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
给孩子立规矩

基本要求: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 不可以打扰别人。
6.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绝对杜绝:
1.得不到就动手
2.顺手牵羊
3.见了玩具或好吃的零食就走不动
4.该睡不睡
5.用谎言掩盖事实。
父母准则
1.不以身作则,说话不算数;
2.家庭不和睦,经常吵闹;
3.不讲道理,专制粗暴;
4.婆婆妈妈,整天唠叨;
5.懒散,不求上进;
6.爱吹牛,爱自夸;
7.做事不讲原则,经常用收买的方式对待孩子;
8.两面性严重,讨好上级,冷落家人;
9.穿着不得体,不分场合胡乱讲话。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为孩子制定规矩是培养他们自律和良好习惯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1. 确定明确的规矩和期望:首先,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例如,对于小孩来说,不捣乱、不打扰他人、不说脏话等是常见的规矩。
此外,明确规定上床睡觉的时间、完成作业的时间等,让孩子知道每天的日程安排。
2.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所以要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自己不能遵守规矩,孩子也很难理解和遵守。
因此,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遵守规矩,以引导孩子的行为。
3. 制定适合孩子年龄和成长阶段的规矩:年龄越小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越有限,所以规矩要简单明了,可以通过图片或图标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
随着孩子的成长,可以逐渐增加规矩的数量和要求的难度。
4. 公平和灵活:制定规矩时,父母要做到公平并适应孩子的特点。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需求和性格,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有些孩子早晨起床较难,可以稍微延长他们的起床时间,但同时也要向他们解释这个调整的原因。
5. 激励和奖励机制:规矩的遵守需要孩子付出一定的努力,所以适时给予他们一些激励和奖励,以鼓励他们坚持遵守规矩。
这些激励和奖励可以是实物奖励,也可以是夸奖和积极的言语肯定。
6. 提前沟通和解释:在制定规矩之前,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并解释为什么需要制定这些规矩。
通过提前沟通,让孩子明白这些规矩的目的和意义,增加他们对规矩的理解和接受度。
7. 有耐心和坚持:孩子需要时间来适应和遵守规矩,所以父母要有耐心,并且坚持执行这些规矩。
也许一开始孩子无法完全遵守规矩,但只要父母坚定不移的执行,孩子会逐渐形成习惯并遵守规矩。
总之,给孩子制定规矩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父母要与孩子合作,耐心引导并激励他们遵守规矩。
通过良好的规矩,孩子将培养出自律、负责任和良好习惯的品质,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十分重要。
立规矩的技巧和方法

立规矩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 7 条关于立规矩的技巧和方法:1. 明确目标很关键呀!比如说你想让孩子按时睡觉,那就要明确告诉他几点必须上床睡觉,这就像给小船设定了要去的方向一样。
可别含含糊糊的,不然他怎么知道该怎么做呢?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你总得知道目的地在哪儿吧!2. 以身作则超重要啊!你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得做到。
你想让孩子不玩手机,那你自己就别整天抱着手机玩呀!这就像当老师的要给学生做榜样一样。
你自己都做不好,还怎么要求别人呢?3. 规矩要简单易懂哟!千万别弄那些复杂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规矩。
比如说“吃饭的时候不能乱跑”,多直接明了。
可别弄些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能离桌子超过半米”之类的,这不是让人晕乎嘛!就像走路,你就告诉他直直走,别弯弯绕绕的。
4. 要有一致性呀!不能今天这样,明天又那样。
如果你说好了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那就得一直这么执行,不能今儿个心情好就让看,明儿个心情不好就不让看了。
这就像火车得沿着轨道跑,不能今天走这条道,明天走那条道。
5. 适当给些奖励呗!当孩子遵守规矩了,给他点小奖励,让他更有动力呀。
比如给他买个小玩具,或者带他去吃好吃的。
这就像给努力干活的人发工资一样,让人更有干劲呢!6. 违反规矩得有惩罚呀!但别太重了,不然适得其反。
比如说孩子没按时睡觉,那就减少他第二天看电视的时间。
可别一上来就打骂,那多吓人呀!这就像跑步犯规了,给个小小的警告或者罚跑几圈就行啦。
7. 要和对方多沟通哇!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别一味地强制。
你得问问孩子为啥不想遵守规矩呀,然后一起想办法解决。
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互相理解嘛!我的观点结论是:立规矩是门艺术,得用心去琢磨和实践。
只要方法得当,就能让规矩变成大家都愿意遵守的准则,让生活更有序、更美好。
给孩子立规矩10条五年级

给孩子立的规矩
1.自已的事情自己做
2.见人主动打招呼
3.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4.做事持之以恒
5.任何时候不能撒谎
6.不能浪费任何食物
7.好的东西要学会分享
8.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
9.积极主动帮助别人
10.事情好好讲不能发脾气
11.粗俗言语及行为不能有
12.从哪里拿来的东西要放回哪里去
13.做错事要道歉并承担责任
14.人知道长幼尊卑尊长爱幼
15.要知道感恩孝顺长辈
16. 不可以攀比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即可
17. 一旦遇到危险,可以放弃一切规则的约束,因为保护生命就是最大的规则
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小朋友立规矩内容

