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与检验复习题-2

合集下载

食品分析与检验习题和答案

食品分析与检验习题和答案

食品分析与检验习题和答案食品分析与检验习题和答案食品分析与检验是一门研究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学科,通过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微生物、物理性质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食品行业和相关领域中,食品分析与检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是一些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习题和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习题一:什么是食品分析与检验?为什么食品分析与检验对于食品行业和相关领域来说非常重要?答案:食品分析与检验是一门研究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学科,通过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微生物、物理性质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分析与检验对于食品行业和相关领域来说非常重要,原因如下:1. 保障食品质量: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重金属等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2. 防止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等进行检测,及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促进食品创新和研发: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对新产品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为食品创新和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习题二: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一种方法。

答案: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验等。

其中,物理性质分析是通过对食品的外观、质地、颜色、气味等进行观察和测量,来评估食品的品质和特性。

例如,对于果汁的物理性质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外观检查:观察果汁的颜色、澄清度和透明度等外观特征,判断果汁的新鲜程度和质量。

2. 酸度测定:使用酸度计测定果汁的酸度,酸度可以反映果汁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的含量,从而评估果汁的口感和酸甜度。

3. 密度测定:使用密度计测定果汁的密度,密度可以反映果汁中溶质的含量和浓度,从而判断果汁的稀稠度和浓度。

通过以上的物理性质分析,可以对果汁的品质和特性进行初步评估,为后续的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和依据。

(完整word版)食品分析与检验复习题

(完整word版)食品分析与检验复习题

食品分析与检验复习题一、单选题1、用pH计测得的是食品的()A、总酸度B、有效酸度C、挥发酸度D、真实酸度2、在30℃测得糖溶液的锤度值为20,相当于标准条件20℃的锤度值为()A、20B、20.68C、19.32D、19.683、以下()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缩写A、AOACB、ISOC、CACD、OIE4、测水不溶性灰分时,需用()先溶解总灰分,过滤后,再高温处理。

A、蒸馏水B、纯净水C、去离子水D、矿泉水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光源是由()发出的A、氙灯B、氘灯C、钨灯D、空心阴极管6、在气相色谱仪中,样品以()形式与流动相结合,进入色谱柱A、固体B、液体C、气体D、半固体7、测定酸度时,样品处理时需将样品中的( )除去,避免对测定结果的干扰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硅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8、下列()适合测量黏度较高的流体A、毛细管黏度计B、旋转黏度计C、滑球黏度计D、质构仪9、酸不溶性灰分也是()A、水溶性灰分B、水不溶性灰分C、碱溶性灰分D、碱不溶性灰分10、用凯氏定氮法测得某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为15克,则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推测是()A、240克B、140克C、93.75克D、160克11、()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

A还原糖B非还原糖C葡萄糖D淀粉12、直接滴定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作指示剂。

A亚铁氰化钾 B Cu2+的颜色C硼酸D次甲基蓝13、为消除反应产生的红色Cu2O沉淀对滴定的干扰,加入的试剂是()A铁氰化钾B亚铁氰化钾C醋酸铅 D NaOH14、K2SO4在定氮法中消化过程的作用是( ).A.催化B. 显色C.氧化D.提高温度15、凯氏定氮法碱化蒸馏后,用()作吸收液.A.硼酸溶液B.NaOH液C.萘氏试纸D.蒸馏水16、灰分是标示()一项指标。

A无机成分总量B有机成分C污染的泥沙和铁、铝等氧化物的总量17、测定葡萄的总酸度时,其测定结果以()来表示。

A柠檬酸B苹果酸C酒石酸18、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所用标定溶液是()A、菲林试剂B、样品C、葡萄糖D、酒石酸甲钠19、高锰酸钾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所用标定溶液是()A、菲林试剂B、次甲基蓝C、葡萄糖D、高锰酸钾20、用水提取水果中的糖分时,应调节样液至()。

2食品分析试题库(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2食品分析试题库(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分析选择题:(答案在后面)1、脂肪测定所用的抽提剂是()。

A、氯仿B、石油醚C、蒸馏水D、乙醇2、脂肪测定时,装样品的滤纸筒的高度应(),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A、高出抽提管B、与抽提管高度相同C、以抽提管高度的2/3为宜3、脂肪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装置是()。

A、电炉B、凯氏定氮器C、索氏抽提器D、马弗炉4、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即为滴定终点。

