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舌尖上的广东——广东特色美食(顺德篇)

舌尖上的广东——广东特色美食(顺德篇)

⾆尖上的⼴东——⼴东特⾊美⾷(顺德篇)⽤最简单的⾷材做最美味的⾷物美⾷界有句话,“⾷在⼴州,厨出凤城”,凤城就是顺德。

粤菜的⼤厨,⼋成来⾃顺德。

顺德的名厨在中国甚⾄世界上都颇有名⽓,顺德⼩吃来⾃民间,植根于千家万户、⼤街⼩巷,是千百年来顺德⼈智慧的结晶,它与顺德菜互相依存,共同发展,是顺德饮⾷⽂化的奇葩。

顺德的风味⼩吃种类繁多,简朴纯正,原汁原味,不掺假,不取巧,全凭店主的良⼼、诚信与德⾏,全凭祖训和家传绝技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历来以质段味佳、价廉物美取胜,赢得了⼤众的⼝碑和⾷家的赞誉。

顺德跟内陆很多地⽅不太⼀样,并不存在天然的市中⼼,⽽是镇街发达,群雄并列。

其⼗⼤镇街,各有各的美⾷绝活。

看起来很复杂,但不⽤害怕,相邻镇街之间,打的都在⼗⼏分钟路程之内。

如果你的胃⾜够强⼤,在顺德这个⼩地⽅待上两天,必不会让你的味蕾失望。

顺德菜噱头极少。

⼭珍海味从来不是顺德的特⾊,这⾥的⾷材⼤多家常,惟鸡、鸭、鱼、⾁尽其妙⽤⽽已。

顺德菜的“⼟”,其实正好是农家菜基础所在,是纵横交错的⽔乡余韵。

均安蒸猪均安蒸猪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太公分猪⾁”时代。

据史料载:各地春秋⼆祭“多有烧猪作牺牲分胙⾁,⽽江尾(即今均安镇)则⽤蒸猪”。

当地每逢有喜事,所有⼈都会聚集到祠堂⼀起吃蒸猪,以⽰庆祝。

这⼀传统⼀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如今则是当地村宴必备的压轴⼤菜。

这道菜的⾷材是⼀头重约50公⽄重的整猪,光腌制就要花上6个⼩时,先⽤曲酒涂抹全⾝以去除猪本⾝⽓味,再⽤五⾹粉、沙姜粉、罗汉果、精盐腌制。

蒸猪需要猛⽕,常选择⽤砖垒砌的⽕炉,不停加柴添⽕,待不锈钢蒸笼内喷出⽩烟,就将蒸笼提起,再⽤钢针不停扎⼊猪⾁内,“让猪⽪下的猪油能够流出来,吃起来就更爽⼝,不肥腻。

”把猪⾁扎遍后,再掬起冰⽔淋遍蒸猪,极端的冷热交融让猪⾁快速收紧,这时⼜再放回炉上再蒸15⾄20分钟,才算⼤功告成。

出炉的蒸猪⾹⽓腾腾,⼑⾝⼀触,猪⾁应势分开,再撒⼊⼀⼤把芝⿇拌匀,即可上菜。

顺德饮食文化与传承

顺德饮食文化与传承

顺德饮食文化与传承作者:陆维中来源:《神州·中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顺德是我国粤菜的重要起源地,以广府为中心的它起源于秦汉时期,在当时顺德饮食就是最有名的岭南美食,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顺德饮食文化已然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成为了我国饮食文化建设中一副绚丽的美景。

现如今,顺德饮食也在积极把握人们的口味发展同时,充分注重起消费者的需求与食品营养之间的结构组合,保证了餐饮业与旅游活动的完整融合,积极开拓新时代背景下的饮食文化建设,为传统顺德美食的发展与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顺德饮食;饮食文化;文化传承饮食的文化是经过人们长期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食物在产生及消耗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物质、制度及精神总和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德,一个地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府粤菜发源地,早在2014年的时候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了世界美食名都的称号。

顺德的美食文化悠久其长远,种类丰富,独树一帜,是岭南美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因此也被称为“凤城美食”。

而在新时代饮食背景的影响下,如何将顺德美食文化进一步传承及发展是现阶段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必须要对顺德的美食经济发展做到进一步的促进与创新,争取为我国独特的美食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顺德美食文化的主要特点顺德美食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在唐宋阶段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体现,而其成型于明代,最为兴盛的时期在清朝,民国初年很多革命人士都对其有着非常独特的热爱。

首先顺德美食讲究食求本位,清新鲜美。

我国的八大菜系在原料的选择上基本都类似,而菜系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味道与口感的差别。

