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及下肢筋膜触发点之臀小肌篇

合集下载

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

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

臀中肌臀小肌是一种重要的骨骼肌肉,位于臀部的内侧,主要由臀中肌腱和臀小肌肌腱构成,它们的功能是支撑臀部肌肉、支撑腰椎和骨盆,从而有助于维持正确的姿势。

臀中肌臀小肌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支撑腰部,它可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加强腰椎和骨盆的支撑,减轻腰酸背痛的症状。

臀中肌臀小肌还可以帮助改善膝盖的移动性,增强肌肉的灵活性,减轻膝盖的伤害。

臀中肌臀小肌在运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改善肌肉的力量、平衡和活动性,帮助运动员达到最佳的表现。

同时,它还可以增强肌肉的耐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总之,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非常重要,它可以支撑腰椎和骨盆,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运动员的表现,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臀肌三兄弟----臀大肌、臀小肌

臀肌三兄弟----臀大肌、臀小肌

臀肌三兄弟----臀大肌、臀小肌1、臀大肌是臀部外形的重要组成,臀形美不美,先看臀大肌臀大肌耐力较大,主要由一型纤维构成,依赖于有氧代谢,适用于连续的耐力性运动。

臀大肌最大收缩比例较小。

与其它灵长类近亲比较,人类的臀大肌更加发达,肌纤维走行更加水平,这个独特结构是人类站立行走的重要解剖学基础,其结果就是人类双手得到彻底解放,大脑得到进化,智商达到顶峰。

读到这里,你肯定恍然大悟“原来你的脑袋是由屁股决定的”。

解剖学知识(1)近端附着:髂骨的后缘(臀后线)骶骨的后外侧面尾骨的边缘竖脊肌腱膜骶结节韧带(2)远端附着:四分之三纤维越过大转子,附着于髂胫束。

四分之一纤维附着于股骨的臀肌粗隆。

(3)臀大肌周围的滑液囊A:臀大肌的转子囊,分割臀大肌的扁平肌腱和大转子。

B:臀大肌的坐骨囊,使肌肉能在坐骨结节周围滑动。

C:第三个滑液囊,使臀大肌和股外侧肌分开。

正常坐姿时坐骨结节不会挤压臀大肌。

瘫坐时则可以出现臀大肌的挤压。

作用臀大肌的所有肌纤维都有伸髋和旋外的功能。

A:伸髋关节:(1)伸长收缩:控制身体向前的运动。

如下蹲,弯腰,下楼,行走。

(2)缩短收缩:牵拉大腿向后运动。

如自由泳,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被驴给踢了”,此中的原理相同。

B:牵拉骨盆,使骨盆向后旋转---------紧张的臀大肌可造成骨盆后倾,腰部弯曲消失,驼背等。

C:髋关节的旋外。

---------臀大肌是最主要的髋关节外旋肌肉,过度紧张造成的外旋,是外八字的主要原因。

D:稳定膝关节:紧张髂胫束,稳定膝关节外侧。

---------过分紧张的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可造成阔筋膜紧张,运动过后可出现大转子和膝关节外侧的疼痛。

臀大肌活动达到其最大活动30%时,能量主要来自有氧代谢途径。

臀大肌可通过髂胫束支撑处于完全伸展状态下的膝关节。

症状1、臀大肌劳损产生疼痛,在上坡时更易诱发,特别是向前倾斜时更易诱发。

2、剧烈收缩也是诱发疼痛的常见原因,如游泳,更容易发生于冷水中,痉挛疼痛可危及生命。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以下内容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一.95%的慢性疼痛来自肌筋膜触发点的活化现代人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加之生活习惯不良,经常保持固定姿势使用手机、电脑、电视,或因运动创伤、肌肉疲劳等致长期体态失衡,加重的慢性损伤会导致疼痛以及肌肉运动模式的重新分配,长时间后会导致动作控制模式的变化,短期来看很多患者不发生疼痛一般是其他肌肉保护性代偿的结果,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动作障碍及各种急慢性疼痛。

