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信息技术实习指导书(3)

合集下载

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实习指导书2010

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实习指导书2010

教学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技术课程,课程实习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实习目的主要有:巩固与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具体的遥感图像分析解译技术与专业应用方法;能够根据遥感图像,提取土地利用专题信息,进行遥感土地利用制图;能够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解译与应用工作。

二、实习内容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习是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地图学等课程教学完成后,安排的一次教学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遥感图像基本处理,包括图像增强、校正等;(二)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及含义,结合实习区域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三)对遥感影像初步解译;(四)实地考察验证解译结果;(五)根据验证结果,修改并编制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六)编写遥感图像分析解译报告。

三、实习时间实习安排共2周时间,其中:遥感数字图像处理1天,解译标志建立及初步解译3天,野外考察1天,土地利用图件编制3天,报告撰写2天。

四、实习方式和安排(一)、外业调查1、外业调查所需知识预习(1)课本第7、8、10章内容:熟悉目标地物的主要特征;解译标志;解译的方法、原则、步骤;外业调绘的步骤、方法、要领。

(2)SPOT-5卫星影像特征。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表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2、准备工作(1)资料与工具准备:遥感影像工作底图、相机、皮尺、大头针、绘图笔、直尺、橡皮、铅笔、记录手簿、GPS等。

(2)调绘的准备:确定调绘面积;绘制调绘接合图;制定调绘计划(区域大小、工作量大小、调绘路线等)3、解译标志(1)目标地物的特征主要有:a)形状:人造地物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清晰的边界,自然地物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和规则的边界。

b)大小:不知道比例尺时,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相对大小;已知比例尺的,可直接算出地物的实际大小和分布规模。

新《遥感原理》实验指导书

新《遥感原理》实验指导书

《遥感原理与方法》实验指导实习一地物光谱反射率的野外测定1、原理与方法电磁波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0.3~2.5μm)是地表反射的主要波段,多数传感器使用这一区间,其地物光谱的测试有三方面的作用:①传感器波段选择、验证、评价的依据;②建立地面、航空和航天遥感数据的关系;③将地物光谱数据直接与地物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应用模型。

(1)地物反射波谱测量理论①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②双向反射比因子R(BRF)(2)地物光谱的测量方法垂直测量:为使所有数据能与航空、航天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测量仪器均用垂直向下测量的方法,以便与多数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方向一致。

由于实地情况非常复杂,测量时常将周围环境的变化忽略,认为实际目标与标准板的测量值之比就是反射率之比。

计算式为:式中,ρ(λ)为被测物体的反射率;ρ5(λ)为标准板的放射率;V(λ)和V5(λ)分别为测量物体和标准板的仪器测量值。

这种测量没有考虑入射角度变化时造成的反射辐射值的变化,也就是对实际地物在一定程度上取近似朗伯体,可见测量值也有—定的适用范围。

2、实习仪器实习使用合肥仪思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ISI921VF系列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

ISI921VF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仪器参数3实习目的(1)学习地物光谱的测定方法;(2)认识地物光谱反射率的规律;(3)学习绘制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4实习步骤(1)野外实测操作步骤:●第一步开机连接好测量头部与主机,打开测量头部镜头盖。

打开主机面板上的电源开关,仪器即进入开机状态,如果仪器自检正常,LCD显示屏将显示主菜单。

如果蓄电池电量不足,在显示主菜单之前将显示“Charge”,表示仪器应当进行充电后再使用。

电池电压不足将可能导致LCD显示屏无显示。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率,建议开机后预热3分钟以上进行正式测量。

●第二步设定参数〖Setup 〗仪器参数设置子菜单有10项设置内容,包括:起始光谱曲线号、增益、CCD积分时间、内部时钟(包括年、月、日、时、分、秒)。

《摄影测量及遥感实习》实训指导书

《摄影测量及遥感实习》实训指导书

《摄影测量及遥感实习》指导书课程名称:摄影测量及遥感实习课程代码:学分:3实训周数:3周适用专业:测绘工程 (专升本)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1、培养学习、研究与实践工作中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2、锻炼工作中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3、巩固、深化和验证所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理论知识;4、了解现今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发展方向、动态;5、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基本功能、一般作业流程以及主要产品的制作过程;6、重点掌握卫片的判读与调绘工作及ERDAS软件处理遥感影像;7、可用所学理论与技术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摄影测量与遥感问题。

二、主要实习任务1、了解模拟摄影测量仪器,解析摄影测量仪器以及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测量工作,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2、重点掌握卫片的判读与调绘工作,并生成卫片遥感解译图;3、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遥感影像的输入、校正、处理、分类及制图工作。

