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构思立意..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对诗歌句意进行考查的题目,选的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这类句子 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蕴含 深刻含义。一句诗(词)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 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 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词)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 诗(词)内容。
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 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 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 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 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 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 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 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古代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以下几类:
1.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2.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4.拟声词: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5.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 氛。 6.数量词:经作者精心锤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诗歌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整理)

当梦想照进现实,幸福便开始蔓 延……
诗歌类作文审题
你知道, 你爱惜, 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 你厌恶, 太阳天天升起。
审题立意
• “太阳天天升起”是一种客观存在,而 “你知道,你爱惜”“你不知,你厌恶” 只是一种主观情感。主观情感是难以左右 客观存在的。
秋日,阳光一般的午后,我常常喜欢趴在窗台 上,一层一层地剥开文字背后的秘密。我陶醉于文 字本身带来的美感与充实,但我更沉醉于思索这些 符号所传达的“大智慧”。最初的思考,是唐诗带 给我的。
初读《枫桥夜泊》,只触摸到一位失意才子无 法排解的愁绪。所以之后读这类诗,我的注解大抵 不过“怀才不遇”“抑郁苦闷”之类。但后来见得 多了,也就再难依葫芦画瓢了。于是开始重新打探 它,这首诗便也在我心头隐现,由一鳞半爪逐渐变 得清晰起来:这首诗最令人无奈的,就是在于借寒 山寺的钟声敲醒人的梦境以后,把人搁在这荒寒中 没有着落,并让人用一生的经历来消解这梦后的凄 苦。
• 这则小诗的内涵要深刻理解。这则小诗的 诗题是“错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 知道其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应。 这个解释很好理解。
• 再看诗歌的内容,这首小诗运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河的“此岸”与“彼岸”的“叹息” 或“长叹”。它们为什么“叹息”“长叹” 呢?原来,一个说:“我相信,一切欢乐 都在对岸。”一个说:“也许,幸福尽在 对岸。”也就是说,它们都没有看到自己 的优势,都处在自怨自艾之中。这是做这 道题审题的关键。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土壤的功用是无比崇高的。而尘埃, 却只能污染空气。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 却全然不同。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 吗?你思考过它们的原因吗?请以“土壤 和尘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须 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 (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重难点15诗歌表达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原卷版+解析)

一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等。
二是表现手法,包括一些具体的表现技巧,如烘托、反衬、对照、渲染、铺垫,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等等;也包括形象意义的表现方式,如象征;也包括联想、想象等组织材料的方式。
三是表达方式,主要是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内容可知,丁宝臣因在越州治理有功而移官端州,但他心中更多的是郁闷。
B.第五句中的“春书来逐”点明了时令和事件,并且巧妙地呼应了诗题中的“次韵”。
C.中间两联采用流水对,体现了王安石律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的创作特点。
D.诗人以“南望苦”悬想友人思念自己以致心中凄苦,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意蕴。
重难点15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重点,高考难点,答题中的综合点
表达技巧,称其为诗歌重点,是因为它成就了诗歌的精粹美,任何一首诗,都有其独到的表达技巧;称其为高考难点,是因为考生对一些表达技巧界定不准,区分不清,赏析不到位,肚里有话不会说;称其为答题中的综合点,是因为其他题型的解答,常须结合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
第二步,阐释此种修辞格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简要翻译解释)
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格的艺术效果,即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题型二 表现手法
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时,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而以下所讲的是狭义的表现手法,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之外的常用的诗歌达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知识点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知识点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
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原卷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第五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精讲】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一、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诗歌涉及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而不能泛泛而谈。
1.方法(1)必须了解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2)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3)如果是鉴赏修辞手法的应用,必须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不能仅仅指出“是什么修辞手法”。
(4)要注意修辞手法的“套用”现象。
如有的比喻又带有夸张,出现在同一诗句中等。
2.步骤第一步:审题。
抓住题眼,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指出具体修辞。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使用修辞的做法。
第四步:体会表达效果。
3.答题规范(1)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使用的。
(3)指出使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4.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神奇,化板滞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2)比拟①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使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3)夸张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即为夸张。
夸张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局部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或特征代本体,或具体代抽象等。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联想。
诗词的整体框架、构思

