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_王晓稼

雌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_王晓稼
雌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_王晓稼

4M iller JS,Kl ingsporn S,Lund J,et al.Bone M arrow Trans-plant,1994;14(4):555~562

5Poggi A,Sargiacomo M,Biass oni R,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3;90(10):4465~4469

6Robertson M J,M amley TJ,Donahue C,et al.J Immunol,

1993;150(5);1705~1714

7Nagashima S,M ailliard R,Kashii Y,et al.Blood,1998;91

(10):3850~3861

(收稿:1999-08-17 修回:1999-11-01)

雌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杭州310009) 王晓稼综述 郑 树审校

摘要 在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内分泌治疗中雌激素受体(ER)起重要的作用。已有足够的证据显示ER在mRNA水平可能发生突变或变异,这些ERm RN A突变[ER(m)m RN A]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本文就ER变异体(v ariants)的产生机制、检测和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因 突变

雌激素受体(ER)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内分泌治疗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早在1985年Sluyser 和M ester曾提出存在基因表达水平ER突变或变异的可能性,这些ER变异体(variants)可以在没有E2的参与下诱导基因转录。至今,已有足够的证据显示ER 在mRNA水平的突变,因为有许多的ERmRN A突变[ER(m)mRNA]被报告,但尚没有确定相应有临床价值的变异或突变ER蛋白———ER(v)或ER(m),而且ERm RN A的突变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均可被发现[1,2]。因此,ER在基因水平突变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有待深入的研究。

一、正常ER的结构

ER蛋白全长为59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7kD。研究还发现ER至少有两种,即α受体和β受体。ER 蛋白分子从N-端到羧基端共分成6个功能区:A、B、C、D、E和F,它们分别或协同担任一定的功能。氨基端(A/B区)主要为AF-1功能区,C区为DNA结合区,羧基端(E/F区)为AF-2功能区和配体结合区(LBD)[3,4]。由于已弄清ER的全长序列,目前临床上免疫组化法所用的ER抗体已经采用了基因重组人ER蛋白诱导的单克隆抗体,使得临床ER结果的假阳性率明显降低。但由于ER单抗的制备主要针对ER 蛋白氨基端或羧基端的某些区段,因此,无法有效地反映ER的变异情况。

二、ER基因水平变异的机制

(一)外显子丢失

主要是hnRN A剪接过程中发生外显子的缺失,使ERmRNA不同程度地缩短,在ER基因8个外显子中以2~7单一或联合缺失最常见,其联合丢失可发生在3/4、4/5、5/6和4/7等。在这些突变ERmRNA(M t ERmRNA)中以第5外显子缺失ER(ERΔ5或称ERdelta5)研究较多。由于第5外显子部分相当于ER 蛋白的配体结合区(激素结合区),在体外研究中发现ER(-)的BT-20细胞系和ER(+)的MCF-7细胞系中均可检测到ERdelta5mRN A,而且还首次分离到一种42kD的ER(m)蛋白。此外,有人认为在ER(-)/ Pg R(+)肿瘤细胞中ERΔ5mRNA表达量更高。ER ■5尽管缺少了激素结合区(HBD),但仍能在没有E2参与下和DNA结合并激活雌激素敏感基因的转录,诱导P gR等蛋白合成[5]。

(二)单个位点基因突变

1998年G arcia首先发现ER第257位核苷酸C※T突变,使B区第86位氨基酸由丙氨酸(Ala)变成缬氨酸(Val),并在66例ER(+)乳腺癌中检测到8例这种变异ERmRNA[1]。1997年Casta发现在人ER第167位(B区)丝氨酸(Ser)磷酸化后其转录活性降低70%,且被丙氨酸Ala取代后其与DNA结合的亲和力降低10倍[6]。1997年Henttu确定,ER羧基端(HBD)第366位赖氨酸在构成ERα-螺旋中起重要作用,当其被Ala替代后将降低A F-2的活性及ER和SRC-1的结合,但不影响RI P-140[7]。最近,Ekena在ER配体识别区(第515~535位氨基酸)中发现,第521位甘氨酸(Gly)、第524位组氨酸(His)、第525位亮氨酸(Leu)和第528位蛋氨酸(M et)发生改变将影响ER对

