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谢 应 光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47)

摘 要:本文在有关学者对认知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按照认知语言学,人的心智是体验的,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又依赖于理解并参与这种相互作用的人的心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语境观、“激活”语境观和典型语境观。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境;经验主义;心智;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36(2003)03-0103-05

语境是语用学中常用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化被认为是语言意义和语法的基础,这似乎与语境概念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认知语言学自有其独特的语境观。为了澄清这个问题,Langacker(1997)曾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认知语义学的语境基础”,说明语言意义的概念观为什么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语境概念为基础。他(1997:240)指出,虽然认知语言学以对心智的研究为中心,但也可以把它描写为社会的、文化的和语境的语言学。本文的目的是在有关学者对认知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

一、经验主义的语境观

语用学中关于语境的论述很多。例如,有人把语境看作是上下文,即单词或句子前后出现的语言材料;Searle把语境定义为对理解话语所必须的一组背景假设;(Ungerer&Schmid:,1996:45)Levins on(1983: 22-23)指出,语境指的不是话语的实际情景,而是所选择的在文化和语言上与产生和解释话语有关的那些特征;S perber和Wils on(1995:15)则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听话人对世界所作的假设的一个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实际状态影响对一句话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语境并不局限于直接的物理环境或前面刚刚说过的话语,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设、宗教信仰、对往事的回忆、一般性的文化假设以及对说话人心理状态的猜想都可以在对话语的解释中起作用。

虽然上述关于语境的论述也提到了理解话语时的一些主观因素,但R obins on(1997:256)指出,语用学中关于话语理解的假设一般都体现了客观主义的立场,即在谈论语言时,把语言中的规则和结构假定为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事实,假定它们是真实而独立于观察者的,把根据这种观察立场所创立的结构转变为心理的结构。认知语言学采取经验主义的语义观对客观主义持批评的态度。而Lakoff和Johns on (1980:192-193)否认有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他们指出,真理是相对于我们的概念系统的,而我们的

收稿日期:2002-11-06

作者简介:谢应光(1949—),男,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概念系统又是以我们在与其他人和我们的物理以及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取得的经验为背景的,并且不断受到这些因素的检验。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们在环境中起作用,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取得经验;这种经验在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某些调节行为,而这些调节又影响他们后来在环境中的作用。因此,人们的认知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与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即语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语境并不完全是客观存在的,而与人们的概念系统有关。

Langacker(1997:234)指出,说话人对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的语境是有所领悟的,否则就不能成功地参与这些相互作用,语境也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如果心智是空洞的、或非领悟性的,它就没有发起相互作用的理由,也没有确定说话内容的基础。同样,说话人不能感知或完全没有注意到的语境因素也不会被包含在所说话语的意义中。例如,一只被说话人看见潜藏在院子里的猫可以是包含在他说的The birds are probably safe这个句子的意义中的语境知识中的一部分,而说话人觉察不到的贯穿整个场景的无数中微子则不会是语境因素。因此,说话人在说话时的心智并不是与相互交流时的语境不相干,而是积极地参与观察、解释和影响语境,使语境融入到认知领域当中。这种被说话人领悟到的语境不管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都是提供语言结构基础概念化过程的一个至关紧要的方面。

Ungerer和Schmid(1996:46-47)区分了情景(situation)和语境(context)这两个概念。他们所说的语境属于心理现象的领域,而情景则指“真实世界”中的事态。他们把情景定义为“真实世界中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把语境定义为一种“认知表征”(cognitive representation)。他们用The boy was building a sandcastle with his bucket and his spade这句话来说明这种区分。这里的情景是由四个物体组成的,即一个男孩、一座沙塔、一只水桶和一把铲子,这四个物体通过男孩的活动相互作用。当这句话被听话人处理时,其中的boy、sandcastle、bucket和spade这几个单词就在听话人的头脑中激发起相应的认知范畴,即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物体的心理概念。这样,就形成了关于这些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认知表征。Ungerer和Schmid所说的语境就是指这种认知表征。他们还指出,语境(即这种认知表征)并不是孤立的心理经验,而是以至少两种方式与存储在人们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直接联系的。一方面,检索长期记忆中关于所涉及范畴的具体的语境知识。这样,听话人在理解The boy was building a sandcastle with his bucket and his spade这个句子时,就会把记忆中的“塑料桶”挑选出来作为在这个语境中的“水桶”这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把“儿童铲”挑选出来作为在这个语境中的“铲子”这个范畴的典型成员。另一方面,当前的语境会引发长期记忆中与当前语境有关的其他语境。听话人在理解上句时,除上句所表达的内容之外,还会想起关于“沙”和“沙塔”的其他方面的经验,也可能会联想到一些相关的范畴,如“水”、“手”、“贝壳”、“塔楼”和“护城河”等等,还可能联想到所有这些范畴之间经常发生的相互作用,如“挖沙”、“修塔楼”等等。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现象,我们都有过大量相关的经验,并在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相关的语境。所以,各种认知范畴并不仅仅依赖于当前直接的语境,也依赖于与之相联系的一整套各种语境。Ungerer和Schmid(1996:47)用“认知模式”这个术语来指属于某个领域的所有存储起来的认知表征。

