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浅析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观察

浅析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观察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中药辅助治疗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备受关注,本文将从药物成分、药物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辅舒良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板蓝根、连翘、黄芩、栀子、甘草、防风、大青叶、款冬花等多种中药组成,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抑制炎症、净化肺脏。
舒利迭是一种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药物,主要成分是福莫特罗鲁舒特罗,它是一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扩张支气管,增加呼吸通气量,缓解哮喘症状和过敏性鼻炎。
辅舒良和舒利迭的联合治疗,主要是通过舒利迭扩张支气管,增加呼吸通气量,缓解哮喘症状,并且通过辅舒良清热解毒、抑制炎症的作用,净化肺脏,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方面,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观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减少哮喘的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针对200名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后,患者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哮喘症状明显改善,同时过敏性鼻炎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患者的疗效仍然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复发情况。
针对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观察,一些临床医生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辅舒良和舒利迭的用药剂量和疗程,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辅舒良联合舒利迭治疗可以结合中药理疗、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进一步提高治疗的疗效。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孟鲁司特钠(Montelukast)是一种类固醇类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布地奈德(Budesonide)是一种类固醇药物,也被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这两种药物在联合使用时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减轻症状。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加,导致呼吸困难和哮喘发作。
哮喘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气道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加,导致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严重的哮喘发作甚至会导致窒息,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
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的效果。
孟鲁司特钠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白三烯类物质(如白三烯C4、D4)的释放和活性,减少气道痉挛和黏液分泌,缓解哮喘症状。
布地奈德是一种类固醇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气道痉挛和黏液分泌,缓解哮喘症状。
通过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能够同时发挥抗炎和舒张气道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孟鲁司特钠能够迅速缓解哮喘发作的急性症状,而布地奈德则能够稳定治疗,减少哮喘的复发。
两者搭配使用时,能够减少患者对其他药物的依赖,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治疗的效果。
目前已经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在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罗氏),通过对281名病人的观察,发现将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联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病人哮喘的复发率,同时也能够减少患者对其他药物的依赖,提高治疗的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可以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已经得到临床验证,能够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陈海宁;刘媛【期刊名称】《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年(卷),期】2024()3【摘要】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AR合并BA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
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其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气道重塑指标[气道总面积(TA)、气道管壁面积(WA)、气道管腔面积(LA)]、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状态(Th17、Treg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P<0.05)。
治疗后,两组FEV1、PEF及FVC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A水平更低,LA、TA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IL-2、INF-γ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Th17水平更低,Treg水平更高(P<0.05)。
结论: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联合细菌溶解产物治疗AR合并BA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气道重塑指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失衡状态,值得临床参考与运用。
【总页数】3页(P124-126)【作者】陈海宁;刘媛【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5【相关文献】1.中西医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2.中西医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3.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疗效观察4.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效果5.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灸疗法佐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42例疗效观察

・
针 灸推 拿 ・
天 灸 疗 法佐 治 儿 童支 气 管 哮 喘 合 并 过敏 性鼻 炎 4 疗 效 观 察 2例
李惠红 , 阳素德 , 欧 何悦 硕 ( 山市顺 德 区均安 医 院 , 佛 广东 佛山 582 ) 239
保持大便每 、 、 0 g赤芍 l 、 0g 忍冬藤 l 、 5g 络石 藤 便情况 , 从而决定大黄在处方 中的用量。若患儿发 l g前胡 l 、 5 、 0g玄参 l 、 0g桔梗 6g 山豆根 6g 白 、 、 病后 及 时服用 此 方 , 般 3~6d可痊 愈 。 在 笔者 茅根 l , 一 0g 共进 3剂。4月 1日二诊 : 望其双侧腮
满意 的疗 效且 无 不 良反 应 。
关 键词 : 儿童 哮喘 ; 敏 性鼻 炎 ; 地奈 德 气雾剂 ; 灸 过 布 天 中 图分 类 号 :5 22 R 6 .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3- 27 20 )4— 05— 3 17 4 9 (0 7 o 04 0
支气管哮喘是, L GJ 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尽 管早 期 吸人 激素 被 作 为 治疗 小儿 哮喘 病 的 第 一线
尤其 是 对于合 并 有过 敏性 鼻炎 的哮 喘患 儿 , 在着 存
科应用天灸疗法联合 吸人布地奈德气雾剂 和沙丁 胺 醇气雾 剂 治疗 小 儿 哮 喘 , 得 了 比较 满 意 的疗 取
1 对象 和方 法
药物 , 仍有 部 分 哮 喘患 儿 症 状 不 能被 满 意控 制 , 效 , 但 现将 结果 总结 如下 。
持续的鼻炎症状( 鼻塞 、 流涕等 ) 而且吸人性糖皮 1 1 对象 , . 质激 素 减量 困难 。20 04年 7月 至 20 0 6年 1 , 0月 我 8 0例病 例均 是 我 院 儿 科 门诊 20 04年 7月 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怎么治疗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怎么治疗呢?
