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

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
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

第6卷第3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ol.6No.3 2004年6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un.2004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50(2004)03-0047-06

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

王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200433)

摘 要: 本文对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演进的历史路径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和私人之间的关系调整是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处理上所应获取的重要历史经验。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经济思想

一、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的演进路径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互分离,并且随着分离的不断加大,土地使用权越来越独立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遵循着如下的演进轨迹。

1.国家土地所有权思想的弱化和私人土地所有权思想的强化

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王有”的观念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表现为国家主导型的不对等契约关系。土地所有权的国有以及国家所有权的主导地位构成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总体特征。国家由于在政治权力上具有优势,从而决定着契约的形成以及双方在契约中的地位,“国家所有权的至高无上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国家所有权绝对主导的观念的形成源于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性,同时早期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导致土地使用权的共同所有是导致国家所有权强大的重要原因。但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可避免的分离以及个人天生对于土地财富的追求和占有,使得国家所有权的主导观念不可能是永久不变的,一旦土地使用权私有得到发展,所有权的私有也就成为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国有的绝对意志自然会受到挑战。因此,尽管土地的国家所有权思想是作为中国土地制度思想的整体背景而存在的,但事实上,国家所有权思想在私人所有权出现以前和私人所有权产生以后却有所不同,前一阶段的国家所有权是绝对主导的,而后一阶段则产生了国家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的相互角力,私人所有权越发展,它们之间的角力就越激烈和越明显。这种产权关系的调整反映在制度思想上,便呈现出国家所有权思想不断弱化和私人所有权思想不断强化的演变趋势。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西周时期“天下王土”的观念相当稳固,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一系列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的私人所

收稿日期:2004-03-15

作者简介:王 (1976-),女,甘肃兰州人,上海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

48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

有权得到了确立,所有权的观念也从一元变成了二元,即形成了土地国有的观念和土地私有观念并存的局面。中国历代田制除了对全国土地进行合理的分配之外,最主要的目标恐怕就是对私人土地所有权进行限制和抑制了。但是国家始终处在一个矛盾的境地,它既要解决私人投资和生产的激励问题,同时又要避免私人所有权的扩张。在国家通过向私人让渡部分所有权来试图缓和这一矛盾的情况下,原先的国家所有权绝对控制的思想也就发生了转变,私人所有权的观念逐渐得到加强。因此,我们看到,汉代以后,不仅国家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之间的相对地位逐渐发生着变化,同时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之间的关系也从严格制约向放松控制转变。

晚唐到宋代时期土地制度的重大变化有力地证实了国家所有权弱化和私人所有权强化的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趋势。由国家制定并推行的全国性的土地制度不复存在,意味着国家放弃了和私人争夺土地所有权,而转向强调国家在名义所有权上的意义,国家在土地上的职能也就相应地转变为界定产权的边界以及向私人提供产权保护。国家对于私人土地产权的态度变化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国家完全控制土地所有权、严格制约使用权———国家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博弈———国家不直接掌握土地所有权———国家向私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提供保护。

2.土地使用权从附属于所有权到相对独立的思想

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相互分离,而且这种分离从一开始就发生了,这一特点的存在是以国家从一开始就掌握土地所有权为依托的。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下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为了解决国土面积辽阔与统治者难以亲自经营的问题,这种分离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而不是由于经济因素使然。农民对于份地的使用权的获得是国家所有权所赋予的,由此决定了土地使用权最初是作为所有权的附属权利而存在的。西周时期土地使用权不具有认定性和持续性,“换土易居”的实行充分体现了土地使用权从属于所有权的思想。产权经济学理论认为,使用权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次生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使用权完全作为所有权的附属而存在,使用权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者之间的正常关系应表现为:(1)边界是清晰的,也就是说所有权不能任意对使用权进行干预;(2)相对稳定,即在契约规定的范围内,所有者不能随意中止或修改契约。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恰恰和这两点要求相去甚远。在存在全国性的土地制度时,国家所有权不仅决定着土地使用权的获得,同时对使用权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种种限制,不仅对使用权的范围进行了规定,对使用者在土地上具体的经营方式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使用权的流转更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限制和约束。

土地使用权完全受所有权控制的情况在北魏至唐代逐渐发生变化。就土地买卖政策而言,唐后期国家也放弃了原先的控制和干涉,私人之间的契约在土地买卖中具有合法性和决定作用,这表明国家对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放任态度。从法律制度所体现出的政策思想来看,唐代后期对于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从原来的一味限制转向实行保护。只有在国家所有权对使用权表现出更多的尊重态度而不是将其视为在所有权控制和束缚之下的一项权利之后,土地使用权才能够真正具有独立的意义,从而意味着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也不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土地使用权相对独立的思想在宋代以后迅速发展,并成为被普遍认可的观点,这一方面和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实学思潮兴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否定传统的所有权观念的思想有关,另一方面习惯法对于土地使用权的约束越来越放松也促进了这一思想的普遍化。因此到了明清时期,土地使用权不仅具有了特定的形式和权能范围,同时其运

