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必备知识体系表
古诗词鉴赏基本知识

。指出下列句子的抒情方式
1、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 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 2、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 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 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 吹雨入寒窗。”
1、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以动衬静 2、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 南岸”化静为动 3、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动静结合 4、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点面结合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 东流” 虚实结合
意象叠加
10、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实结合 名词列锦(意象叠加)
抒情方式有哪几种
抒情方式:可分为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 (2)借典抒情 (3)借古讽今、怀古伤情(咏史抒怀) (4)托物言志
描写
对景物的描写方法:可分为 1、五“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 结合、明暗结合) 2、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腻 3、多角度描写(俯仰远近、视觉听觉等) 4、色彩渲染。
5、名词列锦(意象叠加)
对人物的描写:可分为 1、动作、语言、心理、肖像 2、正面、侧面 3、细节等 。
指出下列句子写景的手法
判断下列诗歌的体裁
《咏怀诗》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五古(古体诗)
鉴 赏 古 诗 词 必 备 知 识

鉴赏古诗词必备知识(一)常见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长的形象;9、爱民惜才的形象。
(二)古典诗词常见意象(1)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象征敢为人先、坚强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2)兰:清雅幽香君子,姿态优美,象征淡泊名利的隐士。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陶渊明《饮酒》)(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翠绿葱茏,象征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君子、隐士。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4)菊(黄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象征隐逸、高洁、不畏权贵的志士、隐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5)草:生生不息,象征顽强的生命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报春信使,抒发爱春、惜春之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寄托离愁别绪,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6)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多见于游子思归,好友相别(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落花:花落春去,用来表达年华易逝的感伤(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8)落叶:营造秋风萧瑟的氛围,表达惆怅落寞的情感(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杨柳:杨柳依依,借以抒发离愁别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0)松柏:高大挺拔,岁寒后凋,象征正气凛然,坚贞高洁之士(李白《古风》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古诗鉴赏必备知识汇总

古诗鉴赏常见诗歌类别及相关知识(一)边塞诗: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到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1)常见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从地名和民族名看: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2)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3)主旨: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二)送别怀远诗,概念: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
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古诗高考知识点汇总图

古诗高考知识点汇总图在古代诗歌的学习中,高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整理和梳理这些知识点,本文将通过图表的形式,对古诗高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下面是古诗高考知识点汇总图:一、古代诗歌的分类:1. 根据内容和题材分类:- 田园诗- 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 乐府民歌- 抒情诗- 怀古诗- 骚体文学- 宫体诗2. 根据诗歌形式分类:-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乐府体- 理应体- 左思体- 杂体诗二、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家:1. 魏晋南北朝时期:- 曹操- 曹植- 陶渊明- 谢灵运2. 唐代:- 杜甫- 李白- 王之涣- 白居易3. 宋代:- 苏轼- 辛弃疾- 杨万里- 周邦彦三、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1. 表现手法:- 描写手法- 比喻手法- 夸张手法- 暗示手法- 对偶手法- 比较手法- 衔接手法- 铺陈手法2. 修辞手法:- 象征手法- 对仗手法- 重复手法- 排比手法- 拟人手法- 赋予生命手法- 借景抒怀手法- 借古讽今手法四、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意义:1. 艺术特点:- 崇尚自然- 抒发情感- 修身养性- 意境优美- 细腻生动- 艺术抒情2. 意义:- 增加文化底蕴- 陶冶情操- 理解历史文化- 借古讽今- 表达思想感情五、应试技巧和答题方法:1. 理解题意2. 注意字词的理解和辨析3. 分析诗歌结构和内容4. 注意诗歌修辞手法的应用5. 梳理诗歌的表现手法通过以上的古诗高考知识点汇总图,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古代诗歌的分类、代表作家、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知识点。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意义,并掌握相应的应试技巧和答题方法。
希望这份汇总图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中的古诗部分,取得优异的成绩。
古诗词赏析--知识体系

1、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2、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
志向、心愿,抒发对。
愤慨、不满。
(曹操、李白、韩愈、)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
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
的不满,或对。
寄予。
的愿望。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表(最全)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歌: 白居易《长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古体诗 行: 白居易《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歌行”命名的:高适《燕歌行》; (古风) 吟: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绝句 五言绝句(五绝)近体诗 七言绝句(七绝)律诗 五言律诗(五律):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七言律诗(七律):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按字数:小令(58字以内)如:《如梦令》;中调(59一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词 按片数:单调(一片);双调(上下两片);三叠(三段)如:周邦彦《兰陵王》①;四叠(四段);按风格:婉约词;豪放词。
杂剧: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
由宾白、唱词、科介(表情及动作)构成。
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杂(其他杂色)。
曲②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如:关汉卿《大德歌·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散曲 散套:又称“大令”、“套曲”,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带过曲: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超过三首。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诗人: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诗人:骆宾王、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王昌龄, 岑参 ,李贺、陆游。
注:①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诗歌赏析知识清单 已整理,学生好用

