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统计分析表

合集下载

柏拉图

柏拉图

制作 步骤
12
给所作图起个名称,加上一个简单的介绍,描述 一下用于绘制柏拉图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时间。
注意 事项
原则上累计百分比80%以上时,前3项即可选择为重点 项目,否则表示重点未掌握。
初次分析所暴露出的问题可能过于重大,根本无法解 决,所以做第二次分析时,有必要把这个重大问题分 解成可加以解决的一个个小问题。(比如对其它项做 进一步分析)。
Pareto 柏拉图分析
频数/计量指标 100 累计百分比 100
50
50
A
B
C
D
制作 步骤
1
决定如何将问题分类,你需要仔细检查回货或退 货的理由。与客户交谈或者检查流程中出现的返工等 问题。
制作 步骤
2
创建一个初步的问题分类表,要设法控制该表牵 涉到的问题种类,不要超过6或7个(随着分析的深入, 你将不断修改此表)。
制作 步骤
9
从左边开始画柱状图,先是画比例最大的问题, 然后一直到比例最小的问题,最后画“其它”问题。 每个柱的高度应与左轴上标的发生次数和右轴上标的 小计百分数相对应。
制作 步骤
10
在水平轴下方标注各柱体所代表的名称。
制作 步骤
11
从左边零点开始,画一根线,它表示由各类问题 叠加而成的累计百分数总值,该线应终于右轴上100% 标记处。
制作 步骤
3
根据你考虑到的因素,确定时间进度和其它方面 限制,你所选择的时间限制和范围限制应该是在你研 现的次数、时间或费用。如果 某个问题不能被归于某一类,不妨将它以“其它”统 计。
制作 步骤
5
确定每类问题总的发生次数(或总的费用或总的 时间),将这些总数相加得到小计。
制作 步骤

完备的不良分析统计图表(柏拉图模版哦)

完备的不良分析统计图表(柏拉图模版哦)

0 0.00% 53 0.21%
0 0.00% 82 0.29% 20 0.17% 40 0.22% 12 0.09% 207 0.18% 41 0.16%
0 0.00% 99 0.34% 25 0.37% 169 0.87% 13 0.11% 347 0.32%
0 0.00% 0 0.00% 97 0.33% 22 0.11% 119 0.13% 0 0.00% 0 0.00% 43 0.15% 0 0.00% 55 0.25% 0 0.00% 98 0.10% 0 0.00% 127 0.50% 0 0.00% 114 0.60% 15 0.28% 256 0.34% 18 1.30% 2 0.01% 152 0.53% 2 0.02% 46 0.22% 8 0.10% 228 0.27% 56 0.39% 8 0.07% 139 0.46% 0 0.00% 61 0.29% 20 0.20% 284 0.29% 9 0.06% 42 0.33% 0 0.00% 10 0.11% 113 0.59% 45 0.64% 219 0.31% 0 0.00% 0 0.00% 0 0.00% 2 0.02% 32 0.16% 0 0.00% 0 0.00% 34 0.05% 0 0.00% 0 0.00% 2 0.02% 32 0.16% 11 0.07% 45 0.06% 0 0.00%
0 2051
170 658 223 396
0 1447
0 123 1058 343 544
0 2068 1851
91 1645
186 481
0 4254 2026
138 119 178 449
0 2910
334 71
143 133 371

柏拉图分析数据与图表

柏拉图分析数据与图表

数据量限制
柏拉图分析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但如果数据量过小,可能会影 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类问题处理不足
柏拉图分析主要针对连续变量进行,对于分类问题处理能力有限。
依赖主观判断
在确定关键因素和分类时,有时会存在主观判断的偏差,影响结 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其他分析方法
柏拉图分析可以结合其他数据分 析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 等,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03
质量或业绩的关键因素。
柏拉图分析的原理
通过将数据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并将频数或累计频数绘制在图表 上,可以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分布
情况。
通过观察柏拉图,可以快速识别 出哪些因素对总体影响最大,从 而确定需要优先改进或关注的领
域。
柏拉图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抓住问 题的关键,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 盾,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数据收集
收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数据,包括不合格品数量、 不合格品类型、生产批次等 信息。
数据分析
使用柏拉图分析工具,将数 据按照生产批次进行分类, 并计算各批次不合格品数量 的比例。
结果展示
通过柏拉图展示各批次不合 格品数量的比例,发现质量 问题出现的规律和原因,为 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案例三:项目进度管理
柏拉图分析不仅适用于工 业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其 他领域,如服务业、医疗 等。
02 柏拉图分析的基本概念
柏拉图的定义
01
柏拉图是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用于展示数据分布和识别关键 因素。
02
它通常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示,横轴表示类别,纵轴表示频数或
累计频数。
柏拉图通常用于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领域,帮助识别影响产品

品控七大手法

品控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1、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2、数据分层法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

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

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弥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

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数据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数据及将这些数据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举个例子:我国航空市场近几年随着开放而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公司为了争取市场除了加强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