导语:很多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们,没有及时正确的接受正规医治,当病情加重之后,就会导致哮喘出现。
此时不管是病情还是发病的危害性,都会严重很
很多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们,没有及时正确的接受正规医治,当病情加重之后,就会导致哮喘出现。
此时不管是病情还是发病的危害性,都会严重很多,也需要患者们抓紧时间做好治疗准备工作,千万不要因为时间的拖延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那么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怎么治疗呢?
对症治疗
在联合控制上、下呼吸道炎症的同时,尚要对上、下呼吸道的不同症状进行相应处理。
拟交感神经药在控制上、下呼吸道症状中的药理作用是不同的。
鼻黏膜血管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可被血管收缩药物——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所改善,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则需要应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治疗。
对患鼻窦炎的儿童给予抗生素治疗可改善下呼吸道症状。
研究提示鼻窦炎可能是诱导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因素,而且主动治疗慢性鼻窦炎已经显示,对常规治疗仍然反复发作的哮喘病患者是有益的[17]。
对合并鼻息肉或鼻窦炎的哮喘病患者,鼻部手术治疗后可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的联合治疗
由于一旦确诊患者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后,可以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进行联合治疗,这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出相应的联合疗方案可以大大减少药物剂量,从而大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降低治疗费用。
联合治疗原则和特色是针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的上、下呼吸道炎症进行联合抗炎治疗,同时应对患者的过敏性体
生活常识分享。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医证治探讨

收稿日期:2010-01-20作者简介:刘华平(1985-),男,江苏溧阳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等。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医证治探讨刘华平(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摘要: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鼻痒、喷嚏频频、流清鼻涕、鼻塞、咳嗽、胸闷、喘息)同时兼有鼻、支气管(肺)特征,本人认为外感风邪、痰阻气痹、肺气失宣为共性病机,提出祛风宣痹、疏肝化痰是其基本治法,但临证时仍需要辨证施治,灵活化裁。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医证治;风痰;祛风宣痹中图分类号:R276.1;R25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10)04-0025-02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 )[1]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医学诊断名称,是指同时发生的临床或亚临床的上呼吸道过敏(过敏性鼻炎)和下呼吸道过敏性症状(哮喘),两者往往同时并存。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 )及Aller-gy&Clinical Immunology International 杂志和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 杂志已经正式提出采用CARAS 的诊断术语。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之间的联系。
CARAS 的免疫学、病理学基础是鼻黏膜和支气管黏膜的过敏性炎症。
在临床上,呼吸内科医师过度治疗哮喘,而五官科医师尤多侧重治疗鼻局部病变,故该病易于误诊、误治,疗效不确切。
借助CARAS 这一新的诊断名称对两病进行联合诊断和联合治疗,提高两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减少药物的重复使用,从而大大减少了误诊率和提高了临床疗效。
目前西医多对症治疗,分别予以上、下呼吸道(经鼻部spacer [2])的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抗变态反应药物、变应原疫苗治疗、抗IgE 单克隆抗体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停药后易于反复发作、价格昂贵等因素,故西药并不适宜长期运用。
粉尘螨滴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床疗效和安全性 。 该研究对 该院 2 0 1 1年 1 1 月一2 O 1 2年 1 0月采 用 粉尘螨滴剂 舌下免疫治疗 的患儿情况进 行观察分析 ,现报道
【 摘 要】目的 探讨粉尘螨滴剂治疗支气管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该 院支气管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的轻 、 中度 患儿 中 , 选择 8 6例作为研究对 象 , 采 用舌下含 服免疫治疗 ( s I + 药物治疗 , 随访 3个月 , 与治疗前 相 比, 比较支气管 患儿哮 喘呼吸 、 体 位、 咳嗽及夜 间症状 , 过敏性鼻炎患儿 打喷嚏、 鼻漏和鼻塞症状 。结果 治疗 后 1 个月与 3个月与治疗 前的症状评 分 比较 , 鼻炎症状评 分与哮喘症状评 分都 明显 降低 , 与治疗前 相 比患儿 的鼻炎和哮 喘症状均 明显 改善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粉尘螨滴剂 能够有效缓 解患儿的哮喘症状和过敏性鼻炎症状 , 效果 显著 。 【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 过敏性 鼻炎 ; 粉 尘螨 滴剂; 变应性
