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钧的小说创作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课件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课件

《潘先生在难中》
最能体现作家创作特色 以江浙军阀混战为背景,描绘小学校
长潘先生逃难历程 生动地刻划了一个卑怯自私、苟且偷
安的知识分子形象
小说主要内容: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小学校长 潘先生在军阀混战灾难中的灰色生 活。

1、把东西寄放到教堂,领着
家人逃难。
2、赶回学校,积极筹办开学 之事。
(1)不刻意追求故事情节的新奇,而致力 于再现生活实况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2)描写细致真切,含而不露,不动声色, 冷静平实。
(3)结构严谨,讲究具体、布局和含蓄。 (4)语言洗炼朴素,善于使用确切而富有
表现力的方言俗语。
2、描绘城镇小市民的灰色生活,暴 露市民精神空虚、无聊,批判没 有“爱”与“美”理想的灰色人 生观。
3、揭露和讽刺教育界各种黑暗腐败 的现象,展示知识分子的灰色生 活。
“教育小说”是叶氏为人生问题小说的重 要部分,创作成就最高,也最能体现他 那冷静观察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
作家以冷静平实的笔调,把自己所熟悉 的教育界种种黑暗腐败现象放在广阔的 社会背景上加以暴露,写出了其间的真 态实景,人情事理。
着重展现以倪焕之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 子艰难前行的心路历程
倪焕之:“一个带有深刻教训意味的人物”
性格忽冷忽热,脆弱浮动, 有理想,有热情
易于为表面的小成功所陶醉, 又常常为一时的挫折所吓倒
认识不到革命的曲折性、艰 巨性、长期性,也认识不到 反动势力的顽固性。
4、叶圣陶小说风格:朴实,冷峻,自然
叶圣陶:
1、叶圣陶 (1894-1988), 原名叶绍钧,字圣 陶。江苏苏州人。
2、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 育家、儿童文学作家和“教育小说 家”。

现代文学第二节问题小说代表人物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介绍 PPT

现代文学第二节问题小说代表人物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介绍 PPT

2019/11/16
7
其短篇小说主要写于20年代。30年代 以后也写了一些较优秀的短篇,如 《多收了三五斗》。抗日期间,写了 《一篇宣言》、《春联儿》等短篇。
2019/11/16
8
叶绍钧从“问题小说”起步,涉及 诸多问题,如妇女和儿童,黑暗政治, 白色恐怖,小知识分子等。
但写得最多的是谦卑、委琐的小知 识分子,尤其是中小学教员。写他们 的灰色生活。
2019/11/16
23
(五)、许地山作品—后期
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春桃》 春桃是地位卑微的,却又是朴实坚强的。 她以自己的意志支配命运,安排生活,表现 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 操和道德准则。其性格在苦难命运的反衬下 显得熠熠生辉。
2019/11/16
24
许地山小说总体评价
宗教传奇色彩始终不离许地山的 小说,他的创作生命来自“五四”时 时期,并构成20年代小说的一枝奇 葩。
2019/11/16
19
(二)、早期小说风格:
1、浓郁的异域色彩和传奇性。 五四唯一以传奇著称的作家, 是人生的传奇。《命命鸟》 《商人妇》《缀网劳蛛》等。 2、明显的佛教色彩和宗教氛围。宗教的 环境和具有宗教情怀的小说人物。
2019/11/16
20
3、在情节上,贯穿着一条爱情的线索,男 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都相当曲折离奇。 4、对人生苦难的坚韧对抗。认为生本无乐, 苦海无边。主张冷静坦然地面对人生的悲 剧。《商人妇》中惜官,外表柔和内里坚 韧,“柔弱的强者,不争的斗士”。《缀 网劳蛛》中的尚洁。
改造家庭和社会的生活经历为线索, 展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前进道 路上追求、动摇、幻灭的精神历程。
2019/11/16
15

