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球的历史

合集下载

地球的历史简介

地球的历史简介

地球的历史简介150亿年前宇宙的诞生奠定了地球产生的物质基础。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此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各个组成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地球系统的运动及运动带来的形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历史。

起源地球伴随着太阳系诞生:太阳系诞生之初,是以巨大并不断旋转的由尘埃与气体组成的云团的形态存在。

它是由大爆炸所生成的氢与氦组成,同时亦有着由很久以前的星球内部所合成的其它元素。

地球诞生前十五至三十分钟等于大约四十六亿年前,一个邻近的恒星可能形成了超新星爆炸。

这对太阳星云传送了一个震荡波,并使之收缩。

因为云团旋转,引力与惯性将云团压为一个圆碟,与其旋转轴成垂直。

大部份质量集中在中央并地球开始加热。

与此同时,因为引力使得物质环绕尘埃粒子紧缩,使得圆碟剩余部份开始分解为环状物。

细少的碎片互相碰撞并组成较大的碎片。

[2]而组成的地球物质并众集在距中央约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地带。

当太阳收缩并被加热,核融合开始,而因此形成的太阳风则清空了在圆碟内大部份没有收缩并组成较大个体的物质,只剩下少量的元素。

之后,较重的元素聚集于太阳附近,形成了体积小,密度高的星体类地行星;较轻的元素则聚集于离太阳较远的地方,形成了体积大,密度低的星体类木行星,而地球则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冥古宙冥古宙早期地球没有海洋,大气层里亦没有氧气。

小行星与太阳系形成后余下的物质不断撞击。

这些撞击与放射性崩解产生的热、残热与收缩压力产生的热相结合,使得地球在这阶段完全为熔化状态。

较重的元素沉向中心,而较轻的元素则升至表面,从而制造了地球的不同层次请参看“地球构造”。

地球的早期大气层包括了围绕其存在的太阳星云里的物质,特别是较轻的气体如氢与氦,但是太阳风与地球自身的热力清空了这层大气层。

地球表面慢慢地冷凝,在大约为假设时钟的上午0时47分形成了固体的地壳一亿五千万年内。

在大约是假设时钟的上午3时至4时四十亿至三十八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一个重型星体撞击时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历史》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历史》PPT课件
搬运到别的地方;地层B形成后,地点3曾经成为河流,流水将组成地层B的物质搬运到别的地方,以
后流水侵蚀作用减弱,继续沉积形成地层C;地层B形成后,气温下降,地点3被冰川覆盖,地层 B被冰川侵蚀和搬运,气温回升后继续沉积形成地层C;地点3地处海滨,地层B被波浪侵蚀和搬运而缺失。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素养凝练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 上的海陆变迁。【区域认知】
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说明地壳与生命的演
化过程。【综合思维】
4.通过地质史上的生物灭绝,认识保护濒危动植物的
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知识清单一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层
(1)概念:具有
时间顺序
(2) 沉积岩 地层特点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素养应用 例1:(地理实践力) 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 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
为“飞上天石”。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如果把地球“有生以来”作为24小时,那么地球在0时诞生,6时以后才在海水中出现最原始的细 胞,21时以后海洋中出现三叶虫,22时45分开始有恐龙出现,23时20分哺乳动物出现,直到23时
59分,才出现了最早的猿人。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生命化学起源说
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作用下,从无机到有 机、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系列化学进化过程,成为原始生命体。
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地球的历史简介

地球的历史简介

引言:概述:地球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包括形成阶段、地质活动阶段和生命演化阶段。

形成阶段发生在45亿年前,地球由星云演化而来。

地球经历了长时间的冷却和固化,进入地质活动阶段。

地球上的地质活动不断塑造着地球的表面形态,并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最终,生命在数十亿年前开始在地球上演化,并经历了时间的长河,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多样化的生命形式。

正文:一、形成阶段:1.星云演化:地球是宇宙诞生后由星云中的物质聚积而成的。

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开始于宇宙大爆炸后的原初星云,其中包含了各种化学元素和尘埃颗粒。

2.行星凝聚:随着星云的旋转和引力作用,物质开始聚集形成行星。

地球的形成是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由无数的小块物质碰撞、合并而成的。

最终形成了一个由固体和气体组成的球体。

3.冷却与固化:地球刚刚形成时非常炽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开始冷却并逐渐变得固体。

