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套加工工艺过程制定

合集下载

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

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

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7.1 杆类零件的加工导柱的加工在模具中,大多数导柱都是轴类圆柱形表面,一般根据其尺寸和材料的要求,可直接采用热轧圆钢作为毛坯料。

各种导柱按照使用要求的不同,考虑制造成本的因素,采用的材料也不同,常用的材料一般为20钢或T8,T9工具钢。

导柱的工作性质对材料的要求是:较好的耐磨性、一定的抗冲击韧性。

热处理HRC50-55.1、导柱的加工方案备料-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光整加工。

(如图6-1注塑模标准导柱)2、导柱的制造工艺规程(表6-1)导柱的加工工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不同的生产类型、结构形式和尺寸精度、工厂设备情况,其工序的划分和工艺方法也就不同。

3、导柱加工过程中的定位一般采用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的原则,在两端加工中心孔,以两中心孔轴线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中心孔的形状和精度对导柱的加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确保精加工时的精确定位作用,中心孔在热处理后必须进行对研和修整。

对研中心孔一般采用锥形砂轮或梅花顶尖:4、导柱的研磨一般对于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导柱,都要安排研磨工序,以提高表面质量和降低粗糙度。

二、模柄与顶杆的加工模柄的设计已标准化,常用的模柄有:压入式、旋入式、凸缘式、槽形式和浮动式等,和顶杆一样都属于台阶轴类零件,材料选用45钢,热处理HRC40-45,这类零件一般也是采用中心孔作为精加工的定位基准,终加工采用精磨工艺并靠磨端面,保证端面跳动要求。

7.2 套类零件的加工模具中的套类零件主要有:导套、护套和套类凸模等。

导套的材料和导柱一样,一般采用圆钢下料,热处理要求为HRC58-62,制造工艺也不是固定的。

导套的加工方案:备料-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光整加工。

7.3 板类零件的加工一、板类零件加工质量的要求模具中各种板类零件较多,如:模座、垫板、固定板、卸料板、推件板等等。

虽然形状、材料、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要求各不相同,但都是有平面和孔系组成,这类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平行度和垂直度要求,一般均按GB1184-80的规定,具体公差执行冷冲模和塑料模的有关国家标准。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模具,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活动模板、蓝牙座、导柱、导套等组成。

注塑模具的装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配件准备:首先,要对所需的配件进行准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活动模板、蓝牙座、导柱、导套等。

对每个配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无损。

2.上模板加工:上模板一般是注塑模具的主要承载部分,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加工过程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工序。

其中,开料是通过铣床将上模板的轮廓切割出来;铣底是在开料的基础上,对模板的底面进行加工;钻孔是为了安装螺丝等零部件;镟平是为了保证模板安装时的平整度;磨底则是为了提高模板的精度。

3.下模板加工:下模板同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

下模板的加工过程与上模板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内部需要加工出塑料制品的壁厚、孔洞等结构。

4.活动模板加工:活动模板一般用于开启模具,方便模具脱模。

活动模板的加工工序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

活动模板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与上下模板的配合度,确保开合顺畅。

5.蓝牙座加工:蓝牙座用于固定上模板和下模板,一般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加工过程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工序。

蓝牙座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其与模板的配合度,确保装配时的精度。

6.导柱、导套加工:导柱和导套用于模具的定位和导向,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加工过程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工序。

导柱和导套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尺寸的精度和光洁度,以确保模具的准确定位和导向。

7.模具装配:在进行模具装配之前,还需要清洗和涂抹模具表面,以便于模具的装配和操作。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将模具各个配件组装起来,修整配合面,调整配合精度,确保模具的功能正常。

