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测评技术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第一章:人才测评概述1.1 人才测评的定义与意义1.2 人才测评的发展与现状1.3 人才测评的目的与作用1.4 人才测评的主要类型与方法第二章: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2.1 心理测量学基础2.2 人才测评的标准与指标体系2.3 人才测评的数学模型与统计分析2.4 人才测评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三章:人才测评的工具与技术3.1 纸笔测验的设计与实施3.2 计算机化测验的开发与应用3.3 面试与评价中心技术3.4 素质测评与评价方法第四章:人才测评的流程与实施4.1 测评项目的筹备与策划4.2 测评工具的选择与培训4.3 测评过程的组织与管理4.4 测评结果的分析与报告第五章:人才测评的应用领域5.1 教育与培训领域5.2 企业与组织管理领域5.3 人力资源选拔与配置领域5.4 社会评价与政策研究领域第六章:人才测评应用案例分析6.1 教育行业人才测评案例6.2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测评案例6.3 公务员选拔与任用测评案例6.4 人才测评案例的启示与总结第七章:国际人才测评发展趋势7.1 国外人才测评的发展概况7.2 国际知名人才测评工具介绍7.3 国际人才测评的主要特点与趋势7.4 我国与国际人才测评的差距与启示第八章:我国人才测评政策法规解读8.1 我国人才测评相关政策法规概述8.2 人才测评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与要求8.3 人才测评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管8.4 人才测评政策法规的完善与发展方向第九章:人才测评伦理与法律问题9.1 人才测评伦理问题及其重要性9.2 人才测评中的伦理困境与应对策略9.3 人才测评相关法律法规解析9.4 人才测评伦理与法律问题的防范与处理第十章:人才测评的未来发展10.1 新时代人才测评的需求与挑战10.2 人才测评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0.3 人才测评领域的拓展与应用10.4 人才测评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第十一章: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11.1 人才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11.2 人才测评在员工招聘与选拔中的应用11.3 人才测评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11.4 人才测评在员工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第十二章:人才测评与职业规划12.1 职业规划与人才测评的关系12.2 职业兴趣测评与职业选择12.3 职业能力测评与职业发展12.4 个人职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第十三章:人才测评与教育评估13.1 人才测评在教育评估中的作用13.2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教育改革13.3 教育成果评价与教育质量提升13.4 人才测评在教育评估中的应用案例第十四章:人才测评与社会组织14.1 人才测评在社会组织管理中的作用14.2 社会组织人才选拔与测评方法14.3 社会组织人才培训与发展测评14.4 社会组织人才测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人才测评的挑战与展望15.1 人才测评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5.2 人才测评技术的创新与突破15.3 人才测评领域的拓展与深化15.4 人才测评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人才测评教案》课件,共包含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人才测评的理论与实践。

人才选拔与测评 教学大纲

人才选拔与测评   教学大纲

《人才选拔与测评》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是选贤任能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它从个体的内心深处去挖掘人才的潜能,甄别人才的内在素质,综合利用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测量学、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对各类人才进行测试、评价、考核、选拔和培训,为单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提供更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使人力资源管理达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的优化组合。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人才选拔和测评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就业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及踏上工作岗位后能更顺利地处理一些人事工作。

二、教学方式与基本要求(一)教学方式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特点,大量涉及图片和表格信息,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容量和质量。

课程全程在多媒体机房进行,应用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师自己开发)进行教学,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课堂容量增大,教学过程生动活拨。

更加有利于师生互动,选择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好,收效大。

2、运用网络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每一个项目均要求学生实施现场的情景或案例的演练,这不仅要求教学条件要做到“一人一机”,还需要有良好状态的局域网络的支持。

可以保证学生及时提交作业、教师能掌控课堂秩序、提醒学生作业进度,使得课堂演练的效率大大提高。

3、运用场景摄影和影像传送手段人才选拔与测评的很多情景模拟实施,都需要在“安静、平和、独立”的环境中进行,而现实课堂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很难在环境条件上保证这一点。

