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与面积中考试题荟萃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勾股定理必刷易错30题(解析版)

中考数学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勾股定理必刷易错30题(解析版)

专题01勾股定理(易错30题3种题型)一、探索勾股定理1.(2023春·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在ABC 中,5AB AC ,6BC ,D 是BC 的中点,则ABC 的面积为()A .12B .24C .10D .20【答案】A【分析】如图,过A 作AD BC 于,D 证明224,3,CD BD AD AC CD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过A 作AD BC 于,D 5,6AB AC BC ,∴223,4,CD BD AD AC CD ∴116412.22ABC S BC A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证明CD BD 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3春·山东临沂·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是()A .13B .14C .15D .26【答案】A 【分析】分别设正方形F 、G 、E 的边长为x 、y 、z ,由勾股定理得出29x ,26y ,222z x y ,即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为2z .【详解】解:如图,分别设正方形F 、G 、E 的边长为x 、y 、z ,则由勾股定理得:2358x ,2235y ,222z x y ,即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为:28513z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023春·辽宁营口·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ABC 中,CE 平分ACB 交AB 于点E ,CF 平分ACD ,EF BC ∥,EF 交AC 于点M ,若5CM ,则22CE CF ()A .75B .100C .120D .125【答案】B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推出ECF △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222CE CF EF ,进而可求出22CE CF 的值.【详解】解:CE ∵平分ACB ,CF 平分ACD ,12ACE ACB ,12ACF ACD ,即1()902ECF ACB ACD ,EFC 为直角三角形,又EF BC ∥∵,CE 平分ACB ,CF 平分ACD ,ECB MEC ECM ,DCF CFM MCF ,5CM EM MF ,10EF ,由勾股定理可知222100CE CF EF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证明出ECF △为直角三角形.4.(2023春·安徽合肥·八年级校考期中)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4,5,7a b c ,则ABC 的面积为.【答案】46【分析】作CD AB 于点D ,设AD x ,则7BD x ,先根据2222AC AD BC BD 求出x ,再求出C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作CD AB 于点D ,设AD x ,则7BD x ,由勾股定理得,2222AC AD BC BD ,∴ 2222547x x ,解得297x =,∴22222986577CD AC AD,∴ABC 的面积为∶1186746227AB CD .故答案为:46.【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和b ,斜边为c ,那么222 a b c .也就是说,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5.(2023春·海南海口·八年级统考开学考试)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4BC ,分别以AB AC 、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1S 、2S ,则12S S .【答案】2π【分析】根据半圆面积公式结合勾股定理,知12S S 等于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详解】解:2222121111228228AB AC S AB S AC ,所以 2221211288S S AC AB BC ,故答案为:2π.【点睛】此题根据半圆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证明: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重在验证勾股定理.6.(2022秋·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零件(ABC ,其中90ACB ),放置在一凹槽内,三个顶点A 、B 、C 分别落在凹槽内壁上,已知90ADE BED ,测得3cm 4cm AD BE ,,该三角形零件的面积为2cm .【答案】12.5/1122/252【分析】先证明ACD CBE ≌得到4cm CD BE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5cm AC ,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90ACB ,∴90DCA ECB ,∵90ADE BED ,∴90DAC DCA ,∴DAC ECB ,又∵AC CB ,∴ AAS ACD CBE △≌△,∴4cm CD BE ,在Rt AD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5cm AC AD CD ,∴2112.5cm 2ABC S AC BC △,∴该三角形零件的面积为212.5cm ,故答案为:1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证明ACD CBE ≌得到4cm CD BE 是解题的关键.7.(2023春·湖北恩施·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55 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且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 为格点四边形.(1)求AD 的长;(2)仅用无刻度的直尺过点C 作CE AD ,垂足为E ,并简单说明理由.【答案】(1)5(2)见解析【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选取格点,,,F H G M ,作射线,MF GH ,两射线的交点为I ,连接CI 交AD 于点E ,则点E 为所求的点.【详解】(1)解:由图可知,AD 是直角边分别为3,4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故22345AD (2)解:选取格点,,,F H G M ,作射线,MF GH ,两射线的交点为I ,连接CI 交AD 于点E ,则点E 为所求的点.取格点,K L ,∵4,3,90IK AL CK DL CKI DLA∴IKC ALD△≌△KIC DAC90DAC ACE KIC ACECE A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相关数学结论是解题关键.8.(2023春·广西贺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Rt ABC △中,90C ,AM 是中线,MN AB ,垂足为点N ,求证:222AN BN AC .【答案】见解析【分析】在直角三角形BNM 和ANM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222BN BM MN ,222AN AM MN ,然后得到22222222()()BN AN BM MN AM MN BM AM ;又在直角三角形AMC 中,222AM AC CM ,代入前面的式子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证明:MN AB ∵于N ,222BN BM MN ,222AN AM MN 2222BN AN BM AM ,又90C ∵,222AM AC CM 22222BN AN BM AC CM ,又BM CM ∵,222BN AN AC ,即222AN BN A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线;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2023秋·河南南阳·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长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AB 上,将长方形ABCD 沿直线DE 折叠,点A 恰好落在边BC 上的点F 处,若5AE ,3BF ,求CD 的长【答案】9【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5EF AE ,再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5EF AE .∵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90B Ð=°,AB CD ,∴2222534BE EF BF ,∴549CD AB AE BE .即CD 的长为9.【点睛】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10.(2023春·陕西商洛·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一文物C (看作一点)被探明位于地面A 点垂直往下36米处,由于A 点下有障碍物,考古人员不能垂直下挖,他们从距离A 点15米的B 处斜着挖掘,已知障碍物不在线段BC 上,则要取出文物C 至少要挖()A .39米B .3119米C .42米D .51米【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4,4890AB AC BAC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4,4890AB AC BAC ,,∴2222153639BC AB A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2023春·河北保定·八年级校考期中)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在用弦图验证勾股定理时,用到的面积相等关系是()A .ABH EFGHS S 正方形△B .ABCD EFGH S S 正方形正方形C .4ABH EFGH ABCDS S S 正方形正方形△D .2ABH ABCD EFGHS S S 正方形正方形△【答案】C 【分析】设DE AH BG CF a ,AE BH CG DF b ,根据题意求出224ABH EFGH S S a b 正方形 ,22ABCD S a b 正方形,进而求解即可.【详解】设DE AH BG CF a ,AE BH CG DF b ,∴ 2221442ABH EFGH S S b a ab a b 正方形 ,22222ABCD S AD DE AE a b 正方形,∴4ABH EFGH ABCD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12.(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 表示的数是()A .1B .2C .3D .5【答案】B 【分析】由于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1,可知O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B 的长,即可得到B 点表示的数.【详解】解:∵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1,∴在等腰直角OAB 中,22112O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根据四边形OABC 为正方形判断出OAB 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3.(2023春·河南新乡·八年级统考期中)《九章算术》卷九中记载:今有立木,系索其末,委地四尺,引索却行,去本八尺而索尽,问索长几何?译文:今有一竖立着的木柱,在木柱的上端系有绳索,绳索从木柱上端顺木柱下垂后,堆在地面的部分尚有4尺,牵着绳索(绳索头与地面接触)退行,在距木柱根部8尺处时绳索用尽,问绳索长是()A .5尺B .6尺C .8尺D .10尺【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得,绳索,木桩形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绳索长.【详解】解:设绳索长为x 尺∴根据题意得: 22248x x 解得10x .∴绳索长为10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14.(2023春·重庆忠县·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这是某种牛奶的长方体包装盒,长、宽、高分别为5cm 、4cm 、12cm ,插吸管处的出口到相邻两边的距离都是1cm ,为了设计配套的直吸管,要求插入碰到底面后,外露的吸管长度要在3cm 至5cm 间(包括3cm 与5cm ,不计吸管粗细及出口的大小),则设计的吸管总长度L 的范围是.