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变更调查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ppt课件(共46张PPT)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ppt课件(共46张PPT)

人工目视解译
前一时相SPOT影像
后一时相SPOT影像
变化自动发现
在变化发现以后,需要将变化的边界〔即范围〕提取 出来,按提取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人工提取与自动提取两 种:
人工提取——通过手工描绘或借助于图象处理工具如魔棒 吸取的方法,确定变化图斑的范围。
自动提取——通过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如分类或取阈值法,自动确定 变化图斑的范围。
以消除因太阳高度角不同和植物物候差异引起的图像
反射特性差异;
空间:要求保证不同日期遥感图像之间的精确配准 ;
光谱: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类型及相应波段 ;
还要注意大气状况 、土壤湿度状况 、物候特征等,以保证数据 的可比性和变化检测的可靠性。
变化信息——是指在确定的时间段内,土地利 用发生变化的位置、范围、大小以及变化类型。
对变化范围内的影像进行局部分类。
分类方法有多种,通常采用监督分类。
解译的基本要素包括色调 直接获取变化的类型、数量和位置;
反射特性差异;
/颜色、大小、外形、纹
空按间数: 据要源求状保况证,不从理同上日述、期方遥法构感中图任造像选之两、间种的高精确度配准、; 阴影、组合构型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等。 主成分分析〔PCA〕是基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尽量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利用线性变换的方法实现数据压缩。
确认发生变化的图斑,以红色描绘图斑边界;
怀疑发生变化的图斑,以黄色描绘图斑边界。
外业调查后
变化图斑类型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非耕地 抛荒耕地 闲置建设用地 耕地转变为坑塘〔鱼塘) 耕地转变为其他非建设用地 耕地增加
色标
物附近。
可用魔棒直接选择;反之则需进行勾绘,勾绘必须在 人工目视解译____ 将两个时相的影像并行放在同一窗口内,通过肉眼对比观察来发现变化。

土地变更调查内外业抽样检查培训课程(ppt 126页)

土地变更调查内外业抽样检查培训课程(ppt 126页)

(二)样本县区抽取 1. 样本量确定 样本量确定公式如下:
根据上述参数设定,P=90%,p0=89%,p1=91%, 置信度为95%,以α=2.5%,β=2.5%, 分别查正态分布表, 得Zα=Zβ=1.96,代入公式得,n=3457。
(二)样本县区抽取
1. 样本量确定
每个省大约需要选取约3500个样本图斑(抽取的图
(五)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1.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检查方法:
(1)重叠比例在90%以上的图斑,通过检查;
变更设施农用地部分
变更比例1 检查通过
变更临时用地部分
变更建设用地部分
变更比例0.95 变更设施农用地
检查通过
变更比例1 变更建设用地
检查通过
变更比例1 变更临时用地
检查通过
(五)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1.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检查方法: (2)重叠比例在90%以下的图斑,未重叠部分有明
(含桥梁),且道路宽度大于8米,但数据库中未变更 为建设用地的或变更宽度明显小于影像量测路面宽度 70%的,记录为错误图斑;对影像确为非道路的监测 图斑,经严格核定后,可通过检查。
变更公路 检查通过
变更公路部分与路面一致 检查通过
变更公路部分小于路面70% 检查不通过
(五)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1.明显建设的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检查方法: (6)遥感监测8类型图斑,本年度遥感监测类型8的
100个的,全部检查;个数大于100个的,按照图斑面积 大小降序排列,检查前100个)
(三)内业抽样检查程序:
国家级内业抽样检查主要分为数据接收与分发、内 业抽样检查、抽样整改结果检查及全面比对、成果整 理归档及报告编写等几个阶段。
(四)变更调查数据接收: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ppt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ppt

要点三
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 约利用
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宣传和 教育,推广先进的节地技术和模式,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加强闲置土 地的处置和管理,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外业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土地利用现状 • 土地利用更新的目标和原则 • 调查方法和实地考察 • 调查结果和处理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意义
深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
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可以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后续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编制相关图 表、文字说明和专题报告等成果,为土地利用更 新提供科学依据。
05
调查结果和处理
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单一地块利用现状与规 划目标的比较
通过对比不同地块的利用现状和规划 目标,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为后续更新工作提供依据。
不同地块利用类型的比 较
加强对土地利用更新政策和相关法律 法规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土地 利用更新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推动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土地利用更 新工作。
加强数据共享和应用
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的共享和 应用,推动数据开放和共享,提高数 据利用效率和价值,为政府决策和社 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对相关政策的建议和思考
04
调查方法和实地考察
调查方法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通过遥感影像、地形图等手段, 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 获取各类用地的范围、面积和利 用方式等信息。
土地利用变化调查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课件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课件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审核 报告的内容和要点。
总结
1 土地变更调查的重要

