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翻译研究概略
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英汉互译

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英汉互译作者:成畅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11期摘要:语用学和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两大分支,都是对话语意义的研究。
语用学以语义为依托,结合语境更好滴诠释言语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语用学的几个定义,然后简要说明了语用学和翻译之间的关系,之后详细介绍了从语用学角度进行英汉互译的研究工作,希望能为翻译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字:语用学;语义学;语境;翻译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299-01语用学和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两大分支。
它们都对意义进行研究,区别在于侧重点的不同。
其中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科,研究说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听话人对说话人说出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
翻译研究是探讨翻译者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语用学来研究英汉互译的过程。
语用学常被人比作是几十年前语义学家的废纸篓,语义学家把传统语义学无法理解的现象都扔进了这个废纸篓。
语言学家Frege 认为逻辑语义学首先关心的是和真实值有关的那些意义范畴,他认为只有思想才能具有真实性[1]~[2]。
一、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有许多种定义,不同的定义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下面给出了几个典型的语用学定义:1.1972年Stalnaker给出了“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acts and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y are performed.”的定义。
2.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和交流的学科。
这些定义给了我们语用学一个直观的概念。
大多数定义的重点在于上下文和含义。
二、语用学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应该非常清楚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更多的去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学原则。
只有掌握了这些,我们才能实现英汉等效的相互转换。
因此,语用学能够很好的应用于英汉互译过程,一个翻译者如何能够从源语言向目标语言合适的解释清楚一条信息,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语用学研究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有助于我们进行各种翻译实践。
《2024年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范文

《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汉英同声传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即时翻译方式,它不仅要求译员具备高超的语言能力,还需掌握丰富的语用学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汉英同声传译中的语用学研究,分析其重要性及实际应用。
二、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基础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及其语境的学科,涉及到语言的理解和解释。
在汉英同声传译中,语用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境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导致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下含义可能大相径庭。
语用学可以帮助译员理解并适应不同的语境,准确传达原话的含义。
2. 语言表达: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方式,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在同声传译中,译员需根据原话的语境和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3. 文化差异:汉英文化差异巨大,包括价值观、习俗、信仰等。
语用学可以帮助译员识别并理解这些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的翻译错误。
三、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应用1. 词汇选择:在同声传译中,词汇的选择至关重要。
译员需根据语境和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在表达“面子”这一概念时,英文中的“honor”和“face”可能无法完全传达其含义,而需要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词汇。
2. 句式转换:汉英句式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如汉语多意合,英语多形合。
在同声传译中,译员需根据目标语言的句式结构进行适当的句式转换,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习惯。
3. 文化背景的补充: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原话的某些含义可能难以通过语言本身传达。
此时,译员需借助文化背景进行补充说明,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翻译中国传统节日时,可简要介绍节日的起源、习俗等文化背景信息。
四、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应用,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
选取了若干汉英同声传译实例,分析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语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发现,具备丰富语用学知识的译员在词汇选择、句式转换、文化背景补充等方面表现更佳,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原话的含义。
《2024年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范文

《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而汉英同声传译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汉英同声传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语用学作为研究语言运用的学科,为汉英同声传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分析其特点、难点及策略,以期为同声传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汉英同声传译的特点1. 语言特点:汉英同声传译需准确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同时保持流畅、自然的译文表达。
2. 文化特点:汉英同声传译不仅要求语言的准确,更要求对两国文化的理解与传达。
3. 实时性:由于是现场实时翻译,要求译员具备高度的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难点1. 语境差异:中英文语境差异较大,如何准确理解并传达原文的语境意义是同声传译的难点之一。
2. 文化词汇与表达:涉及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如何恰当地翻译这些内容是另一个难点。
3. 口语与语速: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且需处理口语化、语速快的原语。
四、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策略1. 文化背景了解:译员需了解两国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并传达其背后的含义。