所以,我们采用场景摄像和实时影像传送的手段,将需完成任务的学生至于独立、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实施项目,而老师和其他学生则通过任务现场拍摄和传送来的影像来观测当事人的任务完成情况。

这使得学生的演练环境更加逼真。

4、改革传统课程的考核方法,注重“现场考核”通过几届的《人才选拔与测评》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从中积累关于“测评技能”的一些习题,形成了一套习题库。

《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大纲

《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大纲

《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英文名称:Evaluation of Peoples Quality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执笔人:XXX审定人:XXX,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人员素质测评是通过对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外显行为的了解与分析,把握其内在素质的活动。

它已成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基础,成为企事业与政府机构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工具。

通过人员测评,可以正确认识求职者的特长素质,一般素质与不良素质,选拔与录用到真正合乎职位要求的职员;根据对每个职员素质测评的结果,可以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开发;根据工作行为与素质的测评结果,可以为职员的绩效管理、调动晋升、技能鉴定等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人员素质测评方法,并能在课堂及讨论课上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本课程教改要求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合,经由过程课堂练训练及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掌握、认识他人的素质测评方法,并努力发明机会,使学生走出课堂,能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糊口及将来的就业和工作联系起来,以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教学目标:应该掌握素质的概念、素质的结构与素质的特性;职员素质测评概念及其各类类型的特性与操纵;职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有效施展的条件因素。

教学重点:人员素质测评的原理,目的作用和类型。

教学难点:素质的结构,素质测评的原理,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中如何发挥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一、素质1.素质的含义素质限定为个体范围内,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素质的特性①素质的原有基础作用性。

②素质的稳定性。

③素质的可塑性。

④素质的差同性。

⑤素质的表出性。

⑥素质的内在性。

⑦素质的综合性。

⑧素质的可分化性。

3.素质的构成:身材素质,常识素质,心理素质二、素质形成的决定因素素质形成决定于两个基本因素——遗传和环境。

人才测评教学大纲

人才测评教学大纲

《人才测评》教学大纲行健文理学院管理学部李金德英文课程名: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总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先修课程:心理测量、人力资源管理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人才测评》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才测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人才测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员的素质做出测评。