用和实施都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并且能够进行自由地转让,“佃权”被私人和官方认可以及“一田两主”、“一田三主”形式的出现都充分说明土地使用权独立性的增强。

3.从强调土地所有权到重视土地使用权的长期化

中国传统的土地制度思想受制于土地国有这样一个总的背景,国家所有权的观念根深蒂固,由此产生的一个制度思想上的特征是对于所有权的强调和重视。这一特征在宋以前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国家和私人都致力于追求对土地所有权的掌控。从汉代至唐代,国家自上而下地推行了各种土地制度,尽管这些土地制度产生的时间背景不同、名称各异、具体的措施也有差别,但是都力图贯彻同样的精神,即牢牢掌握国家对于土地的最终控制和支配的权利。中国历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实际上表现为国家和私人争夺土地所有权的博弈轨迹,在国家所有权占上风的时候,它通过“抑兼并”即限制私人土地所有权来尽可能地实现对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权力,从而增加国家的经济收入。单纯强调土地所有权的思想与土地使用权起初是作为所有权的附属权利而存在,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随着土地使用权相对独立性的增强,这种局面也就发生了改变。宋代以后,国家和私人争夺土地所有权的局面不复存在,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上,国家的角色由经济上的所有权主体转变为名义上的所有权主体,即国家所有权更多地体现在终极所有权的意义上,国家的职能也由此转为向私人产权提供保护。这一转变的过程体现了土地制度思想的重要变化,即从以所有为中心向以利用为中心的转变。

所有权在土地制度中的地位有所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是不重要的,因为“人们对土地也不是为利用而利用,而是利用者以获得可以`所有'的利益为目标。强调利用人的`所有',否定土地所有者的`所有',最终会使人们通过对土地的利用取得预期利益的信心和期望”。①

对土地进行有效利用的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确保土地使用者的投资积极性,而农民的土地投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即他们所能获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保障程度。土地使用权的长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必须足够长;二是在规定的期限内土地使用权必须是稳定的。永佃制度的产生,不仅反映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体现出土地使用权长期化这一重要的制度思想。自此,国家政策也转向致力于如何向使用权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上来。

二、历史经验的总结:国家和私人之间关系的调整

通过对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发展的历史进行简要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演变的轨迹表现为:土地的国家所有权思想不断弱化和私人所有权不断强化、土地使用权由附属于所有权走向相对独立。以及从强调土地所有权到重视土地使用权的长期化的过程。这三条演进路径并不是各自孤立的,究其本质都是国家和私人之间关系的调整问题,因此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发展史也就是国家和私人关系的演变历史。私人在这里既包括追求土地所有权的私人(地主),也包括更为关注土地使用权的个人(农民)。从历史考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经验也许就在于:农业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土地制度的选择密切相关,而土地制度是否恰当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国家和私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1.国家和私人之间关系的定位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对解释中国的情况基本是适用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者同样49第3期 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

50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

试图在社会目标和集团目标中寻找平衡,但国家作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者的特征似乎更为明显,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尤其如此。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在于兴办大型公共工程时需要能够统筹全局的力量,此外,中国权力组织结构的构成和强化是以宗法制度为依托的。由此,国家职能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国家不是致力于提供规则和保护,而是既作为行使管理职权的主体而存在,同时自己本身又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主体,这两个矛盾的职能集于一身决定了国家不会自动地为私人的土地所有权提供保护,而是与私人争夺土地控制权来获得维持中央集权统治所需要的农业剩余。

国家形成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家和私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相对位置上,制度的设计反映了国家和私人之间关系的形成和确定。契约论和暴力论中和以后的观点是,国家应该向私人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而私人通过缴纳税赋来换取国家的服务和公正。宪政经济学的思想和新制度学派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私有产权不可能由看不见的手产生,而是需要合法的强大(因而可信)的国家暴力为基础。但是由于国家惩罚偷盗的权力以统一、垄断和强制性暴力为特征,所以它很容易被执政者利用来侵犯而不是保护财产权,因此如何形成合法、强大的国家暴力用以保护财产,扼制偷盗,但同时找到一种机制能限制这种国家暴力本身的偷盗行为,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国家和私人之间恰当的关系意味着存在对国家的“统治者权力扩散”能进行有效抑制的机制,从而保证私人在制度形成中的积极作用不受到过分的限制,以形成二者之间的一种较为均衡的状况,而当这种均衡不能维持或者被打破时,应该有协调机制能够促使不均衡向均衡状态调整和恢复。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一个恰当的制度的中心作用是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如在贵族和农民之间,建立权势平衡,并确保较下层次的集团拥有“杠杆”,即他们能从上层权势集团那里得到支持,才会出现基础广泛的持久经济发展。 中国国家和私人之间的关系有其自身的形成路径和特点。无论国家选择哪一种存在形式,它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是中国地权关系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中国国家和私人之间关系最显著的特征。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借用并发展了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内卷化(Involu-tion)的概念,认为政治的内卷化必然出现基层社会的经纪体制。通过经纪体制的推行,国家权力深入到乡村社会,对乡村社会的剥削日益加重,但同时经纪体制的存在致使国家提取的租金不能大幅度增长。②中国社会始终存在极强的政权内卷化的特征,国家对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干预从未停止过(宋以前的土地制度甚至完全是由国家来提供和安排的)。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对比也许更能证明中国的这一特征。首先,中国农民的负担长期以来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由国家获得超过50%的产出一直是普遍的情况,③而且地租率并不稳定,经常变动。而西欧的农民“在对邻主的有关租金、税务、劳役和其他义务方面也享有权利。原则上,这些义务不得增加,人们认为这是由习惯限定的”。④地租的长期稳定,使得西欧农民随着土地产出率的增长,能够获得个人的可积累财富。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西欧存在对于佃农权利的有效保护机制。由国家暴力来频繁调整土地分配格局的情况在西欧中世纪未曾发生过。由习惯限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农奴占有土地的权利,都具有法律效力。“当佃户的权利受到领主的侵犯而又不能得到法庭保护时,自由身份的佃农可以越过庄园法庭向领主的上司或王室法庭申诉冤情。”⑤由此可见,西欧中世纪国家对内职能的重点是对私人权利的界定和保护,国家执行的职责是判断、决策和维持公正以及禁止侵权行为,而中国的情况是与此不同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国家和私人之间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宋以后国家将界定土地产权边界,为私人产权提供保护视为在土地方面的主要职能,但是,政治体制上仍然坚持中央集权的制度,国家观念

