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交流会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课件

全。”
——《石猴出世》
作者:吴承恩
明朝小说家。字汝忠,号射 阳山人,淮安人,出身于一 个从“两世相继为学官”,终 于没落为商人的家庭。科场屡 次不第,长期过着卖文自给的清苦生活。 他为人风趣“善谐剧”,酷爱野史奇 闻,生活经历又激发了他的愤慨和狂傲, 两者结合,便自然地引起他继承“志怪” 传统,讽刺社会黑暗的创作动机。
大话西游,了解人物
说说我熟悉的人物形象
孙悟空
乐观、聪明、勇敢、顽皮、 灵活,热爱自由,除恶惩奸 ,积极进取,永不妥协,坚 韧不拔,勇往直前,敢作敢 当,充满了斗争精神和反抗 精神。
唐僧
取经之路艰难险恶,但他信念 坚定,毫不动摇,且一路除恶 行善。但他又有些窝囊,一碰 到妖魔鬼怪,总是一筹莫展, 滚下马鞍,涕泪交流。同时又 糊涂慈悲,孙悟空除妖时,唐 僧总斥为“无心向善”“有意 作恶”“不知好歹”,甚至大 念紧箍咒。
白骨精“三戏”
“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 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苍髯(rán)赛寿星,耳中鸣玉 磬(pán),眼里幌金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chǎng) 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孙悟空“三打”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唐僧“三拦”
“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 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 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 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 道:“师父,他的手 重棍凶,把人打死, 只怕你念那话儿,故 意变化这个模样,掩 你的眼目哩!”唐僧 果然耳软,又信了他。
读书汇报会精品PPT课件

吴承恩(生卒约1500—约1582),中国明代小说家。字 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后徙淮安府山阳县 (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 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曾祖吴铭、祖父吴贞曾分别任 过县学训导、教谕。其父吴锐,家境贫寒,以经营绸布 为生。虽身为商人,却喜读书,六经诸子百家莫不观览。 吴承恩自幼敏慧好学,聪明过人,博览群书,年轻时即 以文名著于乡里。《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 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 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 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 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 多种文字流行于世。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 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 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 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 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 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然而就 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 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 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给了阿廖沙 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 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本书不 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着力刻画 了阿辽莎、外祖父、外祖母这三个人物。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 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 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 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 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 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这部 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 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 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 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 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 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 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 逐渐加深。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经典名著《西游记》课件