·

51

·

2000年2月 第27卷第1期

配体的识别和结合[8]。

(三)核苷酸序列的插入

主要是mRNA形成过程中发现外显子序列的重复,而使ERmRNA和ER蛋白加长,如第6外显子、第3/4外显子等完全性重复。此外,还可出现一个与第5内含子同源的69个核苷酸序列插入在第5、6外显子之间,即相当于ER蛋白第412和第413氨基酸之间插入23个氨基酸序列,使ER(v)分子量增加到68.8kD。1997年Wang克隆和序列分析研究提示,hnRNA在剪接过程中错误地将第5内含子作为外显子保留下来,是由于其5′端邻近第6外显子的核苷酸由A※G发生突变所致,该位点正好为第5内含子的剪接位点[9]。

(四)基因甲基化或蛋白磷酸化修饰

ER基因在DNA水平的甲基化可能成为ER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改变使hnRN A剪接过程发生错误而导致ERm RN A的异常。此外,ER蛋白中一些关键氨基酸的磷酸化作用也同样改变了ER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如B区118位Ser经磷酸化变成Ala,可使其转录活性降低30%~40%,而不影响其与配体(E2)或DNA(即ERE)的亲和力[10]。1999年Chen[11]发现C区第336位Ser在PKA(蛋白激酶)作用下磷酸化成谷氨酸(G lu),使ER的二聚作用受抑制,而不能与DNA结合,如转变为A la则上述作用仅受到一定影响;当加入17-雌二醇或4-羟三苯氧胺(4-O HT)后上述抑制作用可被逆转,而ICI182,780则不能。研究还发现ERα在无配体存在下可通过DBD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只是当ER结合配体后L BD才对其二聚功能起调节作用,而ICI182,780则可通过LBD防止其形成二聚体。在ERα/ERβ细胞中,同样可在ERα第236位Ser被PK A磷酸化,但此时4-OHT不能克服P KA对ER二聚作用的抑制。

三、ER突变的检测及其应用

(一)ER(m)的检测

目前ER突变或变异的检测在mRNA水平报道较多,但至今尚没有检测到有临床价值的与mRNA突变一致的变异ER蛋白。1990年瑞典学者Zhang[12]以SSCP和DNA测序检测30例转移性乳腺癌的ERm R-N A突变,检测到3个突变类型:47位Ser※T hr,531位Ly s※Glu和537位Ty r※Asn。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第3种类型ER(m)具有E2非依赖转录活性,其537位突变氨基酸正好位于羧基端E区第8外显子起始点,该位点的磷酸化与ER二聚功能、转录激活功能和激素结合过程有关,这种ER(m)在形态上的改变尽管可以模仿ER与激素结合并形成二聚体,但其复合物仅有基本的反向激活功能,在复发转移的乳腺癌中如果检测到这种ER(m)则可能与其进展或激素耐药有关。

1998年Umekita[13]在35例ER(+)乳腺癌的复发转移灶(或淋巴结)中以序列分析ER基因中HBD 的突变情况,发现316位Val※Ile、344位G ly※Val、430位Ala※V al和494位Gly※Val四种变异。将其所有的转移灶共117个标本以单克隆抗体ER和P R 进行免疫组化测定,发现尽管其ER仍持续高表达,但P R转阴在复发灶和淋巴结中分别为33%和6.7%,提示可能存在ER突变,而且其突变在转移灶较原发灶更常见,且PR(-)表型在某些乳腺癌中与疾病进展有关。

(二)ER(m)的应用

1997年Pink[14]分离到一种77kD的ER(m)蛋白,确定为6/7外显子(位于HBD)的完全重复,其特性为不与E2或合成配体结合,但可与DN A结合,体外研究发现其能在ER(+)乳腺癌细胞中抑制E2的诱导作用。此外,ER第537位酪氨酸磷酸化在ER结合E2及其结合容量的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当该位点发生突变后其作用将下降甚至丧失,如被苯丙氨酸取代后的ER(m)与E2的结合力仅为野生型ER的1/10[15]。1997年G arcia将ER(m)转染到乳腺癌细胞后,发现E2和TAM可降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力[16]。目前,把ER变异体作为乳腺癌的临床常规检测项目尚不适合,但ER蛋白的变异在乳腺癌生物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至此,不难看出乳腺癌从激素依赖到激素非依赖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可能是那些ER变异体或突变体的表达或改变,因为任何蛋白在结构上的异常都会导致其功能上的改变,ER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意义的细胞生长因子也不例外。尽管这些ER(m) mRN A是否能在体内稳定翻译尚不清楚,但它们已经给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乃至基因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参考文献

1M cGuire W L,Chamness GC,Fuqua SA.J S teroid Biochem M ol Biol,1992;43(1-3):243~247