d ; 2 分 多于 1 0 次/ d ; ③闭塞 : 单 侧偶 尔出现记 为 0 分; 单侧 经 常
出现记为 1 分; 双侧 经常出现记 为 2 分。
1 . 5 统 计 方 法
有入组 患儿 均符 合《 支气管 哮喘防治指南 2 0 0 8 ) [ 3 1 及《 变应 性鼻炎
诊 断治疗指 南 的诊断标准 。 患儿 随访 时间为 3 个月 。 患儿 中男
情使用 对症药物 , 口服氯雷 他定 片 5 m g , 次, 1 次, d , 或者使 用糠 酸莫米松鼻喷剂喷鼻 , 1 次, d , 症状缓解后停药, 总治疗期为 6 个月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气管哮喘伴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管炎症,大部分哮喘患者都伴发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AR),AR患者发病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两种疾病在病理学方面极为相似,而半胱氨酰白三烯在介导支气管哮喘(BA)和AR中起重要作用[1]。
哮喘患者同时患有AR时,增加哮喘的发作频率,影响其肺功能,危害大众健康以及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本文主要针对临床工作中BA合并AR患者,采用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方案,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BA合并AR患者69例,所有患者的诊断与分级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3年哮喘会议制定的标准[1],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观察A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9~69岁,平均(49.20±2.44)岁;轻度哮喘15例,中度哮喘8例;病史1~24年,平均(10.70±1.76)年。
观察B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4~69岁,平均(47.20±2.94)岁;轻度哮喘14例,中度哮喘9例;病史1~22年,平均(10.70±1.45)年。
对照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49.26±2.43)岁;轻度哮喘18例,中度哮喘5例;病史1~16年,平均(9.85±1.72)年。
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布地奈德气雾剂(400g/d)每日2次;观察A组:布地奈德气雾剂(400g/d)每日2次,孟鲁司特钠每次10 mg,每晚1次;观察B组:布地奈德气雾剂(800g/d)每日2次。
总疗程4周。
治疗过程中不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疗程结束后对3组的疗效进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02-24T14:56:52.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3期供稿作者:张春华董玲[导读] 过敏性鼻炎是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鼻黏膜炎症反应,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疾患张春华董玲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青龙山农场医院 156300)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3-0135-02 过敏性鼻炎是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鼻黏膜炎症反应,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疾患。
全球发病率达10%~25%,并且患病人数仍在增加,已被认为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
过敏性鼻炎(包括慢性四季性和季节性)与哮喘同属气道过敏性疾病,被公认为是气道黏膜的炎症,只是炎症反应的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同。
多少年来,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和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被看做两种不同的疾病被呼吸科及耳鼻咽喉科医师分别诊治。
随着人们对疾病本质不断研究和发现二者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在发病机制等诸多方面具有相同之处。
由此,“一个气道,一种疾病(one airway,one disease)”、“联合气道疾病(united airways disease)”、“变应性鼻支气管炎(allergic rhinobronchitis)”的概念正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2001年由世界各国专家制定了AR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指南(AR IA),并成为WHO创议的一部分,其中建议临床医生(包括呼吸科、耳鼻咽喉科及变态反应科医生)对AR和哮喘应进行联合治疗和管理。
其目的就是更新各科医生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有关知识,强调过敏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以现有治疗方法,给人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哮喘合并鼻炎的治疗策略
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哮喘的治疗按照GINA建议进行;②一些药物对鼻炎和哮喘均有效(如糖皮质激素和抗白三烯类药物);③但有些药物只对鼻炎或哮喘有效(如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分别适用于鼻炎和哮喘);④某些药物治疗鼻炎效果优于哮喘(如H2抗组胺药);⑤鼻炎的最佳处理有利于改善其共存的哮喘症状;⑥口服治疗药物可能对鼻炎和下呼吸道症状均有效果;⑦鼻内给予糖皮质激素安全性很好,但大剂量吸入激素(经支气管)可产生不良反应,同时经两种途径给药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是不良反应的叠增。
