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大棚种植的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制作大棚种植香菇

如何制作大棚种植香菇

如何制作大棚种植香菇种植香菇的大棚是一种环境控制的种植方式,利用大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来创造一个适合香菇生长的环境。

下面是如何制作大棚种植香菇的详细步骤:1. 选址和筹备选择一个适合建造大棚的地方,通常需要平整的地面和一定的光照条件。

确认选址后,进行土地准备工作,清除杂草并翻耕土壤。

2. 大棚设计和建造根据需要种植香菇的规模和类型设计大棚的尺寸和结构。

常见的大棚类型有塑料膜覆盖大棚、温室大棚和钢结构大棚等。

建造大棚时,注意保证大棚的密闭性和隔热性,以便控制温度和湿度。

3. 购买种菇材料购买香菇菌种和培养底材。

香菇菌种可以在农业科技公司或互联网上购买,培养底材通常为稻草、木屑或秸秆等。

4. 准备菌种将购买的香菇菌种搬到干净的操作台上,用消毒的刀将菌种分成若干小块,每块约为50克。

将小块菌种放置在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20分钟,使其复苏。

5. 培养底材的准备根据所选的培养底材,在一个大容器中将底材进行清洗和蒸煮。

清洗后,将底材放入锅中煮沸约30分钟,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6. 填充和堆料将所准备好的培养底材填充至种植容器中,每一层培养底材的厚度约为10-15厘米。

填充完毕后,将其用蒸汽杀灭细菌,然后堆积成圆锥形,使底部稍宽,顶部略尖。

7. 菌种接种将复苏好的菌种均匀地撒在堆料的顶部,并轻轻拍压。

接种后,将堆料覆盖以遮光布或湿纸巾。

8. 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大棚内,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成功种植香菇的关键。

温度控制在15-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

可以使用加湿器和通风设备来调节湿度和温度。

9. 管理生长过程菌丝生长期通常需要2-3周,此时要注意保持底材的湿润,并注意补充适量的水。

菌丝生长到覆盖整个底材表面后,可以将遮光布取下,允许适量的光照进入。

10. 香菇的果体生长菌丝生长完全后,香菇的果体开始生长。

此时需要控制湿度并适时喷水,以保持适宜的水分,同时注意通风和光照。

11. 采摘香菇的生长周期通常为15-20天。

大棚种植香菇

大棚种植香菇

大棚种植香菇现在大棚种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就连香菇也“逃不出”大棚的“魔爪”。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种植香菇方法,一起来看看。

大棚种植香菇方法一、香菇的生长生活条件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原来为野生,后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成。

它的生长生活条件包括:营养、水分、温度空气、光照、酸碱度(PH值)等。

1、营养营养是香菇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

香菇的生长主要依靠菌丝分泌各种酶,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维生素等。

因此,香菇生长的营养包括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

(1)碳源碳源是香菇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源。

栽培香菇的碳源有:糖类、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我们用以栽培香菇的木屑、棉籽壳等就是提供碳源。

(2)氮源氮源是合成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所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香菇菌丝可吸收利用某些有机氮,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氮源。

我们添加的麦麸、米糠主要就是提供氮源。

碳源和氮源的比例即碳氮比(C/N)是香菇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

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保持在25~40∶1为好;在生殖生长阶段,最适宜的碳氮比是63~73∶1,氮含量过高会抑制原基的分化。

(3)矿质元素香菇所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有磷、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硼、钴、钼等需求量甚微,但也是香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4)维生素类因香菇菌丝自身可以合成一般维生素,但不能合成维生素B1,只能从培养基中吸收利用。

在代料栽培中,培养基的营养组成不仅要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满足栽培后期子实体发生发育的需要。

2、水分香菇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

适宜菌丝生长的含水量为60%~65%,出菇时以52%~6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应不低于85%。

但在菇蕾发生后,在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如55%~68%)的条件下,只要其他条件适宜,则可长成品质更优的花菇。

大棚种植香菇实施方案

大棚种植香菇实施方案

大棚种植香菇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大棚种植香菇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大棚,大棚应该保持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地面平整,环境温度适宜。

