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地基处理方式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

道路地基处理是指在筑路工程中,对地面基础进行处理以确保道路的基础牢固、稳定,能够承受交通和环境的各种压力。道路地基处理是筑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它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有多种,下面将对其中常用的进行介绍。

一、夯实土壤

夯实土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夯实机具对土壤进行强有力的振动下压,使土壤中的空隙不断减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从而形成更坚实的土体。夯实土壤处理的优点是成本低、工作量小、操作简单,适用于处理地基以增强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搅拌桩

搅拌桩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它通常应用于含有松软土壤、沉积物和淤泥的地下基础。搅拌桩是通过机具在土壤中反复振动,将松散土壤和废土与混凝土混合制成钻孔的一种强有力的混凝土桩。搅拌桩

的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减少效果,增加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同时

占用很少的空间。

三、混凝土底基础

混凝土底基础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土壤环境的地基处理方式。在筑路工

程中,混凝土底基础需要按照特定的规格进行施工,这样可使其承受

在其下方的路基和交通荷载,从而增强地基稳定性和耐用性。

四、冻结处理

在寒冷地区,道路地基处理常常采用冻结处理的方式。该方式通过使

用低温止血止血剂,冷冻土壤,形成冰柱,从而增强地基强度和稳定性。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道路地基处理方式,它们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应该考虑到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以及

交通流量等多种因素。因此,在筑路工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在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是一个常见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软土地基指的是土质较为松软,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的土地。为了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常见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之一。这包括土壤加固和地基改良。土壤加固可以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加设地基板或地下水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改良可以采用深层加固、排土加固或土壤改良等技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2. 桩基工程:桩基工程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并注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桩基工程还可以通过形成桩基与软土地基的摩擦力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 地基预压法:地基预压法是一种通过施加垂直载荷来改良软土地基的方法。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放置重荷并施加压力,从而压实土壤并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这使得软土地基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并减少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4.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在软土地基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这种材料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常见的土工合成材料包

括土工格室、土工布和土工格栅等。 5. 补强与加固: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有时需要进行补强和加固,特别是对于已经出现沉降和变形的地基。这可以通过钢筋混凝土板、土工格栅或地基加固材料等进行。这些方法可以弥补软土地基的不足,提高整个地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处理公路软土地基是公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适当的地基加固、桩基工程、地基预压法、土工合成材料以及补强与加固等方法,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公路的安全和耐久性。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 道路地基处理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本文将从地基处理的意义、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以及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基处理的意义 道路地基是指道路基层以上的土体,它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路面的沉陷和破坏,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1. 增加地基土的承载力:通过加固地基土的承载力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常用的方式包括加厚地基土、加设加筋板等。 2. 预处理地基土:对地基土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常见的方法有土壤加固、土壤改良等。 3. 排水处理:排水是地基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防止地基土的液化和软化,减少地基沉降。常见的排水处理方式有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 4. 增加地基土的抗冻性:对于寒冷地区的道路建设,需要增加地基土的抗冻性,以防止因冻胀引起的地基沉降和破坏。常用的方式包括添加防冻剂、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等。 5. 地基加固:对于地基土较差、容易发生沉降和塌陷的情况,可以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如桩基础处理、土钉加固等。

三、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地基处理前,需要对地基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试,了解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以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 2. 地基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3. 地基处理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出现瑕疵和漏洞。 4.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5. 地基处理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验收和检测,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道路地基处理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减少路面的沉陷和破坏。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只有在做好地基处理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建设出安全、稳定、耐久的道路。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 道路地基处理是指在筑路工程中,对地面基础进行处理以确保道路的基础牢固、稳定,能够承受交通和环境的各种压力。道路地基处理是筑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它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有多种,下面将对其中常用的进行介绍。 一、夯实土壤 夯实土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夯实机具对土壤进行强有力的振动下压,使土壤中的空隙不断减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从而形成更坚实的土体。夯实土壤处理的优点是成本低、工作量小、操作简单,适用于处理地基以增强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搅拌桩 搅拌桩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它通常应用于含有松软土壤、沉积物和淤泥的地下基础。搅拌桩是通过机具在土壤中反复振动,将松散土壤和废土与混凝土混合制成钻孔的一种强有力的混凝土桩。搅拌桩