《稻草人》PPT课件

《稻草人》PPT课件

稻草人和牛相比…… 牛 懒怠 稻草人和狗相比…… 狗 顽皮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稻草人从来不……也从来不……他只会……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2021
22
• 《稻草人》续写
• 庄稼被害虫咬得只剩光秆儿,稻草人痛苦 得低下了头,他想我爱我的主人我不能让
她伤心流泪,用什么办法把这些害虫赶走 呢?
稻草人用尽全身力气扇动扇子,想赶走害虫,
可那些胆大的害虫依然不当回事,仍然继续
咬,稻草人拼命的在风中摆动扇子,努力的
想赶走这些可恶的害虫,可害虫竟然无视稻
草人的存在,看着一大片一大片又大又饱满
的稻穗全不见了,稻草人想到主人的眼泪和
干瘪的脸,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感到无比
惊恐,使他本来瘦弱的2身021 体更憔悴了。
23
• 稻草人的行为感动上天上的仙女,于是决 定帮助他,只见睛朗天空突然出现一束强 烈的光照在庄稼地里,从光束中翩翩走出 一位仙女,她轻轻地向庄稼吹了一口仙气, 害虫们立即被吹得无影无踪,庄稼们也抬 起头直起腰,露出沉甸甸浓绿的稻子,稻 草人高兴坏了,挥动着破扇子,和庄稼们 沙拉沙拉地唱起歌感谢小仙女,小仙女也 在歌声中翩翩飘向天边。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课件(共48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课件(共48张PPT)

kòng xì
jiān gù
( 间隙 )
( 坚固 )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坦。 ( 鲜嫩 )
••
2.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
••
的爪子。
( 细心 )
3.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 慢慢 )
••
三、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作者运用“……要是……别想……” 说明了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坚固。 “逐渐”说明爬山虎的细丝是慢慢的变化 的,从而说明作者坚持视察,认真视察。
板书设计
生长的地方——墙上 房顶上


嫩叶嫩红——娇嫩可爱

叶子的特点

大叶嫩绿——引人注意

初生:枝状如细丝
“ 脚 ” 的特点
向上爬:触、变、巴、拉、贴、爬
《爬山虎的脚》
四年级语文上册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 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是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主要作品: 童话《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我会读
jūn
bǐng


wěi
jūn
均 均匀

曲 曲折
wěi
萎 枯萎
我会写
虎操占嫩顺均叠 隙茎柄萎瞧固
同学们快速默读,说一说作者是从 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
从位置 、 颜色 、样子三个方面
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该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 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 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 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2024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精品课件

2024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精品课件

初识叶圣陶
对其严谨治学、平易近人 的形象产生初步好感。
2024/1/28
深入了解
通过叶圣陶的作品及时代 背景等元素,进一步感受 其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情感升华
在理解叶圣陶教育思想的 基础上,对其产生深厚的 敬意和感激之情。
16
情感表达方式探讨
叙述手法
运用生动的叙述手法,展现叶圣陶的 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让读者在细节 中感受其人格魅力。
图像辅助
通过插入叶圣陶的照片、手稿等图像 资料,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其形象和 精神风貌。
语言运用
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叶圣陶谦 逊、务实的品质,同时运用恰当的修 辞手法增强情感表达。
2024/1/28
17
读者情感共鸣点挖掘
教育情怀
叶圣陶作为教育家,其关注教育、 献身教育的精神容易引起读者的
共鸣。
人文关怀
8
关键语句解读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
这句话表达了叶圣陶先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
这句话阐述了叶圣陶先生对于能力培养的看法,认为只有将能力内化为习惯,才能真正 具备那种能力。
2024/1/28
文章中透露出叶圣陶先生对教育事 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情感真 挚动人。
启迪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 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具有重 要的启迪意义,引导人们思考教育 的本质和目的。
10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2024/1/28
11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叶圣陶先生
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叶圣陶先生被塑造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严谨治学态 度和坚定信仰的学者形象。他的形象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 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2张PPT)
用本文的写话风格,以小见大、叙
议结合的方法写一写。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 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 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 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悲伤和怀念
叶先生去世已经让人很悲痛,偏偏又碰上除夕这 样热闹、喜庆的日子离去。“我”的一位挚友离 去,教育界深刻的人。
文革十年,张中行在凄凉中告别了妻女,一个 人回到了乡下,快要倒塌的老房子里,一住很多年。 最惨痛的是没有北京户口每次去北京探望妻女,都 遭受几番羞辱。
文革十年,叶老也成了文教界被打倒的“祖师爷 ”语文课本没有了,建立的语言规范崩塌了。叶老 还要承受长期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内心的孤独和焦 虑,一直萦绕心头。
文章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
略读方法: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 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 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 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待人厚 (3-5)
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律己严 (6-8)
作文如话 文风简洁 用语规范
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缘由,突出“我”的悲痛之情。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5)写叶圣陶先生在文字工作和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9)感悟叶圣陶先生的良苦用心,并提出希望。
访谈过程
问:您和叶老怎么认识的呢? 答: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 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 问:这次合作之前,您知道他吗? 答: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 作品的时候。 问:那你觉得认识之后和之前有不同吗? 答: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 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2024年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多场景)