其次,准备好种植材料,一般选择玉米秸秆、稻草等作为香菇的基材。

接着,准备好菌种,选择优质的香菇菌种对于产量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做好大棚内的卫生消毒工作,保证种植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二、种植方法。

1. 基材处理和填充。

首先,将玉米秸秆或稻草进行切碎,然后进行蒸汽消毒,使其达到无菌状态。

接着,将处理好的基材填充到大棚内的种植床上,每层厚度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

填充完毕后,用水进行充分浇灌,使基材含水率达到60%-65%。

2. 菌种接种。

在基材填充完毕后,将香菇菌种均匀地撒播在基材表面,然后用一层薄土覆盖。

接着,进行覆膜,保持湿度和温度适宜,有利于香菇的生长。

3. 管理和养护。

在接种后,要保持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85%-90%的相对湿度和15-25摄氏度的温度。

同时要定期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喷水保湿,保持基材充分湿润。

三、病虫害防治。

在种植香菇的过程中,病虫害是需要重点防治的问题。

首先要做好大棚内的卫生工作,保持环境清洁。

其次,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此外,要做好大棚内的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四、采收和贮藏。

一般情况下,香菇的生长周期为25-30天左右。

当香菇菌丝覆盖整个基质表面,出现香菇头时,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时要轻拔,保持基质完整,不损伤下面的菌丝。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贮藏,一般采用冷藏或者真空包装的方式进行贮存。

五、总结。

大棚种植香菇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种植经验和技术。

通过合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科学的种植方法、严格的病虫害防治和合理的采收贮藏,可以获得丰收的香菇产品。

希望本文提供的大棚种植香菇实施方案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蘑菇怎么栽培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蘑菇怎么栽培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蘑菇怎么栽培大棚蔬菜技术帮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够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大棚蘑菇的种植也为人们大量享受蘑菇带来的美味提供了可能。

下面小编就要给大家讲讲大棚蘑菇究竟是怎样种出来的,方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蘑菇的认知。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1、选地搭棚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

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

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

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

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

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

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

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

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

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

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

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

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

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

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

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

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

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

最后罩上薄膜。

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

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大棚蘑菇种植是一种高效益、低投入、快速见效的农业种植方式。

以下是大棚蘑菇的种植方法:1.选址备地。

大棚蘑菇适合在通风良好、日照充足、湿度适宜的地方种植。

选择合适的土地,避免阴湿、低洼地区。

2.准备基材。

大棚蘑菇的基材主要选用秸秆、菌床、木屑等有机材料。

首先将材料切碎,然后堆积起来,进行堆肥处理。

处理时要注意控制水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3.堆结菌床。

将处理好的基材放入菌床中,每层厚度约20厘米,上下层之间留有2-3厘米的空隙。

菌床一般高度为40-50厘米。

填满菌床后,要用锄子轻轻拍实,使菌床表面平整。

4.菌种接种。

选择蘑菇菌种,将其均匀地撒在菌床表面。

接种量一般为每平方米5-7克。

接种后,用清洁的湿布覆盖菌床表面,保持湿度和温度。

5.菌丝生长。

菌床覆盖湿布后,应保持菌床湿润。

常规的湿度约为70-80%,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

菌丝生长期一般为15-20天。

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发现有问题及时处理。

6.覆土和盖膜。

当菌丝长到菌床表面时,可进行覆土处理。

将土壤平均覆盖到菌丝表面,厚度约为2-3厘米。

然后,在菌床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膜,防止水分蒸发和确保适宜的温度。

7.通风和浇水管理。

大棚蘑菇种植过程中,要保持好通风和及时浇水。

合理通风可以保持空气的流动,调节湿度和温度。

切忌过度通风,以免菌丝生长受到影响。

浇水时应避免喷射水流直接落在菌丝上,以免破坏菌丝的结构。

8.采摘与保养。

一般在菌丝长出蘑菇的6-8天后,即可开始采摘。

将蘑菇剪断,并用锋利的刀修整蘑菇柄,保持蘑菇的外观和质量。

每次采摘后要及时清理菌床上的残留物,保持菌床的干净卫生。

大棚蘑菇种植需要掌握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同时注意浇水和采摘的技巧。

通过科学管理和细致的操作,可以获得丰富的产量和高品质的蘑菇产品。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技术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蘑菇栽培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家庭经济活动。

