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10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数的概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计算其它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 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在其中又复习到了以前学习

的估算, 然后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加

法计算, 所以我提出“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加法就是要把数与数之间合起来, 在后来的操作活动中起到

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一道计算题会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 所以我请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结果, 学生提出可以摆小棒,拨计数器, 然后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来操作, 由于头脑中已有加法的概念,

所以学生无论是选择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 都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

操作, 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也对本节课的竖式的计算方法

埋下了伏笔。

二是尊重学生的想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贯彻课程标准,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 提倡算法多样化. 在学习用竖式计算时, 由于本节课是不进位, 所以可以从高

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板书的竖式, 自主探索“为什么要竖着列? ”体会到列竖式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而得出计算方法把握住了重点, 解决了难点。

在本节课的卡片练习中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 如: “火眼金睛辨对错”,卡片练习, 以及书上的练习“找尾巴”,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 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新授10分钟结束,剩余30分钟就进行各项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和强化中,学生的计算终于有了较高的正确率。而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比较前后教学的差异,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节课就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

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20以内进位加法 -----《9加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交流算法,理解9加几的一些口算方法,逐步理解 并认识“凑十法”及口算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口算9加几的得数;知道得 数的单位名称。 2、使学生经历运用已有认识和经验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从具体操作中抽象 方法的思维过程,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感受运用已有认识、经验获得新 方法的思维活动,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初步培养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交流和认识新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感受,发展主动 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感悟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应用 性。 【教学重点】 9加几的“凑十”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筷子 一、导入 1、《数九歌》 冬天到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九。 今天啊老师带你们去九的世界,看一看九的世界有多少有趣的奥秘吧。(一边打节奏一边数九) 2、课前铺垫 师:不过在探索9的奥秘之前老师要带领你们去闯关,你们有信心吗只有一关一关地闯过去,我们才能到达九的世界。 生:“有” 师:好的。我们出发吧 打开投影 第一关:分成第二关:10加几第三关:连加(师:你们从这一关的题目里发现了什么式子有什么异同,举手发言。师:先说说这三道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们真厉害。我们闯关成功了。开心吗

二、新授内容 师: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课时内容,通过我们刚才的闯关,我知道你们一定能够把今天的内容学得很好。 1、揭示课题:9加几 2、情境创设 小猴子特别喜欢吃桃子,于是猴妈妈买了了一些桃子,我们来看猴妈妈是怎样放桃子的,一共买了多少个桃子呢 (打开投影) 问:猴妈妈是怎样放桃子的一共有几个 生:。。。。 问:那我们要怎么算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个呢 好的,你们自己算一算。有什么方法,跟大家讨论讨论。 板书:1.一个一个地数 2.接着数 师: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你们来看看老师是怎样算这些桃子的个数的。(看投影) 老师先把1个桃子放进盒子,然后呢 (这一段主要看投影) 你们知道这叫什么方法吗对了。“凑十法” 我们来念一段凑十法的口诀,一起拍手说一说背一背。 3、课上教授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和算试。 提问:怎样能很快知道结果是多少朵互相说说看。 学生说想法,再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 交流完成情况,看怎样圈的,为什么从右边圈1朵。 把7分成几和几,为什么这样分,把9凑成10。 三、巩固拓展。 1、想想做做 (1)出示图,让学生明确:原来左边9个方块,右边6个。 提问:算一共多少个方块,怎样列式。追问:小猴为什么搬一块到左边,它用 的是什么方法在书上填一填算出得数 让学生看式子说算法: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加5得15 出示图让学生明确:盒里有9把牙刷,盒外有5把,算一共几把。 列出算式。 (2)先圈出10根,再计算 (3)先看看每组算式有什么联系,再自己算出得数。比较:第一组两题得数为什么会相同呢9加2怎样算方便。第二组呢 (4)看投影,一个一个加过去。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一: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计算时又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的笔算是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本单元分三小节完成,第一节,学习9加几,这一小节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凑十法,第二节,学习8、7、6加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凑十法,同时要求学生在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几种方法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第三小节,学习5、4、3、2加几,这一小节是完全脱离实物,让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进一步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算法,也为今后学习加法的交换律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能根据具体的题选择合适的凑十法,在口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另外一个算式来口算的方法。本单元的解决问题与以往的解决问题相比,有两个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在得数后面写出单位名称,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极个别学生对于给小数凑十的方法似乎有点儿排斥.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二: 每当被问起最喜欢上什么课时,很多孩子都会回答我:体育课!所以我常常羡慕起体育老师:让孩子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想必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体育课场地大,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2、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而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3、有例如:毽子、短绳、跑步、做操等多种项目供孩子自由选择。4、通过竞赛等形式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及时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细看来,除了第一条无法毗及外,其余3条均是数学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参与性,选择性,合作性这几方面花了心思进行设计,同时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kitty猫为情境主线,在民主,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孩子因此感受到了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的乐趣。 参与性:上课的开始我首先提出质疑:8+5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用学具分别表示8和5,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补充,使他们体验了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 选择性: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合作性:合作如何有价值有成效?合作了是否还需要独立思考?我个人认为:合作是在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独立完成有困难或依*个人力量能够完成但效率远低于集体完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获益斐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小组分工明确,有的小组合作意识不强,所以两极分化明显,这样的差距也使学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在已经熟练的知道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算几十加几十,得数再加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是先算几加几,也就是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加几后得数再加整十数;在这个基础上把新知识转化成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1、难易结合,突出重点。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因此我以复习,通过选用有针对性的口答计算的方式进行导入,第1题中的口算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2、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我通过学生自己摆小棒操作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得到答案,并在小组中的交流谈论,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笔算的注意点。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