A、溶液由蓝色到无色B、溶液由红色到无色C、溶液由红色到黄色5、下列各种糖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麦芽糖B、乳糖C、葡萄糖D、蔗糖6、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剂是( )A、浓硫酸B、硼酸C、浓硝酸D、浓盐酸7、某样品水分测定时,称量瓶重10.0000g,加入样品后重12.0000g,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样品和称量瓶重11.8000g,因此样品的水分含量是()。

A、20%B、15%C、10%D、5%8、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

A、有机物B、无机盐或氧化物C、无机物D、矿物质9、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

A、水浴锅B、电炉C、恒温烘箱D、马弗炉10、灰分测定,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正常灰分的颜色是()。

A、黄色B、黑色C、白色或浅灰色D、褐色11、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有效酸度和挥发酸。

A、总酸度B、有机酸C、无机酸D、固有酸度12、()是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的重要试剂。

A、硫酸B、甲醛C、硼酸D、硝酸13、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

A、铬黑TB、碱性酒石酸甲液C、酚酞D、甲基橙14、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凯氏烧瓶应()放在电炉上进行消化。

A、与电炉垂直B、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C、倾斜约45度角15、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应()。

A、先低温消化,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再加高温消化B、先高温消化,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再用低温消化C、一直保持用最高的温度消化16、系统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

A、容器刻度不准B、测量方法存在缺点C、实验条件的变化D、试剂不纯17、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有不同的敏感性,舌根对( )最敏感。

食品分析题库

食品分析题库

食品分析与检测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一)绪论1、下列标准代号属于国家商业部颁布的推荐性标准是(B)。

A、SH/TB、SB/TC、GB/TD、DB/T2、下列标准代号不属于行业标准的是(C)。

A、SBB、QBC、DBD、SH3、下列属于重量分析法的是(D)A、凯氏定氮法测食品中粗蛋白的含量B、密度瓶测酒精的比重C、斐林试剂法测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D、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A)。

A、稻谷B、蜂蜜C、鲜乳D、苹果2、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C)。

A、检验样品B、平均样品C原始样品、D、仲裁样品3、测定还原糖含量时常用的澄清剂是(A)A、碱性醋酸铅B、酸性醋酸铅C、中性醋酸铅D、磷酸氢二钠(三)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评价1、评价分析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可用RSD值表示,该值为(B)。

A、相对标准误B、相对标准偏差C、标准误D、标准差2、能减少实验偶然误差的方法是(D)。

A、空白试验B、回收率试验C、对照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3、下列关于精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精密度就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互接近程度B、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C、精密度表示测定结果的重现D、精密度高的测定结果,其准确率亦高4、仪器不准确产生的误差常采用(A)来消除。

A、校正仪器B、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回收率试验5、某一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可通过误差和(B)来判断。

A、回收率B、偏差C、标准差D、灵敏度6、为了使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称取样品的最低质量应()。

A、小于0.1gB、0.1~0.2gC、大于0.2gD、任意称取7、称取大米样品10.0g,抽提前的抽提瓶重113.1230g,抽提后的抽提瓶重113.2808g,残留物重0.1578g,则样品中脂肪含量(B)。

A、15.78%B、1.578%C、1.58%D、1.6%8、表示回归方程估测可靠程度的高低,回归曲线拟合度高低的参数是(A)。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复习题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复习题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1. 食品仪器检测分析常用的有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2. 水是食品中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食品水分含量差别很大,乳粉中水分的含量应控制在3. 选择萃取的深剂时,萃取剂与原溶剂4. 使空白测定值较低的样品处理方法是5.色谱分析法的作用是6. 测定样品灰分时,常加入碳酸钙与样品一起灰化,则碳酸钙的作用是7.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质量正确的读数是()8. 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9. 在样品的保存过程中应注意容器、储样场所、()10. 样品烘干后,正确的操作是11.除了用干燥法测定液态食品水分含量外,还可用的间接测定法是12.用波美密度计测定酱油密度时,正确读数是( )。

13. 耐碱性好的灰化容器是()14. 样品保存的原则是()15. 干法灰化方法优点是()16.溶剂提取法可用于提取()17.湿法灰化方法缺点是()A.产生有害气体B.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C.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D.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18.根据食品中水分在性质和作用上的差异,可分为两种存在形式,即为和。

