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本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合集下载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书笔记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书笔记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书笔记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书笔记篇一: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书笔记写在开头感言:有人说这本书是女性修养必读书,的确,读傅雷的文字犹如久渴饮甘露,有一种精致的美。

这本以讲稿整理的书,深入浅出,不仅仅让人阅读到西方美术名作的美,更能体会到美术家的人格魅力,美术创作之美,读的时候不必害怕自己对美术一窍不通,因为首先学会欣赏,这已经够美的了。

艺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充门面的,真正理解确实不多,毕竟大师们都是倾注了一生,或者全部才会有几部作品,里面的创作背后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读了这本书,对这些背后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从哪几个角度去体会理解一个作品。

难以想像傅雷在那么年轻时就写出了这样一本通俗而高雅的书,因为它,我对西方的绘画和雕塑也充满了兴趣,在伦敦时特别安排了国家画廊的参观,从这点出发,这本讲义也达到了它的目的。

精装本文图搭配协调,阅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读过之后,对傅雷更加佩服了。

认识傅雷是从《傅雷家书》开始,那是知识渊博的温厚长者;《约翰克里斯朵夫》,文笔优美的译者;而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纵论西方美术名家名作,考其源流,述其风格,而作者其时不过二十三岁。

有些天才,是欲望其项背而不得的。

这书是从翻看时起,就令我一直处于强烈的感撼中从前只是略知傅雷先生一生译作颇丰,极是令人仰慕,翻译功底自不必多言,就例如他曾译托尔斯泰之句:“世上的生活不是一泓泪水,也不是试练,而是超越我们想象的事物。

只要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现状,生活也可以是无限的喜悦。

” 字句,涵义恰到好处,不得不让人佩服其对语言本身深厚的理解和对不同的文化融会贯通但傅雷先生的这本书稿,才让我有些恍然,大家之修为总远不止这些。

文言序言非常精彩。

傅雷当年26岁,留法海归,在上海美专任教,故发起议论来掷地有声,神气完足。

80年代出版的序言是庞薰琹写的,这位是工艺美术大牛,他说波提切利的画让他注意到绘画的装饰性。

建筑学学生应该读的20本书

建筑学学生应该读的20本书

1.张在元《非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7-5308-2779-0220元出版人:王树泽2000年2月第一版2.张永和《非常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7-5388-3004-998元 1997年9月第一版3.《都市村庄》傅刚,费菁著天津大学出版社ISBN7-5618-1297-382.02000,6第一版4.《走向新建筑》作者或编者的名字 :柯布出版社 :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年份:1981.4ISBN(统一书号):15040.39235.《建筑的革命》作者或编者的名字:郑光复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 :1999.5ISBN(统一书号):7-81050-484-3价格 :35.006.侯幼斌的《中国建筑美学》7.《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逻辑形式的建构形式的xx?作者:张雷,丁沃沃,冯金龙定价大约110元一本8.刘先觉先生的《建筑艺术世界》当代青年科普文库,江苏科技出版社9.《路易斯·康》10.吴焕加的《现代西方建筑》11.《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13.《建筑艺术文化经纬录》沈福煦14.《华夏意匠》李允禾15.《唯有园林》陈从周16.《存在、空间与建筑》舒尔茨17.《城市建筑》罗西18.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建工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7-112-3913-440.00元19.约翰.o.西蒙兹(美)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建工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7-112-03759-x 66.00元20.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建工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1999年12月第九次印刷7-112-360-150.00元21.支文军徐千里建筑设计系列丛书/沈福熙主编《体验建筑——建筑批评与作品分析》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7-5608-2005-o 35.00元22.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建工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000年12月第二次印刷7-112-3561-9120.00元23.陈志华《北窗杂记》24.L.本奈沃罗《西方现代建筑史》25.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26.弗兰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27.walclaw zalewski andedward allen (《图解结构》)28.T.Y.LIN and Sidney D.Stotesbury即林同炎和 S.D.斯多台斯波利《结构概念和体系》29.H。

美学课堂参考书目与论文评价标准

美学课堂参考书目与论文评价标准

一、《美学》课程所涉基本文献目录(一)美学理论与批评1、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三联书店,20092、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10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4、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5、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6、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7、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9、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0、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1、伍蠹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2、施太格缪勒:《现代西方哲学主潮》,商务印书馆,198613、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4、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15、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17、柏格森:《笑与滑稽》,乐爱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8、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伊夫·瓦岱:《小说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20、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2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二)推荐作品22、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3、梭罗:《瓦尔登湖》,王家湘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24、萨缪尔·贝克特尤金·尤奈斯库等:《荒诞派戏剧选》,施咸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25、卡夫卡:《城堡》,高年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6、加缪:《局外人》,郭宏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8827、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8、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29、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0、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1、鲁迅:《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2、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3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二、《美学》课程学业评价标准(课程论文)本课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评量课程目标达成度:美学意识自觉、美学思维与分析能力、美学论文的逻辑性。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后感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后感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后感作者:傅雷20世纪30年代,傅雷先生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