三、主要实习内容(一)、莲华校区环工楼航测实验室参观1、多倍投影测图仪德国制造的多倍投影测图仪(图1)是光学投影类直接交会的模拟测图仪,它装备有两个以上的投影器,有3个、6个、9个甚至更多。

本次参观的投影测图仪装备6个投影器,它是为了建立航带模型,进行模拟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测图所需要的控制点。

在多倍投影测图仪上进行内定向主要是恢复像片相应的内方位元素;相对定向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与地物相似的立体模型;绝对定向是将完成立体像对相对定向后所建立起的立体模型纳入到地面测量坐标系中,并归化为图比例尺。

图1是多倍仪的全貌图,由仪器桌、座架、投影器、测绘台、观察用的红绿眼镜和附件组成。

图1. 多倍投影测图仪2、B8型立体测图仪瑞士威特厂生产的B8型立体测图仪属于机械投影类直接交会的模拟测图仪。

测图中由于用原始尺寸的摄影资料,因此精度比多倍投影仪大大提高,可用于测绘大、中比例尺地形图,成图比例尺可比摄影比例尺放大3~5倍。

整个仪器安装在稳固的木质桌面上,木桌中间嵌入一块大理石桌面,另有外接绘图桌及线性缩放仪,用于模型比例尺与成图比例尺之间的换算。

遥感实习指导书

遥感实习指导书

遥感实习指导书2013年12月遥感技术实习一说明由于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

在地理空间技术发展过程中,遥感也逐渐显现出了它作为一种大范围、高效率、实时获取数据信息的现代技术的优势。

目前,遥感影像已经作为一种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源,在测绘、GIS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于遥感技术的学习以及对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的掌握、应用已经具有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次实习中,将会涉及到遥感影像预处理以及与现实数据生产相联系的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图更新等内容。

二实习内容1.应用1999年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制作的1:1万地形图的几何精度,对较新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

2.应用纠正后的多光谱影像和全色影像进行融合。

3. 应用2012年融合后的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对1:10000地形图进行更新。

现有数据:1. 1999年西安地区1:10000栅格地形图(9幅)2. 2012年西安地区高分辨率资源三号卫星影像。

主要工作过程:1. 对扫描地形图的影像纠正、裁切、拼接2. 利用拼接好的地形图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3. 对纠正后的影像进行融合4. 利用遥感影像对地形图进行更新采用软件:在本次实习中采用的软件是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9.2/ 8.5/8.4。

一软件认知:ERDAS IMAGINE是美国ERDAS公司开发的专业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ERDAS 界面标题栏中下拉菜单介绍:Session(综合菜单) 完成系统设置、面板布局、日志管理、启动命令工具、使用功能等。

Main(主菜单) 启动ERDAS图表面板中包括的所有功能模块。

Tools(工具菜单) 完成文本编辑、矢量及栅格数据属性编辑、图形图像文件坐标变换、注记及文字管理、三维动画制作。

Utilities(实用菜单) 完成多种栅格数据格式的设置与转换、图像的比较。

Help(帮助菜单) 启动关于图表面板的联机帮助、ERDAS IMAGINE联机文档查看、动态连接库浏览等。

ENVI入门实验指导书(包含感兴趣区的选择)

ENVI入门实验指导书(包含感兴趣区的选择)

ENVI入门实验指导书(包含感兴趣区的选择)实习一:ENVI 入门实验指导书实习目的:1.了解遥感图像处理系统ENVI;2.掌握envi的基本功能和;3.利用envi打开遥感数据显示灰度图像、真彩色图像和假彩色图像;实习数据::\RSI\IDL60\products\envi40\data\ can_tm.img 和can_tmr.hdr:实习作业:1、熟练掌握感兴趣区域的基本功能(选择感各种形状兴趣区、存储、导入感兴趣区域)2、熟练掌握数据的空间的光谱维的子集截取。

例如:分别截取空间上的子集数据(300×200)和任四个波段的光谱子集数据。

(课堂随机抽查)实验内容:一、启动ENVI (2)二、打开图像文件 (2)1、操作:选择File > Open Image File. (2)2、支持的文件格式: (2)3、注意: (2)4、图像窗口: (3)三、ENVI的基本功能 (3)1.显示一幅灰阶图象 (3)2.显示一幅彩色合成图象 (3)3.链接图象 (3)4.剖面和波谱图(Profiles and Spectral Plots) (4)5.密度分割 (5)6.交互式拉伸(Interactive Stretching) (6)7.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7)8.ENVI影像取子区(空间和波段) (10)一、启动ENVI当程序成功地载入和运行时,出现ENIV主菜单。

