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本:3939-苏轼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启示
对苏轼人生观的看法

对苏轼人生观的看法
苏轼啊,那可真是个超有趣的人呢。
一、苏轼的乐观旷达
苏轼的一生那是起起落落,被贬到好多地方。
但是他可没有整天愁眉苦脸的哦。
就像他在黄州的时候,那生活条件可差了,可是他还能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样的词句。
他好像把那些倒霉的遭遇都不当回事儿,还能乐呵呵地去享受生活。
他会自己种地,研究美食,什么东坡肉就这么来的呀。
感觉他就是那种不管遇到啥难事,都能在小日子里找到乐趣的人,这种乐观旷达的人生观真的很让人佩服。
二、苏轼的随缘自适
苏轼到一个地方,就很快能融入当地。
在岭南的时候,那地方在当时可偏远了,可是他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不会去抗拒命运的安排,而是随缘自适,在哪就把日子过好。
不管是在朝廷当官,还是在偏远之地做个小官或者平民,他都能适应,还能根据不同的境遇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一点真的很厉害呢。
三、苏轼的积极进取
虽然苏轼老是被贬,但是他心里还是有那种想要为国家为百姓做事的想法。
他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就做了很多好事。
比如修水利工程之类的。
他没有因为自己仕途不顺就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他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他的诗词里也经常
能看到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对百姓生活的思考。
反正就是说,苏轼的人生观是非常多元而且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的乐观旷达让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困难都不是事儿,随缘自适告诉我们要适应环境,积极进取又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苏轼作为中国文坛的巨匠,其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我们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苏轼的文化遗产中,我深受他的人生哲学启发。
以下是我对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的总结。
一、理性思考,勇于创新。
苏轼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他不断地推陈出新,挑战传统。
在其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常融合多种文学形式和流派,尝试新题材、新格律的创作。
他不断地以创新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
于我们而言,在遇到问题时,不妨多方面探寻,追求更加创新和富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法。
二、不畏挫折,坚韧不拔。
苏轼时常面对生活和创作中的挫折,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寻找机遇,摆脱困境并不断前行。
通过他的诗文,我们能够看到他遇到挫折时,仍然能够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激励,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把握当下,珍惜眼前。
苏轼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大起大落,但他总能在苟延残喘的日子里保持希望和乐观的心态。
他以惊人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力来描述生活,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从而感悟出生活中的美好和哲理。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珍惜眼前,学会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
四、突破自我,不断进步。
苏轼很早便十分知道自己天性喜好文学创作,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才华,刻苦钻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他在文学创作领域不断超越自我,开拓新的诗文表现方式。
我们在今后的人生探索中,也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发掘潜能,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五、心怀敬畏,追求真理。
苏轼的作品表现了他对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悟性,他从生活中感悟出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他关心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深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他总是具备一颗虔诚的心去开掘真理、追求智慧。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也应该抱有敬畏之心,对真理保持敏锐的感觉、努力学习、平衡取舍,才能准确地看待并行动。
总而言之,苏轼的精神影响和人生哲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帮助。
苏轼的人生态度对我的启发800字

苏轼的人生态度对我的启发800字
苏轼是一位建筑坚强学习能力和工作热情的中国古代文人,他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
现实的观念,并将其在其作品中体现出来。
他的智慧教育、生活和思想方式始终是为他的
后辈们所榜样的。
他的人生态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一方面,苏轼教导我们要把握时间,勤学不辍、努力奋斗,不断完善自我。
他宋朝时
就已绝学抒怀,勤学心切,求学苦日,劳而无裕,数度赴考,独具慧识。
他说:“我从来
不计得失,只将努力把握时间,一切都顺其自然。
”他让我明白了,时间是宝贵的,一定
要好好努力把握。
另一方面,苏轼教育我们要永恒不变的价值观,他说:“只有坚决执行正义和正道,
不贪图小利,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勇气。
”他的这句话影响了我,让我懂得,生活中一切
都很过眼云烟,我们的价值观唯有以正义为基础,坚持不懈,才能够走出一条成功的路。
最后,苏轼谆谆教导我们放荡不羁,非同寻常。
他认为:“任何道路,只要经过你的
脚步,任何事情,只要能够被你做到,都可以成就你。
”这句话激励我,不断突破自我,
以更好的态度面对挑战。
苏轼是一位自强不息,勤奋奔放、刚毅不屈的伟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教导世人
要善于理解时代,把握机遇,勤学不辍,努力奋斗,用智慧和意志来打造自己的成功人生。
苏轼的人生态度深深地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让我珍惜时间,拥有勇气和毅力去追求美
好梦想!。
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对我们的启示

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对我们的启示
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审视社会系统,以积极的态度寻求良策,同时也在思考如何积极面对国家及社会暴风雨,逆境洪流中获益最大化。
苏轼的乐观旷达的态度激发我们深刻地思考,为了实现未来的发展,必须从现象出发,发现更先进的理念。
首先,苏轼的乐观旷达精神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拥有豁达的心态对于自己的成长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论是遇到挑战还是失败,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它们,不断审视、深思,努力调整自己,以保持乐观明晰的心情,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变革。
其次,要乐观、不被小事所制、保持乐观旷达态度,并开辟出想象中的前景,最终取得成功,是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又一种补充。
我们要学会从实际出发,聚焦主题,进行持续的评估,增强自我信心,促使正面的变革,以展示面对挑战时的坚持拼搏的精神,从而实现成功的目标。
苏轼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为我们提供了积极的生活指导,积极的思想给了无数人能量和希望。
