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与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与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与治疗方法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成为了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讨论骨质疏松症对身体的危害,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骨质疏松症的危害1. 引发骨折和骨损伤:骨质疏松使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即使是轻微的跌倒或碰撞也可能引发严重的骨损伤,如手腕、股骨颈部等处发生压缩性骨折。

2. 限制活动能力: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在进行日常活动时会感到不适甚至剧痛,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和自理能力。

久坐久卧会进一步加速骨量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3. 导致身体畸形:当脊椎骨质疏松时,患者可能出现背部曲度增加的“驼背”现象。

这不仅使外貌受损,还会给身体带来不适。

4. 增加死亡风险:严重的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

据统计,在60岁以上的女性中,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是导致高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死因。

二、治疗方法1.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起到重要作用。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密度所必需的。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豆类、坚果等;而维生素D主要来自阳光暴露以及一些食物如脂肪鱼、蛋黄等。

2. 运动锻炼:适量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灵活度,并提高骨密度。

推荐进行的运动包括散步、跳绳、舞蹈、跳高和重量训练等。

应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3. 药物治疗:针对骨质疏松,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治疗方案。

例如,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缓骨质流失并促进骨密度恢复。

4.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和限制饮酒是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举措。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骨密度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

5. 激光治疗:近年来,激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低能量激光通过刺激形成新的阵列钙化点有助于改善组织结构和促进新生微血管的形成,从而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加速骨组织修复。

6. 骨密度监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表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脊柱变 形可表现为身高变矮、驼背等,骨折则好发于髋部、脊柱和腕部等部位。
诊断依据
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定等综合判断。双能X线吸收法(DXA)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测量方法。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评估
Chapter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系统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诊疗知识。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1 2 3
诊疗技术局限性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技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等,亟待进一步 研究和改进。
患者依从性不足
由于骨质疏松症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明显等原因 ,患者依从性普遍较差,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和心 理干预。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 疏松症,尤其是在绝经后 。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 人,患病风险增加。
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或卧床不起 ,导致骨骼负荷减少,骨 密度降低。
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骨 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控制剂量
过量摄入钙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结石等副作用。因此,应遵医嘱控 制剂量。
注意饮食
高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可与钙剂相互作用,影响吸收。患者应注 意饮食搭配。
维生素D类药物使用指南
维生素D作用机制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它通过 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维持 骨骼的正常代谢。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预防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预防

非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 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减少跌倒风险。建议进行负重运
动、抗阻运动和平衡训练等。
营养疗法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 、维生素D、蛋白质等营养素,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 和碳酸饮料,保持良好的作息习
增加日照时间和适量运动
充足日照
每天接受适量的阳光照射,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
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 骨骼健康,应尽早戒烟并 适量饮酒。
避免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骨量丢 失,应尽量避免。
惯,有助于保护骨骼健康。
并发症处理及注意事项
骨折处理
骨质疏松症患者易发生骨折,一旦发生骨折,应及时就医 ,进行专业治疗。同时,针对骨折部位进行康复训练,以 恢复功能。
预防跌倒
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风险增加,应注意预防跌倒。保持家 居环境安全,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在湿滑地面行 走等。
疼痛管理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伴有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等方法缓解疼痛。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减轻疼痛感受 。
发病率
骨质疏松症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临床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直至发生骨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脊 柱变形和脆性骨折等症状。
危害
骨质疏松症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医疗支出和家庭经济负担。严重者 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此外,骨质疏松性骨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感 染、血栓栓塞等,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骨质疏松诊断4个标准

骨质疏松诊断4个标准

骨质疏松诊断4个标准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少和骨质变薄,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的诊断对于及早采取治疗和预防骨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骨质疏松的四个诊断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第一个诊断标准是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来测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密度T值在-1.0以下为骨质疏松,T值在-2.5以下为骨质疏松症。

因此,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个诊断标准是临床症状和体征。

骨质疏松患者常常出现背痛、身高减小、驼背、易骨折等症状。

此外,医生在体格检查时也可以通过触诊、压痛等方法来发现骨骼的异常情况,从而辅助诊断骨质疏松。

第三个诊断标准是骨折史。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密度减少,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腰椎、髋部和桡骨等部位的骨折。

因此,有无骨折史也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四个诊断标准是实验室检查。

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骨质疏松的可能。

此外,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尿钙的检测也有助于骨质疏松的诊断。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骨密度测定、临床症状和体征、骨折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评估。

只有准确诊断了骨质疏松,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降低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及早发现和治疗这一疾病。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目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与护理•总结与展望01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白种人高于黄种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如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转移瘤等。