认知语言学强调的是人的心智和经验在构建语境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语境并不完全是客观存在的,语境是一种认知表征,是与说话人(或听话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经验密切相关的。这就是经验主义的语境观。

“激活”语境观

二、

如上所述,认知语言学认为语境属于心理现象的领域,是与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直接联系的。Langacker(1997:235)指出,词语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激活”(ev oke)了多种知识和经验领域。上面关于The boy was building a sandcastle with his bucket and his spade这个句子的讨论就证明了这一点。Langacker还指出,说话人对语境(包括话语方面和相互作用方面的语境)的全部领悟构成语言意义的基础,因为语境的任何方面都可能被激活起来,成为词语的实际语义值的一部分。

Langacker曾把他的认知语法的核心概念“认知域”((cognitive)domain)定义为“刻画一个语义单位的语境”(a context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mantic unit)。(Ungerer&Schmid,1996:46)一个词语就是因为它激活了一组认知域并对这些认知域的内容加上了某种解释才是有意义的。任何种类的概念化都可以起认知域的作用,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知识的任何一个方面原则上都可以被激活起来,成为在某个特定场合理解表示这个事物的词语的一部分。

语境和词语的意义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Violi(2000:114-117)从外部视点和内部视点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从外部视点看,语境可以被看作是按照一种图式化的指向性以某种方式修饰词语意义的某种东西。语境激活一个词语意义中的某些特征,而让这个词语意义中的另外一些特征隐藏在背后。Violi用book这个单词来说明这个问题。book的意义中至少包含如下特征:(1)可觉察到的物理特征(如它是一种固体物品,它的典型形状和尺寸,它是由纸制成的,它包含书面文本等等);(2)功能特征(用于阅读等);(3)历史特征(如它是一种人工制品,由某人写成,它的印刷、制作、销售过程等等)。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些特征只有一些被激活起来。

(1)a.John read the book.

b.John burnt the book.

c.John threw the book against the window in order to break it.(Violi,2000:115)

(1)中的3个句子分别激活book这个单词的不同语义特征。(1a)激活的是“书”的功能特征(可以被人阅读);(1b)激活的是“书”的一种物理特征(它是由纸制成的,因此可以被燃烧);(1c)激活的是“书”的另一种物理特征(它是一种固体物品)。(1)中的各个句子分别提供的语境选择了“书”的某个语义特征,把它推到突出的位置,而让“书”的其他语义特征处于“休眠”状态,处于等待被激活的状态。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一块平滑的岩石称作“椅子”。这时,关于“椅子”形状的所有特征都被隐藏起来,而只选择了“椅子”的功能特征,即“某种可以坐的东西”。Violi(2000:115)指出,确定事物必要的和充分的语义特征常常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就是语境总是能够取消这些语义特征中的至少一部分。

但是,强调语境能够选择词语的某些语义特征,而让另一些语义特征隐藏起来,这并不意味着否认每个单词有它自己的语义潜在性,并不意味着意义完全是由语境决定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每个单词都有自己的语义潜在性,才使语境有可能在这种潜在性中进行选择。Violi(2000:116)指出,语境并不只是从外部修饰或限制词汇意义的某种东西,它也是一个词项在话语中出现时所创造并引入话语的某种东西。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应该看到语境对词汇意义的选择作用,还应该看到单词本身也能够激活语境。因此,Violi提出,不仅应该从外部视点看待语境,也应该从内部视点看待语境。

从内部视点看待语境,就是应该看到,每个词语本身都有自己的标准语境。Fillm ore指出,词项都是与场景(scene)相联系的,而场景又代表与一定词框(lexical frame)相联系的典型的、系统的、最常见的情景。例如,单词write可激活一个典型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一个人使用笔(通常是)在一张纸的表面上勾画出词和句子。这个场景就是write这个词的标准语境。当然,write这个词也可以用在非标准的情景中,例如,某人可以用大头针在墙上“写字”。但是,如果要把write用在非标准的语境中,说话人就必须进行特别的说明。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write激活的就是它在使用中的标准语境。(Violi,2000:113)词语激活自己的标准语境,这也就是说,词语一般是在代表自己语义潜在性的语境中使用。这也是我们理解词语意义的基础。如上所述,词语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激活了多种知识和经验领域。我们心智中的这种知识和经验就是构成标准语境的基本要素。我们将在下文继续讨论“标准语境”这个概念。