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完成了注塑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工艺的质量和精度对于注塑成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和精度。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
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如薄板的磨削、导套的内外圆 面加工。
(5)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操作方便的原则
一、模具制造的生产过程
模具的生产过程,是指将用户提供的产品信息和制件的技术信息 通过结构分析、工艺性分析,设计成模具;并基于此,将原材料经 过加工、装配,转变为具有使用性能的成型工具的全过程。
原材料的 运输、存放
生产准备
毛坯制造
机加工、热
装配
处理
试模
包装、入库
具体地说,模具生产过程分以下六个阶段:(1)模具方案确 定 (2)模具结构设计 (3)生产准备 成型件材料、模块等坯 料加工;标准零、部件配购;根据造型设计,编制NC、 CNC加工代码组成的加工程序;以及刀具、工装等。 (4)模 具成型零件加工 (5)装配与试模 (6)验收与试用。
2. 模具工艺文件的编制
模具工艺规程包括加工工艺规程、装配工艺规程和检 验工艺规程三部分。生产中常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来指 导、规范生产。
编制工艺规程的步骤:
1. 分析研究模具装配图和审查零件图; 2. 确定生产类型;(单件或成批生产)
3. 确定毛坯种类和尺寸; 4. 拟定工艺路线;(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
二、工艺规程编制的原则与依据
1.工艺规程编制的原则 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最简便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最少
的劳动量和最少的费用,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图纸各项要求 的零件。
2.工艺规程编制的依据
根据必要的技术资料,生产计划(周期、进度、数量), 本厂的生产条件(设备、工人技术水平、生产场地、起重 运输等),结合需要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地全面考虑。
二、模具制造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模具制造工艺过程定义为: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 寸、相互位置及性能,将其转变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它是 模具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即从生产准备到验收、试模合格之 前,属于制造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详解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详解

机械加⼯⼯艺规程的编制详解模具制造⼯艺学第⼀章机械加⼯⼯艺规程的编制第⼀节概述⼀、⽣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产过程。

(1)产品投⼊前的⽣产技术准备⼯作产品试验研究和设计、⼯艺设计和专⽤⼯艺装备的设计及制造、各种⽣产资料和⽣产组织等⽅⾯的准备⼯作。

(2)⽑坯制造⽑坯的锻造、铸造和冲压等。

(3)零件的加⼯过程机械加⼯、特种加⼯、焊接、热处理和表⾯处理。

(4)产品的装配过程部件装配、总装配、检验和调试等。

(5)各种⽣产服务活动原材料、半成品、⼯具的供应、运输、保管以及产品的油漆和包装等。

⼆、⼯艺过程及其组成⽣产过程中为改变⽣产对象的形状、尺⼨、相对位置和性质等。

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艺过程。

1.⼯序⼯序是⼀个或⼀组⼯⼈。

在⼀个⼯作地点对同⼀个或同时对⼏个⼯件进⾏加⼯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艺过程。

它是组成⼯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图1-1所⽰为模柄的机械加⼯⼯艺过程,可划分为三道⼯序,见表1-1。

表1-1 模柄的⼯艺过程⼯序编号⼯序内容设备1 车两端⾯钻中⼼孔车床2 车外圆(φ32留磨削余量)车槽并倒⾓车床3 磨φ32外圆外圆磨床图1-1 模柄2.安装(1)夹紧⼯件在加⼯之前,应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处于⼀个正确的位置并将其夹紧。

(2)装夹⼯件具有正确位置及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3)安装⼯件经⼀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序称为安装。

在⼯序中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

3.⼯位为了完成⼀定的⼯序部分,⼀次装夹⼯件后,⼯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起,相对于⼑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个位置称为⼯位。

图1-2所⽰是利⽤万能分度头使⼯件依次处于⼯位Ⅰ、Ⅱ、Ⅲ、Ⅳ来完成对凸模槽的铣削加⼯。

4.⼯步⼯步是在加⼯表⾯和加⼯⼯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序。

(1)当⼯件在⼀次装夹后连续进⾏若⼲相同的⼯步时,常填写为⼀个⼯步,如图1-3所⽰。

(2)复合⼯步⽤⼏把⼑具或复合⼑具,同时加⼯同⼀⼯件上的⼏个表⾯,称为复合⼯步。

导柱导套详细加工工艺

导柱导套详细加工工艺

三、模具导套的机械加工实例例图3-40所示为一冷冲模具的导套,材料为20钢,淬火、低温回火58-62HRC。

1.结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是典型的套类零件,主要加工方法为钻、镗、车、磨。

2.技术要求分析(1)主要表面及其加工方案主要表面为内圆柱面Ø32H7 Ra0. 2um,外圆柱面Ø45r6 Ra0. 4um,其加工方案:内圆柱面:钻—粗镗(扩)—半粗镗—粗磨—精磨;对于外圆柱面: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2)定位基准根据基准选择的原则选用内、外圆柱面互为基准。