测定水分含量约18%的面包水分含量时,采用方法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19.感官检验的种类包括、、和。

20. 折光法是通过__________ 的分析方法。

它适用于__________ 类食品的测定,测得的成份是 __________含量。

常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

名词解释题1.简单随机抽样2.相对密度3. 旋光法4. 感觉阈简答1.食品感观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蒸馏法以及常用的蒸馏方法?3.温度对密度、折光率和旋光度有何影响?六、计算题1.某检验员要测定某种面粉的水分含量,用干燥恒重为24.3608g的称量瓶称取样品2.8720g,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3小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27.0328g;重新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2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26.9430g;再置于100℃的恒温箱中干燥2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26.9428g。

食品检验与分析 2食品分析的基础知识

食品检验与分析  2食品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选择题1.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蒸馏方法为()。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加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2.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1)100℃~150℃(2)500℃~600℃(3)200℃~300℃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稻谷(2)蜂蜜(3)鲜乳(4)苹果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1)强还原剂(2)强萃取剂(3)强氧化剂(4)强吸附剂5.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高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6.防止减压蒸馏暴沸现象产生的有效方法是()。

(1)加入暴沸石(2)插入毛细管与大气相通(3)加入干燥剂(4)加入分子筛7.()是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1)灰化法 (2)蒸馏法(3)抽提法 (4)色谱法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浸提 (2)抽提(3)萃取 (4)抽取9.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

(1)0.05 kg (2)0.25 kg(3)0.5g (4)0.5kg10.对代表性取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采集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2)采样要遵从样品随空间、时间变化的规律(3)可分为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流动定时取样、按组批取样、定期抽取样等(4)代表性取样优于随机取样,可单独使用二、填空题1.蒸馏法是利用被测物质中来进行分离的。

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

4.对于较粘稠的半固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

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和等三类。

7.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

食品分析复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色谱法B. 质谱法C. 热重分析法D. 光谱法答案:C2.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通常用于防止哪种微生物的生长?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B3.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蒸馏法B. 干燥法C. 离心法D. 过滤法答案:B4.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酸碱滴定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答案:A5. 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通常用于防止哪种物质的氧化?A. 维生素B. 脂肪酸C. 碳水化合物D. 矿物质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答案:维生素2.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

答案:增味剂3.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防止食品变质。

答案:防腐剂4.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增加食品的稳定性。

答案:乳化剂5.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提高食品的色泽。

答案:着色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目的。

答案: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2. 描述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有哪些?答案: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3. 阐述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作用。

答案:抗氧化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品中的油脂氧化,从而避免产生不良的气味、味道和颜色,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4. 说明食品中添加的矿物质对人体有哪些益处。

答案:添加的矿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如果一个食品样品的水分含量为10%,蛋白质含量为20%,脂肪为30%,碳水化合物为40%,计算该样品的总重量。

食品分析复习题2

食品分析复习题2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选择题1.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蒸馏方法为()。

(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加压蒸馏(4)水蒸气蒸馏2.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1)100℃~150℃(2)500℃~600℃(3)200℃~300℃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 )。

(1)稻谷(2)蜂蜜(3)鲜乳(4)苹果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3 )。

(1)强还原剂(2)强萃取剂(3)强氧化剂(4)强吸附剂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 )。

(1)浸提 (2)抽提(3)萃取 (4)抽取二、填空题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从样品的上、中、下分别取样混合均匀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

消除干扰因素、使被测组分浓缩、完整保留被测组分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

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和等三类。

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四、简答题1.简述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⑵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⑶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高潮保持原有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⑷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⑸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

6.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答:在食品分析中,由于食品或食品原料种类繁多,组分复杂,而组分之间往往又以复杂的结合形式存在,常对直接分析带来干扰,这就需要在正式测定之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将干扰物除去。

有的被测组分由于浓度太低或含量太少,直接测有困难,这就需要对被测组分进行浓缩,这些过程称为样品的预处理。

而且,食品中有些预测组分常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需要经过样品的预处理才能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是:(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使被测组分浓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分析与检验复习题一、单选题1、用pH计测得的是食品的( B )A、总酸度B、有效酸度C、挥发酸度D、真实酸度2、在30℃测得糖溶液的锤度值为20,相当于标准条件20℃的锤度值为( B )A、20B、20.68C、19.32D、19.683、以下( C )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缩写A、AOACB、ISOC、CACD、OIE4、测水不溶性灰分时,需用(C )先溶解总灰分,过滤后,再高温处理。