【答案】16cm 17cmL 【分析】当吸管与长方体上、下底面垂直时,位于盒体内的长度最短,为12cm ,则15cm 17cm L ;如图,当吸管底端位于点A 时,位于盒体内的长度最长,经过点A ,D ,E 的截面如下图1,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得,5cm DE ,Rt ADE △中,13cm AE ,则16cm 18cm L ;综上,吸管垂直于底面时外露的部分最长,底端底端位于点A 时,外露的部分最短,所以吸管长度范围为16cm 17cm L .【详解】解:当吸管与长方体上、下底面垂直时,位于盒体内的长度最短,为12cm ,外露的吸管长度要在3cm 至5cm 间,则15cm 17cm L ;如图,当吸管底端位于点A 时,位于盒体内的长度最长,经过点A ,D ,E 的截面如下图1,如图2为长方体上底面,5cm DG ,4cm CG ,1cm EH CH JG ,∴4cm DJ DG JG ,3cm JE GH CG CH ,∴225cm DE DJ JE .如图1,Rt ADE △中,222212513(cm)AE AD DE ,外露的吸管长度要在3cm 至5cm 间,则16cm 18cm L ;综上,吸管垂直于底面时外露的部分最长,底端位于点A 时,外露的部分最短,所以吸管长度范围为16cm 17cm L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截面图,勾股定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熟练勾股定理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5.(2023春·广东惠州·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把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答案】120【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 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EF △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在Rt AEF 中,222213125AE EF AF ,∴110251232AEF S AE AF ,∴阴影部分的面积430120 .故答案是: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16.(2023春·全国·八年级期末)如图,长方形ABCD 的边AD 在数轴上,若点A 与数轴上表示数1 的点重合,点D 与数轴上表示数4 的点重合,1AB ,以点A 为圆心,对角线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与数轴负半轴交于一点E ,则点E 表示的数为.【答案】110 /101【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 的长度,进而求得该点与点A 的距离,再根据点A 表示的数为1﹣,可得该点表示的数.【详解】解:在长方形ABCD 中,1(4)31AD AB CD ,,∴22223110AC AD CD ,则点A 到该交点的距离为10,∵点A 表示的数为1 ,∴该点表示的数为:110 ,故答案为:11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17.(2023秋·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对于一个图形,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1)如图1所示的大正方形,是由两个正方形和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的.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的数学等式是_______;(2)将图1中两个阴影的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切开,则可以得到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大正方形时,中间空白图形是边长为c 的正方形.试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中间正方形的面积,并探究a b c 、、之间满足怎样的等量关系.(3)应用:已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6和8,求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答案】(1)2222()a b ab a b (2)222c a b(3)245【分析】(1)空白部分是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空白部分也可以看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2)中间的是边长为c 的正方形,因此面积为2c ,也可以从边长为()a b 正方形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3)利用(2)中等式求出斜边,再利用面积法求出结果.【详解】(1)解:方法一:空白部分是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即22a b ;方法二:空白部分也可以看作边长为()a b 的面积,减去两个长为a ,宽为b 的长方形面积,即2()2a b ab ,由两种方法看出2222()a b ab a b ,故答案为:2222()a b ab a b ;(2)中间正方形的边长为c ,因此面积为2c ,也可以看作从边长为()a b 的面积减去四个两条直角边分别a 、b 的面积,即22()2c a b ab ,整理得:222c a b ;(3)∵6a ,8b ,∴斜边226810c ,∴斜边上的高为6824105 ,答:斜边的长为245.【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勾股定理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形,利用面积得出等量关系.18.(2023春·山西忻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与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我国是最早了解和应用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古代印度、希腊、阿拉伯等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和应用,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证明了勾股定理,在西方,勾股定理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勾股数组,在课本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以下是毕达哥拉斯等学派研究出的确定勾股数组的两种方法:方法1:若m 为奇数 3m ,则a m , 2112b m 和2112c m 是勾股数.方法2:若任取两个正整数m 和 n m n ,则22a m n ,2b mn ,22c m n 是勾股数.任务:(1)在以上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证明以a ,b ,c 为边长的ABC 是直角三角形.(2)学校园林设计师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兰花,已知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且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勾股数,较短的直角边长为7m ,要求在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需要摆放一盆兰花,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间隔1米摆放一盆兰花,请你计算出总共需要的兰花数量.【答案】(1)见解析(2)总共需要兰花220盆【分析】(1)方法一:21(1)02m c a ,10c b 得c a ,c b ,进行计算得222221=(1)2a b m c,即可得;方法二:先求出a 、b 、c 的平方,即可作答,(2)根据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且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勾股数,较短的直角边长为7m 得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7m 24m 25m ,,,则方形AHFD 的边长为31m ,正方形BCEG 的边长为25m ,根据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需要摆放一盆兰花,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间隔1米摆放一盆兰花,即可得正方形AHFD 上摆放兰花的盆数,方形BCEG 上摆放兰花的盆数,即可得【详解】(1)解:方法一:∵ 222111121(1)0222c m m m c m a m,10c b ,∴c a ,c b ,222224222211(+21)=1(121)42a b m m m m c m ,∴a ,b ,c 为边长的ABC 是直角三角形;方法二:∵22a m n ,2b mn ,22c m n ,∴424222m m a n n ,2224b m n ,422242c m m n n ,∴222 a b c ,∴a ,b ,c 为边长的ABC 是直角三角形;(2)解:∵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且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勾股数,较短的直角边长为7m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7m 24m 25m ,,,∴正方形AHFD 的边长为:7+24=31(m),正方形BCEG的边长为:25m,∵在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需要摆放一盆兰花,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间隔1米摆放一盆兰花,∴正方形AHFD上摆放兰花的盆数为:32+31+31+30=124(盆),正方形BCEG上摆放兰花的盆数为:244=96(盆),∴总共需要的兰花数量为:124+96=220(盆),答:总共需要兰花220盆.【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这些知识点.19.(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问题情境:勾股定理是一个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下面利用拼图的方法探究证明勾股定理.定理表述:(1)请你结合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可以选择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叙述);尝试证明:(2)利用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构造出如图2的直角梯形,请你利用图2证明勾股定理.定理应用:(3)某工程队要从点A向点E铺设管道,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直接沿着线段AE铺设,需要绕道沿着矩形的边AB和BC铺设管道,经过测量16BE 米,已知铺设每米管道需资金1000元,请你帮助工AB 米,12程队计算绕道后费用增加了多少元?【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8000元【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进行求解;(2)根据等积法可进行求解;(3)利用勾股定理可进行求解.【详解】解:(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2) 21122S a b a b a b 梯形,2ABE ABCS S S 梯形211222c ab 212c ab ,∴221122a b c ab ,∴222 a b c ;(3)在Rt ABE △中,2220AE AB BE ,∴ 16122010008000 (元);答:增加了800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2023春·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池塘边有两点A ,B ,点C 是与BA 方向成直角的AC 方向上一点,测得18m,30m AC BC .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答案】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24m【分析】直接由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90,18m,30m BAC AC BC ,∴ 2222301824m AB BC AC ,答: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24m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三、勾股定理的应用21.