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意义

合集下载

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魅力

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魅力

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魅力引言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地球上最珍贵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它们记录着地球演化的历史。

探索这些世界自然遗产地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之美,还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魅力,了解它们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意义。

一、自然遗产地的定义和分类1.1 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定义自然遗产地是指具有普遍价值的自然地区,包括地球上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这些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以便保护和传承给后代。

1.2 自然遗产地的分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自然遗产地分为四类:1.2.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地球上独特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地形、地貌和地理现象,例如大峡谷、火山和漠河等。

这些景观以其壮美和独特的地质构造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1.2.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并维持的自然环境。

例如,热带雨林、珊瑚礁和草原等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珍贵和脆弱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和自然爱好者。

1.2.3 物种保护区物种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而设立的地区,这些物种通常面临着栖息地损失、狩猎和气候变化等威胁。

这些保护区保护着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物种,并提供了研究和教育的场所。

1.2.4 自然文化景观自然文化景观是指自然和人类文化相互作用形成的地区,具有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例如古老的永恒火山、岩洞和狩猎场等遗址,记录了人类与自然的交融历程。

二、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魅力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全球游客。

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些遗产地的特点和魅力。

2.1 壮丽的自然景观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很多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的壮丽杰作。

例如,大峡谷(Grand Canyon)被公认为地球上最壮丽的峡谷之一,其浩瀚的深渊和多彩的岩层令人叹为观止。

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Mount Everest)则以其雄伟的峰顶和险峻的攀登路线吸引了无数登山者。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一、前言自然文化遗产是指由自然地貌、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历史活动共同塑造而成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或遗产遗址。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对于弘扬人类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以“山西省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申报调研”为例,阐述自然文化遗产的调研工作及其重要性。

二、调研背景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圣地,素有“山中无土,树上无鸟,云海祥瑞,南北合一”之美誉。

五台山包含独特的钟乳洞、湖泊、瀑布、森林和寺庙等自然元素,同时又有着悠久的佛教历史和文化背景。

对于五台山的自然文化遗产申报,既是对其历史和文化的一份呈现,更是对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明确要求。

而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工作,则是对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的科学走向、后续申报准备和日后管理等方面的严谨把控。

三、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 对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的地理、生态、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为后续申报工作做准备。

2. 搜集和整理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的详细资料,为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提供支持和依据。

3. 分析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建议。

四、调研内容1. 地理环境调研对于五台山的地理环境,我们主要考察了五台山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水系统、土壤、气候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五台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五台山的动植物种群、生态功能、植被分布和水文系统的状况等。

2. 历史文化调研五台山具有悠久的佛教历史和文化背景。

我们深入挖掘调研了五台山的佛教建筑和文物,包括古代建筑、佛教雕塑、经文石刻、文化遗址等。

同时,我们也分析了五台山佛教历史背景、佛教传播和学术交流状况,并给予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科学说明。

3. 保护现状和问题调研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问题是自然文化遗产调研中重要的一环。

我们主要对五台山的自然生态、佛教文化和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现状和问题,同时从技术、政策、管理等三个方向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世界自然遗产及其保护意义

世界自然遗产及其保护意义

世界自然遗产及其保护意义世界自然遗产是指世界范围内独特、珍贵且不可再生及不可替代的自然遗产,这些自然遗产包含了地质遗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等各种形式的自然资源。

世界自然遗产的存在对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和避免灾难的必要条件。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世界自然遗产所具有的独特性、珍稀性、美丽性和演化历史的代表性,体现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为研究生命起源和地球演化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证据。

同时,世界自然遗产也具有使人们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框架稳定的作用,罕见的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和栖息环境在世界自然遗产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帮助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 促进文化交流世界自然遗产的存在,能够促进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它们所显露出的自然景观、文化人文特色和重要历史事件,不仅是各个国家的自豪感和文化身份的象征,也是祖先和后人之间文化传承的财产和珍宝。

世界自然遗产在经济和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战略意义。

3.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世界自然遗产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