A、蒸馏水B、纯净水C、去离子水D、矿泉水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光源是由( B )发出的A、氙灯B、氘灯C、钨灯D、空心阴极管6、在气相色谱仪中,样品以( C )形式与流动相结合,进入色谱柱A、固体B、液体C、气体D、半固体7、测定酸度时,样品处理时需将样品中的( A )除去,避免对测定结果的干扰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硅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8、下列( C )适合测量黏度较高的流体A、毛细管黏度计B、旋转黏度计C、滑球黏度计D、质构仪9、酸不溶性灰分也是( B )A、水溶性灰分B、水不溶性灰分C、碱溶性灰分D、碱不溶性灰分10、用凯氏定氮法测得某样品中氮元素的含量为15克,则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推测是( C )A、240克B、140克C、93.75克D、160克11、( A )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

A还原糖B非还原糖C葡萄糖D淀粉12、直接滴定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 D )作指示剂。

A亚铁氰化钾 B Cu2+的颜色C硼酸D次甲基蓝13、为消除反应产生的红色Cu2O沉淀对滴定的干扰,加入的试剂是(B )A铁氰化钾B亚铁氰化钾C醋酸铅 D NaOH14、K2SO4在定氮法中消化过程的作用是( D ).A.催化B. 显色C.氧化D.提高温度15、凯氏定氮法碱化蒸馏后,用( D )作吸收液.A.硼酸溶液B.NaOH液C.萘氏试纸D.蒸馏水16、灰分是标示( A )一项指标。

A 无机成分总量B 有机成分C 污染的泥沙和铁、铝等氧化物的总量17、测定葡萄的总酸度时,其测定结果以( C )来表示。

A 柠檬酸B 苹果酸C 酒石酸18、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所用标定溶液是( B )A、菲林试剂B、样品C、葡萄糖D、酒石酸甲钠19、高锰酸钾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所用标定溶液是(D )A、菲林试剂B、次甲基蓝C、葡萄糖D、高锰酸钾20、用水提取水果中的糖分时,应调节样液至( B )。

A、酸性B、中性C、碱性二、多选题1、处理样品的干灰化法需要以下()设备A、坩埚B、容量瓶C、马福炉D、称量瓶2、感官检验的基本味道是指()A、酸B、甜C、咸D、苦3、采用蒸馏法测水分含量时,选用()作为溶剂A、苯B、四氯化碳C、二甲苯D、甲苯4、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图有()两种类型A、正相色谱B、反相色谱C、横向色谱D、纵向色谱5、食品中的脂类包括()A、甘油二酸脂B、甘油三酸脂C、类脂D、类醇6、以下()可用于侧量糖溶液的浓度A、波美度计B、锤度计C、乳稠计D、折光仪7、以下液相色谱的检测器的是()A、光学性质检测器B、热电池检测器C、电学和电化学检测器D、热学性质检测器8、检测下列()元素时,样品处理不适合用干法消化A、CaB、HgC、AsD、Mg9、食品感官检验室由()组成A、检验区B、会议区C、办公室D、样品制备区10、脂类测定最常用的提取剂有()A、乙醚B、苯C、石油醚D、二甲苯11、下列()样品应用乙醇作提取剂。

A白柠檬B巧克力C饼干D、面包12、消化时还可加入()作为催化剂。

A、硫酸钾B、硫酸铜C、氧化铜D、氧化汞13、.哪类样品在干燥之前,应加入精制海砂()A、蔬菜B、果酱C、面包D、肉14、用乙醚提取脂肪时,不能用的加热方法是()。

A电炉加热B水浴加热C油浴加热D电热套加热15、下面是还原糖的是()A乳糖B麦芽糖C葡萄糖D蔗糖16、脂溶性维生素测定前样品需经过()A皂化B水洗C有机溶剂提取D浓缩17、直接法测挥发性酸可采用()收集挥发性酸,然后用氢氧化钠滴定A蒸馏法B干燥法C溶剂提取D真空法1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有()两种材质A玻璃 B石英 C水晶 D卤化钠三、填空题1、测挥发酸时,要在处理好的样品中加适量磷酸,其作用是2、用感官检验方法区分两个样品之间的差异时,可采用差别检验法中的或法。

