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原始记录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3. 结果报告
根据蓝色或绿色菌落的计数和确证性试验的
结果,计算每250mL水样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数 量,结果以CFU/250mL计。 生融合而可能影响计数的精确度。
受到严重污染或培养时间过长时,菌落会产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27853——阳性对照菌株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阴性对照菌株
平铺时应避免在滤膜和培养基之间夹留着气泡。
2.2.3 检验程序
结果观察:
所有显蓝色或绿色(绿脓色素)的菌落,初步判定 为铜绿假单胞菌。 所有发荧光不产绿脓色素疑似铜绿假单胞菌菌落, 进行乙酰胺肉汤确证性试验。
将其它所有红褐色不发荧光的菌落进行氧化酶测试、 乙酰胺肉汤、金氏B培养基确证性试验。
1.1 生物学特性
无特殊营养要求,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 好,琼脂通常会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 该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为灰绿色或蓝绿色菌落, 并形成透明溶血环。 在营养肉汤中呈混浊生长,液面可长出菌膜,菌液 上层为蓝绿色。
1.1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1)氧化酶阳性; 2)液化明胶; 3)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4)吲哚阴性; 5)绿脓菌素试验阳性; 6)其它生化试验(糖利用试验、脱羧酶试验等等)。
-P:呈蓝/绿色的菌落数(所有证实为铜绿假单胞 菌的菌落)。 -F: 显荧光的菌落数。 -R: 呈红褐色的菌落数。 -nF:进行产氨测试的显荧光菌落数。 -CF:产氨阳性的显荧光菌落数。 -nR:进行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 试的红褐色菌落数。 -CR: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均 呈阳性的红褐色菌落数。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原始记录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计数
菌落计数公式: N=P+F(cF/nF)+R(cR/nR)
实验
结果
阴性:
阳性:
CFU/250mL
备注
P: 显兰/绿色的菌落数.
F: 显荧光的菌落数.
R: 显红褐色的菌落数。
nF: 进行产氨测试的荧光的菌落数。
cF: 产氨阳性的荧光的菌落数.
nR: 进行产氨。 氧化酶. 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的红褐色菌落数.
检验项目
确
证
性
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验
营养琼脂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氧化酶试验
要求:用玻璃棒,将适量的纯种培养物涂布在试纸上.10S内显色
金氏B(King`s B) 培养基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乙酰胺肉汤
要求
36±1℃;20h~24h.
铜绿假单胞菌
检验依据:GB/T8538-2008
样品制备:
釆用滤膜法。将250mL水样用孔径为0。45um的滤膜过滤,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选择性培养基上,于36±1℃培养20-24h。
检验项目
现象
结果
分 离
培 养
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实验鉴定和病例回顾分析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实验鉴定和病例回顾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烧伤感染等,亦可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囊性纤维变性,该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占有较大的比例。
其临床表型分为黏液型及非黏液型。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mPa)与非黏液型在生长特点、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方面均存在差异。
现对我院分离的一株mPa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为临床诊疗提供一些帮助。
实验室鉴定一、研究对象临床微生物室分离的一株mPa,药敏试验同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和肉汤稀释法(MIC法),作对照比较。
二、试剂和仪器深圳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及其提供的NE鉴定板条,普通公司的MH肉汤和MH琼脂平板,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药敏纸片,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购自湖北省临检中心。
三、方法1.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取病患留取的晨痰做涂片和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含万古巧克力平板(三区划线),痰涂片一张行革兰氏染色,一张行萋-尼抗酸染色。
镜检为合格痰(上皮细胞25个/LP),未发现抗酸阳性杆菌。
平板在35℃、C02孵箱培养24h后观察,均长出水滴样菌落,在血平板的第三区,水滴样菌落>5个,半定量判定为4+,具有临床意义。
取巧克力平板上水滴样菌落分纯,第二天做氧化酶试验:阳性。
刮取黏液型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35℃孵育5h后,调节菌液浓度至0.5麦氏单位,按照试验要求接种迪尔公司提供的NE板条;无菌棉拭子蘸取MIC法多余的药敏液接种MH平板,贴药敏纸片。
35℃孵育48h判读结果。
2.结果48h后,利用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判读为铜绿假单胞菌(P:99.58),两种方式的药敏结果如下(以2017年更新的CLSI为判读标准):3.比较发现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药敏结果不相符,美罗培南的K-B抑菌圈直径过大(标准菌株ATCC27853对美罗培南的抑菌圈直径为27~33mm)。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铜绿甲单胞菌)

氧化酶试验
培养基
名称
营养琼脂培养基
绿
脓
菌
试
验
培养基
名称
PDP琼脂培养基
批号
批号
培养
温度
℃
培养
温度
℃
时间
日时至日时,计小时
时间
日时至日时,计小时
现象:
现象:
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