具体要求:1.了解人才测评的发展简史;2.掌握人才测评的基础理论;3.掌握人才测评标准的建立方法;4.掌握人才测评的操作流程;5.掌握心理测验、笔试、面试、评价中心记住、多源反馈调查技术和履历分析等人才测评方法的实施步骤。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部分人才测评概述第一章总论 2课时第一节人才测评的演变与发展第二节人才测评的功能、作用与原则第三节人才测评原理第二章人才才测评基础理论 4课时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理论第二节组织管理基础理论第三节测量学基础理论第四节统计学基础理论第三章人才测评标准 4课时第一节人才标准概述第二节人才标准的内容第三节如何建立人才标准第四节六大类社会核心人才标准第二部分人才测评操作实务第一章人才测评操作流程概述 2课时第一节测评准备阶段第二节测评实施阶段第三节测评应用阶段第二章心理测验 6课时第一节心理测验方法简介第二节心理测验在人力资源测评中的应用第三节人才测评中心理测验的组织实施第三章笔试 3课时第一节笔试方法简介第二节笔试考察内容和形式第三节笔试组织实施第四章面试 3课时第一节面试方法概述第二节面试的操作流程第三节面试人员的要求第四节常见误差及其控制方法第五章评价中心技术 5课时第一节评价中心概述第二节文件筐测验第三节无领导小组讨论第四节管理游戏第五节角色扮演第六章多源反馈调查技术 5课时第一节多源反馈调查简介第二节多源反馈调查的理论基础第三节评价者特性分析第四节多元反馈调查的目的第五节评估模型确定与题目开发第六节多源反馈调查组织实施第七节多源反馈调查组织实施第七章履历分析 3课时第一节履历分析法简介第二节履历分析法的操作与实施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和课堂讨论和课堂互动。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第一章:人才测评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人才测评的定义、类型及重要性掌握人才测评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理解人才测评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人才测评的定义和类型人才测评的基本流程:测评需求分析、测评设计、测评实施、测评数据处理、测评结果分析人才测评的方法:心理测验、笔试、面试、评价中心、360度反馈等人才测评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招聘选拔、绩效管理、培训发展、人才储备等1.3 教学活动:引入案例:某企业的人才测评实践小组讨论:人才测评的定义和类型流程图:展示人才测评的基本流程视频观看:人才测评方法的介绍小组练习:设计一个简单的人才测评方案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同学们对人才测评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评估同学们设计的人才测评方案第二章:人才测评的设计与实施2.1 课程目标:掌握人才测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人才测评试题的编制技巧熟悉人才测评的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2.2 教学内容:人才测评的设计原则:公平性、客观性、可靠性、有效性人才测评试题的编制技巧:题目类型、难度、区分度、试题内容人才测评的实施流程:测评环境布置、测评指导、测评实施、测评时间控制人才测评的注意事项:测评场所的选择、测评材料的准备、测评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设计原则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试题编制的技巧角色扮演:模拟测评实施过程小组练习:设计一份人才测评试题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同学们对人才测评设计与实施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评估同学们设计的人才测评试题和实施流程第三章:人才测评的数据处理与分析3.1 课程目标:了解人才测评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人才测评结果分析的技巧3.2 教学内容:人才测评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数据整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人才测评结果分析的技巧:结果呈现、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因素分析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数据处理在人才测评中的重要性数据分析软件演示:展示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过程小组练习:使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简单的人才测评数据分析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同学们对人才测评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理解程度第四章:人才测评在招聘选拔中的应用4.1 课程目标:了解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的方法和流程熟悉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结果的应用4.2 教学内容: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的作用:筛选合适候选人、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招聘风险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的方法:心理测验、笔试、面试、评价中心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的流程:测评需求分析、测评设计、测评实施、测评数据处理、测评结果分析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结果的应用:候选人筛选、岗位匹配、招聘决策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的实践应用小组练习:设计一个招聘选拔中的人才测评方案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同学们对招聘选拔中人才测评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评估同学们设计的人才测评方案的合理性第五章:人才测评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5.1 课程目标:了解绩效管理中人才测评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绩效管理中人才测评的方法和流程熟悉绩效管理中人才测评结果的应用5.2 教学内容:绩效管理中人才测评的作用:评价员工绩效、发现员工潜力、提供培训发展依据绩效管理中人才第六章:人才测评在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6.1 课程目标:理解培训与发展中人才测评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培训与发展中人才测评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如何根据人才测评结果制定培训计划6.2 教学内容:培训与发展中人才测评的目的:确定培训需求、评估培训效果、个性化培训计划培训与发展中人才测评的方法:能力测试、态度调查、需求分析培训与发展中人才测评的步骤:测评设计、测评实施、测评数据收集与分析、测评结果应用结合测评结果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测评结果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培训与发展中人才测评的重要性案例分析:依据人才测评结果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角色扮演:模拟进行培训与发展中的人才测评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同学们对培训与发展中人才测评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评估同学们制定培训计划的合理性第七章:人才测评在人才储备与管理中的应用7.1 课程目标:掌握人才储备与管理中人才测评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会运用人才测评识别潜在人才了解人才储备与管理中人才测评的方法和流程7.2 教学内容:人才储备与管理中人才测评的作用:发掘潜力人才、建立人才库、促进人才成长运用人才测评识别潜在人才:潜能评估、能力测试、潜力分析人才储备与管理中人才测评的方法:综合评价、360度反馈、潜力评估人才储备与管理中人才测评的流程:测评设计、测评实施、测评数据处理、测评结果分析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人才储备与管理中人才测评的重要性案例分析:运用人才测评识别潜在人才的实践案例小组练习:设计一个人才储备与管理中的人才测评方案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同学们对人才储备与管理中人才测评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评估同学们设计的人才测评方案的可行性第八章: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8.1 课程目标:熟悉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种类和特点掌握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方法了解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8.2 教学内容: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种类:心理测试、能力测试、职业倾向测试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特点:科学性、客观性、标准化、计算机化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方法:在线测评、移动测评、云测评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企业招聘、教育培训、职业规划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案例分析: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小组练习:设计一个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方案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同学们对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评估同学们设计的人才测评技术应用方案的合理性第九章:人才测评伦理与法律问题9.1 课程目标:理解人才测评伦理的重要性掌握人才测评法律问题的基本知识学会如何在人才测评中遵守伦理与法律规范9.2 教学内容:人才测评伦理的重要性:保护个人隐私、公平公正、防止歧视人才测评法律问题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隐私保护、平等就业机会如何在人才测评中遵守伦理与法律规范:制定明确的测评标准、公平对待候选人、确保数据安全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人才测评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意义案例分析:人才测评中违反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实例角色扮演:模拟进行人才测评时遵守伦理与法律规范的场景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同学们对人才测评伦理与法律问题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评估同学们对遵守伦理与法律规范的掌握情况第十章:人才测评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课程目标:了解人才测评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新技术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应对人才测评的未来挑战10.2 教学内容:人才测评行业的发展趋势:全球化、数据驱动、智能化新技术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大数据分析、在线评估应对人才测评未来挑战的策略:持续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人才测评的定义和类型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理解人才测评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是掌握整个教案的基础。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

