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清单+对点训练+课后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含解析)苏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 3章第4节沉淀溶解平衡
CONTENTS
• 沉淀溶解平衡引言 • 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 •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01
沉淀溶解平衡引言
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
沉淀溶解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的沉淀物与溶解物 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使得溶液中沉淀物的浓度保持恒定 的现象。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方法;
难点
如何运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复杂体系中的沉淀溶解平衡,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 判断。
02
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
溶解度与溶解平衡
溶解度概念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 大溶解量。
溶解平衡
当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速率与析出速率相 等时,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溶剂种类、溶质性质等因素 均可影响溶解度和溶解平衡。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沉淀生成
当溶液中离子浓度乘积超 过其对应难溶电解质的 Ksp时,会发生沉淀生成 反应。
沉淀溶解
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 溶解,通常通过增加溶液 中某种离子的浓度或改变 温度、pH等条件实现。
盐效应
在溶液中加入其他盐类物质时,由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会导致沉 淀溶解度发生变化。通常盐效应会促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增加沉淀的溶解度。
竞争离子效应
当溶液中存在与沉淀离子竞争的其他离子时,会影响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这种竞争作用取决于离子的浓度和相对亲和力。
04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沉淀的转化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熔电解质的溶解速率等于溶液中相关离子再生沉淀的速率时,溶液中溶解与沉淀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2.沉淀-溶解平衡特征:(1)逆:沉淀溶解平衡是可逆过程。

(2)等等:(3)动: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4)测定:当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5)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溶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变大点。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含原体系中某离子的物质,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巾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或气体的物质,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不变。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降水的形成(1)意义: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方法a.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变成沉淀而除去。

b、添加沉淀剂的方法:如果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从而形成极难溶解的硫化物等沉淀,也是分离、除杂常用的方法。

注:化学上,通常认为溶液中剩余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

2.沉淀的溶解(1)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使难溶物质溶解的问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会朝着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2)方法a、生成弱电解质:在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适当的物质与某些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如香沉淀中加入解决方案结合生成邮寄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高一化学沉淀溶解平衡

高一化学沉淀溶解平衡
解:
Ksp [Zn2 ][S2 ]
K sp
ZnS
Zn2+ + S2-
22 2 . 0 10 21 3 [S2 ] 2 . 0 10 mol dm [ Zn2 ] 0.1 2 2 [ H ] [ S ] + K a1 K a2 H2S 2H + [H 2S] 2-
2. 溶度积常数
(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的含义 溶解 AgCl(s) Ag+(aq) + Cl-(aq)
结晶
当溶解与结晶速度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Ksp,AgCl =[Ag+][Cl-] 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 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2)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用Ksp表示。 通式:AnBm(s) nAm+(aq) + mBn-(aq) 则Ksp, AnBm= [Am+]n . [Bn-]m
HAc
0.1-0.1×10-4
4
H+
+
Ac0.1+1×10-4
0.1 110 [H ] K a Ka 4 0.1 110
pH = pKa = 4.75
结论:加入少量酸碱pH值不发生改变
2. 缓冲作用原理:
HAc NaAc H+ + AcAc-
Na+ +
加入酸,如HCl,H+与Ac-结合,生成HAc, cAc-/cHAc变化不大,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 加入碱,如NaOH,HAc与OH-与结合,生成 Ac-,cAc-/cHAc变化不大,溶液PH值变化也不大 结论:少量外来酸碱的加入不会影响溶液的 pH值,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有一定限度。

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高中化学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听起来挺复杂,但其实这就像是在家里整理东西一样,有些东西放进了箱子里,有些又被拿出来用了。

