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导学案)课前激趣导案【情景导入】1907年1月27日,俄国首都彼得堡寒风凛冽,太阳黯淡无光,寒暑表上的水银柱降到零下20多度,街上到处点着蒙有黑纱的灯笼,显出一派悲哀的气氛。
几万人的送葬队伍在街上缓缓移动着,在队伍最前头,既不是花圈,也不是遗像,而是由十几个青年学生扛着的一块大木牌,上面画着好多方格,方格里写着“C”、“O”、“Fe”、“Zn”等元素符号。
原来,死者是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木牌上画着好多方格的表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对化学的主要贡献。
一、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理解原子结构与周期和族的关系3.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二、学习重难点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三、预习内容(分为两组问题,1~2为第一组问题,3为第二组问题)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期表编排规则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周期。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族。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名称周期别名元素总数规律周期()个,横行()个第1周期短周期周期数== ;各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都是原子序数;第2周期第3周期(第7周期排满是第118号元素)第4周期长周期第5周期第6周期第7周期不完全周期26(当前)族名类名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规律族()个纵行()个()个主族()个副族()个0族()个第Ⅷ族主族第ⅠA族H和;主族数 == ;各主族元素从上向下都是原子序数;第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标为一族。
第ⅡA族碱土金属第ⅢA族无第ⅣA族碳族元素第ⅤA族氮族元素第ⅥA族氧族元素第ⅦA族元素0族或副族第ⅠB族、第ⅡB族、第ⅢB族、第ⅣB族、第ⅤB族、第ⅥB族、第ⅦB族、第Ⅷ族全部是元素;又称为元素四、学习探究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结构如何理解?(分为两组,1为第三组问题,2为第四组问题,3为第5组问题)1、画出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2、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画出直方图。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术: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掌握元生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指引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2、自主研究:研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化学史学习,培育勇于创新、不停研究的科学质量。
【知识回顾】1、画出 1~ 20 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表示图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关系:【学习过程】一、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②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 1、2、3 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每一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此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 A 表示:Ⅰ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副族:完满由元素构成的族,用 B 表示:Ⅰ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第Ⅷ族:三个纵行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③族的别称ⅠA 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Ⅶ A 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目标检测】A1.有人以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 A 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 A 族,以下物质能支持这类看法的是(A. HF2.短周期元素X和)+C. NaH D. H2O2 B. H3OY 可以形成XY 4型化合物 , 若 X 的原子序数为 m , Y 的原子序数为 n ,则 m 和 n 的互相关系不可以能为()A. m – 13 = n B. n + 5 = m C. m + 8 = n D. n – 11 = m3. 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 n,且 a、b 为同一周期元素,以下关系错误的选项是()A. n=m+1B. n=m+11C. = +25D. = +10n m n m4、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以下:()周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元素种88181832322数请剖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此后预知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5、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则 X 在周期表中位于()A. 第二周期B. 第三周期C.ⅣA族D.ⅥA族6、有短周期元素A、B、C,此中 A、B 同周期, B、C 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 A、 B、C 为、 N、 Si、 P、 O、 O、 S、 Si 、 SB7、A、B 两元素, A 的原子序数为 x,A 和 B 所在周期包括元素种类数量分别为m和 n。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学习目标】1.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基础知识预习】一、元素周期表(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规则①将相同..,每一横行称为..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②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称为。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用A表示;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用B表示;第Ⅷ族是三个纵行;零族即稀有气体元素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主族序数=族的别称:ⅠA(除)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短周期(第周期)周期:个(共个横行)长周期(第周期)周期表主族个:ⅠA-ⅦA族:个(共个纵行)副族个:IB-ⅦB第Ⅷ族个(3个纵行)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课堂活动】活动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周期、族;第周期、族;第周期、族活动2、说出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类数目,并说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活动3、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列(纵行)?有多少族?这些族如何分类和表示的?你有没有办法记住从左到右这些族的位置?第14列是什么族?活动4、①周期表中,从第几周期出现副族元素? 。
②第几纵行元素个数最多?第几纵行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③第ⅡA族元素后面可能是哪个族?第ⅢA族元素前面可能是哪个族?。
④在不查看元素周期表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推算出原子序数为13、35、56、11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你是用什么办法推算的【课堂检测】1、试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并确定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Cl 结构示意图,C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S2–结构示意图,S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1)

确定元素原子序数的常用方法学法指导不分版本一、利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原子序数例1:A、B两种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总数分别为m和n。
(1)如果A和B同在第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如果A和B同在第VI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答案:(1)(2)归纳:推测原子序数的方法1. 用各周期元素的种类总数作为基数规则①:对于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数值等于元素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等于相邻的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上一周期元素种类总数之和。
如。
规则②:对于第IIIA~VIIA族、0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相邻的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所求原子序数的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总数之和。
如。
例2:第3、4周期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结构相差2个电子层,A在第m族,B在第n族,B为非金属元素,则A、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A、ⅡA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依次为一二周期差2、二三周期差8、三四周期8、四五周期差18、五六周期差18、六七周期差32。
这些差值实际上都是相邻周期中前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目。
ⅢA~ⅦA以及零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依次为8、8、18、18、32、32。
这些差值实际上都是相邻周期中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目。
设B的原子序数为y如果A和B同在Il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A的原子序数为x=y+n;所以y =x-n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y=x+m如果A和B同在lI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A的原子序数为x=y+m;所以y=x-m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y=x+n确定元素原子序数的常用方法一、利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原子序数例1:A、B两种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总数分别为m和n。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第一课时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题目: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族的涵义。
3、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4、通过分析原子序数,掌握元素间原子序数的关系5、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培养自己阅读、总结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6、通过了解化学史,培养自己勇于创新的的品质【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表示方法【难点】掌握元素间原子序数的关系。