(2023秋·安徽芜湖·九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18cm AB ,12cm BC ,10cm BF ,点M 在棱AB 上,且6cm AM ,N 是FG 的中点,一只蚂蚁要沿着长方体盒子的表面从点M 爬行到点N ,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A .20cmB .2106cmC . 12234cmD .18cm【答案】A 【分析】利用平面展开图有两种情况,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N 的长即可.【详解】解:如图1,∵18cm AB ,12cm BC GF ,N 是FG 的中点,∴16cm 2FN FG ,∴ 18612cm BM , 10616cm BN ,∴ 22121620cm MN ;如图2,∵18cm AB ,12cm BC GF ,N 是FG 的中点,∴16cm 2FN FG ,∴ 186618cm PM ,10cm NP ,∴2218424210610MN .∵202106 ,∴蚂蚁沿长方体表面从点M 爬行到点N 处的最短路程为20cm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图的最短路径问题和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展开图有两种情况分析得出是解题关键.22.(2023春·山东临沂·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一艘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以12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向西南方向航行,经过1.5小时后它们相距()A .25海里B .30海里C .40海里D .32海里【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且东北和东南的夹角为90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1.5小时和速度可以计算AC ,BC 的长度,在直角ABC 中,已知AC ,BC 可以求得AB 的长.【详解】解:如图,作出图形,因为东南和西南的夹角为90 ,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在Rt ABC △中,16 1.524(km)AC ,121.518(km)BC ,则2222241830(km)AB AC BC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题中确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并且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B 是解题的关键.23.(2023春·河南信阳·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笔记本电脑的张角大小的实践探究活动.如图,当张角为BAF 时,顶部边缘B 处离桌面的高度BC 为7cm ,此时底部边缘A 处与C 处间的距离AC 为24cm ,小组成员调整张角的大小继续探究,最后发现当张角为DAF 时(点D 是点B 的对应点),顶部边缘D 处到桌面的距离DE 为15cm ,则底部边缘A 处与E 之间的距离AE 为()A .20cmB .18cmC .12cmD .10cm【答案】A 【分析】勾股定理解Rt ABC △得出25cm AB ,勾股定理解Rt ADE △即可求解.【详解】解:依题意,247AC BC ,,在Rt ABC △中, 2225cm AB AC BC ,∵AB AD 25 ,15DE ,在Rt ADE △中, 2222251520cm AE AD DE,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2023春·四川南充·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6m 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8m 处,则这棵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长度是.【答案】16m /16米【分析】根据大树折断部分、下部、地面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m ,8m 6BC AC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6810AB (米).所以大树的高度是10616 (米).故答案为:16m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5.(2023春·湖北咸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一梯子AB 斜靠在竖直的墙AO 上,测得5m AO ,若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1m ,这时梯子的底端也沿水平方向向外滑动1m ,梯子到CD 的位置,则梯子的长度为m .【答案】41【分析】设m BO x ,利用勾股定理用x 表示出AB 和CD 的长,进而求出x 的值,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度.【详解】解:设m BO x ,由题意得:1m AC ,1m BD ,5m AO ,在Rt AOB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25AB AO OB x ,在Rt CO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22222511CD CO OD x ,∴ 22225511x x ,解得:4x ,∴ 22225441m AB AO BO ,即梯子AB 的长为41m .故答案为:41.【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6.(2023秋·八年级课时练习)《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记载了一道“折竹”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问折者高几何?”题意:一根竹子原高1丈(1丈=10尺),中部有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多高?设折断处离地面x 尺,则根据题意列方程为:.【答案】 222310x x 【分析】设折断处离地面x 尺,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设折断处离地面x 尺,根据题意可得:2223(10x)x ,.故答案为:2223(10x)x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2023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矩形ABCD 中,8cm AB ,12cm BC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 B C D A 运动,速度是2cm /秒;点Q 从点C 出发沿C B A D C 运动,速度是4cm /秒,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 秒.(1)当1t 时,连接PQ ,PQcm ;(2)若P 、Q 两点第一次相遇时,t秒;第2次相遇时,t 秒.【答案】1010310【分析】(1)先求得8216BP ,12418BQ ,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根据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得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再求出第二次相遇的时间即可.【详解】解:(1)当1t 时,8216BP ,12418BQ ,∴226810PQ ,故答案为:10(2)若P 、Q 两点第一次相遇时,10812243t (秒),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的时间为: 202812243,故P 、Q 两点第2次相遇时,10201033t(秒)故答案为:103;10.【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抓住“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是解题关键.28.(2023秋·河南郑州·八年级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校考开学考试)如图,长方体的长15cm BE ,宽10cm AB ,高20cm AD ,点M 在CH 上.且5cm CM .(1)求线段DM的长;(2)一只蚂蚁如果耍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M,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答案】(1)55DM(2)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25cmCD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性质求出10(2)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然后根据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利用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根据立体展开成平面图形情况分类讨论进行进行比较.【详解】(1)解:10CM ,AB CD∵,52222,10555DM CD CM线段DM的长为55.(2)解:只要把长方体的右侧表面剪开与前面这个侧面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长方形,如第1个图∵长方体的宽为10cm,高为20cm,点B离点C的距离是5cm22AM2010525cm要把长方体的右侧表面剪开与上面这个侧面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长方形,如第2个图:22AM20510529cm只要把长方体的上表面剪开与左面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长方形,如第个图32220105537cmAM∵25529537∴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25cm.【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拓展应用,“化曲面为平面”是解决“怎样爬行最近”这类问题的关键.29.(2020秋·广东佛山·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巷子宽5米,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顶端到地面的距离AC 为3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梯子顶端到地面的距离ED 为2米,则CB 的长度为多少?【答案】CB 的长度为2米.【分析】根据勾股定理222AC BC AB ,222BD DE BE ,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根据勾股定理得,222AC BC AB ,222BD DE BE ,∵AB BE ,∴2222AC BC BD DE ,∴ 2222352BC BC ,∴2BC ,答:CB 的长度为2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30.(2023春·云南昭通·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 为某街心花园的平面图,经测量50m AB BC AD ,503m CD ,且90B Ð=°.(1)试判断A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射线BA 为公园的车辆进出口道路(道路的宽度忽略不计),工作人员想要在点D 处安装一个监控装置来监控道路BA 的车辆通行情况,且被监控的道路长度要超过65m .已知摄像头能监控的最大范围为周围50m (包含50m ),请问该监控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2 1.4 ,3 1.7 )【答案】(1)直角三角形,见解析(2)符合要求,见解析【分析】(1)根据90B Ð=°,勾股定理求出AC ,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2)过点D 作DE BA 于点E ;作A 点关于DE 的对称点A ,连接DA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45BAC ,根据90DAC ,则45DAE ∠,三角形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 ,可推出AA ,即可.【详解】(1)解:(1)ACD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90B Ð=°,50m AB BC AD ,∴在Rt ABC △中222AB BC AC ,∵25000AC ,∵22502500AD , 25037500CD ,∴227500AD AC ,∴22AD AC CD ,∴CAD 是直角三角形.(2)符合要求,理由如下:过点D 作DE BA 于点E ;作A 点关于DE 的对称点A ,连接DA ,∴90DEA ,∵90B Ð=°,AB BC ,∴45BAC ,∵90DAC ,∴45DAE ∠,∴DE AE ,∴在Rt DEA V 中222DE EA AD ,∴222500AE ,∴252AE ,∴50270m AA ,∵70m 65m ,∴该监控装置符合要求.。