2. 语境化翻译:结合上下文理解原文的语境意义,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传达。
3. 简化与增补:针对口语化、语速快的原语,译员需进行适当的简化与增补,以确保译文清晰易懂。
4. 实时互动与反馈: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需与发言人进行实时互动,获取反馈以调整翻译策略。
五、实证研究与应用通过对汉英同声传译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1. 适当的语用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翻译质量,减少误解。
2. 译员在实践过程中需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结合语用学理论,能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与挑战,从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六、结论汉英同声传译的语用学研究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汉英同声传译的特点、难点及策略,我们可以为同声传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前言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 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
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 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 语用学的迅猛发展, 必然影响和推动翻译活动。
语用学源于哲学和逻辑学, 它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尤其注重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 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
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所不同者, 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
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反而能促使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
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
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2语用学与翻译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
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翻译教学中的语用学视角研究

翻译教学中的语用学视角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翻译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而语用学则是自然语言学中的一门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表达意图的语言现象。
因此,翻译教学中的语用学视角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因此,语用学的应用在翻译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语用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翻译出原文的语用意图,准确传达信息,避免出现误解和歧义。
同时,语用学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
二、语用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语境分析语境是指词语或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情景和上下文,是语言交际中重要的信息来源。
翻译教学中经常强调“上下文的理解”,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原文的语境,才能准确地翻译出来。
因此,语用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语境,找出合适的翻译方式。
2. 礼貌语翻译礼貌语是指在交际中符合社会习俗、文化传统、语言环境的语言表达方式。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礼貌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处理好礼貌语也是一大挑战。
语用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礼貌用语方式,翻译时合理运用,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同时也不失礼貌。
3. 符号转化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符号差异,如度量单位、货币单位等。
翻译教学中,语用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符号的实际含义,避免由于符号转化而翻译错误。
4. 语言习惯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如英语中常使用倒装句和缩略语,而中文则注重语序和修辞。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语用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从而更加准确地翻译出来。
三、如何加强翻译教学中的语用学应用1. 加强教学内容在翻译教学中加强语用学的内容设置,引导学生了解语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同时,还应该具体分析各种不同语言中的语用现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用学应用的重要性。
语用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近年来,中国经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外国沟通合作的机会增多。
在此背景下,翻译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已往的译者多是英语专业学生。
为了满足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非英语专业毕业生也应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同时,自2013年12月以来,CET4和CET6进行了改革,首次将翻译作为一个单独题型考查,所占分值为15%,这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尚不尽人意,因此,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迫在眉睫。
一、语用学理论简介(一)指示语的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指示语的含义是模糊的和变化的,必须在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意义。
[1]如果没有指示语这种表达方式,就很难理解交际双方的关系以及话语和语境的联系。
然而,要真正理解其意义,必须关注语境因素,否则仅从语义学的角度是无法理解的。
如,“I will wait forhimin that place”读者必须知道I,him,that place在特定语境中的所指信息,才能明白话语的真正含义,否则只能获得字面意义。
(二)语用预设的研究预设称为先设或前提,指一种潜在的已知信息,或者是交际双方共同认知的背景知识。
[2]在交际过程中,假设听话者的知识水平对说话者来说至关重要,说话者必须明确哪些是断言信息,哪些是背景信息,才能确保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语用预设传递的是说话者对听话者知识水平的假设,它把说话者和听话者联系起来,牵涉到两者的目的、理念、立场等。
(三)会话含义理论的研究语言学家Grice H.P.指出,使用语言时要遵守合作原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3]量的准则要求交际者提供适量的信息;质的准则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是真实可靠的;关联准则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要相关;方式准则要求交际者提供清晰明确的信息。
