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八大类》课件

《诗歌鉴赏八大类》课件
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03
总结词
自然主题的诗歌通常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详细描述
自然主题的诗歌通常描绘山水、草木、动物等自然元素,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和感悟。这些诗歌往往能够引发读者对自然的向往和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爱情主题的诗歌主要描绘人类情感中的爱与被爱,表达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诗歌的种类和特点
02
叙事诗是以叙述事件为主要特点的诗歌。它通过具体的事件和情节,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叙事诗的语言质朴、自然,常常运用对话、描写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叙事诗的结构严谨,情节紧凑,常常有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哲理诗是以阐述哲理为主要特点的诗歌。它通过描绘自然、人生、社会等现象,揭示深刻的道理和规律,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
哲理诗的语言凝练、含蓄,常常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来表现哲理。
哲理诗的意境深远,常常通过描绘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来表达抽象的哲理。
讽刺诗的主题鲜明,常常针对具体的人物或事件进行讽刺和批评。
讽刺诗是以讽刺为主要特点的诗歌。它通过夸张、对比等手法,揭露和批评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和人物形象,引起读者的警醒和反思。
总结词:诗歌是情感的载体,它通过文字表达了诗人的喜怒哀乐和思想观念。
总结词:诗歌的语言和节奏是构成其艺术特色的重要元素,它们对于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诗歌的创作和表达
06
灵感来源
诗歌的灵感可以来自生活经历、自然景观、情感体验等各个方面,诗人需要善于观察和感受,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讽刺诗的语言幽默、尖锐,常常运用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讽刺效果。

终版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ppt

终版诗歌鉴赏八大题材内容.ppt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借古讽 今、吊古伤今。
风格:雄浑壮阔,含蓄沉郁。
思想情感: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 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 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课。件
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 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 求。
课件
羁旅行役诗
思乡缘由: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异地; ②谋求 仕途,宦游不归,贬官异地; ③游历名山大川,山长水阔; ④ 特殊节日,逢年过节,探亲访友,感念亲情;⑤战乱频烦, 厌恶战争,久戍边关;⑥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⑦雁归故乡,憧憬温暖家庭;⑧伤春悲秋,感时生情 ,日暮思归。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 厚意。
课件
例题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 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 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课佞件,对大唐一片忠心。
赠酬送别诗
特点: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意象:长亭、南浦、杨柳、夕阳、日暮、酒、柳、浮 萍、孤蓬、鸿雁、流水、月、春草等
课件
例题
蝉 虞世南① 垂绥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古代诗歌8类题材归纳例析

古代诗歌8类题材归纳例析
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虽没有人看见,但年复一年地依 旧是那么清澈。
1.常见标题
[由个性到共性]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
为题目。
2.常见意象
咏物诗的对象一般是单纯的某物(松竹梅兰、虫鱼鸟兽),着重
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
蕴、精神进行吟咏。 3.常见情感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教
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诗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春日秦国怀古(2011·全国卷) 周 朴①
情境诗(山水田园诗和即事 景 抒怀诗)。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大致的分类,有些诗歌可以同时 化为两类。比如,柳永的《雨霖铃》既是送别怀人诗的佳作, 又是爱情闺怨诗的精品;边塞征战诗中有很多羁旅思乡的杰 作,比如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朝王之涣的《凉 州词》;很多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 也可以并入即事(景)抒怀诗的范畴。
河让他生出历史沧桑感,想到了古代帝王刘裕、英雄人物孙权。《春 日秦国怀古》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 泾水、春草、 _古__碑__、__苍__山__、__残__阳__、__绿__树__、__黄__沙____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
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3.下列对《春日秦国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 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 B.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 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 C.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 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景色旷 远苍凉,令人神往。 D.看到这荒凉的景色,诗人劝谏统治者如果不能爱民施行 仁政,大唐的结果会和大秦帝国一样。

古代诗歌鉴赏之常见题材(全)

古代诗歌鉴赏之常见题材(全)
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 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 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 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 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 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 宁的平静生活。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 神、品格和理想。 ⑥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 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思念。一类 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 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常见的诗歌题材:

高考古诗词鉴赏指要:熟知诗歌八大题材(一)

高考古诗词鉴赏指要:熟知诗歌八大题材(一)

四、边塞诗
1、代表诗人和标题特点 主要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题日特点: 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 也有用乐府旧题 的, 如 《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常见意象 羌笛、胡茄、琵琶、胡琴、大漠、冰雪、楼兰、阴山、瀚海、凉州、 边关、玉门关、黄河、长城、阴山、黑山、胡人、胡马、明月、吴钩、柳 营等。
高考古诗词鉴赏指要
高考古诗词鉴赏指要 《熟知诗歌的八大题材(一)》
中国古典诗歌分类
诗歌按照题材, 可分为写景诗( 包括山水田园诗) 、咏史诗( 怀古诗) 、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行旅诗、闺怨诗( 包括宫 怨诗) 、送别诗等。
一、写景诗( 包括山水田园诗)
1.内容:写景诗主要以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为吟 咏对象, 在抒情上常常是或融情入景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和谐。只闻莺啼不见流莺,一方面见得树荫茂密深邃,一方面又以动衬静, 反衬出小院的幽深静谧。
二、咏史诗( 怀古诗)
1、标题特征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或在古迹、古 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鉴赏角度 ①弄清诗歌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故; ②揣摩诗人写这段历史和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③推敲诗人对待这段历史或这个古人的情感态度, 归结诗人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诗人咏史抒情时的手法。
塞下曲·许浑
夜战桑乾北, 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问: (1)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李诗表达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抒发了作者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而许诗 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的战士的深切同情。

