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Ranunculaceae

合集下载

十大科、次级大科拉丁学名

十大科、次级大科拉丁学名

十大科、次级大科拉丁学名1.毛茛科(Rannunculaceae)*↑K3~∞C3~∞,0 A∞G 1~∞:1:1~∞代表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2.十字花科(Cruciferae) * K2+2 C2+2 A2+4 G(2:2:1- ∞)代表植物:菘篮Isatis indigotica Fort 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3.蔷薇科(Rosaceae)* K5 C5 A∞G1~∞:1:1-∞,G G(2-5:2-5:1-2)代表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杏Prunus armeniaca L4.豆科(Leguminosae)↑* K(5),5 C5 A(9)+1,10,(10)∞G 1:1:1~∞代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olicus (Bge)5.伞形科(Umbelliferae)* K(5),0 C5 A5 G(2:2:1)代表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Willd 6.唇形科(Labiatae)↑K(5-4 )C(5-4)A 2+2,2 G(2 :4 : 1)代表植物: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a (Lour.)S.Y.Hu.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7.菊科(Compositae)* ↑K0~∞C(5~3 ) A(5) G(2∶1 ∶1)代表植物:蒲公英T 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us L8.禾本科(Grarninceae)* P 2-3 A 3 G ( 2 -3: 1: 1)代表植物:薏苡Coix lacryma 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9.百合科(Liliaceae)* P 3+3, (3+3) A 3+3 G ( 3 : 3: 1-∞)代表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g 百合Lilium brownii10.兰科(Orchidaceae)↑P 3+3 A1-2 G(3:1:∞)代表植物:天麻Coix lacryma石斛Lophatherum gracile11.鸢尾科(Iridaceae)* P (3+3) A 3 G (3:3:∞)代表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次级大科1.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 ↑P﹙3﹚A6-12 G G﹙4-6:4-6:∞﹚代表植物:北细辛(辽细辛)Asarum heteropoides 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2.蓼科(Polygonaceae)* P6-3,(6-3)A6-9 G(3-2:1:1)代表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3.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K4~5,(4~5)C4~5 A8~10 G (2~5:1:∞)代表植物: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 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4.木兰科( Magnoliaceae ) * P6-15 A ∞G ∞: 1 : 1-2代表植物:玉兰(又名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e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5.五加科(Araliaceae)* K(5)C5 A5 G(2~5:2~5:1)代表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三七(田七)Panax pseudo-ginseng6.龙胆科(Gentianaceae )* K(5-4)C(5-4)A5-4 G(2:1:∞)代表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 秦艽(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7.茄科(Solanaceae)﹡K(5)C(5)A 5 G(2 :2 : ∞)代表植物:洋金花(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 枸杞Lycium chinensis Mill8.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K(5-4)C(5-4)A 4,2 G(2 :2 : ∞)代表植物:地黄L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 Libosch.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9.葫芦科Cucurbitaceae)♂* K(5) C(5) A 1+(2)+(2)♀* K(5) C(5) G(3:1:∞)代表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Poiret 10.桔梗科(Campanulaceae)* ↑K(5) C(5) A5 G(3:3:∞)代表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orum (Jacq.) A. DC.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毛茛科植物PPT学习教案

毛茛科植物PPT学习教案
毛茛科植物
会计学
1
毛 茛 科
毛茛科概况 形态特征
分类及代表属种 物种价值
第1页/共15页
毛莨科概况
中文学名: 毛茛科
拉丁学名: Ranunculaceae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木兰亚纲
目: 毛莨目
科: 毛茛科
第2页/共15页
分布区域: 主产北温带
毛莨科概况
毛茛科(Ranunculaceae),是被子植物的 原始科之一,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 为藤本或灌木。
本科有50属,2000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 我国有39属,约75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中国特有属5个:尾囊草属、星果草属、独 叶草属、罂粟莲花属和毛茛莲花属。
第3页/共15页
形态特征
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为藤本或灌木 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很少对生(铁线莲属),无托叶。 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稀两侧对称(乌头属、翠雀属) 萼片5~多数,分离,有时呈花瓣状(白头翁属、铁线莲
苦地丁
第7页/共15页
乌头属 Aconitum L.
萼片5,花瓣状,上面一片大而呈帽状或头 盔状;果实为蓇葖果;植物根块状或粗厚; 叶常掌状分裂;花蓝色、紫色、白色或黄 色,左右对称,排成总状花序式或圆锥花 序。
第8页/共15页
乌头属 Aconitum L.
草乌
第9页/共15页
银莲花
白头翁
第10页/共15页
第13页/共15页
物种价值
药用价值:毛茛科,块根虽有毒,但作药 用,有消炎止痛、祛风除湿之效,具有医 药和经济价值。
观赏价值 :毛茛科中不少属(如乌头属、 翠雀属、银莲花属、毛茛属等)有美丽的 花,可供观赏。

