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用水现场检验记录
纯化水清洁消毒验证方案

车间工艺用水系统清洁消毒验证资料工艺用水系统清洁消毒验证方案1、概述(General)车间纯化水水系统包括:纯化水储罐、纯化水分配消毒系统及相应的水泵。
纯化水系统清洁、消毒对确保生产的纯化水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为防止纯化水的污染、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对纯化水系统的清洁消毒方法进行验证。
本次验证的目的是按照规定的清洁消毒方法及频率对纯化水系统进行定期清洁消毒,能否保证纯化水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清洁消毒目的,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
2、验证目的及范围(Verification purpose and scope)2.1 本次验证为车间纯化水清洁消毒验证,目的为验证《纯化水罐及管道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规定的清洁消毒方法及周期能够保证该系统达到清洁消毒效果。
本方案适用于车间纯化水系统清洁消毒效果的验证。
2.2 验证范围:纯化水系统清洁方法。
3、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Verification team members and responsibilities)3.1小组成员与职责3.2部门职责(Department duty)车间: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起草及按验证方案进行实施。
生产部: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质检中心:负责样品的取样方法确定、取样检验。
质量部: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及验证实施,仪器校验并及时出具检验报告书,指导验证方案的实施。
管理者代表:负责最终方案报告的审核3.3培训3.3.1验证前,由验证组组长对验证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验证小组成员接受培训并明确自己的职责。
3.3.2由车间工艺质量管理负责人对验证实施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验证实施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4、验证实施过程(Validation implentation)4.1验证前的准备工作对与验证有关的所有仪器进行校验或确认其在有效期内,并确定其精密度符合验证的使用要求。
表1:验证相关仪器一览表评价人:年月日审核人: 年月日4.2 纯化水系统消毒确认4.2.1验证项目及验证周期4.2.1.1验证项目4.2.1.1.1连续生产,每月对纯化水系统消毒一次方法及频率确认。
纯化水全性能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 (1)

工艺用水全性能检测原始记录名称纯化水抽样地点制水车间生产日期2010年2月27日检验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检验日期2010年2月27日检验结果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结果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无臭,无味用肉眼和鼻子进行检测符合规定电导率≤2 µs/cm 取本品50ml水用电导率仪检测 1.00µs/cm酸碱度纯化水加甲基红不得显红色,加溴麝香草酚兰不得显蓝色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兰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符合规定注射用水pH值应为5.0~7.0 取本品40ml,用酸度计测PH值——氯化物硫酸盐钙盐不得发生浑浊取3只试管分别加入50ml本品,第一管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加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加草酸铵试液2ml未发生浑浊硝酸盐颜色不得更深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未超过标准液亚硝酸盐颜色不得更深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0.2ml,加无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的颜色比较未超过标准液氨如显色,显色不得超过对照液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min,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1.5ml(注射用水则取1.0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未超过标准液二氧化碳不得发生浑浊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匀,放置观察1h内试液情况未发生浑浊易氧化物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溶液0.10ml,再煮沸10min未消失不挥发物遗留残渣不得超过1mg 取本品100ml,置于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到恒重W1(蒸发皿)= 46.7973g W2(蒸发皿+残渣)=46.7977gW=W2-W1=46.7977-46.7973 = 0.4 mg0.3 mg重金属与标准铅溶液对比,颜色不得更深取本品50ml,加水18.5ml,蒸发至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min,与标准铅溶液1.5ml加水18.5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未超过标准液微生物限度纯化水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超过100个取本品,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2005版药典附录XI J)进行检测。
工艺纯化水验证确认方案

工艺纯化水验证确认方案1. 概述1.1我公司的制水系统由机械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软化过滤器、反渗透装置、精密过滤器、紫外线灭菌器、微孔过滤器、纯化水箱及不锈钢输水管道等组成,生产能力为1T/h。
1.2 工艺流程图城市自来水→增压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过滤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泵→一级反渗透膜→→纯化水箱→紫外线灭菌器→纯化水泵→终端微孔过滤器→纯化水使用点EDI超滤→注射用水使用点1.3用途纯化水主要用于器具、工作服、纯化水箱、洁净室、工作台面的清洗及挤出过程的冷却水和配制消毒液,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末道精洗、试剂配制等。
2. 确认目的为确认我公司工艺用水系统能正常运行, 其生产工艺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稳定,不发生漂移,保证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稳定的工艺用水,特制订本确认方案,对工艺用水系统进行确认。
确认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3. 确认范围本确认方案适用于我公司工艺用水系统的确认。
3.1检查确认本系统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2根据生产要求,确认水处理设备和管道系统安装是否合理,检查仪表校验的情况及操作、维修规程的编写情况。
3.3在所有的水处理设备均开动的情况下,检测系统操作参数,检查确认系统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及工艺要求,并预先测试水质(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3.4系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后,进行周期取样测试水质是否符合中国药典年版规定标准(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4. 确认计划与人员职责公司成立专门确认工作小组,负责该确认项目确认方案的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确认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确认报告。
4.1 确认计划:工艺用水系统计划确认结束。
4.2 确认工作小组人员职责。
工艺用水检测记录表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工艺用水检测记录
检验日期
抽样量
标准规定
纯化
水
电导率:符合2015年药典规定
酸碱度:取本品10ml ,加甲基红二滴,取本品10ml ,加溴麝香草酚蓝五滴, 氨:取水50ml ,加2ml 碱性碘化汞钾,放置15分钟, 注射用水 电导率:符合2015年药典规定 酸碱度:PH 值应为5.0~7.0之间
氨:取水50ml ,加2ml 碱性碘化汞钾,放置15分钟
抽样点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纯化水
洗衣间
电导率
酸碱度 氨 工位间
电导率
酸碱度 氨 制水间
电导率
酸碱度 氨 精洗间
电导率
酸碱度 氨 洁具间
电导率
酸碱度 氨 注射用水
精洗间
电导率
酸碱度 氨。
工艺用水纯化水检验