的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减少效果,增加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同时 占用很少的空间。 三、混凝土底基础 混凝土底基础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土壤环境的地基处理方式。在筑路工 程中,混凝土底基础需要按照特定的规格进行施工,这样可使其承受 在其下方的路基和交通荷载,从而增强地基稳定性和耐用性。 四、冻结处理 在寒冷地区,道路地基处理常常采用冻结处理的方式。该方式通过使 用低温止血止血剂,冷冻土壤,形成冰柱,从而增强地基强度和稳定性。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道路地基处理方式,它们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应该考虑到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以及 交通流量等多种因素。因此,在筑路工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总结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总结 [摘要]本文简要探讨了道路软基处理的一些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某城市市政道路软基的处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展示,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也飞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有自身特点:荷载都不太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刚性路面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柔性路面结构,即使路基有少量不均匀沉降出现路面小微裂缝,稍加修补也可正常使用,但道路地下埋设的管线对沉降要求较高。 一、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1、换填垫层法。将路基一定深度范围软弱土层换填好的砂、石、土或石屑等材料,经压实做成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的垫层。根据换填方式不同分为:抛石挤淤法、换填土和爆破挤淤法。 2、堆载预压法。在工程建造前,消除大部分工后沉降,提高地基强度。一旦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强度达标后,修筑道路路面。 3、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预先加载地基,通过排水体排水,让地基土固结,提高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以前排水体常用袋装砂井,在顶上铺一层土工布加筋垫层,既可横向排水通道,又可均化不均匀沉降。 4、深层搅拌法。用水泥或其他材料作固化剂主剂,经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软土强制搅拌,利用他们之间所产生的物化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固体。深层搅拌法分为喷粉搅拌法和喷浆搅拌法。目前国内常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较高且地基承载力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用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5、煤灰碎石桩。利用工业废料与碎石掺适量水泥形成胶凝体,有一定强度、良好形成低标号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可节省水泥砂。 6、加筋法。在软土地基上沿水平方向铺设一层或多层的加筋材料,并与填料组成一定厚度的加筋垫层,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均化地基应力,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但当地基中具有较厚的软土,如果单纯用加筋垫层来处理,即使承载力满足要求,地基也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从减小沉降方面考虑,水泥深层搅拌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案,其形成的水泥土桩复和地基的工作状态是:桩和桩之间土的变行协调,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当软基较厚,且对承载力和沉降要求较为严格的地基处理时,可以考虑综合加筋垫层和水泥深层搅拌桩的优点,用加筋垫层和水泥深层搅拌桩

道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道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摘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可采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四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本文介绍了这四种方法的设计思想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公路;软基;处理;方法 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 1. 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属于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添加剂法等等。 1.1 表层排水法。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1)沟槽的布置。沟槽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填土沉降要注意坡度的变化;不使来自四周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渗透水浸入填土;沟槽的间隔要尽可能加密,以增大排水能力,即使有部分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妨害整体排水。 (2)沟槽的构造。沟槽尺寸一般取宽0.5m,深0.5~1.0m。填土之前在沟槽内用透水良好的砂(砂砾)回填成为盲沟。纵向盲沟一般沿道路纵向或中央纵向开挖,横向盲沟一般间距10m~15m布置。沟槽内埋设多孔排水管时,必须用优质反滤层加以保护。 1.2 砂垫层法。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地基的稳定性。软土地基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因其含水量较高、结构松散、强度低等特点,容易引发路基沉降和变形问题。为了保证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是十分关键的。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加固处理。加固处理是指通过改变软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常见的加固处理方法包括预压加固、灰土加固、碎石加固等。 预压加固是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软土发生变形,达到固结的目的。预压可以采用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等方法进行,以确定合适的施工参数。在预压过程中,可以利用预应力锚杆、挤浆桩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施工,提高加固效果。 灰土加固是指在软土地基中掺入适量的灰土,通过水泥、石灰等成分的反应和结晶作用,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灰土加固可以通过搅拌桩、灌浆桩等方法进行,以改善软土的工程性质。 碎石加固是指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碎石,通过碎石的填充和压实作用,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碎石加固可以采用碎石填筑、

碎石悬浮桩等方法进行,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第二种方法是改良处理。改良处理是指通过改变软土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常见的改良处理方法包括土壤固化、土壤改良等。 土壤固化是指在软土地基中注入固化剂,通过固化剂与土壤颗粒的反应和结晶作用,使软土形成坚固的固结体。土壤固化可以采用水泥浆注入、钠化学固化等方法进行,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添加改良材料,改变软土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常见的改良材料包括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土壤改良可以采用混合改良、填筑改良等方法进行,以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 第三种方法是加固与改良相结合的处理。加固与改良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是综合运用加固和改良的技术手段,使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双重提高。这种处理方法常用于软土地基质量较差、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 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加固处理、改良处理和加固与改良相结合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