ranunculus的简介

ranunculus的简介

Ranunculus:一种魅力无穷的花卉在自然界中,有一种花卉以其优雅的姿态、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那就是ranunculus(毛茛科植物)。

本文将对这种美丽的花卉进行一次全面的介绍。

首先,让我们从ranunculus的起源说起。

Ranunculus这个词源自拉丁语,意为“小溪边的”,因为这种花最初是在潮湿的地方被发现的。

据推测,它起源于亚洲和欧洲,但现在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在许多文化中,ranunculus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因为它通常在早春开花。

Ranunculu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到30厘米。

它的叶子形状多样,有心形、掌状或羽状分裂,颜色从深绿色到浅绿色不等。

然而,ranunculus 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它的花朵。

这些花朵有五片花瓣,呈杯状,直径可达5厘米。

它们的颜色非常丰富,包括红色、粉色、黄色、橙色、紫色和白色等。

此外,有些品种的花瓣边缘还带有斑点或条纹,增加了花朵的美感。

Ranunculus的花期长且连续,一般从春季持续到夏季。

由于其美丽的花朵和较长的花期,ranunculus常被用于园林绿化和插花艺术。

在园林中,ranunculus可以单独种植形成花海,也可以与其他花卉混种,增加花园的色彩层次感。

在插花中,ranunculus因其优雅的形态和丰富的色彩而受到欢迎,可以作为主要花卉使用,也可以作为点缀花卉使用。

除了其观赏价值外,ranunculus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传统医学中,ranunculus的一些种类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发热、关节炎、皮肤病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ranunculus的部分种类是有毒的,如果不小心误食或接触到汁液,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ranunculus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总的来说,ranunculus是一种美丽而多样的花卉,无论是在园林绿化还是在插花艺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植物学分类——精选推荐

植物学分类——精选推荐

植物学分类植物学分类000一、毛茛科Ranunculaceae(一)特征*,↑ Ca5-∞ Co0-∞ A∞ G∞-1:1:11.草本植物,稀木质藤本或灌木2.叶常掌状裂,互生或对生3.两性花,花托突起4.花萼常呈花瓣状5.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6.心皮多数至少数,离生蓇葖果或聚合瘦果。

(三)常见植物1.毛茛属Rununculus L..多年生植物,叶多为掌状深裂叶,无托叶,花黄色,辐射对称,花萼5片分离,花瓣5瓣分离,花瓣基部常有蜜腺。

最大特点:花托膨大2.铁线莲属 Clematis L.木质藤本或丛生灌木,叶对生,三出复叶,花萼4—5个,花瓣状,无花冠,雄蕊多数,雌蕊多数。

聚合瘦果,结果时,有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3.金莲花属Trollius多年生草本,叶为掌状深裂,花大型,花萼有5—10个萼片组成,花瓣状,花瓣退化,棒状,基部有蜜腺形成蜜叶,聚合蓇葖果。

4.乌头属 Aconitum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块根,叶为掌状裂叶;花排列成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萼5,花瓣状,最上方一片成盔状,花瓣2,退化形成距状蜜叶,包藏于盔状萼片内,聚合蓇葖果。

