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

合集下载

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山

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山

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文化和自 然双遗产。这肯定了武夷山的世界级地位,对武夷山 文化与山水我们最精炼的描述为:
就让这句诗带领我们游玩武夷山……
2、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
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 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 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 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桃源观位于桃源洞内是现存较完整的道观。
唐初名石堂寺,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 为山崩所毁,复建后易名开源堂,为道士所居。 内有老子岩雕像一尊。
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
白玉蟾: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 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号武夷 散人。南宋时人,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 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 别家遍访名白师玉,蟾苦书志法修真炼迹,参游各地, 后居武夷山得道。
10、重洗仙颜 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11、若琛出浴 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 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2、玉液回壶 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 为均匀。 13、关公巡城 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14、韩信点兵 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15、三龙护鼎 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 雅观。 16、鉴赏三色 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7、喜闻幽香 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8、初品奇茗 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181年朱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 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并刻 印发行。是朱子让“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 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 的思想。

壮丽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壮丽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壮丽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位于中国南方福建武夷山市,是一座集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科学研究价值于一体的世界级山峰。

这座山峰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古老的茶文化、以及众多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座壮丽武夷山的魅力吧。

首先,武夷山以其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独特而著称。

这里有许多雄伟的山峰、幽深的峡谷、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天游峰,它是武夷山的主峰,海拔755米,是观日出、云海和赏丹霞地貌的绝佳地点。

登上天游峰,你会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之中。

此外,九曲溪也是武夷山的一大亮点,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流,沿途有众多的峡谷、瀑布和丹霞石柱,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自然景观,武夷山还有许多文化遗产和科学研究价值。

这里是世界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之一,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参观茶厂、了解制茶工艺、品尝各种名茶,感受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外,武夷山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道观和书院等文化遗产,这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除了茶文化,武夷山还是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里的道家和儒家文化遗址众多,如武夷宫、紫阳书院等,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武夷山还是植物和动物资源的宝库,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和珍稀物种,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当然,武夷山的美丽和神秘还远远不止于此。

这里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和神秘传说,如神秘的悬棺葬、神秘的古战场等。

这些神秘传说为武夷山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魅力,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和研究者前来探寻真相。

总之,壮丽武夷山是一座集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科学研究价值于一体的世界级山峰。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深厚的茶文化、领略古代道家和儒家思想的魅力、探寻神秘的历史传说。

无论是徒步旅行、登山观景、还是品茶赏景,武夷山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双重身份的地方。

它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文化价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武夷山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与价值。

一、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山的人文精华武夷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其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与禅宗佛教和儒家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而宏大的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以及相关的文化实践,如武夷学、武夷道场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武夷门是武夷山文化的象征,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入了当地的山水风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门前的牌坊和石刻也展示了武夷山丰富的文化内涵。

除了道教文化外,武夷山还存在着许多其他重要的文化遗产,如宋代的太平书院、仙圣殿等。

这些建筑物保存完好,为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二、世界自然遗产:壮美的自然景观武夷山拥有独特而壮美的自然景观,这是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武夷山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这里呈现出了一个多样而丰富的生态系统。

武夷山的山体起伏,山峰陡峭。

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峰峦、清澈见底的湖泊、奔腾激荡的瀑布和蜿蜒曲折的溪流。

尤其是九曲溪,这是武夷山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溪流蜿蜒穿行在峡谷之间,沿途景色如诗如画,被誉为“江南第一溪”。

武夷山还以其丰富的植被而闻名。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是中国主要的森林保护区之一。

武夷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有许多珍稀濒危的物种。

这些植被为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武夷山也成为了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三、双重遗产的重要价值武夷山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重身份,使其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它具有独特性。

武夷山以其兼具山水、文化和历史的特点而独一无二。

这种独特性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武夷山的双重身份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武夷山介绍100字

武夷山介绍100字

武夷山介绍100字篇1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是一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区,那里有著名的丹霞地貌,吸引了国内外的众多游客,我们慕名前往武夷山旅游。