因此很多人频繁出现头颈肩部的酸胀不适甚至疼痛,手麻,腰腿痛等,依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有如颈源性头痛,颈椎失稳,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袖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足底筋膜炎等各种诊断。

这些疾病除了对症处理疼痛发生部位和修复压迫损伤之外,这一类患者还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疾病特点,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ICD-11诊断标准里又根据是否找得到原发因素分为“慢性原发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其中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Trigger Points,MTrPs),又称激痛点,简单来讲就是肌肉里面出现的异常小结节或条索,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标志性特点。

它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 于1942 年提出,可分为隐性触发点和活化触发点。

该理念在国内于上海体育学院黄强民教授的带领下获得普及推广。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95%慢性疼痛病人与此有关。

当疲劳、抵抗力下降、反复感冒、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出现时,可促使隐性触发点发展为活化触发点,继而产生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等。

如图1 中显示的“x”便是常见的触发点部位,其活化后往往表现为远隔部位(红色部分)的疼痛,因此患者疼痛的部位往往不是真正出现问题的点,对着疼痛部位推拿按摩针刺效果往往不佳的原因也在于此。

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如何灭活既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活化是大部分疼痛疾病产生的源头,那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触发点。

下肢肌筋膜疼痛和机能障碍触发点手册

下肢肌筋膜疼痛和机能障碍触发点手册

触发点的定位通常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下肢肌筋膜疼痛和机能障碍触 发点手册》提供了一种易于理解的方法,帮助读者自我诊断并定位触发点。通 过了解身体的解剖结构和肌肉的走向,我们可以准确地找到疼痛的源头。
处理触发点的方法包括拉伸、按摩、热敷或冷敷等。然而,《下肢肌筋膜疼痛 和机能障碍触发点手册》强调了这些方法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需要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自我护理 技巧,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缓解疼痛。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极高。书中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许多实际的操作方法。作 者们通过图表和插图,清晰地展示了如何自我检测和缓解下肢的肌筋膜疼痛和 机能障碍。这些方法不仅易于理解,而且易于操作,使得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 中轻松地应用。
再者,这本书的内容具有前沿性。珍妮特·特拉维尔和大卫·西蒙在书中引入 了最新的医学知识和研究成果,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最新的下肢肌筋膜疼痛和 机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和理念。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下肢肌筋膜疼痛和机能障碍触发点手册》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内容摘要
它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方法,包括身体检查、病史询问、触诊和特殊测试等。本书还配以大量的 插图和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诊断过程。 本书的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触发点的治疗方法。它详细介绍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注射治疗和 手术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本书还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书的最后部分包含了一系列下肢肌筋膜疼痛和机能障碍的病例研究。这些病例研究展示了如何 将本书所介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于实际临床情况。通过这些病例研究,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 肌筋膜疼痛和机能障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腰部及下肢筋膜触发点之臀小肌篇