在全球各地独特、美丽、丰富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中,世界自然遗产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增加了国家的GDP和就业机会,也为许多贫困地区带来了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切实益处。

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1. 科学评估体系每个国家要将自己的世界自然遗产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进行国际认证,严格审核保护计划,制定科学的管理和保护标准,以确保合适的管理和针对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

例如,美国自1972年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创建了大量的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和其他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同时支持国家旅游和经济发展。

2. 建立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体系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公众团体和当地社区是实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申遗(World Heritage)是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交申请,以便将其中一项文化、自然或混合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List)的过程。

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有以下几点:首先,申遗成功是对该文化、自然或混合遗产的认可和保护。

世界遗产名录的创建旨在确保这些独特、重要的遗产能够得到全球的保护。

申遗成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该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达成共识,并承诺保护和传承这一遗产。

这种认可和保护对于维护世界遗产的独特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申遗成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申遗成功的遗产通常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或自然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通过游客的到访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得以促进。

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为各国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和平台,促进了多边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第三,申遗成功对于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世界遗产地都成为了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游客的到访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申遗成功可以提高游客的兴趣和信心,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此外,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需要一定的经费和资源,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第四,申遗成功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当一个国家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这对于当地人民来说是一种鼓舞和认可。

申遗成功使得人们更加自信地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遗产,并能够参与到相关保护和传承工作中。

这种自豪感和认同感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国家的文化认同,促进国民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在于保护、传承和促进文化、自然或混合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申遗成功使世界各国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和重要的遗产,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推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旅游,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申遗成功不仅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体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责任,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更多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申遗,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指国家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将国内具有世界文化或自然价值的遗产申报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有其重要的原因和意义。

首先,申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促进作用。

申遗过程中,国家会对申报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深度挖掘和发掘遗产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这不仅可以加深对遗产的了解,还能发现和整理遗产的相关数据和文献,完善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案。

申遗成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促使申遗对象的保护和传承得到更加科学、系统和有效的实施。

其次,申遗成功还能为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遗产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众多文化和旅游爱好者会前往参观,旅游产业将得到极大发展。

与此同时,遗产地自身会因旅游带来的需求而逐渐产生相关的商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我国的故宫和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吸引了大量游客,给北京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申遗成功还能增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正式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要求申请国提供详细材料,包括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计划等信息。

这就要求申请国对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有清晰的认知,并将之展现给世界。

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促进国家和地区对本土文化的重新认识,更能唤起国家和地区文化的自信心和骄傲感。

各方在申遗过程中将会更加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进一步推动和激发地方文化的振兴。

最后,申遗成功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将成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各国可以通过合作项目,共同保护和传承各自的遗产,促进文化交融。

在遗产地的考古和保护项目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可以共同参与,分享经验和技术,提高各自的专业水平。

通过这种文化交流与合作,不仅能促进遗产的全球认知和保护,还能加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友谊和合作。

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上具有文化和自然价值的非物质遗产或物质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历史的记忆和身份认同,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珍贵财富。

本文将探讨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历史意义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是其对于人类文化进程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历史的记忆和身份认同,历经时间的考验仍然留存,对今天的人们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进程的见证。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结果,任何文化遗产都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文明,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是人类文化进程的见证。

例如,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等文化遗产都承载着人类历史的记忆。

其次,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认知。

不同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

例如,中国的敦煌壁画、希腊的雅典卫城等文化遗产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前往参观,增进了人类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最后,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代表。

文化差异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形态和内涵。

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传承反映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保护。

二、现实意义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与保护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同样也有现实意义。

首先,文化遗产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而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印度的泰姬陵等文化遗产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文化遗产是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既关乎到国家和地区文化自信心的建立,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能留存历史文化遗产,也能塑造新时代的文化形象。

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世界文化遗产(World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具有独特性、普遍价值和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

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意义。

这些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各个阶段。

它们记录着各个文明的历史脉络、发展轨迹和文化传承。

通过研究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历史轨迹,了解各个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同时,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历史的重要资料,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

其次,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传承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