想象一下,你的书桌上有一堆书,有时候你把它们放进书柜里,有时候又从书柜里拿出来,这个过程就像沉淀和溶解。

沉淀呢,就是一些固体物质在水里“消失”了,变得不再可见,仿佛它们得到了一个“隐身术”。

这时候,溶解就像是这些书从书柜里悄悄溜出来,重新在桌面上占领一席之地。

那这沉淀和溶解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它们就像是好朋友,互相来回奔波。

想象一下,两个朋友在公园里玩,一个想去玩秋千,一个想去滑滑梯。

随时都可以选择去哪个地方。

就像在化学反应中,溶解的物质可以随时被拿出来,沉淀的物质也可以随时重新回到溶液中。

这种状态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舞蹈,沉淀和溶解在水中轮番上阵,热闹非凡。

在实际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用一些化学药品来观察这个现象。

比如说,当我们把氯化钠和银硝酸混合,哇!瞬间就能看到一层白色的沉淀浮现出来,像极了冬天的雪花飘落。

这就是氯化银的沉淀。

然后,如果你再加一点点氨水,嘿,又神奇了,沉淀又溶解回去了!就好像冬天过后,阳光洒下,雪花慢慢融化,露出下面的草地。

看吧,这就是沉淀和溶解的互动,妙不可言。

沉淀和溶解的平衡还受温度的影响。

要是你把水加热,哇!这些固体物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着逃跑,溶解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想象一下,冬天的时候喝热巧克力,糖在热水里很快就融化了,没一会儿就化成一杯美味的热饮。

反之,如果水变凉了,这些物质就开始懒洋洋地待在水里,不愿意动,慢慢就会沉淀下来。

不仅如此,浓度也是关键。

你可以把浓度想象成派对上人的多少。

如果派对上人太多,大家就挤得不得了,想要往外逃。

反之,派对上人少,大家就比较悠闲,可以在那儿慢慢聊天。

这种情况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越高,沉淀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当浓度低时,沉淀就变得难以形成,反而大家都在聚会,融洽得很。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生活中的那些小细节。

《沉淀溶解平衡》 知识清单

《沉淀溶解平衡》 知识清单

《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清单一、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我们把一定量的氯化银固体投入水中,氯化银会在水中溶解,同时溶解的银离子和氯离子又会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

开始时,溶解速率较大,沉淀速率较小。

随着溶解的进行,溶液中银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沉淀速率也随之增大。

当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时,就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1、动态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溶解和沉淀这两个过程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

2、等速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

3、定态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4、同条件不变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如温度、浓度等)改变时,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三、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对于一般的难溶电解质 AmBn(s)⇌mAn +(aq)+ nBm (aq),其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为:Ksp = An + m Bm n 。

其中,Ksp 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它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

Ksp 的值越大,说明溶解能力越强。

例如,对于 AgCl(s)⇌Ag +(aq)+ Cl (aq),Ksp = Ag +Cl 。

四、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沉淀溶解平衡的主要因素。

2、外因(1)温度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Ksp 增大。

(2)浓度①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 Ksp 不变。

②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3)同离子效应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难溶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会使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例如,在氯化银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由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会向生成氯化银沉淀的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若加入能与难溶电解质溶解产生的离子发生反应的物质,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容电解质的溶解速率与溶液中的有关离子重新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比如: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1)逆:结晶熔化均衡就是可逆过程。

(2)等:(3)颤抖:动态平衡,熔化的速率和结晶的速率成正比且不为零。

(4)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5)变小: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熔化均衡将出现移动,达至代莱均衡。

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1)内因:容易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a.浓度:搅拌吸收,结晶熔化均衡向熔化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b.温度:多数容易溶电解质溶水就是放热的,所以增高温度,结晶熔化均衡向熔化的方向移动,同时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结晶熔化均衡体系中,重新加入含原体系中某离子的物质,均衡向结晶分解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d.其他:向结晶熔化均衡体系中,重新加入可以与体系巾某些离子反应分解成更难水溶性的物质或气体的物质,均衡向熔化的方向移动,不变。

结晶熔化均衡的应用领域:1.沉淀的生成(1)意义:在牵涉无机制取、纯化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分解成结晶去达至拆分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方法a.调节ph法:例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不含杂质氯化铁,并使其熔化于水,再重新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以并使转变为结晶而除去。

b.加沉淀剂法:如以等作沉淀剂,并使某些金属离子例如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等结晶,也就是拆分、细粒常用的方法。

说明: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为结晶全然。

2.沉淀的溶解(1)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可以碰到须要并使容易溶物质熔化的问题、根据均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容易水溶性的电解质,如果能够设法不断地muzat结晶熔化均衡体系中的适当离子,并使平衡就会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2)方法a.生成弱电解质: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某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高三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

高三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

高三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正文】高三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一、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沉淀溶解平衡是指溶液中溶解物与固体沉淀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溶液中,当溶解物的溶解度达到一定值时,会产生沉淀物。

而当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超过一定值时,会重新溶解成溶解物,这种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二、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单位体积溶剂所能溶解的最大物质量,通常用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量来表示。

