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手册管理制度
质量手册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质量手册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实现ISO9001标准的要求,提高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规范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公司流程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通过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我们将全体员工的优秀品质和个人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让他们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制度范围本制度对公司所有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行统一管理。
质量管理人员包括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例如:生产部、物流部、行政部等)。
三、职责和义务1. 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的职责是:组织和实施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了解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2. 培训工作的监督负责人是公司的质量管理部经理或指定的培训专员。
他们拥有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权利和监督职责,并对培训工作结果的质量负有监督责任。
3. 质量管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职责,积极参与培训并按时完成培训任务。
4. 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响应公司的培训计划,支持和参与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
四、培训计划1. 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按照公司的人员培训规划进行编制,以满足ISO9001要求和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
2. 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内容、时间、方法、负责人和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
3. 培训的听众应符合培训对象的要求,并且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通知,让所有的员工能够提前准备和安排自己的日程表。
五、培训内容1. 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涉及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标准、品牌意识和基本素质等。
2. 培训内容也可以包括公司的政策和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南等,以了解公司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
3. 其他领域的培训,例如技术培训、沟通技能和项目管理等,也应根据员工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实施。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效果评估分两个阶段进行。
2. 前期评估:已完成培训的员工要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评估填报评估表格。
(评估表格由评估负责人负责编制)3. 后期评估:培训结束后,应对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评,以评估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情况,并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
质量管理制度范本(6篇)

质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篇:质量方针与目标1. 品质第一:我们将品质放在首位,确保所有产品和服务都达到或超过客户的要求。
2. 持续改进:我们将不断改进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3. 客户导向:我们将以客户为中心,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的期望。
我们的质量目标是:第二篇:质量管理组织结构1.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和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2. 质量控制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管理工作。
3. 质量改进小组:由各部门员工组成,负责提出和实施质量改进措施。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 质量手册:详细描述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2. 程序文件:规范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采购、生产、检验、销售等环节。
3. 记录文件:记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和证据,包括检验报告、客户反馈等。
第四篇:供应商管理1. 供应商选择:根据供应商的资质、能力和信誉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 供应商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等方面。
3. 供应商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五篇:生产过程控制1. 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生产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3. 生产记录:记录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和证据,包括生产日期、批次号、检验结果等。
第六篇:质量检验与测试1. 进料检验:对进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验,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3. 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七篇:客户沟通与服务1. 客户沟通:建立有效的客户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 客户服务: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包括售前咨询、售后服务等,确保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时、专业的支持。
质量安全手册制度范本

质量安全手册制度范本一、前言的质量安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手册制度。
本手册制度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基本要求1. 企业应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 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
3. 企业应制定质量安全方针、目标和计划,并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
4. 企业应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可追溯。
5. 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技能和素质。
6. 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组织机构1. 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决策和监督。
2. 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检验、质量改进等工作。
3. 企业应设立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保证。
4. 企业应设立销售部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5. 企业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四、质量管理体系1. 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有效运行。
2. 企业应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3. 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4. 企业应进行管理评审,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五、质量控制与改进1. 企业应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
2. 企业应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符合预定质量要求。
3. 企业应加强产品检验,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一、规章制度目的和依据1.1 目的本规章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内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管理流程,确保质量文件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性,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依据本规章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等文件。
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定义和分类2.1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文件,用于描述企业的质量政策、目标、职责和组织结构等内容。