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每1不得过检出□未检出 □检出结论:检验人:复核人: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
(铜绿假单胞菌)
检验号REC-QC-057-00
品名
跌打活血散(混合生药粉)
规格
批号
数量
来源
紫外消毒时间
时分至时分
取样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依据
铜绿假单胞菌
增菌培养:取供试液10ml,直接接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
培养基
名称
胆盐乳糖培养基
培养
温度
℃
批号
时间
日时至日时,计小时
分离培养: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
培养基
名称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
培养
温度
℃
批号
时间
日时至日时,计小时
现象:
确证试验:从上述分离平板上挑选2〜3个疑似菌落,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培养18〜24小时。取斜面培养物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及氧化酶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耐受力很强的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人类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可能成为病原菌,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十分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形态学观察是最为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青绿色凝块状菌落,通常呈金黄色至淡黄色,具有辛辣气味。
除了形态学观察外,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也是菌种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利用氧化物作为唯一氧化剂和膜脂组成特殊等。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溶血素、胞外聚合物酶、脂肪酶等多种外源酶,可以降解寡糖、脂质等物质。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成为现代菌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以对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比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同时又有足够的变异性,能够帮助界定种和属的分类关系。
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菌种鉴定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菌落:铜绿假单胞菌菌落为青绿色,有金黄色至淡黄色的边缘。
需避免选择其他青绿假单胞菌属菌种带来的干扰。
2. 确认生理生化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氧化物利用情况、酶产生等,可以通过专门的生化试验进行验证。
3. 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菌种的归属,可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加深对菌种的认识。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准确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医学、环境等研究工作,为防治相关感染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化妆品菌落总数检测原始记录

生理盐水、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0.5%TTC(氯化三苯四氮唑)溶液
样品制备
取g(mL)样品以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为1:10样品稀释液。
实验步骤
1、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的检液2mL,分别注入到两个灭菌平皿内,每皿1mL。另取1mL注入到9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勿使吸管接触液面),更换一支吸管,并充分混匀,制成1:100检液。吸取2mL,分别注入到两个灭菌平皿内,每皿1mL。如样品含菌量高,还可再稀释成1:1000,1:10000,……等,每个稀释度应换1支吸管。
备注:
项目编号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铜绿假单胞菌
样品性质
收样时间
检测时间
环境条件
温度: ℃ 湿度: %
检测依据及方法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第五章 微生物检验方法 2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设备及编号
电热恒温培养箱DHP-9082B(KLM-YQSB-006)、生物安全柜BHC-1300ⅡA2(KLM-YQSB-002)、立式蒸汽灭菌器LDZM-60KCS-Ⅱ(KLM-YQSB-022)、恒温恒湿培养箱HSP-150BE(KLM-YQSB-007)、水浴锅HH-4双列四孔(KLM-YQSB-017)
3、为便于区别化妆品中的颗粒与菌落,可在每100mL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中加入1mL0.5%的TTC溶液,如有细菌存在,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无变化。
4、菌落计数方法: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5倍~10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平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2、将融化并冷至45℃~50℃的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到平皿内,每皿约15mL,随即转动平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 置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另取一个不加样品的灭菌空平皿,加入约15mL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为空白对照。
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

微生物限度检验记录一、检验目的:确认产品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要求,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检验项目:1.总大肠菌群:用于评估产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