2Dow s ett M,Daffada A,Chen CM,et al.Eur J C ancer,1997;

33(8):1177~1183

3Ali S,M etzger D,Bornert JM,et al.EM BO J,1993;12(3): 1153~1160

4Katzenellenbogen BS.Biol Reprod,1996;54(2):287~293

5Castles CG,Fuqua SA,Klotz DM,et al.Cancer Res,1993;53

(24):5934~5939

6Casta E,Voroj eikina DP,Notides AC.Biochem J,1997;326

·

52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Pt1):149~157

7Henttu PM,Kalkhoven E,Parker M G.M ol Cell Biol,1997;

17(4):1832~1839

8Ekena K,W eis KE,Katzenel lenbogen JA.J Biol Chem,1997;

272(8):5069~5075

9W ang M,Dolzlaw H,Fuqua S A.Breast Cancer Res Treat, 1997;44(2):145~151

10Casta E,Chen CW,Vorojeikina DP,et al.J Steroid Biochem M ol Biol,1998;65(1-6):101~110

11Chen D,Pace PE,Coombes R C.M ol Cell Biol,1999;19(2): 1002~101512Zhang QX,Borg A,Wolf DM,et al.Cancer Res,1997;57

(7):1244~1249

13Umekita Y,S agara Y,Yoshida H.Jpn J Cancer Res,1998;

89(1):27~32

14Pink JJ,Frits ch M,Bilimoria M M,et al.Br J Cancer,1997;

75(1):17~27

15Arnold SF,M elamed M,Vorojeikina DP,et al.M ol En-docrinol,1997;11(1):48~53

16Garcia M,Derocq D,Platet N,et al.J S teroid Biochem M ol Biol,1997;61(1-2):11~17

(收稿:1999-08-19 修回:1999-10-25)

肿瘤转移检测标志基因研究进展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乔玉欢

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 陈瑞川

综述

摘要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肿瘤转移标志基因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多,PCR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和微转移,不仅可确认癌转移,而且对检测治疗的效果、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指导意义,对肿瘤转移规律的研究也将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 转移 基因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的转移大多通过淋巴及血液循环,因此检测淋巴结、骨髓及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复发及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常进入淋巴结、骨髓、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数量极微量,用传统的病理学、免疫化学等方法较难检测到如此微量的癌细胞。高敏感性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肿瘤微小残余病灶的检出。自1987年以来,相继出现了以PCR技术为基础的检测循环血液及淋巴结中各种微量转移肿瘤细胞的方法[1]。尤其是近年来,用PCR技术检测肿瘤微转移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多,本文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 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建立的最新文献数据库〔Current Contents on Diskette(CCoD)〕中1994年至1999年6月有关的研究文献,结合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作一综述。

一、基本原理及优点

用PCR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原理是通过在患者的血液、淋巴结、骨髓中扩增出肿瘤细胞标志性基因或靶RNA来证实肿瘤细胞的存在。目前,这一方法所用的标志性基因主要有两类:一是对肿瘤细胞中某些标志基因的异常突变进行PCR扩增及检测,即从肿瘤组织中或从淋巴结、血液中提取DNA进行PCR/ RF LP分析以检测癌基因是否突变,进而确定该肿瘤是否发生转移及转化,如表1中对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另一类是通过反转录PCR(即RT-P CR)扩增组织特异性的或肿瘤特异性的mRNA(即靶RNA)。这个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循环的肿瘤细胞和实体瘤的微转移。它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肿瘤细胞继续表达它的起源组织的特征标志物,而在正常循环血液或淋巴结、骨髓中的细胞不表达这种特征标志物,例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黑色素瘤细胞中的酪氨酸酶m RNA,已成为检测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的有用标志物。

检测组织特异的标志物mRNA比病理学、免疫组化等方法有几个优点[1]:第一,RN A在细胞外环境中是很不稳定的,因此检测到标志物mRNA应当表示所检查的组织或体液中有肿瘤细胞;PCR检测法已达到检测单个分子的能力,而其它方法还达不到。第二,在免疫组化等方法结果为阴性时,仍可用组织特异性标志物的m RNA检测来表明肿瘤细胞的存在。例如,在