顺德菜系以清新可口,注重食材原料的天然味道著名,讲究原汁原味,清淡且鲜美,也正是这种食求本味的特点使顺德美食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属于美食界的一朵翘楚。

比如以顺德美食中最为出名的“羊额狗仔鸭”为例,传统的做法所用的是一年期鸭子,不老不嫩,经处理后,先用姜、陈皮等配料稍微煎炸一下,逼出香味。

顺德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

顺德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

顺德饮食文化得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一、顺德概况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得中部,正北方就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东连番禺市,北接南海市,西邻新会市,南界中山市。

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

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20分之间,总面积806。

15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有旅外华侨与港澳同胞40多万人、顺德市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得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得小山丘。

顺德四周岭环列,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得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得顺峰山(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

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

顺德水系受洪水与潮汐影响很大,每年4至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得水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适宜农作物生长。

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基塘: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与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

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得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得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与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与东南部分布较多,就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

山脚与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顺德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年平均气温为21.9度C;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3、1度C;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

顺德- 岭南美食的发源地

顺德- 岭南美食的发源地

顺德- 岭南美食的发源地————————————————————————————————作者:————————————————————————————————日期:顺德: 岭南美食的发源地-历史论文顺德: 岭南美食的发源地文|福贵岭南饮食文化,一直在文化交融中发展,明清以来,更是在中西饮食文化的大交融中跨入鼎盛期。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道出了全国著名地方菜之一的粤菜与佛山顺德的关系。

证明了顺德人在饮食方面确实有独到的一手,据说港、澳及广东的名厨十之八九来自顺德。

顺德厨师在广东乃至全国、东南亚,都是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粤菜中的名典精粹多选用山珍海味做原料,而顺德菜恰恰相反,粗料细做才是其精髓所在。

顺德饮食起源于秦汉,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代,兴盛于清朝中期,鼎盛于民国初年,融合了南海、番禺、中山等地之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顺德饮食兼收并蓄,渐行渐丰,在中国乃至世界饮食文化上有了越来越响亮的名字。

遍地美食,名厨辈出作为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岭南美食文化节”自2007 年开始,已经在顺德举办了九届。

顺德的饮食文化久负盛名,不但名厨辈出,即使一些特色小吃也都能追述出上百年的历史。

最负盛名的当属发源于顺德伦教镇的伦教糕,有竹枝词单咏此物:“玉洁冰清品自高,甜酸爽韧领风骚。

仙泉淘得琼浆白,蒸出岭南第一糕。

”自清代咸丰年间开创至今的伦教糕已有160 多年历史。

早在清末民初,伦教糕已成为广州“小蓬莱”的镇店名点,鲁迅先生更是把它写进杂文《弄堂生意古今谈》中。

1997 年,伦教糕获首批“中华名小吃”称号,传至上海、台湾、港澳和东南亚,“金牌伦教糕”成了澳门海港大酒店的“主打”美点。

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伦教糕始创老店所在的华丰大石桥早已不复存在,梁姓糕点房成了商业街——新丰路,只有公园里的古木棉树仍在见证着伦教糕的沧桑。

顺德大良风味独特的蹦砂,相传创制于乾隆五十三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据说“蹦砂”由大良东门成记首创,是一种油炸面食,有四片小翼,形似赤橙色蝴蝶(本地人称小蝴蝶为“蹦砂”)而得名。

顺德美食文案短句

顺德美食文案短句

顺德美食文案短句目录:1.顺德美食的历史渊源2.顺德特色小吃介绍3.顺德糖水文化4.顺德海鲜大餐5.顺德老字号餐厅推荐6.顺德美食的制作工艺7.顺德传统饭店的氛围1.顺德美食的历史渊源顺德美食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顺德地处岭南,自古以来四季如春,养育出了丰富的农产品和海鲜资源,为顺德美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顺德特色小吃介绍顺德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于世。

比如,顺德的牛肠粉,细滑可口,搭配鲜嫩的牛肉、酱料和香料,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还有肠粉、腐竹卷、虾饺等小吃,每一道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

3.顺德糖水文化顺德的糖水文化深受人们喜爱。

糖水以其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而受到顺德人的喜爱。

糖水的种类繁多,包括红豆沙、绿豆沙、花旗参糖水等,无论是冬天的暖身还是夏天的解暑,都能品尝到最好的糖水。

4.顺德海鲜大餐顺德靠近珠江口,拥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因此顺德的海鲜大餐备受人们推崇。