土地变更调查是合理规划 土地利用、保护土地资源 的重要手段。
2 调查流程与要点
调查流程包括确定目的、 收集数据、拟订计划、实 地调查、编制报告和审核 报告等环节。
3 报告编制与审查注意
事项
调查报告应包括清晰的结 构和准确的信息,审查时 要关注报告的准确性和条 理性。
包括土地权属、征收、划拨等信息。
3
拟订计划
制定土地变更调查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进行。
对调查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实地勘察和调
查,收集详细信息。
5
编制调查报告
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编制详细的调查
审核报告
6
报告,总结调查结果。
对调查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的准确 性和合理性。
实地调查内容
参考资料
• 《土地管理法》 • 《土地调查与规划学》 • 《土地边界与国民经济耦合研究》
基本情况
• 土地面积 • 地理位置 • 土地利用类型
权属状况
• 土地所有权人 • 土地使用权人 • 权属证书情况
征收情况
• 土地征收范围 • 征收补偿政策 • 征地进度与问题
划拨、入市情 况
• 土地划拨政策 • 土地入市程序 • 划拨、入市程
序和问题
编制调查报告
报告格式
调查报告应包括封面、摘要、 目录、章节内容、结论和参 考资料等部分。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 PPT课件
土地变更调查是解决土地利用与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本课件将介绍土地变 更调查的定义、意义、调查流程、实地调查内容、调查报告编制与审核等内 容。
简介
1 什么是土地变更调查?

第05讲--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第05讲--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2)变更图斑加支号的办法 消失 时编号随之消失 分割 新图斑 原图斑号+支号 原图斑号不再沿用 合并 新图斑 原图斑中最小号+支号
(3)延续编号的办法 因变更而出现的新图斑,无法沿用原图斑号,一律在原来
最大的编码基础上延伸编号。
(五)变更调查主要技术环节
5、平衡 土地变更单元是变更调查的基本作业范围,也是平衡工
第五讲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内容提要:
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概述 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1、变更调查的任务 2、变更调查的内容 3、变更调查的特点 4、变更调查程序 5、变更调查主要技术环节
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概述
地面塌陷Βιβλιοθήκη 土地荒漠化自然环境的演变:如全球变
暖、海平面上升、植被演替、
自然灾害(荒漠化、崩滑流
6、单位更名的变化:更名虽然不一定牵涉地类、面积、界 线的变动,但必须在变更调查中及时进行更正。
(三)变更调查的特点
1、不同:现状(更新)调查是一种普遍性的调查,在此之前 没有进行过此类调查或很久以前进行过,通过这次调查建立起土地 资料档案,是一次基础性的调查;变更调查则是对已有土地资料进 行更新为目的的调查,是一种日常性调查。
(二)变更调查的内容
1、地类的变化:指土地的用途或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包括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也包括农业用地内部结 构的调整和非农用地内部类别之间的变化,同时也包括未利用地 开发及灾毁造成的地类变化。
2、图斑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中十分普遍,行政界线和权 属范围的变动、地类的变化,通常是以土地界线的推移来实现的。 图班的变化常常伴随着地类、权属、境界的变化。
3、权属的变迁:土地的交易、争议地的调整与解决、征 地、土地的开发与整理变化必然导致土地权属发生变化,如权属 单位的合并、兼并、分割造成的权属变化。

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培训

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培训

第二次土地调查
一、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回顾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回顾
根据《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 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 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国发〔1984〕70 号文),从 1984年5月开始至1997年年底 结束,国家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土 地调查。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回顾
管理实施机构:
民政、财政、建设、水利、农业、林业、海洋、测绘、 环保、统计等参与。 ❖ 总体目标:是全面查清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 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我国土地调查、土 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 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 主要任务: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 查三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 农村土地调查为查清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 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
❖ 城镇土地调查主要为掌握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 、数量和用途;
❖ 基本农田调查,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 地利用现状图上,并登记上证、造册;
❖ 此外,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调查 信息的互联共享。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 信息的统计、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第二次土地调查
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2006年12月7日,国务院下 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 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 发〔2006〕38号),从 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第二 次全国土地调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 时间:从2007年7月1日开始,2009年年底结束。 ❖ 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国土、发改、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实施分工: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PPT课件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PPT课件