三、溶解度积溶解度积(Ksp)是指当某种物质溶解平衡时,溶质形成的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乘积,也就是溶液中离子活度的乘积。

其表达式为:Ksp = [A+]^m * [B-]^n其中,[A+]为溶解物A的离子浓度,[B-]为溶解物B的离子浓度,m、n为对应离子的系数。

四、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压力:对非气体溶质而言,压力对溶解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气体溶质而言,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3. 溶质浓度:对少数离子而言,溶解度与溶质浓度无显著关系;对共同离子而言,溶解度随溶质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4. pH值:某些物质溶解度受溶液pH值的影响,例如氢氧化铝的溶解度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

五、常见的沉淀溶解平衡1. 一元离子的沉淀溶解平衡:例如,AgCl的溶解度积表达式为Ksp = [Ag+][Cl-]。

2. 复盐的沉淀溶解平衡:当盐溶液中含有两种或多种离子时,生成的沉淀物会与溶解物中的离子形成复盐。

例如,钙离子(Ca2+)和碳酸根离子(CO32-)结合生成CaCO3,其溶解度积表达式为Ksp = [Ca2+][CO32-]。

3. 偏硫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当两种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偏硫酸盐沉淀物。

例如,银离子(Ag+)和亚铁离子(Fe2+)结合生成Ag2FeO4,其溶解度积表达式为Ksp = [Ag+]^2[Fe2+].六、沉淀溶解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1. 水处理: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通过沉淀溶解平衡可以实现对水中杂质离子的去除,提高水的质量。

3.4.1沉淀溶解平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4.1沉淀溶解平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即溶解和沉淀仍然同时进行着,只是v(溶解)=v(沉淀)( )
4、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可视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
1、由于BaSO4难溶,所以将BaSO4加入水中,溶液中无Ba2+和SO42- ( )


×
课时训练
×
14
问题3、有什么办法去除水垢?
(4)、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沉淀完全
例:在1L含 0.001mol/L SO42-的溶液中,注入等体积0.01mol/L BaCl2, 能否使SO42-沉淀完全? [Ksp(BaSO4) = 1.08×10-10]
注: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
Ksp =c (Pb2+) · c2(I-) = 7.1×10-9
c(I-)=0.1mol·L-1时,c (Pb2+) = Ksp/c2(I-) =7.1×10-9/0.12 =7.1×10-7mol·L-1
c (Pb2+)=1.21 ×10-3 mol·L-1c (I-)= 2.42×10-3 mol·L-1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B.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C.d点有AgCl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小于b点对应的Ksp
C
19
练习2、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B、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再加入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不变D、难溶电解质溶解形成的阴、阳离子的浓度相等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与溶解性的关系
7
当v溶解=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目标要求] 1.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2.了解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1.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的原因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

尽管生成物的溶解度很小,但不会等于0。

2.溶解平衡的建立 以AgCl 溶解为例:从固体溶解平衡的角度,AgCl 在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 +和Cl -脱离AgCl 的表面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 +和Cl -受AgCl 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 的表面析出——沉淀。

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得到AgCl 的饱和溶液,如AgCl 沉淀体系中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AgCl(s)Cl -(aq)+Ag +(aq)。

由于沉淀、溶解之间的这种动态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 +和Cl -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3.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AgCl 和AgNO 3;但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将溶解度小于0.01 g 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

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应来说,0.01 g 是很小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 -1时,沉淀就达完全。

二、溶度积 1.表达式对于下列沉淀溶解平衡:溶解沉淀M m A n (s)m M n+(aq)+n A m-(aq)K sp=[c(M n+)]m·[c(A m-)]n。

2.意义K sp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

3.规则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 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Q c>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Q c=K 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 c<K sp,溶液未饱和。

知识点一沉淀的溶解平衡1.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达平衡后不再进行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答案 C解析难溶物达到溶解平衡时沉淀的生成和溶解都不停止,但溶解和生成速率相等;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温度越高,一般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使溶解平衡左移,AgCl的溶解度减小。