(四)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英国语言学家Austin J.K.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指出有些话语并不传递信息,而是通过言辞行事,比如警告、威胁、命令等。
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到语用 等 效 , 其 前提 正是 正确 地认 知和 理解 自然 语 言 。要 翻 译首 先 要理 解原 文 。 而 要准 确地 理解 原文 首 先必须 重视 原文 的语 境 , 通过 对 语境 的分析 , 找 出原 文含 义 与读 者 语 境 间的最 佳关 联 , 从 而获 得 充分 的语 境效 果 。由于 中西 方 文化 差异 , 目的语 读者 和源语 作者 就会拥 有 不 同的认知 环
来越密 切 ,翻译 的重要 作用 也越 来越 凸显 。
一
、
语用翻译及其内涵
境 ( 熊学 亮 ,1 9 9 9 ) 。因此 ,译者 在 表 达他 对 源 语话 语 的 理解 时 ,一方 面 要找 到话语 理解 的最佳 关联 性 ,把 握好 话 语 的真正 内涵 ,另一 方面又 要找 到符合 源语 意 图、又 能向 目的语接 受者传 递这 一意 图的表 达法 。只有 这样 ,才 能使 译文 取得 与原文一 样 的读 者效 果 。例 如: ( 原文 )他 得 了 “ 妻 ( 气 )管严 ( 炎 )” 。
才
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付 云龙 吉林工商学院
摘 要 : 随着 翻译 和语 用 学理论 的蓬勃 发 展 ,它们 之 间的联 系也越 来越 多地 受到 了学者们 的 关注 。把语 用 学 理论 融入翻译中已成为势不可挡的一种趋势。翻译与语用学结合起来后 , 语境的含义被扩大了 , 因此翻译不再是两种语言之 间的简单转换 , 而是两种文化之 间的正确理解。笔者将语用学与翻译两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 着重描述了语用翻译 中文化 的翻译 是具 有可行 性 的 , 以及 语用 翻译对 译者 的要 求 。
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作者:刘艳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2期翻译是一个理解与表达的过程。
与一般阅读中的理解相比,翻译中的理解以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意义并尽可能再现原作的形式之美为目的,因此,它要求具备准确性、透彻性及全面性,不仅从微观上要细致到句法和词法,还要从宏观上把握原作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传统的翻译标准为“信、达、雅”,成功的译者也要做到“达意”,充分地再现原作的精神、风味等,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近的理解与感受。
倘若译者再能通过某种意象来激发读者的想像力,使其感到身临其境,从而获得艺术审美享受的话,这便达到了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化境”。
翻译史上出现了许多概念和方法,例如“等效原则”,即译文对接受者的效果应与原文对接受者的效果基本相同,“等效”也好,“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也罢,都必须分析原作的具体语境。
语境是实施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任何语篇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有明确的深层的意义,也就是说“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译文无论作什么样的处理,只要它能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它就是一种可行的语用策略,不宜轻易肯定某种处理方式,否定另一种处理方式”(何自然,1997)。
可见,抛开语境是无“化”可言的,语用视角下对翻译的研究重视对语境作用的探索。
一、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语用等效翻译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并非追求一字一词的对应,而是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
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的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实践中理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学翻译研究概略
导言
语用学翻译是一门旨在研究语用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旨在加深理解语言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使用,并探讨这种语
言使用与解释、翻译和传达之间的关系。
在翻译学科中,语用学翻译
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语用学是一种用于研究人类语言使用的学科,研究语言与文化和社
会背景的关系。
语用学的重点是研究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形式和
功能。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在文化和社会交际中的作用,语用学
在研究和理解翻译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语用学翻译的基本概念
语用学翻译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以及在不
同的交际环境中最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它强调了语言在文化和社会背
景下的使用,以及如何在这些背景下进行翻译。
同时,语用学翻译也
关注翻译中语言使用的目的、意图和效果。
语用学翻译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是指语言所携
带的非字面意义。
它以外在因素,如语境、修辞、口气、强调和语气等,来解释语言的意义。
语用意义是理解和翻译语言正常运用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语用学翻译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指的是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为什么需要进行翻译。
翻译目的是指在翻译时要达到的结果和效果。
有时候这个目的是译者自己设定的,而有时候是根据客户的要求。
最后一个基本概念是翻译效果。
翻译效果是指翻译后获得的结果。
这个结果包括了译文的质量、精度、一致性和完整性等。
翻译效果是翻译结果是否最终达到了翻译目的的关键。
语用学翻译的挑战
语用学翻译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在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时,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翻译的结果。
其次,还要考虑欺诈、歧视、文化差异等因素。
第三,由于超越了字面上的意义,语用学翻译需要有很高的能力来判断语言的非字面含义和语境。
此外,语言本身也是复杂的,词语、语句、句子的含义和用法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也给翻译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语用学翻译的应用
语用学翻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在跨文化交流中。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
这需要更加精确和准确的翻译技术,否则翻译的信息会被误解或者完全失去意义。
语用学翻译还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商业交流和贸易领域,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在法律和政府领域,翻译也是很重要的。
翻译在电影、电视和文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国际交流中,语用学翻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跨文化差异,并促进文化交流,从而提高相互间的理解和合作。
结论
可以看出,语用学翻译是非常重要的。
它旨在加深我们对语言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使用和解释,研究这种语言使用与解释、翻译和传达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翻译在跨文化交流和其他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