每个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其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对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通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可以加深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促进文化创新。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经典,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通过研究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文化的创新。

在当代社会,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将世界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艺术和设计相结合,可以创新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新文化产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传承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责任。

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缩小文化差异,加强相互理解和尊重。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国际保护准则、加强协调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实现世界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和共享。

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

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

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历史、艺术、文化的保存,也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践导向结论。

首先,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保存是至关重要的。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过去文明的体现。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让后代了解和感受到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例如,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保护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不仅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瑰宝,同时也为后代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资源。

其次,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文化遗产可以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加深人们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激发他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豪感。

例如,日本的京都古都保护区保护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和文物,成为了日本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象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外国游客。

同时,保护文化遗产也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法国的文化遗产,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此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环境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保护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

例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其保护不仅需要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还需要保护周边海洋和岛屿的环境。

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就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确保后代能够继续享受到文化遗产带来的美丽和价值。

要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操作方法。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和机构。

其次,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文化遗产调查和评估,了解文化遗产的分布和价值,为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同时,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和管理,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平衡。

最后,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涉及到对历史和文化的保存,还关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意义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从1979年开始实施“世界遗产名录”项目。

据世界遗产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全球有177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公约,共评选出世界遗产754处,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

中国自1985年加入该公约后,遵循公约的宗旨和要求,在公约确定的保护管理框架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已拥有40项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的45项和西班牙的42项,稳居世界第三位。

在2010年11月份4日,被誉为"博物馆奥林匹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落下帷幕,其中有关中国境内丰沛的文化遗产资源和国内如火如荼的"申遗热",成为6天会期内中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为什么各个国家要申请自己国家的资源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
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对该遗产价值的一种肯定,说明它是人类或大自然的一种智慧。

它的价值是属于全人类,全世界所共有的,而非仅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

对于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好好地去珍惜
它,保护它,感受它的那种智慧,这是属于一种文化层面上的东西,没有所谓的国界之分,所有人类都有权去分享这种价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但是它又是座落在某一处地方,或融汇了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所以从狭义上说它又是各个国家所独有的,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对于遗产本身,而且对于拥有它的那个国家民族都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毫无疑问,通过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宣传推广和保护的作用。

既然它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智慧,那我们就要好好的保护它们。

而对于它们的保护,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国家政府下的一些机构来进行,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恰恰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起到了的宣传和保护作用。

通过申遗,首先能够提高其知名度,使得该文物为人关注,为人所了解,这就起到了一定了宣传作用,并且是全球性的,申遗成功后,文物就会更加受到公众社会的重视,国家政府就会成立一些相关机构,并且下发资金进行保护以及维修,各媒体也会进行报道和监督,从而使得它能够得以长存。

清福陵、清昭陵都已有80年的公园历史,“申遗”成功后,两陵的保护更加注重公众参与。

两陵的管理部门通过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知识讲座、科普画廊、组织志愿者保护两陵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它的知名度,更增加了公众保护意识。

中国的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颐和
园,长城,天坛,以及龙门石窟等文化遗产,无疑不是通过申遗而为世界所了解,之前知名度可能仅仅局限于中国,而且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护得这么好,也因为申请成功,试想一下,这么一些建筑,如果没有一个机构来保护,那是很难得以保存完善的,尽管可能大众有这种意识,但时间一久也多多少少会有所损坏的,但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后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监督。

所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既在更大范围得到宣传推介,也在更高层面得到保护和监督。

实践证明,“申遗”的过程就是在更大范围宣传保护的过程。

其次,申遗成功还能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繁荣起来。

其中最大的是旅游业的发展,登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无疑会极大程度地提高旅游景点的国内外知名度,能够带来丰富的旅游客源。

从我们国家的一些世界遗产地“申遗”前后旅游人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申遗”成功后旅游迅速升温。

2004年7月1日,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辽宁省的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使得过去只在省内拥有一定名气的文化遗产,四海皆知。