本书是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补充,于1934年完成的一部著作。

书中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美术大师及其名作,生动讲解其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该书1985年初版以来广受赞誉,傅雷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为表达对先生的纪念,回馈读者的喜爱,特甄选彩色插图一百多幅,进行精美装帧,文字与图片的完美结合,使先生之作更富鉴藏价值。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在线阅读地址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后感第(1)篇#画里光阴#有观点说,人最重要的生活在25岁之前就已完成,剩下的岁月,只是在观察,以及不停地甲嚼过往。

看到这句话时,我恰好刚把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放入微书架,竟不自觉对号入座。

是的,25岁前,我读过此书,还曾热烈喜爱过有关美术建筑音乐文学的物事,而今重温,是余生的反刍动作之一?虽不尽然,却也怅然。

读大学期间吧,在学院图书馆的书摊上,买了这本书,一模一样的封面和版本,还有一本讲世界建筑的小书,爱不释手。

彼时最爱柯罗《蒙特枫丹的回忆》和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一迷离,一残缺,仿佛压缩成三言两语的鸿篇巨著,有许多故事偏偏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多么契合我们茫然而炽烈的青春气质。

——后来回想,我爱上的大抵只是自己的想像罢。

作为一名非艺术生,我热情洋溢地不务正业着。

听音乐讲座,学吉他且半途而废,跑到邻校选修服装设计、电影欣赏课,摘录丹纳《艺术哲学》做了整整一本读书笔记。

某次有人到宿舍区兜售百科全书,厚厚一大本,花鸟鱼虫、书画建筑,图文并茂。

我垂涎三尺,然囊中羞涩。

幸好隔壁宿舍有人买了。

于是借阅,摘抄,甚至描下图样,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今日之重温旧书,包括学国画等等行为,想必下意识里确是藏了甲嚼过往的心思吧。

然而即便抛开这些个人因素,这本书依旧让我爱不释手,一如当年。

美术第11-14课

美术第11-14课

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一)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

最早的哲学流派是自然哲学,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代表人物泰勒斯,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2、智者学派:(1)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思想活跃。

(2)观点及代表人物:智者学派以认识社会为讨论重点,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3)评价:①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认了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②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3、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为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即美德。

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亚里士多德:名言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最大的哲学贡献创立了逻辑学。

他被称为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留下了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5、希腊先哲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思潮古希腊的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6、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后升入天堂;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知性女人必读的30本书

知性女人必读的30本书

1.《第二性》(呵呵,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但我追求平等与自由)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性别征战史,这条文明之路上撒下了女性过多的鲜血和泪水,写满了女性过多的辛酸和屈辱。

女人是什么?是红颜祸水还是天使圣女?是男人的附庸还是独立的性别?《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

一个女人号召妇女们争取自由,西蒙娜德;波伏娃无疑是出现在历史中的第一位妇女哲学家。

2.《写给女人》这是卡耐基的妻子陶乐丝根据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学理念,结合自身的聪慧、敏感、才华写成的一部女性日常生活教科书。

《写给女人》的作者不愧为是一位有思想、有智慧、有风范的杰出女性,她用质朴流畅的文字,以知识女性特有的视角,告诉你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女性力量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以及女性提升心智、发展自我的要素,从细微处入手,从宏观上思考,字里行间闪烁着卡耐基哲学的智慧和光芒。

妻子的态度能影响丈夫看问题的方法。

客观公正地看待周围的人有助于丈夫对周围事态的了解。

一个对所有人嗤之以鼻的女人会使丈夫也变得越来越狭隘,而正确地评价他人会使丈夫更清醒地认识自己。

一个好的妻子应该帮助丈夫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也帮助他认识周围人的优缺点。

3.《红楼梦》几千年女性的价值,几千年女性的悲剧。

正所谓:红楼一梦成千古,谁能了却此中情!《红楼梦》则把女性写得伟大写得成功了。

曹雪芹塑造的贾宝玉就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坚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而已”。

中国几千年的黑沉沉的囚禁和虐杀女性的牢狱中,竟然第一次听到“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样的呼声,者是多么了不起!……《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做"水做的骨肉"。