的本源未曾发生改变,这也就意味着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只能是国家和私人关系之间的局部调整。从总体力量对比上来说,国家和私人的力量仍然是不平衡的,私人既无法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更无法在政府侵犯法律界定的权利时去捍卫权利,而产权界定的核心是限制政府行为能力,如果无法限制政府行为能力,产权界定便是徒劳的。

2.土地使用权的意义

产权制度是国家和私人关系在经济上的反映,产权制度的形成取决于国家和私人的关系状况。和私人相比,国家始终处于强势的一方,也就意味着国家不会放弃对所有权的控制。在康芒斯的框架中,所有权被定义为一种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所有权意味着他人对所有者有尊重的义务,所有者对某种所有权的重视程度取决于他从维护这种所有权中获利的程度。但是,由于所有权的多面性以及合同的不完备性,所有权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国家之所以从完全控制所有权到向私人让渡部分权利,是因为制度的转变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既改进了农民的福利,也增加了国家的租金收入。既然所有权的国家所有是无法让步的,那么国家在怎样的程度上愿意放弃对土地使用权的决策的控制权,从而使得土地的利用更有效率呢?国家所有权受到私人所有权的不断冲击之后,国家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是否同意将土地的所有权转移到私人手中,从主观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同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家不会主动放弃对领土内的土地控制权。接下来一个折衷的办法便是创设“土地使用权”制度,允许私人通过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占有土地,并允许私人对土地如何使用有进一步的决策权,但是,最重要的是,国家保留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或法律的概念,它是与国家所面临的“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放弃土地控制权”这一政策抉择所密切相关的。国家对于这一问题的考虑,就农业国家来说,对土地的控制是获得统治者租金的最主要的来源,另一方面还在于,私人是否能够比国家更有效地利用土地。按照期限划分,土地使用权的形式包括“永久使用权”和“临时的土地使用或在某一固定时间内使用”。从理论上讲,永久使用权和所有权非常相似,只是这种权利最初是因为某种用途而赋予的。利用“永久使用权”配置土地能够使国家避免做出放弃土地控制权的决定。“临时使用权”的形式实际上是租赁的方式,这种方式极大地保证了国家对于土地使用的主要控制权。选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的作用在于能够影响个体农民的决策进而对农业产出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将更多的土地使用的决策控制权交到农民手中,那么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的。这样的内容应该包括:使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人能够有效地行使他的权利;延长土地的租赁期限;尽量降低国家收回已经分配到私人手中的土地使用权的可能性。

对于法律允许私人拥有土地所有权以后,国家又面临的另一个决策是:国家对私人所有权的干预程度应该有多大?国家回收已属于私人所有的土地意味着国家不愿意放弃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控制的权力。在土地的私人所有权已经被国家承认,而且土地不会因为一些概念模糊的标准而被国家收回,土地可以按照持有使用权的人希望的方式被使用,同时土地在私人手中可以被保留足够长的时间,从而使私人对土地有投资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私人在保证土地使用权制度的顺利实行中还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理想的情况是,国家应该允许建立二级土地市场,制定相关交易立法,允许私人从事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的交易。“国家是否应该尽量确定谁是二级市场上土地的最终占有者”的问题仍然存在。国家还应该对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人进行一定的教育,使他们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对土地的使用作出明智的决策。除此以外,国家还应当承担的一项重要的职责是创建与维护一个恰当的不动产权注册制度。⑥因此,土地使用权的创设表明对国家和私人关系的一种调整,从而土地所有权和使51第3期 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