·

53

·

2000年2月 第27卷第1期

雌激素的作用机制概述

雌激素的作用机制概述 摘要】经典的雌激素(E2)作用机制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 的雌激素反应元件上来发挥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作用。但许多实验已证明E2也 可以通过特异的膜受体(mER)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激活膜受体后能激活许多 蛋白激酶最终影响下游转录因子的活性。另外,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也可以通 过磷酸化核受体(nER)和其辅因子来调节经典的雌激素受体的核效应。 【关键词】雌激素雌激素核受体雌激素膜受体基因调控 【中图分类号】R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341-02 1 引言 雌激素是生物体内许多生物学过程如生长、发育和复制的关键调节剂,在男 性和女性体内都包括许多雌激素的靶器官如生殖道、乳房组织、骨骼、心血管和 中枢神经系统。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α和雌激素受体 ERβ来调节的,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属于配体诱导的转录因子,是核受 体家族成员之一。ERα和ERβ的组织分布和结合配体的特征明显不同,主要是由 于雌激素的组织选择性作用。配体结合引起受体构象改变从而促进受体形成二聚 体并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的雌激素效应元件(ERE)上来发挥受体的核转录活性。雌激素受体也可以不需要结合DNA来调节基因的表达,可与其他启动子结合蛋白相互作用或阻止其他转录因子招募到启动子上[1-3]。 雌激素还可以与膜受体结合诱导快速的细胞内反应,现已证明了雌激素可调 节许多细胞内磷酸化级联途径来发挥非核效应,这些效应包括激活腺甘酸环化酶(AC),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或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等。快速的 信号级联通路最终能影响下游许多转录因子的磷酸化状态。此外,雌激素激活的 信号途径也能影响核受体依赖的转录活性[4,5]。近年来,已有许多实验证明了核 受体非核效应的分子机制,但仍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发挥具体非核效应的 受体的性质,在调节细胞信号途径过程中整合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及甾体类激素 快速非核效应的生理学作用等。 2 雌激素的核效应 雌激素的核效应是通过核受体家族成员的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介导的,经 典的ERs效应是作为核受体发挥其核效应:ER结合E2后使ER从抑制性复合体中 释放并形成同源二聚体转入到核中,通过结合到雌激素反应元件(ERE)上并招 募多种辅因子来调节其他转录因子的表达。 胞内信号途径也能调节nER的作用。不同的激酶像PKA、MAPK及A-CDK2可 以磷酸化ERαN端的一些残基如104位、106为的丝氨酸残基,丝氨酸残基磷酸 化后可调节许多受体功能,如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下调nER的表达、nER的核 定位、nER的二聚化作用及转录活性等。除了直接作用于nER,这些信号途径还 可通过调节辅因子对nER发挥调节作用[6]。 3 膜受体介导的雌激素效应 雌激素(E2)除了发挥核效应外还可引起膜介导的快速反应。E2处理细胞能 快速引起许多蛋白激酶的激活并调节通过细胞膜的离子流。由于这些瞬时反应并 不会受到蛋白合成抑制剂的抑制,因此可确定mER的参与,并且,使用膜不通透 性雌激素如E2结合牛血清白蛋白(E2-BSA)能模拟E2膜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的快 速反应。