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认真反思: 1、这节课上完,也许很多老师和我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这节课究竟在哪里使用学具比较恰当呢?怎样让学生产生使用学具的需要呢?我个人觉得,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先摆一摆学具再列式计算,应该允许学生直接列式计算。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这样算的道理,要求学生解释算理,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能不能想办法让自己说清楚你的算法呢?”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而且学具的使用也能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教材呈现出的方法走过场。 2、有小部分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跟不进位的加法相混淆,造成在做不进位加法时也进位了。例如在做53+4时得数写成67了。这种情况需要在下一节练习课上多用几组进位加和不进加的题目进行对比练习,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案例及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案例及教学反思 文昌阁小学滕建华 教学案例: 学习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过程,并能正确地加以口算。 2、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口算方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二、出示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前段时间,同学们为云南灾区捐了一些水,现在他们已经收到了,你们看,他们正准备发给大家呢! 2、课件出示场景图 师:你们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先看一看再和同桌说一说。 3、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4、要求没人够吗?必须知道什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怎样想?怎样列式? 5、具体解决有多少矿泉水的问题。 四、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出示24+9,说说计算的过程算法,有困难的可借助小棒。 (2)学生汇报,交流24+9各自的计算方法。 ①从24开始,一个一个地往后数9个,就能算出24+9=33。 ②从24里面拿一个给9,9就成了10,23+10=33。 ③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 ④4+9=13,20+13=33。 2、归纳24+9的算法。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最方便? 五、后教 1、理解算理。 (1)直观演示,说明算理。 一起演示:24根小棒加上9根小棒,先把4根和9根合起来是13根,再把20根和13根合起来是33根。我们把刚才的操作过程写下来。(板书)

20以内不进位加法

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一)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十位不变,个位相加 姓名:班级:家长批改并签字: 15+3= 10+7= 10+7= 10+8= 0+18= 5+10= 10+9= 2+17= 1+17= 0+14= 18+0= 5+11= 0+13= 7+11= 16+1= 11+8= 16+3= 2+13= 0+18= 16+2= 1+13= 16+0= 1+18= 1+13= 3+14= 15+2= 7+10= 16+0= 12+3= 18+1= 7+11= 1+18= 2+16= 19+0= 2+16= 13+0= 14+4= 7+10= 12+0= 1+17= 13+3= 2+16= 4+10= 12+1= 10+8= 12+4= 11+0= 10+5= 1+13= 4+14= 19+0=

1+16= 1+11= 2+13=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十位不变,个位相加姓名:班级:家长批改并签字: 2+17= 13+6= 4+14= 14+5= 3+16= 18+1= 1+13= 1+14= 10+2= 16+0= 16+2= 15+3= 3+14= 5+10= 16+1= 16+0= 3+15= 2+17= 7+11= 16+0= 18+0= 19+0= 16+1= 14+3= 14+4= 16+3= 18+0= 1+17= 13+5= 16+2= 4+10= 0+12= 1+13= 12+4= 2+14= 7+10= 1+13= 3+10= 12+3= 0+19= 4+14= 1+18= 1+16= 2+17= 2+16=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苏教版