5.翠雀属 Delphinium L.草本,掌状或羽状裂叶,花两侧对成,花组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花萼5,花瓣状,最上方一片花萼向后延伸,形成距,花瓣4,上方的2片退化成蜜叶,伸于距内,下方的2片退化为雄蕊,聚合蓇葖果。

6.水葫芦苗属 Halerpestes茎匍匐,花萼5,绿色,花瓣5,黄色,雄蕊多数,聚合蓇葖果。

7.唐松草属 Thalictrum L.多年生草本,叶为三出或多回三出复叶,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小,组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二、石竹科Caryophyllaceae(一)特征:* Ca5,(5) Co5 A5,5x G(2-5: 1:∞)1.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2.茎节膨大,叶对生,无托叶;3.二歧聚伞花序;4.萼片5个,合生或分离;5.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
K3-∞ C3-∞ A∞ G∞-1 - - - 草本或藤本。叶多互生少对生,叶片多缺刻或分裂,通常无托
叶。 · 花多两性,雄蕊和心皮多数,分离常螺旋状排列。 · 聚合瘦果或蓇葖果,稀为浆果。 · 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毛茛甙及木兰花碱。 主要药用植物有黄连、乌头、威灵仙、白头翁、升麻、毛茛 、金盏花、铁线莲等。 约50属,2 00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我 国有43属,800余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已知药用的有30属,近 500种。 本科突出的特征是:草本。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雄蕊和雌 蕊常为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膨大的花托上;多为聚合瘦果。 本科和木兰科的花的构造相似,但木兰科为木本,有油细胞; 其花粉有1萌发孔,为单沟花粉,而毛茛科为草本,无油细胞;花粉 为三沟花粉或其衍生类型散沟、散孔花粉。 本科植物的维管束常具“V”字形排列的导管;维管束有的散生 ,类似单子叶植物,如升麻属、类叶升麻属和乌头属的某些种。
6、牡丹属(Paeonia) 、牡丹属 (1)牡丹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牡丹
又名洛阳花,;下部茎 下部茎木质,树皮黑 下部茎 灰色,分枝多,髓黑褐色,叶纸质, 通常为二回三回复叶;根皮入药,有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镇痉、通经之 效,治闭经、月经不调、中风、瘀血 腹痛、痛经、血热发疹、急慢性盲肠 炎等症。
2、铁线莲属 (Clematis) 、
攀缘草本或木质蔓生藤本。 特征 攀缘草本或木质蔓生藤本。羽状 复叶对生。花萼4 复叶对生。花萼4-5,镊合状排列;无 镊合状排列; 花瓣;雄蕊和雌蕊多数。瘦果集合成1 花瓣;雄蕊和雌蕊多数。瘦果集合成1 头状体,具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头状体,具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四十三毛茛科Ranunculaceae

四十三毛茛科Ranunculaceae

四十三、毛茛科 Ranunculaceae
2、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高40~
80cm,分枝黑褐色,无毛。叶互生, 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为单叶; 小叶片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花 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有时仅一朵开 放,苞片4~5,披针形,萼片4,宽 卵形,花瓣9~13,倒卵形,白色或 粉红色,雄蕊多数,花丝黄色,心皮 4~5,无毛。花期4~5月。 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 蒙古及东北地区。 习性:喜光,也耐荫,好肥,忌积水, 以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好,尤其富 含磷质有机肥的土壤,盐碱地和低洼 地不能种植。 繁殖:以分株为主,也可播种或根插 繁殖。 用途:园林中常布置专类花坛或配植 花境,也可盆栽布置室内观赏。
四aeonia suffruticsa Andr.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1~2m,
枝多而粗壮,当年生枝青紫色。叶互 生,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顶生小 叶宽卵形,3裂至中部,叶背有白粉。 花单生枝顶,苞片5,椭圆形;花萼5, 宽卵形;花瓣5或重瓣,倒卵形,花 色丰富,有红、白、黄等色;雄蕊多 数,紫红色,心皮5枚,密生柔毛。 花期4~ 5月。 分布:我国西部及北部。 习性:喜温暖而不酷热气候,较耐寒; 喜光但忌夏季阳光直射。喜深厚肥沃、 排水良好、略带湿润的沙质土壤,最 忌黏土和积水。 繁殖:分株。 用途:可孤植、丛植、片植于庭园, 也可盆栽或切花。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科的特征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科的特征