二、打开图像文件1、操作:选择 File > Open Image File.2、支持的文件格式:① .img 、TIFF、GeoTIFF、GIF、JPEG、BMP、SRF、HDF、PDS、MAS-50、NLAPS、RADARSAT 和 AVHRR;②存储在ArcView Raster(.bil)ERDAS 7.5 (.lan)ERDAS 8.x (.img)ER Mapper和PCI(.pix)中的图像处理格式文件;3、注意:某些格式打开时需要头文件.hdr 。

遥感集中实习指导书

遥感集中实习指导书

遥感集中实习指导一、实习目的本次遥感集中实习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软件先对同一地区的多幅多光谱影像进行几何校正,使影像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然后对它们进行镶嵌,生成一幅新的影像,再与全色波段影像融合,并利用焦作市行政边界EVF矢量文件裁剪感兴趣区域,最后对感兴趣区域的融合影像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制成专题图输出。

通过本次实习旨在了解、熟悉ENVI软件的主要模块和功能,掌握ENVI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操作步骤,从而加强对遥感原理与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任务要求1、研究数据简介1)整个影像区域为2001.05.10的覆盖焦作/郑州/新乡/开封的landsat ETM+影像,影像景号为p124r036(行、列)。

2)p124r036_pan_15m.img为landsat ETM+全色波段影像,空间分辨率为15米。

3)p124r036_1_30m.img、p124r036_2_30m.img、p124r036_3_30m.img为landsat ETM+多光谱影像(共6个波段,除去热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为30米。

4)其中p124r036_pan_15m.img为已知影像,具有正确的坐标,且没有几何变形,p124r036_1_30m、p124r036_2_30m、p124r036_3_30m为三幅待校正影像,没有统一的坐标系统。

5)jz.evf为焦作市行政边界的矢量文件。

2、实习内容简介1)以覆盖焦作地区的Landsat ETM+全色波段(15米)为基准,利用ENVI软件先对多幅Landsat TM多光谱影像(30米)进行几何校正,使影像具有相同的坐标系,再对它们进行镶嵌,生成一幅新的图像;2)将镶嵌后的多光谱影像与全色波段影像进行融合;3)利用焦作市行政边界矢量文件(jz.evf)裁剪融合影像;4)对裁剪后的影像进行分类,并统计各地类面积;5)将分类结果制成专题图。

微波遥感实习报告三

微波遥感实习报告三

实习报告三:微波遥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微波遥感技术,对选定区域进行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该区域的地物分类和信息提取。

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微波遥感原理、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的使用以及地物分类方法。

二、实习内容和形式1. 微波遥感原理学习:学习微波遥感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了解不同微波遥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 遥感影像处理:使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对微波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等操作。

3. 地物分类: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处理后的微波遥感影像进行分割,提取出感兴趣的地物类别,并进行分类和信息提取。

4. 实习成果展示: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三、实习步骤1. 微波遥感原理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听讲座等方式,了解微波遥感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2. 遥感影像处理:使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微波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等操作。

3. 地物分类:采用e-Cognition软件,对预处理后的微波遥感影像进行面向对象的分割和分类,提取出感兴趣的地物类别。

4. 结果分析与验证: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与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评估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5. 实习报告撰写:整理实习过程的相关资料,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

四、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微波遥感原理和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学会了使用e-Cognition软件进行地物分类。

在实习过程中,我完成了对选定区域的微波遥感影像预处理、地物分割和分类,并进行了结果分析与验证。

实习报告对整个实习过程和成果进行了详细总结。

本次实习使我认识到微波遥感技术在地物监测、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估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提高了我的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本次实习对我的遥感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遥感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遥感影像处理、解译和制图等基本技能。

二、实习目的1. 熟悉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NVI的操作,掌握遥感影像预处理、裁剪、校正等基本操作。

2. 学习遥感野外调查方法,了解野外调查的注意事项。

3. 掌握遥感影像解译技巧,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对所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物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划分。

4. 熟练运用ENVI软件进行室内解译,进行小斑区划和数据库建立。

5. 根据遥感影像图,针对所调查区域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专题图。

三、实习内容(一)遥感影像处理1. 遥感影像预处理:首先,我们在ENVI软件中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辐射校正主要进行传感器校正、大气校正、太阳高度及地形校正。

几何校正是指纠正由系统或非系统因素引起的图像几何变形。

2. 遥感影像裁剪:根据实习要求,我们选取了金洲新区大部分地区及望城区部分区域作为本次实习的区域范围。

使用ENVI软件中感兴趣区域选取的功能,裁剪出特定的区域范围。

(二)外业建标调查1. 建立目视解译标志表: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对所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物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划分,从而建立外业目视解译标志表。