图斑:凡被行政区域界、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分割 形成封闭的单一地类的地块,其图面表示称为地类图斑 线状地物:北方宽度大于2米,南方宽度大于1米的河流、 铁路、公路、林带,固定的农村道路、沟、渠、田埂、管 道用地,以及坡度小于2°的耕地地块内宽度大于1米的 田埂(坎)等。 境界:国界及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包括国界、省界、地市 界、县界和乡界
五、土地分类: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农村土地调查时分类要求, 调查到二级类。
六、计量单位:长度、宽度单位采用米(m), 精确到0.1米;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 精确到0.01平方米;面积统计汇总单位为公顷 (ha),精确到0.01公顷。
七、线划和注记:调查底图上,均用红色表示 变更后的线划和注记。
外业调查过程就是沿着调绘路线边走、边看、边 想、边判、边画、边问、边量和边记的综合过程。
精选PPT
9
第三节、外业调查的方法 (一)、调查前准备
资料与工具准备
室内预判
精选PPT
选择调查路线
10
第三节、外业调查的方法
(一)、调查前准备
1、资料与工具准备 资料除调查工作底图外,还包括2012年度:
农用地转用、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复垦整 理、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灾毁耕地、违 法用地查处资料及勘测定界报告等文件资料, 以及相关表格。
逐图斑实地核对
精选PPT
17
第二步对现状图与实地不一致的变更 图斑进一步实地核实、踏勘。在对变化图 斑实地踏勘时,要根据明显目标和相关地 物,确定工作底图方向与实地方向保持一 致,初步确定变更图斑的边界。
变更图斑实地踏勘
精选PPT
18
第三步确定变更图斑的地 类,落实权属单位名称、 权属性质等内容。根据变 更图斑的土地利用现状, 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的 分类内容,确定变更图斑 的地类;同时调查落实权 属单位名称、权属性质等 内容,并做好记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课件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课件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32
其中,本年度批准本年建设中也包括本年批准以前建 设的用地(补办)。未批先建中已租代征的数据要体现在 报告中。
对于批而未用的土地,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底图上, 依据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审批资料,标注本年度批准本年 未建设的用地范围,作为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统计,按照 审批用途确定地类,并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07 年变更调查中已经变更的“批而未用”的建设用地,不应纳入 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建设的土地中。
19
极坐标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0
方向交会法
方向交会法是以地面两已知点,分别测定 已知点至待定点的方向,由两方向的交点定位 待定点的方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1
方向交会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2
5. GPS测量
用GPS测量新增地物主要拐点坐标,将坐标展绘在调查底 图上、或直接输入数据库标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按 实地 界线走向连接拐点。 GPS测量方法的精度较高。
变更调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31
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调查
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按照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建设、本 年批准本年建设、本年批准本年未建设、本年度未批先建 (包括本年度“以租代征”)四种情况开展调查。
对于本年度实际新增的建设用地,将本年实地新建的 建设用地标注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底图上,填写《土地变更 调查记录表》,并量算面积。整理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材料, 将外业调查的新增建设用地区分出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建设、 本年度批准本年建设、本年度未批先建(包括本年度“以租 代征”)。
收集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工作底图、外业调查记
录表、新增建设用的审批文件及实际用途,土地开发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在权属单位内最后一个图斑号后续编号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6
六、面积量算:方格法、求积仪法、 计算机量算
七、《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填写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7
第三章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
一、目的和任务
以2007年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以08年12月 31日为统一时点,分三个时段,查清08年度辖区 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重点内容: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3
五、内业工作
(一)变更图斑上图,修改变更图件
1. 根据野外调查图,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把变 化内容转绘在变更图上,利用相关工具,展绘 上图。
2. 每年变化情况分别用一种颜色清绘。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4
(二)变更图斑编号
1. 原图斑号加支号 a) 一个图斑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图斑
11
确定变化位置的几种方法:
1. 截距法
2.
指能够确定已知点,量取已知点到新增地
物点距离,确定新增地物在图上位置和范围的方
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2
截距法Hale Waihona Puke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13
2. 距离交会法
3.
指至少能确定位于需补测新增地物点不
同方向和2个明显地物点,量取明显地物点至新
增地物点距离,交会出新增地物点的方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6