《植物学》1、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科的识别特征:木本。

花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

聚合蓇葖果。

原始特征:同被花,柱状花托,雌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在柱状花托上。

花丝短,花药长;柱头和花柱分化不明显。

2、毛茛科Ranunculaceae本科约37属,1200种,主产北温带。

我国约有36属,570多种,各省均有。

本科的识别特征:草本。

萼片、花瓣各5个,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3 锦葵科识别特征:单叶,单体雄蕊,花药1室,蒴果或分果。

如棉花、麻、洋麻,锦葵、蜀葵等。

4、葫芦科Cucurbitaceae葫芦科识别特征:具卷须的草质藤本。

叶掌状分裂。

花单性;下位子房;花药折叠。

瓠果。

5十字花科识别特征:植株具辛辣味。

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6 蔷薇科识别特征:花为5基数,心皮离心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周位花,蔷薇型花。

果实为核果、梨果、瘦果等。

根据心皮数、花托类型、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分为四个亚科:1.蓇葖果;心皮5,分离;常无托叶------------------------绣线菊亚科1.果不开裂;具托叶。

2.子房上位;心皮1或2至多数,分离。

3.心皮2至多数,分离;聚合瘦果或蔷薇果--------蔷薇亚科3.心皮单生;核果-------------------------------------------梅亚科2.子房下位;心皮2-5,合生;梨果-------------------------苹果亚科7豆科识别特征:叶常为羽状复叶或3出复叶,有叶枕。

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雄蕊为2体、单体或分离,雌蕊由1心皮构成。

果实为荚果。

1.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含羞草亚科1.花两侧对称,花瓣覆瓦状排列,雄蕊10。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真核生物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毛茛目(学名:Ranunculales)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位于真双子叶植物分支较原始的一个目。

在某些特征上表现出比木兰目进步一些,但比其它双子叶植物原始,故通常认为它是由木兰目进化而来;也有人认为木兰目进化出木本植物,而草本植物是由毛茛目进化来的。

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也将小檗科放入毛茛目中,在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下;但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毛茛目放到木兰亚纲之下。

其中十大功劳属和小檗属的亲缘关系最近,两个属的植物之间可以杂交。

以前的分类法有另外分出南天竹科、囊果草科和鬼臼科的。

1.形态特征毛茛目的植物为木本植物或草本植物。

花通常两性,稀单性,整齐,稀左右对称,各部分螺旋状排列或轮状排列。

花轴常隆起,稀凹陷或与心皮多少合生。

花被花瓣状或分化成花萼和花冠。

雄蕊多数,或减少到少数。

心皮多数,或减少到少数或l个,通常分生,稀合生。

种子通常含丰富的胚乳。

2.主要价值毛茛目毛茛科的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种植物是药用植物,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医药卫生上不可缺少的黄连、乌头、丹皮、赤芍、白芍、木通等的原植物均属毛茛科。

毛茛科植物也多是有毒植物,如乌头、毛茛、天葵等,均可作土农药,防治一些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可用于除四害。

耧斗菜属的某些种类的根含糖类,可食用。

金莲花属某些种的种子含油脂,可供工业用。

展枝唐松草的叶含鞣质,可提制栲胶。

毛茛科中不少属有美丽的花,可供观赏,如牡丹、芍药、乌头、翠雀都是我国著名的花卉,此外,在耧斗菜属、铁线莲属、银莲花属、翠雀属、乌头属、金莲花属、毛茛属、唐松草属等属中有不少种值得在庭园中引种栽培。

3.下属科小檗科(Berberidaceae)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领春木科(Eupteleaceae)紫堇科(Fumariaceae)独叶草科(Kingdoni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防己科(Menisperm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蕨叶草科(Pteridophyll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4.星叶草科(星叶科)星叶草科(学名:Circaeasteraceae),又名星叶科,只有1属1种,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西北部至中国的西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