腰部及下肢筋膜触发点之臀小肌篇
精确定位臀小肌内的触发点,并仔细 确认它们与坐骨神经的关系。
前部纤维注射点(图 A 或 B ) : 根据前 部纤维深部触诊点定位,辨认引起压 痛最严重的按压方向,顺行进行扇形 多点注射。
后部纤维注射点(图C ): A、B图中 的 按照后部纤维触诊点定位。定 位梨状肌上缘线。穿刺针应朝向这条 线上方,并指向上方,避免刺入坐骨 神经。
臀小肌触发点检查:
前部触发点:以髂前上嵴为定位, 在阔筋膜张肌的后方深压,有些患 者在其表层尚有臀中肌,注意区别 (图A)。
后部触发点:健侧卧位,患侧大腿 最大限度内收并保持 30 度左右轻微 屈曲(图 B )先定位梨状肌线,虚 线。然后按图示方向按压。
臀小肌激活的Trp很少单一表现,多 与梨状肌、臀中肌、股外侧肌、腓 骨肌,腰方肌和臀大肌内触发点相 互关联。伴有卫星灶。
临床需要根据主诉,触发点表现,严格的查体基本功,根据治疗性的判断来鉴别。
治疗之一:
牵拉下的间断冷喷治疗(云南白药 气雾剂或者冰块)
前部纤维牵拉方向:使大腿逐渐伸 展,并在重力作用下内收。图A
后部纤维牵拉方向:使大腿在髋部 水平屈曲 30 度,内旋,然后在重力 作用下使之内收。图B
治疗二:注射与拉伸
鉴别诊断:
4、 :压痛最早在髂后上、下棘。直腿抬高通常受限。主动4字 检查阳性。其本身也是激活臀小肌Trp的原因之一,两者或有重叠。
脊神经背根内侧分支支配其走行经过的上下关节突关节,还支 配腰背筋膜、深部的椎旁肌,骨突关节滑膜囊的纤维帽、黄韧带、棘间韧带。
疼痛多牵涉多个区域。关节突局部压痛,可伴多个区域的牵涉痛。
近侧:沿臀前线和臀下线之间的髂 骨外表面与骨盆相连
远侧:以肌腱的形式固定于大转子 前表面的最高处,连接股骨。

局部解剖学-臀区及下肢(学院)

局部解剖学-臀区及下肢(学院)

次为:
阴部内静脉
阴部内动脉
阴部神经
阴部神经
阴部内动脉
阴部内静脉
它们出坐骨小孔进入坐骨直肠
窝,分布于会阴部的结构。 骶结节韧带
可编辑ppt
骶棘韧带
6
股后区
(一)浅层结构: 股后皮神经
(二)深层结构
1、后骨筋膜鞘:
包绕股后肌群、
坐骨神经及深淋巴结
和淋巴管。
股后皮神经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可编辑ppt
7
内侧骨筋膜鞘内含:
股内侧群肌 闭孔动、静脉 闭孔神经
可编辑ppt
11
3.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腹股沟韧带与髋骨之间被髂耻弓分隔成外侧的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隙。
1.肌腔隙
1)境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外侧部
后外界:髂骨
内侧界:髂耻弓
2)内容 髂腰肌、股神经和 股外侧皮神经
2.血管腔隙 1)境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内侧部 后内界:耻骨肌筋膜 及耻骨梳韧带 后外界:髂耻弓 内侧界:腔隙韧带
股方肌
上孖肌
闭孔内肌键
下孖肌
股方肌
(3)深层: 臀小肌和闭孔外肌。
可编辑ppt
臀中肌 臀小肌 闭孔内肌键 阔筋膜张肌
2
(三)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行的结构
1.梨状肌上孔
由外向内依次为: 臀上神经 臀上动脉 臀上静脉
臀上动脉 臀上神经
臀上神经支配臀中、小肌。
臀上动脉营养臀大、中、小 肌和髋关节。
臀上静脉与臀上动脉伴行
1)境界
前壁:缝匠肌、收肌腱板 外侧壁:股内侧肌 后壁:大收肌及长收肌
上口与股三角尖相通
下口为收肌腱裂孔
2)内容

身体肌肉扳机点位置、成因与症状分析(深度好文)

身体肌肉扳机点位置、成因与症状分析(深度好文)