我们一家人自驾车从武义出发,开了大约四个小时就来到了武夷山景区。

只见景区“车山车海”,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车和私家车。

交警也在忙碌着指挥交通。

我们好不容易的找到车位才停好车。

我们跟随着游客坐上了一辆景区内的“观光小火车”,到了武夷山的.主要景区------天游峰,到了山脚往上看,“哇!好高的山峰啊!”只见天游峰高耸入云,一条蜿蜿蜒蜒的小路直入云霄,真是人间仙境。

弯弯的山路上挤满了游客,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蚂蚁在搬家,由于山路很窄,在上面的人上也上不了,下也下不去。

武夷山除了有美丽的景色,还有许多的珍贵的茶叶,大红袍就是武夷山最著名的茶叶,它就出自武夷山的大红袍景区。

景区里面有专门种植大红袍的古茶园,大红袍还有很多品种,如肉桂、金骏眉、水仙等品种。

大红袍是一种红茶,香味很浓。

喝茶要静下心来,你的心情决定茶的味道。

我们坐上了小竹筏,沿着中国最美的溪流----九曲溪一路向下,两岸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大石头,有的像两只乌龟趴一起;有的像一只巨型的金华火腿;还有的像一只大猩猩……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武夷山真不愧是像刘白羽先生说的那样:“武夷山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篇2这天早晨,我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旅游圣地—武夷山。

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观光车,突然,我发现了离观光车不远的草丛里,有一根特别的草—一条小蛇。

我吓得尖叫了起来,司机叔叔笑着说:“小妹妹,我告诉你呀,武夷山的蛇,比蛇岛的蛇还多!”我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说:“真的吗?”司机叔叔说:“当然了!”观光车到了第一站—一线天。

说到一线天,还有一个关于它的美丽神话,传说有一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村庄里来了一个绿妖,绿妖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就决定要和绿妖决斗,他们打着打着,一直打到了山顶,上天被她永不言弃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上天派来一个神仙从山上劈开了一条大缝,绿妖就掉了下去。

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2

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2

三 三 秀 水 清 如 玉
小藏锋
大王峰
六 六 奇 峰 翠 插 天
隐屏峰
玉女峰
大藏锋
小藏锋临溪而立,在地面数十米高的 峭壁的石缝间,许多完整的“船棺” 凌空架在挑出的木梁上,这就是古越 人的悬棺葬的遗迹。
在武夷山的小藏峰、大藏峰、白云岩、大王峰、观音岩等处,迄今尚遗 存有架壑船棺等文物,“架壑船棺”是古时候聚居在武夷山一带古越族人葬 俗的遗物——一种形制奇特的棺柩。船棺外形分两类:一类为两头翘起如船 形;一类方形其状如盒,俗称“函”。所谓“虹桥板”,也就是用来支架船 棺或架设栈道的木板。
谢谢观赏
文化遗产:
• ①架壑船棺,距今3750余年,是目前 国内外发现的悬棺遗址中年代最早; • ②古汉城遗址,距今2355年,西汉闽 越国时期的王城,面积达22万平方米; • ③朱子理学文化,构成中国宋至清代 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影响远及东亚、 东南亚; • ④摩崖石刻,现存426幅,由宋至清, 是武夷山古文化和古书法艺术的宝库; • ⑤古崖居遗构; • ⑥茶文化;
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 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 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 居中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 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 延2000多年久,留下众多 的文化遗存。
古闽越国遗址主殿
铁鱼叉Biblioteka 铁五齿耙齿轮


• 武夷山与朱熹理学有首不可 分割的联系。朱子理学在武 夷山孕育、形成、发展。朱 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 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 述、授徒、生活50余年。朱 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 传播。后来,朱子理学被钦 定为官方正统的哲学,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中文名称:武夷山 英文名称:Mount Wuyi 批准时间:1999.12 遗产种类: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

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

武夷⼭世界⽂化遗产武夷⼭世界⽂化遗产⼀、世界双遗产地武夷⼭概况武夷⼭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全市总⾯积2802平⽅公⾥。