(完整版)《勾股定理》历年中考难题

(完整版)《勾股定理》历年中考难题

(完整版)《勾股定理》历年中考难题勾股定理1.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b ,a ,a+b 且a 、b 都为正整数,则三角形其中一边长可能为( )A 、61B 、71C 、81D 、9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2,0),若点C 在一次函数y=-21x+2的图象上,且△ABC 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如图,△P 1OA 1,△P 2A 1A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 1,P 2在函数xy 4 (x >0)的图象上,斜边OA 1,A 1A 2都在x 轴上,则点A 2的坐标是 ( )4、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10,0)、C (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边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5、如图,EF 为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将∠A 沿DK 折叠,使它的顶点A 落在EF 上的G 点,则∠DKG=_______.6、以边长为2厘米的正三角形的高为边长作第二个正三角形,以第二个正三角形的高为边长作第三个正三角形,以此类推,则第十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 )A 、2×(22)10厘米 B 、2×(21)9厘米 C 、2×(23)10厘米 D 、2×(23)9厘米 7、在△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CD=3,AB=6,BC+AC=8,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8、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正方形A 的边长为6cm,正方形B 的边长为5cm ,正方形C 的边长为5cm,则正方形D 的面积是_______cm 2.9、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10、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已知点P 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PD+PE+PF 等于( )A 、3B 、23C 、43D 、无法确定11、如图Rt △ABC 中,AB=BC=4,D 为BC 的中点,在AC 边上存在一点E ,连接ED ,EB ,则△BDE 周长的最小值为( )A 、25B 、23C 、25+2D 、23+2。

八年级数学下册 勾股定理中考考点梳理及练习(含答案) 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 勾股定理中考考点梳理及练习(含答案)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第18章勾股定理-中考链接趋势一直接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的计算题1.〔•2021,•〕•假设电视机屏幕为矩形长为52cm, “某个电视机屏幕大小是65cm〞的含义是矩形对角线长65cm,如图1•所示•,•那么该电视机屏幕的高•CD•为_____cm.图1 图2 图32.〔2021,〕如图2所示,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正好落在BC边上F点处,CE=3cm,AB=8cm,那么图中阴影局部面积为_______.3.〔202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那么此三角形直角边的长为_____.4.〔202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长分别是25cm和15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5.〔2021,〕要在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小聪根据实际情况,以旁为x轴,建立了如图3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测得A点的坐标为〔0,3〕,B点的坐标为〔6,5〕,•那么从A,B两点到奶站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6.〔2021,宁夏〕如下列图,△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于N,假设AC=4,MB=2MC,求AB的长.7.〔2021,〕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求证:BE′=BF;〔2〕设AE=a,AB=b,BF=c,试猜想a,b,c之间的一种关系,并给予证明.答案1.39 2.30cm 3 4.1505.10 点拨:作过B关于的对称点B′,连结AB′.求出AB′的长. 6.连结AM.∵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MA=MB,∴MA=2MC,∴MA2=MC2+42,MC2=16 3,∴BC2=9MC2=48AB2=AC2+BC2=16+48=64=82.∴AB=8.7.〔1〕由题意得B′F=BF,∠B′FE=∠BFE,在长方形ABCD中,AD∥BC,∴∠B′EF=∠BFE,∴∠B′FE=∠B′EF.∴B′F=B′E,∴B′E=BF.〔1〕∵a,b,c三者关系不唯一,有两种可能情况.①a,b,c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2+b2=c2.证明:连结BE,那么BE=B′E,由〔1〕知B′E=BF=c,∴AE2+AB2=BE2,∵AE=a,AB=b,∴a2+b2=c2.②a,b,c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b>c.证明:连结BE,那么BE=B′E,由〔1〕知B′E=BF=c,∴BE=c,在△ABE中,AE+AB>BE,∴a+b>c.。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勾股定理》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一、单选题1.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7,b=24,c=25 B.Ba= √41,b=4,c=5C.a= 34,b=1,c= 54D.a=40,b=50,c=602.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的中点,MN⊥AC于点N,则MN等于()A.65B.95C.125D.1653.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7和9,则b的面积为()A.16 B.2 C.32 D.1304.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图中找出格点C,使得△ABC是腰长为无理数的等腰三角形,点C的个数为()A.3 B.4 C.5 D.75.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S A=10,S B=8,S C=9,S D=4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S E=18B.S F=13C.S M=31D.S M−S E=176.如图,矩形OABC的边OA长为2,边AB长为1,OA在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对角线O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A.2.1B.√5C.2√2D.2√37.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b,那么(a+b)2的值为().A.49 B.25 C.13 D.18.如图,在△ABC中∠C=60°,AC=4,BC=3 .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AC于点D,则CD的长为()A.1 B.75C.32D.3二、填空题9.如图,△ABC中AB=AC=10,BC=16,△ABC的面积是.10.如图,在Rt△ABC中,∠C=90°,AC=3,以AB为一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EF,正方形的中心为O,且OC=4 √2,则BC=.1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点D在AB上,AD=AC,AF⊥CD交CD于点E,交CB于点F,则CF的长是12.某小区两面直立的墙壁之间为安全通道,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DE时,梯子底端A到左墙的距离AE为0.7m,梯子顶端D到地面的距离DE为2.4m,若梯子底端A保持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BC上,梯子顶端C到地面的距离CB为2m,则这两面直立墙壁之间的安全通道的宽BE为m.13.活动探究:我们知道,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已知△ABC中∠A=30°,AC=3,∠A所对的边为√3,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我们发现其中如图的△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满足已知条件的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三、解答题14.如图,点C在∠DAB内部,CD⊥AD于点D,CB⊥AB于点B,CD=CB,若AD=5,求AB的长.15.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AD=1,BD=4,CD=2.求证:∠ACB=90°.16.如图,一只小鸟旋停在空中A点,A点到地面的高度AB=20米,A点到地面C点(B、C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距离AC=25米.若小鸟竖直下降12米到达D点(D点在线段AB上),求此时小鸟到地面C 点的距离.17.如图,在△ABC中,∠ACB的平分线CD交AB于点D,E为AC边上一点,且满足∠AED=2∠DCB.(1)求证:DE∥BC;(2)若∠B=90°,AD=6,AE=9,求CE的长.18.如图,在正△ABC的AC,BC上各取一点D,E,使AD=CE,AE,BD相交于点M(1)如图1,求∠BME的度数;(2)如图2,过点B作直线AE的垂线BH,垂足为H①求证:2MH+DM=AE;②若BE=2EC=2,求BH的长.答案1.D2.C3.A4.C5.D6.B7.A8.B9.4810.511.1.512.2.213.2√3或√314.解:解法一:连结AC∵CD⊥AD于点D,CB⊥AB于点B∴∠CDA=∠CBA=90°在Rt△ABC与Rt△ADC中有AC=AC,CD=CB∴Rt△ABC≌Rt△ADC(HL)∴AB=AD=5解法二:连结AC∵CD⊥AD于点D,CB⊥AB于点B∴∠CDA=∠CBA=90°∵CD=CB∴由勾股定理得:AB= √AC2−BC2 = √AC2−CD2 =AD=515.证明:∵CD是△ABC的高∴∠ADC=∠BDC=90°.∵AD=1,BD=4,CD=2∴AC2=AD2+CD2=12+22=5,BC2=BD2+CD2=42+22=20,AB2=(1+4)2=25.∴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16.解:由勾股定理得;BC2=AC2−AB2=252−202=225∴BC=15(米)∵BD=AB−AD=20−12=8(米)∴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DB2+BC2=√82+152=17∴此时小鸟到地面C点的距离17米.答;此时小鸟到地面C点的距离为17米.17.(1)证明:∵CD平分∠ACB∴∠ACD=∠DCB即∠ACB=2∠DCB又∵∠AED=2∠DCB∴∠ACB=∠AED∴DE//BC;(2)解:∵DE//BC∴∠EDC=∠BCD,∠B=∠ADE=90°∵∠BCD=∠ECD∴∠EDC=∠ECD∴ED=CE∵AD=6,AE=9∴DE=√AE2−AD2=√92−62=3√5∴CE=3√5.18.(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C=60°又∵AD=CE ∴△ABD≌△CAE(SAS)∴∠BME=∠ABD+∠BAE=∠CAE+∠BAE=∠BAC=60°(2)解:①∵BH⊥AE ∠BME=60°∴∠HBM=30°∴BM=2MH∵△ABD≌△CAE ∴AE=BD=BM+MD=2MH+MD②过点E作EG⊥AB于点GBE=2EC=2 ∴AB=BC=3∴使用ABC=60°∴BG=1,AG=2,由勾股定理可得,GE= √3,AE= √7设HE=x,则AH= √7 -x由勾股定理得32-(√7 -x)2=22-x2解得x= √77再由勾般定理可得:BH= 3√21.7。