这个过程称为冷却与固化,它发生在大约45亿年前。

二、地质活动阶段:1.构造运动:地球上存在着构造板块,它们不断地以极慢的速度运动着。

构造运动是地球地质活动的一种表现,它包括板块边界的碰撞、分离和滑动等现象。

2.地壳演化: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它不仅是地球表面的支撑物,还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质层。

地壳演化主要包括地壳的不断形成和破坏,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地形地貌。

3.火山喷发:地球上的火山是地球内部熔岩喷发至地表形成的。

火山喷发是地球地质活动的一种表现,它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了壮观的火山喷发景观,并对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4.地震地质:地球地质活动还包括地震,它是地壳中岩石发生断裂和滑动引起的。

地震不仅造成了破坏,还为科学家们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三、生命演化阶段:1.原始海洋:在地球形成后的几百万年里,地球表面是一个炽热的火球,没有液态水存在。

但随着地球的冷却,水开始在地球表面存在,并形成了原始海洋。

海洋中的原始生命开始形成。

2021-2022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

2021-2022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

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 陆分布格局。
这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今地球上--些高 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在这一时 期形成的。
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生物界逐渐 呈现现代面貌。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2.读“联合古陆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联合古陆形成的时间(代)( )
A.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
B.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C.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
D.裸子植物空前繁盛
(2)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间(代)( )
①开始出现人类
②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
③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④是“远古的生物时代”
A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随着海洋 面积进一步缩小,到了中期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 栖类。晚期,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更 能适应千燥气候的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晚古生代,族类植 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 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1)恐龙繁盛的时代是(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2)根据恐龙脚印推测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干旱环境
B.地势低洼,环境潮湿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1.答案:(1)D; (2)B 解析:(1)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 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恐龙最终灭绝于6300万年 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 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由题,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 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 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 非常小的动物。故选D。 (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化石只能形成于沉积岩中,题中发现了恐 龙脚印化石,说明该地在古代曾处于沉积环境之中。地势低洼处是沉积地区, 地势较高处是侵蚀地区,所以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地势低洼处;也许当时 恐龙是到河湖岸边找水喝而留下的脚印,所以推测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 是地势低洼的河湖岸边。故选B。

9分钟讲解地球的历史

9分钟讲解地球的历史

9分钟讲解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时期。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地球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化,塑造了我们熟悉的地球面貌。

地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太阳系的原始云气坍缩形成行星的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形成了一个由岩石和金属组成的核心,并被一层厚厚的岩石地壳包围。

这个过程大约发生在45亿年前。

在地球形成后的早期,地球表面的温度非常高,大部分是由于陨石的撞击和放射性衰变产生的能量。

这导致了地球的熔融状态,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岩浆海洋。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表面逐渐冷却,岩浆凝固成为了岩石,并形成了地球的第一块陆地。

约40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开始出现。

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依赖于化学反应来获取能量。

这些微生物逐渐繁殖并形成了早期的生态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的生命逐渐演化,出现了更加复杂的生物形式。

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氧气产生的光合作用生物。

这些生物能够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质,为地球的大气层注入了氧气。

约2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多细胞生物。

这些生物形成了最早的海洋生态系统,并逐渐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生命形式。

约5.4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陆地植物,它们的出现改变了地球的气候和地貌。

约4.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地质事件,包括超级大陆的形成和分裂。

这些事件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地壳不断重塑和变化。

同时,地球上也出现了第一批陆地动物,它们适应了陆地环境并开始了陆地生活。

约2.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哺乳动物的祖先。

这些动物逐渐演化成了各种不同的物种,并在地球上占据了重要的生态位。

同时,地球上也出现了第一批鸟类和爬行动物。

约65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称为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这次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等大型动物的灭绝,为哺乳动物的进化提供了机会。

在过去的6500万年里,地球上发生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

这些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物种的演化和适应。

新课标高一地理 1.3地球的历史

新课标高一地理 1.3地球的历史

6600万年前
恐龙 恐龙骨架化石
始祖鸟
裸子植物
6600万年前
4、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是“最近 古近纪 的生物时代”
新近纪 第四纪
01 联合古陆完全解体,大陆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基本的地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 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02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三叶虫; 晚:鱼、两栖 蕨
类、煤
古陆解体 恐龙、鸟类 裸子、煤 末期:物种大灭绝
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地壳运动剧烈,
形成现代基本的地貌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第四纪人类出现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小结]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 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 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距今25~5.4亿年前,持续19亿年 藻类繁盛,出现真核生物绿藻。晚期出现第一次无 脊椎动物大发展。重要的成矿时期,铁、金、镍、 铬等都在此时期形成。中晚远古代含氧量增加。
5.41亿年前
5.41亿年前
古生代
2、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 意为“远古生物时代”
①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②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24张PPT)