新鲜的海鲜经过精心烹饪,保持了原汁原味,给人们带来独特的美味享受。

龙虾、深海鱼类、鲍鱼等都是顺德海鲜大餐的必选菜肴。

5.顺德老字号餐厅推荐顺德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餐厅,通过世代传承的秘方和独特的烹饪技巧,为人们带来了口味独特的美食。

比如,顺德的猪肚糯米鸡、松饼、酸辣粉,都是当地老字号餐厅的必点菜肴,值得品尝。

6.顺德美食的制作工艺顺德美食的制作工艺精细考究,每一道菜肴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和烹煮。

无论是小吃还是大菜,都注重原料的新鲜度和制作的精细程度,使得顺德美食独具魅力。

7.顺德传统饭店的氛围顺德的传统饭店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氛围,不仅让人们品尝到正宗的顺德美食,还能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在这些饭店里,人们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传统的艺术表演,体验着浓厚的顺德风情。

顺德美食地图

顺德美食地图

顺德美食地图——佛山美食地图之顺德篇简介: 顺德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历史上大批中原人越过南岭,来到广东,来到顺德。

中原饮食文化同当地丰富农渔物产的结合,成为粤菜文化和顺德饮食文化的起源;唐宋至明清时期,顺德逐渐发展为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

发达的经济,大大促进了顺德饮食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得心斋酝扎猪蹄、炒牛奶、双皮奶、九江煎堆、大良崩砂等一大批传统名点与菜式。

尤其是顺德顺德地区地处珠三角水网平原,造就了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盛产淡水塘鱼、禽畜和蔬果,蚕丝业,蔗糖业的发达使当地人民生活殷实富足,劳动人民在农闲之时,比较注重饮食烹调并互相揣摩,美食之风十分盛行,厨艺水平不断提高。

很多达官贵人均到顺德(顺德)聘请掌厨的名家巧手,顺德就成为粤菜的主要发源地。

至20世纪的20—40年代,顺德饮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涌现出众多的名楼名店,如得心斋、三品楼、英聚、天海等。

有不少顺德名厨还将酒楼开到了广州和香港等地。

其中较著名的有广州的大同酒家、七妙斋、陶陶居,香港的敦煌酒楼等。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的美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发展。

顺德饮食行业不断吸取我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广泛借鉴西方美食之所长,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创新餐饮原料、创新制作方法,创造出清香鸡、中华鲟龙宴、水鱼炖翅、清蒸苏眉头腩、金榜牛奶炒龙虾球、金丝芋茸酥、蜂巢角等一大批新菜式、新美点。

各类酒楼食肆更是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其中,顺峰山庄、勒流东海海鲜酒家、顺德龙的酒楼、凤城酒店被授予中国餐饮最高政府奖——“中华餐饮名店”。

在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凤城是顺德大良之别称)的美誉。

顺德厨师数量多、精英多、大师多。

据不完全统计,顺德市目前登记在册的厨点师就有800多人(末含散落在社会上和市外工作的顺德籍厨、点师),其中一些是特级以上厨、点师。

近一个世纪以来,顺德涌现了众多的著名厨师:上世纪20—30年代有谭杰南,他在广州开设的陶陶居、七妙斋和大同酒家至今仍享有盛名;30—50年代有崔强、黎和、王瑞、陆贞,被誉为广东饮食业的四大天王;50—60年代有罗坤、潘同。

广东顺德简介风景美食文艺介绍 (很全)!!

广东顺德简介风景美食文艺介绍 (很全)!!

公园占地面积8209亩,包括太平山、神步山、桂畔湖、 青云湖等区域。公园的建设突出以“山色水韵”为主题, 充分考虑了顺峰山真山真水的特点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巧妙利用自然空间布局以及旧寨塔、青云塔等历史古迹, 依据山势地貌形成了“青山、碧水、一寺、两湖、两塔” 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格局。以两湖(青云湖区、桂畔湖区)、 两塔(青云塔、旧寨塔)为主要旅游轴线,巧设独特景点, 构成“桂海芳丛”、“汀芷园”、“步云迳”、“雅正园” 等景区共24 个。
双皮之奶也。正宗双皮奶的做法 非常考究,把适量牛奶放进食具 中炖滚后倒进小碗内,待冷却凝 固成奶皮,然后轻手倒出牛奶, 让奶皮留在碗底。另将鲜奶加白 糖搅匀后用罗斗滤去杂物,把调 好奶蛋白的鲜奶倒入,用小碟子 盖好,以防蒸汽滴落面上影响质 量,隔水炖15分钟即成。结出二 层皮,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 香滑润口。据说,常吃双皮奶可 以清润养颜,无疑是女士们的好 选择。
顺德,全国首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县级区,餐饮行业的收 入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很大分量。继去年成功举办十六 届“中国厨师 节”之后,2007年10月,顺德举办第二届 “顺德岭南美食文化节”。届时,围绕“厨出凤城美味顺 德———真味传承六百年”这一主题,一系列精彩内容将 揭开面纱。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世界第一鱼饼王”, 据称,该项目将申请吉尼斯纪录。据主办单位介绍,此次 活动将走“美食与文化相结合”之路,让市民“有得吃、 有得玩、有得看”,充分体验顺德美食的精到之处。
到清乾隆年间,黄氏家道中落,上述 建筑日渐荒废,故园废址为进士龙应时 购得,黄氏仅留黄士俊祖上黄兰圃公祠 前座。
“双皮奶”是顺德小吃
中最为有名的。据说,顺 德双皮奶始创于清朝末期, 是当地一位农民在清晨烹 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 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无 意中调出民间美食“双皮 奶”,流传至今。