2024年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多场景)

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多场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文学评论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在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件将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教育理念、文学创作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一、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叶圣陶先生,原名叶绍钧,189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他自幼聪颖过人,酷爱文学,中学时期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191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本科国文系。

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与鲁迅、胡适等人交往密切。

1921年,叶圣陶先生回到家乡无锡,开始从事教育工作。

他先后在无锡县立中学、江苏省立无锡中学任教,致力于改革教育,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1931年,叶圣陶先生来到上海,担任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国文教员。

在上海期间,他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呼吁民众团结抗日。

同时,他继续关注教育改革,发表了《教育改造》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先生投身于教育事业,担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他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教育政策,推动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7年,叶圣陶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1.以学生为本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

他主张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素质教育叶圣陶先生提倡素质教育,主张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美感和劳动习惯。

他认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学相长叶圣陶先生强调教学相长,认为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 1929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创作了《多收了三
五斗》等较有影响的小说。 ❖ 二、叶绍钧小说的主要内容: ❖ 1、早期小说:爱与美的泛爱主义。 ❖ 2、叶绍钧的短篇小说成就: “教育小说”与“教
育小说家”。
❖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潘先生在难中》,长篇 《倪涣之》。
❖ “电风扇嗡嗡翁,好像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 在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 那几个给卷烟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 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精选完整ppt课件
15
精选完整ppt课件
10
❖ 三、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 ❖ 1、冷静地观察,客观的描写。 ❖ “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 2、同情与讽刺兼备。 ❖ 3、结构谨严、匀称,精于布局,讲究结尾异峰突
起、讲究“余味”。 ❖ 4、语言凝练、朴实、纯正、富于表现力和暗示力。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叶绍钧的小说创 作
精选完整ppt课件
1
❖ 一、生平简介
❖ 叶绍钧(1894-1998),辛亥革命后改名为 圣陶,江苏苏州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 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 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 他主要作品:
❖ 1921年-1937年期间:《隔膜》(1922)、 《火灾》(1923)、《线下》(1925)、《城 中》(1925)、《未厌集》(1928)、《四 三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早期童话集《稻 草人》、30年代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1931)等童话集。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4
❖ 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
❖ 正如茅盾所说:“在叶绍钧的作品中,我最 喜欢的也就是描写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几篇; 现在还深深的刻在记忆上的,是可爱的《潘 先生在难中》,这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 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 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 心理描写的很透彻。”