在庭院经济大棚中种植蘑菇,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收入,还可以丰富膳食,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就介绍一下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的具体技术。

一、选址庭院经济大棚蘑菇栽培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场地,以便于管理和操作。

要选择在离水源、电源、道路近的地方,这样便于管理和作业。

要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样有利于蘑菇的生长和发育。

要选择在比较平整、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因为地势不利造成水积,影响蘑菇的生长。

二、准备原料在庭院经济大棚中栽培蘑菇,需要准备一些原料。

首先是菌种,蘑菇的培育需要用到蘑菇菌种,最常用的是平菇和香菇。

平菇适宜在温暖、潮湿环境下生长,香菇适宜在较为凉爽环境下生长。

其次是培养土,一般使用的是稻草、麦秸、玉米芯等质地松软的秸秆。

再次是蘑菇袋,蘑菇的培育需要用到塑料袋,常见的是黑色的环保塑料袋,这种袋子对光线的要求较低,适合蘑菇的生长。

最后是水源,栽培蘑菇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因此需要有充足的水源。

三、种植方法1. 菌种接种在栽培蘑菇前,首先需要进行菌种接种。

取一定量的菌种,将其均匀地撒在培养土表面,然后用封口机将培养土和菌种混合,并装进塑料袋中。

接着,在塑料袋上面用小刀划上几个小口(通风口),每隔一段时间要检查是否有外面的异物进入。

2. 培养土处理当培养土和菌种放进塑料袋中后,需要进行培养土的处理,即对培养土进行消毒。

消毒一般采用蒸汽消毒的方法,即将装有培养土和菌种的塑料袋放在高压锅里进行蒸汽消毒。

蒸汽温度一般控制在90摄氏度左右,蒸汽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需要蒸汽2-3小时。

3. 生长环境控制蘑菇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生长环境。

培养土潮湿,可以通过定期喷水保持湿度,要保持培养土表面有一层水珠。

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要点

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要点

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要点大棚栽培香菇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种植业方式,其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香菇产量和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大棚栽培香菇高产技术的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选址和建棚选址是大棚栽培香菇的第一步,应选择离城市近、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的地方。

在选址时要尽量远离工厂、化工厂、畜牧场等,以免大气污染对香菇生长带来影响。

建棚时应选择土地平整、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地方,大棚的朝向应朝向东南方向,这样可以充分接受阳光辐射,有利于香菇的生长发育。

二、温湿度控制大棚栽培香菇要注意控制温湿度,香菇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5℃,适宜的相对湿度是80%~90%。

在大棚内部要安装适量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湿度的平衡。

在夏季高温季节要做好遮荫措施,以防止高温对香菇的生长影响。

三、基床制作大棚栽培香菇的基床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基床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

基床的制作原则是要选择好的有机质原料,如稻草、木屑等,进行脱水、消毒处理后与适量的菌丝混合,然后覆盖一层土壤,并保持适量的湿度。

四、菌种选用大棚栽培香菇的菌种选用也是关键所在,菌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香菇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择菌种时应选择正规的菌种生产厂家,购买新鲜的、无病虫害的菌种。

合理控制菌种的使用量,保持菌种的新鲜和活力。

五、施肥管理大棚栽培香菇的施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施肥要合理,不能过量或者不足。

在基床覆土前要进行适量的有机肥施入,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同时要定期进行补充肥料,保持养分供应的平衡。

六、病虫害防治大棚栽培香菇的病虫害防治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加强大棚内外的卫生防护,保持大棚内通风良好,注意定期清理各种垃圾,禁止任何病虫害进入大棚。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防病虫害的扩散和发生。