52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

用权之间的关系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使得这样的认识更加明晰:土地制度的选择,始终伴随着“统治者权利扩散”的趋势,反映着统治者在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更有效率增长的目标与统治者得到租金收益最大化目标两者之间的冲突和选择。因此诺斯意义上的对国家职能的界定仍然适用于对中国国家和私人在土地上的关系的指导,即“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无文字记载的习俗,还是用方案写成的宪法演变,都有两个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这能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在第一个目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⑦由此,合理的产权制度(本文特别关注的是土地产权制度)对于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历史的经验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注释:

①林善浪:《国外土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②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谢天佑曾经折算过西汉农民的国家负担,王家范计算过唐代租庸调的比率,两人的计算结果十分谋合,大致

都在50%上下。见杨师群:《中国传统社会自耕农产权问题的考察》,《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④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⑤侯建新:《西欧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⑥迟福林主编:《走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⑦[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参考文献:

[1]陈守实.中国古代土地关系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H.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6).

[5]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王家范.中国传统社会农业产权辨析[J].史林,1999,(4).

[7]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On the Thoughts of Rural Land Ownership and The Use Rights in Ancient China Evolution Route and Summary Experience

WANG Fang

(School of Economics,shanghai Univer 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 mics,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 marizes the thoughts of rural land ownership and the use rights in an-cient China.On this basis,it puts for ward that the r elationship adjustment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in-dividuals is an important access to historical experience in dealing with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land ownership and the use rights.

Keywords rural land;land ownership and the use rights;economic thoughts

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及其所代表思想 LaoZi From 571 BC to 471 BC 主要思想Dialectical thought, inaction, Shuangxiu life 代表作《The Scripture of ethics.》(道德经) Confucius(孔子)551 BC - 479 BC His main idea:Benevolence, propriety, morality, make no social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His representative work is 《 Spring and Autumn 》and 《 read 》

Zeng zi(BC505-BC436) Each day I examine myself in three ways Carefully handle parents funeral Memory ancestor piously. Mo zi(BC468—BC376) Mutual benefits Universal love of non-offensive Hing world benefit than harm to the world Zhuangzi also known as Zhuang Zhou[1] was an influential Chinese philosopher who lived around the 4th century BC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the philosophical summit of Chinese thought—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He is credited with writing—in part or in whole—a work known by his name, the Zhuangzi, which expresses a philosophy which is skeptical, arguing that life is limited and knowledge to be gained is unlimited. His philosophy can be considered a precursor of relativism in systems of value. Main article: Zhuangzi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专题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 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化,而且也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生产既是精神世界的源头,又是精神文明的参与者,由此形成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现象。直到封建社会中期,在古代物质文化的几乎所有方面,中国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川菜、汾酒、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就是最为显著的代表。这些物质文化也被称为文物,它们受到了重点的保护,这体现出我们国家对于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物质文化是相当重视的。而对于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熟悉古代物质文化将会对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也对于传承华夏悠久璀璨的历史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文物特征 华夏文明起于商周,商周文明也被称为青铜器文明。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一说为“司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二、文物价值 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

中国儒家思想与大一统趋势的内在联系

中国儒家思想与大一统趋势的内在联系 人们习惯于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称为“儒家文化”,甚至把东方一些接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也纳入“儒家文化”的范畴。有人也许会问,“儒家文化”这一概念是否能够概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般内容?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清儒家文化的内涵,以及它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儒家文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文化应该是社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自觉实现儒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严格地说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不过,儒家学派的思想并非与史俱来,它是在我国的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这样一来,用“儒家文化”来概括传统文化的全部历程似乎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认为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正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在这里,太史公准确扼要地指出了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当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颇为自诩地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正是这种出自对传统文化的由衷景仰和狂热追求,才产生了他创建儒家学派的根本动力。 但是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所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从而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夫子也不能不把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这时,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以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儒家学派出自改良主义的立场,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坚持在保存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1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3.概括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命题规律】:本专题讲述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成就。该部分内容对当今的个人修养塑造、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是历年高考重要的命题内容。纵观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该专题以选择题与材料题形式出现。从命题内容看:孔子与老子、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宋明时期的基本内容和影响、明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和特色及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和实践等是高考重要的知识点。从命题形式看: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考查基本思想主张;比较分析不同思想家思想主张;以思想家的名言警句设置背景考查具体的思想家;古今中外相关内容的联系比较;将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起来,体现古为今用特色;将思想主张、科学技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都是高考重要的命题角度。 【方法突破】: 1.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与中国传统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历了如下阶段: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产生与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冷落,代表人物是孔孟。②秦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典型事件是董仲舒。③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代表人物是董仲舒。④宋明时期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代表人物是朱熹、王守仁。⑤明清之际的批判继承,儒学遭怀疑,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2.把握四个方面:一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和构建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二要注意把思想家的主张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三要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体现其意义;四要注意阅读相关著作,扩大知识面。 3.掌握五项重点内容:一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的主张;二是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三是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地位;四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影响;五是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及其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4.学生应重点比较分析以下五方面的问题:儒学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