关于顺德的家乡知识

关于顺德的家乡知识

关于顺德的家乡知识
顺德区是广东省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是佛山市与广州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顺德毗邻广州、中山、江门三市,南近港澳;面积806平方千米,下辖4个街道、6个镇,205个村(社区)。

顺德自古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教鼎盛。

顺德是粤曲、粤剧的发源地之一,有“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厨师之乡”的美誉。

顺德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

此外,顺德还孕育了清代诗书画三绝的黎简和画坛怪杰苏仁山,以及李小龙、李兆基、郑裕彤、罗定邦、伍宜孙、梁銶琚、陈冯富珍等杰出人物。

顺德的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和活动。

顺德的乡间曲艺社(俗称“私伙局”)名闻遐迩,其中尤以均安、容桂、大良为盛。

顺德是粤剧粤曲之乡,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此外,顺德的龙舟竞渡也很有名,龙舟分“游龙”和“赛龙”两种,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顺德还是武术之乡,民间武术历史悠久,出过武状元和武探花。

舞龙、舞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逢年过节常见的一种文娱活动。

总的来说,顺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艺术和文化活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顺德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参加当地的旅游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德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
一、顺德概况
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东连番禺市,北接南海市,西邻新会市,南界中山市。

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

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20分之间,总面积806.15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有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40多万人。

顺德市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

顺德四周岭环列,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 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

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

多数河流河床较深,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

顺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响很大,每年4至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的水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适宜农作物生长。

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基塘: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

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和东南部分布较多,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

山脚和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顺德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

年平均气温为21.9度C;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3.1度C;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7 度C。

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多达1649毫米,年平均湿度为81%。

2至3月份多低温阴雨天气,7至9月份为台风活动季节,台风期间有时发生强台风,对农作物造成较大损害。

二、历史上的顺德饮食文化
顺德饮食起源于秦汉,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代,兴盛于清朝中期,鼎盛于民国初年,辉煌于当今。

顺德建制于明景泰三年,历史只有五百五十多年,但这片古老的土地自秦代就开始活跃着南越先民。

有学者认为,顺德菜是构成广州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与广州菜大致相同,即渊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汉越融合”,发展于明清之时。

秦汉时顺德先民已擅长于渔业农耕,形成了“杂食”、食生和嗜食海鲜的风俗。

受中原文化影响,顺德饮食更丰富多彩,已懂得用蔗糖调味,这是广东饮食崇尚清淡鲜美的起源之一。

泛杂的饮食习惯磨砺出顺德不拘物料、天生天养的饮食文化源头和务实开放、兼容博取、积极乐观、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色。

唐代,顺德人已过上“天天鱼做菜,隔日鱼煲汤”的滋润生活,并练就烹鱼吃虾的精湛技艺,煮、炙、炸、蒸、炒、烧、煎、炖、拌等多种烹饪技法已大行其道,烹蟹、烹蚝等方法流传至今。

宋代,“罗汉斋”等西菜传至珠江三角洲地区。

明代,顺德成为珠江三角洲重要商品性农业区,大良、陈村等成为广州附近充满经济实力的城镇,讲究饮食之风逐渐盛行。

牛乳饼、伦教糕、龙江煎堆等精制风味小吃相继问世。

清代,随着民族工业和商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顺德饮食文化更上一层楼。

一方面,顺德人以奇特的“南烹”独树一帜,顺德众多圩镇纷纷推出地方名菜名点或名酒,令外地来客停箸称奇。

民国初年,顺德美食更是精彩纷呈,“大良野鸡卷”、“顶骨大鳝”、“大内田鸡”、“烧笋尾”、“酿鲮鱼”、“双皮奶”等纷纷涌现,并传至穗、港、澳等地,深受食客欢迎,并成为粤菜经典。