诗歌赏析知识清单一、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借景(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抒怀描写:正侧、点面、细节与白描 (一)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反复等表现手法:衬托、渲染、对比、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抑扬等结构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层层深入、铺垫照应、首尾呼应等(二)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
3.诗歌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事物的?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5.诗歌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三)表达技巧型试题答题步骤第一步,先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明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个手法或技巧表现的内容;(说内容)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的作用,即塑造出了怎样的形象,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表效果)二、思想情感(分题材梳理)(三)送别贬谪诗(五)思乡怀人诗第一步:点出作者的情感;第二步:通过什么来表达情感(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三、赏析诗歌的形象(一)人物形象:(答题术语)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爱国者形象:忧国忧民、胸襟开阔、年老体衰、甘于奉献、九死不悔、兼济天下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孤寂高洁、闲适悠然、孤高清雅、厌倦官场、超然脱俗、闲情雅致、对现实不满、厌弃官场、洁身自好漂泊不定、客居他乡的游子形象:漂泊思归、惆怅伤感、知音难遇、落寞迷茫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将士形象:建功立业、视死如归、矢志报国、英勇善战、拼死搏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生不逢时、满腔悲愤、满腹忧愁、失魂落魄、仕途坎坷、屡遭排挤、年华已逝、忠心耿耿却报国无门、才德兼具却不被重用、悲凉凄苦、落寞怅惘、渴望得到重用傲视权贵的形象:不慕名利、淡泊名利、尊贵清高、志趣高雅爱贤惜才的形象:抱负远大、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寂寞愁苦、百无聊赖的思妇形象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沉稳睿智、温和慈祥的老者形象历经坎坷、矢志不渝的志士形象辛苦劳作、淳朴善良的劳苦者形象(二)事物形象(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

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一、诗歌分类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炭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考点复习体系表人物形象: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所构成的意境,从细节上分析人物形象,可借鉴小说人物分析手法(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环境的细节描写)诗歌形象物象:咏物诗,注意物的特点,象征意义。
物(特点)——人(特点)“松竹梅兰菊”景象:借景抒情诗。
多种意象构成的意境特点(萧条冷落凄凉,生机活力五彩缤纷),以及表现思想感情,同时注意组合方式(高低远近、动静虚实)。
字、词修辞手法的使用:比拟、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字、词、句中表现手法的运用:虚实、动静、想象、情景关系等等。
诗歌语言诗歌中的炼字:动词、形容词、叠词、颜色词的使用。
语言风格:豪迈苍凉悲壮、清新淡雅、平淡自然、委婉含蓄等。
高低远近直接描写:白描、渲染、工笔、(组合方式动静虚实)描写侧面描写:烘托其他:动静、虚实、明暗、高低远近、听(视、嗅)觉、声色、乐(悲)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方式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
叙述:倒述、插述、议论:借景抒情最后说理。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结合、照应、白描、正面渲染、侧面烘托、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虚实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点面结合、卒章显志、互文、感觉(听觉、嗅觉、视觉)讽喻手法修辞手法: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谋篇布局:开篇点题、层层渲染(铺垫)、开门见山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设悬念、首位呼应、结构对比、卒章显志照应留空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国家分裂、社会黑暗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注意两个时期:晚唐和南宋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外敌入侵、奸臣当道诗人政治主张:了解重要诗人(杜甫、李白、苏轼、陆游等)思想感情根据题目、意象判断诗歌主题类型:送别、边塞、山水田园、咏史、咏物等(p6)具体诗歌内容:根据诗词意象运用想象联想手法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诗歌鉴赏常用典故投笔:弃文从武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五柳:隐者长城:守边的将士折腰:屈身事人杜康:酒尺素:书信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楼兰:边境之敌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双鲤,鲤鱼,鲤素:书信鸿鹄:人有远大志向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牧童:淡泊,田园生活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明月:乡愁青云:高的地位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青紫:高官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天:清官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落花: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梅雨:悠悠愁绪)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古典诗歌常见意象60例花草类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风霜雨雪云类:海浪:人生的起伏东风:春天、美好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春风:旷达、欢愉、希望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天阴:压抑、愁苦、寂寞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惨鱼:自由、惬意猿猴:哀伤、凄厉鸿鹄:理想、追求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器物类:玉:高洁、脱俗簪缨(冠):官位、名望颜色类:白:纯洁、无暇、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黄:温暖、平和蓝:高雅、忧郁紫:高贵、利国利民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其它类: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破晓:初现希望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朝阳:希望、朝气、活力深夜:愁思怀旧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5、器物类玉:高洁地重游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漂泊之感、自由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船”等,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峨眉:高尚的德行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怀桔:指孝顺双亲。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
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
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捣衣(捣练)。
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
月下捣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
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
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8、地点: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 衰败,萧条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
柳营:指军营。
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9、其他类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信:鸿雁、尺牍、尺素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亡国:后庭花。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大考点题型解题分析1、形象——人像、物象、景象(意境)的考查。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
(这是从整体上考)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
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第二步,结合诗句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
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着分析物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由物到人)。
(2)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什么(怎样)意境?分析怎样描写景物(意境)?解析:第一问简单,从诗句中找出意象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诗句。
第二问,请积累意境常用词——雄浑壮阔,高远辽阔,雄浑壮丽,宏阔苍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冷寂荒凉,清冷寥落;恬静优美,幽美宁谧,自然和谐,细腻朦胧;热烈高亢,繁丽奇幻,绚丽热烈等。
第三问思考使用了什么描写方面的方法(正、侧、动静、虚实、声色等),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2、语言的考查。
(多是分析“诗眼”的题目)(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析:这种问题是就整首诗而言,因此记住常用术语就可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