c预力一案二)【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认真阅读课本4〜5页,熟记课本基础知识,找出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关系并熟记。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研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在“我的疑惑”处。
查阅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历史。
3.利用30分钟高效完成。
I、知识准备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数量关系1、原子的构成:2、数量关系:核电荷数原子原子一、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及其编制1869年,俄国化学家将元素按照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的元素放在一个,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编排规则将..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一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周期表有个纵行。
除第三个纵行叫做第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稀有气体所在纵行叫做族。
一些族的别称:I A称为(除氢元素皿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四、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历程III、预习自测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 .提出原子学说B .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 .提出分子学说D .发现氧气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A .①③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我思考我收获(学习基础1、若第n A族中,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与其同周期的第ni 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2、怎样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学习建议:学习。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导学案(全章)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预备知识】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总结: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②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思考与交流]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归纳与整理]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c、第Ⅷ族:三个纵行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③族的别称Ⅰ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归纳小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短周期(第周期)周期:个(共个横行)长周期(第周期)周期表主族个:ⅠA-ⅦA族:个(共个纵行)副族个:IB-ⅦB第Ⅷ族个(3个纵行)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课堂练习3]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是___元素。
P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过关检测】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提出电离学说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3、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高中化学必修一《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核素【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2.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1.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证据推理: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原子结构【课前预习】 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质量数(1)概念: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常用A 表示。
(2)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3.电子层(1)含义: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表示方法电子层数(n ) 1 2 3 4 5 6 7 字母表示 K LMNOPQ离核远近――→由近到远(1)电子一般总是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2)原子核外第n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3)无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有8个(K层只有2个),次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有18个。
【重难点解决】1.原子、分子、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1)电中性微粒(分子或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X m+: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
(3)阴离子X m-: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
2.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关系【课堂练习】1.已知R原子有b个中子,R2+核外有a个电子。
则R原子的质量数为( )A.b B.a+b-2C.a+b+2 D.a+b解析:选C。
R2+核外有a个电子,则R原子的质子数为a+2,质量数为a +b+2。
2.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②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③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第1节元素周期表(3)导学案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结构。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预习内容:1、原子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质手:带1个单位正电荷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3、 (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_____________ =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数()=—()+ —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 荷的粒子叫 ______ ,带负电荷的粒子叫 _____ 。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 _____ 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一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 ______ 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核素和同位素(1) 核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位素课内探究学案一、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明确质量数和Az X 的含义。
2. 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原手中干*不带电、学习过程: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质量数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2)A X x-共的x 个电子,则 N= __________(3)A 原子核内有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 m 则ng A 2-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核素和同位素(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素: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位素 讨论: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 40403537A 、金刚石与石墨B 、D 2与HC 、19 X 与20 YD 、仃Cl 与仃CIE 、水和重水(D.O )F 、纯碱和烧碱G 、氕和氘(3)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比较和探究二、比较元素、核素和同位素例1.某元素的阳离子 R n ,核外共用x 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 A,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A. A —x — n B . A —x n C . A x — n D . A x n[练习1]填表:[练习2] ( 1)A X 共有x 个电子,则N= _______ AZX元素符号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元素各核素的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 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C.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的电子数与氖原子相同,所以变成氖原子D. •二」、J"、I」J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它们是互为同位素斥詁电8 Q例3.根据下列叙述填写相应微粒的符号:'':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微粒一般不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基础知识预习】一、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规则
①将相同
..,每一横行称为..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
②把相同
..的元素,按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称为。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用A表示;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用B表示;第Ⅷ族是三个纵行;零族即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主族序数=
族的别称:
ⅠA(除)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第周期)
周期:个(共个横行)长周期(第周期)周期表主族个:ⅠA-ⅦA
族:个(共个纵行)副族个:IB-ⅦB
第Ⅷ族个(3个纵行)
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课堂活动】
活动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周期、族;第周期、族;第周期、族
活动2、说出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类数目,并说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活动3、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列(纵行)?有多少族?这些族如何分类和表示的?你有没有办法记住从左到右这些族的位置?第14列是什么族?