八大诗歌题材

八大诗歌题材

八大诗歌题材
八大诗歌题材如下:
1.咏史诗:这种诗歌题材主要通过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者哀叹国运衰微,
寄托伤感等,将史实和社会现实、个人遭遇联系在一起。

2.即事感怀诗:这种诗歌题材主要通过刚刚经历过或观察到的事情,抒发自己
或他人的处境以及对某件事物的同情等。

3.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主要通过描绘自然风光、田园生活等,表达作者对
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4.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通常不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借景抒
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寄哀情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各种情感。

5.咏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主要通过吟诵特定的事物表达其所具备的某种高贵
的品格,或者讽刺奸佞小人等,以此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意志。

6.边塞诗:边塞诗主要通过描绘边塞生活和风光,表达作者对边疆地区自然风
光和人文景观的感受,以及作者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关切。

7.送别诗:送别诗主要表达作者对离别的悲伤和怀念之情,通过对离别情景的
描绘和对离别友人的祝福,体现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8.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通过描述闺中女子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作者对爱情、婚
姻和家庭的看法,以及作者对女子地位和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1/ 1。

古诗词八大题材(无题)

古诗词八大题材(无题)

【抓关键】
标题:渔夫 意象:黄芦岸、白渡口、绿柳堤、
红蓼滩头、白鹭、沙鸥、 钓叟 关键词句:点秋江、傲杀万户侯、 情感:淡泊宁静、逍遥自在
四、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四、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水调歌 平沙落日大荒西, 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 壮士连营候鼓鼙①。 【注】①鼙(pí),古代军 中的一种小鼓。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
诗歌八大题材概要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 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 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 效果。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 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即事 (景)抒怀诗、爱情闺怨诗等几种类型。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
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
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二、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临江仙·暮春
【抓关键】
赵长卿①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
标题:暮春,暗示情感为消极 意象:征鸿、归船、雨、断桥
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 注释:交代其为宋朝宗族,随宗
紫蕨、黄柑、扁舟 注释:交代诗人创作此诗的地点 关键词句:水似蓝,乱云如絮,
孤峰渐映 情感:赞美、向往
三、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抓关键】
标题:山居 意象:柴扉、落晖、松树、荜门、
绿竹、红莲、渡头。 作者:王维,山水诗代表诗人 关键词句:掩柴扉、对落晖、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12大题材归纳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12大题材归纳

诗歌12大题材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酬和赠答诗、即景(事)抒怀诗、干谒自荐诗、题画说理诗、哲理思辨诗【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时光昜逝之感慨、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杈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一、送别抒怀诗“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答案] 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

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二、羁旅思乡诗答案:首联,写除夕夜,诗人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从抒情角度来说,“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

领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

颈联,表现了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

尾联,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这是曲笔,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山水田园诗衰翁健饭堪夸。

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

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

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

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答案] 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

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

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

“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

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

如“蓑翁”与“健饭”。

②铺陈写实。

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

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

如“汲水自浇瓜”。

四、爱情闺怨诗【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前两句运用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全诗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杨花、子规,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b
12
练习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 送别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托物寓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想象、联想。
风格:缠绵凄切、豁达洒脱。
思想感情:(1)依依不舍的留念;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
(4)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b
11
例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b
5
练习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 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
b
8
例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运用了对比手法。全词紧紧围绕着永恒和短暂的对比来写,用永恒不变 的自然之物——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与往事、故国、朱颜 等所代表的短暂无常的人生相对比。写出了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 复国之梦难圆时的无限怅恨之情。
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 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 体说明。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b
3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思想——
1、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恬淡 闲适的心情。 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3、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黑暗的厌弃,表 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 格。
4、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 高雅。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 厚意。
b
4
例题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 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b
1
山水田园诗 羁旅行役诗
赠酬送别诗 咏物言志诗
边塞征戍诗 咏史怀古诗
谈禅说理诗 爱情怨女诗
b
2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内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 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意象——松竹、清风、明月、清泉、菊花、青山、 炊烟、桑麻、狗吠、鸡鸣等。
技巧——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写景:白 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意象:天涯、他乡、驿道、驿亭、故园、桑梓、寒山、烟、暝 色、日暮高楼、远客、慈母、家书、双鲤、(客)船、马、杜 鹃、鸿雁(归雁)、宿鸟、寒蝉、梧桐、秋叶(黄叶)、猿啼 、沙鸥、浮萍、飞蓬、杨柳、凄风、苦雨、月亮、斜阳、高楼 、危栏、孤灯、无眠、醉酒、寒砧、捣衣……
景物特点: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
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 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b
6
羁旅行役诗
思乡缘由: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异地; ②谋求 仕途,宦游不归,贬官异地; ③游历名山大川,山长水阔; ④ 特殊节日,逢年过节,探亲访友,感念亲情;⑤战乱频烦,厌 恶战争,久戍边关;⑥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 酬;⑦雁归故乡,憧憬温暖家庭;⑧伤春悲秋,感时生情,日 暮思归。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虚实结合、渲染烘托、联想 、想象、虚实结合;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b
7
羁旅行役诗思想感情: 1、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3、征夫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4、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宦游之艰,郁郁不得 志之情。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 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构思巧妙,把“花须 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 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
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
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意象:长亭、南浦、杨柳、夕阳、日暮、酒、柳、浮萍 、孤蓬、鸿雁、流水、月、春草等
b
9
练习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 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 ,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 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 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 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 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