特定的语境激活词语的某些特定的语义特征,而词语本身在使用中也可能激活自己的标准语境,这就是认知语言学的“激活”语境观。

三、典型语境观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按照R osch的说法,原型就是一个范畴

中“最好的例子”,是人们根据范畴成员对这个范畴隶属度大小的判断所得出的“最清楚”的例子。一个范畴中的各个成员对这个范畴有不同的隶属度。例如,知更鸟被认为是“鸟”这个范畴中的好例子,人们把它当作一种典型的“鸟”,其隶属度很高;而企鹅则被认为是“鸟”这个范畴的坏例子,人们并不把它当作典型的“鸟”,其隶属度较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认为,应该把原型定义为一种心理表征,一种认知参照点。因此,既可以把原型看作是比较具体的“意象”或“图示”概念,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比较抽象的“范畴的心理表征”。(Ungerer&Schmid,1996:10,39;Violi,2000:105)

Ungerer和Schmid(1996:43-45)指出,认知范畴的原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原型。看到下面(2a)中的dog,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某种猎狗(如retriever);而看到(2b)中的dog,人们首先想到的却可能是卷毛狮子狗(poodle)。

(2)a.The hunter took his gun,left the lodge and called his dog.

b.She took her dog to the salon to have its curls reset.(Ungerer和Schmid1996:43)

(2)中的例子说明,语境的不同,原型也可能发生变化。这种根据语境激活起来的原型可能跟一般意义上的原型大不相同。

Violi(2000:111)认为有必要区分两种不同形式的原型性(prototypicality)。一种是范畴原型性(cate2 g orical prototypicality),指一个范畴中的原型,如知更鸟与“鸟”这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语义典型性(semantic typicality),指一个范畴中相对于其他类似个体的“普通个体”(average individual),如知更鸟与其他种类的“鸟”之间的关系。Violi指出,语义典型性是一种比范畴原型性更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在谈论关于情感的词汇时,我们所说的原型常常并不是“情感”这个范畴的原型(实际上可能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原型),而是诸如爱情、愤怒、嫉妒等的典型情景。

语言学研究中更重视的应该是语义典型性。关于语义典型性的基本假设是,有可能在词汇意义中找到某种规律性,即某种典型的形式;正是由于存在这种有规律的或典型的意义形式,人们才能够理解词语的变异和语义的变化。R obins on(1997:262)指出,词语倾向于被解释为指最典型的事例。例如,当某人说下面(3)时,我们一般会把其中的doctor理解为“医生”。

(3)I am looking for a doctor.

但这种倾向并不是绝对的,在特定的语境中(例如,在一个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人们也会把这句话中的doctor理解为“博士”。

Violi(2000:116)指出,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我们称作“语境”的东西是以高度的结构性和规律性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我们的经验本身就是通过相似情景反复发生的规律性积累起来的,我们之后会在一定语境中识别出这种规律性;语境有时也可能使词语的意义产生出乎意料的变异,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如此。因此,Violi提出了“标准语境”这个概念。他把标准语境定义为反复出现的情景的规律性本质,人们对此有不断重复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将来情况的预期。正是根据这种规律性本质,人们才有能力理解和预期周围世界是怎样起作用的。语言意义所指的就是这种标准语境。语言意义的稳定性至少部分是以语境的这种规律性为基础的。根据这种观点,就不需要区分所谓不依赖语境的意义和语境中的意义了,因为每个词语总是指向一个标准语境,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不依赖于语境的意义。因此,词语本身在使用中也会激活自己的标准语境。

如上所述,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一块平滑的岩石称作“椅子”。当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使用chair这个词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不是这个语境对正确使用这个词是否合适,而是使用这个词会使听话人构建出一个可能的语境,在这个语境中,使用chair这个词是合适的,因为它使我们必须把不是椅子的某个东西看作是椅子。这里,不是语境限制了词语使用的条件,而是词语本身作为推理的手段创造了自己的使用条件;并不是某个语境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使用chair这个词,而是使用chair这个词在听话人身上诱发了某种心理过程,构建出一个对使用chair这个词最合适的语境。我们听到chair这个词后,就会在当前的情景中寻找这个词适用的某个事物。就好像是这个词促使我们开始一个寻找过程,看在周

围的环境中是不是能够找到交谈对方选择使用chair这个词的合适条件。这样,chair这个词所起的作用就是促使我们在心目中构建出某个可能的语境来解释这个词的使用。这种作用的效果是在我们心目中创造出使用这个词的合适的条件,即使这些条件在交谈时的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根据Violi(2000:119)的看法,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存在着关于每个词的隐含的图式,即与解释这个词有关的所有手段。这就是Violi所说的标准语境。每个词语在使用时都指向自己的标准语境。

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标准语境,而每个词语在具体使用中又具有各种变异情况。这种关系是高度灵活和开放的,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在新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词语使用和意义中的任何变化发展都是以某种典型形式为前提的。因此,不可能把语义信息和语境信息截然分开。每个词语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它所激活的图式化的、反复出现的典型语境。这种典型语境其实就是每个人的心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语境观。

在有关学者论述的基础上,我们初步讨论了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在实际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贯穿着人的心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Langacker(1997:248)的看法,人的心智是体验的,心理过程让我们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心理过程本身就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因此,对语言意义的构成过程的研究和描写必须参照实际语言使用中人与社会和与语境的相互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研究与语言有关的相互作用、而不考虑与此有关的认知先决条件就能够对语言结构作出充分的描写。如果说人的心智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的,那么,同样也可以说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理解并参与这种相互作用的人的心智。语言结构主要存在于每个人的心智之中,如果没有这种心智,与语言有关的相互作用就不可能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Lakoff,G.&Johns on,M.Metaphor s We Live By[M].Chicag o: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1980.