2.2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指包含工作引导书、工作手册、操作规程、标准规范、检验方法、验证报告等实在的质量管理过程文件。
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要求3.1 编制责任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责任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需确保编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2 编制流程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需按以下流程进行:1.订立编制计划:明确编制的质量文件类型、编制时间、责任人等信息,并报批相关部门。
2.收集资料和信息:收集和整理与质量文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等资料和信息。
3.内部讨论和修订:由相关部门成员进行内部讨论,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4.报批和发布:将修订后的质量文件报批相关部门,并确认后进行发布。
3.3 文件编制要求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需符合以下要求:1.内容准确完整:质量文件中的内容应准确、完整地描述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和掌控流程。
2.基于法律法规和标准:质量文件应基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编制,确保企业的质量管理符合法律要求。
3.语言简明清楚:质量文件的语言应简明清楚,避开使用模糊的词语和术语,以便员工理解和操作。
四、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标准4.1 质量文件编号和版本掌控质量文件须订立统一的编号规定并进行版本掌控。
每个质量文件应有唯一的编号,且在修订时需要标注版本号、修订时间和修订人员。
4.2 质量文件存档与管理质量文件应进行存档,并订立存储和管理规范。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质量手册1. 引言本质量手册旨在规范和指导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
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我们将遵守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
本手册将会提供有关这些制度的详细信息,以便员工能够理解和遵守相关要求。
2. 质量管理目标我们的质量管理目标是:•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卓越的质量表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严格遵守以下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3. 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公司各个部门的程序文件,以确保程序文件的编写、审查、批准、发布和维护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具体内容如下:3.1 程序文件编写•程序文件应由专职员工负责编写,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和易于理解。
•程序文件编写应包括必要的步骤、工具和技术要求,以及质量管理要求。
•程序文件应采用标准格式,并进行版本控制。
3.2 程序文件审查•程序文件应经过严格的内部审查,确保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审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并确保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查记录应进行保存,便于追溯和审核。
3.3 程序文件批准•审查通过的程序文件应由指定的管理人员进行批准。
•批准人员应核实程序文件的内容和质量要求,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批准记录应详细记录批准的日期、批准人及批准的版本。
3.4 程序文件发布•经过批准的程序文件应及时发布,并通知相关人员。
•发布程序文件时应确保文件版本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已发布的程序文件应进行备份和存档,便于追溯和管理。
3.5 程序文件维护•程序文件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操作相符。
•维护人员应及时修订程序文件,并对修订内容进行记录和通知。
•维护记录应进行保存,便于追溯和审核。
4. 总结本质量手册详细介绍了我们的质量管理目标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遵守这些制度将有助于提高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以确保我们始终达到或超越客户的期望。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质量手册管理质量手册是指一个组织所编制的,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QMS)的实现和运行的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档的核心文件。
编制质量手册编制质量手册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质量手册的编制目的和意义;2.制定质量手册的编制计划,明确编制周期和编制任务;3.确定编制质量手册的责任和要求,并明确管理程序;4.收集相关文件材料,进行整理、排版和组织;5.通过内部审核和领导审批,最终发布。
质量手册的内容编制质量手册时,需要体现以下内容:1.组织架构、职责与权限;2.质量目标、方针与策略;3.守则、规定与标准;4.培训与教育;5.告诫、监督与检查;6.处理与反馈;7.相关程序与记录。
质量手册的更新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核心文件,需要按时更新。
更新的步骤如下:1.定期对质量手册进行审查和评估;2.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方案;3.经过内部审核和领导审批;4.最终发布更新版。
程序文件管理程序文件的类型程序文件是指一个组织所编制的,描述其运行机制和操作流程的文档。
常见的程序文件有以下几种:•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等;•管理文件: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人员配备计划等;•质量文件:包括质量保证计划、监督检查及验收证明等;•安全文件:包括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全保护和应急处理计划等。
程序文件的编制程序文件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编制目的和意义;2.制定编制计划,明确编制的周期和任务;3.内部协调、修改和完善编制;4.经内部审核和领导批准;5.最终发布和定期更新。
程序文件的管理编制好的程序文件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其文件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程序文件的管理需要以下几点:1.管理责任:明确管理责任,并制定管理程序;2.文档控制:建立文件档案,确保文档版本正确,防止文档遗失或错乱;3.和标准的对应:与部门或行业相应的标准相对应,以保证程序文件的正确有效;4.过程的监控:通过监控,能够及时发现程序文件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进行改正。
检测公司质量手册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质量手册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第三方检测等。
二、质量管理体系1. 公司应建立和实施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客户要求。
2.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过程。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公司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手册的编制、修订、实施和监督。
2. 各部门应明确质量职责,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3. 质量管理部门职责:(1)负责质量手册的编制、修订、实施和监督;(2)组织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3)组织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4)负责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5)负责员工质量教育培训。
四、文件控制1. 质量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1)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2)质量管理体系范围;(3)组织结构及职责;(4)检测方法和程序;(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6)内审、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要求。
2. 文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管理:(1)文件应清晰、完整、准确,易于理解和执行;(2)文件应分类存放,便于查阅;(3)文件应定期审查和更新,确保其适用性。
五、内部审核1. 内部审核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2. 内部审核应覆盖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确保其有效运行。
3. 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应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六、管理评审1. 管理评审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
2. 管理评审应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3. 管理评审结果应形成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
