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合集下载

如何区分转基因

如何区分转基因

如何区分食品是不是转基因1、大豆!成熟的黑龙江地产大豆,呈圆形、颗粒饱满、色泽明黄,除黑龙江北部部分地区种植的抗腺品种外豆脐呈浅黄色;进口转基因大豆:采集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呈扁圆或椭圆、色泽暗黄,与国产大豆明显区别是豆脐呈黄褐色,俗称“黑脐豆”。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2、胡萝卜非转基因胡萝卜:概况凸凹不服,一般不太直,从头部到尾部是从粗到细的。

且头部是往外凸出来的。

转基因胡萝卜:概况相对较滑腻,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时本 幽还粗。

且头部是往内凹的。

注: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日的一般是转基因的。

3、西红柿转基因西红柿:颜色鲜红很雅观,果实较硬,不易裂果。

另外,市场上称作“圣女果”的小番茄全部为转基因类型。

据媒体透露,在南方广受欢迎的木瓜百分九十五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

4、转基因玉米玉米使用转基因最早、最广、最多,购买任何玉米食品均要慎之又慎,哪怕超市卖的玉米窝窝头。

云南卫视节目《自然密码》中说,甜脆玉米都是转基因品种。

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

玉米先玉335,在北方大量种植,迪卡007、008是转基因的,在广西大量种植。

据说转基因玉米颗粒长。

天然玉米颗粒是方的。

5、土豆正常土豆切开后自然置放,会很快变色,而转基因土豆切开后长时间不变色。

有位网名叫天高海阔的网友做过实验,转基因土豆切开后可以保持30多个小时不变色。

从外观上,那些皮很光滑、色泽靓丽、大小均匀的土豆,很可能就是转基因的。

非转基因土豆:样子比较难看,一般颜色比较深,表面坑坑洼洼的,同时表皮颜色不规则,削皮之后,其表面很快会颜色变深,皮内为白色。

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洼洼很浅,颜色比较淡。

削皮之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检验方法:先削皮后看变化再决定吃不吃6、大米特别要警惕又长又瘦又亮的大米。

东北大米目前无转基因,暂可放心,一定要看外包装袋,如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米业,东北米是粳米,短圆粒型、这与湖北、湖南一带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如BT汕优63)中长粒型有本质的区别、容易识别。

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的区别

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的区别

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的区别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的区别1、性质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最大的区别就是性质属性,因为转基因玉米属于转基因作物,因此已经改变了原本在农业上所存在的性状,所以其带来的接受度也不一样,有些消费者无法接受转基因。

2、生长特性由于基因的改变,因此转基因玉米比非转基因玉米生长速度更快,但是又由于基因的缺陷使得转基因玉米非常不耐虫害,这类吃转基因玉米生长的害虫具有更高的防御性,因此不利于农药杀灭。

3、外观一般来说转基因玉米比非转基因玉米个头更大,而且还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在作物开始种植的时候,转基因玉米的产量也要比非转基因玉米高。

转基因玉米有好处也有坏处,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查看是否需要购买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的危害通常情况下,转基因玉米的危害有引起过敏、引发中毒反应、使肝脏受损等。

1、引起过敏:转基因玉米是通过现代科技改良的玉米,因为转基因玉米中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会成为过敏原,属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在食用后则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2、引发中毒反应:由于对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也可能增加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在食用后则可能导致毒素积聚于人体,引发中毒反应。

3、使肝脏受损:转基因玉米的生产可能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

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在食用转基因玉米后则容易影响身体代谢,使肝脏受损。

除以上危害外,还可能有引起消化不良、免疫功能受损等危害,如果在食用后引起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避免影响机体健康。

转基因玉米吃了对身体有害吗正常情况下,转基因玉米适量吃了对身体一般没有害处,但有少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尤其是易过敏体质人群,吃了转基因玉米后易出现皮肤过敏症状。