当前,我们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必须以乐观坚毅的态度回归起点,努力实现新希望,以积极的态度建设新未来,不惧艰苦抗争,不忘梦想,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理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处于困境中的局面,改变不变,使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宽广,每个人的态度就会成为全社会的凝聚力。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依靠于天赋和机遇,更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苏轼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
苏轼在任官期间,因为坚持自己的理念,多次得罪了上司,并多次被贬谪到边疆。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并在写作中表达出来。
正是因为他的坚定信仰和远大理想,才让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苏轼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苏轼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但他并不因此而自大自满,而是一直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他的《赤壁赋》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在当时,他的这篇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判断,而是坚持自己的见解,并最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苏轼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苏轼在官场中屡屡受到冤屈和打压,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逃避责任,而是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并尽力为人民服务。
他曾说过:“吾虽不才,尝有志于道;不得伸其志,以至于死。
”这句话表达了他的坚定信念和承担责任的精神。
苏轼告诉我们,要有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精神。
苏轼在文学、诗词、书法等领域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一直保持着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精神。
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仍然在学习《易经》,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想。
苏轼的一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他的坚定信仰、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以及不断进步的精神,都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独步一时,被誉为“苏门六一”之一,对宋代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文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人生观念。
本文将从苏轼的人生观论文出发,探讨苏轼在其诗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
苏轼在其诗文中展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追求,他认为人生短暂而宝贵,应当珍
惜每一个当下。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达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慨与领悟。
比如《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中写道:“生而知之者尽欢,死而后觉者长乐。
”这句诗表达
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知,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珍惜当下的美好。
此外,苏轼还强调了人生的坎坷与变幻,认为人生充满挫折与磨难,需要从容
面对。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现出对逆境的坦然与豁达。
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波澜起
伏的认知,呼唤人们在挫折与失败面前不气馁,在岁月沉淀中追求卓越。
综上所述,苏轼在其诗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无不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他倡导珍惜当下,从容面对人生坎坷,坚守初心,追求卓越。
这些人生观念不仅贯穿于其诗文之中,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迪着人们热爱生命,顽强前行。
愿我们都能像苏轼一样,活出精彩的人生,不负光阴,不失初心。
—感谢您阅读本论文,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苏轼的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启迪

苏轼的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启迪前言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措辞准确、意境深远,处处流露出深邃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从苏轼的代表作品入手,探讨苏轼所表达的人生智慧,以期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有所启迪。
人生如梦苏轼的《东篱乐府》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境,如同一支酒杯在酹月之上,生命之短暂就像月光之短暂,匆匆而过。
人类的生命是无常无常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充实每一天。
当代大学生中,很多人看不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失落。
然而苏轼的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努力过好每一天,不留遗憾,别让时间白白流逝。
自我反思在《自致其志》这篇文章中,苏轼写道:“吾道一以贯之,是身不可移也。
倘调度外移,无为不乖,一闪于中,足病身心终身,及乎恶亡古今,厥猗不辞乎衡门之下矣。
则吾独复为欢者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人生理想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改变了,就会失去方向,不断地追求外部的调动,而且骄傲自满,最终将会倒在荆棘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压力和选择越来越多,很容易迷失自己,淡忘自我。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自己的反思和自我监督,避免被外界因素左右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儒雅风流苏轼不仅是文学家,也是一个儒雅风流的文人。
他有一种独特的修养和人生理念,让人羡慕不已。
《赤壁赋》中,苏轼写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者百余人,当其坐而问之,皆惶恐而不知所对,唯独鲁阳故丞相江夏侯周瑜,居中庸之位,不以怒呼。
乃曰:‘先帝挟以天朗,使气遒露布,后人得之,必惧其威,所以然者,以先帝之年纪,望之加以昭华,若夫秦、汉之时,则其曰闻者必为之变矣。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赞扬了周瑜仁慈的品质,以及他的人生哲学,使人想起孟子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的名言。
对苏轼人生观的看法作文

对苏轼人生观的看法作文
苏轼啊,那可真是个妙人,他的人生观就像他写的诗词一样,丰富多彩又充满哲理。
而且苏轼还有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在岭南的时候,那地方在当时可算是偏远又艰苦。
可是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就因为荔枝好吃,他都能觉得在岭南待着也不错。
这要是让那些天天抱怨生活的人听到了,估计得羞愧死。