⾝体肌⾁扳机点位置、成因与症状分析(深度好⽂)什么是扳机点?扳机点是⼀个⾼度敏感的局部区域,该区域对压⼒敏感,并且会转移症状(通常是疼痛)到⾝体的其它部位。

⾝上⼏乎所有的软组织都存在扳机点,包括肌⾁、肌筋膜、⾻膜、韧带及⽪肤。

肌筋膜扳肌点是存在于⾻骼肌组织及⾻骼肌筋膜(通常是肌腱或肌腱膜)上的扳机点。

产⽣扳机点的原因(1)长时间肌⾁收缩;(2)发炎、挫伤、创伤;(3)持续疼痛;(4)肌⾁保护性挛缩;(5)适应性短缩;(6)持续性伸长。

扳机点的影响肌⾁存在扳机点最明显的影响是在扳机点上出现局部疼痛,且会有转移痛的情况。

此外,扳机点常位于触诊时会产⽣疼痛的条索。

潜藏存在扳机点的肌⾁,通常会影响到整条肌⾁。

由于扳机点会在肌⾁中形成条索,⽽条索会限制肌⾁伸展,当企图伸展肌⾁时,可能会导致疼痛。

因此有扳机点的肌⾁会造成其横跨的关节活动下降。

此外,如果不伸展肌⾁⽽将其维持在缩短的状态,肌⾁可能就会适应短缩的状态。

这种状态会造成功能性和结构性的变化。

有扳肌点的肌⾁会变的紧绷和⽆⼒,⾝体的其它肌⾁会为了代偿功能障碍的肌⾁⽽额外作功。

因此,当第⼀个扳机点出现后,会陆续出现其它扳机点。

上肢肌⾁扳机点肱⼆头肌病因:急性或是慢性的肌⾁过度使⽤(例如:在前臂桡尺关节处完全旋后抬举重物或长时间使⽤螺丝起⼦),或是冈下肌上的扳机点所导致。

症状:可能产⽣浅层痛或是钝痛,或是限制肘关节处的伸展姿势。

肱肌病因:急性或慢性的肌⾁过度使⽤(例如:尤其是前臂完全旋前时去抬举重物),或是肌⾁长时间的缩短⽽导致(例如:睡觉时肘关节完全屈曲)。

症状:可能会产⽣拇指的酸痛或是桡神经卡压症状。

喙肱肌病因:急性或是慢性的肌⾁过度使⽤(例如:在⾝体的前⽅抬重物),或是协同肌⾁上的扳机点所致。

症状:产⽣剧烈疼痛、肩膀关节活动度的受限(外展及伸展)及肌⽪神经的卡压症状。

肱⼆头肌病因:常因为急性或是慢性的肌⾁过度使⽤所导致(例如:打⽹球时使⽤反⼿拍、做俯卧撑、开车时操控档位、使⽤拐杖)。

臀中小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臀中小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患者站立时,对姿势进行评估,通常骨盆会向健侧倾斜。臀中肌激痛点通常伴 有阔筋膜张肌肌筋膜紧张。 患者健侧卧位躺在床上,患侧屈髋90度,屈膝90度,患者大腿用力,向床面按压 患侧膝部。如果膝盖不能碰到床面,则对臀中肌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扳机点处理方法
评估后,开始在臀部寻找臀中肌激痛点。连接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处通常 可以发现激痛点,在中点附近,可以发现其他激痛点。一般可以找到三个。找到激痛点后 ,向下压。同时让患者调整呼吸,吸气时按压,呼气时放松。
臀中小肌功能
髋屈(前部)
髋内旋(前部)
前部单侧收缩时近 固定使大腿屈和内 旋。
髋伸(后部)
髋外旋(后部)
远固定时双侧收缩使 骨盆前倾
臀中小肌功能
一、维持骨盆侧向(冠状面)的稳定
远固定时,臀中、小肌单侧收缩能够下拉髂骨 ,使骨盆向同侧倾斜。这个功能正好和同侧的 腰方肌相反(单侧腰方肌收缩,有上提髂骨, 使骨盆向对侧倾斜的功能)。当双侧的臀、中 小肌和腰方肌的肌张力和肌力量平衡时,可以 维持骨盆冠状面的稳定。当我们遇到骨盆侧倾 的客人时,这两组肌肉也是首先要考虑的。
4、鉴别诊断 转子滑囊炎 管肌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