《人才测评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才测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人才测评工具进行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才测评概述:介绍人才测评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 人才测评方法:介绍心理测试、面试、评价中心等测评方法。

3. 人才测评技巧:介绍测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 人才测评工具:介绍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及其应用。

5. 自我评估与人才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并提出发展建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人才测评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4. 练习:提供相关的练习题或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5. 总结: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四、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2. 案例:收集相关的人才测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练习题:编写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 人才测评工具:提供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供学生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应用能力。

4. 自我评估报告:评估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未来发展建议的合理性。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择: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人才测评案例,涉及不同行业和岗位。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案例,如测评方法、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3.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见解,促进思维碰撞。

七、实战演练1. 模拟测评:设置模拟测评场景,让学生扮演测评师或被测评者的角色,进行实战演练。

2. 互评与反馈: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共同提高。

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大纲

人员素质测评-教学大纲

《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英文名称: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evaluation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

授课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先修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劳动经济学》《管理学》教材:《人员素质测评》王淑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参考书:《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吴春华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人员素质测评》(第2版) 萧鸣政、库克(Mark Cook)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之一,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交叉学科,是在管理学、测量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思想和原理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整个劳动人事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各主要人员素质测评方法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学会灵活运用各种人员素质测评工具、客观分析测评结果,使学生对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并为以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本课程内容本科教学在实践性较强,要向学生完整介绍人员素质测评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使学生牢固,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原理,了解和熟悉人员素质测评的各种实施方法;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人员测评相关实践,进行人员测评评估、应用等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养。

人员素质测评是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建议使用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论[ 教学目的 ]1、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心理测验五要素、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2、理解人员测评的作用及意义3、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人员素质测评与心理测验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心理测验的概念、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心理测验的五要素。

孙敦振《人才测评》教学大纲

孙敦振《人才测评》教学大纲

《人才测评》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学分:3 总学时:49理论学时:37 实践学时:12 主撰人:孙敦振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人才测评》是人力资源专业方向课程之一,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社会各类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倾向、工作技能,还有发展潜力、实施测量和评价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人才测评作为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术,其实施的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及其在整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绩效。

人才测评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人才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是我系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方向课。