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 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 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 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
孙悟空
疾恶如仇、神通广大、机 智顽皮。
沙僧
忠心耿耿、吃苦耐劳、 为人正直、宽厚,但有 些木讷。
人
物
精
•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神
•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 一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 二是要有团队的合作精神; • 三是要有勇敢拼搏的吃苦耐劳精神。
第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 无论是历史上的西行求法的陈玄奘,还是神话中西天取经的唐三藏师 徒四人,有一点大体上是一致的,虽然万里迢迢,备受苦难,却是信 念坚定,方向不变,他们有明确的目的,就是取回真经。
• 在取经的路上,他们从来不为荣华富贵、美女绝色所诱惑,唐僧的态 度一贯是“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什么 道理?”第九十九回写八大金刚将唐僧四人从空中坠落下地,已完成 八十一难后,作者用诗句点缀“九九归真道行难,坚持笃志立玄关”, 意思是取经得道之难,难在少一难就不能够成功。
• 所以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做事情必须树立目标,不论前进 的路上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克服困难,不论有多少诱惑,都要不为所 动,要坚定不移的向着目标努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奋力前行, 终会成功。
作 吴承恩,生于1499年,逝世于1582年,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
者 介
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
绍 他在晚年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
作
• 长期寓居南京,靠卖文补贴家用。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西游记》阅读分享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分享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交流,促进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融合。
2、引导学生交流《西游记.》的读后认识,通过点评人物,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教学重点:点评人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简述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西游记》的书籍、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在中国的文学宝库中,有这样四部脍炙人口的书,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四大古典名著。
2、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猜猜这首歌是什么歌?哦,对这是《西游记》的主题曲,听着这熟悉的旋律,老师眼前仿佛再现了西游记中的精彩画面。
假期同学们已经阅读了《西游记》,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共同走进这部巨著,交流《西游记》的读书收获!板书:《西游记》阅读分享二、整体感知,“考考你”:填一填:1、《西游记》是一部小说,全书共回,它的作者是朝的。
2、《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历时年,历经了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选一选:❖ 1.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 B、玄明 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4、孙悟空的本领中哪一项不是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的? () A.筋斗云 B.七十二变C.火眼金睛 D.长生不老之道❖5、孙悟空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它的重量是()。
A.三千六百斤B.七千二百斤 C .一万三千五百斤D.三万六千斤❖ 6、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7、孙悟空的名字是谁起的?()A、玉皇大帝B、唐僧C、菩提祖师❖8、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三、交流故事《西游记》讲述了一个个惊险刺激、生动有趣的故事,你一定还记忆由新吧?(只要让学生说出故事即可)过渡导入:读后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个故事最吸引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板书:故事)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也可结合故事片段来说。
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3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必答题(歇后语)
1、唐僧西天取经——( 多灾多难 )。 2、孙悟空借芭蕉扇——( 一物降一物 )。 3、孙大圣听见紧箍咒——( 头痛 )。 4、猪八戒做梦娶媳妇——( 尽想好事 )。 5、唐三藏的徒弟——( 一个比一个强 )。 6、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 )。 7、孙大圣闹天宫——( 慌了神 )。
挑拨是非,意志薄弱。
5、“分了罢,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 高老庄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材与老
师父送老,大家散伙。”
猪八戒:(喜剧人物)
1、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那怪随 后又赶来,拥波捉浪,赶至崖边。八戒骂道: “我把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 实地好打!”
2、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 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 说你,他一发无状!”
我最(不)喜欢_____(人物),因为他_____(特点), 可以从______(故事、情节)中看出。
唐 僧:
1、 三藏勒马道:“悟空,切莫 伤人,只吓退他便罢。”
2、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坐不 稳雕鞍,翻跟斗跌下白马。
3、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 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 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 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 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 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 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 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 目哩!”
(悟空)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 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 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必答题(选择)
5、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有哪五件宝贝? AA、七星剑 B、红葫芦 C、铁扇 D、芭蕉扇 E、玉净瓶 F、幌金绳
七年级上册语文整本书阅读 《西游记》 课件

跳读名著
阅读任务卡
阅读专题:孙悟空的性格及其发展
人 人物
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
物 表现 三打白 大战红 三调芭蕉 或品质
骨精
孩儿
扇
阅读发现
孙 悟 空
跳读名著
人物
孙 悟 空
人物表 现
语言
故事情节
三打白骨精 大战红孩儿 三调芭蕉扇
行者陪笑道: “师父好不 聪明。这等 半山之中, 前不巴村, 后不着店, 有钱也没买 处,教往那 里寻斋?”
跳读名著
1.什么是跳读 查阅资料,说说什么是跳读,如何进行跳读,
跳读读什么。
跳读,是跳跃式地阅读。跳读是主动地舍弃、 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跳读可以跳过与 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 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跳读名著
2.跳读方法运用 用跳读为主、精读为辅的方法阅读《西游
记》,探究孙悟空的性格。 活动内容: (1)学生跳读,完成阅读任务卡。 (2)学生交流展示完成了的阅读任务卡。 (3)教师示范阅读任务卡。
了解西游记
3. 《西游记》一共有多少回?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一共一百回。第一部分(第一回到第七回)介 绍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二部分(第 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 心事件的由来,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 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入冥”等几 个小故事,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行者道: “你令尊叫 牛魔王,与 我老孙结为 七弟兄,让 他做了大哥; 我老弟兄们, 那时节耍子 时,还不曾 生你哩!”
行者闻言, 急抽身走入 里面,将糕 递与三藏道: “师父放心, 且莫隔年焦 着,吃了糕, 我与你说。”
人物性格 或品质
《西游记》读书交流