苏轼就像是一个永远能在黑暗里找到闪光点的人,他不会让困境把自己困住,反而总能从身边的小事中找到乐趣,让自己开开心心的。
不过呢,苏轼的人生观里也有他的执着。
他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被朝廷里的那些小人排挤,但他心里还是有着对国家、对百姓的那份责任感。
他一直想为国家做点事,不管是在什么职位上,哪怕是个小小的地方官,他都想着怎么改善民生,怎么让当地的老百姓过得好一点。
这种执着就像他心中的一团火,不管风吹雨打都没有熄灭。
在我看来,苏轼的人生观就像是一个宝藏。
他的豁达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不如意就像一阵风,只要我们的心像大树一样扎根牢固,就不会被吹倒;他的乐观告诉我们,快乐有时候就在身边的小事物里,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他的执着又提醒我们,人活着还是要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
苏轼就像一个人生导师,虽然他生活在千年前,但他的人生观却能穿越时空,给我们这些现代人很多启示,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也能像他一样活得潇洒、自在、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启示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目前,受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生观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虽然大学生的人生观主流上是健康的、进步的,但是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现状不容乐观。
人生目的方面,人生的无目的感、空虚感充斥着一些大学生的生活,终日无所事事、“无聊”、“没意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口头语。
人生价值方面,一些大学生标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置集体利益、个人责任于不顾、为了获得金钱和利益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在人生态度方面,一些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薄弱,遇到挫折逃避、退缩,更有甚者轻易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现象给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对人生观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天才,其诗接武李、杜,文可比肩韩、柳,词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苏轼虽然有如此大的成绩,但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遭遇种种挫折。
自二十五岁走上仕途之后,就开始了他的辗转迁徙的生活,一直到他去世。
可以说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位官员在官场上有他这样坎坷不平的。
尽管这样,苏轼并没有被命运所吓倒,而是更加磨练他的意志,使他养成了忠诚宽厚、关心民族、刚正敢言、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处世原则和旷达自适、善处逆境、胸襟博大、乐观向上的高尚品格。
苏轼的人生智慧和精神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现在仍然具有强有力的教育作用。
本文试图寻找苏轼的人生智慧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念的契合,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深入探究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进行社会关爱等,促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课题界定1.世界观世界观亦称宇宙观。
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
2.人生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观的根本看法。
具体表现在幸福观、公私观、生死观、荣辱观、爱情观等方面。
3.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观点。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关于我国大学生人生观的研究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廖福霖分别对人生观的结构及其形成的心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人生观的形成是认知、情感、目标、意志,这些心理过程因子和由此产生的人生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人生观的确立必须有认知、情感、目标、意志、行为这些心理过程因子的作用,缺一不可,各心理过程因子在人生观行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其他因子所不能替代的功能。
胡敏中,雷明,申天夫,陈洪烈等人对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人生观与价值观、世界观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
钱自立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为人民服务”已然成为一句空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倾向冲击着大学生的大脑,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2.关于苏轼人生智慧的研究王艳的研究中认为苏轼虽官场失意,但其达观、智慧,这种精神对刚刚步人社会的大学生尤其宝贵。
有的大学生面对挫折时,易走极端,甚至引发了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的发生,苏轼身处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尤其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李英然的研究中认为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消费、重功利的文化语境中, 现代人的生存压力已如一道高墙横亘于我们面前。
而与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相比, 人承受困难的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于是, 有人精神抑郁而崩溃, 有人心理失衡而自杀, 有人罹患疾病而英年早逝。
在此情况下, 探究苏轼对待压力的态度和方法就很有现实意义。
李蓉的研究中认为苏轼一生坎坷不平,遭受许多不幸,但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压倒、不能自持,而是善于排解,随缘自适,做到不为世俗的祸福苦乐所拘牵,不为得失生死所烦扰,处处表现出旷达乐观、浩气逸怀的人格精神和艺术品格。
纵观国外内有关研究,从苏轼的人生观角度来探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研究为数不多。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理论意义第一,有利于丰富人生观教育理论。
将人生观教育与苏轼的人生智慧联系起来,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融入到人生观教育理论之中,拓展了人生观教育研究的角度,丰富了人生观教育体系。
第二,有利于拓展人生观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目前对大学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对苏轼人生智慧的关注度不够。