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思想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思想 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1.经济:铁器、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 2.政治: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3.文化:士阶层的活跃与私学兴起 一、孔子与儒家思想 1.核心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调节与和谐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3.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 4.教育思想和实践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5.地位:不被重视——成为正统(西汉)——影响深远 6.对孔子评价: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老子与道家思想 1.哲学思想 (1)道是天地万物本源 (2)辩证法思想 2.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3.对老子评价: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 (1)仁政学说 (2)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3)人性本善说 (4)养浩然之气 2.历史地位 唐代《孟子》为经典,南宋四书之一 孟子被尊为“亚圣” 四、荀子 1.天人观:“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认为自然界运行有自己规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思想主张 (1)性恶论 (2)主张礼法并施 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吸收法家思想 (3)主张“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4)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3.地位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主张“兼爱”“非攻” “兼爱”是无差别的爱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2.提倡“尚力” 提倡节俭,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3.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 六、庄子与道家 1.提出“齐物”观点——齐物论 任何事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2.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逍遥游 3.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应自然 4.历史贡献(思想/文风) 庄子的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七、韩非与法家 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主张变法革新(历史观) 3影响 ①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②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3(75.2分)

1. 《尚书》孔传:“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成语箕风毕雨 即来源于此。 2. 称“皇帝” 由秦 朝开始,直至 辛亥革命 才结束。 3. 金陵是南京 的古名,扬州的古名叫 广陵 。 4. 古代室内的四角有专名,西南角叫奥 ,西北角叫 屋漏 ,东北角叫 宦 ,东南角叫窔 ,其中以 奥 为最尊。 5. 清人张之洞撰写的《书目答问 》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6. 三桓即孟 桓、 叔孙 桓和 季 桓。 7. 六部 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8. 历代的古籍目录著作,大体有三种类别:史志目录 、 官修目录 、 私家目录 。 9.

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 宫 、 商 、 角 、 徵 、羽。 10.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的“浊酒”指的是浇愁 的酒。 11. 堂的正面没有墙,堂前有两个阶梯,称东阶和西阶。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阶是宾客走的。 ?√ ?× 12. 墓志也是一种碑刻。汉朝时就有墓志。古人在坟里埋上一块石头,或长或方,上面记载着死者的事迹,其性质与碑刻一样。 ?√ ?× 13.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 ?× 14. 帞头后代音转称为幞头。后来幞头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再往后取消了前边的结,后面的两“脚”用金属丝扎起,衬以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面的“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叫乌纱,后代俗称乌纱帽。

中国儒学发展史

中国儒学发展史 《中国儒学发展史》绪论 一、中国:社会变革与儒学的演进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悠久、博大而且最富影响力的学派。这个学派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历史上,儒学诞生于“礼废乐坏”的春秋时代,而儒学也是上古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王夫之《礼记章句》疏 云:“此节言自后圣修火政以来,民知饮食则已知祭祀之礼,致敬于鬼神,一皆天道人情之所不容己,其所从来者远,非三代之始制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在原始社会中已有礼乐的萌芽,礼乐并始于夏、商、周三代,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但五帝时代仍属于前礼乐的神守时代。所谓“神守时代”,即是今所通称的巫祝文化时期。因为中华文明象许多古老文明一样,也经历过原始宗教时期,或者称为巫祝文化时期。新近发现的辽西红山文化,有五千年前巨大的神庙遗址;与红山文化时代上下相近的浙江良堵文化也出土了大小祭坛和大批供祭祀用的玉器,这都足以表明上古巫祝文化之盛。据《国语?楚语》记楚大夫观射父的话,上古巫祝文化经历了“民神不杂”,“民神杂揉”,“家为巫史”,“绝地天通”三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从神守到社稷守的历史转变时代。大体说来,三代以前即是巫祝文化期,夏、商、周三代则是礼乐文化期,尤以西周为极盛。周初封建诸侯,周公制礼作乐,造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礼乐文化是从巫祝文化演变而来,故在礼乐文化中保留了巫祝文化的残余,甚至在后起的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详解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 最佳答案 最有名的当属: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 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 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 动性的肯定。 第二,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 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 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 第三,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 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 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辨析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先江 410081)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具有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而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或者说是前者的自然的要求。因此,深入挖掘、整合“以人为本”的传统资源,对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807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模拟题