十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转化思想。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的过程,在头脑里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在教学时,让学生多次口述凑十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8、7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对用“凑十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让学生说你想怎么计算时,多数学生都是拆7凑8,看来学生能运用原来的知识顺利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之后让学生口述凑十的过程,发现有些学生搞不清楚到底要拆哪个数,凑哪个数。之后就用统一“拆小凑大”的方法,再训练口述凑十的过程,可能训练的还是不够多,学生在做练习时错误率还蛮高的,还得加强凑十法的口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6、5、4、3、2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8、7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位计算。本节课的计算实际上有两种思路,其中6+5,6+6是新学的算式,可以用前面所学的“凑十法”迁移过来计算,其他的题目都是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只要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转化为学过的算式,而这种转化的方法在7+9时已经学过。所以本节课完全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尝试计算。总得来说大多学生掌握的较好,但还有少数人不够熟练,因此回家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所有的加法都已经学完,学生要熟记一些算式,在做题目时才能做到既快又准确。

20以内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姓名: 15+3= 5+10= 2+17= 18+0= 16+1= 16+3= 16+2= 1+13= 7+10= 12+3= 1+18= 2+16= 7+10= 13+3= 12+1= 11+0= 4+14= 0+17= 2+13= 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一)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班级: 10+7= 0+18= 1+17= 5+11= 7+11= 2+13= 1+13= 1+18= 15+2= 18+1= 2+16= 13+0= 12+0= 2+16= 10+8= 10+5= 19+0= 14+3= 1+11= :十位不变,个位相加 家长批改并签字: 10+7= 10+8= 10+9= 0+14= 0+13= 11+8= 0+18= 16+0= 3+14= 16+0= 7+11= 19+0= 14+4= 1+17= 4+10= 12+4= 1+13= 0+19= 1+16=

两位数加一位数姓名: 2+17= 18+1= 1+14= 16+2= 16+1= 3+15= 16+0= 14+3= 18+0= 13+5= 0+12= 2+14= 3+10= 4+14= 2+17= 4+13= 15+0= 14+2= 0+16= 20以内不进位加法(二)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班级: 13+6= 3+16= 10+2= 15+3= 5+10= 2+17= 18+0= 16+1= 16+3= 16+2= 1+13= 7+10= 12+3= 1+18= 2+16= 7+10= 13+3= 18+0= 6+11= 十位不变,个位相加 家长批改并签字: 4+14= 14+5= 1+13= 16+0= 3+14= 16+0= 7+11= 19+0= 14+4= 1+17= 4+10= 12+4= 1+13= 0+19= 1+16= 2+17= 18+1= 1+14= 16+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 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比较前后教学的差异,我认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节课就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0以内进位加法100题

6+7= 8+6= 5+8= 7+9= 6+5= 4+9= 7+5= 3+8= 2+9= 9+9= 7+7= 6+9= 8+9= 7+6= 5+8= 6+6= 5+9= 3+8= 8+4= 7+4= 8+7= 9+6= 4+7= 6+8= 9+3= 4+8= 9+2= 8+5= 7+7= 9+9= 8+3= 7+5= 4+9= 6+8= 9+5= 7+6= 9+3= 5+9= 8+6= 6+7= 6+5= 4+8= 7+6= 8+5= 2+9= 8+3= 7+4= 8+5= 9+9= 6+7= 5+6= 4+9= 5+6= 6+9= 4+9= 7+5= 4+8= 6+5= 7+9= 9+4= 8+6= 3+9= 2+9= 2+8= 7+6= 4+9= 4+8= 3+7= 6+7= 8+9= 4+9= 7+9= 8+8= 9+9= 8+7= 5+8= 7+6= 4+8= 8+7= 9+7= 8+6= 5+7= 8+5= 7+9= 7+8= 4+8= 2+9= 3+8= 7+6= 7+8= 5+9= 4+7= 7+5= 8+6= 5+6= 8+5= 7+6= 9+4= 3+9= 6+6=