02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

遗传因素与家族史影响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史影响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VS药物使用及其他疾病影响药物使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其他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0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评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钙、磷、碱性磷酸酶等与骨代谢相关的指标,尿液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钙、磷、肌酐等成分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可以了解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情况。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 考。
PART 05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更 新与展望
国际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更新情况
2017年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发布了最新版的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该指 南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
诊断标准
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PART 02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 健康。
控制危险因素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其他药物
如锶盐、维生素K等,可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引起 的疼痛等症状。
非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
适量运动可增加骨密度, 提高骨骼力量和平衡能力 。
物理疗法
如超声波、电刺激等,可 促进骨形成和缓解疼痛。
康复训练
针对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 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进 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 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与护理
2023-2026
ONE
KEEP VIEW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11
CATALOGUE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异丙氧黄酮 蛋白同化激素 氟化物? 人工合成PTH BMP
骨质疏松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樊继援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全身骨量明显减少 骨质量和显微结构改变 骨的脆性增高 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分类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 I 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I 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少见) 其它原因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高骨转换) 骨吸收明显增加,骨形成轻度增加 老年性骨质疏松(低骨转换) 骨吸收正常或轻度增加,但骨形成明显降低
破骨细胞骨吸收
(破骨细胞培养扫描电镜)
二.骨再建调节变化 1.系统(激素)调节
甲状旁腺激素
1,25(OH)2D3
降钙素
雌激素
2.局部(细胞因子)调节
(1) 甲状旁腺激素: •PTH受血钙调节 •PTH促进骨髓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破骨细胞活性增加,诱导成骨细胞 •PTH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有刺激作用 •活化肾脏1α羟化酶,1,25(OH)2D3增加,促进肠钙吸收 •血PTH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绝经后骨质疏松血PTH大多呈下降趋势 (2)降钙素: •破骨细胞有丰富的受体,CT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 •在体外培养中加入CT,破骨细胞明显受抑制 •CT还抑制骨髓中破骨细胞前体分化为破骨细胞 •CT对成骨细胞的作用还不肯定 •女性CT水平低于男性 •CT对防治骨质疏松有效
━━━━━━━━━━━━━━━━━━━━━━━━━━━━
三、实验室检查
反映骨形成状态的生化指标
━━━━━━━━━━━━━━━━━━━━━━━━━━━━━
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总ALP和骨ALP) 血清γ-羧基谷氨酸蛋白(BGP) 血清I型原胶原延长肽(procollagen extension peptide)

骨质疏松症概论

骨质疏松症概论
被刺激
降低 原发性减少
疗效较差
继发性骨质疏 松症
内分泌性疾病
骨髓增生性疾 病
药源性骨质疏 松症
营养缺乏性疾 病
慢性肝、肾、 肺等脏器疾病
结缔组织性疾 病
废用性骨质疏松 症
先天性疾病
其他疾病与因 素
内分泌性骨质疏 松
糖尿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
欣综合症) 性腺功能减退 肢端肥大症 甲旁亢 甲亢
未 富 先 老 的
60
100
老 年 人 口 大 约 为 万 人
1000
年 人 大 约 为 万
岁 以 上 的 老 年 人 大 约 为
个 进 入 老 龄 化 社 会 的 省 份
国 家 , 年 已 开 始 进 入
2006
我 省 老 年 人 口 概 况
1.73

亿龄


病骨 学质
疏 松 的 流 行
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运 动 和 制 动
药物和疾病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
骨细胞中存在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抑制蛋白质合成,长期 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骨基质合成下降,抑制骨形成。
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主要由性别、遗传、种族等因素决定 后天的因素包括:钙的摄入量,体育锻炼 女性腰椎峰值骨量出现在30-40岁 男性腰椎峰值骨量出现在40-50岁 而股骨的峰值骨量出现较早,男女均在20-30岁
年龄 女∶男 骨丢失
骨丢失速率 主要病因
骨折部位
甲状旁腺功能
肠钙吸收
1,25-(OH)2D3生成
雌激素治疗反应
Ⅰ型(绝经后)
50~65岁 >6∶1 小梁骨为主
加速性 雌激素缺乏+衰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O定义
2020/7/7
4
流行病学 据统计,全球50-我国人口已近13亿,60岁以上
人群达11%,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骨质疏 松病人必将迅速增加。 据统计,全球50-70%的骨质疏松症分别发生在 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既是发展中国家, 又地处亚洲,人口基数最大,老龄速度最快,这 些因素均决定了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 的公众健康问题。
15
骨折好发的几个部位和相应的检查
腕骨
腰椎
髋 指骨 跟骨
2020/7/7
16
常见骨折部位
2020/7/7
17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您了解吗?
老龄(70岁以上)
绝经后女性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2020/7/7
低体重
母系家族史
18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老年