807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古代的历法,每月最后一日叫做“”,最初一日叫做“”。 2.唐代诗人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指,诗中借指。 3.六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凿的是从和两条运河。 4.秦朝的行政区划分为和两级。 5.清朝实际任宰相之职的在康熙时期是“”,雍正以后是“”。 6.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亦通称。 7.魏晋以后,汉代原先的察举制发展为。 8.由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选用士人始于。 9.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礼,女子十五岁行礼,是作为成年的标志。 10.在唐太宗时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当时称作“”。 11.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簪在古代的作用是。 12.我国的图书目录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是和。 13.金星晨见于东方为,昏见于西方为。 14.古人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 15.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 16.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文中山东指以东的地区。《汉书·儒林传》: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文中山东指地方。 17.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其长官叫。 18.清人孙诒让所作86卷内容丰赡,是研究《周礼》最好的本子。 19.道教的经典文献叫。 20.成语“连衽成帷”、“举袂成幕”中的衽是,袂是。 21.到了才逐渐出现了精美的文人画,其影响延续至今。 22.最早的书,要算以竹木作为书写材料的。 23.清人张之洞撰写的《》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二、单选题(每择2分,共10分) 1.泉州、无锡和松江的古名分别叫()。 A温陵梁溪广陵B梁溪云间金陵 C温陵梁溪云间D温陵云间梁溪 2.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 A吉礼凶礼军礼冠礼嘉礼 B吉礼凶礼军礼笄礼嘉礼 C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D吉礼凶礼军礼仪礼嘉礼 3.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其确切名称是()。 A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B吏部户部礼部法部政部工部 C政部官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学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医部 4.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是()。 A区分君主家事与国事,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不相混杂。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其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其主要思想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 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 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 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周王朝日趋没落,老子便弃官归隐,并且写出《道德经》,申述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先天存在的,循环往复;德由道所产生,是道的具体表现,其思想论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还用道德的辨证关系辨证了万物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自然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当未被当时战火连连的大小国所接受。因此他周游列国,招收弟子,形成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学术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观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采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春秋鲁国人。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最重要的伦理和政治主张是“兼爱”,但这种思想无法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在秦汉后便成为了绝学。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子子舆,战国鲁国人。 “孟母三迁”的典故自古便成为教育的典故。 在学术思想上,他作出了“心性论”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重视养心,保养自己的心性。。 在政治上,他提出了“王道仁政”、“民重于君”的学说,主张用“仁义”的思想治理国家。后代人认为孟子发扬了儒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并被尊称为“亚圣”。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子子休,战国宋国人。 庄子的思想集中在《庄子》一书中,他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关于道的绝对主义和神秘主义,后人以“老庄”相提,其学术思想主要是相对主义观点。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子卿,战国赵国人。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论者。 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他的思想观点与孟子的“仁”不同,荀子更加注重“礼”的作用。主张“性恶论”。 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治”与“法制”相结合,礼敬君子,法治小人。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02(68.7分)

古代驾车以四马 马为常。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 3. 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的翼轸分别指 天上的方位 和 轸两星宿的分 。 4. 《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其中衣指裤子 ,裳指 上衣 。 5.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 6. 春秋初年齐桓公 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 7. 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 ,也通称 言官 。 8.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 ,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9. 古人以牛 、 羊 、 猪 为三牲。

古人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 11. 今天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秦始皇修筑的。 ?√ ?× 12. 殷代称一旬以内的未来日为“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来”。 ?√ ?× 13. 郭沫若先生取名的缘由大概是因为沫、若是两条河流的名称。沫水就是今天的大渡河,若水就是今天的雅砻江以及与雅砻江合流后的一段金沙江。郭老是四川乐山人,就在沫水之滨,离若水也不远。 ?√ ?× 14. 魏晋以后,历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号。 ?√ ?×

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是井宿中的星组。 ?√ ?× 16.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中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参宿。商,心宿。参在西,商在东,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所以拿“参与商”来比喻“人生不相见”。 ?√ ?× 17.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代据此称内讧为萧墙之祸。萧墙,就是围墙。 ?√ ?× 18. 周代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在贵族中,女子称氏,男子称姓,这是因为氏是用来“别婚姻”的,而姓是用来“明贵贱”的,两者作用不同。 ?√ ?× 19.

中国儒学发展史

诸多名家推介的中国儒学史研究最新力作—— 中国儒学发展史 (三卷本) 黄宣民、陈寒鸣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3 目录 上 序刘泽华 绪论 一、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儒学演进 二、经世致用:儒学基本特征举析之一 三、不断创新和自我改造:儒学基本特征举析之二 四、儒家伦理与宗法社会 五、从传统到现代的考察——以儒家“民本”传统为例 第一章孔子和早期儒学 第一节上古礼乐文明与原始儒学 【附录一】从巫祝文化到礼乐文明的历史转变 【附录二】神守、社稷守与“儒”及儒家的产生 第二节西周王官之学的确立及其衰微 第三节齐鲁文化与儒学的诞生 第四节儒家开山祖孔子与六经 第五节孔门弟子与早期儒学的传播 【附录一】颜回与“颜氏之儒”探微 【附录二】论孔门后学的分化 第六节思孟学派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第七节郭店楚简与战国早期儒学 【附录一】郭店楚简与《中庸》 【附录二】郭店楚简与“君子慎独” 第八节荀卿学派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秦代的儒生与儒学 第一节秦初的文化政策与儒生的任用 第二节秦代刻石及简文所见的儒家思想 第三节秦代儒生的仕学分化与儒学的官私并存 第四节“焚书坑儒”与先秦儒学的终结 第三章汉代儒学:封建社会官方儒学的建立 第一节汉代儒学复兴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节“天人三策”:武帝对儒学的选择