[2] Langacker,R.W.The contextual basis of cognitive semantics[A].J.Nuyts&E.Peders https://www.360docs.net/doc/384030981.html,nguage and Conceptualization

[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1997.229-252.

[3] Levins on,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 R obins on,E.A.The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pragmatic principles:im 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representa2

tion[A].J.Nuyts&E.Peders https://www.360docs.net/doc/384030981.html,nguage and Conceptualiza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1997.253-271.

[5] S perber,D.&Wils 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 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6] Ungerer,F.&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New Y ork:Addis 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

[7] Violi,P.Prototypicality,typicality,and context[A].L.Albertazzi.Meaning and Cognition[C].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 om pany,2000.103-122.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语言学如同它研究的对象——人类语言那样普通显现,没有什么特别艰涩的,这是大多普通人在第一感观中的认识。这样可以说是将语言学简单而且表面化,这是肤浅的理解,如此这样,就无法深刻的探索得语言学的本质。 那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的认识而且还很固执的笃信自己的判断 呢?这是因为视野,大众只是看到了语言在自己存在的时代,自己生活的群体间的交流。也就因为视野决定了对语言格局的把握,决定了对语言区间的把握。 语言的区间存在多样性,有历史的区间,有地域的区间,特别还有未来的区间,而种种区间间有距离,有距离也就构成了交流的障碍。单从语言讲,它是用来沟通人类情感的,它是人类感情、思想、智慧的载体,而一种天然的距离阻隔了今日与历史的对话,本土与异域的交流,今天与未来的传承,那么语言学作为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为消除这种障碍构筑彼此对接的轨道,以一种平台使他们交流畅通。交流才是语言的本质,交流流畅是语言学的功能所在。 我们若只认识到语言学在人类语言交流的本质职能,也无法深刻的理解语言学,而只是使语言学平面化,不能使其主动影响社会交流的功能,也就削减了它的职能。我们还要在语言发展的轨迹上,以一种科学态度审视,揭示其本质。 语言不仅是讲述客观事实,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载体。语言在传递中发生了变化,如遗失现象,还特别的是反义现象,

这些特点也就是语言学存在的意义,那么情感就为语言的发展的隐性动力,而情感抉择是人类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征,是自我意识的展示。这就是我们依语言的表现特征探知一个时期一个人群的情感特征,从而解读他们的心理。