➢女性

➢母系家族史

➢出生低体重
尽早预防、 长期预防!
2020/7/7
27
骨质疏松防治的10点提示
(一)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 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 系。
2020/7/7
28
(三)富含钙、低盐 和适量蛋白质的均 衡饮食对预防骨质 疏松有益。
药物、内分泌 系统疾病等引 起
13
骨质疏松症特点
“无声无息”
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 知道;
女性比男性多;
随着年龄增加,骨质 疏松症的患病率亦相
继上升。
2020/7/7
14
骨质疏松的症状
1.腰酸背痛 2.容易发生骨折 3.会驼背,脊椎或关节变形 4.呼吸功能下降
2020/7/7
椎骨 髋骨 腕骨
2020/7/7
24
应当进行骨密度测定的人群
年龄超过65岁的妇女
年龄小于65岁但有骨质疏松症的相关风险因素
年龄超过70的男性
有过脆性骨折的成人
服用过导致骨质丢失的药物
2020/7/7
25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更重要 从任何时候都不算早 从任何时候都不算迟
2020/7/7
26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原则
2020/7/7
22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2020/7/7
5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一骨痛,腰背疼痛,腿膝酸 软,易骨折
2.主要体征一驼背,鸡胸,身高变矮
2020/7/7
6
辅助检查
1.骨密度 主要手段 2.X线平片 骨密度减低 骨小梁减少、变细。。。 3.实验室检查 骨质疏松症伴有骨折的患者,血清
钙低于无骨折者,而血清磷高于无骨折者。
9
3. 骨质量下降:与遗传因素有关, 包括几何形态、矿化程度、微损伤 积累等。
2020/7/7
10
4.年龄:50-60岁以上,
性别: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35倍,
其它:缺乏适当的活动和日 晒, 烟酒过量或咖啡因过量
者,有慢性肝病、肾病及甲
亢者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及
抗癫痫药者食物结构不合理、
偏食。
2020/7/7
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 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 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2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检查和评估个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 以帮助诊断致病的原因。
了解骨的存量-检查骨密度。
了解骨量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

➢先天性

(特发性骨质疏松)
2020/7/7
19
可 控 制 因 素
2020/7/7
➢ 低体重 ➢ 药物 (皮质激素等) ➢ 雌激素低下(闭经和早绝经) ➢ 吸烟,过度饮酒、咖啡等 ➢ 体力活动缺乏 ➢ 饮食中钙缺乏 ➢ 维生素D缺乏
20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妇女过早绝经 遗传因素、体形瘦小 钙质不足、缺乏运动 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等 患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甲亢、糖尿病
正常:BMD(骨密度)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骨密度在一个标准差 之内(T值高于-1)
骨量丢失:BMD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的骨密度在1到2.5个标准差 之间(T值在-1到-2.5之间)
骨质疏松症:BMD值低于或等于正常年轻人2.5个标准差(T值低 于等于-2.5)。有过一次或多次骨折经历的都肯定有严重的或确 诊骨质疏松症。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2020/7/7
23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以骨密度测量为基础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 准,这适用于白人妇女任何部位的骨密度测量。也可作为我们的 参考。
如伴有软骨病,血磷、血钙偏低,碱性磷酸酶 增高。
2020/7/7
7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在我国,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口约有 8000万,发病率为6.97%。
2020/7/7
8
骨质疏松原因
1.骨吸收因素 2.骨形成因素
2020/7/7
老兄,我已经运了 那么多砖给你, 怎么房子还越来 越矮呀? 唉,没办法,他拆得比 我盖得更快呀!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放射科
1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量减少 ↓
骨脆性增加 ↓
容易发生骨折
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
中医一萎证 病变在骨,其本在 肾
2020/7/7
2
2020/7/7
3
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 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 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代 谢性骨病。
Age
Age
Age
55
65
75
2020/7/7
11
骨 骼 为 何 如 此 重 要
2020/7/7
为人体提供支持及保护的功能; 人体制造血液的中心; 人体内有99%的钙质储存于骨骼。 运动功能
12
骨质疏松的分型
常见分型
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疏 松、老龄性骨 质疏松
2020/7/7
继发性---
2020/7/7
29
(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 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