雌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_王晓稼

4M iller JS,Kl ingsporn S,Lund J,et al.Bone M arrow Trans-plant,1994;14(4):555~562 5Poggi A,Sargiacomo M,Biass oni R,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3;90(10):4465~4469 6Robertson M J,M amley TJ,Donahue C,et al.J Immunol, 1993;150(5);1705~1714 7Nagashima S,M ailliard R,Kashii Y,et al.Blood,1998;91 (10):3850~3861 (收稿:1999-08-17 修回:1999-11-01) 雌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杭州310009) 王晓稼综述 郑 树审校 摘要 在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内分泌治疗中雌激素受体(ER)起重要的作用。已有足够的证据显示ER在mRNA水平可能发生突变或变异,这些ERm RN A突变[ER(m)m RN A]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本文就ER变异体(v ariants)的产生机制、检测和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因 突变 雌激素受体(ER)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内分泌治疗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早在1985年Sluyser 和M ester曾提出存在基因表达水平ER突变或变异的可能性,这些ER变异体(variants)可以在没有E2的参与下诱导基因转录。至今,已有足够的证据显示ER 在mRNA水平的突变,因为有许多的ERmRN A突变[ER(m)mRNA]被报告,但尚没有确定相应有临床价值的变异或突变ER蛋白———ER(v)或ER(m),而且ERm RN A的突变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均可被发现[1,2]。因此,ER在基因水平突变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有待深入的研究。 一、正常ER的结构 ER蛋白全长为59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7kD。研究还发现ER至少有两种,即α受体和β受体。ER 蛋白分子从N-端到羧基端共分成6个功能区:A、B、C、D、E和F,它们分别或协同担任一定的功能。氨基端(A/B区)主要为AF-1功能区,C区为DNA结合区,羧基端(E/F区)为AF-2功能区和配体结合区(LBD)[3,4]。由于已弄清ER的全长序列,目前临床上免疫组化法所用的ER抗体已经采用了基因重组人ER蛋白诱导的单克隆抗体,使得临床ER结果的假阳性率明显降低。但由于ER单抗的制备主要针对ER 蛋白氨基端或羧基端的某些区段,因此,无法有效地反映ER的变异情况。 二、ER基因水平变异的机制 (一)外显子丢失 主要是hnRN A剪接过程中发生外显子的缺失,使ERmRNA不同程度地缩短,在ER基因8个外显子中以2~7单一或联合缺失最常见,其联合丢失可发生在3/4、4/5、5/6和4/7等。在这些突变ERmRNA(M t ERmRNA)中以第5外显子缺失ER(ERΔ5或称ERdelta5)研究较多。由于第5外显子部分相当于ER 蛋白的配体结合区(激素结合区),在体外研究中发现ER(-)的BT-20细胞系和ER(+)的MCF-7细胞系中均可检测到ERdelta5mRN A,而且还首次分离到一种42kD的ER(m)蛋白。此外,有人认为在ER(-)/ Pg R(+)肿瘤细胞中ERΔ5mRNA表达量更高。ER ■5尽管缺少了激素结合区(HBD),但仍能在没有E2参与下和DNA结合并激活雌激素敏感基因的转录,诱导P gR等蛋白合成[5]。 (二)单个位点基因突变 1998年G arcia首先发现ER第257位核苷酸C※T突变,使B区第86位氨基酸由丙氨酸(Ala)变成缬氨酸(Val),并在66例ER(+)乳腺癌中检测到8例这种变异ERmRNA[1]。1997年Casta发现在人ER第167位(B区)丝氨酸(Ser)磷酸化后其转录活性降低70%,且被丙氨酸Ala取代后其与DNA结合的亲和力降低10倍[6]。1997年Henttu确定,ER羧基端(HBD)第366位赖氨酸在构成ERα-螺旋中起重要作用,当其被Ala替代后将降低A F-2的活性及ER和SRC-1的结合,但不影响RI P-140[7]。最近,Ekena在ER配体识别区(第515~535位氨基酸)中发现,第521位甘氨酸(Gly)、第524位组氨酸(His)、第525位亮氨酸(Leu)和第528位蛋氨酸(M et)发生改变将影响ER对 · 51 · 2000年2月 第27卷第1期

雌激素受体及其抑制剂

摘要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探讨胃肠道肿瘤的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其雌激素受体为阳性,在细胞培养期间,分别给予雌二醇10-7 mol/L及雌二醇加三苯氧胺1mcg/ml处理12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期细胞数目的相对比例和增殖指数. 结果细胞增殖指数在雌二醇组、对照组和三苯氧胺处理组分别为0.5705,0.4787和0.4830. 当用雌二醇处理后其S期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结果显示雌二醇可刺激该细胞的生长,而三苯氧胺可抑制这种作用. 结论雌二醇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胃癌细胞有增殖营养效应,这种作用可为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三苯氧胺所阻断,可用来控制胃癌的生长. 关键词胃肿瘤; 雌二醇; 雌激素拮抗剂 谭端军, 王慧蓉, 汪鸿志, 刘成贵.雌激素及其受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2):64-65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患同样肿瘤的患者,性别不同其预后也不同,乳腺癌等性激素靶器官肿瘤常在其发生前后或同时并发胃肠道肿瘤,并陆续有在胃肠道肿瘤中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的报道,因此推测机体内性激素环境也同样影响了一些消化道肿瘤的自然发展历程[1,2]。然而,究竟体内性激素对于胃肠肿瘤通过何种机制,产生何种效应?尚无统一的看法。为此本实验以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体外传代胃癌细胞系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雌激素及其受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动力周期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雌激素对胃癌细胞的促分化作用,为临床消化道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分组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加入17-β-雌二醇10-7mol/L(德国MERCH公司);Ⅲ组:雌二醇10-7mol/L及三苯氧胺1mcg/L(上海十二制药厂)均为终浓度。每组各检测6个样本。 1.2 细胞培养雌二醇采用乙醇溶解(乙醇终浓度<0.1%),然后用Hanks液稀释至工作浓度。小牛血清用活性碳10g/L,葡聚糖T70 1g/L,50℃搅拌30min以清除游离雌激素。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证实细胞株雌激素受体为阳性)采用RPMI-1640培养基加1%已清除游离雌激素的小牛灭活血清,青霉素100kU/L和链霉素10mg/L,然后分别向各培养瓶中加入受试物,于37℃,含5%二氧化碳温箱培养12h后收集细胞,数目在105以上,70%冷乙醇固定24h。实验过程中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5]。 1.3 细胞DNA染色及FCM测定上机前经400目铜网过筛,低速离心5min,弃乙醇,每个样品加RNase A25μg,震荡混匀,37℃搁置30min,以去除RNA,然后加入碘化丙啶