七、不合格品控制1. 不合格品控制应包括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记录、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
2. 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和跟踪验证。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一、引言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旨在规范企业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企业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二、职责及权限1. 质量部门是负责订立、实施和维护本管理制度的部门。
2. 各部门需要遵守本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质量管理相关文件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 公司领导需要为本管理制度供给支持和资源,并定期审核和评价本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三、重要内容1. 质量手册的编写和维护1.1 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文件,用于描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做出牢靠证明。
质量手册应当经过编制、审核、批准和发布程序,确保其完整、精准、有效。
1.2 质量手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公司总体质量管理策略(2)质量目标和相关指标(3)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架构和相关流程(4)质量手册的更新和修订程序1.3 质量手册应当经过定期审核,确保其始终保持与企业实际情况一致。
质量手册的主编人应当对其进行维护,更改内容时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2. 程序文件的编写和维护2.1 程序文件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实在实施文件,用于标明企业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流程和方法,帮忙各部门做好质量工作。
2.2 程序文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流程图和文件说明(2)标明流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和实在措施(3)订立过程中的质量录音、检查记录和跟踪记录2.3 程序文件的编写需遵从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编写和修订时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
3. 管理与维护3.1 相关部门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定期评估和审查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确保其符合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并做出相应的修订和更新。
3.2 相关部门应当订立认真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化模板,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3 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收集和反馈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并适时实行应对措施,改进现有的质量管理系统。
4. 培训和提高4.1 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培训和提高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本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手册管理制度
1
质量手册管理规定
0.5.1总则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顾客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和完善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依据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由本公司管理部编制了本<质量手册>。
本<质量手册>阐明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描述了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以及向顾客和第三方提供证实,是确保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法规性文件。
本<质量手册>实行动态管理,。
解释权归管理部。
0.5.2发放
a)<质量手册>发放至各位公司领导、职能部门、生产单位,以及从事质量工作的人员。
b)<质量手册>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
受控版本加盖发文印章进行标识,并注明分发号,登记发放,供内部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用。
外部借阅的为非受控版本,不盖章标识。
非受控版本<质量手册>外借时,必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c)按合同、法规或标准向外部提供的<质量手册>,由管理部加盖发文印章进行标识,注明分发号,进行登记。
d)上述按规定发放的<质量手册>受控版本,管理部负责跟踪、管理、保
持其有效性。
非受控版本的<质量手册>,本公司不负责跟踪管理。
0.5.3更改
a)<质量手册>需更改时,管理部填写更改单,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管理部按更改单要求实施更改。
b)更改能够采取局部划改换字、换页和换版等方式。
局部划改时,在更改处做更改标记,并做更改记录;改动文字较多时,可采取换页方式,并做更改记录;<质量手册>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换版时,在手册封面注明版次。
0.6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0.6.1质量方针
以质量求生存, 向管理要效益;
靠服务赢信誉, 用创新促发展。
质量方针含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生存的基础。
经过贯彻质量管理原则,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改进,追求创新,以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信誉,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0.6.2质量目标
质量事故为零,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8%
合同履约率100%,顾客满意度97%,三年内每年提高0.5%。
质量目标含义:
以质量方针为宗旨,经过持续改进,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改进,产品合格率、顾客满意率持续提高。
1范围
1.1总则
本<质量手册>依据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定了符合本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
a)证实本公司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的产品的能力;
b)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应用,包括持续改进的过程,保证符合顾客与法律法规要求,以增强顾客满意;
c)本<质量手册>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亦适用于对外介绍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证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
1.2允许的剪裁
本公司能够承担各种电感器线圈、电子变压器等感性类元器件的设计、生产,公司依据市场情况以及技术协议、合同等顾客的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样品、图样和技术规范等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进行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和实施,主要有粘脚(底座)、绕线、浸焊、中测配钢(壳)、打印(贴标签)、封装、成型、测试、包装等过程。
本公司不存在顾客财产, 因此,对于GB/T19001- 中7.5.4的内容予以删
减。
2引用标准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出现的术语和定义均采用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
术语>和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的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按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并持续改进,保持其有效性。
4.1.1职责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负责组织管理。
4.1.2要求
公司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模式,应做到:
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公司中的应用,明确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输出、所需投入的资源和开展的活动;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为了使过程能够有效运行,要确定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过程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为实现预期目的或要求、达到策划结果提供必要的前提;
d)为了判断过程的有效性,应确保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