地质年代表
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 阶段性,据此把地球历史 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 位,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24张P P T)ppt 精品课 件ppt 优秀课 件ppt下 载ppt课 件
新 生 代
显中 生生 宙代
古 生 代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 太古宙 冥古宙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24张P P T)ppt 精品课 件ppt 优秀课 件ppt下 载p有46亿年的历史,要了解这 些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24张P P T)ppt 精品课 件ppt 优秀课 件ppt下 载ppt课 件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课标
1、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掌握其沉积规律, 识记地质年代表 2、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历 程,掌握地球不同演化阶段的主要特征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24张P P T)ppt 精品课 件ppt 优秀课 件ppt下 载ppt课 件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思考
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一时代的地层 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A
B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24张P P T)ppt 精品课 件ppt 优秀课 件ppt下 载ppt课 件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24张P P T)ppt 精品课 件ppt 优秀课 件ppt下 载ppt课 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32张PPT)

生代由此告终。
19
• 寒武纪海洋景观复原
•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3.中生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2)地球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 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3)生物演化: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中后期,一些爬行 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 位。
②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 。中期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 晚期,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 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 密的森林。
(4)矿产: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5)物种灭绝: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
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
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层序规律是 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 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 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 ,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 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11
• 若岩层出现缺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 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 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 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 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 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3)生物演化:在此期间,地球也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 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冥古宙时期,只有一些有 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时期,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元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 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历史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1~3题。

甲乙
1.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主要发展过程是
A.物理演化B.化学演化 C.大气演化 D.生物演化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A.原核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3.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D.④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一种自然进化
B.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不大
C.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与生物进化无关
D.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
5.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太古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7.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8.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动漫电影风靡一时,电影中作为绿色能源的青青草原不断遭到破坏,“虎威太岁”居然是只假老虎,壁虎军师重返“一统天下”时期的计划也最终落空,最后“秘密武器”也只是生物进化的图谱。

(1)青青草原提供的绿色能源是________,植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壁虎军师想要重返“一统天下”的时期是指
A.太古代 B.古生代早期
C.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D.新生代第四纪时期
(3)曾轰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导致华南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先北移后南移 D.先南移后北移12.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 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 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增多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

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

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

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附1 课时分层作业地球的历史
1.B 2.D 3.C[第1题,在①时期以前,生命尚未出现,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第2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是无脊椎动物的大量出现。

第3题,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

]
4.D[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有关系,A错。

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巨大,改变了地球大气组成,B错。

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是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C错。

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D对。

] 5.B[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中生代末期,为白垩纪,B对。

古生代末期是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灭绝,A错。

太古代末期是动物萌芽发展的初期阶段,C错。

新生代末期是人类时代,D错。

]
6.B7.C[第6题,动物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

第7题,煤炭是地质时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石炭—二叠纪时期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
8.C[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
9.【解析】第(1)题,青青草原为生物能,植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转化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

第(2)题,爬行类“一统天下”的时期为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第(3)题,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华南虎消失。

【答案】(1)生物能光合作用
(2)C
(3)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空间不断扩展,华南虎生存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导致华南虎因难以生存和繁衍而消失。

10.B[试题分析:明确地质年代的顺序,了解各时代动植物的演化特点。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级,太古代最老,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级。

]
11.D12.C[第11题,读图可知,3000年前至清代,亚洲象分布北界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排列。

在此过程中,亚洲象分布北界先南移(3000年前至明代),后北移(清代),故选D项。

第1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亚洲象生活于湿热地区,其分布范围北界可表征湿热气候范围北界。

读图可知,明朝明湿热气候范围北界南移,即气候变冷明显,全球冰盖面积较大,故C项正确。

]
13.
【解析】(1)命名时应突出生物化石这一关键主题。

(2)野外考察应有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回答合理即可。

(3)应熟知地质年代表,知道一些典型化石出现的年代等。

(4)结合现在的青藏高原的环境以及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①沉积古生②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①海洋陆地②抬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