什么叫雌激素受体

什么叫雌激素受体 什么叫雌激素受体?患有乳腺癌的每个病人,有一项检查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雌激素受体,听到这个词,大家都很陌生,也不理解是什么来的,其实,雌激素受体是一个正常人的乳腺细胞里边含有一种能与雌激素结合的糖蛋白,这就是雌激素受体(ER),下面我们具体来了。 雌激素受体(以下简称ER)是细胞内能与雌激素结合的一种特殊的糖蛋白,当乳腺细胞恶变时,这种受体可以保留或消失。如受体保留的,叫激素依赖性肿瘤,如果不保留则叫非激素依赖性肿瘤。实验证实有50%~70%的乳腺癌细胞内含有数量不等的ER。受体较多分布在绝经后、高龄、早期的病人。 雌激素就相当于一把钥匙,而位于乳腺组织内的ER就相当于锁。这把锁一般位于乳腺细胞的核内,当雌激素进入乳腺细胞的核以后,钥匙与锁相结合,就可以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促进癌细胞增殖,使病情发展。 临床上,医生们都很关注乳腺癌患者ER的表达情况,因为它与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将来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乳腺

癌细胞内含有ER,医学上就称为ER阳性;反之,则叫做ER阴性。 一般来讲,ER阳性的肿瘤分化比较好,这样的患者预后相对好一些,如果采用内分泌治疗措施效果也比较好。而ER阴性的肿瘤相对分化差一些,预后也可能较差,对于这些患者,采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可能并不理想。 目前,对于乳腺癌患者ER的检测,一般由病理科医生在取得癌组织以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来判断。接下来,临床医生们会结合患者的年龄、肿块的大小、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以及ER的状况来决定患者术后的综合治疗。 以上是什么叫雌激素受体的相关介绍,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是否对于这个如此陌生的词有了一些认识了呢,如果难理解的话,我们可以简单的记住:雌激素受体是每个正常女性朋友的乳腺细胞里应有的一种元素,一旦患有乳腺癌,这种也许有保留也许会消失。