9 电导率
25℃时,<5.1us/cm
纯化水检验操作与原理
一、性状 1.标准要求: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2.操作方法:目测观察。 3.原理\检验方法:目测观察与鼻子闻味。
纯化水检验操作与原理
二、酸碱度
1.标准要求:不得显红色、不得显蓝色
2.操作方法: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 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1.标准要求:不得更深(0.00001%)
2.操作方法:
取本品100ml,加水19ml,蒸发至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 (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 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1.0ml加水19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 较,不得更深(0.00001%)。 3.原理 1)P b+硫代乙酰胺 →黄褐色物质 2)标准铅溶液(每1 ml 相当于10μg的pb) 1.0ml,加水19ml 。 计算:标准液使用量*标准液浓度/供试品总量=限值
2)物质作用: 高锰酸钾滴定液作用:被反应物
纯化水检验操作与原理
六、易氧化物
反应条件:稀硫酸10 ml、煮沸10分钟 注意事项:A、煮沸前先放入玻珠
B、煮沸时控制电炉温度
C、建议冷却后观察(离开加热器)
4.试剂配制: (1) 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 H2SO4 应为9.5%~10.5%。 (2)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 煮沸15分钟,密塞,静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摇匀。
3.原理:
甲基红指示液变色范围 pH4.2~6.3(红→黄)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变色范围 pH6.0 ~7.6 (黄→蓝)
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文件机密等级:一般机密绝密分发单位:物控部生产部品管部行政部 业务部表示文件等级及分发单位文件生效日期: XXXX 年X 月XX 日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及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目录1.目的:明确工艺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工艺用水的检验。
2.适用范围:工艺用水的检验。
3.责任者:品管员。
4.1内容:4.1.1 工艺用水:生产中用来制造、加工产品以及与制造、加工工艺过程有关的用水。
结合公司产品要求,参照(中国药典)纯化水标准、GB5749-2022标准要求,特制定工艺用水标准。
4.1.2工艺用水内控应监测项目为: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电导率、菌落总数。
4.1.3 内控指标检验方法4.1.3.1臭和味取100mL水,置于250mL锥形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
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放入口中,不要咽下,品尝水的味道。
原水煮沸后,再按上方法检测臭和味。
要求无异臭、异味。
4.1.3.2肉眼可见物将水摇匀,在光线明亮处迎光直接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肉眼可见物。
要求无肉眼可见物。
4.1.3.3 pH 将pH电极放入已准备好的水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该显示值即为被测溶液在显示温度下pH值要求5.5-7.5。
4.1.3.4电导率将测定仪浸入事先准备好的水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该显示值即为被测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
电导率不得大于5.1μs/cm。
4.1.3.5菌落总数,依照GB5750.12方法测定,菌落总数要求不得超过50cfu/ml。
4.1.4检测频率:正常生产时,每半个月全检一次。
停产一周后再开机时,全检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
4.1.5贮藏密闭不锈钢罐中保存。
注:公司生产用水包括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各自建立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因考虑到实际操作,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均采用GB5750.12方法测定。
工艺用水每年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按(《中国药典2020》)委外做检测。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检查指南工艺用水是许多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而其制备、检测、储存等影响工艺用水质量的过程,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医疗器械行业中所使用的工艺用水更由于医疗器械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工艺的特性而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工艺用水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工艺用水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工艺用水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制备方法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可作为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变更、换证等现场检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涉及工艺用水检查的参考资料.二、检查要点及流程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
(一)现场观察企业工艺用水制水设备及制备环境对于以下的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进行适当的记录。
1。
询问制水设备的生产厂家名称;2.询问制水人员制备的工艺用水种类(纯化水或/和注射用水或/和实验室分析用水等);3.询问制水人员工艺用水的制备方法和流程;4。
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材质和结构组成;5.现场查看制水设备设置的采水监测点,出水点至少应设置在进入纯化水储罐前、在线消毒设备前后、进入注射用水储罐前(如涉及)、各个涉及使用工艺用水的功能间使用点以及总进水点、总回水点;6。
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状态标识(正常、维护、停用);7。
现场查看洁净区(室)内工艺用水输送管道的布局情况,使用工艺用水的功能间是否均设置了出水点;8。
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输送管道的水种和流向标识,分别使用多种工艺用水时,输水管道上应明示工艺用水种类以及流向;9。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现场检查记录

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应当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3.2。2
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
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
3.2.3
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设备操作记录。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了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 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1.1。3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2.9。2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指示压差的装置,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以及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是否符合要求.
2。9.3
必要时,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编号:SMP—MR—06-R01—A/1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现场检查记录
编号:SMP—MR-06—R01—A/1
章节
设备
审核人
审核时间
确认人
条款
条款要求
检查情况
*3.1。1
应当配备与所生产产品和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当确保有效运行。
对照生产工艺流程图,查看设备清单,所列设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核查现场设备是否与设备清单相关内容一致;应当制定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