2.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答案 B3.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若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c(Ca2+)增大C.溶液中c(OH-)减小 D.c(OH-)增大答案 A知识点二溶度积4.在100 mL 0.01 mol·L-1 KCl溶液中,加入1 mL 0.01 mol·L-1 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的K sp=1.8×10-10 mol2·L-2)( )A.有AgCl沉淀析出 B.无AgCl沉淀C.无法确定 D.有沉淀但不是AgCl答案 A解析c(Ag+)=0.01×1101mol·L-1=9.9×10-5mol·L-1,c(Cl-)=0.01×100101mol·L-1=9.9×10-3mol·L-1,所以Q c=c(Ag+)·c(Cl-)=9.8×10-7 mol2·L-2>1.8×10-10 mol2·L -2=Ksp,故有AgCl沉淀析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AgCl的K sp=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 +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变大答案 C解析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故A错;只有在饱和AgCl 溶液中c(Ag+)·c(Cl-)才等于1.8×10-10 mol2·L-2,故B项叙述错误;当Q c=K sp,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项叙述正确;在AgCl水溶液中加入HCl只会使溶解平衡发生移动,不会影响K sp,所以D错。

6.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c(OH-)=K W,存在等式c(M+)·c(X-)=K sp。

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中,AgCl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20 mL 0.01 mol·L-1 KCl;②30 mL 0.02 mol·L-1 CaCl2溶液;③40 mL 0.03 mo l·L-1 HCl溶液;④10 mL蒸馏水;⑤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答案 B解析AgCl(s)Ag+(aq)+Cl-(aq),由于c(Ag+)·c(Cl-)=K sp,溶液中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

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①c(Cl-)=0.01 mol·L-1;②c(Cl-)=0.04 mol·L -1;③c(Cl-)=0.03 mol·L-1;④c(Cl-)=0 mol·L-1;⑤c(Ag+)=0.05 mol·L-1。

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④>①>③>②>⑤。

练基础落实1.25℃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B.溶度积常数K sp增大C.沉淀溶解平衡不移动D.溶液中Pb2+浓度减小答案 D2.CaCO3在下列哪种液体中,溶解度最大( )A.H2O B.Na2CO3溶液 C.CaCl2溶液 D.乙醇答案 A解析在B、C选项的溶液中,分别含有CO2-3、Ca2+,会抑制CaCO3的溶解,而CaCO3在乙醇中是不溶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度积就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B.溶度积常数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常数,简称溶度积C.可用离子积Q c判断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D.所有物质的溶度积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答案 C解析溶度积不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简单乘积,还与平衡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幂指数有关,溶度积受温度的影响,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

4.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 mol2·L-2和2.0×10-12 mol3·L-3,若用难溶盐在溶液中的浓度来表示其溶解度,则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相等B.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C.两者类型不同,不能由K sp的大小直接判断溶解能力的大小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答案 C解析AgCl和Ag2CrO4阴、阳离子比类型不同,不能直接利用K sp来比较二者溶解能力的大小,所以只有C对;其余三项叙述均错误。

比较溶解度大小,若用溶度积必须是同类型,否则不能比较。

5.已知HF的K a=3.6×10-4mol·L-1,CaF2的K sp=1.46×10-10mol2·L-2。

向1 L 0.1 mol·L -1的HF溶液中加入11.1 g CaCl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得知,HF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通过计算得知,HF与CaCl2不反应C.因为HF是弱酸,HF与CaCl2不反应D.如果升高温度,HF的K a、CaF2的K sp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答案 A解析该题可采用估算法。

0.1 mol·L-1的HF溶液中c(HF)=0.1 mol·L-1,因此,c2(F-)=c(H+)·c(F-)≈3.6×10-4mol·L-1×0.1 mol·L-1=3.6×10-5 mol2·L-2,又c(Ca2+)=11.1 g÷111 g/mol÷1 L=0.1 mol·L-1,c2(F-)×c(Ca2+)=3.6×10-6>K sp,显然,A是正确的;D项,由于HF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K a一定增大,D错误。

练方法技巧6.已知Ag2SO4的K sp为2.0×10-5 mol3·L-3,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1]。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 -1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 B解析已知Ag2SO4的K sp=2.0×10-5mol3·L-3=[c(Ag+)]2·c(SO2-4),则饱和溶液中c(SO2-4)=K sp[c Ag+]2=2.0×10-50.0342mol·L-1=0.017 mol·L-1,当加入100 mL 0.020 mol·L-1Na2SO4溶液时,c(SO2-4)=0.017 mol·L-1+0.020 mol·L-12=0.018 5 mol·L-1,c(Ag+)=0.017mol·L-1(此时Q c<K sp),因此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