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患者教育。
1.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均适用,但实际上不能完全的避免。
目前的临床报告中,关于避免接触过敏原效果的研究多数与哮喘症状有关,它对鼻炎症状影响的研究很少,然而仅仅采用这一项干预措施可能还不足以控制鼻炎或哮喘的症状。
目前所有的哮喘和鼻炎治疗指南均建议避免过敏原,作为治疗策略的必需组成部分,对避免接触过敏原效果的评价,还需要进行更多和更完整的临床研究。
2.特异性免疫疗法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al immunologic therapy,SIT)又称脱敏治疗,是针对哮喘和AR的病因进行治疗,它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的发作,也可防止AR进一步发展为哮喘。
临床实践证实经过正规脱敏治疗者多可终生受益,这是一般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的。
当然SIT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目前尚无统一的变应原标准化标准,脱敏治疗剂量的调整有时要靠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医生的经验,脱敏治疗时间长(多1年以上)、起效慢、病人依从性差,更为重要的是有些变应原无法做到避免接触如汽车尾气等造成的空气污染、季节性花粉、植物花絮、室内空气等,有些变应原还无法找到,这些都给特异性减敏疗法更增加了困难和复杂性。
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有赖于 SIT治疗机制的进一步阐明,以及新型变应原疫苗的开发和利用。
3.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目前公认,糖皮质激素是治疗AR和BA最有效的抗炎药。
大量临床试验及回顾性分析表明局部吸入性激素均可明显改善AR及BA的临床症状及预后。
推荐使用的局部糖皮质激素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得、氟尼缩松、丙酸氟地卡松等。
这些局部用激素都有较低的全身性生物利用度。
吸入激素和抗组胺药被认为是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普遍的药物,临床研究证实,尽管抗组胺药与吸入激素在安全性方面没有差异,但吸入激素要比抗组胺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更为有效,而且抗组胺药与吸入激素联合应用的疗效并不比单用激素明显增强,从而认为吸入激素应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第一线药物。
DiLorenzo等进行的一项随机、双盲试验,分别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FPANS)200μg/d加,或FPANS 200μg/d加仙特明(CTZ)10mg/d加d晨服,或 FPANS 200μg/d加孟鲁斯特(MSK)10mg/d晚服,或CTZ 10mg/d晨服加MSK 10mg/d晚服,或安慰剂对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结果显示:单用FPANS对变应性鼻炎有很好的疗效,优于CTZ和MSK联合用药;另外,FPANS与CTZ或MSK联合用药并不比单用FPANS更有效。
而在哮喘患者,与增加一种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相比,增加20%或25%的吸入激素的量,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没有用过激素的轻度哮喘患者,小剂量的单独吸入激素可以减少哮喘的恶化和改善哮喘的症状,已用过激素未能控制的中重度患者,加用长效受体激动剂formoterol要比加倍激素的剂量更加有效。
4.抗组胺药物(即H1受体拮抗剂) 根据有无中枢镇静作用分成第一代和第二代。
有中枢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物为第一代,常见有:氯苯那敏、西替利嗪、阿伐斯丁、美喹他嗪、曲普利定。
无中枢镇静作用的抗胺药物称为第二代,又分为有心脏毒性的和无心脏毒性的。
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是有心脏毒性的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是属于既没有心脏毒性也没有中枢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和释放组胺,对过敏反应的早期相就有疗效。
新的抗组胺药具有抗组胺、抗炎作用,且其抗炎效果是多重性的,可快速、有效的控制局部和系统性变应性炎症反应。
研究证实: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抗组胺作用。
5.其他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通过与白三烯受体的结合抑制白三烯尤其是LTD的炎性作用。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IL-4,IL-5的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
抗IgE抗体,通过抑制IgE与肥大细胞和EOS膜上的IgE受体结合而减轻过敏性炎症反应,如Omalizumab,目前为止的临床研究仅把Omalizumab作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辅助治疗,并将它与安慰剂进行比较。
与其他可行的治疗相比较(如白三烯调节剂或茶碱),该药相对的效益还没有被评价。
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等可能在将来改变AR和哮喘的治疗模式。
当然,对AR患者还可应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妥拉唑林、羟甲唑啉、去甲肾上腺素、四氢唑啉、盐酸赛洛唑啉)以减轻鼻充血和鼻腔阻塞,减少流涕等症状。
在治疗过敏性鼻炎过程中,应用A/D治疗是需时证明的,而且多是有效的。
通过药物的抗组胺作用可减轻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也导致血管收缩,从而限制炎性因子引起的分泌,也可能限制炎性细胞向抗原沉积区的聚集。
白三烯抑制剂也可以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对于哮喘病人还可应用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支气管舒张剂以改善气道平滑肌的痉挛从而改善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