道内的真空度稳定在-0.06~-0.08MPa之间。真 空度稳定后,应立即开启管道压浆端阀门,同时开启压浆泵 进行连续压浆。 f)压浆顺序先下后上,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 完成。从浆体搅拌到压入梁体的时间不应超过40min。 g)压浆过程中,每孔梁应制作3组标准养护试件 (40mm×40mm×160mm),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试验。并对压浆过程进行记录。记录项目应包括:压浆材料、 配合比、压浆日期、搅拌时间、出机流动度、浆体温度、环 境温度、保压压力及时间、(真空度)、现场压浆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等。
2、技术要求 (4)施工工艺要求 7)高温施工 在环境温度高于35 ℃ 时,应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施工, 如在夜间进行。 8)低温施工 在环境温度低于5 ℃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可适当增加 引气剂,含气量通过试验确定。不宜在压浆剂中使用防冻剂。
3、试验方法 (1)试验条件 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GB/T 17671-1999中4.1的规 定。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等计量器具均应经法定计量检定 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浆体搅拌应采用水泥净浆搅拌机及行星式胶砂搅拌机; 标准法维卡仪及试模应符合GB/T 1346的要求。 2)流动锥: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3)试模:应采用40mm×40mm×160mm的钢模。 4)钢筋锈蚀测试仪:应符合GB 8076-1997的要求。 5)透明有机玻璃管:应符合附录E的要求。 6)试验准备:原材料应在试验条件下至少静置24h。
2、技术要求 (4)施工工艺要求 3)搅拌工艺 c)搅拌均匀后,现场进行出机流动度试验,每10盘进 行一次检测,其流动度在表4规定的范围内,即可通过过 滤网进入储料罐。浆体在储料罐中应继续搅拌,以保证浆 体的流动度。 不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流动度不够额外加水。 4)压浆工艺 a)压浆前,应清除梁体孔道内杂物和积水。 b)浆体压入梁体孔道之前,应首先开启压浆泵,使浆 体从压浆嘴排出少许,以排除压浆管路中的空气、水和稀 浆。当排出的浆体流动度和搅拌罐中的流动度一致时,方 可开始压入梁体孔道。
3、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5)自由泌水率 b)试验方法 将搅拌均匀的浆体缓慢注入试验容器中,装入浆体体积 800mL±10mL。浆体注入后,使用保水薄膜密封容器上口, 静置于水平面上。静置1min后记录浆体高度h1,静载24h后 量测其离析水水面高度h2和浆体膨胀面的高度h3。然后按以 下公式计算泌水率及膨胀率:
3、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2)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将拌和好的压浆料倒入试模内,静置至浆体初凝后,将 其表面多余的浆体刮掉。24h拆模后放入标准养护室于水中 养护至7d、28d。按照GB/T 17671-1999进行试验和计算。 3)凝结时间 按照GB/T 1346-2001进行测定。 4)出机流动度和30min流动度 a)试验仪器 流动度测试仪—流动锥尺寸如图A.1所示。
(2)试验方法 7)压力泌水率 b)试验程序 根据搅拌方法的要求搅拌制备浆体。 将搅拌好的浆体在自加水开始的7min内倒入容积为 400mL的圆形过滤漏斗中,倒入的浆体体积为200mL。
≥50 0~3 无锈蚀 0~3
GB/T 17671-1999
24h自由膨胀率%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含气量%
附录E GB 8076-1997 GB/T50080-2002
2、技术要求 (3)施工工艺要求 1)材料试配 管道压浆前,应事先对采用的压浆料进行试配。水泥、 高效减水剂、微膨胀剂、矿物掺和料、水等各种材料的称 量应准确到±1%(均以质量计)。水胶比不应超过0.33。 经试验室验证试验,浆体性能各项质量指标均满足表4要 求后方可使用。 2)施工设备及称量精度 a)施工设备 搅拌机的转速不低于1000r/min,桨叶的最高线速度限 制在15m/s以内。桨叶的形状应与转速相匹配,并能满足 在规定的时间内搅拌均匀的要求。
2、技术要求 (4)施工工艺要求 3)搅拌工艺 a)搅拌前,应清洗施工设备。清洗后的设备内不应有 残渣、积水,并检查搅拌机的过滤网。在压浆料由搅拌机 进入储料罐时,应经过过滤网,过滤网空格不应大于 3mm×3mm。 b)浆体搅拌操作顺序为:首先在搅拌机内先加入实际拌 和水用量的80%~90%,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全部压浆 剂,边加入边搅拌,然后均匀加入全部水泥。全部粉料加 入后再搅拌2min;然后加入剩余的10%~20%的拌和水, 继续搅拌2min。
2、技术要求 (2)浆体性能要求
序号
表4 浆体性能指标
指标 试验方法/标准
检验项目 凝结时间 h 流动度 s 泌水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