寒假:推荐10本艺术类书籍给老师们

寒假:推荐10本艺术类书籍给老师们

寒假:推荐10本艺术类书籍给⽼师们前⾔:在这个物质富裕⽽精神匮乏的时代,拥有⼀定的艺术和⼈⽂知识的感知⼒,不仅可以充实精神世界,还可以帮助⾃⼰更好地教学。

再过⼏天就进⼊寒假了,推荐下⾯这10本艺术类图书给⽼师们,也许可以成为你探索艺术世界的⼀块引路⽯。

01《世界美术名作⼆⼗讲》02《艺术哲学》(套装共2册)03《艺术的故事》04《艺术的⼒量》05《新编⽜津艺术词典》06《美的历程》07《向⼤师学绘画系列》08《DK素描之书》09《艺⽤⼈体解剖》10《艺术写作简明指南》01《世界美术名作⼆⼗讲》@熊猫**波提切利的妩媚,伦勃朗的光影,鲁本斯的⾊彩,委拉斯凯兹的肖像画... 此书成于1934年,所以读起来有些拗⼝。

内容上偏概论,适合⼊门者。

这本书最⼤的特⾊是能看出来傅雷在知识上的融会贯通,在讨论绘画时经常能和⾳乐、⽂学做⽐较。

@绝**⼥看⼤师掉书袋,艺术⽂化娓娓道来真是⼀种享受,看完只想说⼀句“受教了”。

结合《⽂艺复兴三杰》看效果更佳。

书中围绕⽂艺复兴以来西⽅近⼆⼗位艺术⼤师及其名作展开讨论,着重介绍了⽂艺复兴初期⾃乔托以来,经过“三杰”(达?芬奇⽶开朗琪罗、拉斐尔),⼗七世纪的伦勃朗、鲁本斯,到⼗⼋、⼗九世纪的近⼆⼗位画坛巨匠及其名作。

讲解其艺术风格、绘画技巧,⼜辅以⼤师⽣平、时代思潮等内容,从艺术风格延⾄⼈格操守,⾏⽂⽣动洗练,深⼊浅出,形象解读,娓娓道来,紧扣每讲内容,或全貌,或局部,或对⽐,形象解读,感情表达,易于领悟,融⽂学、⾳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体,给⼈以丰富⽽优美的精神享受。

02《艺术哲学》(全2册)《艺术哲学(套装共2册)》包括:《艺术哲学(上册)》、《艺术哲学(下册)》共2册。

《艺术哲学(套装共2册)》最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包括艺术的本质与发展,意⼤利⽂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尼德兰绘画,希腊的雕塑和艺术中的理想,材料丰富,论证详尽。

在丹纳看来,物质⽂明与精神⽂明的性质⾯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从这三个原则出发,丹纳举出许多显著的例⼦,是以《艺术哲学》还是⼀部艺术史。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读书笔记写在开头感言:有人说这本书是女性修养必读书,的确,读傅雷的文字犹如久渴饮甘露,有一种精致的美。

这本以讲稿整理的书,深入浅出,不仅仅让人阅读到西方美术名作的美,更能体会到美术家的人格魅力,美术创作之美,读的时候不必害怕自己对美术一窍不通,因为首先学会欣赏,这已经够美的了。

艺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充门面的,真正理解确实不多,毕竟大师们都是倾注了一生,或者全部才会有几部作品,里面的创作背后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读了这本书,对这些背后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从哪几个角度去体会理解一个作品。

难以想像傅雷在那么年轻时就写出了这样一本通俗而高雅的书,因为它,我对西方的绘画和雕塑也充满了兴趣,在伦敦时特别安排了国家画廊的参观,从这点出发,这本讲义也达到了它的目的。

精装本文图搭配协调,阅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读过之后,对傅雷更加佩服了。

认识傅雷是从《傅雷家书》开始,那是知识渊博的温厚长者;《约翰克里斯朵夫》,文笔优美的译者;而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纵论西方美术名家名作,考其源流,述其风格,而作者其时不过二十三岁。

有些天才,是欲望其项背而不得的。

这书是从翻看时起,就令我一直处于强烈的感撼中从前只是略知傅雷先生一生译作颇丰,极是令人仰慕,翻译功底自不必多言,就例如他曾译托尔斯泰之句:“世上的生活不是一泓泪水,也不是试练,而是超越我们想象的事物。