5+6= 8+5= 7+5= 8+6= 5+9= 7+6= 4+9= 8+5= 6+9= 7+5= 4+8= 7+7= 6+8= 5+9= 5+6= 7+8= 4+9= 7+8= 7+4= 4+9= 8+6= 7+8= 7+4= 8+8= 7+6= 4+9= 7+6= 9+8= 7+6= 4+9= 8+5= 4+8= 7+6= 4+8= 7+4= 4+8= 7+6= 4+9= 7+5= 8+8 = 8+4= 7+5= 4+7= 3+8= 2+9= 8+4= 9+5= 9+2= 7+8= 8+4= 7+6= 7+5= 4+8= 7+5= 5+8= 2+9= 8+6= 7+6= 4+8= 7+6= 4+8= 7+6= 7+8= 9+5= 4+8= 4+7= 9+6= 8+7= 7+6= 7+9= 5+9= 4+8= 3+9= 7+6= 4+9= 7+5= 7+8= 7+7= 9+9= 7+4= 4+8= 7+6= 7+4= 8+7= 9+9= 8+5= 5+7= 4+9= 7+9= 7+5= 7+8= 7+9= 6+7= 6+8= 9+8= 9+5= 3+8= 7+6= 8+8= 7+6=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口算题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口算题 1) 2+11= 2) 16+1= 3) 19+0= 4) 2+18= 5) 1+17= 6) 13+3= 7) 3+15= 8) 3+11= 9) 11+9= 10) 1+10= 11) 0+11= 12) 16+0= 13) 0+12= 14) 0+19= 15) 1+13= 16) 1+14= 17) 14+0= 18) 12+8= 19) 2+16= 20) 14+0= 21) 2+13= 22) 17+0= 23) 10+3= 24) 18+2= 25) 0+14= 26) 15+3= 27) 13+6= 28) 10+1= 29) 18+1= 30) 11+2= 31) 0+10= 32) 1+18= 33) 9+11= 34) 12+0= 35) 3+14= 36) 1+17= 37) 15+3= 38) 9+11= 39) 3+17= 40) 1+11= 41) 13+7= 42) 7+13= 43) 1+12= 44) 1+14= 45) 11+9= 46) 12+0= 47) 13+2= 48) 10+0= 49) 3+13= 50) 2+14= 51) 1+18= 52) 16+2= 53) 11+2= 54) 3+10= 55) 17+2= 56) 10+4= 57) 13+1= 58) 8+12= 59) 17+3= 60) 0+17= 61) 2+16= 62) 12+8= 63) 17+0= 64) 19+1= 65) 12+7= 66) 14+2= 67) 15+1= 68) 0+15= 69) 13+1= 70) 12+1= 71) 1+15= 72) 10+1= 73) 4+10= 74) 0+19= 75) 14+2= 76) 15+0= 77) 2+11= 78) 16+1= 79) 19+0= 80) 2+18= 81) 12+7= 82) 5+11= 83) 7+13= 84) 8+12= 85) 15+4= 86) 16+3= 87) 2+15= 88) 11+0= 89) 13+3= 90) 5+13= 91) 7+11= 92) 14+3= 93) 0+16= 94) 9+10= 95) 11+1= 96) 6+14= 97) 7+12= 98) 10+2= 99) 12+6= 100) 16+0=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四班田涛 学习完了进位加,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别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进位写几进几的方法,需要课下在进一步的辅导。

20以内的进位加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一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例1,完成第89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1.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我会做,我最棒: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运动会,出发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①数的组成: a .2可以分成1和几? b.4可以分成1和几? c. 6可以分成1和几? d.8可以分成1和几? e.9可以分成1和几? ②计算练习(分组呈现) 想一想:9+()=10 算一算:9+1+1=() 9+1+6=() 9+1+7=() 现在我就带小朋友们去参观运动会,请跟我来!(出示第88页主题图),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你看到了什么?能用什么数字表示呢?(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认知这幅图,数出图上各运动项目的参加人数) 二我会学,齐合作: 师: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饮料,小红看了看,对其他同学问道:"一共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数数法.(1,2,3,4,5......12,13,一共有13盒) 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师:要算一共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三我展示,我快乐: (2)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教师边引导学生操作边提问:盒子里有9盒,再加上几盒就是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 4等于多少? ②学生交流计算9+4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9+4=1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最新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口算练习题