武夷⼭⾃然⽣态环境得天独厚,境内有“碧⽔丹⼭”、“奇秀甲天下”的⾃然风景区和世界同⼀纬度不可多得的⾃然保护区。

武夷⼭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的⽂明史,是中原⽂化⼊闽的⾛廊,更是闽越⽂化的摇篮。

古越⼈特有的葬俗“架壑船棺”、“虹桥板”等古物,历经3800多年的风风⾬⾬,留存⾄今。

武夷⼭的城村汉城遗址,距今2000多年,⾯积48万平⽅⽶,是江南保存最完整和出⼟⽂物最多的汉代城市遗址。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武夷⼭⽣活40余年,期间⼴收门徒,著书讲学,使武夷⼭⼀度成为东南⽂化学术中⼼,有“道南理窟”、“理学名邦”之雅称。

1999年,武夷⼭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世界⾃然与⽂化遗产名录》。

⼆、武夷⼭历史⽂化遗存及其现状(⼀)武夷⼭及其周边地区的⽂化遗存武夷⼭所属的南平⾃古是闽地与中原交流的通道,境内⽂化遗产众多,地下地上的不可移动⽂物有⼀千多处,新⽯器时代和商周青铜时代的城址、居址、墓葬、窑址等都很有典型代表性,地⾯遗存的各类古建筑也是⾃具特⾊。

全市现有⽂化系统管理的博物馆12所,馆藏⽂物19433件;国家级⽂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物保护单位24处。

浦城县猫⼉弄⼭商代窑址和管九村周代⼟墩墓群相继获得2005年度、2006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殊荣。

全市现有国家级历史⽂化名镇1处:邵武和平镇,国家级历史⽂化名村1处:武夷⼭市下梅村;省级历史⽂化名城3座:建瓯市、邵武市、武夷⼭市,省级历史⽂化名镇有2处:武夷⼭五夫镇和延平区峡阳镇,省级历史⽂化名村有4处:浦城观前村、延平南⼭⼤垻村、武夷⼭市兴⽥村、光泽县崇仁村。

(⼆)武夷⼭及其周边地区古道、古关隘闽北是中原⽂化⼊闽的⾛廊,尤其是历史上⼏次⼤规模的北⽅遗民南迁,给闽北留下了⼀些著名的古道和古关隘,⽽其中跨越武夷⼭脉的三⼤古道尤为著名,是中原⽂化南移的主要通道,也是古闽越⼈南征北战的重要隘⼝。

公考常识“中国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考点汇总

公考常识“中国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考点汇总

【常识】“中国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考点汇总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或混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

我国目前有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一、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是中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二、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

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

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三、峨眉山-乐山大佛峨眉山-乐山大佛位于位于乐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坐像,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载。

四、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武夷山景点介绍

武夷山景点介绍
武夷山景点介绍
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武夷山以其险峻的山峰、清澈的溪流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武夷山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红袍、水帘洞和九曲溪。大红袍是武夷山的 主峰之一,海拔2,158米,是登山爱好者的必去之地。登上大红袍,可以俯瞰整个武夷山的壮 丽景色,云雾缭绕,美不胜收。水帘洞是武夷山的一个溶洞,洞内有许多瀑布和钟乳石,形 成了壮观的景观。九曲溪是武夷山的一条清澈的溪流,沿溪而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 光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武夷山是一个集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对 自然风光感兴趣的人,还是对文化历史和登山探险感兴趣的人,武夷山都绍
除了上述景点,武夷山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武夷宫、天游峰、仙霞岩等。武夷宫是武 夷山的主要道教寺庙,有古老的建筑和宏伟的殿堂,是游客祈福和瞻仰的地方。天游峰是武 夷山的一座险峻的山峰,有许多登山径和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武夷山的美景。仙霞岩是武 夷山的一个奇特的岩洞,洞内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笋和石柱,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风景名胜区
夷山脉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

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

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

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公元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城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概况
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西北的崇安县境内,总面积达99975公顷。

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

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奇妙秀美的杰出景观。

武夷山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南中国雨林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

它保存着大量古老和珍稀的植物物种,其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这里还生存着大量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动物。

武夷山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

它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城遗址、大量的寺庙和与公元11世纪产生的朱子理学相关的书院遗址。