活动4、①周期表中,从第几周期出现副族元素? 。
②第几纵行元素个数最多?第几纵行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③第ⅡA族元素后面可能是哪个族?第ⅢA族元素前面可能是哪个族?。
④在不查看元素周期表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推算出原子序数为13、35、56、11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你是用什么办法推算的
【课堂检测】
1、试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并确定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Cl 结构示意图,
C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S2–结构示意图,
S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x+1 B.x+8 C.x+2 D.x+1或x+11或x+25
3、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6 B.26 C.36 D.46
4、不查周期表推断,原子序数为5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A.第五周期第ⅡA族 B.第五周期第ⅥA族
C.第四周期第ⅡA族 D.第四周期第ⅥA族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2)
【学习目标】
以IA和VIIA族为例,知道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基础知识预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请同学们查阅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完成第5页的“科学探究”。
2.见书P6观察钾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
写出锂、钠、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见书P6观察现象。
比较钠、钾、铯与水的反应进比较
【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和单质化学性质间关系
【思考】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1);
(2)。
〖练习1〗
你能根据上述归纳和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判断下列物质性质大小吗?
碱性:LiOH NaOH KOH RbOH (填“>”或“<”)
2.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阅读]:
(二)卤族元素
1.2.(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①剧烈程度: ②条件: ;③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 验1]: 溶液由 变成
[方程式]: [实 验2]: 溶液由 变成
[方程式]: [实 验3]: 溶液由 变成
[方程式]: (3)卤素原子结构和单质化学性质间关系
【思考】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1);
(2);
(3)。
〖练习2〗
你能根据上述归纳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判断下列物质性质大小吗?
酸性:HClO4HBrO4HIO4(填“>”或“<”,下同)
稳定性:HF HCl HBr HI
还原性:F–Cl–Br–I–
〖注意〗:
1、锂保存在,钠保存在,钾保存在。
2、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是。
3、特性:Br2易挥发,I2易升华,单质I2遇淀粉变蓝。
【课堂练习】
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2、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D.单质与氢气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2HX表示
3、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
B .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
C .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D .KOH 碱性比NaOH 强
4、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 .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5、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B .铯的密度比水小,能像钠一样浮在水面上 C .金属锂应浸没在煤油里保存 D .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氢气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3)
【学习目标】
1、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的涵义和A Z X 的含义 【相关知识点的回顾】
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
原子核由 和 构成。
小结如下:
2、元素是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基础知识预习】 一、质量数
1、定义: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
为 ,如果忽略 的质量,将核内所有 取 值相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符号: 。
2、计算式:质量数(A )= + 3、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 A
Z X 。
二、核素和同位素
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 和一定数目 的一种原子....
称为核素。
2、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 的不同原子互称..
同位素。
(即
原子
的 互称为同位素。
)
3、氢元素有 三种核素;氧元素有 三种核素;碳元素有 三种核素;铀元素有
等多种核素。
考古是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用于制造氢弹。
【思考】
1、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
2、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用一个图示说明呢?
3、已知Cl 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Cl 3517、Cl 3717。
⑴在形成的Cl 2分子中,会有 种不同的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 。
⑵从原子的组成看,原子的质量数均为整数,但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却是35.5,这是为什么?
4、
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电子数
Ar 40
18
+Na 2311
12 12 12
20
40
18
[总结和比较]:+
n A
Z X 和
-n A Z
X 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
【注意】同位素的特性:
a 、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课堂检测】 1.有以下一些微粒:①
②
③
④
⑤
(1)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的是和、和。
2.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A.35
17Cl和37
17
Cl B.40
19
K和40
20
Ca C. O2和O3 D. H2O和D2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氘和氚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同位素;②氢元素是指1
1H;③1
1
H、
2 1H、3
1
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三种原子;④2
1
H和3
1
H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
相同。
A.②③B.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