道路地基处理

七、道路工程 (一)、砼道路 1.材料 (1)碎(砾)石 应质地坚硬、耐久的干净砾石或岩石轧制而成,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3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其颗粒形状应具有菱角,近似立方体,无杂质。砾石轧制的应有90%以上的破碎颗粒;包括天然砾石、破口砾石或天然砾石与坡口砾石的混料。砾石应坚硬、耐久、无杂质。 (2)水 水应清洁不含有毒物质,并按照施工规范规定控制硫酸盐含量、含盐量以及PH值。 (3)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按施工图进行测量放样,放出中线,边线及高程指示桩,指示高程线。底基层上面的浮土、杂物必须全部清理干净,松散部分和压实度不足的地方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翻松、清除掺加同类材料重新修整,路拱、路型、横坡、纵坡均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2)基层混合料拌和 基层混合料拌和自拌,配备强制式拌和机,配料机配料,混和料加入顺序为粗集料,细集料,水泥。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 (3)摊铺 石子粉基层采用人工摊铺,摊铺前先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铺筑一段单幅长度不少于100m的实验段,实验路面所采用的材料配合比、拌和、摊铺压实等机械配备和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技术参数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作为下步施工的依据,人工摊铺前,根据实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挂线. (4)碾压 采用6~8T压路机初压(1.2~1.7km),12~15T压路机复压,终压两遍。

碾压时,对于局部不平之处,辅以人工找补,碾压时,压路机应从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行进,碾压时的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 (5)养生 碾压成型的石子粉基层,应在第二天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d,洒水次数视当天气温情况而有所增减,以表面潮湿或湿润为宜,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不允许重车通行。 3、水泥路面施工 施工准备工作 垫层的检查与整修垫层的宽度、标高、表面平整度和压实度,均应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之处,应与整修。混凝土摊铺前,垫层表面应洒水湿润,以免混凝土底部的水分被干燥的垫层吸去,变的疏松以至产生细裂缝。 安装模板 支模前对路基进行认真清扫干净,模板采用统一加工,用木杆支撑,支撑要牢固可靠,接缝处要严格密实,防止跑浆。模板顶面用水准仪检查其标高,不符和时予以调整。模板内侧涂以脱模剂,以利于拆模。基层砼厚度为20cm,由于基层平整度不是很好,为保证路面厚度及高程,并方便支模。 在安装模板时,按放线位置,先把模板安放在垫层上,使其上缘高程符合路面设计高程,然后沿模板将铁扦打入碎石垫层,铁扦的间距以能保证模板在摊铺、震捣混凝土时不致变形为度。 运输混合料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

道路地基处理方式 标题:道路地基处理方式:关键步骤和实施方法 引言: 道路地基处理是确保道路结构稳固和耐久性的关键步骤之一。正确的 地基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路面沉降、裂缝和其他结构问题的风险,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本文将深入探讨道路地基处理的关键步骤 和实施方法,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过程并获得对于道路建设项目的 有价值的见解。 I. 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A. 地基处理对道路结构的影响 B. 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及考虑因素 1. 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地基与环境的适应性 3. 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成本效益 II. 道路地基处理的关键步骤 A. 地质调查和工程勘察 1. 目的和重要性 2. 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

3. 工程勘察的影响因素 B. 地基预处理 1. 清理和清除现场 2. 土壤改良和加固 a) 物理土壤改良方法(如振实和加固) b) 化学土壤改良方法(如固化和固化剂添加) c) 生物土壤改良方法(如植被覆盖和生物固化剂) 3. 地基排水处理 a) 表层排水治理 b) 地下排水控制 C. 地基填筑与压实 1. 合理选择填料材料 2. 压实作业方法和设备选择 3. 压实质量控制和监测 III. 实施道路地基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A. 传统方法 1. 初期土壤改良 2. 机械压实 3. 土石方工程技术