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朱子理学的摇篮。

作为一种学说,朱子理学曾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

◎自然和文化遗产
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区域
提名地区总面积为999.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635.75平方公里;核心次区面积364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78.88平方公里。

包括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古汉城遗址和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4部分。

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内容
文化遗产:
①架壑船棺,距今3750余年,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悬棺遗址中年代最早;
②古汉城遗址,距今2355±70年,西汉闽越国时期的王城,面积达22万平方米;
③朱子理学文化,构成中国宋至清代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
④摩崖石刻,现存426幅,由宋至清,是武夷山古文化和古书法艺术的宝库;
⑤古崖居遗构;
⑥茶文化;
⑦宗教文化;
⑧馀庆桥。

自然遗产:
①"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与"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绝妙结合,它异于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为特征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园林;
②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具有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③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④世界昆虫种类最丰富地区。

丹霞地貌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

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造就了武夷山优美的自然风光。

“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与“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绝妙结合,它异于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为特征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园林。

九曲溪景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各具特色的景观画面由一条九曲溪盘绕贯串。

游人凭借一张竹筏顺流而下,即可阅尽武夷秀色,此乃武夷山景观的精华,堪称世界一绝。

动植物资源
武夷山具有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系统。

据最新的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69科1040属3728种,其中苔藓植物267属361种,蕨类植物40科85属280种,种子植物171科840属2237种,低等植物840种。

植物学家们推断,保护区内还有相当一部分物种未被人们所发现定名。

境内的武夷山景区及自然保护区,由于地形气候条件优越,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以“世界生物之窗”闻名于世。

目前已知的动物类有5110种,已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动物有48种。

此外,还有大量稀有特有的动物种类,如崇安髭蟾、武夷湍蛙、挂墩后援蛇、白眉山鹧鸪、武夷厚唇鱼等。

还有许多特有罕见动物如草鹗(猴面鸟)、猪尾鼠、拉氏鼹、白蝙蝠。

近年发现的金斑喙凤蝶,为世界蝶类中的珍种。

武夷山保护区已发现的鸟类有256种,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其中有新种及新亚种35种。

武夷山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黄腹角雉、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的白鹇、草号等,还有鹰、雕、隼、鸽等猛禽和挂墩鸦雀等武夷山特有种。

据专家估计,武夷山保护区的昆虫可达2万种以上,相当于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昆虫总数。

据分析,绝大多数是对生物有益的益虫,昆虫中害虫不超过2%,而且对于害虫均可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武夷山保护区的森林从未出现病虫害,昆虫的作用功不可没。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坐落于中国福建省的北部,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核心区635.75平方公里。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是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最为典型、物种最丰富和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是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同时,武夷山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有36峰、72洞、99岩的雄姿;有山环水绕的悠悠流淌的九曲碧水,山不高却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却有水景之大成,游人乘古朴竹筏顺流而下,饮览两岸山水与人文完满结合的画廊,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就在这里一一舒展,不仅“奇、秀、美、古”兼而有之,而且在山与水的紧密结合、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上达到绝妙的境界。

武夷山还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同类历史文化遗存相比,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东南亚地区的十几处悬棺葬中,距今3700多年的武夷山架壑船棺是年代最早、形制最古朴的。

武夷山西汉闽越王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有许多位居全国同类文物的前列,有全国最大的花纹空心砖,全国最长的铁矛头,有全国最早的顺形陶水管道、宫中豪华浴池。

这些文物分别代表当时中国文明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文化史上,武夷山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就是在武夷山创立了朱子理学即新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700余年间的正统思想。

现在,武夷山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

武夷山还保留着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悠久的地域文化,展示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450多方摩崖石刻和几千首诗歌谱写了武夷山历史的篇章和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因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此后,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不断挖掘、整理武夷山的文化遗产,先后开发、保护了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遇林亭窑址、朱熹故里五夫镇、下梅村邹氏大夫第等一批古迹,延续了武夷山远古以来的历史。

武夷山市文化局局长张传新说,合理开发、科学保护武夷山,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也能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的文明史,了解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创造的文化、艺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