2. 野外调查: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前往实习区域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各种地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信息。

(三)室内解译1. 遥感影像室内解译:运用ENVI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室内解译。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识别出各种地物,并进行小斑区划。

2. 数据库建立:根据室内解译结果,建立遥感影像数据库,为后续制图提供数据支持。

(四)制图1. 利用ENVI软件,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室内解译结果,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专题图。

2. 对专题图进行美化,包括添加图例、标题、比例尺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三图像解译本次实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图像空间增强(Spatial Enhancement)图像辐射增强(Radiometric Enhancement)图像光谱增强(Spectral Enhancement)高光谱工具(Hyperspectral Tools)地形分析功能(Topographic Analys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GIS Analysis)图像解译功能简介(Introduction of Image Interpreter)ERADS IMAGINE的图像解译器(Image Interpreter)包含了50多个用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在执行过程中都需要您通过各种按键或对话框定义参数,多数解译功能都借助模型生成器(Model Maker)建立了图形模型算法,很容易调用或编辑。

图像解译器又称Image Interpreter或Interpreter,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启动:ERDAS图标面板菜单条:Main一Image Irnerpreter一Image Interpreter菜单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Interpreter图标~Image Interpreter菜单图像解译器Image Interpreter面板从上图可以看出,ERDAS图像解译模块包含了8个方面的功能,依次是遥感图像的空间增强(Spatial Enhancement)、辐射增强(Radiometric Enhancement )、光谱增强(SpectralEnhancement)、高光谱工具(Hyper Spectral Tools)、傅立叶变换((Fourier Analysis)、地形分析(Topographic Analys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GIS Analysis)、以及其它实用功能(Utilities),每一项功能菜单中又包含若干具体的遥感图像处理功能。

1、空间增强(Spatial Enhancement)空问增强技术是利用像元自身及其周围像元的灰度值进行运算,达到增强整个图像之目的。

2、辐射增强(Radiometric Enhancement)辐射增强处理是对单个像元的灰度恒进行变换运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3、光谱增强(Spectral Enhancement)光谱增强处理是基于多波段数据对每个像元的灰度值进行变换,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4、高光谱工具(Hyper spectral Tools)高光谱工具是通过补偿大气对光谱的混淆来增强图像.5、傅立叶变换(Fourier Analysis)傅立叶变换是首先把遥感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然后在频率域上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减少或消除周期性噪声,再把图像从频率域转换到空间域,达到增强图像的目的。

6、地形分析(Topographic Analysis)地形分析功能主要是在点、线、面高程基础上,对多种地形因素进行分析,井对图像进行地形校正。

7、地理信息系统分析(GIS Analys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主要是对图像进行各种空间分析,涉及像元之间或专题分类之间的空间关系处理,使处理后的图像更好地表达主要的专题信息。

8、实用分析功能(Utilities)实用分析功能包括了基本的图像处理操作。

其中常用的图象掩摸和投影变换已经练习过。

图像空间增强(Spatial Enhancement)1、分辨率融合(Resolution Merge)分辨率融合是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融合处理,使融合后的遥感图像既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又具有多光谱特征,从而运到图像增强的目的.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关键是融合前两幅图像的配准(Rectification)以及融合过程中融合方法(Method)的选择。

ERDAS图标面板菜单条:Main一Image Interpreter一Spatial Enhancement一Resolution Merge一Resolution Merge对话框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Interpreter图标一Spatial EnhancementResolution Merge一Resolution Merge对话框Resolution Merge对话框在Resolution Merge对话框中,需要设置下列参数:(1)确定高分辨率输入文件(High Resolution Input File): spots.img(2)确定多光谱输入文件(Multispecoral Input File): dmtm.img(3)定义输出文件(Output File): merge.img(4)选择融合方法(Method): Principle Component(主成份变换法)系统提供的另外两种融合方法是:Mutiplicative(乘积方法)和Brovey Transform(比值方法)(5)选择重采样方法(Resampling Techniques): Bilinear Interpolation(6)输出数据选择(Output Option): Stretch Unsigned 8 bit(7)输出波段选择(Layer Selection): Select Layers 1:7(8)单击OK(关闭Resolution Merge对话框,执行分辨率融合)请将融合前的多光谱图象与融合后的图像打开截图在作业中对比图像辐射增强(Radiometric Enhancement)去霾处理(HazeReduction)去霾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多波段图像(Landsat TM)或全色图像的模糊度(霾)。