2.霉菌和酵母菌:用于评估产品是否受到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
3.沙门氏菌:用于评估产品是否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
4.铜绿假单胞菌:用于评估产品是否受到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
5.谷氨酰胺酶阳性菌:用于评估产品是否受到谷氨酰胺酶阳性菌的污染,谷氨酰胺酶阳性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
三、检验步骤:1.样品准备:从产品中取得一定量的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样品处理: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如水解、稀释等。
3.培养基制备:根据所需的检验项目,制备相应的培养基。
4.培养基接种: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相应的培养基中,利用无菌技术确保操作的无菌。
5.培养:将接种过的培养基培养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一般为24-72小时。
6.检查结果: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形成,记录菌落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7.鉴定:对培养出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如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试等。
8.统计和分析:根据检查结果,统计并分析微生物的数量,计算出产品的微生物限度。
四、检验结果:1.总大肠菌群:每克不超过100个。
2.霉菌和酵母菌:每克不超过10个。
3.沙门氏菌:每克不得检出。
4.铜绿假单胞菌:每克不得检出。
5.谷氨酰胺酶阳性菌:每克不得检出。
五、检验记录样例:日期:2024年4月1日样品名称:XXX产品检验员:XXX检验项目:1.总大肠菌群结果:每克10个,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2.霉菌和酵母菌结果:每克2个,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3.沙门氏菌结果:未检出,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4.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未检出,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5.谷氨酰胺酶阳性菌结果:未检出,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
六、结论:根据检验结果,XXX产品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产品安全可靠。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录入时间:2015-4-27 10:30:42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一、原理
将250mL水样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培养基上,于36℃士1℃恒温箱中培养48h,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绿脓菌素,或者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且氧化酶呈阳性、紫外光(360±20nm)照射下能发荧光、能够利用乙酰胺产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经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则其检测结果为阳性。
二、培养基和试剂
1.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2.金氏B(King’s B)培养基(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3.乙酰胺肉汤(用蒸馏水配制,配置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4.营养琼脂
5.氧化酶试剂
6.钠氏试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7.设备和仪器
8.玻璃器具: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需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9.恒温培养箱:36℃±1℃
10.紫外灯:波长应为360±20nm
11.滤膜:直径47mm,微孔径为0.45μm(处理方法:如滤膜未经灭菌,则使用前需先将
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3次,每次15 min。
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用蒸馏水洗涤2次~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建议使用一次性无菌滤膜。
)12.显微镜:10×~100×
13.冰箱:0℃~8℃
三、操作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 产氨. 氧化酶. 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均呈阳性的红褐色菌落数。
乙酰胺肉汤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计数
菌落计数公式: N=P+F(cF/nF)+R(cR/nR)
实验
结果
阴性:
阳性:
CFU/250mL
备注
P: 显兰/绿色的菌落数。
F: 显荧光的菌落数。
R: 显红褐色的菌落数。
nF: 进行产氨测试的荧光的菌落数。
cF: 产氨阳性的荧光的菌落数。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原始记录
铜绿假单胞菌
检验依据:GB/T8538-2008
样品制备:
釆用滤膜法。将250mL水样用孔径为0.45um的滤膜过滤,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选择性培养基上,于36±1℃培养20-24h.
检验项目
现象
结果
分 离
培 养
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检验项目
确
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
试
验
营养琼脂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
氧化酶试验
要求:用玻璃棒,将适量的纯种培养物涂布在试纸上。10S内显色
金氏B(King`s B) 培养基
要求
36±1℃;20h~24h。
培养
___日___时至___日___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