雌激素受体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_谢辛慈

药物生物技术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2015,22(2):156 159 雌激素受体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谢辛慈,吴佳,潘芬芬,姚岑萍,舒建洪,陈健,吕正兵*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雌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家族,与受体结合后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在生物体内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雌激素作用的靶位点,在相关信号通路中起主要作用,参与调节和维持生命体的基本活动。但雌激素受体表达异常对其靶器官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生有重大影响,还会影响雌激素非靶器官肿瘤的发生,如结肠癌、肺癌等。文章主要就经典的雌激素核受体ERα和ERβ与几种常见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雌激素肿瘤防治及其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ERα;ERβ;肿瘤;乳腺癌;结肠癌 中图分类号Q51;R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915(2015)02-0156-04 雌激素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类固醇类激素,不仅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与某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能够调节生殖系统的生长与分化,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的调控。雌激素受体分为经典的核受体和近年来发现的膜受体两大类。经典的核受体包括ERα和ERβ,位于细胞核内,通过调节特异性靶基因的转录而发挥调节效应。膜受体包括经典核受体的膜性成分以及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GPER1(GPR30)、Gaq-ER和ER-X等[1]。 雌激素靶器官主要是乳腺、卵巢、子宫、前列腺、骨骼及血管系统等[2],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不仅与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雌激素靶器官的肿瘤发生相关,其在肝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雌激素非靶器官中也广泛表达,显示了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非靶器官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可能存在密切关系[2]。因此,通过对雌激素受体在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其靶向药物和设计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本文主要就经典的雌激素核受体ERα和ERβ与常见的雌激素靶器官与非靶器官肿瘤的发生及其靶向药物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雌激素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1.1雌激素受体的结构 ERα最早于1965被Toft[3]等人发现,1986年由Green[4]等人完成了克隆,被誉为经典的雌激素受体;而ERβ最早于1996年由瑞典专家Kuiper等人[5]在大鼠的前列腺细胞中发现,同年由Mosselman等人[6]完成了人ERβ的克隆。 ERα和ERβ结构相似,N端到C端依次为A/B、C、D、E、F几个区域。其中包括2个转录激活区:A/B区和F区。A/B区存在非配体依赖性的转录活化区AF-1,该区ERα与ERβ仅有15%的同源性[7];C区为DNA结合区,即DBD,包括2个锌指结构,能与靶基因中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结合。D区为铰链区,核受体通过弯曲、旋转来改变构象,使受体以最佳的构型与配体结合,具有核定位信号及稳定DBD的DNA结合的功能;E区为激素配体结合区域,即LBD,含有能够与各种不同配体结合的氨基酸序列,能与调节蛋白相互作用[8]。F区为配体依赖性的转录活化区AF-2,是转录激活和抗雌激素药物发挥作用的必需成分 。 图1ER的结构示意图 1.2雌激素核受体(nER)介导的信号通路 1.2.1经典的ERE模式无配体时,nER与热休克蛋白Hsp90结合,形成寡聚体复合物,封闭受体DBD,使其处于非激活状态。雌二醇(E2)与ER结合后,引起ER构象变化,产生游离的Hsp90,nER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结合到靶基因ERE上[7],受体的两个活化功能域AF-1和AF-2募集不同的辅因子至靶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而改变基因的转录水平,促进或抑制相关基因或蛋白的表达,最终产生相 651 *收稿日期:2014-05-05修回日期:2014-12-01 基金项目: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No.2013R406021)。 作者简介:谢辛慈(1993-),女,浙江杭州人,研究方向为生物制药。 *通讯作者:吕正兵(1969-),男,安徽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制药。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基因的突变与变异

多年来,雌激素受体(ER)被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征。然而,异常的ER结构可能对于正确地评估ER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虽然可以检测出异常结构ER 的存在,但实际上它缺乏其功能,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同样,一些不能通过生化及免疫组化检测出来而实际上具有生物学活性的ER的存在也会导致假阴性结果。因此,探讨ER的突变和变异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不需要配体就能传送雌激素信号的受体蛋白存在可能就会导致对内分泌治疗的抵抗;此外,功能不良的ER的突变也可能导致乳腺癌的预后不良。 一、野生型雌激素受体结构和功能ER基因定位于q24和q27之间的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由8个外显子组成。野生型ER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65 000,与雌二醇具有很高的亲和性[1]。ER属于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的大家族,后者包括其他的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视黄酸受体、维生素D受体和大量尚未明确配体的所谓“孤立受体”。用A~F 6个字母分别代表这些受体序列排列中的6个区域。E 区主要组成了配体结合区,该区包括外显子4到8和装配配体结合的一个疏水区。DNA结合区包括二个锌指结构,使其能够与上游雌激素依赖基因启动区的特异性雌激素反应元件或单元(HRE)相协调[2,3],外显子2和3编码该区域,具有激活功能的为AF1和AF2两个转录区。AF1包括A、B区的大部分,核受体含有两个转录激活功能(AF)区,分布位于受体C端的激素结合区(AF2)和N端区(AF1),AF2为激素依赖性,而AF1是激素非依赖的。AF2还是核受体与其他转录介导因子(共激活因子或共抑制因子等)相互作用的部位。甾体激素受体的每个AF均具有明显的细胞特异性特点,即使对于某一特定的靶基因而言,靶基因启动子的组成特性也能影响AF(特别是AF2)的转录活性。D区包括核的定位信号,即所谓的“桥接区”,它并不依赖于配体结合。当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为复合物。激素-受体复合物活化需要一定的温度,至于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在胞质还是在核内尚有争论。活化的复合物与DNA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选择性,与DNA 顺序有关。这一结合部分称为HRE.HRE可能由不连续的若干单元组成,其位置不论是在所调节基因转录起始单元的3'-末端还是5'-末端方向都有作用。根据这些表现,可以认为HRE 属于调节基因中的增强子。激素特异性在于细胞内的特异受体。由于激素-受体复合物与HRE 结合,引起DNA构象改变,活化了附近的启动子,从而促使转录。当受体活性化或转化后,其产物作用于染色质的特殊部位,并通过各种酶和激活的RNA聚合酶的活性促进核酸的迅速复制,转录特殊基因信息而合成特殊蛋白质。减弱染色体DNA-组蛋白的结合,激活基因而增强其模板活性,进而促进RNA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ER与它的同源配体(主要为雌二醇)结合后引起一系列的受体激活步骤:包括受体与热休克结合蛋白的脱离,大量丝氨酸和酪氨酸残基以及二聚体的磷酸化。激活的受体复合物与HRE序列的回文结构相结合,随后通过ER的AF1和AF2区与其他的转录成分的蛋白-蛋白结构形成激活转录过程。缺乏配体结合区的重组缺失突变能够与 HRE 相结合而激活其转录,这表明了AF1的基本活性,不过此活性水平比激活的野生型受体要低得多。相比较而言,AF2需要配体的存在来获得转录活性,但其活性程度取决于结合配体的性质[4-6]。由于DNA-AF1结合引起兴奋作用,而三苯氧胺能拮抗雌激素对AF2的作用,三苯氧胺和类似化合物的混合兴奋活性可能部分是由于导致了ER 的二聚化作用[7]。有证据表明,不同的激活剂和辅阻遏剂可明显地影响诸如三苯氧胺的混合兴奋剂的反应水平[8,9]。这种复杂的雌激素信号分子途径表明ER的突变和变异在不同组织之间有很大不同,也较难预言。[!--empirenews.page--] 二、雌激素受体基因的突变这里的突变概念是指ER基因的DNA序列发生了变化,而变异是指在mRNA或蛋白水平上发生的异常改变,并不涉及DNA的编码异常。这样的受体除本身功能降低或丧失外,还有可能与正常受体竞争配体、DNA上的结合部位及转录因子等,从而使细胞对相应激素不产生反应。此外,由于三苯氧胺是借助于与雌激素竞争结合受体发挥作用,所以,也就导致这样的乳腺癌对三苯氧胺的治疗不敏感。实验发现完全性的功能性ER基因丢失会导致雌性鼠的乳头导管发育不全[10]。Mahfoudi等[11]发现在鼠的ER基因538和552位点之间发生的点

