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熟悉本章所有的定理。

教学重点:圆中有关的定理

教学难点: 圆中有关的定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

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3、篮球是圆吗?

–圆必须在一个平面内

?以3cm为半径画圆,能画多少个?

?以点O为圆心画圆,能画多少个?

?由此,你发现半径和圆心分别有什么作用?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圆是“圆周”还是“圆面”?

–圆是一条封闭曲线

?圆周上的点与圆心有什么关系?

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是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

?圆的内部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圆的外部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由此,你发现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5、圆的有关性质

思考: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是什么?

类比联想:是否也存在由几个点确定一个圆呢?

讨论:经过一个点,能作出多少个圆?

经过两个点,如何作圆,能作多少个?

经过三个点,如何作圆,能作多少个?

6、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

7、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 如图,P 为⊙O 的弦BA 延长线上一点,PA =AB =2,PO =5,求⊙O 的半径。

关于弦的问题,常常需要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段,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辅助线。

圆心到弦的距离、半径、弦长构成直角三角形,便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8、(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9、圆的性质

? 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 圆还具有旋转不变性,即圆绕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α,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10、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

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的角.

11、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 也可以理解为: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它所对的圆周角的二倍;圆周角的度数等于

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 弧相等,圆周角是否相等?反过来呢?

? 什么时候圆周角是直角?反过来呢?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有什么性质?反过来呢?

12、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13、思考:

(1)、“同圆或等圆”的条件能否去掉?

(2)、判断正误: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

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两个圆周角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

14、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5如果用字母S 表示扇形的面积,n 表示所求面积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r 表示圆的半径,那么 弧长L 公式是-------------

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S 侧=

16、小结和同步作业

P

B

O

目标与评定 P90---93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多媒体的演示,教学容量大,学生大多能回想起来,学的轻松,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章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双键 醚键 醛基 羰基 羧基 酯基 【随堂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

有机物的常识教案

9.1 有机物的常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有机物的特征. (2)理解甲烷及乙醇,乙酸的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1.有机物的特征。 2.甲烷、乙醇和乙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论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它们都是含碳化合物。有机物种类非常多,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 思考: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石墨②维生素C(C6H8O6) ③甲醇④碳酸钙⑤二氧化碳⑥碳酸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衣食 住行 燃料建材 【看一看】(实验9-1)了解有机物的特征

[板 书]一.有机物的特征 (1)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有的还含有氢,氧,氮,氯和硫元素。 (2)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3)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4)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填一填]P.261 完成空白 [探究活动]【实验9-2】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想一想】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可以选择下列哪些 仪器和药品?(1)浓硫酸 (2)稀硫酸 (3)无水硫酸铜(4)烧杯 (5)澄清石灰水 (6)氢氧化钠溶液 完成课本空白 结论:甲烷的化学式是CH 4 , 它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 体,不溶于水。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板 书]二.甲烷(CH 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422222CH O CO H O +====+点燃 存在: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 [讲 解]沼气的产生、发展沼气业的重要意义。 [板 书]三.乙醇(C 2H 5OH ) 俗称:酒精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且易燃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25222323C H OH O CO H O +===+点燃

计算机-文字录入与编辑(第五课)

第二章文字录入与编辑(1)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新文档、保存文档、打开文档和关闭文档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的操作,才能更好地使用Word文档。 录入和编辑文本是Word 2010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在Word中可以录入文本、符号、编辑文本等操作,这是整个文档编辑过程的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文本录入与编辑 一、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2.1 创建文档 想在Word文档中进行输入或编辑等操作,首先要创建文档。在Word 2010中新建文档有很多种类型,比如新建空白文档、基于模板的文档、博客文章等。 1.新建空白文档 在启动Word 2010应用程序后,系统会自动新建一个名为“文档1”的空白文档。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新建空白文档。 方法1: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口,即可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如图所示。 方法2:单击“文件”选项卡,在打开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新建”命令,在“可用模板”中选择“空白文档”选项,然后单击“创建”按钮即可,如