B. 先进方法和技术 1. 化学土壤改良剂的使用 2.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3. 环境友好的地基处理技术 IV. 总结和回顾 通过在本文中全面讲述道路地基处理的关键步骤和实施方法,读者现 在应该对该过程有了深入的理解。地质调查和工程勘察为地基处理的 开始奠定了基础,而地基预处理和填筑与压实则提供了确保道路结构 稳定性的关键措施。此外,不断发展的先进方法和技术为地基处理带 来了更多可行的选择。有效的地基处理将为道路的建设和维护提供可 靠的基础。 观点和理解: 在道路建设项目中,正确的地基处理方式是确保道路结构长期使用的 关键因素之一。进行地质调查和工程勘察以了解地基的情况非常重要。地基预处理和填筑与压实阶段是确保道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步骤,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土壤改良方法。此外,发展先 进的化学土壤改良剂和土工合成材料等技术为地基处理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综上所述,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可确保道路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和耐久性,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老旧道路维修地基处理方案

老旧道路维修地基处理方案 1板底脱空的处理 施工前对现状路面采用5米长的贝壳曼梁测量其主点和副点弯沉;脱空的评定标准为,现有混凝土板按接缝处主点弯沉小于0.2mm、差异弯沉小于O.06mm双控,即这两个指标均须满足,旧板不需要处理。若不能满足,则需要采取处理措施,处理方法为:钻孔灌浆加固。 1.1 灌浆孔布置 路面下灌浆深度为60~80cm,污水管顶灌浆孔深为距污水管顶平均0.5米,灌浆孔采取矩形分布,沿路线横向间距200cm,纵向间距250cm。在大规模施工前先进行注浆试验,以确定注浆压力、浆液稠度、浆液初凝时间以及添加剂种类与含量等。 1.2施工工艺: 布置孔序→钻孔→钻孔冲洗→搅浆→灌浆→封孔→养生 1.3施工要求 (1)灌浆孔大小和灌浆专用机械设备的灌注嘴大小相适应,一般70~llOmm。 (2)钻孔的孔位选择在板的四边,距板边80cm~130cm,采用钻孔机钻孔,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钻孔按确定的孔位提前进行。钻孔要保持垂直,要穿过水泥混凝土板并进入未经处治的基层。钻孔后用红漆在板面标注各孔压浆顺序。 (3)注浆顺序要沿路线前进方向先外排,再内排,最后注中间排,为防止相邻两孔冒浆,采用隔孔注浆。 (4)压浆过程中,压力过大易造成面板拱起断裂等破坏。过小则无法压满。而压浆机型号不同,压浆时压力表所反映的压力也不同。因此在压浆前应对压力表进行测定,并在施工现场作试验标定灌浆压力,一般应控制在0.5~2.0MPa左右。当砼板纵、横缝隙有浆液冒出时,继续灌浆5~10秒即应停止;板底有积水处,积水在浆液压力下

从缝隙冒出,此时需继续压浆,直至浆液冒出5~10秒后停止。 (5)自上而下进行灌浆,为使被灌体更均匀饱和地得到灌注,第一次灌浆结束后,待凝2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重复灌浆。 (6)灌浆过程中溢浆的孔应及时用圆状木塞封堵,防止压力过度散失。注浆孔在灌浆头拨除后也及时用木塞封堵,防止灰浆反流。所有木塞在灌浆结束后保持8~10分钟方可拔除。并用灰浆或取出的混凝土芯样将灌浆孔封严。 (7)灌浆后残留在路面的灰浆及时清扫并用水冲刷,避免灰浆流入路面缝隙污染路面,影响今后沥青罩面的粘结。 (8)灌浆完成后的板块禁止车辆通行,必须待灰浆强度达到3Mpa 以上时方可开放交通。 1.4材料的技术要求 (1)灌浆材料选用425#水泥,粉煤灰中的Si02、A12O3、Fe203和CaO 等含量大于85%,烧失量不宜大于4%,其它早强剂,膨胀剂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2)在相同水灰比情况下,流动性随着水泥与粉煤灰的比例产生变化。同时,粉煤灰比例也影响水泥浆的后期强度。在相同条件下,水灰比越大,则浆体的强度会逐渐降低,因此,不要采用过大的水灰比。设计推荐使用的浆液配比为: 水泥:粉煤灰:水=1:0.5:0.7 由于各种材料性能和被加固层物理状况的不同,应根据“在取得较大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浆液的强度”的设计原则,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及灌浆试验来具体确定。 (3)一般成浆的浆体流动度在20秒左右,膨胀率应大于2.5%,7天抗压强度应大于5MPa。 1.5灌浆试验 (1)大面积施工前,必须进行灌浆试验,以掌握对该场地的灌浆

