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讲课稿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课题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位数减法的笔算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出统计表。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国每年都会生产很多部动画片供同学们观看。

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预设1:2009年和2008年一共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2:2010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3: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4: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3.选取减法问题,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兴趣维持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问题。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预设:已知2011年生产动画片435部,2009年生产动画片322部,要求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可列式为435-322。

(2)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预设1:400-300=100,30-20=10,5-2=3,100+10+3=113。

预设2:竖式计算。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减起”。

(3)思考比较:笔算和口算的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关系?2.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问题。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学生列式,并尝试列竖式计算。

435-86=(2)学生汇报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重点交流:①个位上5减6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1”)②十位怎样算?(被减数十位上的“3”,“退1”给个位剩下“2”,2减8不够减,再向百位“借1”,也就是12减8得4)③百位上写几?为什么?(百位上写“3”,4“退1”给十位剩下“3”)(3)小结算法,即时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3课时不退位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3课时不退位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3课时不退位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不退位减”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加减法的基础知识,对不退位减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不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理解不透彻,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不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不退位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不退位减法。

3.讲解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不退位减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不退位减法的理解。

7.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退位减法:当减数小于被减数的某一位数时,直接相减,不需要借位。

2. 连续退位减法:当减数大于被减数的某一位数时,需要从高位借位,连续借位直到可以相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避免出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两种减法的区别。

3. 案例演示:通过具体案例,演示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3.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两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学会从个位开始进行减法计算,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不退位的情况,这是由于对减法运算规律理解不深导致的。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运算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不减位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减位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不减位减法计算,并能够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不减位减法运算。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不等位减法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3.准备教学板书,用于展示运算过程和总结规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入不减位减法运算。

展示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进行不减位减法计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注意运算过程中不退位的情况,并让学生尝试解释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互相指导和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题目,进行全班讲解和练习。

第二单元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不退位减法》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不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不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

2. 正确进行不退位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等教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不退位减法的理解程度。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退位减法,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不退位减法?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PPT课件展示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 教师讲解不退位减法的应用,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退位减法解决。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一些不退位减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不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回家完成。

2. 教师提醒学生要认真检查自己的作业,确保计算正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了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不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不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不退位减法是指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时,不需要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不退位减法是指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的某一位不够减时,需要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而连续退位减法则是指在减法运算中,需要连续从被减数的较高位退位。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两种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13个苹果,他吃掉了5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不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2. 讲解不退位减法:以135为例,从个位开始减,3不够减,就需要从十位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即135=8。

268=5724=8945=4. 情景引入:假设小红有25个糖果,她给了小明8个糖果,还剩下几个糖果?让学生尝试用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5. 讲解连续退位减法:以258为例,从个位开始减,5不够减,就需要从十位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即258=17。

12538=476258=845567=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不退位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退位数借位合起来再减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退位数借位合起来再减七、作业设计1. 不退位减法练习题:327=6518=9423=2. 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14537=568291=93665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这两种减法的运算方法。

第2单元 第3课时 不退位减(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第3课时  不退位减(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第3课时不退位减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理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不退位减法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理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2. 学会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2. 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2. 正确进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和退位减法。

2. 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和退位减法,那么有没有一种减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呢?”引出本课时的主题——不退位减法。

二、新课讲解1. 介绍不退位减法的概念,解释不退位减法的含义。

2. 讲解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通过示例演示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计算。

三、课堂练习1. 布置一些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讲,纠正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巩固练习1. 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包括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混合运算。

2.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1. 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布置一些不退位减法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题和示例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和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不退位减法。

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不退位减法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际应用的活动,如购物找零等。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教案(表格版)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竖式。

(4) 组织学生交流问题②的算式435-86的笔算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竖式。

2.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1)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算式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根据刚才的计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三位数减三位数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算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在得数的个位上写;十位上,在得数的十位上写3=,在得数的百位上写1(的计算方法,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不够减,需要向十位借15-,在得数的个位上写;十位上被个位借走了不够减,, 12,在得数的十位上写;百位上被十位借走了落下来,在得数的百位上写2.比较两道算式计算时的异同。

相同点: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不同点:第一道题计算时不需要退位,第二道题计算时需要退位。

(小组讨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认真倾听教师的小结,进一步明确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95)>253390+(124)<515 444+(308)<753 3.列竖式计算。

732-301=431384-171=213736-182=554916-636=2804.一块手表比一辆自行车便宜多少钱?(P67)317-59=258(元)固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熟练计算,巩固三位数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答案不唯一)堂拓。

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多位数减多位数。

如:教师个人补充意见: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435-322=113 435-86=349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 减法
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
335-210= 125(本)
300-200=100 35-10=25 100+25=125
335 - 210
125
我来 列竖 式
答:儿童小说比童话多(125)本。
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
335-185= 150(本) 哪一位不够减,
森林医生
338 - 195
243
931 - 894
163
526 - 227
309
谢谢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对应习题。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184 409 276 138 73 173 107 351 296 137
我的身高 是610厘米
我比长颈 鹿矮370 厘米。
610-370=240(厘米) 小马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谁跑得快?每只动物还要跑多少米才到游泳池?
我已经跑 了90米。
我已 经跑 了70 米。
游泳池 120米 森林
我已经跑 了40米。
就从前一位退
335 - 185
“1”,退“1” 当“10”.
15 0
答:一共借书150本。
返回
民间故事比童话少多少本? 你还能提
210-185=( 25 )(本)
出哪些数 学题?பைடு நூலகம்
210 - 185
02 5
当0出现在数 的最高位时, 这个0不写。
答:民间故事比童话少25本 返回
想想 想想 做做 做做
247 - 184
63
972 - 85
887
我们一班 共收集了 254节废电 池。
我们二班比 你们少收集 了69节。
254-69=185(节) 二班共收集了多少节?



283


492
108
545-437 436-153 851-359
努 力 吧 !
被减数 减数 差
357 516 627 434 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