图所示。 2.使用模板新建文档 模板决定了文档的基本结构和文档设置,使用模板可以统文档的风格,加快工作速度。使用模板新建文档时,文档中就自动带有模板中的所有设置内容和格式了。 操作步骤:单击“文件”选项卡,在打开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新建”命令,在“可用模板”的“样本模板”中选择计算机上的可用模板,然后单击“创建”按钮,即可打开一个应用了所选模板的新文档。 另外,https://www.360docs.net/doc/3917636397.html,上的“模板”网站为多种类型的文档提供了模板,包括简历、求职信、企业计划、名片和APA样式文档等。在“可用模板”的“https://www.360docs.net/doc/3917636397.html, 模板”中选择一个链接,依次选择所需模板,然后单击“下载”按钮,即可打开个应用了所选模板的新文档。 提示:要下载Ofice com下列出的模板,必须连接到Intermeto。 2.2 打开文档 打开文档是Word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如果要对保存的文档进行编辑,首先需要将其打开。要打开一个Word文档,通常是通过双击该文档的方式来打开,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打开文档,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选择打开方式。常用的操作方法如下: 方法1:打开文档所在的文件夹,双击文档的图标即可将其打开。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一些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大米中含有淀粉,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等) 2、知道怎样判断食品中有无淀粉、葡萄糖。 3、了解蛋白质特性。了解消毒的一些常识。了解科学地摄入维生素。 4、了解误食重金属盐后的一些急救的措施。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营养摄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千百万种,正是这千百万种物质构成了洵丽多彩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 1、什么样的物质称为有机化合物; 2、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有何重要作用; 3、淀粉、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有哪些性质特点,人们怎样正确摄入这些营养 物质。 [引入]在千百万种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质占绝大多数。哪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气中会烧焦,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后有黑烟冒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黑色物质是炭,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引出概念,并板书]1、有机化合物:把葡萄糖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 说明:(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盐等极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引导学生看书) (2)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3)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氯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碳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

课题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时间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 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 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学生状况与对策因材施教 教学流程新课导入 有机物种类繁多,分门别类的去研究有机物,有利于对有机物性质的 理解。 新课讲解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 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 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 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 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 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 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

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投影]P4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 [讲]官能决定了有机物的类别、结构和性质。一般地,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具有多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应具有各个官能团的特性。我们知道,我们把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关一个或若干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烃链烃 (脂肪 烃) 烷烃(饱和烃) C n H2n+2无特征官能团,碳碳 单键结合 不饱 和烃 烯烃C n H2n 含有一个 炔烃C n H2n-2含有一个—C≡C— 二烯 烃 C n H2n-2 含有两个 饱和环 烃 环烷烃C n H2n单键成环 不饱和 环烃 环烯烃C n H2n-2成环,有一个双键 环炔烃C n H2n-4成环,有一个叁键 环二烯烃C n H2n-4 苯的同系物C n H2n-6 稠环芳香烃 [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章内容划分为四节。第一节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本章一开始便引出官能团的概念,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呈现给学生一个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在高一掌握的一些零散的有机知识系统化和明朗化。在分类表中增加了卤代烃、酚、醚、醛、酮、酯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其代表物。其中,酮类化合物是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将其列入表中是为了在后续课程中理解酮糖──果糖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围绕有机物的核心原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展开逐层剖析,通过系统介绍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明白有机物为什么种类繁多。本章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第三节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在第二节的基础上,对数目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需要有专有的名称与之一一对应就顺理成章。所以,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是学习、交流和研究有机化学必备的工具。通过本