第三节皇权与经学——儒家经籍的法典化 第四节神学化的经学思潮 【附录】汉儒谶纬神学中的科学内容 第五节儒学的神学化与汉儒的造神运动 第六节今古文经学及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第七节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理论体系【附录】《春秋》与西汉社会生活 第八节《孝经》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第九节政治经典与经典政治:《周礼》与古代理想政治 第十节郑玄《三礼注》及其儒学史意义 中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儒学 第一节经学与玄学 第二节南朝玄学的蜕变与礼学的复兴 第三节北朝少数民族的汉化及儒学的汉学特色 第四节注疏经学 第五节隋唐科举制与儒家义疏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六节唐中叶及其后儒学发展的新迹像 第七节敦煌儒学 第五章道学兴起与两宋儒学 第一节“庆历新政”与宋学的开端 第二节“道学”、“理学”、“心学”定名缘起 第三节儒学趣向的转化:义理之学的兴起 第四节荆公新学的特点及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五节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节苏氏蜀学学风与东坡易学 第七节书院儒学教育 第八节朱熹集大成的心性学说 第九节理学化经学的典范: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第十节陆学的立世精神 【附录】朱熹与陆九渊的学术争论 第十一节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与唐仲友的经制之学 ——南宋与道学相异趣的事功之学思潮第 十二节“学圣”与理学在儒学史上的特殊贡献 【附录】宋儒孟子观述论 第十三节道学化的经学思潮 第十四节《伊川易传》的特色及其意义 第十五节北宋儒者文士与党争 第十六节南宋道学与反道学之争 第六章辽金元时期的儒学 第一节辽、金统治者对儒学的尊崇及金朝儒学的特色 第二节西夏遵行儒学。“渐行中国之风” 第三节元代“用夷变夏”思潮与理学的官学化 第四节金华朱学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影响 第五节元代的朱、陆合流和陆学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孔子与老子 高二历史主编人:杜翠芳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孔子和老子的历史地位。 2.能够运用课本上知识和相关材料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和“礼”。 3.能运用相关资料理解并记忆孔子的政治、哲学、教育思想。 4. 能运用相关资料理解并记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情境导入】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孔庙大成殿里,孔子的塑像被当作神一般供奉着。大成殿前的杏坛,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它记刻着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功劳。孔庙周围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牌坊彰显着一位圣人的业绩。看看孔林中的孔子墓,墓碑上刻着什么字?——“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大成”,乃集大成之意,“至圣”,最高的圣人,这是何等的荣誉!孔子先后获得这些封号: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孔子“文宣王”,元代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洞察出什么呢?(孔子的封号一加再加,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反映了孔子地位的上升和儒家思想有封建社会深受重视。)类似的孔庙、孔子塑像散落于世界各地,在韩国汉城、越南河内、日本东京、德国柏林、英国伦敦等地都能见到,这说明了什么?(孔子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死后的孔子倍享殊荣,生前的孔子却十分落魄。孔子 55岁时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但他坚持了十四年,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同时整理了《诗》、《书》等古代典籍,为文化传承做了很大贡献。 【探索新知】 【文本研读】 问题1 通过读课本,初步完成以下知识结构 1.孔子: 生平著述 思想核心: 学说:政治学说、哲学观点、教育思想 历史地位 2.老子: 生平著述 学说:哲学思想、政治学说 历史地位 问题2 阅读教材及以下材料,回答有关孔子的“仁”问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曾子曰:“天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元代剧作家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________创作的传奇《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具中的《夜奔》一场至今仍在曲场经常上演。 3.《大雅堂乐府》是明代_______创作的杂剧,剧中写四个古代的风流遗事,表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情调。 4.明代作家_______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5.孟称舜的《_______》描写了崔护和叶茶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他关于婉丽风格的理论。6.延寿马和王十朋分别是南戏《_______》和《_______》中的人物。 7.明代剧作家_______《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借梦表现现实的黑暗的作品。 8.明代剧作家_______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性和自我的追求。 9.明代剧作家王衡的杂剧《_______》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 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二、简答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烷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特点和局限? 5.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2.以剧本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3.《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 一、填空 1.纪君祥 2.李开先 3.汪道昆 4.沈璟 5.桃源三访 6.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 7.汤显祖