改革开放后,顺德美食文化更迎来了黄金时代。

顺德人与时俱进,推出了“一品海参”、“秘制网鲍”、“肘子鸡炖勾翅”、“水鱼炖翅”、“牛奶炒龙虾球”等精美高档的菜肴,使顺德菜逐渐登上粤菜顶峰,引领新世纪的饮食潮流。

从历史源流的回溯,我们可以看出顺德饮食其实是岭南美食,尤其是以广府为中心的粤菜重要发源地,而且一直对广东饮食文化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直到今天,粤菜仍然闪动着顺德大厨们活跃的身影和智慧的火花。

三、现代顺德饮食文化
顺德饮食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具有极其浓厚的岭南特色,是中华饮食文化园中一朵奇葩。

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人
们对饮食文化的追求已从温饱型向质量型、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变化,越来越注重遵循健康、营养、科学兼而有之的饮食理念下的色、香、味俱全的饮食结构。

顺德饮食文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

第一、突出传统特色,打造经典名菜
顺德菜有着鲜明的个性,经过历史的洗礼而经久不衰,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经典菜肴,体现了顺德的人文特色和精神风貌。

顺德饮食经过百年历史的洗礼而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可以打造顺德精品菜,挖掘、整理、升华、弘扬顺德饮食文化,发挥顺德饮食文化的独特优势。

第二、改善饮食结构,创新饮食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结构的要求和营养搭配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崇尚低盐、低糖、低热量、低脂肪的科学饮食观。

在膳食结构上,应提倡多样食物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平衡,重点发展食疗品种,推出食疗菜系。

第三、利用新原料,创新饮食品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卫生、健康、安全、科学的食品。

饮食文化的品种创新要迎合消费者的这一追求趋势。

创新食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一是保健食品,即预防肥胖以及胆固醇升高、保持人体生态平衡的食品;二是绿色食品,即安全、无害、无污染的食品;三是营养食品,即能补充人体所缺乏的各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体力和开发智力的产品。

第四、开发名优小吃,凸显地方特色
顺德小吃品种繁多,双皮奶、南乳花生、大良蹦砂、金榜牛乳、龙江煎堆、伦教糕[2]等远近闻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发掘开发名优小吃对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有很大好处,顺德饮食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发名优小吃,凸显地方特色。

第五、创新饮食艺术,开拓饮食文化新境界
烹饪本身具有艺术性,顺德菜具有形式美的特点,要注重文化因素的挖掘与开发,研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将食品视为艺术品,将绘画、雕塑、乐舞乃至诗词等艺术作品的创作、创新精神运用到饮食制作过程中,创作出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名馔佳肴,实现从技术到艺术质的飞跃。

顺德饮食应把握发展趋势,注重自身需求与食品营养结构的结合,注重环境与饮食目的的结合,注重餐饮与休闲活动的结合,积极开拓休闲时代的饮食文化。

第六、医食同源,食医合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医食相互补益,相得益彰,历久弥深。

顺德饮食文化很好地保留了这一特点,根据顺德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菜式讲究合时,夏秋菜式以消暑祛热为主,冬春菜式则以营养滋补为主,注重食疗和养生,在日常饮食起居中注重身心的健康。

顺德美食更加注重新鲜,顺德“地处炎方”,气候酷热,食品保鲜殊为不易。

顺德厨师们知难而进,保持食物新鲜并追求美食的鲜味,就成了他们的重要功课。

在顺德厨师的烹饪技法中,“煎”、“炸”的食品只可偶一为之,因为顺德人坚信这些食品会导致“上火”,从而引发阴阳失调和许多疾病。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许多食材中天然的维生素和重要营养成份,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系列化学反应,从而破坏食材的营养结构,导致了饮食的不健康。

顺德菜能够与其它菜系区别出来的最大特征,就是当今中餐追求的“养”——健康和营养。

如川菜以麻辣味见长,而扬州菜以刀工征服食客,中餐中以追求健康和营养为首要特色的,莫过于顺德菜。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烹饪工艺技术之精湛,堪称世界典范。

顺德饮食文化要争取站在人们饮食生活变化的潮头,研究适应新时代的饮食理念、饮食方式和饮食艺术,引导人们树立适应时代的、科学的和具有顺德特色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艺术,开辟顺德饮食文化的新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