只要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现状,生活也可以是无限的喜悦。

”字句,涵义恰到好处,不得不让人佩服其对语言本身深厚的理解和对不同的文化融会贯通但傅雷先生的这本书稿,才让我有些恍然,大家之修为总远不止这些。

文言序言非常精彩。

傅雷当年26岁,留法海归,在上海美专任教,故发起议论来掷地有声,神气完足。

80年代出版的序言是庞薰琹写的,这位是工艺美术大牛,他说波提切利的画让他注意到绘画的装饰性。

书成于先生二十六岁,而书中展示而出的渊博知识,于这个年纪简直不可置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本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第八本书:《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术名作二十讲》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身为女人,优雅是一种恒久的时尚,而优雅的女人并不一定要天生丽质、沉鱼落雁。三毛和张爱玲都不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丽,但她们都有绝对的魅力。她们用文字将她们的美别致地表现出来,她们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流露出修养、智慧和善良。女人的魅力产生于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态度,产生于花开花落时的那种境界。无尽的内涵在从容不迫的一颦一笑中最具风韵。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像茶,品尝过后是令人回味无穷的芳香。在艺术熏陶下的女人又像一口井,她的魅力是越挖越多的,不是别人“一目了然”的,她会留给别人无穷的想像空间。在艺术陶冶下养成一种自然气质后,这位女性一定显得成熟、温柔又善解人意,无须太多的言语就能与你进行心灵的交流,达成心灵的默契。 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但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而出自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之手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无疑是一本为广大女性读者指点艺术迷津的杰作。该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其中还蕴含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宝贵精神和风格,不仅分析了一些世界美术名作,同时触及哲学、历史、文学、音乐等学问,它对女性读者增强美学修养、提高人文素质都大有教益。 艺术史著作中一部难得的佳作 有利于女性读者增强美学修养的艺术杰作 大名鼎鼎的傅雷,不但是我国第一流的文学艺术翻译家,也是第一流的西方艺术史专家、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鉴赏家。1934年,26岁的傅雷由法国游学归来后,执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主讲西方美术史,《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便是那时的作品。这本书不但在当时是空前的,即使在60多年后的今天,其文字的优美、议论的精到、见识的明达、赏析的深刻,也很难找到与之相匹敌者。 这本书共有20讲,主要讲述了16位美术大家和他们的鸿篇佳构,其中着重讲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鼎足而立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这三人各有各的面目与精神:达·芬奇的深,米开朗琪罗的大,拉斐尔的明媚,在文艺上各自汇成一支巨流,实现着文艺复兴那个光华璀璨的时代之精神;综合起来就造成了完满宏富、源远流长的近代欧洲文化。 书中作品涵括绘画、雕塑、建筑装饰美术诸门。间或议论美术家的人品学问,以表现艺人的操守与修养;时而涉及时代与环境,以阐明艺术产生的因缘;同时兼顾理念分析与历史叙述,以培植习艺术者的研究精神,讲解艺术风格和作家情性,融文学与哲学、社会与时代于一体,生动洗练,引人入胜。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目前是国内被阅读最广的美术史著作——虽然它并不是系统、严密地观照西方美术,虽然它没有大量列举各派与作品,而仅仅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评述,但一经傅雷先生的生花妙笔,寂静的西方美术史被描绘得委曲精微,娓娓动听,往往三言两语,却发人深省。如果要向西方的文化、艺术有所借鉴,立足于理解是最重要的——本书正是体现了傅雷先生这一艺术观点。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薄薄的一册,却影响深远,实为艺术史著作中一部难得的佳作。 愚固知画家不必为史家,犹史家之不必为画家;然史之名画家固无一非稔知艺术源流与技术精义者,此其作品之所以必不失其时代意识,所以在历史上必为承前启后之关键也。 ——傅 雷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与傅雷先生 1931年,傅雷先生由法国回国,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与法文课。《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原是当时在上海美专讲课时讲稿中一部分,有些曾在当时上海美专的几位教师编辑的《艺术旬刊》上发表过,傅雷先生与倪贻德先生是这本刊物的编辑。《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一稿,就是在当时讲稿的基础上,对世界美术名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成于1934年6月。 傅雷先生17岁时,就开始写小说。