中考数学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勾股定理必刷基础30题(解析版)

中考数学考点大串讲(北师大版):勾股定理必刷基础30题(解析版)

专题01勾股定理(基础30题3种题型)一、探索勾股定理1.(2023春·黑龙江佳木斯·八年级校考期中)在Rt ABC △中,90C ,12a ,16b ,则c 的长为()A .26B .18C .20D .21【答案】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222 a b c ,即可.【详解】∵在Rt ABC △中,90C ,12a ,16b ∴2222121620c a b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2.(2022秋·江苏扬州·八年级仪征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A .1,2,3B .4,5,6C .6,8,10D .7,8,9【答案】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别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详解】解:A 、221236 ∵, 这组数不是勾股数;B 、222456+¹Q , 这组数不是勾股数;C 、2226810 ∵, 这组数是勾股数;D 、222789 ∵, 这组数不是勾股数,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的定义,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边满足222 a b 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3.(2023春·河北廊坊·八年级廊坊市第四中学校考期中)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正方形E 的面积是()A .47B .37C .34D .13【答案】A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而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故可得到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面积之和.【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F 的面积 正方形A 的面积 正方形B 的面积223534 ,同理,正方形G 的面积 正方形C 的面积 正方形D 的面积222313 ,∴正方形E 的面积 正方形F 的面积 正方形G 的面积341347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掌握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以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之和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2023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在ABC 中,90C ,若3AB ,则222AB BC AC .【答案】6【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得222BC AC AB ,再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在ABC 中,90C ∵,222BC AC AB ,2222222(3)6AB BC AC AB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5.(2023·北京丰台·二模)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三个正方形A ,B ,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用等式表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A B C S S S ,,之间的关系.【答案】A B CS S S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239A S ,2525B S ,正方形C 的边长为223534 ,∴ 23434C S ,∴A B C S S S ,,之间的关系为A B C S S S ,故答案为:A B C S S S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2022秋·七年级单元测试)数组3、4、5;5、12、13;7、24、25;9、40、41;……都是勾股数,若n 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较长直角边,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斜边为.【答案】1n /1n【分析】首先确定各勾股数中的较长直角边、斜边,认真观察,总结规律,不难得出.【详解】解:因为3、4、5中较长直角边是4、斜边是541 ;5、12、13中较长直角边是12、斜边是13121 ;7、24、25中较长直角边是24、斜边是25241 ;9、40、41中较长直角边是40、斜边是41401 ;…∴若n 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较长直角边,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斜边为1n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数之间的规律,认真观察是关键.7.(2023春·陕西安康·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在ABC 中,906cm 2cm ACB AC BC ,,,求AB 的长.【答案】210cm【分析】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在ABC 中,906cm 2cm ACB AC BC ,,,∴由勾股定理得222262210cm AB AC 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知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2023春·山东聊城·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某人从A 地到B 地共有三条路可选,第一条路是从A 地沿AB 到达B 地,AB 为10米,第二条路是从A 地沿折线AC CB 到达B 地,AC 为8米,BC 为6米,第三条路是从A 地沿折线AD DB 到达B 地共行走26米,若,,C B D 刚好在一条直线上.(1)求证:90C ;(2)求AD 和BD 的长.【答案】(1)见解析(2)AD 的长为17米,BD 的长为9米【分析】(1)通过计算得出222AC BC AB ,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2)先设一条线段长x ,根据已知条件及勾股定理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然后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8AC 米,6BC 米,10AB 米,∴222AC BC AB ,∴ABC 是直角三角形,即90C ;(2)解:设AD x 米,则 26BD x 米,∴ 62632CD BC BD x x (米),在Rt 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8(32)x x ,解得:17x ,则2626179x .答:AD 的长为17米,BD 的长为9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设未知数、运用方程解题是本题的关键所在.9.(2022秋·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①、图②均为43 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边长均为1.在图①、图②中按下列要求各画一个三角形.(1)与ABC 全等,以点B 为一个顶点,另外两个顶点也在格点上.(2)与ABC 全等,且不与ABC 重合.【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格点三角形即可;(2)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全等三角形即可.【详解】(1)解:如图①中,BCE 即为所求,(2)解:如图②所示,BFK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画格点三角形,画全等三角形,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0.(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哈尔滨市虹桥初级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AB 于D ,AC =4,BC =3,165AD ,求CD 、BD 的长.【答案】CD 的长为125,BD 的长为95【分析】在Rt △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CD ,在Rt △BCD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求出BD .【详解】解:∵CD ⊥AB ,∴∠ADC =∠BDC =90°,∴△ADC 和△BDC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CD 中,222AC AD CD ,∴22221612455CD AC AD ,在Rt △BCD 中,222BC CD BD ,∴2222129355BD BC CD ,答:CD 的长为125,BD 的长为9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根据图形判断出所求的边所在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1.(2023·山西忻州·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是3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赵爽弦图”.他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是()A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 .勾股定理C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D .斜边、直角边定理【答案】B 【分析】“赵爽弦图”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详解】解:由勾股定理相关的数学背景可知:“赵爽弦图”是对勾股定理的验证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数学背景.熟知相关数学史即可.12.(2023春·山西吕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毕达哥拉斯用图1,图2证明了.个重要的数学定理,他的思路是图1中拼成的正方形与图2中拼成的正方形面积相等,通过面积相等可以得到:222114422a b ab c ab ,整理得222 a b c .证明的这个定理是()A .勾股定理B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C .祖暅原理D .费马定理【答案】A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作答即可.【详解】解:由222114422a b ab c ab ,整理得222 a b c .而a 、b 、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证明的定理是勾股定理,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熟记勾股定理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13.(2023春·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中)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下列哪部著名数学著作中()A .《周髀算经》B .《九章算术》C .《海岛算经》D .《几何原本》【答案】A【分析】加强教材的阅读,熟记相关知识的来源与出处.【详解】解: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历史渊源,仔细阅读教材,熟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4.(2023春·黑龙江绥化·八年级校考期中)如下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2cm .【答案】49【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2749cm ,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E 、F 的面积之和为249cm ,∴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249cm ,故答案为49.【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 a b c .15.(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公元3世纪初,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注《周髀算经》时,创造了“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密铺构成的大正方形.如图,设勾3a ,弦5c ,则小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题.【详解】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2534b c a ,∴小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3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2023春·湖北宜昌·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求 a .【答案】15 /51【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算出斜边长度解题即可,注意是从-1开始.【详解】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221115BC CA .∵点C 表示-1,∴点A 表示的数是15a .故答案为: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意义和勾股定理,理解数轴的意义的是解答关键.17.