各种土质适用的基础处理方法

各种土质适用的基础处理方法 1、换填垫层法:浅层软搦地基以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2、预压法: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3、强夯法: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4、强夯置换法: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要求不严的工程; 5、砂石桩法: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基础;也可处理可液化地基; 6、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0—2.00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 7、高压喷射注浆法: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8、柱锤冲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 9、振冲法:处理沙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饱和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适用性。; 10、水泥土搅拌法:深层搅拌法(湿法)与粉体喷搅法:处理正常的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12、加筋法:软弱土地基、填土及陡坡填土、砂土;方法:土工聚合物加筋,锚固,树根桩,加筋土; 11、排水固结法: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各种基础处理方法注意事项: 1、换填垫层法 A、换填材料-——砂石:碎石、角砾、圆砾、粗沙、中砂等,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纱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泺石。砂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 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也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当含有碎石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用于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地基,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 灰土:体积配合比:2:8或3:7.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粉煤灰: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筑等的换填层; 矿渣以及其他工业废渣:同上;

道路淤泥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道路淤泥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1. 引言 道路是人们出行和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一些地区或施工条件较差的地方,道路地基易受淤泥溃陷的影响,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和使用。本文将介绍道路淤泥地基处理施工方案,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提高道路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淤泥地基处理前的调查和评估 在进行淤泥地基处理之前,首先需要对道路地段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淤泥地基的范围和程度。调查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采取何种施工方案以及需要进行哪些工程措施。 3. 方案设计与选择 根据前期的调查和评估结果,在进行淤泥地基处理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案:

3.1 加固地基 通过加固地基的方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桩或桩基加固的方式,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淤泥地基的沉降和溃陷。 3.2 疏浚淤泥 通过机械疏浚的方式,清除道路地基中的淤泥。可以利用挖掘机或吸泥船等设备,将淤泥清理干净,恢复地基的稳定性和排水能力。 3.3 添加填料 在淤泥地基上添加填料,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填料可以选择河沙、碎石等适合的材料,通过铺设和夯实的方式,将填料与淤泥地基结合,形成一个坚实的地基层。 4. 施工要点 在进行淤泥地基处理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4.1 施工技术 根据所选的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如使用钢筋混凝土板桩进行地基加固时,需要精确测量和打桩,控制桩的深度和间距。 4.2 排水处理 淤泥地基处理后,需要加强排水处理。可以采用排水沟或排水管等设施,将地基中的积水排除,防止地基再次发生淤泥溃陷的情况。 4.3 质量验收 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地基处理施工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可以通过现场检查、勘测和取样等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 5. 安全与环保措施 在进行淤泥地基处理施工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防护措施,设置警示标志,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几种道路软基处理方案的比较

几种道路软基处理方案的比较 软基处理方法分类有置换法、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法、灌入固化物法、振密、挤密法以及加筋法等。结合具体地质条件进行选择,本次比较的软基处理工法有:堆载预压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深层水泥搅拌桩、低强度桩、管桩等。 ①、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法的基本原理:在软土地基中插入竖向排水体(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通过堆载荷载预压,孔隙水通过竖向排水体排出,加快土体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性能。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标准横断面图 堆载预压法的优点: a、通过堆载预压后,地基土固结并形成硬壳层,运营期沉降均匀。 b、由于土体性质得到改善,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管线基坑开挖时不会产生滑塌,保证施工安全,降低造价。 c、堆载预压工法造价低廉。 堆载预压法的缺点: a、该法施工工期长,沉降收敛慢,堆载期一般为12个月,若在雨季施工,降雨量大的地区,影响堆土速度,施工周期甚至更长。 b、该法需要大量的堆载土,堆载土的厚度一般不低于5m,土方来源困难,卸载后需弃方。 c、由于堆载高,容易发生失稳,有时需要设置反压护道。 d、堆载荷载施加时,应分级施加。雨季施工时,堆载速度受到影响,进一步延长工期。 ②、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该法的基本原理:在软土地基中插入竖向排水体(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通过抽真空和堆载荷载预压,孔隙水通过竖向排水体排出,加快土体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性能。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标准横断面图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由于施加80kpa的负压,代替了将近4.5米的堆载荷载,无需卸载,再加上沉降土方荷载,处治效果更好。真空处理时,位移向道路中心,不会失稳,堆载速度快。真空堆载预压法的工期一般为6~7个月,施工周期相对于堆载预压法要短。 该工法既有堆载预压的优点,又能很好的克服堆载预压法的缺点。但是该工法要求控制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以及监测的每个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适用范围:不含有透水夹层,地质纵横向变化不大的深厚软土地基。 ③、深层水泥搅拌 基本原理:深层搅拌法是通过特制的机械——各种深层搅拌机,沿深度方向将软土与固化剂(水 泥浆,外加一定量的掺和剂)就地进行强制搅拌,使土体与固化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 理方法 摘要:地基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及公路的使用年限。在一些软土地区修建的道路,随着时间的增长就容易出现路面塌陷的现象,对于道路的正常使用有着严重的影响,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道路施工人员已经认识到了软土路基对于道路工程的破坏作用,人们开始对如何防治软土基地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对城市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几种常用处理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公路;软基;砂垫层 引言: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软土基是比较常见的的一种情况。处理软土地基一但出现问题,会对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研究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索。 一、软土地基危害 软土的地基与一般的地基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是地基结构中的水分含量较多,导致其强度较低,经常达不到规范的要求。常见的软土地基来说,其存在的主要危害是会降低城市道路结构的稳定性,车辆在通行的过程中会给地基造成较大的荷载压力,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路基下陷等问题,不仅会降低城市道路结构的质量,还会影响其美观性。人们在通行的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便利性及安全性,当城市道路工程中存在软土地基时,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稳定性就会有所下降,当技术人员缺乏对其的重视时,土壤的综合性能体现难以达到项目建设施工要求,会给后期建设施工作业的开展造成较大的困扰。 二、处理软土地基相关影响因素 2.1 周围环境状况