儒学发展阶段

[ 1 ]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潘策. 中国儒学史[M ]. 郑州:中州 古籍出版社, 1991 一、儒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儒学作为一种价值文化,其中渗透浓烈的政治文化元素。在中国历史的坐标上,它的命运也和中国政治有极大相关性。 按照与政治的关系,可把儒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孔孟的儒学,秦汉至明清的经学,民国以来的新儒学。这四个阶段的儒学有极为不同的特点,有十分明显的历史文化差别。在一定意义上,可将其分别视为原儒、真儒、后儒(假儒) [1 ] (P234) 、今儒等四种儒文化。下面对此做一简单说明。 (一)原儒———春秋之前的儒文化 在儒文化起源研究方面,从孔子本人到现代学者都有许多努力。但无论是孔子的自述,还是现代人的证据考古、文献考察、文化推论,都不可能在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和孔孟的儒学之间找到一种明确而直接的谱系关系。就目前中国历史研究的水平言,武王伐纣的确切时间仍有争议,儒文化起源的探究,可能比这个问题更复杂、更困难。最乐观的前景也是像数学中的“渐进线”,一直逼近目标直线,但那个目标却在无穷远处。无穷远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想象,它说明学术的局限性。这对儒文化起点的研究也适用。实际上,追寻孔孟之前儒文化的起源,总会陷入辽远的文化幽谷和历史沼泽,就像追寻长江源会进入高原沼泽一样。儒文化在孔孟时代如涌出的精神喷泉,超越了历史,达到了新的规模。孔孟对三代及远古的儒文化主要不是继承,而是超越和创新。当然,春秋之前的儒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只是孔孟的理想之道,而非古代文化完整而真实的写照。比如,古代圣王尧舜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则肯定不全如儒家描述。针对这个问题,钱穆就认为,周公之前的尧舜禹汤不能用史学方法考证证实。“纵以孔子之博学好古,在尧舜亦仅能祖述之,在文武而始能宪章之。”[ 2 ] ( P85) 但孔子所谓宪章文武和称颂周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价值理想的追寻和寄托。 透过孔孟对三代历史的关注、论述和解读,可以看出,孔孟之前的儒文化还不是一个学术文化体系,而是和古代政治及意识形态融为一体的。在一定程度上,《汉书》所引刘歆“儒家者流出于司徒之官”的观点,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钱穆、冯友兰等人对胡适观点的反驳,以及陈来、葛兆光、何新等当代学者“原儒”的努力,都涉及到这一点。尤其这些“原儒”的努力都论述了儒文化与周官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孔孟之前的“儒”基本上是附属于政治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价值文化体系。 在这方面,刘志伟甚至指出,儒与“圣”在起源上有同一性,认为儒的原初意义为初民时代的巫师,兼有早期宗教、文化与政治领袖的身份。传说中的伏羲和黄帝,也都同时是群巫之首;甚至商王有时也被称为群巫之长。在他们的身上,帝王与巫师合一,王统与教统统一,因而体现了孔子的道统理想[ 3 ] ( P139 - 140) 。这种强调儒和圣在起源上的同一性,实际上也就是把“儒”的起源归结为“王”的起源,强调孔孟之前的儒文化与政治文化的一体性。(二)真儒———孔孟荀的儒学 细品孔、孟、荀的儒学与其前儒文化的关系,哪怕是孔、孟、荀本人的追述、阐发,还是有限的文献资料显示,最明显的一个差别就是:先前的儒文化理念基本都是由权势人物表述的。如《尚书》中的“天意”、“民视”和“民听”等,都是由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等政治统治者表述的。没有权势的“君子”只能在《诗经》中表达了对“窈窕淑女”的追求。但孔子、孟子、荀子这样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君子”创立的儒学,既不似夏商周三代的王公思想,也不是那个时代“五霸七雄”之类的权势人物的思想,而是无权无势的士人创立的崭新的价值学说,这些士人都不曾掌握政治权力,只是教育家和思想家,是教书先生。 当然,孔子对儒学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刘志伟认为,传说和记载中的尧舜禹汤文武是孔子心

高三复习题 3中国古代的思想

高三复习:中国古代的思想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梅州质检)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B.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 C.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2.(2016·湖北七市联考)南宋马端临在《通考·职役考》指出:“秦人所行什伍之法与成周一也。然周之法则欲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是教其相率而为仁厚辑睦之君子也。秦之法,一人有奸,邻里告之,一人犯罪,邻里坐之,是教其相率而为暴戾刻核之小人也。”这说明秦什伍制() A.融合了儒家思想B.体现了法家思想 C.是西周之制的传承D.是郡县制度的完善 3.汉代桑弘羊认为:“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其观点() A.体现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理念B.表达了对独尊儒术的强烈不满 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D.反映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特点 4.下列各项为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现象的演变,次序正确的是() B D 5.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6.(2016·宜春二模)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 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7.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9.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有“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朱子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世界本原之争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D.道统思想之争 10.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作为试题。这体现了他() A.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B.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 C.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D.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 11.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12.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提倡“法治”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总结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及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①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善论”。 ②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主张“性恶论”。 (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标准。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 (5)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三教合一,我国儒学发展进入一个 辉煌的时期。 (6)宋代: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 为新兴的儒学。 ①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②朱熹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 (7)明朝: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心 学”。王阳明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 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 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及其关系 (1)思想特点 ①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 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现全国大一统法家 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③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 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①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 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 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 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题目: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摘要】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字】儒学传统文化和谐修身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一、儒家文化的源起 什么是儒家文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文化应该是社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自觉实现儒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严格地说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不过,儒家学派的思想并非与史俱来,它是在我国的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正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