3、牛奶是否搀假的初步判断,除测定相对密度外,还可测定。

4、色谱中的两相物质分别是和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和组成6、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有,,三种7、索氏抽提器由,,和组成8、灰分的测定中灰分反映其泥沙等的污染程度9、在食品分析中总糖是指和。

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由,,和组成11、凯氏定氮法是通过对样品总氮量的测定换算出蛋白质的含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凯氏定氮法消化过程中H2SO4的作用是_______ ;Cu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13、新电极或很久未用的干燥电极,在使用前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____浸泡__________小时以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食品中的灰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密度(比重)是指__________ 。

16、对浓稠态样品,在测定前加精制海砂或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17、测定还原糖含量时,对提取液中含有的色素、蛋白质、可溶性果胶、淀粉、单宁等影响测定的杂质必须除去,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所用澄清剂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食品中限量元素测定时使用双硫腙的目的是__________。

19、锡的测定中使用抗坏血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四、问答/计算题1、精密称取VB12标准品20mg,加水准确稀释至1000ml,将此溶液置厚度为1cm的吸收池中,在=361nm处测得其吸光度A为0.414,另有两个试样,一为VB12的原料药,精密称取20mg,加水准确稀释至1000ml,同样在b=1cm,=361nm处测得其吸光度A为0.400。

一为VB12注射液,精密吸取1.00ml,稀释至10.00ml,同样测得其吸光度为0.518。

试分别计算VB12原料药的百分含量和注射液的浓度(mg/ml)。

2、为什么凯式定氮法测定出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粗蛋白含量?3、现抽取双汇集团生产软塑包装的双汇牌火腿肠10公斤(样品批号为2004062518),要求测定粗蛋白含量。

1)某分析检验员称取经搅碎混匀的火腿0.50g 于100mL凯氏烧瓶中。

请写出此后的样品处理步骤。

2)将消化液冷却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 移取消化稀释液10mL于微量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的反应管中,用水蒸汽蒸馏,2%硼酸吸收后,馏出液用0.0998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5.12mL.计算该火腿肠中粗蛋白含量。

4、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为什么要对酒石酸甲铜溶液进行标定?5、用直接滴定法测定某厂生产的硬糖的还原糖含量,称取2.000克样品,用适量水溶解后,定容于250mL。

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 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水,加热沸腾后用上述硬糖溶液滴定至终点耗去9.65mL。

已知标定酒石酸甲铜溶液液10.00ml耗去0.1%mg/mL葡萄糖液10.15ml,问该硬糖中还原糖含量为多少?答案一、单选题1.B2.B3.C4.C5.B6.C7.A8.C9.B 10.C 11.A 12.D 13.B 14.D 14.A 16.A17.C 18.B 19.D 20.B二、多选题1.AC2.ABCD3.CD4.AB5.BC6.BD7.ACD8.BC9.AD 10.AC 11.CD 12.BD 13.BD 14.AC15.ABC 16.ABCD 17.AC 18.AB三、填空题1.使结合态挥发酸游离出2.单边检验双边检验3.乳稠度4.流动相固定相5.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记录系统6.TCD(热导池检测器) ECD(电子捕获检测器) FID(质量型微分检测器)7.接收瓶滤纸筒抽提管冷凝管8.酸不溶性9.还原糖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单糖的蔗糖10.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11.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12.使有机物脱水、碳化催化,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13.蒸馏水或0.1mol/L盐酸溶液 24 使玻璃电极球膜表面形成有良好离子交换能力的水化层14.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15.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的比值16.防止样品表面结壳焦化,使内部水分蒸发受到阻碍17.加入澄清剂中性乙酸铅乙酸锌-亚铁氰化钾溶液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18.使金属离子与其螯合成金属螯合物,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19.掩蔽剂四、回答/计算题1.96.6% 0.25mol/L2.因为样品中常含有核算、生物碱、含氮脂类、卟啉以及含氮色素等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3.1)向凯氏烧瓶中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硫酸钾和浓硫酸,轻轻摇匀,安装消化装置,于凯氏烧瓶瓶口放一漏斗,并将其以45°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用电炉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停止产生后,加大火力,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瓶内液体呈蓝绿色透明,继续加热30min,停止加热,冷却,向凯氏烧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冷却2)8942.08g4.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的反应并不符合等摩尔关系,不能根据反应式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因此要用已知浓度的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计算还原糖因数5.0.01315g/100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