章的学习,应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即普通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学会应用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与芳香烃等,并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 第四节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以及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本章具体教学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本章以整体认识有机物和研究有机物为线索,将重要概念、具体手段方法与有机化学基本思维方法适时呈现、紧密结合。全章内容的设计,由浅入深,逐层推进,逻辑思维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二、本章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必修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掌握了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如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但是此时学生对于有机物的认识是零散的,对官能团的性质尚缺乏认识,不能从类别上整体认识有机物,因此对于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也不能深入地进行研究。 本章正是在此基础上,把有机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命名、研究有机物的步骤和方法等归纳为一个单元来介绍,是对中学有机化学的一个系统概述。它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与命名方法。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从中体验研究或生产有机化合物(药物、试剂、染料、食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word教案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 、CO 2、H 2CO 3及其盐、氢氰酸(HCN )及其盐、硫氰酸(HSCN ) 、氰酸(HCNO )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 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脂肪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 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CH 3 CH 2 CH 2 CH 3 CH 3CH 2CH 2CH 2OH OH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 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4.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 NO2CH 3CH2—CH3 OH CH = CH2 CH3 CH3 COOH CH3 CH3 OH COOH C —CH3 3 CH3 OH H —C—H O OH HO C2H5COOH H —C— O O C2H5 H2C = CH —COOH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教案

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2?了解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 3.能看懂简单的核磁共振谱图及红外光谱图 4.认识手性分子 5.了解简单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引入】 人们对有机物的研究经历了“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一些纯净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根据需要对有机物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的发展过程。 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对于有机物的研究首先就要知道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 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1)燃烧法 有机物完全燃烧,各元素分别转化为以下物质 CO2 H T H2O N T N2 Cl T HCI (2)钠熔法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氮、氯、溴、硫等元素。 有机物与 Na 混合熔融:N T NaCN Cl T NaCI Br T NaBr S T Na2S (3 )铜丝燃烧法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卤素 将一根纯铜丝加热至红色,蘸取试样,放在火焰上灼烧,若存在卤素,火焰呈绿色 2定量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李比希法:利用 CuO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H T H2O 高氯酸镁吸收 C T CO2 碱石棉吸收 确定C、H的量。 例1 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 A中含碳80%,含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 度为15。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C2H6 (1 )最简式法 「确定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求出最简式 -根据有机物的M求出分子式 (2)直接计算法 直接求算出1mol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确定分子式。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案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案 一、前言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是应用四种谱学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研究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相关知识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四种谱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应用提供的信息与化合物结构的对应关系进行相应的结构解析和信号归属。熟悉化合物结构解析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光谱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理论课授课36学时。 教材选用常建华主编《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第三版),科学2011年出版教学目的 1.掌握四种谱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应用提供的信息与化合物结构的对应关系进行相应的结构解析和信号归属。 2.熟悉化合物结构解析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3.了解光谱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红外、紫外光谱的解析方法。 (2).质谱的解析方法。 (3).1H-NMR、13C-NMR的解析方法。 2.教学难点 (1).四种谱学的原理和规律。 (2).四种光谱学的综合解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能采用启发式,谈话式、讨论式等一些先进教学方法。并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全部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幻灯、实物投影、分子模型模拟等辅助教学手段。 五、教学容与要求 第一章紫外光谱(第1-2节)课时安排:2学时 [基本容] 介绍课程性质,阐述波谱分析课程,了解其功能和作用,介绍波谱中各种技术在有机化合物监测分析中的角色,充分阐述多谱技术的联合应用的功能和价值。 [基本要求] 熟悉:波谱技术在有机化合物结构检测与分析,尤其是立体结构鉴定中的主要应用。 了解:常规化学检测技术的特点,波谱技术的优缺点。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化合物》【创新教案】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2. 掌握甲烷的性质; 3. 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特点 【教学重、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学阅读,讨论分析,对比归纳,认识实质。 【教师具备】多媒体课件甲烷取代反应的有关试剂及仪器 【教学过程】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你能说出哪 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 【设疑】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性质? 【阅读】P60有机物的特点 【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 A. 多数熔、沸点低 B.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 多数易燃烧,受热易分解 D. 多数不电离或者难电离,不导电 【过渡】本章我们主要学习和讨论几种由代表性的烃的基本性质,先从最简单的烃——甲烷开始。 【板书】第一节甲烷 【复习】说出甲烷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天然气、沼气和石油气(天然气体积