(3)热处理如导套材料为20钢渗碳,则热处理为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如导套材料为T10A钢,则热处理为淬火低温回火。

(4)技术关键及其采取的措施1主要表面为内圆柱面,尺寸公差等级高,表面粗糙度值Ra值小。

采取的措施:划分加工阶段,工艺路线采用:钻—粗镗(扩)—半精镗(铰)—粗磨—精磨—研磨;选择精密机床;控制切削用量;充分冷却。

2由于外圆柱面的尺寸公差等级高,表面粗糙度值Ra值小,故采取的措施是:在加工阶段划分、机床选用、切削用量的控制方面的要求与内圆柱面加工相同。

此外,工艺路线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3外圆柱Ø45r6对内孔Ø32H7径向跳动要求高,采取的措施之一:以非配合外圆柱面定位夹紧,一次装夹磨削内孔Ø32H7、外圆柱Ø45r6,即“一刀下”的方法。

但此方法调整机床频繁,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仅适用于单件生产。

采取的措施之二:利用内圆柱面采用锥度心轴限位,以心轴两端中心孔定位磨削外圆柱面。

此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但需要制造专用机床夹具,因此,适用于成批生产。

3.机械加工顺序安排车端面-车外圆-钻孔-镗孔-磨孔。

其中内孔的精加工应在外圆表面的精加工之前进行。

4.加工阶段的划分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四个加工阶段。

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表:冷冲模导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导套

【机械加工】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导套
先车端面和作为定位基准的非配合面的外圆柱面,然 后钻孔,接着车另一端面,镗孔。内孔的精加工应在外圆 精加工之后进行。
主要表面加工应注意: ①内孔Φ32H7,Ra0.2μm:工艺路线采用钻—粗镗—半精镗— 粗磨—精磨—研磨;选择万能外圆磨床;控制切削用量;充 分冷却。
②外圆的Φ45r6,Ra0.4μm:在加工阶段的划分、机床的选用、 切削用量的控制方面与内孔加工相图。工艺路线采用粗车— 半精车—粗磨—精磨。
在常温下加工,并且不引起工件的化 学或物 相变化 ﹐称冷 加工。 一般在 高于或 低于常 温状态 的加工 ﹐会引 起工件 的化学 或物相 变化﹐
称热加工。冷加工按加工方式的差别 可分为 切削加 工和压 力加工 。热加 工常见 有热处 理﹐煅 造﹐铸 造和焊 接。 另外装配时常常要用到冷热处理。例 如:轴 承在装 配时往 往将内 圈放入 液氮里 冷却使 其尺寸 收缩, 将外圈 适当加 热使其 尺寸放 大,然
1992年投资为1000万美元。英国政府 也制订 了纳米 科学计 划。在 机械、 光学、 电子学 等领域 列出8个 项目进 行研究 与开发 。为了 加强欧
洲开发MEMS的力量,一些欧洲公司 已组成 MEMS开发集 团。
目前已有大量的微型机械或微型系统被 研究出 来,例 如:尖 端直径 为5
μm的微型镊子可以夹起一个红 血球, 尺寸为 7mm×7mm×2mm的微型 泵流量 可达250μl/min能开动 汽车, 在磁场 中飞行 的机器 蝴蝶, 以
7、零件的修研
导套的研磨加工,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被加工表面 的质量,以达到设计要求。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可以采用简单的研磨工具,如图 3.8所示。在普通车床上进行研磨。研磨时,由主轴带动研 磨工具旋转,手握在研具上的导套,作轴线方向的往复直 线运动。通过调节研具上的调整螺钉和螺母,可以调整研 磨套的直径,以控制研磨量的大小。

模具导柱和导套一般可采取哪些加工工艺方法

模具导柱和导套一般可采取哪些加工工艺方法

模具导柱和导套一般可采取哪些加工工艺方法?导柱一般使用20钢,经车床粗加工(留磨削余量),热处理(渗碳层深度0.8~1.2mm,淬硬至58~62HRC)、研顶尖孔以及外圆精磨制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柱的尺寸精度和改善表面粗糙度,也可在外圆磨削后留出余量0.01~0.015mm,再进行研磨。

用圆盘式研磨机研磨时,把导柱装夹在隔板内,如图1所示,并在上下研盘之间作偏心运转,导柱的运动方向作周期性改变,使研磨剂分布均匀,导柱表面形成纵横交错的研磨痕迹,这种研磨方法的生产率高,研磨工具的磨损比较均勾,适用于导柱的大量生产。