在实施软土地基施工作业时,很多施工人员都存在忽视周围环境的问题,急于开工,给项目建设施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某市某路桥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工作之前没有掌握周围的实际气候状况,在项目进行到一半时,气候比较恶劣,产生连续大暴雨的情况,导致项目建设施工不得不停工。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完成的部分项目施工内容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软土地基的强度较弱,地基结构被雨水冲刷,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用。所以,在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全面掌握周边环境状况,才能够根据不同的难度把握地基施工情况。 2.2 路基设计情况 设计工作的开展对于软土地基建设施工来说尤为重要,当这项工作产生问题时,后续的建设施工内容和形式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城市道路建设施工当中,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掌握项目建设形式才能够减少其在实际操作当中产生的问题。如某市某路桥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在开展路基设计工作时,对于结构的尺寸把握不明确,施工技术人员又未能及时沟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窝工和返工,给施工进度管理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3 行业规范的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设计、施工等规范,在开展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时,设计、施工单位要根据城市道路等级确定路基施工具体要求。对于软土地基施工来说,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与道路等级相关的因素就是平整性。在道路等级要求较高时,软土地基施工受到的负面影响就会加大,从而就可以考虑加大设计、施工安全系数,提高处理费用,以降低后期风险;反之,则可以考虑一定的容忍度,适当控制处理费用。 三、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 3.1 置换处理法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施工人员可以采取置换处理法对其中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土质进行置换,达到项目建设施工的稳固性要求。前文提到的某路桥工程施工项目就采取了这种方法提高城市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技术人员首先对施工

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介绍

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介绍 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法、抛石挤淤法、强夯法、 强夯置换法、膨胀土掺灰改性换土法、石灰桩法、EPS超轻质填料法、堆载预压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深层搅拌法、振冲挤密淤泥桩法、爆破挤密法、预制管桩法、CFG桩法等。 各种方法的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如下: 1.换填法: 通过将软弱土或不良土开挖至一定深度,回填抗剪强度高、压缩 性小的材料,如砂砾、石渣、碎石土等,并分层压实,以达到不断提 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适用于深度较浅的各种软弱土地基。 2.抛石挤淤法: 通过抛石碾压或夯击回填碎石置换淤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适 用于淤泥及淤泥质木炭地基。 3.强夯法: 采用质量为10t~40t的夯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地基土体在强夯的 冲击力和阻尼脚手架力作用下密实,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 降的目的。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渗透性土、湿陷 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开挖等地基。 4.强夯置换法: 采用质量为10t~40t的夯锤从高处自由下落,边填碎石边强夯, 以达到在地基中均形成碎石墩体,由碎石墩、墩间土以及碎石垫层形 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适用于粉砂土 和软黏土地基等。 5.膨胀土掺灰改性换土法:

将原地基膨胀土翻松,掺加一定比例的石灰后,分层压实,并经 过一定时间的养护,以达到消除或减小膨胀性、提高土体强度、降低 土中密度的目的。适用于膨胀土地基。 6.石灰桩法: 通过机械或人工成孔,在软弱地基中填入生石灰中均块或生石灰 加其他掺合料,通过石灰的吸水膨胀、放热以及离子交换作用改善桩 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已经形成石灰桩复合地基,达到不断提高地 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适用于杂填土、软黏土地基等。 7.EPS超轻质填料法: EPS(发泡聚苯乙烯)容重只有土的1/50~1/100,并更佳具有较 好的强度和压缩性能,用作填料,可有效缩小作用在地基上的载重荷载,减小作用在挡土结构上的侧压力。根据需要可用于描述换填部分 地基土。适用于软弱地基上上能的填方工程。 8.堆载预压法: 通过在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水平向的梁柱砂撘和竖向的排水 系统(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板)等),以缩小土体固结 排水距离,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排水老桥固结,地基承载力提高、 沉降减小。主要包括适用于在限定工期内,通过预压处理可以满足路 堤稳定与工后沉降要求花椒油的填方路堤,如软粘土、杂填土、泥炭 土等地基。 9.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排水软性通道——水平向的砂垫层和竖向的 排水系统(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板)等),然后在上面 铺数层不透气密封薄膜+无纺土工布,通过对排水体系进行长时间不断 抽水抽气,在地基中形成负压区,陶土而使软粘土地基产生排水固结,同时结合堆载预压,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灵气、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

1 换填垫层法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 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

市新窑南路道路工程就是利用堆载法加固软土路基的.新窑南路道路工程起点为广州大道K4+600,终点为北山村K11+700,全长约7KM.道路沿线地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地壳硬壳包括松散状杂填土,素填土和软塑状耕土,厚度为 0.40~2.20;软土层包括流塑状淤泥和淤泥质土,厚度为1.51~9.39,沿线厚度变化大;下伏层包括粘性土和砂层.堆载预压时间从1995年到2003年,大约7~8年. 袋装砂井:对于软土厚度大、路堤稳定、填土高的软土路基,采用袋装砂井,可增加软土竖直方向的排水能力,缩短水平方向的排水距离,加速软土的强度。砂袋灌入砂后,砂井可采用锤击法或振动法施工。它的施工工艺复杂,费用相对较高,所用的时间较长,可采用矩形或梅花形布桩。珠江地区某市公路的地质勘探表明,地基土质分布比较均匀,除表层1。0m左右耕植土外,接着为8.6m厚的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高含粘性的超软弱淤泥。第三层为厚约1.0m的贝壳粉砂土;第四层又为7.6m厚的淤泥质粘土;以下分别是0.5m厚粘土和3.0m厚粉细砂。往下为击数(SPT)大于19击的含砾粗砂层,再往下土质更好。地基土质为20m左右深厚的淤泥,含水量高达85.7%,十字板剪切强度仅4Kpa,且淤泥分布深度大致由前方向后方陆域倾斜,前浅后深,前方相对有利。在这样大面积超软弱的淤泥地基上筑路需作软基深层处理,以防止施工期软基沉降缓慢,引起工程完工后仍有较大剩余沉降量,同时不致因加载引起地基失稳破坏。这一带因软基不当而出现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是较常见的,就设计采用Ф7cm袋装砂井加砂垫层堆载预压排水固结进行软基加固,目的是通过打设砂井使第二、四层淤泥土排水固结后,土质强度获得提高、减少工程投产后的沉降,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塑料排水板:排水原理与袋装砂井相同,由于是工厂制作,它的质量稳定、重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实例分析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实例分析 一、背景 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 如软土地基等。软土地基是指土层中的粘土质地相对较弱,容易流变,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和强烈的膨胀性,因此,公 路建设在软土地基上,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 路基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本文将以某公路软土地基处 理为例,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二、实例分析 某公路新建路段,路基基础面宽度6m,路肩宽度1m, 路堤高度为4m,路基长度为8km。该地区地质条件较差, 主要为软土地基。经过勘察和测试,软土地基层厚度约为 3.5m,土壤类型为粘性土,其压缩模量为15MPa,剪切模量 为60kPa。针对这种地质情况,我们采用以下的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预压处理 软土地基的预压处理可以满足路基的承载要求,提高路 基的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在该项目中,我们采用了预压 桩法进行处理。预压桩能够通过水平和垂直的力作用,使 土层产生水平和竖向的压密和固结。该方法简单可行,成 本较低,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预压 桩的直径取决于路基上端面积和桩基直径的比值,通常在 1:5到1:8之间。 2、加固软土地基 对于软土地基加固,我们采用了土工格栅加筋加固。土 工格栅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合成材料,能够有效增加 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在该项目中,我们选择土工格栅的规格为Tensar BX1100。加固土体 的环境温度要求在5℃以上,且不能进行雨天施工。加固土