语言的发展当然不只在主观因素,还有众多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的共同特征就是:语言的不通存在,他们彼此要在碰撞中融合。例如我们中国语言,我们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调为基础,而就在北方语言区上也依然存在历史进程中传递下来亦然消失的语言的痕迹,特别表现在口语上,更具体讲如陕西人说“快”它不是一个字,而是一连串的“音读”我们即就是用音标也无法注明。 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其研究的主体也发生变化,最早期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由此,在教育部发达历史环境下,以此沟通学习者与先贤们智慧、情感上的共鸣。而今天,我们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为何?因为今天教育的发达普及,群体间拉近了沟通交流的重心,那么彼此重合度高了,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全球一体化,文化碰撞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彼此的抵触融合在所难免。我们的语言体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引进了音标,此为国际通用。还有在文化融合中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彼此有借鉴。如字体我们由过去繁体字表象功能更强,而简化字叙述性更强。而音标的引入,还有我们语言教育的一种取向,使我们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体系有彼此影响。用音标字母表示词语,而且还有讲汉语总是掺杂英文单词,这已是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1.2.3. 普通习语(pieces)按常见方式排列 第三种常规习语是由根据普通组合原则组合成的普通词项构成的,但这些原则都归属于成语解释。大量满足这些条件的习语包括hang/tie one on(意为“喝得大醉”),pull someone?s leg(取笑某人),和tickle the ivories(弹钢琴)。此范畴内的常规习语包括诸如某人拿起一盘饮料说now watch me drop it之类玩命词组及传递反面信息的修辞疑问句,如:Who?s gonnamake me? Am I invisible? When did I say you could do that?等。 2. 常规习语:以let alone为例 我们对研究常规习语很感兴趣。吸引我们的常规习语包括语法、语法外型和编码、解码型。这些类型不但包括前文中提到的the X-er the Y-er句型,而且也包括像例14表达中显示的结构: (14)a. There goes Charlie again, ranting and raving about his cooking. b. Look who?s here! c. what with the kids off to school and all d. Why not fix it yourself? e. He?s not half the doctor you are. f. Much as I like Ronnie, I don?t approve of anything he does. g. He may be a professor, but he?s an idiot. h. Him be a doctor? i. What do you say we stop here? j. It?s time you brushed your teeth. k. One more and I?ll leave. l. No writing on the walls! m. That?s not big enough of a box. n. It satisfied my every wish. 在断定上面每个句子都例证了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或常规习语前,我们认为每个句子都可以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否定的回答。(1)此表达显示了根据已知的独立词汇构成性质和语法结构而完全预测的属性吗?(2)此表达值得在语言普通词库中列出并值得视为固定词组吗?也许没必要指出怎么去回答这两个问题有时是难以确认的。 细想例14h,它阐述了我们可能称为Incredulity Response Construction。这个特殊的句子例证了在Akmajian 1984中详细讨论的一无限大的英语句子集(Your brother help me? Her write a novel about the Spanish Inquisition?,…)。这些句子包含了一个主句,其主语使用宾格而谓语动词则用原形。如果某人讲得一口流力的英语但却从未碰到过此无限大集中的句子,很明显他就不能一个个地习得此集中的句子,而必须学会一普通规则,此规则需用特定的语用力量与特殊的句法形式(其显著特征是非名词性主语与非限制性主动词)相匹配。(粗略地讲,必须使用这些句子来挑战或质疑说话者刚刚提出的命题。)能完成此项任务的词或词组是无限的。这种规则我们称之为“常规习语”或“特殊的语法结构”。 2.1 引言 本文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词组let alone,使用英语中的语法策略,阐明对语法结构语用、语义和句法上的分析。当然,我们探究let alone结构性质的目的,是想发现这些性质能否构成让我们感兴趣的半独立语法结构类型的一个好例。let alone表达法拥有语言中其他许多结构类型和词条的性质,因此关于这些性质能否被看作是例示独立语法结构的争论还需要认真处理。我们认为let alone句型具有很多这种特殊表达家族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属性,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到认知语言学的演进及其思考

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到认知语言学的演进及其思考 本文从语言学理论学习者的角度梳理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的三大假设、研究方法以及五个发展阶段,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了叙述,并阐述了认知语言学与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关系。 标签:乔姆斯基认知语言学演进思考 一、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综述 在语言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多种研究流派、研究学说,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占据了语言学领域的特殊地位。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标志着生成语法的创立。自此,生成语法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研究领域中的垄断地位,引起了语言学界的一场大变革。语言学从一门分类科学变成了如化学、物理学一样的自然科学。语言研究的方法从以观察归纳法为主,变革为以演绎推导法为主。语言从只被当作交际的手段,发展到也被看作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并且被看作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虽然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并且在各个阶段都有一些修改完善,但是基本上围绕着三大假设:1.人的语法知识是天赋的;2.所有的人类语言都是一个演绎的形式系统,即普遍语法;3.大脑有专门的语言机制——语言官能。 为了验证这三大基本假设,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在采用基本观察归纳法的同时,还进一步使用了演绎推导法。演绎推导法能够使语言学研究人员充分解释语言的知识系统。乔姆斯基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本质和规律是人的感官所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人的感官必然会形成经验主义。转换生成语法沿用了“假设-求证-再假设-再求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第一语言模式阶段、标准理论阶段、修正扩充标准理论阶段、管辖和约束理论阶段、最简方案阶段。 (一)第一语言模式阶段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中的许多事实都是无法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式和方法来解释的,并且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能够通过经验性的归纳来进行验证的。他特别强调句法的生成性,认为一种语言的语法能够生成并且只能生成这种语言的无限的句子。他提出每个人都内在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这种内在的能力在人们适当发展时期某一次听到语言时开始被激活并且被运用。 (二)标准理论阶段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Goldberg认知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_反思与前瞻