若用车床装夹研磨导柱,常用顶尖和卡箍装夹,在研磨的表面均匀地涂一层研磨剂,用如图2所示研磨环套在导柱上,用手握住沿导柱轴向往复运动,导柱在主轴的带动下作圆周运动,使导柱的外圆得到研磨。

此外,也可用铸铁板研磨导柱的外圆。

图1 圆盘式导柱研磨机用隔板图2 导柱研磨环导套的加工,一般是在粗车后留出0.3mm的磨削余量,经热处理(常用20钢渗碳,深度0.8~1.2mm,淬硬58~62HRC)后进行内、外圆磨削。

由于导套和导柱相配合的尺寸精度要求高,并且内孔和外圆要同轴,因而在磨削加工时要先磨好内孔,再装上心轴磨外圆。

若导套和模座的固定采用粘接工艺,因而外圆的同轴度要求不高,则导套的外圆可不需要磨削加工。

为提高内孔尺寸精度和改善表面粗糙度而需要研磨时,应在内圆磨削后留出0.01~0.015mm 研磨余量。

研磨导套常用立式单轴或双轴研磨机,有时也可在车床上研磨或用珩磨机珩磨。

如果在车床上研磨导套,需先将研磨工具夹在车床卡盘上,均匀涂以研磨剂,然后套上导套,用尾座顶尖顶住研磨工具,并调节研磨工具与导套的松紧(以用手转动导套不十分费力为准)。

研磨时,由机床带动研磨工具旋转,导套由圆口钳夹住用手工沿研磨工具轴向作往复运动。

冲压模具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间隙应该是多少最好模具,间隙,冲压如题,非常感谢各位大侠帮助!导向零件导柱和导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导向零件。