打上世界遗产的标签,就在世界范围内打出一个文化旅游品牌,展示一个文化旅游的亮点。

桓仁五女山山城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很快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形成世界遗产旅游热线。

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5
年,桓仁县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创旅游收入5.4亿元,比5年前增长了8.3倍。

仅旅游收入已经占地区总产值的15%,一跃成为全省旅游大县。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旅游的要求、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不仅是观赏自然景观,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

通过世界遗产扩大了城市影响,树立了城市的形象。

比如在“申遗”成功后,辽宁省把旅游项目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景点,组织开展世界遗产系列游。

通过文化旅游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金三角”旅游构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

沈阳市政府推出连接沈阳、抚顺之间的“寻根游”活动,两地之间的旅游衔接已成大势,与此同时,作为清东陵、清西陵“祖宗根”的关外三陵也将与它们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整个文化产业带即将形成。

而且其他相关产业也会得以成长,比如酒店啊,餐饮啊等等,还可能引发该地区其他特色的特产技术得以推广。

比如说在一个偏远的地区中有一处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就将会有很多人来这里旅游,期间就会在那消费,就蕴藏了很多商机,这样人们富起来了,政府税收增加了就有钱投入到别的邻域的建设中,比如教育等行业,从而加大其他方面发展,而且如果外面的人喜欢上了这里的特产美食或是迷上了某种艺术,而这可能在当地已不再发展了,但由于外界的关注,那将会带来一个可持续的发展,使得这些重
新复苏。

总之,世界遗产地更加对外开放和放开,吸引外商,扩大文化旅游的同时也带来其他消费,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有着这么大的好处和意义,但并不是说任何地区任何东西都要想法设法地去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要知道申遗最主要的目的是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其他的只是他的副产物而已,所以不能说仅仅为了能够发展就去想方设法地挤进名单中。

其实,登录为“世界遗产”是对“缔约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认,保护、保存、展出和移交给后代,主要是该国的责任”。

而我们有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并不是将主要精力放在认真调查研究,如何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更好地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等问题上,而是将是否申报成功看成自己的“政绩”。

为此,在申报世界遗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妥的现象,如有的省好几个城市一哄而上争相申报,个别的甚至互相贬落对方;有的为申报成功,主管领导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国内外四处游说、公关,在接待国内外前来考察的专家时,铺张浪费;有的为了满足申报的要求,急于整顿环境,把认为妨碍景观的建筑不加分析地一律拆除。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忧说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是一种责任,是对历史文化
的尊重。

如果急功近利,将申请文化遗产作为个人的‘跳板’或地方的一棵‘摇钱树’,不仅不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甚至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目前,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病是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

一些地方热衷于申报,其意不在保护,却在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有的为了申报文化遗产名录,强行制造“民俗”;还有的地方申遗是为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文化遗产开发成一个个旅游项目,以民俗风情为卖点的旅游项目遍地开花,使许多“文化”走了形、变了味。

中国丹霞”地貌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热”陡然升温。

“申遗热”自然令国人振奋——它证明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博大精深,自然风光丰富多彩。

不过,对日趋成熟的中国遗产保护事业来说,我们在高兴的同时,更需要冷静和思考。

入选“世遗”,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兼着一颗真诚的心去保卫老祖宗和大自然留下的智慧结晶。

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呢,使得文化遗产真真正正地得到保护,而非以盈利为目的,同时也使得地区的增长不一定要通过申遗才能发展。

首先,我们要加强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使其真正落实到保护中来。

其次,改变政府政绩的奖励申核制度,不要仅仅是考察经济发展,然后就说
该官员的政绩多好多好,为人民服务,带动地区的发展致富是官员的本质,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也是他们的责任,另外还要审核当地人民的真正幸福程度或地区是否均衡发展,产业的多样化,而不是只限于它的经济。

另外,鼓励地区发展自己的特色,因地置疑,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来发展经济,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抓住申遗不放,没有那个实力就不要去大做文章,这样反而不好。

总之,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文化遗产抱以敬仰,尊重的心态去保护它。

李嘉鹏机制4班 2010305104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