转基因玉米主要是通过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改良的玉米品种,将比较有用的植物基因导入玉米中,能够增加玉米的产量,生产出来的玉米颗粒比较大,果实饱满且口感较好,里面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E、淀粉、蛋白质、钙、镁等,能够为机体补充营养物质和能量,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好处。

教你如何识别转基因大豆

教你如何识别转基因大豆

教你如何识别转基因大豆黑龙江地产大豆:成熟的黑龙江地产大豆,呈圆形、颗粒饱满、色泽明黄,除黑龙江北部部分地区种植的抗腺品种外豆脐呈浅黄色;进口转基因大豆:采集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呈扁圆或椭圆、色泽暗黄,与国产大豆明显区别是豆脐呈黄褐色,俗称“黑脐豆”。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一般转基因大豆不能发芽,但现在有的转基因也能发出芽,但是和非转基因发芽的情况不太一样。

非转基因大豆的发芽,种子不裂开,芽一直生长到一定时间种子才裂开。

但是转基因大豆一发芽,种子就裂开了,好像打了激素一样,发育得特别快。

从这个发芽试验过程,人们可以发现,这些转基因大豆是一次性产生的果实,它们的胚芽是不具有生命本质活性的,因此,就没有延续后代的能力。

相当于一个人可以正常怀孕,但是每一次都是死胎,这就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到此为止了。

那么人类如果大规模的长期食用各种转基因食品,其中危害人类的转基因片断,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直至改变人类本身的正常基因,抵抗力下降,怪病丛生,或者丧失生育能力都是情理之中的了。

屁民权利虽少,但消费权还是有的。

大家要用自已的消费权去抵制转基因,支持非转基因。

(1)超市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上心,先查是否有转基因标注。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转基因食品应有标注。

但这些标注怕见人,小到只有1.8毫米高,而且躲在最不显眼处,仔细查总是可以查到的。

(2)坚决不买《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不买色拉油、玉米油;买豆油专选《九三》系列,因为《九三》是坚持用中国大豆榨的。

若超市无《九三》、就选择其它品牌的花生油、菜籽油、茶油等。

(3)超市西红柿、木瓜大部份是转基因,坚决不买。

从安全和质量上说,个体农贩水果类食品要比超市好得多。

特别不要迷信外资超市,那里的东西好看而不好吃,坏的、假的太多。

(4)玉米使用转基因最早、最广、最多,购买任何玉米食品均要慎之又慎,哪怕超市卖的玉米窝窝头。

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

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

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将外源基
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的技术。

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持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观点:
1. 积极看法: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能够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和营养价值,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

他们认为这是科学进步和创新的体现。

2. 担忧风险:一些人担心转基因技术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他们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或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此外,他们也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 道德伦理考虑:一部分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涉及跨物种基因转移,违背了自然界的原则,具有道德伦理上的争议。

他们认为人类不应该干涉自然界的基因组,而应该尊重自然和生物多样性。

4. 透明度和监管:一些人关注转基因技术的透明度和监管问题。

他们认为需要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商业化过
程的监管,确保公众能够获得准确的信息,并对转基因产品有明确的标识和选择权。

总的来说,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因人而异。

科学界和农业界一直在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与政府、社会各界一起探讨相关的伦理、环境和安全问题。

未来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科学、经济、社会和伦理等多个因素,并确保适当的监管和透明度,以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和关注点。

非转基因是什么意思-

非转基因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的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生活经验知识分享非转基因是什么意思?
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通过自然选择基因的变化,自然生长而成的个体。

不是经过人工干预其基因而培育而来的。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

也就是说转基因是人工干预了性状的表达,倾向于我们人类需要的方向转变。

按照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要求,凡中国生产销售的食用大豆油、花生油,必须标明原料大豆、花生是否是转基因产品。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要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标识’。

如果没有标注的,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因“转基因”不是公司在产品宣传中需突出的内容,它在包装设计中自然不会被突显。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转基因食品标准