80%—97%)。 【讲解】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式(讲解结构式的书写方法并展示分子模型) 【板书】 二、化学性质: 【实验】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千焦气气点燃气气890O H CO O 2CH 2224++??→?+ 现象:火焰明亮并呈蓝色 【思考】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把甲烷和氢气区分开?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CH 4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 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演示实验] 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 有白雾、石蕊变红。 分析原因: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有机物1《身边的有机物》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有机物1《身边的有机物》教案(新版) 华东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机物概念;能区分身边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的化学式、性质及用途。 3.通过探究丁烷元素组成的活动,知道判断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的依据。 教学重点: 1.理解有机物并能举例身边的有机物。 2.了解几种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 1.辨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2.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以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由此展开新知识的传授。 师:同学们,今天早饭都吃了些什么? 生:米饭、包子、鸡蛋、面包、牛奶…… 师:看来同学们早饭都吃得很丰富,那同学们知道我们所吃的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什 么营养成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身边的有机物。 二、新课讲授: 1.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师:无论是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醋酸等,还是我们用的塑料制品、洗涤 剂的主要成分,分析它们的元素组成,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师(提示):当家里的饭烧得太过了,底上会有一层黑色的糊状物;塑料制品燃烧后,剩下黑色的灰烬,这些黑色的物质是什么呢? 生:是碳。 师:说明都含有碳元素,那么我们把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什么呢? 生:有机化合物。 师:很好,我们把这类喊他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物除了含

碳元素外,还含有氢、氧、氮等元素。 说一说:举例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物 举一反三,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那不含碳的化合物呢? 生:无机化合物。 师:能不能简称为无机物呢?不能,无机物是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合称。同学们还记得单质得定义吗,什么是单质? 生: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师:很好,以前的只是还没完全忘记。所以,同学们这里要注意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而无机物是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合称。 师:凡事皆有例外。我们说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这类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物相似,所以我们把它们归到无机物中去研究。 师:同学们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例外,要究其原因,我们就要进一步地来认识有机物。 2.几种简单的有机物: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甲烷这一最简单的有机物。我们说要认识一种物质,脑海中首先闪现的是什么?是不是它的化学式啊?那甲烷的化学式怎么写呢? 生:CH4。 师:同学们都知道甲烷的化学式为CH4,那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它的模型来看一下,我们看甲烷的模型,中间黑色的代表C原子,一个C原子连有4根键,每根键又有1个H原子,所以一个甲烷分子就包含有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就写成CH4。师(补充):由这四个化学式,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类化合物的通式。 师:没错,是甲烷,同时甲烷也是天然气和石油的主要成分,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熟悉的沼气、石油等来猜想一下甲烷的性质呢? 生(猜想讨论):是一种气体,无色无味,可以燃烧。 师生互动,讨论补充完整甲烷的性质: 物理性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师:常见的有机物除了甲烷还有很多,比如乙烷、丙烷,它们的性质和甲烷相似,就不详讲了,这里,我们具体来探究一下丁烷。