6、扳机点位置 近髂嵴处 起点及靠近起点附近
臀中肌损伤激痛点
激痛点】 源于英文的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的中文译名,它是指骨骼肌肉能够激发疼
痛的某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的肌纤维痉挛带, 触压时有疼痛加重和肌肉局部颤搐,可能引起远端的牵涉痛。 激痛点是很小的,属于局部的肌肉痉挛或者挛缩,引发的原因主要是:过度负重、 直接的受伤、反复持久的肌肉收缩。 【臀中肌评估】
臀肌中扳机点(痛点、触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部及下肢筋膜触发 点之臀小肌篇
龙口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系列讲座 姜恒坤
回顾
髂腰肌
腰方肌
臀中肌
髂腰肌常见神经卡压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腰大肌肌腹或外侧)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腰大肌外侧缘) 闭口神经(腰大肌内侧) 生殖股神经股支(腰大肌前面) 因为这些神经穿出骨盆是需要经过髂腰肌组成的狭窄肌间隙,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 可能会有相对应的临床症状:对应区域的牵涉痛。 牵涉痛特点:疼痛区域位于腰椎垂直的一侧,而非水平。 可以向下延伸至骶髂关节处,也会扩散至骶骨及臀部内侧 近端。
鉴别诊断:
4、 :压痛最早在髂后上、下棘。直腿抬高通常受限。主动4字 检查阳性。其本身也是激活臀小肌Trp的原因之一,两者或有重叠。
脊神经背根内侧分支支配其走行经过的上下关节突关节,还支 配腰背筋膜、深部的椎旁肌,骨突关节滑膜囊的纤维帽、黄韧带、棘间韧带。
疼痛多牵涉多个区域。关节突局部压痛,可伴多个区域的牵涉痛。
近侧:沿臀前线和臀下线之间的髂 骨外表面与骨盆相连
远侧:以肌腱的形式固定于大转子 前表面的最高处,连接股骨。
位于臀部最深处
臀小肌解剖特特点
:前部纤维协助臀小肌前部的 内旋运动
、 及外旋肌群如:股 方肌 股二头肌 闭孔肌等(拮抗上述 内旋动作)
(与臀中肌共同协助臀 小肌使髋部外展)
内收肌群如 、短收 肌和耻骨肌(对抗上述外展动作)
在相关肌肉受到牵拉时会持续性疼痛,患者既不能舒服的躺下,也不能正常的行走。
臀小肌Trp激活及持续原因:
激活的诱因: 持续的因素包括:
突发的急性或慢性反复超负荷,如 摔跤运动,长时间大幅度蹬自行车 等。
长时间制动
坐位时坐在凹凸不平的物体上使骨 盆处于倾斜位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或者站立位失衡导致身体不稳 药物注射入肌肉或神经根
电刺激L4双侧内侧支可诱发两侧腹股沟区、右侧大腿前部和腰骶部的疼痛。
电刺激L5的两侧背根可出现左侧臀部、右侧大腿后部和右侧小腿前部的疼痛。
注意可靠的查体鉴别。神经阻滞(关节上方和下方组织牵涉痛区域可能与多裂肌、腰方肌、闭孔内肌、三块臀肌和 梨状肌上的Trps引发的疼痛相一致或重叠。
鉴别诊断:
1、其他相关的肌筋膜牵涉痛:需要明确各肌肉解剖位置,相应的Trp可以鉴别。
臀大肌触发点(Trp):会使髋部屈曲受限(肌肉功能有关)
梨状肌触发点(Trp):会使髋部内旋受限。
臀中肌触发点(Trp):区分较难,有重叠。