转基因食品标准

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几个标准:
1、季节。

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节食品容易是转基因的。

2、色彩。

与传统的不一样的绝对是转基因,比如彩色棉花、彩色辣椒。

3、个头。

按照传统,西红柿也有一定个头的,比如:像大拇指头那么一点大的小西红柿绝对是转基因。

再比如大豆,也叫黄豆,就是做豆腐,豆浆那种豆子,形状应该像动物内脏:腰的样子,有点扁,可现在的大豆,全是圆圆的、大不少、就像豌豆一样的大豆,产量很高,就是转基因。

4、味道。

传统的玉米一般就是黄玉米,白玉米,略带甜味,而现在流行的甜玉米,其甜度非常高,无疑是转基因。

5、害虫。

凡是害虫喜欢光顾的作物就是没转基因的,凡是害虫害怕,也就是没有害虫,或很少害虫的作物,就是转基因。

6、产量。

转基因作物一般在开始几年,其产量要比传统作物高不少。

转基因食品鉴别识

转基因食品鉴别识

转基因食品鉴别识————————————————————————————————作者:————————————————————————————————日期:转基因食品鉴别知识资料来源:新浪博客一、转基因蔬菜一般具备的特征1、没有传统蔬菜参差不齐的外形,普遍个头均匀,型大体长,色泽光艳,质地鲜嫩,如黄瓜、茄子、丝瓜、洋葱等;2、非传统原始地道的味道,无论是烹调前或烹调后的气味还是滋味具备与传统蔬菜明显的区别,如甜椒等;3、非当地时令菜蔬,各类蔬菜的一大特性就是均具备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有部分非当地时令菜蔬并非依靠外地长时间保鲜和运输而来,而是靠转置耐寒或耐高温基因所得。

二、转基因食品鉴别知识1、看产地:尽量避开那些转基因比较“泛滥”的地区。

如东北地区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比较大。

2、看外包装标识:看是否有转基因提示或标识。

这一点,在一些食用油产品上有相关标识,但在非食用油产品中,还比较少见。

3、看产品品种:如一种俗称为“先玉335”的玉米,就是一种典型的转基因玉米。

4、看检测报告:现在像大豆、玉米等产品,是否为转基因是能够通过检测来鉴定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的某些产品,如玉米,即便声明为非转基因,也未必不含转基因成分,更不用说未说明是否含转基因的产品了。

如我们曾对一份所谓非转基因的玉米进行了转基因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该产品中含有CAMV35S启动子,转基因抗虫玉米MON810成分。

其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含有转基因成分)。

选择有机食品:因为有机食品除了要求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无激素、抗生素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非转基因。

5、其他鉴别方法可以留意一下进口水果的标签。

一般来说,在标签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的英文字母标明水果的名称,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识的是出口企业的名称。

在每个标签的中间一般有4位阿拉伯数字:3字开头的表示是喷过农药。

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转基因玉米最简单的辨别方法

转基因玉米最简单的辨别方法

转基因玉米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引言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中,从而改变其遗传特征的技术。

转基因作物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作物,其中转基因玉米是最常见的一种。

然而,由于转基因玉米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潜在风险,许多人希望能够辨别出是否购买到了转基因玉米。

本文将介绍转基因玉米最简单的辨别方法。

1. 查看产品包装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产品都需要标明其成分和营养信息。

当购买玉米制品时,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标签和说明,寻找关于转基因成分的信息。

如果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通常会在成分列表或营养信息表中注明。

2. 寻找非转基因认证标志一些国家或地区制定了非转基因认证标准,并颁发相应的认证标志给通过认证的食品产品。

这些认证标志通常可以在产品包装上找到,并表示该产品没有使用转基因材料。

消费者可以寻找这些标志来辨别转基因玉米。

3. 购买有机玉米有机农业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因此购买有机玉米是避免购买到转基因玉米的一种方法。

有机产品通常会在包装上标明其有机认证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有机玉米来避免转基因食品。

4. 使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市场上也有一些专门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试剂盒。

这些试剂盒通常非常简单易用,只需将食品样品添加到试剂盒中,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即可得出结果。