七、采收管理大棚栽培香菇的采收管理是决定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一环。

在采收时要以手轻拔为主,不要破坏基床,避免对后续生长产生影响。

大棚蘑菇种植方法和步骤

大棚蘑菇种植方法和步骤

大棚蘑菇种植方法和步骤1、菇房准备菇房一般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最后就是要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

2、养料堆制蘑菇种植养料的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一般在七月份的时候开始进行养料的堆制,我们需要将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堆起来进行发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需要翻一次堆,大概半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了。

3、消毒杀菌养料堆制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将菇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然后将养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铺好,然后将菇房的门窗关闭,将室内的温度调高到六十度左右,三个小时之后,将温度调低到五十度左右,维持这个温度一周,让养料彻底的发酵,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还能对养料进行消毒杀菌,使养料中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这对蘑菇的生长有很大好处。

4、接种覆土等到养料的温度降低到二十五度左右的时候,这时就可以进行蘑菇接种了,将养料在菇床上整平,每个菇床上养料的厚度要达到十五厘米左右,采用穴播的方式进行接种,每株间的间隔大概是十厘米左右,如果想要提高它的发菌速度,那么可以尽量播密一些,接种之后需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并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后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即可等待发菌。

5、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是蘑菇种植中最关键的一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我们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菇初期湿度一般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后期慢慢的恢复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左右。

浇水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十度到十八度左右,在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二十到二十八度左右,这样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菇大棚种植的方法
1发菌期的管理:
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 10天之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

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料温控制在30℃以下。

若料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

料温稳定后,
就不必掀动薄膜。

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料层内生长,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
25 ℃。

发现杂菌污染,可将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处,或用0.3%多菌灵揩擦。

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

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 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2出菇期的管理:
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
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

还要根据湿度进行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调
至80%以上。

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就扭结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蕾堆。

这时可向空间喷雾,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喷水,以免影响菌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

同时要支起塑料薄膜,这样既通风又保湿,室内温度可
保持在15—18℃。

菌蕾堆形成后生长迅速,2—3天菌柄延伸,顶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圆形的原始菌盖形成时,把覆盖的薄膜掀掉,可向料面喷少量水,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

一般每天喷2—3次,温度保持在15℃左右。

一、喷水管理要看菌棒表面水分,防霉菌。

菌棒表皮稍干时喷水,湿度不可过高,以
免造成霉菌烂棒。

一般在上午采完菇后,进行喷水,喷水后要适时通风。

注意阴雨天不喷,采前不喷,菌棒湿润不喷。

二、菇棚通风要灵活,防缺氧。

每天结合采菇打风口增加新鲜空气。

气温高于20℃时揭开棚膜、后墙风口进行通风,闷热天、阴雨天全揭开。

气温高于25℃时每天揭棚膜通风
2-3次,每次约30分钟。

三、温差刺激要适度,防失控。

每采完一潮菇使菌丝复壮后,白天盖严保温被,夜间
掀起保温被,形成10℃温差,促使菇蕾发生,连续3-4天。

若温差刺激不当,将影响出菇。

四、霉菌清理要及时,防污染。

每采完一批菇后,用小刀把菌棒上长有霉菌的部位剔除,集中处理,防止污染。

在菇床上排好处理后的菌棒,让其通风,稍干后增湿。

五、菌棒注水要适量,防过量。

菌棒注水是春季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但不可过量,以免造成霉菌烂菇。

六、采菇要适时,防开伞。

1、通风换气除湿。

通风换气是降湿的好办法。

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会引起
连栋温室室内温度下降。

如果通风时温度下降过快,要及时关闭通风口,防止温度骤然下
降使蔬菜遭受危害。

2、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重要
措施。

3、升温降湿。

采用这种方法既可满足蔬菜对温度的需要,又可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当植株长到具有抵抗力时,浇水闭棚升温达30℃左右持续1小时,再通风排湿。

3-4小时
后棚温低于25℃时可重复1次。

4、采用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

透湿和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如无纺布能够
阻止棚内表面结露,并可防止露水落到植株上,从而降低连栋温室空气湿度。

5、自然吸湿。

可以利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
到降湿目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