2、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人才测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人才测评对于中国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专业人才的测评研究,明确人才测评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问;培养和提高人才测评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提高人才测评工作水平及成效。

3、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与形成对人才测评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培养与形成对人才的分析能力。

二、教材及参考书1、《人才素质测评》,刘锦山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4月;2、《人才心里测评》,爱德华·霍夫曼著,曾飚艾晔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2月;3、《专业人才测评》,刘锦山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4月;4、《人员测评技巧》,谌新民、刘善敏编著,广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

三、课程教学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9学时,其中实践学时为12学时。

1、学时分配2、实践学时分配及内容四、课程考核本课程定为考试科目,理论部分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五、教与学的建议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前提下开设。

作为一门专业方向学科课程,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应该拥有较为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必要的数学知识;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本课程要求有一定的实践活动基础以及对社会、企业的概况基本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测评》课程教学大纲前言部分一、课程代码:二、课程类型:人才测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

三、课程性质:人才测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它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高效、科学的用人需求,和个体了解自己、寻求人职最佳匹配、规划个人事业发展的心理需要,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的人事管理方法之上引入了更加客观、公正的现代人才素质测评技术,通过对人稳定的素质特点实现区分,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人员素质测评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用的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能独立选择和操作常用的能力测验、人格测验、职业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人力测评工具,并能作出简单有效的解释。

五、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本课程分为原理和工具的使用两大部分。

在有关原理学习中,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思想、基本假设、测量的误差来源、测量工具的性能指标等等。

在有关工具的使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测评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人才测评》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和统计学功底,能将《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知识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对有关原理的理解,教师最好结合实际测评工具的使用来进行。

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一宾的教学条件,如实训室和常用的人才测评工具,机房和统计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七、考核方法:本课程为考查课,学期总成绩为100分。

考核形式:可采取平时作业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的方法。

评分方法: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平时作业与实际操作的内容和形式自行拟定。

八、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人才测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重点和难点,是该专业的技能性课程。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是它的前导课程。

九、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建议使用的教材1、《人员素质测评》,萧鸣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实用人事测量》,王垒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人事测评技术》,王继承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人员测评》,顾海根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教学参考书1、《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2000年7月第2次印刷。

2、《心理测量》,金瑜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6月第2次印刷3、《心理测量学》,郑日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次印刷4、《人才测评实务》,张志红、朱冽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次印刷5、各相关测验工具的手册和其它心理测量学教材十、执笔人:马瑞平审定人:主体部分理论教学: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及其构成,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功能及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途径和类型。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概述(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内涵(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相关概念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一)心理测评的历史(二)科学心理测评的兴起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用途(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功能(二)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认识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二)教学难点:理解人员素质测评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与条件,理解人员素质测评模型,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要素和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一)个体与工作的差异性(二)人—岗匹配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一)行为与心理的关系(二)心理特征的特点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二)人员素质测评三要素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了解人员素质测评模型的建立条件。

(二)教学难点:理解心理现象的特点与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人员素质测评程序与类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能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领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类型,了解人员素质测评过程中主要步骤的内容和意义。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功能(二)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一)标准化纸笔测试(二)行为观察类测量(三)基于工作情境的综合测试(四)投射测验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应用领域;2、人员素质测评各种类型的主要特点;(二)教学难点:人员素质测评各种类型的主要特点第四章人员素质测评分数的解释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标准化控制原理,理解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内涵及其基本检测方式;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结果解释的不同参照标准。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原始分数与导出分数(一)原始分数(二)导出分数第二节常模参照分数(一)常模及其意义(二)常模的类型第三节效标参照分数(一)内容参照效标(二)结果参照效标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认识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标准化控制原理;(二)教学难点: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解释中,效标参照标准与常模参照标准的区别。