高中化学选修5 第一章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案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二课时 [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板书]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 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知识导航1] 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 (1)“同分”—— 相同分子式 (2)“异构”——结构不同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 “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 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 (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 分子式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检测1》] 《自我检测1》 下列五种有机物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一物质; 互为同系物。 ① ② ③ ④ CH 2=CH -CH 3 ⑤ CH 2=CH -CH=CH 2 [知识导航2] (1)由①和②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 (2)②和③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 (3)由①和④是同系物,但与⑤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 义理解。(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 (4)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板书]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 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CH 3-CH -CH=CH 2 ︱ CH 3 CH 3 ︱ CH 3-C=CH -CH 3 CH 3-CH=C ︱ CH 3 CH 3︱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本文由理综学习网化学网为您整体提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围绕有机物的核心原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展开逐层剖析,通过系统介绍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明白有机物为什么种类繁多。本节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碳碳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并为以后的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即虽然分子式相同,但由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结构不同),导致其化学性质也是不相同的,所以这些有机物在人们平常的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也是不相同的,从而体现化学中化合物学习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参考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化学2主题1:物质结构基础)1、了解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化学2主题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了解苯的分子结构(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知道常见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必修2)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成键特征(以甲烷、乙烯等为例,体会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知道苯的分子结构4、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选修5)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主要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特点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能根据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必修与必选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对比必修必选知识点对比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成键特征(以甲烷、乙烯等为例,体会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知道苯的分子结构4、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主要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特点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能根据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1、知识与技能:⑴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⑵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能初步写出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并能初步体会模型方法的意义。⑵在学习同分异构现象过程中,体会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物质性质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⑵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和严密

九年级化学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有机物的组成特点。 ⑵食品中含有哪些有机物,它们为人们提供什么营养。 2、过程与方法: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树立热爱生命、健康饮食的观念。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食品很熟悉 2、教学重点: ⑴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⑵知道怎样的有机物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⑶认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有机物。了解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机营养成分。 3、教学难点: ⑴理解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标准。 ⑵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4、课型:交流讨论观察与思考 5、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蔗糖或面粉在空气中会烧焦,通过该事实猜测它们中含有什么成分如何用实验来证明 【教师讲述】像蔗糖或面粉这样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我们以前所学的不含碳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水、氧化铜、硫酸等。 【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些是无机化合物 【学生质疑】像我们以前学习的CO2、CaCO3等碳酸盐是无机化合物还是有机化合物【教师总结】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 【拓展视野】学生观察三幅图了解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从而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原因。 【教师讲述】有机物的种类非常多,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将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

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或更大的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学生观察】观察课本211~212页厨房里的有机物和各种各样的食物两幅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中大部分也是有机物。同时也了解到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机营养成分。 【小结】食物中的营养素 【练习与实践】课本213页1~5题 【板书】 一、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 无机物 组成 含碳,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硫等元素 不含碳,但CO 、CO 2、CaCO3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 性质 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燃烧 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多数不能 燃烧 【教后小结】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5.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和性质 [知识梳理] 1.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化合物CO、CO2、碳酸及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2)烃:仅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3)烷烃: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以单键构成链状,碳的其余价键全部被氢原子饱和,这种烃称为饱和链烃,也称为烷烃。 2.甲烷、乙烯、苯的比较 烃甲烷乙烯苯 结构式 (或结构 简式) 结构特点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 成链状,剩余的价键 被氢原子“饱和” 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苯环含有介于碳碳单键 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 的键 空间 构型 正四面体形平面形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透 明液体,密度比水小,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稳定性:与强酸、 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 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燃烧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CH4+ 2O2――→ 点燃 CO2+ 2H2O。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 条件下与Cl2反应生 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 程式:CH4+Cl2――→ 光照 CH3Cl+HCl,同时还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 氯甲烷、三氯甲烷和 四氯化碳 ①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4+3O2――→ 点燃 2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②氧化反应:通入酸性KMnO4 溶液中,现象为溶液紫红色退 去。 ③加成反应:通入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 Br2――→CH2BrCH2Br; 现象:溶液颜色退去。 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H2――→ 催化剂 △ CH3CH3。 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HCl―→CH3CH2OH。 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H2O――→ 一定条件 CH3CH2Cl ④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 CH2==CH2――→ 引发剂 ①稳定性:不能与酸性 KMnO4溶液反应,也不 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反应。 ②取代反应 a.卤代反应 苯与液溴发生溴代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b.硝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 ③加成反应 苯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④燃烧反应 化学方程式:2C6H6+ 15O2――→ 点燃 12CO2+ 6H2O;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 烟 用途作燃料,制有机溶剂瓜果催熟剂,重要的化工原料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作有机溶剂 (1)烷烃的结构与性质 通式C n H2n+2(n≥1) 结构链状(可带支链)分子中碳原子呈锯齿状排列;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 特点一个碳原子与相邻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1 mol C n H2n+2含共价键的数目是(3n+1)N A