小朋友立规矩内容
给小朋友立规矩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规矩内容:
1. 尊重:尊重自己、家人、朋友和老师,不使用粗鲁或侮辱性的语言。
2. 诚实:始终保持真实,不撒谎或歪曲事实。
3. 勤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不轻易放弃。
4. 有序:保持个人物品的整洁,不乱扔垃圾。
5. 节制:不过度饮食,不沉迷于电子产品。
6. 分享: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7. 友善:对他人友好,不欺负或排挤他人。
8. 守时:按时完成任务,不迟到或早退。
9. 感恩:感谢他人的帮助和礼物,懂得回馈。
10. 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以上这些规矩内容可以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在立规矩时,家长或老师应该耐心解释每条规矩的意义,并引导小朋友自觉遵守。
同时,也要注意适度奖惩,及时肯定和鼓励好的行为,对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纠正和引导。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怎样给孩子立规矩一、怎样合理给孩子立规矩呢1、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信号要明确比如说绿灯亮了,那就意味着可以行走;红灯亮了,那就意味着可以停步。
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个后果最好可以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
2、就事论事,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如果大人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生下来就是找我麻烦的。
”那么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坏孩子,渐渐孩子就会丧失信心。
所以说孩子如果做错一件事情,那么就一定要针对一件事情引导孩子,不要把一件事情扩大化。
3、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性是比较差的,早上的事情可能到了晚上就会忘记。
所以说如果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在孩子起床的时候就一定要告诉她:30分钟必须吃完,不然就会端走。
在孩子吃饭的中途课题提醒他还剩余多少时间,同时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按时吃完就会给孩子某个奖励。
4、给孩子立的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小孩子的理解力其实是很差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不是特别强,如果树立的规矩特别的复杂不但孩子不能够接受,反而会让孩子糊涂。
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命令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
虽然你讲的道理孩子不一定会领会,但是你尊重他的态度,会让孩子相信你的判读,从而顺从你的要求。
立下的规矩不管什么时间和地点都要遵守,而且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有的.规矩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也是立给家长的。
同时偶尔的放宽政策,也能够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
立完规矩后,家长们就要充分的相信孩子会去遵守。
二、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误区1、忽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也存在心理上的承受力,这跟大人是一样的。
由于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致使家长产生急躁情绪,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龙。
如有的家长把多种能成才的“武器”,都往孩子的小脑袋里灌输。
既要孩子学弹钢琴,又要孩子学电脑。
既要孩子成为科学家,又要孩子成长为艺术家,这种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也要记住,孩子在漫长的学琴时间中,失却了童年应有的欢乐和兴趣。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给孩子立规矩则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必要手段。
下面是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明确规则和期望首先,给孩子立规矩需要明确规则和期望。
规则是指一些明确的行为准则和限制,而期望则是对孩子的行为目标和标准。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和期望,并确保他们明确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则和期望。
只有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接受规矩,才能使规矩真正发挥作用。
二、激励和奖励机制除了明确规则和期望,家长还应该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
这样一来,孩子在遵守规矩和达成目标时会有所动力和回报,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做。
激励和奖励可以是言语上的肯定和赞美,也可以是一些实物奖励或特权的给予。
不过在给予奖励时,家长也要适度,避免过度奖励导致孩子消极应对。
三、以身作则给孩子立规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往往通过模仿家长的行为来学习,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
家长应该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一致性,不做言行不一致的事情。
只有通过自己做出榜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矩。
四、清晰沟通和解释在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和孩子进行清晰的沟通和解释。
孩子对于为什么要遵守规矩往往有许多疑问,家长可以通过与他们进行沟通,解释规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这样一来,孩子更容易理解规矩,也更容易接受和遵守规矩。
五、适应孩子的特点和性格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所以给孩子立规矩时,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性格作出相应的调整。
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外向,容易接受规矩;而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内向,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家长要耐心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给予适当的规矩和教育。
六、灵活和变通给孩子立规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家长应该保持灵活和变通。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也会不断变化。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同时,也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在规矩的框架内可以自由地发展和探索。
给孩子制定规矩家长的建议

给孩子制定规矩家长的建议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品德、有责任心的人。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制定规矩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我给家长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制定规矩前,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性格、兴趣等因素,制定出适合孩子的规矩。
2. 规矩要明确、简单易懂,不要过于复杂,以免孩子无法理解。
3. 规矩要有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4. 规矩要有执行力,家长要严格执行,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者其他原因而放松规矩。
5. 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要遵守规矩,才能让孩子信服。
6. 家长要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矩,让孩子参与制定规矩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7. 家长要及时调整规矩,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变化,适时修改规矩。
8.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但也要让孩子知道自由是有限度的。
9.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过于苛刻,要给孩子足够的关
爱和支持。
10.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让孩子知道家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可以随时向家长倾诉。
制定规矩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认真对待,让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大,孩子需要理解她们周围世界的规则,她们需要别人对她们的期待;她们和别人怎么相处;她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她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她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
规则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
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
有谁主动停过?先前我只是告诉女儿,“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没有对她表达出来;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
“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三,惩罚一定要及时。
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
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
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
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她。
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
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
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
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四,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反而会让她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
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
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五,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
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
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
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
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
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
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六,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
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
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
的后果。
winner前一阵子她要求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冰激凌。
我对她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她不理解。
我就依着她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她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她"难受、不舒服”。
我告诉她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
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
比如宝宝爱吃肉,不爱吃青菜。
我们劝她吃青菜,告诉她吃青菜的好处,她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她一定吃。
经常做一些带青菜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等,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
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
吃得津津有味,让她看着眼馋。
有时她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就健康了,没病了,还长高了”。
第七,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
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她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
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她,“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
我想,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
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
苛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她们都听不进去。
你对她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这些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言。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
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