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统一是指国家之间或政权之间,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 内部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一个整体。 ——葛剑雄
1、夏商周三朝不属于统一国家 只有承认各诸侯国实际上的独立,才能维持(西)周天 子名义上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所谓的统一,只能当 成文化上的统一,不属于政治上的统一,不属于统一国 家。 ——摘编自葛剑雄著《统一与分裂》
第二步:地区性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战国七雄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体,它们都各有 自己的主体民族,而分别与东方诸夷、西方诸戎、北 方诸狄、南方诸蛮以及其它民族统一起来。三国时期 的魏、蜀、吴,也都是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它们 都以汉族为主体,而分别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统一起 来。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我们习惯上认为它们 是汉人的朝廷和鲜卑人的朝廷,实际上它们都是地区 性的统一的多民族朝廷。南朝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北 朝尽管鲜卑人当权,但这个地区的主体民族仍是汉族。
二、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地理环境 (1)概述: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地理环境始终是影响 中原政权扩大统治区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 提高,克服地理障碍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2)实战: 三国时期的孙权与隋炀帝两次不成功征服后,此后两岸相 当长时期隔绝。据西方国家记录,到16、17世纪,西方航 海家还视穿越台湾海峡风险很大。这说明了 C A.当时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 B.新航路开辟后中西联系加强 C.技术成为影响征服的主要因素 D.地理环境决定了无法征服台湾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
第三步:全国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时期都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 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是蒙古贵 族,清代的最高统治者是满洲贵族,但汉族人民在这两 个时期仍然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元、清的政权 实质上也是蒙古贵族、满洲贵族跟汉族地主阶级联合统 治的政权。
统一应该是实质性 的,而不是名义上 的。 ——葛剑雄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1、夏商周三朝不属于统一国家 2、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才开始真正统一 国家的形成 (1)不能以皇帝登位建元、残余势力延存的时间当作 统一的时间起止。 (2)分封制实行的地区不属于国家统一的范围。 如西汉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封国实际上是独立的国中 之国,朝廷对它们的管理主要是名义上的,国家还没统一 它们;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后,封国才逐渐消失或名 存实亡,朝廷才真正实现对这些地区的实质性控制,那时 才能真正算统一了它们。
统一应该是实质性 的,而不是名义上 的。 ——葛剑雄
(3)不能以称臣纳贡、制度相似与文化类同、短期军 事占领等现象当成国家统一的标准。 又如在新疆出土汉文文书,可以说明文化传播、经济往来、 如日本早在东汉初年就接受过“汉倭奴国王”的印,以 交通运输、民族关系等活动,但却很难作为其归入中原版 后也不断渡海朝贡,但不能表明日本被中原王朝统一过。 图的物证。
二、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农牧区 (1)概述: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基本国策。秦汉以
后,除了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或战争动乱时期以外,牧业在中原王 朝毫无地位,中原王朝对自己疆域的要求基本上是以是否适宜农耕, 并以此作为判断是否华夏的依据。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 有利于农业区的扩大,从而扩大中原王朝疆域。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
先是有若干单一的民族内部统一的出现,如夏、商、 周等族的最初形成。然后有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 如战国七雄。然后有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如秦、 汉、隋、唐、元、明、清。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1、夏商周三朝不属于统一国家 2、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才开始真正统一 国家的形成 (1)不能以皇帝登位建元、残余势力延存的时间当作 统一的时间起止。 如传统上将西汉的统一开始的时间定为公元前206年,即 西汉元年,实际上,当时刘邦还承认名义上的君主楚怀王 和事实上的盟主项羽,他的基地只有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 地,不过是十九个诸侯中的一个。
统一应该是实质性 的,而不是名义上 的。 ——葛剑雄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1、夏商周三朝不属于统一国家 2、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才开始真正统一 国家的形成 再如西汉对匈奴的战争中,汉军曾挺进漠北今“蒙古共 (1)不能以皇帝登位建元、残余势力延存的时间当作 和国”北部,吐鲁番的军队占领过唐朝的首都长安,我 统一的时间起止。 们不会认为西汉的疆域应该包括蒙古高原,长安应该划 (2)分封制实行的地区不属于国家统一的范围。 入吐蕃版图。
(2)实战1: 汉武帝击败匈奴和唐朝打退突厥后均在当地建立都护府, 都护府不是正式政区,而是军政合一的监护性质的wk.baidu.com构, 朝廷不干涉它们的内部事务。都护府的建立 B A.表明匈奴和突厥已成为多民族国家一分子 B.反映受制于生产力水平而变通的管理方式 C.反映了中原王朝开疆扩土转移过剩劳动力 D.体现中原农业区不断扩大和牧业区趋收缩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
第一步: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 如夏、商、周等族的最初形成;又如松赞干布时的 吐蕃、阿保机时的契丹、成吉思汗时的蒙古,都有 一个民族内部统一的过程,都是由分散的许多部落 统一起来,形成较高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统一”的内涵与外延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
二、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长城
(1)概述:长城是我国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 从战国时的秦国、赵国、燕国开始到明朝末年修筑的长 城,历来就是把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手段。 (2)实战: 秦朝人、汉朝人、明朝人的爱国主义以长城为界,唐朝人、 清朝人的爱国主义就绝不会受到长城的限制。这一不同反 映了 D A.长城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B.长城遏制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C.爱国主义已经跨越长城这道屏障 D.统治者观念影响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