我们也可以经常在航机上看到客户满意度的调查。

柱状图、饼图、折线图、柏拉图ppt课件

柱状图、饼图、折线图、柏拉图ppt课件

图例
1M 2M 3M 4M 5M
(1)标题——概括介绍图形的主 旨,表明图形所描述的对象是什么;
(2)数据——图形中的统计数值, 包括计量单位,图a中表示的是绝 对量,图b中表示的是相对量;
(3)图例——具有图形语言的功 能,表示图中各类别的具体含义。
(b)
单位
各部门人数分布情况(数量) 人数:名
300
15
10
5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标题——概括介绍图形的主 旨,表明图形所描述的对象是什么;
(2)数据——图形中的统计数值, 包括计量单位,图a单式折线图, 图b是复式折线图
(3)图例——具有图形语言的功 能,表示图中各类别的具体含义。
(b)
.
四、柏拉图
单位
总务部投诉情况分析 标题
比例
单位:件
总数
55 N=55
50
45
40
35
30 25 20
21 38%
15
10
5
0
车辆
65% 15 食堂
89%
96%
100% 累计比例 100%
柏拉线
80%
60%
13
数据
40%
4
2
20%
宿舍
工作服
0% 其他
累计比例达到80%的项目将作为重点改善项目
▶ 用途 :
1.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2.挖掘改善的目标. 3.确认改善效果. 4.用于发觉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
THE END
谢谢大家!
.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说明与使用
.

QC工具-用Excel制作排列图(柏拉图)

QC工具-用Excel制作排列图(柏拉图)

02
CATALOGUE
使用Excel制作排列图(柏拉图)
数据准备
收集数据
收集需要分析的质量问题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整理数据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按照问题类型、发生 频率等进行整理。
排序数据
将整理好的数据按照问题发生频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以便制作排列图。
创建图表
选择图表类型
05
CATALOGUE
实例展示
实例一: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分析
总结词:通过排列图(柏拉图)分析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品,找出主要
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详细描述
收集生产过程中不良品的种类、数量 等数据。
使用Excel制作排列图(柏拉图),按 照不良品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分析排列图,找出主要问题,如某一 类不良品数量特别多。
优先次序的确定有助于制定改进 措施,持续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 。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主要问题制定措施
通过排列图确定的主要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制 定改进措施。
实施改进措施
制定改进措施后,需要具体实施,以解决主要 问题。
监测改进效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需要监测效果,评估是否解决了主要问题,并据此调整措施 。
04
通过排列图,可以明确问题的优先级 ,合理分配资源,集中力量解决主要 问题。
优先级排序
排列图可以用于确定问题的优先级, 将问题按照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优先 解决影响最大的问题。
优先次序的确定
01
关键问题优先
排列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哪些问 题是关键的,因此应该优先解决 。
02
03
资源有效利用
持续改进
优先解决关键问题可以更有效地 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在次要问题 上。

柏拉图_特性要因分析图

柏拉图_特性要因分析图
例:电气不良状况记录表
过程检查组检验者:王胜利期间:82年8月5日-9日
项目 月日
8月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合计
收敛不良
57
几何失真
34
无画面
14
白平衡不良
28
画面倾斜
13
亮度不足
3
敲 闪
17
无电源
4
步骤3: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并做成统计表。
(1)各项目按出现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项.并求求累积数(其他项不可大于前三项,若大于时应再细分)。
(1)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填不良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纵轴右侧刻度表示累计影响度(比率);在最上方刻100%.左方则依收集数据大小做适当刻度.横轴填分类项目名称.由左至右按照所占比率大小记入.其他项则记在最右边。
(2)横轴与纵轴应成适度比例.横轴不宜长于纵轴。
步骤5:绘累计曲线。
(1)点上累计不良数(或累计不良率)。
(c)设备—机械别、治具别…等。
(d)操作者—人别、年龄别、男女别、国别…等。
(e)其他—厂商、作业方法…等。
(6)每一不合格项目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不同时.纵轴应以损失金额来表示。
(7)改善前后的比较时:
a.改善后.横轴项目别依照出现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
b.前后比较基准应一致.且刻度应相同。
c.各项目别以颜色来区分.则更易于比较。
(4)工程别。
(5)相关人员(包括记录者,绘图者…)。
2.绘制柏拉图应注意事项:
(1)柏拉图的横轴是按项目别.按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位。
(2)柏拉图的柱形图宽度要一致.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

QC七大手法之 检查表、层别图、柏拉图、鱼骨图

QC七大手法之 检查表、层别图、柏拉图、鱼骨图


追求原因型 追求对策型

头脑风暴法 5M1E法 5W1H法 系统图法
(1)Why:为何----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如此做(有没有更好的 办法)? (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或理由) (2)What:何事----什么事?做什么?准备什么?(即明确工作 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 (3)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在哪里做?(工作发 生的地点)? (4)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 什么时候检 查?(时间) (5)Who:何人----谁去做? (由谁来承担、执行?)谁负责? 谁来完成?(参加人、负责人)? (6)How:如何----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用什么方法进行)? (7)How much:何价----成本如何?达到怎样的效果(做到什么 程度)? 数量如果?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概括:即为什么?是什么?何处?何时?由谁做?怎样做? 成本多少?结果会怎样? 也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原因、 内容、空间位置、时间、执行对象、方法、成本。 再加上工作结果(how do you feel):工作结果预测,就成为 5W3H


柏拉图為十九世纪经济学家柏拉图(V. Pareto)調 查国民所得分配时,发现少部分的人, 占有大部份 財富。 80/20 法則: 80% 的问题集中于20% 的項目中,故 控制 20%的项目即可解決 80%的问题.
以有限的人力和时间,有效的解决问题

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决定改善的对策目标 确认改善效果 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 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可供确认或调整特性要因图 配合特性要因分析图使用


预先选定要调查原因的对象 设计收集资料所用的表单 对员工表单填写进行培训 记录及观察所得数据 整理资料、分类绘制所用图表 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