鉴别:不同的肌筋膜Trp
臀小肌Trp
臀中肌Trp
臀小肌
记忆的图
臀小肌解剖特特点
臀上神经的上支和下支共同支配
臀上神经来源于L4、L5、S1脊神经 纤维(从梨状肌上孔传出骨盆,行走 于臀中、小肌之间,发出臀中肌支、 臀小肌支、阔筋膜张肌支。
臀小肌功能与作用:
1、协助臀中肌稳定行走中的骨盆。
帮助防止骨盆过度倒向没有支撑的一边(向侧方倾斜)。
臀小肌触发点检查:
前部触发点:以髂前上嵴为定位, 在阔筋膜张肌的后方深压,有些患 者在其表层尚有臀中肌,注意区别 (图A)。
后部触发点:健侧卧位,患侧大腿 最大限度内收并保持 30 度左右轻微 屈曲(图 B )先定位梨状肌线,虚 线。然后按图示方向按压。
臀小肌激活的Trp很少单一表现,多 与梨状肌、臀中肌、股外侧肌、腓 骨肌,腰方肌和臀大肌内触发点相 互关联。伴有卫星灶。
疼痛区域还包括同侧腹股沟和大腿前内侧的上部。
腰方肌
腰方肌
臀中肌
臀小肌Trp(Trigger Point 触发点)
“假性坐骨神经痛”
多表现为臀部的疼痛
并牵涉痛由臀部外下方向下沿大腿外 侧、膝部和小腿延伸至脚踝。
常易疏漏:坐骨神经痛是症状,而 非诊断,需要明确病因
臀小肌解剖特点
臀小肌附着点
精确定位臀小肌内的触发点,并仔细 确认它们与坐骨神经的关系。
前部纤维注射点(图 A 或 B ) : 根据前 部纤维深部触诊点定位,辨认引起压 痛最严重的按压方向,顺行进行扇形 多点注射。
后部纤维注射点(图C ): A、B图中 的 按照后部纤维触诊点定位。定 位梨状肌上缘线。穿刺针应朝向这条 线上方,并指向上方,避免刺入坐骨 神经。
临床需要根据主诉,触发点表现,严格的查体基本功,根据治疗性的判断来鉴别。
治疗之一:
牵拉下的间断冷喷治疗(云南白药 气雾剂或者冰块)
前部纤维牵拉方向:使大腿逐渐伸 展,并在重力作用下内收。图A
后部纤维牵拉方向:使大腿在髋部 水平屈曲 30 度,内旋,然后在重力 作用下使之内收。图B
治疗二:注射与拉伸
梨状肌Trp
鉴别诊断:
臀小肌Trp
阔筋膜张肌Trp
鉴别诊断:
2、根性神经痛:
与L2、S1神经根症状类似:通过感觉和运动检查可以鉴别。
3、坐骨神经痛:特征性的表现为臀部向下沿下肢后侧和外侧的疼痛。
分为神经源性或肌筋膜源性。最常见神经源性的坐骨神经痛见于骨盆坐骨大孔 梨状肌压迫处。另外神经源性可见于脊髓肿瘤,椎管狭窄,以及椎间盘压迫马尾神 经所致。少见的可由动脉瘤引起。不同的病因分析有助于鉴别。尤其当感觉和运动 检查正常时。Kellgren等报道:70例坐骨神经痛中 50例患者是由于韧带和肌肉损伤 所致。部分学者认为无证据支持的神经源性坐骨神经痛,其疼痛可能是肌筋膜源性。
2、与臀中肌协同参与大腿外展。
臀小肌Trp:
臀小肌Trp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
多表现为臀部的疼痛
并牵涉痛由臀部外下方向下沿大腿外侧、膝部和小腿延伸至脚踝。
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者在行走时可能会有跛行
臀部的疼痛严重会影响睡眠,因为患侧卧位会诱发较剧烈疼痛
静坐长时间后起立困难,并且不能直立
注射后牵拉:
治疗二:注射与拉伸
注意:注射针多抵达髂骨,针头如有弯曲应换更换。
提前嘱患者告知任何感受到的放射痛,治疗中询问患者感受。
注射完毕立即按压止血。如果可能的话,治疗前几天应该停用阿司匹林以减少局部 出血。
注射完毕时,患者会有髋关节“失去控制”感觉而使患者跌倒,注意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