2010年5月May 2010第33卷第2期Vol.33No.2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 本文系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基金“构造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08-YY10)及四川外语学院社科规划项目基金“基于多重压传观的现代汉语新词语构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此衷心感谢王寅先生、《现代外语》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1 CCxG 实际上可视为一个广义术语,即:只要循着“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从体验哲学与狭义认知语言学视角展开的构式语法研究皆可视为CCxG 。为讨论方便,本文的CCxG 仅指Goldberg 的构式语法进路。 1.引言 认知构式语法(CCxG )1是Goldberg 对 其语法理论的最新命名,以别于其他构式语法理论。该理论旨在建立描写与解释不同层面语言现象的统一分析方法。2006年出版的《工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性的本质》(Constructions at Work :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 ,以下简称为《构式》)更是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发表的相关书评就有9篇(参见Acu觡-Fari觡a 2006;王寅2006a ;Bybee 2007;Boas 2007;van Valin 2007;梁君英2007;石毓智2007;Ariel 2008;Kidd 2009,等)。2009年时值《认知语言学》创刊20周年之际,该刊第20-1期掀起了对《构式》一书讨论的热潮,共发表了9篇与之相关的论文,分别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对CCxG 的相关研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参见Goldberg 2009a ,2009b ;Bod 2009;Borsley &Newmeyer 2009;Crain et al.2009;Croft 2009;Langacker 2009;Lieven 2009;Lidz &Williams 2009,等)。本文以大 量最新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来解读和评论Goldberg 有关CCxG 的基本观点,并指出该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语言心智观与创新观 宏观上,CCxG 与TG (转换生成语法)都以揭示语言的“知”、“获”、“用”为其理论目标,试图阐释“何为语言知识”、“何以习得语言知识”、“何从解释语言知识的使用”等问题。根据Goldberg (1995:7,2006:4)的观点,两派理论对上述问题的切入都以语言心智观和创新观为基本取向。但这一评述过于笼统,因为CCxG 与TG 对语言心智观与创新观的阐释有着本质的区别,反映着大相径庭的语言哲学观。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廓清这两个概念,才能避免原则性误导。 首先,TG 的语言心智观是在批判语言行为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从认知和语言的关系出发来解释语言运作的机制。该观点冲 Goldberg 认知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 ———反思与前瞻* 四川大学/四川外语学院 刘玉梅 提要:认知构式语法(CCxG )最早出现于Goldberg 2006年出版的《工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性的本质》一书,是作者对其语法理论的最新命名。作为从体验哲学和狭义认知语言学视角展开的构式语法研究的一个分支,CCxG 旨在通过构式建立描写与解释不同层面语言现象的统一分析方法,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以大量最新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来解读和述评CCxG 的语言心智观和创新观、表层概括假说、构式观及构式关系表征等基本观点并指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CCxG 、基本观点、回顾、思考[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05(2010) 02-0202-08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和对语言教学基本原则的选择。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理据性,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語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外语教学具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意义。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全面培养语言、文化和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型为解释人类怎样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标签: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启示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单库意指语言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使用者的特征;符号单位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的全部内容。能用来描写语言系统的单位是: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符号单位;允准结构的图式。 语言能力是人类总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项目是一个一个习得的。 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各种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易言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语言使用者的识解对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语言产出具有核心意义。只有从语言使用和说话者识解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型式才能充分理解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与语言习得的良性互动关系。(王寅,2005) 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又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人们使用语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在词和构式的多义性、习语的形成、语篇的建构、表达方式的选择、新词新语的创造等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刘正光,2010)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语言学习者的识解,一方面意味着语言的约定性本质,另一方面表明使用者对话语中语言表达式的分布具有选择决定权,即语言使用者处于语言使用事件的中心地位。学习者不断发现所学语言的理据性结构和原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认知语言学的语境观 谢 应 光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47) 摘 要:本文在有关学者对认知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按照认知语言学,人的心智是体验的,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又依赖于理解并参与这种相互作用的人的心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语境观、“激活”语境观和典型语境观。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境;经验主义;心智;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36(2003)03-0103-05 语境是语用学中常用的概念。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化被认为是语言意义和语法的基础,这似乎与语境概念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认知语言学自有其独特的语境观。为了澄清这个问题,Langacker(1997)曾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认知语义学的语境基础”,说明语言意义的概念观为什么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语境概念为基础。他(1997:240)指出,虽然认知语言学以对心智的研究为中心,但也可以把它描写为社会的、文化的和语境的语言学。本文的目的是在有关学者对认知语言学论述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境概念。 一、经验主义的语境观 语用学中关于语境的论述很多。例如,有人把语境看作是上下文,即单词或句子前后出现的语言材料;Searle把语境定义为对理解话语所必须的一组背景假设;(Ungerer&Schmid:,1996:45)Levins on(1983: 22-23)指出,语境指的不是话语的实际情景,而是所选择的在文化和语言上与产生和解释话语有关的那些特征;S perber和Wils on(1995:15)则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是听话人对世界所作的假设的一个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实际状态影响对一句话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语境并不局限于直接的物理环境或前面刚刚说过的话语,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设、宗教信仰、对往事的回忆、一般性的文化假设以及对说话人心理状态的猜想都可以在对话语的解释中起作用。 虽然上述关于语境的论述也提到了理解话语时的一些主观因素,但R obins on(1997:256)指出,语用学中关于话语理解的假设一般都体现了客观主义的立场,即在谈论语言时,把语言中的规则和结构假定为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事实,假定它们是真实而独立于观察者的,把根据这种观察立场所创立的结构转变为心理的结构。认知语言学采取经验主义的语义观对客观主义持批评的态度。而Lakoff和Johns on (1980:192-193)否认有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他们指出,真理是相对于我们的概念系统的,而我们的 收稿日期:2002-11-06 作者简介:谢应光(1949—),男,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二语习得的认知语言学观

