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与“鼓励”的差别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是什么?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是什么?
表扬和鼓励虽然都是对他人表现给予正面反馈,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1.目的和焦点:表扬通常是为了认可或嘉奖过去的表现,其焦点在于对结果
的赞扬。
而鼓励则是为了激发他人继续努力,焦点在于对未来的期待和鼓励。
2.持续性和时效性:表扬是对过去某一特定表现的赞扬,具有瞬时性和短暂
性。
而鼓励则更注重未来的表现,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
3.情感基础:表扬往往基于对他人的欣赏和认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鼓励
则更多是一种鼓动和激励,目的是激发他人的积极性和动力。
4.表达方式:表扬通常以明确的赞扬和肯定为主,如“你做得很好”、“我
为你感到骄傲”等。
而鼓励则更注重激发内在动力,如“你可以的”、“我相信你”等。
总之,表扬是对过去表现的认可和赞赏,鼓励则是激发他人对未来的积极性和动力。
在人际交往和职场环境中,合理运用表扬和鼓励可以增强他人的自信心和动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推动目标的实现。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夸奖和鼓舞的差别我们经常会把“夸奖”和“鼓舞”混作一谈,或认为这两者都是激励人踊跃向上不停行进的精神动力、心灵鸡汤,或认为人不行惯坏了 ,就得打着骂着逼着进步。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撼, “夸奖”与“鼓舞”的结果大!区相分径好庭两者特别重点。
父亲母亲教育孩子必知,朋友之间相处必知 ,老板管理职工也必定要知道。
所谓的“人性化”相处,即在于此。
斯坦福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 年里 ,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夸奖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 所学校 ,400 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久的研究 ,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撼。
在实验中 ,他们让孩子们独立达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第一 ,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特别简单的智力拼图 ,几乎全部孩子都能相当优秀地达成任务。
每个孩子达成测试后 ,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舞或夸奖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红两组 ,一组孩子获得的是一句对于智商的夸耀,即夸奖 ,比方 , “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赋 ,你很聪慧。
”此外一组孩子获得是一句对于努力的夸耀,即鼓舞 ,比方 , “你刚才必定特别努力 ,因此表现得很优秀。
”为何只给一句夸耀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说说: “我们想看看孩子对夸奖或鼓励有多敏感。
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耀的话足以看到成效。
”随后 ,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一样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能够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
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另一种是和上一轮近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耀努力的孩子中,有 90% 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夸奖聪慧的孩子,则大多数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因而可知,自认为聪慧的孩子 ,不喜爱面对挑战。
为何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当我们夸,孩等子于聪是明在时告诉他们 ,为了保持聪慧 ,不要冒可能出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慧”的孩子的所作所为 :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慧 ,而闪避出丑的风险。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越是很平常很基本的东西,当你被要求详细说个所以然的时候,你却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表达。
今天看到一篇博文,提到“表扬与鼓励”的区别,觉得很有见地,转贴供大家学习,尤其是教育者学习。
1、鼓励注重的是过程,注重的是跟自己的比较,看到孩子小的进步,就立即给予肯定,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从而建立自信心。
表扬更注重的是结果以及与他人的比较。
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常常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如人,从而失去努力向上冲的动力!表杨是对行为的肯定和鼓励,它起到心理强化的效果。
然后不恰当的表杨使孩子向不良方向发展,使之定型,久而久之,会影响终身。
2、很多人都通过培训来学习如何表扬,如何通过表扬来操纵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其实我们在开口表扬别人之前一定要先明确,我们的表扬不是为了操纵别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真心的赞美,这样的赞美应该包含三层内容:1、这个人做了什么样一件具体的事?2、你内心如何看待他/她所做的事?3、他/她所作的事满足了你自己什么样的需求?这种“真心的赞美”也就是我们所要谈到的鼓励,鼓励不仅仅出现在成功的时候,更应该出现在失败的时候。
3、鼓励不像表扬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是将孩子的好坏是否爱他与他做的好事联系起来,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本身,以及当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所能得到的满足和成就感。
但孩子做家务时,我们就可以这样说:“亲爱的,你能够体会妈妈工作的辛苦,愿意帮妈妈分担家务,我很高兴,你真是大孩子了。
”这样我们既鼓励孩子的努力,又避免了表扬产生的缺陷。
我们这样讲把重心放在了孩子所做的事情上,放在了他的努力所带来的好的效果上,并没有把事情做的好不好与母亲对孩子本身的价值与情感练习起来。
简单的讲,可以这样区别鼓励和赞扬,赞扬会说:“你做了这件事情,你真是棒极了,我爱你。
”鼓励却说:“你做的这件事情很好,我为你感到高兴。
” 也可以这样区别鼓励和赞扬,赞扬会说:“你做了这件事情,你真是棒极了!”而鼓励却说:“你做的这件事情棒极了,我很宽慰。
鼓励与表扬对自信心的不同作用