消费者可以购买这些试剂盒并按照说明进行检测,以辨别出是否购买到了转基因玉米。

5. 寻求第三方认证一些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也提供食品认证服务,并对产品进行转基因检测。

消费者可以选择寻求这些第三方组织的认证,并购买通过认证的产品,以确保购买到的玉米不含有转基因成分。

6. 借助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转基因检测方法。

消费者可以关注科学界对转基因玉米的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转基因检测技术。

这样可以更好地辨别出是否购买到了转基因玉米。

结论通过查看产品包装、寻找非转基因认证标志、购买有机玉米、使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寻求第三方认证以及借助科学研究,消费者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辨别转基因玉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进口转基因玉米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区别
近来,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争议不断,不同的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有不同的政策,但均持谨慎态度。

近日,中粮进口6万吨美国转基因玉米,已接近整个6月份进口的玉米总量,并远远超过了5月份的进口玉米量。

尽管对于如此巨量的进口转基因玉米的原因和安全方面的评价,中粮集团相关发言人暂未作出回应,但是伴随这批转基因玉米进入中国,一些农业方面的研究人士表现出诸多担忧。

为什么人们对中粮进口转基因玉米如此关注?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究竟有什么区别?
慧聪食品工业网为您找到相关资料,来解读非转基因与转基因。

非转基因是通过自然界优胜劣汰选择基因的变化,从而消除了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长期食用,安全可靠.
转基因指的是将某些物种所呈现出优秀性状的基因,转入可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中,以使物种表现出其自身缺乏的优秀性状。

在基因转入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的基因突变,可能会转化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有毒蛋白质等诸多因素,所以涉及到转基因的安全问题。

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表示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

世界上最好的大豆生产在中国东北(非转基因),价格很高,中国把这些大豆出口到美国,这些钱再从美国进口美国大豆,转基因大豆由于产量大所以很便宜,而且出油量也很高,这样回到中国的大豆数量就变成原来的3~4倍,主要做成大豆油,价格便宜,能够保证人民的食用油.
但在英国和日本,95%以上的人都不接受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的要明显标出来,而且价格特别便宜,但是也没有什么人买。

转基因作物,是指那些通过遗传工程进行修饰,根据需要转入某种特定基因的作物。

目前最常见的是转入抗除草剂基因,这样的转基因作物可以抵抗普通的、较温和的除草剂,因此农民用这类除草剂就可以除去野草,而不必采用那些毒性较强、较有针对性的除草剂。

其次是转入抗虫害基因,用得最多的是从芽孢杆菌克隆出来的一种基因,有了这种基因的作物会制造一种毒性蛋白,对其他生物无毒,但能杀死某些特定的害虫,这样农民就可以减少喷洒杀虫剂。

据统计,在过去的四年内,美国由于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少喷洒了270万磅的杀虫剂。

转基因作物还能增加产品,例如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能增产5-15%。

转基因技术也可用于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例如减少土豆的水分,这样炸出来的土豆片更脆;降低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延长储存期限。

转基因西红柿不仅容易运输、保存,而且味道也更佳。

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院正在试验“金水稻”,通过转基因技术让水稻制造贝塔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有助于消灭在亚洲地区广泛存在的维生素A缺乏症。

转基因技术也可提高水稻中铁元素的含量,以减少亚洲妇女常见的贫血症。

转基因作物的历史很短。

1992年,中国种植了世界上第一批商用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烟草。

1994年,美国市场上才首次出现了转基因食品,一种软化缓慢的西红柿。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巨大优势,推广非常快。

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4420万公顷的土地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美国占68%,阿根廷占23%,加拿大占7%,中国占1%,其他国家占1%。

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在美国,有近一半的大豆、棉花,超过三分之一的玉米、油菜是转基因作物。

美国超级市场上的食物制品中,约60%含有转基因的成分。

在公众的反对声中,目前这个发展势头已缓慢下来,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向。

美国虽然还没有限制转基因作物,但是由于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欧洲、日本对转基因作物进口的限制,也打击了美国农民的积极性。