二语习得的认知语言学观 认知语言学主要是在认知科学的理论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这个术语首 先出现于1971年,用来指真正研究大脑的语言(Lamb,1998:381),其与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联系紧密。认知语言学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直至80-90年代取得较大进展。1989年由 德国语言学家勒内德尔文(ReneDirven)组织的在德国的杜伊斯堡(Duisburg)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标志着认知语言学 的正式确立。此次大会宣布于1990年发行《认知语言学》刊物,成立 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ICLA),并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 认知语言学理论产生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概念和意义来自人们对 世界及自身的认知,而人类的认知来源于无休止的对环境自身的体验。Lakoff&Johnson(1980)首先提出了体验哲学的概念,认为客观世界 是人们体验和理解的对象。认知是人们对现实和自身体验的理性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 1.1基本理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和构式语 法理论等。绝大多数人将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与思维和行 为无关。Lakoff&Johnson(1980)认为隐喻普遍存有于日常生活中, 而且其不但存有于语言中,而且存有于思维和行为中。人类思维和行 为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所以,人类思维的方式、体验和行为 也是隐喻的。他们指出隐喻和转喻的区别,隐喻是两个相互没有交集 的域之间的映射,而转喻为同一域内的映射。Bencini&Goldberg (2000)提出了与动词中心论相对的构式中心论,即一个句子是以构 式为中心,而动词只部分影响意义。构式中心论能够补充动词中心论 的缺陷,解释了众多动词中心论无法解释得语言现象。 1.2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采纳观察、调研、记录和比较等方法对实际 的语料实行分析,然后再得出结论。虽然这种研究方法并非完美,其 全面性和可靠性有时也会受到质疑,但相对于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结 构主义派的内省分析法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此外,内省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384030981.html,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导读

R. 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 张辉 齐振海 导读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 引言 R.W. Langacker撰写的两卷本的《认知语法基础》是认知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的发轫之作。同其它三本认知语言学奠基著作一样(它们分别是G. Lakoff 和M. Johnson的《我们所依赖的隐喻》(1980)、G. Lakoff《女人、火和危险的事情》(1987)和M. Johnson的《心中之躯》(1987)),这两卷本是摘引率最高的认知语言学著作之一。由于《认知语法基础》创建了一种崭新的和与众不同的研究语言和其结构的理论,其中Langacker创造了一套特殊的术语,因此这两卷都比较艰涩难懂。第一卷主要讨论理论假设,介绍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对语言结构进行最佳描写的所需的工具和概念。除了第一卷中的详细论述外,Langacker为使语言学的读者能尽快掌握其基本理论,在不同的论文集中用较为浅显的语言构画了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它们分别是“认知语法概述”(An Overview of Cognitive Grammar) (Rudzka‐Ostyn 1988)、“概念化、符号化和语法”(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 (Tomasello 1998)和“动态的以用法为基础的模式”(A dynamic usage‐based model) (Barlow and Kemmer 2000)。读者在阅读第二卷之前,要想尽快地掌握认知语法基本思想,可参阅这些文章。 Croft 和Cruse (2004:1)指出, 认知语言学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假设:(1)语言能力不是一个自主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faculty);(2) 语法就是概念化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tion);(3) 语言知识源起于语言的使用。这三个理论假设的中心论题是,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哪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呢?Langacker指出了五种认知能力:(1) 凝固化(entrenchment)或自动化(automatization), (2) 抽象能力(abstraction),(3) 范畴化能力 (categorization), (4) 组合能力(composition)和(5)符号化能力(symbolization)。这五种认知能力与语言现象密切相关,是认知语法的出发点和起始点。Langacker的主要语言观是,语言组合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具有不同凝固化以及不同抽象层次的语言结构,以一定的范畴化、组合关系和符号化的关系连接在一起。 认知语法的分析都以一定的识解(construal)为基础。识解是我们用交替的方式对同一场境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能力。这也就是人的语言能力和一般认知能力是不可分的。识解包括抽象性(schematicity)、图形/背景的转换(figure/ground reversal)、视角(perspective)、隐喻、突显(prominence)和侧重(profiling)等。 语义结构的研究在认知语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Langacker(1998:4)认为,决定意义的变量有两个:一是概念内容(conceptual content), 一是该概念内容被人所识解的方式。作为常规语义值所固有的一个方面,语言成分在其所引起的概念内容上赋予某一识解方式。识解的常规方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该语言的人对世界的看法。语言所赋予的识解是很表面化的(语言相对论极端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即使识解不同,词语所引起的概念内容是大致是一样的,这是语言理解和语言间的翻译的基础。语言符号为说话人提供了数量众多的识解场境的手段,他可以熟练地运用语言在不同识解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Langacker提出了认知语法五个基本的观点:(1) 意义就是概念形成过程。(2) 经常使用的词语一般表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意义网络。(3) 语义结构相对于“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s)时才能显示出其特征。认知域是一种的背景知识,以此为背景,我们才能获得对某个场境的概念化。(4) 一个词语的基体(base)是该词语固有的和必然唤起的概念内容。一个词语的侧重是在此基础上那个突显的部分。通过在基础上赋予一个侧重(profile)才能得到一