教案总第页教师总结:所以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这一百回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作为小说,情节生动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2.人物美(1)教师点拨: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
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如来佛、菩萨、土地神等(多媒体演示剧照)。
当然也有大大小小的妖精。
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红孩儿、蜘蛛精、蝎子精……)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
(显示四人剧照。
)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
(2)交流共享:孙悟空: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括号内文字由学生说出)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
孙悟空回很好。
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
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
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预设(2):我认为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也很好。
因为它很曲折、生动。
比如: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预设(3):我认为第59、60、61回很好,它很吸引人。
它可以概括为:“三借芭蕉扇”。
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
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
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其中定有原因!因为孙悟空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
他们之间有仇。
这是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提到的。
预设(1):我最喜欢孙悟空。
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
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
读书交流会课件

思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
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作业:
课外积累: 一、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二、描写太阳、月亮的诗句 三、描写风、雨、雪、山、水、花、 草、树的诗句。 (以上每题各两句)
外国作品:
1.《圣经》2.《物种起源》3.《老人与海》4.《飘》 5.《大卫•科波菲尔》6.《少年维特之烦恼》7.《红与黑》 8.《追忆似水年华》9.《战争与和平》10.《百年孤独》 11.《梦的解析》12.《时间简史》13.《海底两万里》 14.《福尔摩斯探案集》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交流:
课内必读
初中: 1.《鲁滨逊漂流记》2.《格列佛游记》 3.《三国演义》4.《水浒传》5.《西游记》 6.《朝花夕拾》 7.《伊索预言》 高中: 1.《红楼梦》 2.《三国演义》3.《家》 4.《子夜》 5.《复活》 6.《巴黎圣母院》 7.《欧也妮•葛朗台》8.《论语》
课外导读
中国作品:
1.《道德经》2.《庄子》3.《左传》4.《孙子兵法》 5.《史记》6.《资治通鉴》7.《唐诗三百首》 8.《宋词选》9.《聊斋志异》10.《菜根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围城》12.《平凡的世界》13.《文化苦旅》 14.《三毛流浪记》15.《明朝那些事》
志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贪吃懒惰 功利憨厚 心地善良 诚心向佛 忠心耿耿 吃苦耐劳 神通广大 机智顽皮
自学指导三:
在《西游记》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请看 下面故事情节,猜猜看是什么故事?并选 择其中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进行交流。
情节再现
猴 王 出 世
龙 宫 借 宝
孙 悟 空 三 打 白 骨 精
白 龙 拜 师
大 战 二 郎 神
取 经 归 来
拓展延伸:
猪八戒吃人参果------ 全不知滋味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 好戏在后头 唐僧的二徒弟------ 无(悟)能 唐僧的书------ 一本正(真)经 猪八戒三十六变------ 没有一副好嘴脸 沙和尚挑行李------ 义不容辞
阅读方法:
1、浏览性阅读(故事性书籍,如《水浒传》 《三国演义》《民间故事》等 )
龙王
2、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是谁?
如来佛
3、三次变化戏弄唐僧的妖怪是谁?
白骨精
4、是谁给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
观音
5、师徒四人西行途中在火焰山受 阻,是谁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
铁扇公主
自学指导一:
1、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 2、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什么?
1、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
乌鸡国 女儿国 天竺国
车迟国 朱紫国
2、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 什么?
• 如意金箍棒 • 钉耙 • 禅杖
自学指导二:
《西游记》中的四个主要人物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那么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喜 欢?请用一句话说一下。
我最喜欢
,因为
。
我会连
• 沙和尚 • 孙悟空 • 猪八戒 •唐 僧
阅读汇报课
《西游记》 班级书会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 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 苏省淮安市)人。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 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 《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 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 四卷 。
竞赛西游知多少:
1、孙悟空被众猴推举为水帘洞洞主 后,从谁那借得定海神针——如意金 箍棒。
2、吸收性阅读 (知识性书籍《十万个为什 么》《成语大观园》等)
3 、细品型阅读 (语言精美的文章《荷塘 月色》《春》等)
推荐书目
•
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 作者 罗贯中
•《水 浒 传》 作者 施耐庵
•《红 楼 梦》 作者 曹雪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