诗词的整体框架、构思一:谋篇首先是立意问题,写诗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学活动,写作的'目的’就是'意’,确定这个'意’就是'立意’,也就是所谓'意境’。
'意’是一种情感、一种观点、一种主张、一种思想。
'意’是爱恨情仇、建功守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孤高自许、不同流俗、怀古幽思、咏叹盛衰、思乡怀人、离愁别绪、风花雪月---。
这些都是'意’。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唐多令、咏絮’,词的立意偏于忧伤、无助、失望'嫁与东风春不管’表现出寄人篱下、无依无靠的悲凉;而薜宝钗的'临江仙、咏絮’她的立意偏于自信、抗争;'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现勇于与命运抗争,雄心勃勃,春风得意之心情。
红楼梦的诗作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符合每个人的思想境界,性格特点,这就是曹雪芹写诗的的立意。
诗作品要想有深度,应当有明确充分的立意。
这个立意应当洗炼深刻,再用不同的手法展现,也就是'意象’的串联,组成'意境’。
甚至表现层次也是需要不断推敲与强化的。
这样才能增加诗的深度与强度。
才能创作出立意深远,有创造性、有历史价值的诗作。
立意,也就是说诗词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你要表达的主题。
如果你的立意不成功,那么即使你有再好的修辞手法,再华丽的字句也不是一首好诗。
所有的修辞手法、精警的句子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
古人的作品有很多是同一题材的,那么流传下来的也都是些立意好的作品,绝对不是一些文字华美而立意低俗的作品。
如果要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因为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借一位词家话说就是:1、表达的准确性2、思想的自由性和深刻性3、视角的民间性4、主题的鲜明性5、语言的优美性我们了解了立意的重要性后,那种为写而写,写完了不知道在表达啥的情况,就比较少出就比较少出现了。
我们要能基本做到先审题,而后立意。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整理一、修辞手法比喻,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抽象为形象拟人,例:“碧溪留我武关东”、“霜禽欲下先偷眼”夸张,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借代,例:“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借指战马和武器,合起来指战争。
通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之间的转换。
例:“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双关,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的双关)对偶,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排比,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典,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设问,例:“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反问,例:“江东弟子今谁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起兴,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对比,例:“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今昔对比)列锦:全部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叠字(重言),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顶真,例:“烟水江南小月淡,淡对山风湿红残,残夜难禁凋人颜”二、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描写:大的方面分为两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点面结合(点就是对人、事、景物的详细描写;面就是概括性的描写)虚实结合观察角度的变化(由远到近,有大到小)多种感观相结合(例如: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乐景衬哀情《蜀相》)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三、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渲染: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
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结构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3、以乐景写乐情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 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 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快乐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 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 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以小见大
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 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以小见大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 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 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抑扬
抑,指压抑,贬低;扬,指褒扬,赞颂。 由于人物性格具有并非单一的复杂多面性,因此,在作品中最常见的 是“抑扬结合”、“抑扬并用”。 其具体手法有“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欲抑先杨”、“欲 扬先抑” 想褒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处落笔。 多用叙事来写人。
直抒胸臆:"涕泪""喜欲狂""白 日放歌"传达出了他的心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2.借景抒情: 借助于其他景、物、人、事来委婉、含蓄、曲折地表 达感情的都可称间接抒情,感情往往隐藏于诗句的背 后。诗中最常见的,高考常考查的是借景抒情。
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冷寂、清凉的画面传达着离别者内心的凄苦之情。
四、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构思技巧。这些技巧 对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欲抑先扬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 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 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 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 腰的心志。 •《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 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3.以景结情
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 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这样结尾形 象含蓄、耐人咀嚼。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 全都蕴含于结句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 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 隐然蕴于其内”。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中用先扬后抑之法,写汉文帝召见贾生, 看似褒扬,但到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 鬼神”才知是贬抑。先扬后抑,使讥讽之意 表现得更为有力。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小中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 “折戟”,想到了历史的往事,想到了汉末分 裂动乱的年代,想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想到了赤壁鏖战中的重要人物;最后又以二乔 的命运暗示战争的结局。
2.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诗歌构思立意技巧
高德意 2014.10
1.以小见大
• 诗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 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 主题思想,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 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
•
小景物传达大境界
平凡细微事情反应大主题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 尽”三字,末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 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 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 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 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 的深沉的爱。
“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 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 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寒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止 烟火,只做冷食。
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但是 诗人却是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廷的特权, 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