一年级10以上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口算练习题(3) 姓名时间做对(200题) 10+1= 14+5= 18-7= 10+2= 10+6= 16-6= 10+9= 10+3= 11+2= 19-5= 11+4= 15-3= 11+5= 18-5= 11+7= 11+8= 11+9= 12+3= 18-8= 12+4= 13-2= 12+5= 13+1= 18-4= 10+7= 18-3= 10+5= 14-4= 15-2= 14+1= 14+3= 17-5= 14+6= 15+1= 15+4= 12+6= 14-2= 16+1= 11+3= 16+4= 18+1= 19+1= 3+14= 19-1= 11+1= 19-6= 11+3= 18-2= 13+3= 17-2= 17-7= 13+6= 12+7= 17-4= 13+3= 13+5= 12-2= 10+8= 15+2= 20-0= 16+2= 17+1= 20+0= 19-2= 11+6= 18-6= 10+6= 16-1= 1 16-5= 19-8= 13-3= 14+2= 18+2= 15+3= 14-3= 17-0= 17+2= 12+1= 19-3= 19-9= 17-1= 17-3= 12+3= 12+8= 19-7= 13+4= 13+7= 16-4= 17-6= 19-0= 15+5= 16+3= 10+4= 19-4= 18-1= 11+4= 14+1= 16-2= 13+2= 17+3= 12+8= 13+4= 15-4= 13+2= 16-3= 13+1= 15-1= 14+2= 12+5= 18-0= 13+5= 13-1= 15-5= 14-1= 10+5= 12-1= 11-1= 16-0= 13-3= 18-3= 18+2= 17-6= 14+6= 15+1= 15+2= 15+3= 19-0= 18-8= 12+4= 16-5= 17-1= 10+6= 17-3= 14+1= 12-2= 17-5= 10+8= 3+14= 19-1= 16+3= 11+3= 17+3= 18+1= 12-2= 14+2= 10+8= 10+1= 10+6= 16-6= 20-0= 14-3= 16+2= 17-0= 19-9= 18-1= 15+4= 11+4= 14+2= 20+0= 19-2= 16+4= 19+1= 16-4= 14+5= 10+9= 15+5= 11+1= 11+3= 2 11+9= 12+5= 13+3= 17-7= 16-4= 12+1= 19-3= 17+1= 15-2= 14+3= 18-7= 10+3= 14-2= 19-6= 18-2= 12+3= 12+7= 17-2= 14+3= 10+4= 19-4= 17+2= 14+1= 17-5= 10+2= 12+6= 16+1= 11+6= 18-6= 13-2= 14+1= 15-2= 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4) 姓名时间做对 6+8= 9+2= 7+4= 5+5= 4+9= 10+6= 9+5= 10+4= 6+10= 8+5= 14-6= 7+2= 6+5= 6+8= 9+6= 8+5= 3+6= 8+5= 7+9= 5+7= 6+8= 6+5= 5+3= 13-6= 17-9= 12-9= 16-4= 12-8= 15-7= 15+5= 8+6= 7+5= 17+1 = 9+2= 15-9= 9+4= 4+7= 4+9= 2+7= 18-9= 13-6= 12+8= 7+9= 17-8= 10-4 = 16-8= 14-10 = 14-4= 8+4= 14-8= 7+8= 5+9= 5+7= 6+4= 11-7= 14-5 = 11-9= 16-7= 18-1= 14+6 = 14-7 = 8+8= 11+9 = 16+3= 7+5= 12-7= 7+7= 3 9+4= 7+7= 7+4= 6+9= 4+8= 2+17= 17-8= 12+8 = 14-9= 11-6= 5+8= 6+6= 11-6= 6+5= 7+8= 8+4= 3+6= ()+5=12 18-()=9 5+()=14 11-()=5 17-()=10 1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 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新授10分钟结束,剩余30分钟就进行各项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和强化中,的计算终于有了较高的正确率。而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比较前后教学的差异,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过程 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

15. 20以内进位加法(二)

15 20以内进位加法(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进位加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渗透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会计算三个数的加法算式。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2、会计算三个数的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 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复习) 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让学生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口算并说出思考过程。 9+1= 9+5= 9+2= 9+7= 8+6= 6+5= 7+4= 9+8= 8+5= 9+4= 实用文档

师:哇,看来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大家都掌握了,真厉害!今天我们继续用“凑十法”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二) 二、课程展开 (一)一共有多少 展开PPT图片 师:大家看图中是什么东西?好多七星瓢虫啊,数一数,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学生数一数,说出答案。 师:左边有5只,右边有7只,那么图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呢? 生:我用数数的方法,数出有12只。 师:你真是个爱数数的孩子。除了数数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学过列算式来计算,求一共有多少只瓢虫,用什么法计算? 生:用加法,5+7。 师: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并探讨出多种计算方法,师点学生回答,再适当作补充。 生1:从右边7只中分出5只给左边,5加5得10,右边还剩下2只,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2:从左边5只中分出3只给右边,7加3得10,左边还剩下2只,10加2得12, 所以5+7=12。 实用文档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 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

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 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 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梁晓菊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认为刚开始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最后,从“算法多样化”中提炼出“算法最优化”,达到“算法熟练化”。 一、作好铺垫。 先上好“凑十”准备课。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凑十法”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让学生明确:给9、8、7、6、5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1、复习10的组成。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学习“凑十” 。 2、学生动手摆小棒(低年级计算教学一定要从实物入手,效果才会好),分别给9、8、7、6、5凑十。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8、7、6、5凑十教法类似),师生一起来拍手说一说。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 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 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 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 给5凑十需要5,5加5等于10。 3、总结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二、体现数学生活性。 以9加几教学内容为例,我首先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再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首先创设情景: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