《文字的输入与保存》教学设计

《文字的输入与保存》教学设计 临城实验小学王姗 【教材】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课题】文字的输入与保存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在word 2000中输入文字,保存和打开word文件的知识,知道可以用word 对指定内容进行字数统计。 技能目标: 掌握文字的输入方法,掌握保存打开文件的方法,学会字数统计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建立分类管理文档的意识,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成功的愉悦,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文字的输入以及保存的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背景音乐、古代保存文字的一些方法和典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喜欢) 那么想必你们对动画片主题曲一定很熟悉吧。不知道同学们进教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老师放的歌曲。谁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那么谁能把歌词一字不落的背下来? 再听一遍,同学们可以跟着哼唱一起熟悉下歌词。 那么现在又有多少人能背出来呢? 有句话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讲的是个什么道理呢?(再好的记性都会有忘记的

时候,我们不如动动手记录下来) 今天科技发达了,我们有了电脑,有了word这位能干的小助手,我们可以轻松的在电脑上记录,编辑,保存文字了。 (展示教师输入的歌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导入新课,让孩子意识到即使是身边最最常见的东西,也有忘记的时候,明白记录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同学们能不能向老师一样把文字输入到电脑中呢?现在把这首歌的歌词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八个字输入到电脑中吧。 师:谁给老师总结一下如何选择输入法的,步骤是什么? 步骤:1.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弹出输入法选择菜单 2.单击输入法列表中的搜狗拼音输入法 师:同学们还要注意一点,老师刚才拼出一个汉字后,要想让这个汉字出现在插入点光标处,我敲的键盘上的哪个键?空格键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请同学们再把“儿子的头大手儿小,爸爸的头小手儿很大。”输入到点电脑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师:刚才一位同学把标题和文章输在一起了,应该怎么办?方法:输入完标题后,敲一下回车键,插入点光标会移动到下一行,重新开始一个新段落,当文字移动到行尾时会自动换行。输入快的同学可以教一下旁边的小朋友。你有什么秘诀。教师展示自己的输入方法,让学生找不同。(老师是一个词一个词的输入,孩子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老师的方法更快一些。) 导语:文字输入完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一定很高兴吧?想不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吗?谁来告诉老师你输入了几个字?(学生会自己动手数。)再出示一篇较长的文章,问学生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自己在课本上找答案。word2003有一个非常好的小工具,能帮我们轻松完成字数统计!找同学演示。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导语:文字输入完了,为了方便以后查阅、编辑和修改,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怎样把它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吧。 学生查阅课本演示,再操作电脑,借助提示自主练习操作。上台展演。、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教案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学习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4、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难点】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导管的作用是运输__;筛管的作用是运输______。(书P64) 2、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书P52) 3、淀粉的特性是遇碘会变成_________色。 二、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课本P116--118) 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既是生产有机物的__________,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 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___________ 中合成_________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合作探究】(参考课本P116--117实验) 研学问题一: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提出问题:1.? 2._________________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吗? 作出假设: 1.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_________________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方法步骤: 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_________处一昼夜。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__________起来。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光去片:移到太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洗:用________________漂洗叶片。

2019版化学高一下学期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那么大家先回忆,我们在必修2接触有机物时利用有机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对有机物进行了怎样的分类? 烃和烃的衍生物,其中烃是只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 [讲]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