(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照如下的位置摆放,使点A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90A D ,AE CD a ,AB ED b ,BE CE c .(1)填空:BEC ______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BEC 的面积 ______;根据割补法,由梯形的面积减去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得BEC 的面积 ______.(2)求证:222 a b c .【答案】(1)90,212c ,212c【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梯形ABCD 的面积,计算化简后,即可得出222 a b c .【详解】(1)解:AE CD a ∵,AB ED b ,BE CE c ,BAE ≌ SSS EDC ,ABE DEC ,90ABE AEB ∵,90AEB DEC ,90BEC ,BEC 的面积21122BE CE c,由梯形的面积减去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得BEC 的面积22222111112222222a b a b ab a ab b ab a b ab ab c ,故答案为:90,212c ,212c ;(2)证明:Rt ABE ∵ ≌Rt DEC △,AEB DCE ,BE EC c ,90D ∵,90DCE DEC ,90AEB DEC ,90BEC ,B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Rt ABE Rt CDE Rt BEC ABCD S S S S ∵梯形,2222AB CD AD AE AB ED DC BE EC,即2222a b a b ab ba ca ,2222222a ab bc ab ,222a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梯形,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2021秋·黑龙江绥化·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某开发区有一块四边形空地ABCD ,如图所示,现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A =90°,∠CBD =90°,DB =5m ,CD =13m ,DA =4m ,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需要多少投入【答案】需要投入资金为7200元【分析】仔细分析题目,需要求得四边形的面积才能求得结果,连接BD,在直角三角形CBD中由勾股定理可求BC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可求得BA的长,由此看,四边形ABCD由Rt△ABD和Rt△DBC 构成,则容易求解.【详解】证明:连接BD∵∠A=90°,∠CBD=90°,∴△CBD,△ABD为直角三角形,在Rt△CBD中,BC2=CD2-BD2∴222213512BC CD BDm在△ABD中,AB2=BD2-AD2∴AB=2222543BD ADm∴四边形ABCD面积=S△BAD十S∆DBC=12∙AD∙AB+12∙DB∙BC=1143+512=6+30=3622m2,36×200=7200(元)所以需要投入资金为7200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得出△CBD,△ABD为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出BC,AB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9.(2022春·八年级单元测试)洋洋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2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度.【答案】214米【分析】因为旗杆、绳子、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设旗杆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的长度为(x+2)米,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旗杆的高度.【详解】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的长度为(x+2)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52=(x+2)2,解得,x=21 4.答:旗杆的高度为214米.【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20.(2022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请在数轴上找到表示17的P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答案】见解析【分析】因为17=16+1,则首先作出以1和4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则其斜边的长即是17,再以原点为圆心,以17为半径画弧,和数轴的正半轴交于一点即可.【详解】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一个无理数,比较基础.21.(2023春·重庆忠县·八年级统考期末)把5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底端离墙4米,则梯子顶端到离地面()A.2米B.3米C.4米D.4.5米【答案】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梯子的长度为5米,梯子底端离地面4米,将梯子长度看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梯子底端离地面距离看作一条直角边,梯子顶端到地面的距离为:22543 (米),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字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2.(2023·浙江·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垂直地面的旗杆在离地3m 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地点离旗杆底部4m ,则旗杆折断前的高度为()A .6B .7C .8D .9【答案】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此题要求斜边和直角边的长度,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解:旗杆折断后,落地点与旗杆底部的距离为4m ,旗杆离地面3m 折断,且旗杆与地面是垂直的,所以折断的旗杆与地面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折断的旗杆为 22345m ,所以旗杆折断之前高度为3m 5m 8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解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弄清勾股定理存在的条件是重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文字语言的含义.23.(2023秋·八年级课前预习)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BC 为0.7m ,梯子顶端到地面的距离AC 为2.4m .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梯子顶端到地面的距离A D 为1.5m ,则小巷的宽为().A .2.4mB .2mC .2.5mD .2.7m【答案】D【分析】,ACB A BD △△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ACB A BD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BC △中, 2.4AC ,0.7BC ,∴22222(2.4)(0.7) 5.760.49 6.25AB AC BC , 2.5AB ,在Rt A BD 中, 2.5A B AB , 1.5A D ,则2 2.25A D ,∴22 6.25 2.252BD A B A D,∴小巷的宽为0.72 2.7m CB BD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4.(2023秋·八年级课前预习)如图,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5cm ,高12cm ,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cm .【答案】13【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AC 为圆桶底面直径,BC 为圆桶的高,∵5cm AC ,12cm BC ,∴2222512=13cm AB AC BC ,∴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13cm .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灵活运用勾股定理.25.(2023春·新疆乌鲁木齐·八年级校考期中)已知,一轮船以4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3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两船相距海里.【答案】10【分析】根据方位角可知两船所走的方向正好构成了直角,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两条船分别走了8海里和6海里,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两条船之间的距离.【详解】解:∵两船行驶的方向是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90BAC ,两小时后,两艘船分别行驶了428 ,326 海里,根据勾股定理得:228610 (海里).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基础知识,比较简单.26.(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台阶A 处的蚂蚁要爬到B 处搬运食物,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为.【答案】13m/13米【分析】先将图形平面展开,再用勾股定理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详解】解:如图所示,台阶平面展开图为长方形,5AC ,9312BC ,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 点最短路程是此长方形的对角线长.由勾股定理得:222AB AC BC ,13AB ,故答案为:13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用到台阶的平面展开图,只要根据题意判断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解答.27.(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一架5m 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脚3m ,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m ,则梯足将滑动多远?【答案】1米【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在直角三角形ABO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534m OA ,如果梯子的顶度端下滑1米,则413m OA .在直角三角形A B O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4m OB ,则梯子滑动的距离就是431m OB O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8.(2023春·河北廊坊·八年级统考期末)《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三尺.问折高者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稍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3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答案】9120尺【分析】设折断处离地的高度为x 尺,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解:设折断处离地的高度为x 尺,由勾股定理得: 222310x x ,解得9120 x ,答:折断处离地的高度为9120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29.(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点O是位于东西海岸线的一个港口,A,B两艘客轮从港口O 同时出发,A客轮沿北偏东75°航行,航速是每小时18海里,B客轮沿北偏西15°方向航行,航速是每小时24海里,请计算3小时之后两客轮之间的距离.【答案】90海里【分析】根据题意得:∠AOB=75°+15°=90°,OA=18×3=54(海里),OB=24×3=72(海里),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OB=75°+15°=90°,OA=18×3=54(海里),OB=24×3=72(海里),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547290AB AO BO海里,即3小时之后两客轮之间的距离90海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0.(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一个棱长为6cm的正方体的有盖纸盒,一只蚂蚁想从盒底的A 点爬到盒顶的B点,其中BC=2cm,那么蚂蚁爬行的最短行程是多少?【答案】10cm【分析】将正方体侧面展开图展开,由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BC=2cm,棱长为6cm,∴AD=6+2=8(cm),BD=6cm由勾股定理得,AB=2222=10(cm),BD AD86答:蚂蚁爬行的最短行程是10cm.【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展开一最短路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完整版勾股定理中的经典中考题