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与句法构式 一、构式语法的界定 构式语法并不是指某种单一的语法理论,它代表了一种语法研究理念,表现为一种语法理论模型。它不仅指国内介绍较多的Goldberg(1995,2003,2006)还包括Kay&Fillmore(1999)为代表的构式语法构式语法不但是国际认知语言学学术会议的重要议题,还有自己独立的学术会议。国际语言学界普遍认为构式语法显然是格语法演化而来的。格语法(Case Grammar)是Fillmorcone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提出的句法语义研究模式,对于语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构式贯穿了语言的各个层面,打破了传统的模块式语法观。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模块式语法观是一种“词汇加规则的模式”,即把语言知识分为语音、句法、语义各个不同的模块,不同的模块之间靠连接规则沟通。 Fillmore等人认为,这一模式只能解释语言中常规的现象,但不能解释语言中的习语。例如kick the bucket ,模块式语法观无法解释kick,the,bucket 这三个单词是如何根据语音、句法、语义组合而成这个习语的形式和意义。Fillmore等人并不认为习语指示语法的附属品,而是希望能通过研究习语,从新的角度揭示语言的运作机制。Langacker所代表的认知语法认为构式是 a structured inventory of conventional linguistic units(Langacker 1987:57)。构式是有结构的习惯性语言表达单位库,而习惯性语言表达单位就是构式,语法就是由大小不同的构式组成的。Goldberg明确地概括了构式语法理论的三个特征:在构式语法中,词库和句法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语义和语用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分界线;构式语法是生成性的而非转换性的。 二、“构式—语块”理论假设 构式语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语法理论,对于语言研究有着特定的贡献,对汉语句式研究也有启示陆俭明(2004)将构式语法理论的贡献分为五个方面:1这种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先前不好解释或想不到去解释的语法现象。汉语里面不能说“饭吃人”,只能说“人吃饭”。因为汉语里面只有施事—动作—受事的格式,没有受事—动作—施事的格式。但是却有“这锅饭吃了十个人”受事—动作—施事这样的说法。汉语中“NP+V+着+NP”是个对义构式,其中第二个NP既可以是受事(台上摆着鲜花)也可以是施事(台上坐着主席团)2有助于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影响句子意思的因素,去进一步探索句子意思的组成。3有助于我们说明各种不同句式产生的原因与理据—由于各个句式本身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所以为了表达的细腻,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就不断创造新的表达格式,来满足表达的需要。4可以避免将句式的语法意义误归到句中某个虚词头上,例如误将SVOV得R表示的肯定语法意义归到得的身上,如“小张吃饭吃的饱极了。”5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开拓“构式”研究的新领域,有助于我们把汉语研究引向深入。 构式语法理论的提出,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一些汉语句式的问题。 1.十个人吃了一锅饭 2.一锅饭吃了十个人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_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_张德禄

2013年5月 第36卷第3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May2013 Vol.36No.3 文章编号:1004-5139(2013)03-0020-09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 ———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 张德禄1,郭恩华2 (1.同济大学,上海200092;2.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语言学领域主要有两个研究视角: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视角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两个研究视角之间的连接与互补可以从语言学基础层面、语言哲学层面、语境层面、主体理论构建层面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这两个研究视角在理论范式上可相互连接,在话语分析实践中可相互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有力地促进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Social Semiotics and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ZHANG Delu1,GUO Enhua2 (1.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Yantai 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Abstract?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MDA)in linguistics can be approached mainly from two perspectives:the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based on SFL and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perspective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se two perspectives can be probed into in terms of the levels of their respective linguistic foundations,philosophical foundation,contextual level and theoretical formulation.Through case study and investigation,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perspectives share common grounds in their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MDA.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perspectives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MDA. Key words?social semiotics;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ultimodal metaphor;conceptual metaphor 1.引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研究多种符号资源在同一语篇中如何协同来实现意义。一方面,每个模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表意潜势,因此,任何模态间的完全“翻译(translation)”都是不可能的[19:27;11:13],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意义丢失。另一方面,不同模态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一方面,它们都是实现意义的社会符号系统;另一方面,各种符号话语都能表达人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体验。这两点分别为多模态研究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认知基础,使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视角;(2)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 社会符号学理论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研究某一特定文化中符号实践如何在各种语境中产生语篇意义。概念隐喻在多模态语篇中称为“多模态隐喻”(multimodal metaphor),该理论重点研究不同的隐喻如何体现于各种符号实践,作用于人的认知语境,影响人们的认知识解。这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