雌激素和孕激素生理

雌二醇的合成主要在颗粒中合成,孕酮主要由黄体产生。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女性第二特征,对代谢也有影响。 1.促进和保持第二性征 维持性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子宫内膜和肌层的代谢,使内膜增生加厚,阴道上皮增生,表层细胞发生角化, 增强子宫活动,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2.小剂量雌激素,有促进性腺激素释放,促进乳腺导管和腺泡生长发育的作用; 大剂量雌激素则有抑制促性腺激素作用、抑制催乳素作用、抑制排卵以及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3.代谢促进水钠潴留、骨钙沉积、弱的同化代谢、提高血清TG和HDL和降低LDL水平、降低糖耐量等作用。 4.增加血凝度在应用较高含量的雌激素避孕药丸时有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性,低含量雌激素避孕丸则不会发生。 雌激素用途 1.补充女性激素分泌不足 卵巢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人工月经周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分泌不足者) 2.绝经期综合征面颊红热、出汗、恶心、失眠、肥胖和情绪不安等。 适量补充雌激素,可反馈抑制GnRH、FSH和LH分泌,减轻症状。 3.避孕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FSH分泌。 4.乳腺癌大剂量雌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内源性雌酮减少,用于绝经后5年以上晚期乳腺癌患者。 5.前列腺癌大剂量雌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拮抗雄激素的作用。 6.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和直接对血管的作用。绝经期后应用雌激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减少35%~50%。也有报告认为可增加血栓发生率。 7.其他 老年性骨质疏松、痤疮(粉刺):增加骨骼钙沉积 可与雄激素合用白细胞降低症(放射线)升高白细胞 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对老年人有学习记忆增强作用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主要做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平滑肌,以适应受精卵的着床和妊娠,孕酮能抑制新颗粒的发育。1.生殖系统主要为助孕、安胎作用。 月经周期的后期,在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的基础上,孕激素则进一步使子宫内膜腺体生长与分支,内膜充血、增厚,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做好准备,有利于着床后胚泡继续发育。 经期,可使子宫内膜全部脱落,避免因脱落不全造成的出血。 妊娠期,能降低子宫肌对垂体后叶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活动,使胎儿安全生长。2.乳腺促进腺泡生长,为哺乳做准备。 3.神经内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