鼓励与表扬对自信心的不同作用表扬有时同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则从根本上扶植孩子的自信,鼓励着重于孩子应该干什么,着重于孩子行动后的自我满足。
我们都认为应该时时表扬孩子,这样孩子不断进步。
但是事实上表扬得不恰当,有时同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天,妈妈下班回来。
看见12岁的儿子把自己换下来的衣服、床单、袜子,都放到洗衣机里洗好、烘干,正在那里叠衣服。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妈妈高兴地抱住他,“妈妈并没有让你干这些。
你主动做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爱你。
”妈妈这样说对吗?当孩子做了好事,应不应当赞扬他呢?我们的孩子是要我们说爱他、夸他是好孩子的,但是妈妈并没有选择恰当的机会,当我们用表扬来刺激孩子去做好事,并将他与他做好事联系起来时,我们要考虑一下这样做给孩子留下的印象。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孩子的努力,给他们以鼓励,但不应将孩子是否做了一件事情联系到是否爱他。
儿子会想到妈妈爱我是因为洗了衣服——如果我不洗衣服,妈妈还会爱我吗?而妈妈不爱我,我就不是好孩子了。
孩子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印象,他们的好坏取决于他们是不是按妈妈所希望的来做。
他们洗了衣服,妈妈喜欢,因此是好孩子;不洗,妈妈七不喜欢,就不是好孩子。
他们随妈妈的心愿就是好孩子,相反就不是好孩子,儿子长大以后,他会按照别人的意见来调整自己。
别人告诉他做得好,他自己的感觉就好,别人批评了他,或是忽视了他的成绩,他自己的感觉就不好,觉得不公平,太可怜了,没有人会欣赏他,对自己本身的价值产生怀疑。
他们的情绪会很不稳定,总是被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所左右。
更常见的情况是,儿子为了洗自己的衣服很可能得到几块钱作为零化钱,这种奖励可能使儿子感受到很多鼓励,但也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既如果他干一点好事就该受到物质鼓励。
如果下次他又洗了,妈妈并没有给他钱,儿子马上就决定,下次不洗了,因为他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
这就产生了对奖励的依赖。
鼓励和表扬的巨大区别

鼓励和表扬的巨大区别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10年里,一直与她的团队研究夸奖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研究,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
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
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
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
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
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
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的区别读后感

在阅读了赞美和鼓励儿童之间的区别之后,我逐渐认识到,每一种方法都会对儿童发展和自尊产生微妙而重大的影响。
赞美儿童往往涉及用积极的言语承认他们的成就或良好行为。
这可以包括"伟大的工作","你这么聪明"或"我为你骄傲"等言论。
虽然赞美可以提升和验证儿童,但它可能无意中培养一种固定的心态,儿童认为他们的能力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
过分赞美可能导致依赖外部验证,使儿童依赖他人的不断认可。
另鼓励儿童意味着提供支持、指导和建设性反馈,帮助他们建立复原力、自信和成长心态。
所鼓励的不是简单地赞扬这一结果,而是侧重于儿童所作的努力和进行的过程。
这可以涉及诸如"我看到你在这件事上非常努力","你正在进步",或者"你没有放弃,这是值得称赞的"等短语。
通过强调这项努力而不是固有能力,鼓励人们相信,通过奉献和坚韧不拔,可以发展技能和智力。
这可以使儿童有能力迎接挑战,接受失败作为成长的机会,建立自主感和内在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了赞美与鼓励对儿童心态的影响。
在研究中,一些儿童在完成了一项任务后因智慧而获得赞扬,而另一些儿童则因努力而获得赞扬。
受到赞扬的孩子们的智力更可能在未来选择更轻松的任务,面对挑战的韧性更弱,因为他们担心失败会损害他们所认为的智力。
另儿童们赞扬他们的努力显示出更大的复原力,愿意迎接挑战,并相信他们的能力可以通过辛勤工作来提高。
我相信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在赞美和鼓励之间达成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赞美在承认成就和促进务实性方面有其作用,但应当辅之以以儿童的进程、努力和复原力为重点的真正鼓励。
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帮助儿童发展一种面向成长的心态,建立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培养一种不取决于外部验证的强烈的自我价值感。
赞扬和鼓励儿童之间的区别在于对儿童的心态、复原力和自尊的长期影响。
表扬与鼓励带来的长期效果是一样积极正向的

表扬与鼓励带来的长期效果是一样积极正向的
表扬与鼓励
表扬与鼓励是有效的管理技巧,它们都可以激励组织成员,并且为他们带来持续的积极效果。
表扬与鼓励可以有效地减少组织中不同成员之间的争端,改善沟通,增进团队凝聚力,提升工作效率。
表扬是鼓励成员,而鼓励鼓舞着他们的士气。
夸奖和称赞的表述,能够让被表扬或被鼓励
的人觉得自己有价值,在工作或学习中有所作为。
让人知道他们被重视,感受到别人对他
们的赞美,可以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而做出更好的表现。
另一方面,鼓励有很好的功效。
当成员感受到鼓励时,他们会有一种满足和助力的感觉,
他们的努力会得到重视。
鼓励的作用会使组织中的成员更有活力、更有把握,更有信心去
挑战自我,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因此,表扬和鼓励的长期效果是一样积极正面的。
它们可以激励员工,加强团队凝聚力,
取得更好的绩效。
而且,表扬和鼓励可以在组织中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气氛。
表扬和鼓
励可以推动组织成员更努力地去实现目标,有助于取得更大的长期成功。
表扬与鼓励的差别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大家常常会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认为这二者都是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惊,“表扬”与“鼓励”的结果大相径庭!区分好二者非常关键。
01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一句话划出风水岭首先,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
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02第二轮拼图测试,结果逐渐呈现差别!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
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03测试继续进行,差别越来越大第三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
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扬”与“鼓励”的差别
温馨提示管理是一门艺术,本微信分享《管理艺术》精华文章,每天播出1期《管理思想讲座》,分享经典管理艺术案例,播放器在文章末尾。
我们常常会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或认为这二者都是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心灵鸡汤,或认为员工不可惯坏了,就得打着骂着逼着进步。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惊,“表扬”与“鼓励”的结果大相径庭!区分好二者非常关键。
父母教育孩子必知,老板管理员工也一定要知道,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即在于此。
斯坦福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
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
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
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
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
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
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
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
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
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
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
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
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
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
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
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
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
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
鼓
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