“丰收成灾”的现象。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7
例文:“旧毡帽朋友今天上镇来,原来有很多的计划 的。洋肥皂用完了,须得买十块八块回去。洋火也 要带几匣。洋油向挑着担子到村里去的小贩买,十 个铜板只有这么一小瓢,太吃亏了;如果几家合买 一听分来用,就便宜的多。陈列在橱窗里的花花绿 绿的洋布听说只消八分半一尺,女人早已眼红了许 久。今天粜米就嚷着要一同出来,自己几尺,阿大 几尺,阿二几尺,都有了预算。
❖ “电风扇嗡嗡翁,好像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 在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 那几个给卷烟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 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15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8
❖ 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面蛋圆的洋镜,一方雪白 的毛巾,或者一顶结得很好看的绒绳的小囝帽。难 得今年天照应,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把一向捏 得紧紧的手稍微放宽一点,谁说不应该?缴租、还 债、解会钱,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付过去之外, 大概还有多余吧。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有些人甚至 想买一个热水瓶。这东西实在怪,不用生火,热水 冲下去,等一会倒出来照旧是烫的;比起稻柴做成 的茶壶窠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叶绍钧的小说创 作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1
❖ 一、生平简介
❖ 叶绍钧(1894-1998),辛亥革命后改名为 圣陶,江苏苏州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 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 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2
❖ 他主要作品:
❖ 1921年-1937年期间:《隔膜》(1922)、 《火灾》(1923)、《线下》(1925)、《城 中》(1925)、《未厌集》(1928)、《四 三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早期童话集《稻 草人》、30年代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1931)等童话集。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3
❖ 1929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创作了《多收了三
五斗》等较有影响的小说。 ❖ 二、叶绍钧小说的主要内容: ❖ 1、早期小说:爱与美的泛爱主义。 ❖ 2、叶绍钧的短篇小说成就: “教育小说”与“教
育小说家”。
❖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潘先生在难中》,长篇 《倪涣之》。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5
❖ 潘先生之类代表了“在虚惊来了的时候最先 张皇失措,危险过去后就最先哈哈大笑,揉 揉肚子就将理想折扣为零的妥协主义”。
❖ 叶绍钧这一类的短篇小说还有:《饭》、 《校长》、《城中》等。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6
❖ 代表作长篇小说:《倪涣之》
❖ 4、农民小说《多收了三五斗》 ❖ 《多收了三五斗》写于1933年,写中国农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10
❖ 三、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 ❖ 1、冷静地观察,客观的描写。 ❖ “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 2、同情与讽刺兼备。 ❖ 3、结构谨严、匀称,精于布局,讲究结尾异峰突
起、讲究“余味”。 ❖ 4、语言凝练、朴实、纯正、富于表现力和暗示力。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11
❖ 叶绍均说“写作是一件苦事情,慢慢写…… 一天一篇的事情似乎从来不曾有过”。“下 笔向来是慢的;写了一节要重复诵读三四遍, 多到十几遍,其实也不过增减几个字或一两 句而已”。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13
❖ 按我的想法,讲究的内容惟有装纳在讲究的 语言里头,才见得讲究,这儿所谓语言,少 到一词一句,多到几千言几万言几十万言, 一起包括在内。换句话说,讲究的语言就是 讲究的内容的具体表现。脱离了语言的内容 是甚么,我不知道,总之不是文艺了”。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14
❖ 小说开头,借一只苍蝇,写他们的活动背景: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9
❖ 例文:
“‘乡亲’还沽了一点酒,向熟肉店里买了一点肉, 回到停泊在万盛米行船埠头的自家船上,又从船梢 头拿出咸菜和豆腐汤之类的碗碟来,便坐在船头开 始喝酒。女人在船梢头烧饭。一会儿,这只船也冒 烟,那只船也冒烟,个个人留着眼泪。小孩子敞口 朝天的空舱里跌跤打滚,又捞起浮在河面的脏东西 来玩,惟有他们有说不出的快乐”。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12
❖ “因此,听人家说文字不过是小节,重要的在 乎内容,我不能够表示同意,虽然我没有写 过甚么文章表示反对。我并不是不同意内容 的重要……可是,说文字是小节,不是等于 说语言是小节吗?说语言是小节,不是等于 说语言不妨马虎吗?马虎的语言倒能够装纳 讲究的内容,这个道理我无论如何想不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