1928年初到法国巴黎,一方面在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一方面到卢浮美术史学校听课,那时他就开始从事翻译工作。他译了梅里美的《嘉尔曼》、丹纳所著《艺术哲学》,写了画家《塞尚》一文,还翻译了屠格涅夫等人的诗篇,并译《贝多芬传》。回国后与刘海粟先生合编《世界名画集》。傅雷先生深受罗曼·罗兰的影响,热爱音乐。这些生活经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一个26岁的青年,能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不单是分析了一些绘画、雕塑作品,同时接触到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历史背景等等。对青年读者来说,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是很有教益的。对从事美术史研究的人来说,有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例如美术史究竟如何编写等等。 在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讲到的美术家并不多,只有乔托、多那太罗、波提切利、莱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开兹、普桑、格勒兹、雷诺兹、庚斯勃罗,在第二十讲浪漫派风景画家一讲中,主要分析的是卢梭和杜佩雷的作品。附带提到了华托、弗拉戈纳尔、达维特、康斯特布尔等人,那只是几笔带过。 在论乔托一讲中,提到了现代美术史家贝伦森曾经说过:“绘画之有热情的流露,生活的自白,与神明的皈依者,自乔托始。”傅雷先生在这一讲的结束语中说:“实在,这热情的流露,生命的自白与神明之皈依,就是文艺复兴绘画所共有的精神。那么,乔托之被视为文艺复兴之先驱与翡冷翠画派的始祖,无论从精神言或形式言,都是精当不过的评语了。” 在论多那太罗的一讲中,著者着重指出多那太罗和传统决绝,而在自然中去探索,并在作品中表现内心生活性格,这样他们就在艺术表现上为后来者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论波提切利之妩媚一讲中,著者认为波提切利的作品在形式上是妩媚的,但精神上却蒙着一层惘然的哀愁。同时又指出这种妩媚的美感是属于感觉的,像音乐靠了旋律来刺激我们的听官一样。 在论莱奥纳多·达·芬奇一讲中,着重分析了作品《瑶公特》(即《蒙娜丽莎》)与《最后之晚餐》。在论达·芬奇的第二讲中,着重提出了“人品与学问”。著者在这一讲中,最后的一句话中是:“这样,15世纪的清明的理智、美的爱好、温婉的心情,由莱奥纳多·达·芬奇达到登峰造极的表现。”这一讲的论述,对于经过“十年动乱”的我们是很有教益的。“达·芬奇要艺术成为人间热情的惟一的表白。”我们对此总不能一无所感罢! 关于米开朗琪罗,著者分为上、中、下三讲来加以评述。第一讲是讲西斯廷礼拜堂。第二讲是讲圣洛伦佐教堂与梅迪契墓。第三讲是讲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西像。从这几讲可以看出教皇是如何对待艺术家的。 …… 傅雷先生与我是在巴黎时相识的,差不多同时期回到上海,他写这本书时只有26岁,时间过得真快,49年过去了,我今为这本书写前言,已经是77岁的老人了。 随着《傅雷家书》、《与傅聪谈音乐》与《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的出版,傅雷的艺术鉴赏家的另一面,也连同他的广博的学识、深厚的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精湛见解,犹如终于抹掉上面久蒙的尘土的水晶,闪现在我们眼前。(庞薰琴) 傅雷:一个文化人的肖像 傅雷是一本书,是一本蕴含着热情、直爽、好学、才华的人生悲剧的书。傅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灵,他同样不能违反自己的逻辑,不能忍受自己的思想被霸占,更不能让自己的灵魂被否定。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是文学翻译家,他的译作达34部之多,其中多是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名著。煌煌15卷《傅雷译文集》,洋洋500余万言,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伟构。他的译笔“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文字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清丽可诵,堪称我国翻译的典范。 傅雷是美术批评家。1927年他自费赴法国留学,主攻西方艺术史,24岁就译出了《罗丹艺术论》这样不朽的名著。26岁的傅雷在“上海美专”讲课时,写出了《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这样的大作,他不单是分析了一些绘画、雕塑名作,更触及了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等等,其知识之渊博,议论之宏富,即使在今天,也足令美术史家效法。 傅雷是音乐鉴赏家,早在20岁的时候,他就受罗曼·罗兰的影响,热爱音乐。在《傅雷家书》里,人们可以领略到傅雷对音乐史上众多大师的精彩评论;在《贝多芬传》里,人们看到傅雷如何用自己的笔与贝多芬心灵相通,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彼此呼应。 傅雷是艺术理论家。他译丹纳的《艺术哲学》,尤其是为儿子抄录《希腊的雕塑》并加笺注,可窥其理论修养之高深。许多学者公认《傅雷家书》乃艺术学徒最好的修养读物,其中在《音乐笔记》部分,人们陡然认识到最飘逸的古典之美的精神内涵。傅雷致罗新璋论翻译的信札,表现出非常深刻的译学观点。 傅雷又是散文家。他的《法行通信》计有15篇,每篇通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对亲友、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今天人们很难想像,这些优秀的游记会出自一个19岁的游子之手。更不用说《傅雷家书》中的语言、境界、思想、逻辑、艺术修养等等,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