二、内容
1. 判定权属、地类变化情况
2. 确定变化位置
3. 记录变化情况
4. 更新基础图件和数据
5. 保持土地基础信息的现势性、可靠性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7
三、需要的资料
(一)调查工作底图
1. 航空摄影图片:黑白航片、彩色航片、彩红外航片
2. 影像平面图:利用航片资料经过倾斜纠正、镶嵌 而成的1:1万影像图
1988—1996年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详查) 1993—1998年 城镇地籍调查 坡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2007—至今第二次土地调查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5
第二章 土地变更调查
一、 概念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
查成果建立的初始地籍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 方法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的实地调查。
6. 土地利用现状图:表示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容的
影像平面图、正射影像图、地形图及其复制品(包
括兰晒图、熏制图土等地变)更调查知识
9
(二)有关资料
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违法占地、勘 界等资料。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0
四、外业调查
(一)确定变化位置 (二)确定地类:实地判定,根据资料判定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9
极坐标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0
方向交会法
方向交会法是以地面两已知点,分别测定 已知点至待定点的方向,由两方向的交点定位 待定点的方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1
方向交会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2
5. GPS测量
用GPS测量新增地物主要拐点坐标,将坐标展绘在调查底 图上、或直接输入数据库标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按 实地 界线走向连接拐点。 GPS测量方法的精度较高。
土地变更调查基础知识
2008年11月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
第一章 土地调查概述
一、土地调查的概念
土地调查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技 术规程,根据土地管理的需要,通过实地野外作 业和汇总统计,取得土地权属、座落、分布、数 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基本信息的重要手段。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
二、土地调查的作用
是政府宏观决策的依据 是各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 是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的依据 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3
三、土地调查的分类
初始土地调查与土地变更调查
城镇土地调查与农村土地调查
权属调查与地类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产调查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4
四、河南省历年来进行的土地调查
2. 查清实际耕地变化情况
重点查清08年度实际耕地增加和减少变化情况,包 括建设占用减少耕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 整减少耕地以及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补充的耕地情 况。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9
二、步骤
1. 制定方案
2.
各地要参照国家的实施方案,结合当地的具体
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
2. 准备资料,工具,表格
如:12号图斑被分割成二个图斑则编号为12—1,12— 2,12编号取消。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5
b) 分割后的图斑(如12—2 )再分割,用12—3,12—4表示;
c) 几个图斑合并为一个新图斑(如13号图斑与12—3合并), 以最小图斑加支号,可编为12—4;
d) 图斑界线未变,只地类变化,在图斑号后加支号0,即15— 0;
1. 全面查清辖区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2.
重点查清本年度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
况,包括以前批准本年建设、本年批准本年建设、
本年批准本年未建设、本年度未批先建(包括本
年度“已租代征”)。
3.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28
今年只调查当年土地变化情况,历年漏变更和更新调 查数据,一律不得纳入今年变更流量,在第二次土地调查 中一并处理。
3. 正射影像图:利用航空航天图像资料、数字资料 经几何校正、微分纠正而成的1:1万图件资料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8
4. 1:1万地形图:既表示地貌,又表示地物的纸介 质图件
5. 二底图:依据经过清绘、整饰的调绘原图,通过照 相、蒙绘、静电复照制作的与原图内容完全一致, 用于兰晒复制图件的透明聚酯薄膜图
平板仪补测与平板仪测图原理基本一致,是一种传统
的简便易行的补测方法。新增地物补测主要利用平板仪进
行定向,控制点到新增地物点的距离由视距、测距或直接
量测得到。用平板仪补测新增地物有极坐标法和前方交绘
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8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用方向(角度)和距离来确定需补 测点平面位置的方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4
距离交会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5
3. 直角坐标法
也称截距法,是截距法的特殊情况。指由一 个已知点,通过量取未知点的直角坐标,确定未 知点位置的方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6
直角坐标法
土地变更调查知识
17
4. 平板仪补测法
当新增地物四周有与影像对应的明显地物点作为控制 时,将平板仪直接安置于明显地物点进行补测;当新增地 物四周没有与影像对应的明显地物点作为控制时,应首先 在新增地物四周,采用测量技术,均匀布设能够满足补测 需要的若干控制点,再将平板仪安置于控制点上进行补测。
收集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工作底图、外业调查记
录表、新增建设用的审批文件及实际用途,土地开发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