导套加工工艺过程制定课件

导套加工工艺过程制定课件

导套加工设备的种类与功能
数控车床
磨床
铣床
钻床
主要用于导套外圆和端 面的加工,具有高精度、
高效率的特点。
用于导套内孔和外圆的 精磨,可实现超精密加工。
用于导套槽和异形结构 的加工,能够处理复杂
形状。
用于导套孔的钻削和铰 孔加工,满足不同孔径
和深度的加工需求。
导套加工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04
详细描述
导套通常由耐磨材料制成,常见的有铜、钢、塑料等。它通常安装在机器的关 键部位,如滑动轴承、导轨等,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器的运转精度和使 用寿命。
导套加工的工艺流程
要点一
总结词
导套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准备、粗加工、热处理、精 加工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首先,根据导套的规格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 通过粗加工去除多余的材料,初步形成导套的几何形状。 接下来,进行热处理以改变材料的机械性能,如硬度、耐 磨性和耐腐蚀性。之后,进行精加工以进一步精确导套的 内外径尺寸和几何形状。最后,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导套 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如喷涂、电镀等。
硬度检测
性能检测
通过硬度计对导套的材料硬度进行检测, 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
根据导套的使用要求,进行相应的性能试 验,如润滑性能、摩擦系数等,以评估其 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
导套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选用优质的材料,确保其具有 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优化加工工艺
根据导套的特性和加工要求, 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并 确保加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得 到有效控制。
强化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安 全教育,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和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未淬火钢及铸铁的实心毛 坯,也可用于加工有色金属, 孔径大于15~20mm 大批量生产中小零件通孔 (精度由拉刀的精度而定)
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 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 11 (铰) 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 12 -浮动镗刀精镗
除淬火钢外的各种材料,毛坯 有铸出孔或锻出孔
经济粗糙度 Ra/μm 12.5~50 3.2~6.3 0.8~1.6 0.025~0.2 0.4~0.8 0.1~0.4 0.12~0.1 0.025~0.4 0.006~0.025
适用范围
适用于淬火钢以外的各 种金属
主要用于淬火钢,也可 用于未淬火钢,但不宜 加工有色金属 主要用于要求较高的有 色金属加工 极高精度的外圆加工
主讲:周运林
工艺制定过程 1、工艺分析
2、确定加工方法
3、加工顺序的安排:机械加工顺序安排,
热处理工序安排,其他工序安排 4、确定切削用量 5、刀、夹、量、辅的选择 6、其他内容的确定 7、完成工艺过程卡片
该零件套类,材料为20钢,硬度要求为58-62HRC
15
IT6~7
0.05~0.4
16
IT6~7
0.025~0.2 精度要求很高的孔
17
IT5~6
0.006~0.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加工方法 粗车 粗车-半精车 粗车-半精车-精车 粗车-半精车-磨削 粗刨(或粗铣) 粗刨(或粗铣)- 精刨(或精铣) 粗刨(或粗铣)- 精刨(或精铣)-刮研 粗刨(或粗铣)- 精刨(或精铣)-宽刃 精刨 粗刨(或粗铣)- 精刨(或精铣)-磨削 粗刨(或粗铣)- 精刨(或精铣)-粗磨 -精磨 粗铣-拉削 粗铣-或精铣-磨削-研磨
经济精度 (IT) IT11~13 IT8~10 IT7~8 IT6~9 IT11~13 IT8~10 IT6~7 IT7 IT7 IT6~7 IT7~9 IT5以上
经济粗糙度 Ra/μm 12.5~50 3.2~6.3 0.8~1.6 0.2~0.8 6.3~25 1.6~6.3 0.1~0.8 0.2~0.8 0.2~0.8
加工方法 粗车 粗车-半精车 粗车-半精车-精车 粗车-半精车-精车-滚压(或抛光) 粗车-半精车-磨削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超精加工 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金刚石车)
经济精度 (IT) IT11~13 IT8~10 IT7~8 IT7~8 IT7~8 IT6~7 IT5 IT6~7 IT5以上 IT5以上
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工艺装
2、常用表面的加工方法:外圆,内圆,平面
3、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端面:粗车-半精车 Φ48:粗车-半精车 Φ45: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Φ32: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研磨 Φ33:钻-扩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主要精度要求有:外圆Φ45和内孔Φ32的尺寸精度分别为
IT6和IT7级;表面精度分别为Ra0.4和Ra0.2; Φ45对Φ32 的径向跳动0.008和Φ32的圆柱为0.006。
1、确定加工方法依据
经济精度和经济粗糙度
备,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 保证的加工精度或表面粗糙度。
适用范围 加工未淬火钢及铸铁的实心 毛坯,也可用于加工有色金属, 孔径小于15~20mm
5
6 7 8 9 10
钻-扩-铰
钻-扩-粗铰-精铰 钻-扩-机铰-手铰 钻-扩-拉(或推) 粗镗(或扩孔)
IT8~9
IT7 IT6~7 IT7~9 IT11~13 2
0.8~1.6 0.2~0.4 0.1~1.6 6.3~12.5 1.6~3.2 0.8~1.6
IT6~7
0.4~0.8
序号
加工方法
经济精度 (IT) IT7~8
经济粗糙度 Ra/μm 0.2~0.8
适用范围
13
粗镗(扩)-半精镗-磨孔
主要用于淬火钢,也可用于未淬 火钢,但不宜用于有色金属 14 粗镗(扩)-半精镗-粗磨-精磨 粗镗-半精镗-精镗-精细镗 (金刚镗) 钻-(扩)-粗铰-精铰-衍磨 钻-(扩)-拉-衍磨 粗镗-半精镗-精镗-衍磨 钻-(扩)-粗铰-精铰-研磨 钻-(扩)-拉-研磨 粗镗-半精镗-精镗-研磨 IT6~7 0.1~0.2 主要用于精度要求高的有色金 属加工
适用范围
端面
一般不淬硬平面 精度要求较高的不淬硬平 面,批量较大时宜采用宽 刃精刨方案
精度要求高的淬硬平面或 不淬硬平面 0.025~0.4 0.2~0.8 0.006~0.1 大量生产,较小的平面(精 度视拉刀精度而定) 高精度平面
粗加工 • 端面粗车 • 粗车Φ48
半精加工
精加工
超精加工
• Φ45 • Φ32 • Φ33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超精磨(或镜 面磨)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
0.006~0.1
序号 1 2 3 4
加工方法 钻 钻-铰 钻-粗铰-精铰 钻-扩
经济精度 (IT) IT11~13 IT8~10 IT7~8 IT10~11
经济粗糙度 Ra/μm 12.5 1.6~6.3 0.8~1.6 6.3~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