第五章人员素质测评质量分析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解释原则,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结果解释的意义,掌握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内涵及其基本检测方式。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测量的信度(一)信度及其影响因素(二)信度的评估方法第二节测量的效度(一)效度及其影响因素(二)效度的评估方法第三节项目分析(一)测量的难度分析(二)测量的鉴别度分析(三)测量的诱答分析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测评信度、效度、区分度的内涵;测评信度、效度与难度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测评信度、效度的检测方法第六章心理测验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心理测验的概念和心理测验的形式,理解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测验的科学性与局限性,具备使用和解使心理测验成绩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认知测验(一)一般能力测验(二)特殊能力测验(三)能力性向测验第二节人格测验(一)态度测验(二)兴趣测验(三)气质测验(四)性格测验(五)品德测验第三节心理健康测验(一)心理健康测评的含义(二)心理健康问卷的种类(三)心理健康问卷的选择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理解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2、掌握心理测验方法及其结果的使用和解释。

(二)教学难点:理测验方法及其结果的使用和解释第七章面试方法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面试形式的特点与意义,了解面试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依据,认识各种面试方法,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提高面试的有效性。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面试方法概述(一)面试的概念与特点(二)面试的主要功能第二节面试方法的理论基础(一)面试方法的依据(二)面试的内容(三)面试的形式(四)面试技巧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理解知识考试与面试的理论依据;2、掌握面试基本方法。

(二)教学难点:知识考试与面试的理论依据第八章评价中心技术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评价中心技术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特殊重要性,认识评价中心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价值,理解评价中心技术的定义及其特点,掌握评价中技术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功能。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评价中心技术概述(一)评价中心技术的概念(二)评价中心技术的特点第二节评价中心技术的基本形式(一)公文处理(二)无领导小组讨论(三)角色扮演(四)其他第三节评价中心技术的使用(一)评价中心技术的使用程序(二)评价中记述的评分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1、了解评价中心技术的概念与特点;2、认识评价中心技术的形式与适用对象;(二)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中心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第九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应用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不同组织程序的基本特点,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标准,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依据(一)适用方法(二)排列次序(三)实施人员选择(四)标准设置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二)先定性后定量(三)先非结构式后结构式(四)先经验式后科学式(五)先花费低后花费高(六)先淘汰后选取第三节几种可参考的组合程序(一)斯科特程序(二)弗兰西程序(三)美国管理协会程序(四)中国私有企业程序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学重点: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二)教学难点:认识人员素质测评不同组织程序的基本特点实践教学:一、实践名称:创造力测评1、目的任务:通过实际参与创造力测评及对测评结果的分析、讨论,深入体会创造力测评对个人任职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掌握创造力测评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应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模式。

2、实践内容:了解创造力测评的理论基础,掌握创造力测评的实际内涵,了解此类测评工具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运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式。

认真完成规定的实践内容,真实地记录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

实践完成后,应根据实践情况写出实验报告,内容包括:⑴实验目的;⑵实验内容;⑶实验步骤;⑷实验结果;⑸问题讨论与实验心得。

3、仪器设备:计算机、网络、创造力测评量表4、参考学时:2二、实践名称:16PF人格测验1、目的任务通过实际参与测评及对报告的分析、讨论,掌握16PF人格测验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的实际测验体验其信效度以及相关测验结果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具体运用。

2、实践内容了解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具体运用和具体操作方式。

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认真完成规定的测验内容,真实地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并绘出整个测评过程运作的流程图。

实验完成后,应根据实验情况写出实验报告,内容包括:⑴实验目的;⑵实验内容;⑶实验步骤;⑷实验结果;⑸问题讨论与实验心得。

3、仪器设备:计算机、网络与16PF人格测验量表4、参考学时:4三、实践名称: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1、目的任务通过实际参与测评及对测评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解人员职业兴趣的内涵,深入体会职业兴趣对个人任职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掌握人员职业兴趣测评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应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模式2、实践内容了解人员职业兴趣测评的理论基础,掌握人员职业兴趣的实际内涵,了解此类测评工具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运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式。

认真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真实地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