完整版勾股定理中的经典中考题

1∙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rn,底面周长为IO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 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 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A. 13CmB. 2,61CmC. λ∕61 CmD. 2,34 Cm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2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出发,经过32.个面爬到点B,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的,则AC的长为3.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YNI≡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藤4. 如图,在等腰RtA OAAl中,/ OAAl=90 0 OA=I,以OAI为直角边作等腰RtAOAIA2,以0A2为直角边作等腰RtΔOA2A3, •••则0A4的长度为5. 如图,修公路遇到一座山,于是要修一条隧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想在小山的另一侧同时施工•为了使山的另一侧的开挖点C在AB的延长线上,设想过C点作直线AB的垂线L,过点B作一直线(在山的旁边经过),与L相交于D点,经测量/ ABD=I35 0 BD=SOO米,求直线L 上距离D点多远的C处开挖?(血勺.414,精确到1米)6.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面积法”给了小聪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S 四边形 ADCB=SAACD+S AABC =7 ; b +^ab. 又TS 四边形JL2 12∙∙∙ a 2+b 2=c 2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 求证:a 2+b 2=c 22所示摆放,其屮/ DAB=90I图I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屮/ DAB=90 0求证: 2 2 2 a +b=C证明:连结DB,过点D 作BC 边上的高DF, 贝 U DF=EC=b - a.7. 如图,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顶点C 恰好落在AB 边的中点C8•小明听说 武黄城际列车”已经开通,便设计了如下问题:如图,以往从黄石A 坐客车到武昌客运站B,现在可以在A 坐城际列车到武汉青山站C,再从青山站C 坐市内公共 汽车到武昌客运站B.设AB=80km, BC=20km, / ABC=I20°.请你帮助小明解决以下问题: (1 )求A 、C 之间的距离;(参考数据:-=4.6)(2)若客车的平均速度是60km∕h,市内的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城际列车的平均速度为180km∕h,为了最短时间到达武昌客运站,小明应该选择哪种乘车方案?请说明理由•(不计候车时间) •巴寫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 如图,在RtA ABC 中,/ B=90 0 AB=3 , BC=4,将厶ABC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边ACC. 4.5D. 59. 10.一棵高12米,另一棵高6米.上,米,12. 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点E 是AD 的中点,14. 如图,RtA ABC 中,AB=9, BC=6, / B=90 0将厶ABC 折叠,使A 点与BC 的中点 D 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 BN 的长为()CD B4 D. 515.•如果三角形满足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3倍,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 智慧三角形”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一个智慧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B. 1, 1,16. 如图,这是某种牛奶的长方体包装盒,长、宽、高分别为管 5cm 、4cm 、 12Cm,插吸 处的出口到相邻两边的距离都是1cm,为了设计配套的直吸管, 要求插入碰到底面后,外13. 如图,在 Rt∆ ABC ψ, / ACB=60o ,E 两点.若BD=2,则AC 的长是(DE 是斜边AC 的屮垂线,分别交AB 、AC 于D 、露的吸管长度要在3crn至5cm间(包括3cm与5cm,不计吸管粗细及出口的大小),则设计的吸管总长度L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17. 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纸片ABC,边BC=6, AB=10, / ACB=90 0将该直角三角形纸片沿DE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则四边形DBCE的周长为18. 图①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棱长为6cm,沿其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图中虚线)剪掉一角,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一只蚂蚁沿着图②的几何体表面从顶点A爬行到顶点B的最短距离为cm.19. 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高为2dm,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和点C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A. 4,,J"dmB. 2 二dmC. ^Hdm20.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如图,△ ABC的顶点BD丄AC于点D.则第2题图CD的长为()A"7AAC/ / // /B. 2种若 MN=2,贝 UOM=( )C. 5A.丄371B.4/5c..D ..21.如图,在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及其部分对角线构成的图形中,如图从 A 点到B 点只能沿图中的线段走,那么从A 点到B 点的最短距离的走法共有(22.图,已知/ AOB =60 0点P 在边创上,0P=12,点M, N 在边 OB 上, PM=PN,(第4题图)。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含答案)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含答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专项练习专题一:勾股定理考点分析:勾股定理单独命题的题目较少,常与方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在中考试卷中的常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较简单的解答题典例剖析例1.(1)如图1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mm ),计算两圆 孔中心A 和B 的距离为______mm .(2)如图2,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 )A.4 B.6C.16D.55分析:本题结合图中的尺寸直接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1)由已知得:AC=150-60=90,BC=180—60=120,由勾股定理得: AB 2=902+1202=22500,所以AB=150(mm )(2)由勾股定理得:b=a+c=5+11=16,故选C .点评:以上两例都是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当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时,往往要借助于勾股定理来解决.例2.如图3,正方形网格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试求122424454A E A A E C A E C ++∠∠∠的度数.解:连结32A E .32122222A A A A A E A E ==,,32212290A A E A A E ∠=∠=,322122Rt Rt A A E A A E ∴△≌△(SAS ).322122A E A A E A ∴∠=∠.由勾股定理,得:4532C E C E ===,4532A E A E ===,44332A C A C ==,445332A C E A C E ∴△≌△(SSS ).323454A E C A E C ∴∠=∠图1 图21A2A3A 4A 5A 5E 2E 1E 1D 1C 1B 4C1A 2A 3A4A 5A 5E2E 1E1D 1C 1B 4C 3C 2C图3122424454324424323224A E A A E C A E C A E C A E C A E C A E C ∴∠+∠+∠=∠+∠+∠=∠.由图可知224E C 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2445A E C ∴∠=. 即12242445445A E A A E C A E C ∠+∠+∠=.点评:由于在正方形网格中,它有两个主要特征:(1)任何格点之间的线段都是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边或对角线,所以格点间的任何线段长度都能求得.(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我们很容易知道一些特殊的角,如450、900、1350,便一目了然.以上两例就是根据网格的直观性,再结合图形特点,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易求得线段和角的特殊值,重点考查学生的直觉观察能力和数形结合的能力. 专练一:1、△ABC 中,∠A :∠B :∠C=2:1:1,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则下列各等式中成立的是( )(A )222a b c +=;(B )222a b =; (C)222c a =; (D )222b a = 2、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x 的可能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一根旗杆在离底面4.5米的地方折断,旗杆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6米处,则旗杆折断前高为( )(A )10.5米; (B )7。