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工格栅的张力均匀,且较紧。加 固的层数受土工格栅的规格和路基高度的影响,大致为2~3层。 3、排水处理 软土地基容易出现沉降和渗水,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在该项目中,我们采用了水平加深排水法。该方法主要是 在路基的两侧挖设排水沟,形成一定的地形坡度,将路面 积水引入排水沟,并通过排水管道将积水排至水渠或河流。排水沟的宽度以车辆限界为标准,一般在2~3m之间。排 水沟的开挖深度受水温的影响,需要保证施工中的排水沟 不受淤塞,沟壁要求开挖顺直,坡度不应大于1:3。 三、结论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针 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 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本文 所述的实例中,预压处理、土工格栅加筋加固和排水处理 是比较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它们能够提高路基的承 载力和抗沉降能力,使路面更加平稳、坚固和安全。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及其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及其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摘要: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状况,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 较高的特性,其强度降低,压缩性较高。软土地基处理不恰当,可能会引起地表 的沉降,进而导致路基的开裂損坏。在较大的荷载作用的情况下,软土地基会发 生局部剪切等状况,使路面出现沉陷,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必须对公路软基 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的探讨,提升路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 关键词:公路;软基处理;填筑施工 公路软基处治是公路特殊路基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在现场施工 过程中要科学选择相关施工工艺、方法,切实做好现场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从而确保路基施工质量。 一、公路工程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1、换填法 换填法适用于覆盖厚度不大的软土层。它是指将路基内的软土进行清除,用 无侵蚀性、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进行替化回填,并将材料压实。在进行施工时,可 以先将覆盖厚度不大的软土层挖出,运用强度较高、性能稳定、质地坚硬具备抗 侵蚀性的碎石、卵石、砂、煤渣、矿渣、素土、灰土等材料对土体进行分层回填,并运用机械或者人工的方法进行压实。该处理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较简单,耗材量较少,适用于软土层不厚的施工路基。换软土层与原软土层相比,其 土体承载力以及土体的强度等均有所加强,并且其变形较小,施工的造价成本低,具有普遍性。 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指软土路基在堆载荷载的作用下,将土壤中含有的孔隙水通过 排水井排出,排水井主要包括塑料或砂井排水带等。排水固结法是公路工程软土 路基主要处理技术之一。该方法的操作步骤是在软土路基上设置塑料或砂井排水带,再在软土路基表面铺设一层砂垫层,然后在砂垫层上堆放填土石等材料来对 软土路基进行预压。在预压的作用力下,软土路基孔隙中包含的水分慢慢排出, 通过塑料或砂井排水带从砂垫层的两侧流出。孔隙水排出后,软土中的孔隙变小,软土路基会更加稳固,其承受力和对抗强度加大,降低了路基的沉降量,从而提 高了路基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预压排水这一阶段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若 预压荷载不够,周期将会延长,因此,运用排水固结法来处理软土路基尽管工艺 较简单,但周期过长且效果一般。该处理技术一般适用于饱和度较高、含水量较 大的软土。 3、挤密法 挤密法适用于湿陷性土层和松软砂类土,它是指通过冲击或振动等方式形成 孔隙,并在孔隙中加入石灰、灰土、石、土、砂或其他的填充材料,将填充材料 捣实形成桩体。根据加入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桩体分为砂石桩、石灰桩、灰土桩、 砂桩、粉喷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使用打桩设备或者振动方法对桩体进行作用,可以使周边的土体产生横向挤密作用,通过挤密作用能加强土粒间的移动, 使小颗粒的土粒进入到大颗粒的土粒缝隙当中,缩小土粒间的空隙,使得土体更 加密实。与此同时,在挤密的作用下,软土中的孔隙水逐渐减少,能提高土体的 稳定性。挤密法的原理是加速土体的固化速度,减少软土路基的沉降量以及土体 间的孔隙,加强路基的承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路基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