苏轼的责任意识、进取精神、生活情趣、宽恕率真、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等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为弥补这一缺憾,将分析苏轼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实践意义从实践上看,首先,大学生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极为重要的时期,及时了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现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有利于大学生的自身的发展,在更高层次上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其次,苏轼不仅作为“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令世人敬仰,而且更以其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学习苏轼人生智慧使大学生明确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进行社会关爱等,不断提髙大学生的个人修养,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研究价值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社会未来精英群体,其人生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关系到自身修养,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研究项目可以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针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将苏轼的人生观及人生智慧融入到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从苏轼人生观的启迪作用出发,探究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进行社会关爱等,促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同时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应负的社会责任及应有的精神状态,以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主要从人性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生价值理论等方面对此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为人应该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统一。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不是从自然属性来把捏,而是从社会属性和实践性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理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
研究目标本课题通过总结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现状,针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将苏轼积极的人生观及人生智慧融入到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从苏轼人生观给予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思想启迪出发,探究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进行社会关爱等,促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同时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应负的社会责任及应有的精神状态,以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提升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尽绵薄之力。
研究内容1.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苏轼人生观研究3.苏轼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启示(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等)4.当代大学生应负的社会责任及应有的精神状态研究假设按照苏轼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启示研究思路,设计教学形式与内容,并将教学形式与内容应用于实践。
同时确定实验班级,选取临床1601、1602班为实验班,其它班级为对照班。
开展实验教学,进行课题研究。
注重过程管理,开展专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方案,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创新之处吸收借鉴苏轼的人生观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国内外对苏轼精神的研究资料汗牛充栋,但是对苏轼人生观的系统总结却是凤毛麟角。
对大学生人生观的研究虽然也是浩如烟海,但从苏轼的人生观视角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论文却并不多见。
本文创新点在于深入总结和挖掘了与大学生人生观有关的苏轼的人生观,并将之应用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之中(深入探究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等),试图填补某些理论空白,并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提供参考。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与辨证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现状,针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将苏轼积极的人生观及人生智慧融入到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给予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思想启迪(深入探究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等),同时探讨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应负的社会责任及应有的精神状态,以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提升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尽绵薄之力。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在确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后,集中巧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苏轼专著中涉及生命、人生的观点,并且进行归纳、对比、总结。
此外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以“大学生人生观”、“苏轼人生观”、“苏轼人生智慧”、“苏轼的人格精神”等为关键词,寻找出大量期刊文献,根据论文研究需求,有效进行取舍、挖掘出对论文有用的资源。
辨证分析法。
本研究运用辨证分析法,拟对人生观教育的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侧重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人生观教育的现状,既肯定人生观教育取得的成绩,也正视人生观教育的不足。
技术路线(1)理论探讨与教学实验相结合;(2)课题探讨与专家指导相结合;(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实施步骤(1)课题准备阶段(2017年4月-5月)学习相关专题理论,进行社会调研,聘请专家指导,提交课题研究申报表。
(2)初步探索阶段(2017年5月-2017年8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苏轼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启示》的科研方案。
(3)整体实践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A. 研究归纳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B. 研究归纳出苏轼的人生观C. 研究归纳出苏轼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启示(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诗意栖居,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等)D. 研究归纳出当代大学生应负的社会责任及应有的精神状态(4)总结验收阶段(2018年2月-2018年6月)总结“苏轼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启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结题报告,上报学院科研部门,并接受教科研部门的鉴定和验收,使这一成果成为指导今后工作的成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