2023年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原卷版

2023年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原卷版

2023年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原卷版一、综合题1.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均落在格点上.(1)△ABC的周长为.(2)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在AC上确定一点M,使以点M为圆心,以MC为半径的⊙M与AB相切,并简要说明点M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 .2.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BC=90°,∠DAB=45°,AB∠DC,DC=3,AB=5,点P在AB边上,以点A为圆心AP为半径作弧交边DC于点E,射线EP于射线CB交于点F.(1)若AP=√13,求DE的长;(2)联结CP,若CP=EP,求AP的长;(3)线段CF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ADE与∠FGE相似?若相似,求FG 的值;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B=10,BC=6,扇形纸片DOE的顶点O与边AB的中点重合,OD交BC于点F,OE经过点C,且∠DOE=∠B.(1)证明∠COF是等腰三角形,并求出CF的长;(2)将扇形纸片DOE绕点O逆时针旋转,OD,OE与边AC分别交于点M,N(如图2),当CM的长是多少时,∠OMN与∠BCO相似?4.如图矩形ABCO,点A,C分别在y轴与x轴的正半轴上,O为坐标原点,B 的坐标为(6,4),点D(1,0),点P为边AB上一个动点,过点D,P的圆∠M 与AB相切,∠M交x轴于点E,连接AM,(1)当P为AB的中点时,求DE的长及∠M的半径;(2)当AM∠DP时,求点P的坐标与∠M的半径;(3)是否存在一点P使∠M与矩形ABCO的另一条边也相切,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弧AF的中点.(1)如图1,求证:AH=FH;(2)如图2,若CD⊥AB于点D,交AF于点E,求证:AE=CE;(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BC交AF于T,连接OT,CR∥AB 交AF于S、交⊙O于点R,已知∠OTB=45°,TH=1,求CR的长.6.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BBC = 23,将矩形沿EF对折(点E、F分别在边BC、AD上),使顶点D落在AB边上的点P处.(1)若AB=4,BC=6,①当AP=3时,求DF的长;②设AP=m,EQ=y,试求y与m之间函数表达式;(2)记四边形PQEF的面积为S,若APAB=k,试说明当k为何值时S的值最小?7.在∠ABC 中,∠BAC=90°,AB<AC,M 是BC 边的中点,MN∠BC交AC 于点N,动点P 在线段BA 上以每秒√3cm 的速度由点B 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Q 在线段AC 上由点N 向点 C 运动,且始终保持MQ∠MP. 一个点到终点时,两个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0).(1)∠PBM 与∠QNM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若∠ABC=60°,AB=4 √3cm.①求动点Q 的运动速度;②设∠APQ 的面积为s(cm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 的取值范围)(3)探求BP²、PQ²、CQ²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a<0)是y轴负半轴上的一点,经过点C作直线,与抛8.如图,点C(0,1a物线y=ax2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连接OA、OB,设点A的横坐标为m(m<0).(1)若点A的坐标为(−4,−2),求点C的坐标;(2)若AC:BC=1:2,m=−1,求a的值,并证明:∠AOB=90°;(3)若AC:BC=1:k(k>1),问“ ∠AOB=90°”这一结论还成立吗?试说明理由.9.在矩形ABCD中,AB=4,AD=8.(1)如图①若E从B到C运动,F从D到A运动且BE=2DF,(i)当DF为何值时四边形ECDF是矩形.(ii)当DF为何值时EF=2 √5.(2)如图②E在BC上,BE=3,F在CD上,将∠ECF沿EF折叠,当C点恰好落在AD边上的G处时,求折痕EF的长.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3,连结BD.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BD-D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当点P不与矩形ABCD的顶点重合时,以AP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EPF(点F在直线AP的右侧).设正方形AEPF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当点P在线段BD上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B的长,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2)当AP∠BD时,求t的值;(3)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当直线BF将正方形AEPF分成的两部分图形面积相等时,直接写出t 的值.1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B分别在y轴、x轴的正半轴的图象上.P A的上.∠AOB的两条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P在反比例函数y=9x延长线交x轴于点C,PB的延长线交y轴于点D,连接CD.(1)求∠P的度数及点P的坐标;(2)求∠OCD的面积;(3)∠AOB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与y轴相交于点A,点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 14B与点O关于点A对称(1)填空:点B的坐标是;(2)过点B的直线y=kx+b(其中k<0)与x轴相交于点C,过点C作直线l平行于y轴,P是直线l上一点,且PB=PC,求线段PB的长(用含k的式子表示),并判断点P是否在抛物线上,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点C关于直线BP的对称点C′恰好落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此时点P的坐标.13.(1)问题:如图①,在Rt∠ABC中,AB=AC,D为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连接EC,则线段BC,DC,EC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为;(2)探索:如图②,在Rt∠ABC与Rt∠ADE中,AB=AC,AD=AE,将∠ADE 绕点A旋转,使点D落在BC边上,试探索线段AD,BD,C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应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C=∠ACB=∠ADC=45°.若BD=9,CD=3,求AD的长.14.如图,点A在直线l上,点Q沿着直线l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点A向右运,点C在点Q右侧,动,以AQ为边作Rt∠ABQ,使∠BAQ=90°,tan∠ABQ= 34CQ=1厘米,过点C作直线m∠l,过∠ABQ的外接圆圆心O作OD∠m于点D,CD,以DE、DF为交AB右侧的圆弧于点E.在射线CD上取点F,使DF= 13邻边作矩形DEGF.设运动时间为t秒.(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BQ、DF;(2)当0<t<1时,求矩形DEGF的最大面积;(3)点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矩形DEGF为正方形时,求t的值.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O是△ABC的角平分线.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O.(1)求证:..是⊙O的切线;,(2)已知AO交⊙O于点E,延长AO交⊙O于点D,tanD=12的值.求AEAC(3)在(2)的条件下,设⊙O的半径为3,求AB的长.16.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ΔCOD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ΔC1OD1,旋转角为θ(0°<θ<90°),连接AC1、BD1,AC1与BD1交于点P.(1)如图1,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①求证:ΔAOC1∠ ΔBOD1.②请直接写出AC1与BD1的位置关系.(2)如图2,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AC=6,BD=9,设AC1=kBD1.判断AC1与BD1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并求出k的值.(3)如图3,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5,BD=10,连接DD1,设AC1=kBD1.请直接写出k的值和AC12+(kDD1)2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
1、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
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 ,E ,F ,G ,H ,I 都在矩形KLMJ 的边上,则矩形KLMJ 的面积为( )
A 、90
B 、100
C 、110
D 、121
2、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是( ) A 、13 B 、26 C 、47 D 、94
3、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点E ,F 是AD 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34 B 、33 C 、32 D 、3
4、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 )
A 、 4
B 、6
C 、16
D 、55
5、如图,分别以直角△ABC 的三边AB 、BC 、CA 为直径向外作半圆,设直线AB 左边阴影部分面积为S 1,右边阴影部分面积为S 2,则( )
A .S1=S2
B .S1<S2
C .S1>S2
D .无法确定
6.已知:如图,以Rt△ABC 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

7.如图,以AB 为直径画一个大半圆,BC=2AC ,分别以AC ,CB 为直径在大半圆内部画两个小半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大半圆面积的比等于 ______。

8.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90°,AB=6,以AB 为直径画半圆,若阴影部分的面积S1-S2=
2
π
,则BC= _____。

9、如图,Rt△ABC 中,∠ACB=90°.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B 、BC 、AC 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记作为S1和S2.
(1)求证:S1+S2=S△ABC; (2)若Rt△ABC 的周长是
62+,斜边长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和.
10、(1)如图4,在梯形ABCD 中,AD∥BC,∠ABC+∠BCD=90°,BC=2AD ,分别以AB 、CD 、AD 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 ________。

请说明理由。

(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DC,∠ADC+∠BCD=90°,且DC=2AB ,分别以DA 、BC 、DC 为边向梯形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数量的关系是( ) A .S 1+S 2=S 3 B 、S 1+S 2=
2
1S 3
C 、S 1
+S 2
=31S 3
D 、S 1
+S 2
=41
S 3
11、(a )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表示 S1、S2、S3则它们有 _________
2题
3题
4题
关系;
(b)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表示 S1、S2、S3.则它们有 _________关系;(c)如图(3)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面积表示S1、S2、S3,则它们有 _________关系,并选择其中一个命题证明.
12、已知: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作a、b、c.
(1)如图1,分别以△ABC的三条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其正方形的面积由小到大分别记作S1、S2、S3,则有S1+S2=S3;(2)如图2,分别以△ABC的三条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其半圆的面积由小到大分别记作S1、S2、S3,请问S1+S2与S3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直径作半圆,如图3所示,其面积由小到大分别记作S1、S2、S3,根据(2)中的探索,直接回答S1+S2与S3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若Rt△ABC中,AC=6,BC=8,求出图4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如图,在等腰直角△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M、N(不与A、B重合)使∠MCN=45°,记AM=m,MN=x,NB=n,试判断以x、m、n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并给予说明.14、已知a,b,c为△ABC三边,且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
15、小强家有一块三角形菜地,量得两边长分别为40m,50m,第三边上的高为30m.请你帮小强计算这块菜地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