对于多波段图像(LandsatTM),该方法实质上是基于缨穗变换方法(Tasseled Cap Transformation),首先对图像逆行主成份变换,找出与模糊度相关的成份并剔除,然后再进行主成份逆变换回到RGB彩色空间,达到去霾之目的.对于全色图像,该方法采用点扩展卷积反转(1nverse Point Spread Convolution)进行处理,并根据情况选择5x5或3x3的卷积算于分别用于高频模糊度(High-haze)或低频模糊度(Low-haze)的去除。

ERDAS 图标面板菜单条.: 单击Main ~ Image Interpreter -- Radiometric Enhancement 打开Haze Reduction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需要设置下列参数:(1)确定输入文件(Input File)为klon_tm.img(2)定义输出文件(Ouput File)为haze.img(3)定义坐标类型为(Coordinate Type)为Map(4)处理范围确定(Subset Definition):在ULX/Y、LRX/Y微调框中输入需要的数值(缺省状态为整个图像范围,可以应用InquireBox定义子区)(5)处理方法(Method), 选择Landsat 5TM(或Landsal4TM)(6)单击OK按钮(关闭Haze Reduction对话框,执行去霾处理。

Haze Reduction 对话框请将原图与处理后的图像打开截图在作业中对比图像光谱增强(Spectral Enhancement)1彩色变换(1)显示水体信息根据加色法的原理,选择遥感影像的某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三种原色,就可以合成彩色影像。

由于原色的选择与原来遥感波段所代表的真实颜色不同,因此生成的合成色不是地物真实的颜色,因此这种合成叫做假彩色合成。

多波段影像合成时,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它决定了彩色图像能否显示较丰富的地物信息或突出某一方面的信息。

Landsat TM(ETM)的7个波段中,TM2、ETM+2(0.52-0.60µm)适用于水体污染的研究。

不少研究表明,水体的兰谱段和绿谱段的辐射比值,是溶解有机质和浮游生物出现情况的一种度量。

用4、3、2作假彩色合成,具体操作如下:在Viewer窗口中打开lanier.img图像后,在Viewer窗口中单击Raster工具条,单击Band Combinations,出现Set Layer Combinations for 窗口如图。

Set Layer Combinations for 窗口在对话框中分别选择Red为4,Green为3,Blue为2,单击Apply和ok后,退出对话框,审视合成后的图像,试分析为何此三个波段的假彩色合成会凸显水体信息,并解释水体颜色深浅分别代表什么?(选做)(2)突出居民点信息而据Barry(1983)研究,用7、4、3或7、5、4作假彩色合成有利于居民地的提取,743波段合成图像上,居民地影像颜色呈紫色。

试分析为何此三个波段的假彩色合成会凸显居民地信息成紫色?(选做)2、指数运算两幅或多幅单波段影像,完成空间配准后,通过一系列运算,可以实现图像增强,达到提取某些信息或去掉某些不必要信息的目的。

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减就是差值计算,即:f D(x,y)= f1(x,y)-f2(x,y)差值计算应用于两个波段时,相减后的值反映了同一地物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差。

由于不同地物反射率差值不同,两波段亮度值相减后,差值大的被突出出来。

例如,当红外波段减红波段时,植被的反射率差异很大,相减后的差值就大,而土壤和水在这两个波段反射率差值就很小,因此相减后的图像可以把植被信息突出出来。

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除(除数不为0)就是比值计算,即:f R(x,y)= f1(x,y)/f2(x,y)比值运算可以检测波段的斜率信息并加以扩展,以突出不同波段见地物光谱的差异,提高对比度。

该运算常用于突出遥感影像中的植被特征、提取植被类型或估算植被生物量,这种算法称为植被指数(VI,V egetation Index),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TM4-TM3)/(TM4+TM3),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VI。

现以NDVI指数运算方法举例:打开Image Interpreter/Spectural Enhancement/Indices命令,打开Indices对话框,(1)输入文件(Input File)为tmatlanta.img;(2)输出文件(Output File)为Indices.img;(3)定义坐标类型为(Coordinate Type)为Map(4)处理范围确定(Subset Definition):在ULX/Y、LRX/Y微调框中输入需要的数值(缺省状态为整个图像范围,可以应用InquireBox定义子区)(5)选择传感器类型: LandsatTM(6)选择计算指数函数:NDVI(7)输出数据类型(Output Date Type)为 Unsigned 8 bit在NDVI图中,植被覆盖多的地方光谱值就大,呈灰白色,相反像水体裸地等无植被覆盖光谱值就小,呈暗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