生物学界对转基因作物的危害性本无争议。

始作俑者是苏格兰的一位免疫学家普兹太(ArmandPutztai),他在1998年在英国电视上接受采访时声称,根据他的研究结果,转基因土豆对老鼠有毒,能破坏老鼠的免疫系统,欧洲舆论因之大哗,是欧盟限制转基因食物的导火线。

他的这项研究终于正式发表的时候(1999年发表在医学刊物《柳叶刀》上),对转基因作物的争议已越过大西洋到达了美国。

1999年3月,三千多名示威者在“生物2000年”大会在波士顿召开之际,举行了反基因食物大示威,引起了全美国的关注。

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洛希(JohnLosey)实验室向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他们用沾有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草叶喂养大花蝶的幼虫,导致这些毛毛虫死亡。

这两项研究成了反对转基因作物的活动者反复提及的“经典”研究,涉及了两个主要问题:转基因作物是否有害人体健康?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
在普兹太的研究中,他向老鼠喂食制造凝聚素蛋白的转基因土豆(凝聚素能抗虫害),发现老鼠的肠道受到损害,得出结论这是转基因食物所导致的。

这项研究遭到了众多的批评,包括缺乏合适的空白对照,以及用于喂养老鼠的膳食营养结构不平衡,后者也可能导致观察到的病变。

其他的研究结果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至少有三项研究表明,转基因土豆和转基因大豆对动物的健康和生理活动都无影响。

转基因作物往往是过量地制造某种外源的蛋白质,即使无毒的话,是否能导致过敏?这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果一种蛋白质不会导致过敏,那么制造它的转基因作物也不会导致过敏。

例如还未发现有人会对植物铁蛋白过敏,那么提高铁含量的转基因大米也不会因此使人过敏。

那些会使某些人过敏的蛋白质如果被导入作物中,则有导致过敏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在研究转基因作物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

过敏症的患者90%以上是对牛奶、干果、蛋类、海产品、小麦、豆类过敏,因此来自它们的基因将不被采用,例如,为了增加大豆中的甲硫氨酸的含量,一种巴西干果的蛋白质基因曾被转入大豆,实验发现这种大豆可能引起过敏,因此未推向市场。

对转基因作物制造的新蛋白质,其化学成分和结构与已知的500多种过敏原做比较,如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会被放弃。

大部分的过敏原都难以消化,因此转基因产生的新的蛋白质要检测是否能够被消化,如果不能,该转基因食物也不能供食用。

有一种转基因玉米被怀疑有可能引起过敏,被美国管理部门规定只能用于喂养牲口,去年发现它也被快餐店用于制作玉米片、炸玉米卷,引起全国性回收,商家损失惨重,曾经轰动一时。

在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管理之后,含有过敏原的转基因食物能够上市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再来看看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

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分泌的毒性蛋白,除了毒死特定的害虫,有没有可能也毒死其他生物?洛希等人对大花蝶的研究,想要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个研究结果也备受非议,被指责无法重复,实验用的大花蝶幼虫被强制只喂食沾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草叶而没有其他选择,以及实验用的转基因玉米花粉含量过高。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估计,草叶表面上
转基因玉米花粉的数量达到每平方厘米150粒时,也不会对昆虫造成危害;而在田野,草叶表面所沾的玉米花粉数量只有每平方厘米6到78粒。

因此在自然环境中,转基因玉米花粉不会危害大花蝶幼虫。

还有一项研究表明,抗虫害转基因玉米的根部能分泌毒性蛋白,可能会在土壤中累积起来危害其他生物。

这项研究是将玉米长在培养液中,从培养液提取毒性蛋白喂养天蛾幼虫。

其他研究者发现,如果将玉米长在土壤中,其根部分泌的毒性蛋白会迅速被降解掉,而失去了毒性。

显然,对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但应该尽量接近自然环境,才有说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